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醫養生學拔罐穴點陣圖
好輕松拔罐穴點陣圖
2、拔罐養生,非常重要的穴位有哪些?
一、足三里
足三里是人體保健穴位之一,古人稱之為「長壽穴」。有關足三里的經絡理論已被大量現代研究所證實,足三里對大腦皮層功能有調節作用,對心血管功能、胃腸蠕動功能和內分明功能以及免疫系統均有良好的促進作用。中醫經絡學認為,足三里所在的足陽明胃經是多氣多血之脈,循行從頭到足,縱貫全身,主要分布於頭面、胸腹及下肢外側的前緣。所以足三里不僅可以調節消化系統的功能,還可以治療胃經循行所經過部位的病變,以及多種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壓、心臟病、胃腸病、糖尿病等。經常在足三里穴拔罐,就可起到保健作用。
二、湧泉
湧泉穴是足少陰經第一個穴位,位於人體最下部足掌心處,體內濕毒之邪容易蘊集於此,不易排出,日積月累,阻塞經氣,或隨經氣傳至體內其它部位,造成許多疾病。湧泉穴拔罐可以排出體內的濕毒濁氣,疏通足少陰腎經之經氣。腎氣旺盛,人體精力充沛,則齒固發黑,耳聰目明,延緩衰老。
三、三陰交
三陰交為肝、腎、脾三條陰經交會之穴。肝藏血,脾統血,腎藏精,精血同源。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後天之本,先天之精有賴於後天的滋養,後天之精有賴於先天的促動。經常進行三陰交拔罐可調理肝、脾、腎三陰經之穴氣,使先天之精旺盛,後天之精充足,從而達到健康長壽。
四、神闕
神闕即是人體肚臍,它是人體保健及治療的重要穴位之一。胎兒通過臍帶從母體中獲取營養,所以被稱之為「生命之根蒂」。它是人體神氣出入之門戶,歸屬於任脈,為經氣之海,五臟六腑之本。經常在神闕穴拔罐可起到健脾強腎,和胃理氣,行氣利水,散結通滯,活血調經的作用
五、背俞穴
人體五臟六腑之背俞穴均分布在足太陽膀胱經第一側線上,在此條線上拔罐,可暢通五臟六腑之經氣,調理五臟六腑生理功能,促進全身氣血運行,是保健拔罐療法的常用穴位。醫學發現在背俞穴上拔罐,可通過對脊神經根的治療,反射性地刺激中樞神經,調節神經系統的功能活動,從而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
3、後背拔罐的位置圖片
後背拔罐的位置圖片如下圖所示:
切記拔完後不要洗澡,不要皮膚暴露。以免再次受風,等印記消差不多時在洗澡。
(3)養生拔罐的位置擴展資料:
拔罐是以罐為工具,利用燃火、抽氣等方法產生負壓,使之吸附於體表,造成局部瘀血,以達到通經活絡、行氣活血、消腫止痛、祛風散寒等作用的療法。
頸肩綜合征拔罐療法
患者取俯卧位,醫生在酸脹、麻木及疼痛的頸肩部胸鎖乳突肌、斜方肌外上緣處皮膚上塗抹適量跌打萬花油,將火罐吸附於皮膚上,並於病變部位來回推動火罐,以局部皮膚出現紫紅色或紫黑色痧點為宜。走罐後採用三棱針在痧點局部點刺,選口徑適中的火罐用閃火法在上述部位拔罐,留罐約10分鍾,每處出血約2~3毫升,隔日一次,5次為1個療程。
參考資料:
網路-拔罐
4、拔罐養生,一般用那些穴位呢?請知道的大俠解答,謝謝!
養身, 身由經絡組成 所以,養身要養好經,經絡是每2小時一換。
拔罐養身,不針對每個人, 穴位也不定, 每個時辰都有最旺的穴位。
拔罐對每個人都好好處,但不能長時間拔罐 傷元氣的 你都懂的
5、減肥拔罐的位置圖圖解哪些穴位
1、背部穴位減肥。以下穴位,用閃火法在穴位上拔罐,留罐10~1 5分鍾,每周2~3次。 脾俞穴(圖示中最上面的一個)功效:發散脾胃之熱。 三焦俞穴(圖示中下面的一個)功效:將全身水濕氣通調至膀胱經,再排出體外。
2、腹部穴位減肥 以下穴位。用閃火法,在穴位留罐20分鍾,每周2~3次。 中脘穴(位於肚臍上方)功效:聚集及傳導水液和脂肪。大橫穴(位於肚臍右側)功效:通腹去脂,調理脾胃。關元穴(肚臍下面)功效:募集小腸經氣血、傳導任脈水濕的效用。
3、下肢穴位減肥。以下穴位選擇適宜體位,用閃火法將罐吸拔在穴位上留罐l 5分鍾。每周2~3次。 血海穴(圖示中上面的那個)功效:減肥,清血利濕。 足三里穴(圖示中下面的那個)功效:通經活絡、補中益氣。
(5)養生拔罐的位置擴展資料
