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夏季養生食療健康常識

夏季養生食療健康常識

發布時間:2020-10-21 14:40:29

1、夏季養生小常識 1,夏天為什麼要清補 養生保健

盛夏酷暑炎熱,最容易使人傷津耗氣。且「脾主長夏」,「暑必挾濕」,夏令養生,宜採取清補結合的原則,即消暑化濕,益氣滋陰。飲食調養宜選用新鮮可口、性質平和、易於消化、補而不膩的各類食品。如:
(1)祛暑利濕、清熱解毒的食物:綠豆、蠶豆、赤回小豆、黃豆、生蘿卜、茄子、白菜、芹菜、荸薺、薏苡仁、菜瓜、西瓜、冬瓜、絲瓜、黃瓜、甜瓜、苦瓜、菊花、荷葉、茶水等。
(2)甘涼清潤的食物:小麥、高梁、青稞、豆腐、白扁豆、黑芝麻、馬鈴薯、白菜、萵苣、龍須菜、菠菜、冬瓜、西瓜等答。
(3)健脾養胃、滋陰補氣的食物:菠菜、藕、茭白、西紅柿、胡蘿卜、雞蛋、蘋果、牛奶、葡萄、蓮子、桑椹、蛤蜊,鵝肉、青魚、鯽魚、鰱魚、大麥粉等。

2、請問夏季養生保健小常識都有哪些?

夏季炎熱之氣盛,應晚睡早起,順應自然,保養陽氣。由於夏天氣溫高,晚上睡眠時間較短,要適當午睡,以保持充沛的精力。夏季人的消化功能較弱,食物調養應著眼於清熱消暑,健脾益氣。因此,飲食要選清淡爽口,少油膩易消化的食物。酷暑盛夏,因出汗多,常感口渴,適當用些冷飲,可幫助體內散發熱量,補充水分、鹽類和維生素,起到清熱解暑的作用。但過食冷飲會使胃腸受寒,也會引起疾病。特別是老年人,脾胃虛弱,更應該注意胃腸的保養。
另外運動調養夏天運動鍛煉,最好在清晨或傍晚較涼爽時進行,場地宜選擇公園、河湖水邊、庭院空氣新鮮處,鍛煉項目以散步、慢跑、太極拳、氣功、廣播操為好,有條件最好能到高山森林、海濱地區去療養,夏天不宜做過分劇烈的運動。因為劇烈運動,可致大汗淋漓,汗泄太多,不僅傷陰,也傷損陽氣。出汗過多時,可適當飲用鹽開水或綠豆鹽湯,切不可飲用大量涼開水;不要立即用冷水沖頭、林浴。否則,會引起寒濕痹證、「黃汗」等多種疾病。最後可以喝汣味紫葡茶,幫助改善體質,增強機能,給自己一個健康的身體!!!

3、女性夏季日常養生必知常識有哪些?

一、精神情緒

夏季,人們最愛說的一句話是「心靜自然涼」,人的精神活動應該像天氣一樣保持高溫的狀態,令心情保持平靜、愉悅和開朗。而如果情緒不暢,則會導致肝氣郁滯不順,內分泌系統紊亂,免疫力低下,從而容易引發各種疾病。因此,在夏季,女性朋友應注重精神養生,保持開朗樂觀的情緒,以使肝氣順暢,從而起到保健的作用。因此,女性朋友們在夏季拋開煩悶,保持心情開朗很重要。

二、起居規律

夏季,天更長,夜更短,而人們的起居規律也會隨之發生變化,可能有些女性朋友並不習慣早起,但是夏天在清晨六點多的時間太陽已經高高掛起了,因此,不要貪睡,在起居上要早睡早起,早晚的空氣相對清新,可以選擇散散步,舒展一下筋骨,感受一下夏天大自然中的獨特魅力。

三、運動養生

女性朋友們要注意,入夏以後,更應該加強運動鍛煉,不要總是宅在空調房裡,這樣對身體沒有太大益處。可以選擇在陽光沒那麼強烈的時候去空氣清新的大自然中跑跑步、做做操、放放風箏,運動一下身心,身體會得到非常好的養護。無論春夏秋冬,經常參加運動鍛煉的人,抵抗病毒的能力會高於常人,同時,邏輯思維能力也會更加敏捷,人也不會容易疲勞,所以說,夏季女性朋友的的養生保健離不開運動哦。

