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區心理講座 怎樣讓孩子願意學習
怎樣讓每個孩子都愛上學習的觀後感
今天我看了怎樣讓孩子愛上學習對於數學,電視上的老師說興趣是學習的第一動力,提高學生在數學方面的興趣,關鍵看老師「作為一個老師,一定要加強自身業務修養,職業素養,讓自己成為真理的化身,才華橫溢,風趣幽默,性格陽光」。
學生上課睡覺是 不能調動學生的胃口,更談不上提高學生的興趣了,這樣的課多了,學生就被扼殺了,教師對自身專業化水平要求不是很高,混口飯吃而已。這不是中華民族的悲哀嗎?我們不能要求我們有大家風范,藝術家氣質,至少我們要勤奮,要認真,對待育人工作要一絲不苟。否則還有很多行業可以用來養家糊口,何必以耽誤下一代發展作犧牲呢。
作為老師要理解學生,信任學生,尊重學生,引導學生,冀望學生。和學生達到和諧共處。
讓學生真正明白學習的意義,成長的價值,做人的責任,育人於心。學科知識只是育人的載體,我們要讓孩子愛上學習,從學習中得到樂趣,這才是提高他們學習成績的有效方法。如何讓他們愛上學習,我從中找到答案。
要使孩子真正地愛上學習,需要為孩子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與學習氣氛。讓他們耳濡目染,自覺地學習,這才是關鍵。實踐證明,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不僅有利於聾生熟練掌握並正確運用語言,而且極大地激發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人是在不斷進步的,有了這些好書的陪伴,有了知識的營養,我相信,只要認真去做教育的有心人,就一定能讓學生幸福地享受學習,從而愛上學習。
2、社區健康知識講座給點什麼紀念品
首先要有場地、准備講座的資料、發放通知等內容。
通過健康教育增強人們的健康,使個人和群體實現健康的目的;提高和維護健康;預防非正常死亡、疾病和殘疾的發生;改善人際關系,增強人們的自我保健能力,使其破除迷信,摒棄陋習,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倡導文明、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增強健康理念,從而理解、支持和倡導健康政策、健康環境。
3、如何給社區居民開展健康講座
首先。。。場地布置。不要那種一排一排的那種,最好弄成一個一個小圓桌或者方桌跟舉辦婚禮=x=的那種場地,然後按照一個樓棟一個的團體的分桌,擺上熱茶,不要糖果,可以有瓜子,綠豆糕,含糖量低的蛋糕。
然後。。。既然是健康講座,應該可能有一些儀器,展示設備的時候最好直接給在場老人直接進行檢查,然後一邊檢查,一邊給大家進行講解。
關於講解知識的時候,一定要大聲,普通話。老年人見識廣,一般只要不是過於方言的他們都能聽懂,但是老年人耳力不行,所以一定要大點聲,不要用音響(用了音響的話也不要讓音響太靠近老人)。。。老年人會受不了。所以場地大小,你的音量控制要自己掌握,如果條件允許,可以不只你一個人講,講話的時候不要站在前台,一定要根據你講解的內容在老人身邊、台下來回走動。
講座時間不能太長,一般早上8點半到10點半之間最好,老人上午的時候精神比較好,這段時間一般沒什麼事,太早了會冷,太晚了耽誤中午做飯時間,而下午的話老年人會犯困,這時候打擾他們會讓老人覺得累,(我印象里老年人串門都是上午那段時間,下午串門的幾乎沒有)所以這一點一定要控制。
注意- -年輕人的幽默不要想著老年人會懂,很多時候咱們年輕人意識裡面的笑點,老年人不會跟著笑,同時甚至會認為是不穩重的表現,所以准備的幽默不要太時尚。
根據你的養生內容,可以和老人們互動:吃食方面,運動方面,供暖方面,都可以先去詢問老年人的做法,然後根據他們的回答再進行講解。要知道很多老年人很會養生,懂的知識甚至很多都是百度谷歌都搜不到的。
還有就是- -老年人比較喜歡別人聽他說,而不是只是單純的聽別人說。。這點切記~!
再次,體恤老人,關注老人是件很不錯的事,- -我從小就在姥姥身邊長大的,小學4年級以後才為了學業搬到了距離姥姥家半小時車程的地方,過節周末都會去姥姥家。所以自認為在跟老年人溝通方面還是有點小竅門,給你提了一點點小建議,覺得可以就拿走。
預祝你這次講座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