拔罐減肥是通過刺激腧穴、調整經絡達到加強脾腎的功能,扶正祛邪來達到減肥這一目的的。拔罐減肥是一種安全,有效、不反彈的減肥方法。不僅能夠辯證施治、調節整體,疏通經絡,促進人體新陳代謝,取得整體減肥的效果。而且能夠根據肥胖的位置選擇的是穴,局部取穴循經疏導,促進局部代謝,消除局部脂肪達到局部減肥的目的,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想減哪裡就減哪裡」的效果。
拔罐可刺激肥胖者遲鈍的自律神經,使功能活躍,增加能量消耗。在拔罐的同時配合燃脂精油或減肥精油可加速新陳代謝所產生的毒素和多餘脂肪,更加有效的排出體外,使減肥效果達到極至。
6、除濕氣拔罐哪個位置
1拔罐通常有驅寒除濕,活血通絡,消腫止痛,解毒邪熱的作用,但是濕氣重的人拔罐時要注意分清體質是外濕還是內濕,並不是每個有濕氣的人都可以通過拔罐來祛濕的
7、拔罐器在背上什麼位置最佳圖片
拔罐並沒有拔罐器在指定位置的標准,只要來避開大血管所處的位置和骨骼凸凹不平、毛發較多的部位就可以,選擇適當的體位和肌肉豐滿的部位。還有就是要注意皮膚有過敏、潰瘍、水腫者,或自者高熱抽搐者,以及孕婦的腹部、腰骶部,不宜拔罐。
拔罐的種類和方法有很多,例如常用的有竹罐、陶罐、玻璃罐和抽氣罐等百;除了最常用的火罐法(投火法、閃火法、滴酒法、貼棉法),還有水罐法和度抽氣法,應用拔罐法時,可根據不同病情,選用不同的拔罐法。
(7)養生拔罐的位置擴展資料
拔火罐是以罐為器,利用燃燒的熱力排去其中的空氣以產生負壓,使之吸著知於皮膚,造成被拔部位的皮膚淤血現象,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拔火罐時切忌火燒罐口,否則會燙傷皮膚;留罐時間不宜超過20分鍾,否則會損傷皮膚,還有使用時應道注意選用罐口光滑、大小適宜。
8、拔罐養生有哪些常用的穴位
百會穴位於頭部中線與兩耳尖連線交叉點。其作用是平肝熄風,清熱開竅;升陽益氣,醒腦寧神。》》》拔罐能減肥嗎?2、合谷合谷就是俗稱虎口的部位。屬手陽明大腸經,手陽明大腸經經從手出發,沿手臂外側,一直到頭面部。合谷有清泄陽明,祛風解毒,疏經通絡,鎮痛開竅之功用。經常拔罐可使牙齒健康,也可以治療牙痛、面部疾病。也能保持大便暢通,有利於排出毒物、廢物,起到養顏、抗衰老的作用。3、三陰交三陰交為肝、腎、脾三條陰經交會之穴。肝藏血,脾統血,腎藏精,精血同源。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後天之本,先天之精有賴於後天的滋養,後天之精有賴於先天的促動。經常進行三陰交拔罐可調理肝、脾、腎三陰經之穴氣,使先天之精旺盛,後天之精充足,從而達到健康長壽。4、足三里足三里是人體保健穴位之一,古人稱之為 長壽穴。有關足三里的經絡理論已被大量現代研究所證實,足三里對大腦皮層功能有調節作用,對心血管功能、胃腸蠕動功能和內分明功能以及免疫系統均有良好的促進作用。中醫經絡學認為,足三里所在的足陽明胃經是多氣多血之脈,循行從頭到足,縱貫全身,主要分布於頭面、胸腹及下肢外側的前緣。所以足三里不僅可以調節消化系統的功能,還可以治療胃經循行所經過部位的病變,以及多種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壓、心臟病、胃腸病、糖尿病等。經常在足三里穴拔罐,就可起到保健作用。5、湧泉湧泉穴是足少陰經第一個穴位,位於人體最下部足掌心處,體內濕毒之邪容易蘊集於此,不易排出,日積月累,阻塞經氣,或隨經氣傳至體內其它部位,造成許多疾病。湧泉穴拔罐可以排出體內的濕毒濁氣,疏通足少陰腎經之經氣。腎氣旺盛,人體精力充沛,則齒固發黑,耳聰目明,延緩衰老。拔罐養生的穴位還有很多,小編在此就不一一介紹了。
9、腿部拔罐的穴位在哪
腿部拔罐穴位的詳細介紹圖如下:
有血海穴、委中穴、風市穴等穴位。
正確的拔罐療法不但可以養生保健,還能防病治病,但是在拔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找准合適的拔罐位置。
(9)養生拔罐的位置擴展資料
腿部火罐的做法很簡單,只需8個火罐,配合中葯和適當的局部推拿即可。它的原理是,人腿上有六條經絡,每一條對應肝、腎、膽、胃、脾、膀胱等不同內臟。當經絡阻塞時,用手推擠便能感受到顆粒狀物質,到後期形成氣結就會開始酸痛,慢慢產生橘皮組織。
拔罐注意事項:
(1)操作禁忌拔火罐時切忌火燒罐口,否則會燙傷皮膚;留罐時間不宜超過20分鍾,否則會損傷皮膚。
(2)部位禁忌皮膚過敏、潰瘍、水腫及心臟、大血管部位、下腹部,均不宜拔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