四、飲食養生

對於女性朋友來講,夏季飲食養生非常關鍵。由於氣溫很高,人體會常常出汗,會流失很多水分,因此,需要及時補充水分,建議女性朋友常吃新鮮的水果和蔬菜補充水分和能量,例如西瓜、甜瓜、黃瓜、西紅柿等,也可以常吃一些清熱解暑的果蔬,例如絲瓜、苦瓜、梨等。

4、夏季養生的知識

夏季養生之飲食篇料多吃瓜類:夏季氣溫高,人體丟失的水分多,須及時補充。蔬菜中的水分,是經過多層生物膜過濾的天然、潔凈、營養且具有生物活性的水。瓜類蔬菜含水量都在90%以上。所有瓜類蔬菜都具有降低血壓、保護血管的作用。

多吃涼性蔬菜:吃些涼性蔬菜,有利於生津止渴,除煩解暑,清熱瀉火,排毒通便。瓜類蔬菜除南瓜屬溫性外,其餘如苦瓜、絲瓜、黃瓜、菜瓜、西瓜、甜瓜都屬於涼性 夏季養生食譜
蔬菜。番茄、芹菜、生菜等都屬於涼性蔬菜。 多吃「殺菌」蔬菜:夏季是人類疾病尤其是腸道傳染病多發季節。多吃些「殺菌」蔬菜,可預防疾病。這類蔬菜包括:大蒜、洋蔥、韭菜、大蔥等。這些蔥蒜類蔬菜中,含有豐富的植物廣譜殺菌素,對各種球菌、桿菌、真菌、病毒有殺滅和抑製作用。其中,作用最突出的是大蒜,最好生食。
補充充足維生素,如多吃些如西紅柿、青椒、冬瓜、西瓜、楊梅、甜瓜、桃、梨等新鮮果蔬;
補充水和無機鹽,特別是要注意鉀的補充,豆類或豆製品、水果、蔬菜等都是鉀的很好來源。多吃些清熱利濕的食物,如西瓜、苦瓜、桃、烏梅、草莓、西紅柿、黃瓜等都有較好的消暑作用;
適量地補充蛋白質,如魚、瘦肉、蛋、奶和豆類等都是最佳的優質蛋白。夏季養生之睡眠篇保持床鋪整潔
夏天炎熱,易生菌,保持床鋪整潔不但可使人有個良好的睡眠環境而且還可以有份好的睡眠心情。
注意寢室的溫度、濕度
一般舒適的溫度為20-23℃,相對濕度50%-70%為佳。20℃以下會使人有寒冷的感覺,而超過23℃,會使人有熱的感覺,表現為難以入睡,甚至掀開被子。另外寢室的通風要好。注意選用卧具
卧具對睡眠質量的影響特別大,床和被子要軟硬適當。在所有卧具中,枕頭、涼席的作用舉足輕重。枕頭不宜太高,在炎熱的夏天再使用布棉枕頭會使頭頸長痱子,汗水浸濕枕頭沒有及時洗凈晾曬,汗臭霉臭味會使人昏頭昏腦。夏天睡宜用天然草木植物精細編織而成的草席或以中國特有的瓷竹、毛竹為原料製成的竹席,用竹子等材料製作的涼枕。午睡
對很多晚上睡不好的人來說,適時的午睡可以作為一種補償。但午睡時間最好在1個小時左右,不要過長。

夏季養生之運動篇 晨練不宜過早,以免影響睡眠 夏季養生運動。夏季人體能量消耗很大,運動時更要控制好強度。 運動後別用冷飲降溫,有的人運動後習慣吃冷飲。事實上,在身體溫度很高的情況下吃冷飲會傷害腸胃。運動後溫稀鹽水是最好的飲料。夏季養生之防暑知識篇 防暑常識
氣象學將日最高氣溫大於或等於35攝氏度定義為「高溫日」,連續5天以上「高溫日」稱作「持續高溫」。氣溫過高,人的胃腸功能因受暑熱刺激,其功能就會相對減弱,容易發生頭重倦怠、胸脘郁悶、食慾不振等不適,甚至引起中暑,傷害健康。 防暑降溫
熱,盡量避免在強烈陽光下進行戶外工作或活動,特別是午後高溫時段和老、弱、病、幼人群;在進行戶外工作或活動時,要避免長時間在陽光下曝曬,同時採取防曬措施:穿淺色或素色的服裝,帶遮陽帽、草帽或打遮陽傘;多喝水,特別是鹽開水,隨身攜帶防暑葯物,如:人丹、清涼油、風油精等。在高溫作業場所,企業要採取有效的防暑降溫措施,加強對工人防暑降溫知識的宣傳,合理調配工人的作業時間,避免高溫時段室外作業,減輕勞動強度。還可以在飲食上加以調節,喝些綠豆湯,用蓮子、薄荷、荷葉與粳米、冰糖煮粥不僅香甜爽口,還是極好的清熱解暑良葯,可以有效地防暑降溫,避免發生中暑。
一旦發生中暑,應將病人抬到陰涼通風的地方,躺下休息,給病人解開衣扣,用冷毛巾敷在病人的頭上和頸部,然後送往附近的醫院治療。常備防暑葯
盛夏酷暑,高溫燥熱,常使人們食無味、睡不香,容易出現頭暈、頭痛、乏力,甚至惡心、嘔吐等症狀,為了安全度夏,家庭准備一些防暑葯物是很有必要的,這些葯物有:
仁丹:能清暑祛濕。主治中暑受熱引起的頭昏腦漲、胸中郁悶、腹痛腹瀉,也可用於暈車暈船、水土不服。
水:能清暑散寒。適於中暑所致的頭昏、惡心嘔吐、胸悶腹瀉等症。
藿香正氣水:能清暑解表。適於暑天因受寒所致的頭昏、腹痛、嘔吐、腹瀉突出者。 清涼油:能清暑解毒。可治療暑熱引起的頭昏頭痛,或因貪涼引起的腹瀉。
無極丹:能清熱祛暑、鎮靜止吐。
避瘟散:為防暑解熱良葯。能祛暑化濁、芳香開竅、止痛。
金銀花:具有祛暑清熱、解毒止痢等功效。可開水泡代茶飲。
菊花:具有消暑、平肝、利尿等功效。有高血壓患者尤宜。以開水泡代茶飲。
荷葉:適宜中暑所致的心煩胸悶、頭昏頭痛者。有高血壓患者尤宜。以開水泡代茶飲。降溫飲品
預防中暑除了要注意身體狀況、環境、飲食和常備一些藿香正氣水、十滴水、仁丹等防暑葯外,多喝防暑降溫飲料也是預防中暑的最佳方法之一。以下介紹幾種降溫飲品:
1、楂湯。山楂片100克、酸梅50克加3.5千克水煮爛,放入白菊花100克燒開後撈出,然後放入適量白糖,晾涼飲用。
2.冰鎮西瓜露。西瓜去皮、去子,瓜瓤切丁,連汁倒入盆內冰鎮。然後用適量冰糖、白糖加水煮開,撇去浮沫,置於冰箱冷藏。食用時將西瓜丁倒入冰鎮糖水中即可。
3.綠豆酸梅湯。綠豆150克、酸梅100克加水煮爛,加適量白糖,晾涼飲用。
4.金銀花(或菊花)湯。金銀花(或菊花)30克,加適量白糖,開水沖泡,涼後即可飲用。 5西瓜翠衣湯。西瓜洗凈後 常喝降溫飲品
切下薄綠皮,加水煎煮30分鍾,去渣加適量白糖,涼後飲用。
6.椰汁銀耳羹。銀耳30克洗凈後用溫水發開,除去硬皮,與椰汁125克、冰糖及水適量,煮沸即成。其他防暑常識
1、少吃多餐:一頓飯吃的東西越多,為了消化這些食物,身體產生代謝熱量也就越多,特別注意少吃高蛋白的食物,它們產生的代謝熱量尤其多;
2、吃辛辣食物:醫生認為,盡管大熱天里吃這些東西難以想像,但辛辣食物可以刺激口腔內的熱量接收,提高血液循環,導致大量出汗,這些有助於降低體溫;
3、溫水沖澡:最好是用稍低於體溫的溫水沖澡或沐浴,特別是在睡前進行;
4、多喝水:醫生建議少飲酒多喝水,因為酒精可能導致身體缺水,礦泉水或低糖汽水是更好的選擇;
5、避免劇烈運動:劇烈活動將激活身體能量,增加內部溫度;
6、使用冰袋:可重復使用的冰袋是很好的降低皮膚溫度的工具,裡面預充的液體有降溫效果;
7、選好枕具:使用羽毛或絨毛枕頭,枕套最好是棉質的,合成纖維的枕套會積累熱量;
8、喝菊花茶:菊花茶能夠降溫醒腦;
9、涼水沖手腕:每隔幾小時用自來水沖手腕5秒,因為手腕是動脈流過的地方,這樣可降低血液溫度。

5、夏季養生常識

夏季養生四原則一是健脾除濕。濕邪是夏天的一大邪氣,加上夏日脾胃功能低下,copy人們經常感覺胃口不好,容易腹瀉,出現舌苔白膩等症狀,所以應常服健脾利濕知之物。一般多選擇健脾芳香化濕及淡滲利濕之品,如藿香、蓮子、佩蘭等。道 二是清熱消暑。

6、夏季養生保健知識:如何防暑降溫

夏季的高溫讓人變得心浮氣躁,吃不下飯、睡不著覺,長期如此身體自然就會變虛弱,因此,在夏季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注意養生,正確的調理身體,注意清熱消暑,安全度夏。

穿上要盡量穿得少一些,由其是盡量減少深色素的衣服,要選擇透氣性好的衣服,如果你是長期需要在太陽底下走的人的話,那麼建議你不要穿黑色素的衣服了,因為黑色的衣服是最吸熱的。盡量穿淡色系的衣服。

飲食上要盡量多吃清淡的食物,避免吃刺激性的食物,多吃一些具有消水腫,利尿功效的食物,多吃應季的蔬菜水果,多喝湯,多吃一些如綠豆粥,荷葉粥,這類的養生粥,如果胃口實在不好的話,則可多喝些湯湯水水的,可多吃些水果,如楊梅,西瓜,這類水果對降溫都有幫助的,當然了如果腸胃功能夠好的話,可適當的吃些冰鎮類的食物。
但是這里的補充水份,並不是說讓你去喝飲料,像一些碳酸飲料,冰鎮的啤酒,這些雖然能讓人第一時間有降溫的功效,但是過後會引起更多的水份流失,更不利於人的降溫。
可以消暑的食物:
綠豆——綠豆甘寒,有清心利尿、消暑止渴、清熱解毒之效。綠豆湯是民間最常用的消暑與解毒良葯,夏季常吃綠豆粥消暑養胃最佳。綠豆常用於治療暑熱煩渴,心、胃熱盛及癰腫、丹毒等證,對砒石、巴豆、附子等一切草木金石及酒食中毒,大量飲服綠豆,均有解救作用。
荷葉——荷葉味苦性平,其氣清香,新鮮者善清夏日暑邪以化穢濁,清熱解暑方中最多配用。夏日如以鮮荷葉包《六一散》煎服,鮮荷葉包粳米蒸飯,或以鮮荷葉泡茶,均有清暑利濕之良效。
西瓜——西瓜味甘性寒,有消暑除煩、止渴利尿之效,是夏令解暑佳品,有「天然白虎湯」之稱。凡暑熱煩渴、口渴心煩、小便不利、暑熱傷津及傷酒等證,均適合食用。但暑證內有寒濕者不宜進食。
苦瓜——苦瓜性寒味苦,有清熱解毒、清心消暑、明目降壓之功,對中暑、痢疾、惡瘡等有防治作用。苦瓜含有多種氨基酸、維生素和礦物質。苦瓜還含有一種叫「多肽-P」類似胰島素的物質,有降糖功效,是防治糖尿病的佳品。苦瓜如烹調得法,淡淡苦味中帶有清香,別有一番風味,是夏季大眾喜歡的蔬菜。
鴨肉——鴨為水禽,其性寒涼。根據中醫「熱者寒之」的治療原則,炎熱的夏季,若體內有熱,容易上火,表現為低熱、虛弱、食少或水腫者,吃鴨肉不但能補充優質蛋白質,還有「清」與「補」的功效。
姜、醋——俗話說,「夏天一日三片姜,不勞醫生開葯方」。姜、醋不但能夠調味,還有殺菌功效。此外,姜還有溫胃散寒、降逆止嘔等作用。醋能幫助消化吸收,提高食慾。夏季吃冷盤時,適當加姜、醋、蒜,不但清淡可口,還能預防痢疾、腸炎等疾病的發生。
熱茶——茶(綠茶或花茶最適合夏季飲用)能清心利尿、解熱除煩、止渴消暑。實踐證明,熱茶的消暑降溫功效明顯超過各種冷飲。

如果有條件的話,當然是可以利用空調來調節室內的溫度了,當然了溫度最好也不要以室外的相差太多,以25度為宜,當然了長期在空調房裡一定要多補充水份,避免水份流失過多。或者風扇也是不錯的選擇,如果實在不行的話,可多用水拖地,也可暫時使室內的溫度降下來的,可選擇涼席,現在市面上就有賣一種類似於裡面有水的枕頭,降溫的效果還是相當不錯的。

日常最好避免太陽大的時候外出,由其是早上9點開始到下午的4點的太陽都是很大的,這個時間就不要出門了,如果一定要出門的話,最好做好防曬工具,遮陽傘,防紫外線眼鏡,防曬霜一樣都不可少,同時避免在太陽底下暴曬。
如果可以的話,盡量選擇清涼的路線,或者周邊有樹木的,或者有大型的遮陽設施的場所也都是不錯的選擇。如果是乘座自己的愛車出門的話,可打開空調,同時平常的時候,要盡量把車放在陰涼的地方,車內可多放一些水,一來可以解渴,二來打開的水,還可增加空氣中的濕度、動:夏日運動不停。俗話說「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我們萬不能因為高溫就長時間在空調屋坐著,床上躺著,別忘了,夏季是游泳的季節。注意,運動不可過量,要量力而行。年老體弱和平時缺少運動者,萬萬不可劇烈運動,否則有害無益。世界共識,最好的運動是步行。

中午小息便好,可不要貪多喲:調查顯示,午睡一小時最合適。夏季人們睡覺時間短,睡眠質量差,短短的午覺有利於調節人體的機能。但午睡時間過長,中樞神經會加深抑制,腦內血流相對減少會減慢代謝過程,導致醒來後周身不舒服而更加睏倦。

有句話說的是心靜自然涼,其實這話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夏季溫高,而人體內的濕氣也也更重,此時多注意心理的保健也是很重要的,心理郁結也會引起「火氣」大,平時要學會靜心,要多調節不良的氣候,對人身心的影響。「工作狂」們要注意多休息,盡量減少夜生活,這樣才能更好的做到消暑降溫的保健養生功效。


身邊記得常備解暑葯品喲!防護措施做好了,但是也要預防萬一;這時解暑葯的作用就出來了;夏日高溫下,我們常會食無味、睡不香,容易出現頭暈、頭痛、乏力,甚至惡心、嘔吐等症狀,為了安全度夏,家庭應准備一些防暑葯物,如:藿香正氣水、清涼油、十滴水等清暑葯物。
溫馨提示:消暑降溫很重要,但也切忌在過量勞動或運動後採取緊急降溫的方法,這樣非常的危險,很多人因為酷熱難耐,急不可耐的像降溫,結果要麼一口氣喝一瓶冰鎮啤酒或冰鎮飲料,還有一些人用冰冷的水來洗臉洗頭,這些都很容易造成意外,降溫是最好有一個緩慢的過程。
上面從衣、食、住、行等各個方面說明了夏季消暑降溫的方法,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大汗淋漓時不要馬上洗冷水澡、喝冷飲。

7、夏季養生需要注意哪些常識

1、熱毛巾擦身:夏天,人的臉面和軀干難免多汗,及時擦汗可促使皮膚透氣,但必須用熱毛巾,才能適應人體降溫節律。
2、洗熱水澡:夏天洗冷水澡會使皮膚收縮,洗後反覺更熱,而熱水洗澡雖會多出汗,但能使毛細血管擴張,有利於機體排熱。夏天該出汗時出汗,這才是符合自然規律和人體節律的方式。
3、熱水洗腳:腳有第二心臟之稱,人的腳上分布有全身的代表區和五臟六腑的反射點。
古人雲:「睡前洗腳,勝似補葯。」夏季也不例外。當時雖然感覺有點熱,但事後反而會帶來涼意和舒適。
4、喝熱茶:冷飲只能暫時解暑,不能持久解熱、解渴,而喝熱茶卻可刺激毛細血管普遍舒張,體溫反而明顯降低,這是簡便易行的絕妙良方。
另外,加強耐熱鍛煉,提高體溫調節功能,熱適應能力增強,不但可增強體質,還可有效地防止中暑和其它熱症發生。[/font][/size][/color]
夏季養生之道
根據中醫理論,夏季屬火,而夏季的一個特殊階段稱之為「長夏」,又單屬土。夏季養生需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雖然氣溫較高,但仍要顧護人體的陽氣。亦即常說的「春夏養陽」。陽氣是人的動力,隨季節和日月的交替變化而產生一定的波動,夏季陽氣旺盛且常浮躍於外,反易被外邪折傷,如大汗則亡陽。換言之,在炎熱的夏季,一般不宜進行大量運動, 運動之後應及時補充水分和營養物質。
2、立夏之後,北半球陽光照射充足,日照時間延長,加之氣溫升高,人的睡眠會減少。有睡眠障礙的人則更易加重,輾轉難眠,或夜卧不安。中醫講夏季宜「早卧早起」,順應節氣。若夜晚不能早睡,中午適當的午休仍不失為一個很好的調整。夏季早起進行適度的晨練,是最佳的安排。
3、當進入盛夏時節,氣溫高且濕度大,給人以悶熱難耐的感覺,這就是中醫所說的長夏。長夏在五行中屬土,與中醫五臟之脾臟相應,而脾最惡濕喜燥,所以長夏多患脾胃病,出現食慾不振、腹瀉等症狀。脾胃虛弱的人,應及時調理好飲食,營養充足又不增加脾胃負擔,可以少食多餐。夏季動輒出汗,使人口渴,但要注意不可在飯前大量飲水,更不能喝大量冷飲,反之,極易損傷脾胃,導致慢性脾胃疾病。
4、夏季瓜果豐富,可以多吃一些,但應注意水果的性味,了解自身體質,以免造成損傷。如脾胃虛寒的人,不宜大量吃西瓜、梨、獼猴桃、柚子等涼性水果;內火大、痰濕盛者,少吃桂圓、荔枝等;過敏體質,慎吃芒果、菠蘿等。又常言:「桃養人,杏傷人,李子樹下抬死人」,李子多吃使人生痰、助濕,甚至令人發虛熱、頭昏」;尿路結石的人不能多吃草莓;胃酸多、易腹瀉的人,少吃香蕉;蘋果、桃、葡萄、哈密瓜、桑椹、西瓜等水果含糖量高,故糖尿病人慎食。
5、夏季人體陽氣浮躍於體表,隨出汗而外泄,使衛氣不足,抵抗力減低,若此時感受外風,同樣可引起風寒、風熱、暑濕等證。因而夏季感冒也分多種類型:風寒感冒,發熱不甚而明顯惡寒,同時鼻流清涕,噴嚏連連,此時應立即服感冒清熱沖劑2袋,一定熱服,或喝蔥白薑片紅糖水,每2-3小時再飲一次,大多症狀會明顯緩解。若體溫迅速升高,伴惡寒、咽喉不適等,多為風熱感冒,早期可以服雙黃連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清開靈、維c銀翹片等。若發熱伴惡心或嘔吐、腹部不適、腹瀉等,多為暑濕感冒,類似西醫胃腸型感冒,此時應及時服用藿香正氣膠囊或水,初次可以加大劑量,每日3-4次,同時控制飲食,煮些荷葉綠豆粥食用。
6、潮濕悶熱的氣候,使人皮膚容易感染,夏季也是皮膚病多發的時節。注意皮膚護理,同時適當採用一些天然的草葯洗浴,則會令人度過健康、愉快的夏季。如桑葉浴,將桑葉100克左右放入鍋內煮10-15分鍾,再倒入浴盆內即可,能消除皮膚痤瘡、癤腫、褐色斑等;又如薄荷浴,可預防濕疹痱子。

與夏季養生食療健康常識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