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養生主「三個字讀時該如何中斷?其中「主」字的意思是什麼?
?
2、《莊子•養生主》中「技經肯綮之未嘗」的「之」字是什麼意思?起什麼作用呢?
結構助詞,賓語前置的標志。用在被提前的賓語之後,動詞謂語或介詞之前。不譯。
「技經肯綮之未嘗」是「未嘗技經肯綮」的倒裝句,意思就是 經絡相連和筋骨結合的地方都沒有碰到過
3、《莊子?養生主》中「技經肯綮之未嘗」的「之」字是什麼意思?起什麼作用呢?
結構助詞,賓語前置的標志。用在被提前的賓語之後,動詞謂語或介詞之前。不譯。 「技經肯綮之未嘗」是「未嘗技經肯綮」的倒裝句,意思就是 經絡相連和筋骨結合的地方都沒有碰到過
4、莊子養生主多少字
剛才放入WORD中 發現養生主 全文共 710字
5、請問「盧少卿」這三個字有多少筆畫
善,會意字,讀作shàn,從言從羊。本義「吉祥」,做形容詞用有「完好、共同滿足、吉、美好、善良、慈善、應諾、慎重、高明、熟悉」等義項,做動詞用有「擅長、修治、羨慕、認為好、贊許、友好」等義項,做名詞用有「好人」義,還做姓氏。還有「好好地;多;常;易」等義項。「善」具有深刻的倫理學、哲學和佛學內涵。中國傳統倫理有豐富的勸善內容,如《太上感應篇》等。「善姓」為罕有姓氏。《吾思/聖神賢》詩曰:深思熟思,必有奇思。信師行師,自可名師。聖學博學,方成絕學。知善致善,是為上善。性勿惡,形勿舍。省勿止,神勿折。「善」 異體字:譱拼音:shàn 注音:ㄕㄢˋ部首:囗或羊 部首筆畫:3或6 總筆畫:12康熙字典筆畫( 善:12; )五筆86:UDUK 五筆98:UUKF 倉頡:TGTR四角號碼:80601 UniCode:U+5584 規范漢字編號:2738◎ 民俗參考漢字五行:金 吉凶寓意:吉 是否為常用字:是姓名學:姓◎ 字形結構[ 首尾分解查字 ]:羊口(yangkou) [漢字部件構造 ]:羊丷一口[筆順編號]:431112431251[ 筆順讀寫 ]:點撇橫橫橫豎點撇橫豎折橫基本解釋善shàn完好、圓滿、共同滿足:善物,善舉,善事。心地仁愛,品質,淳厚:善良,善心,善人,善男信女,慈善。3.完好行為、品質:行善,懲惡揚善。4.完好,良好的:善策,善本。5.友好,和好:友善,親善,和善。6.熟悉,友好:面善。7.辦好,弄好:善後,妥善。8.擅長,長(chang )於:善辭令,多謀善斷。9.贊許:「群臣百姓之所善,則君善之」。10.完全好地:善待,善罷甘休。11.容易,易於:善變,善忘,多愁善感。12.姓。詳細解釋【形】善善shàn五筆字型:uk(會意,從言,從羊。言是講話。羊是吉祥的象徵。本義:吉祥)1.同本義〖lucky〗善,吉也。——東漢·許慎《說文》來者以善日邪時,孰與邪日善時?——《漢書·翼奉傳》又如:善時(吉時);善祥(吉祥;吉兆);善征(吉兆);善日(吉日)2.完好;美好;圓滿;共同滿足〖good〗母氏聖善。——《詩·邶風·凱風》善,德之建也。——《國語·晉語》善人國之主也。——《左傳·襄公三十年》所以善代者乃萬故。——《呂氏春秋·長攻》。註:「善好也」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豈人主之子孫則敢不善哉?——《戰國策·趙策》其間名山水而州者,以百數,永最善。——唐·柳宗元《游黃溪記》《記》曰:「士庶有人善,本諸父母。子之成,其親也。」——明·錢謙益《袁可立父淮加贈尚寶司少卿》又如:善風(良好的風氣);善言(美言;說好話);善處(好辦法);善馬(良馬);善少(好少年);善秀(佳穗。比喻資質甚佳,才品出眾)3.善良;全好的心【good;nice】供養三德為善。——《左傳·昭公十二年》又盡善也。——《論語·八佾》。皇疏:「善者,理事不惡之名。」因厚賂單於,答其善意。——《漢書·蘇武傳》又如:善熟(和善);善德(善良,以德待人);善善(猶「善罷干休」;順順當當);善覷(好心看待);善眉善眼(面孔和善);善模善樣(模樣和善);善性(善良的本性);善順(善良和順)4.慈善〖philanthropic〗恐恐然惟懼其人之不得善之利。一善易修也,一藝易能也。——唐·韓愈《原毀》又如:善事;善舉;善友(佛教教友);善信(佛教稱虔誠信仰佛教的人);善勝(非常善良;慈善信佛);善根(佛教用語。指人所以能為善的根性);善堂(舊指育嬰堂、養老院等慈善機構)5.表示應諾。對,完好〖allright〗王曰:「善!」——《戰國策·齊策》先主:「善?」——《三國志·諸葛亮傳》善6.慎重〖cautious;careful;prudent〗。如:善政(妥善的政策法令);善思(慎重地思考);善敗(事情失敗後的妥善措施)7.完好於某方面,高明,工巧〖skillful〗善閉,無關鍵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老子》吹籟工為善聲。——《論衡·逢遇》又如:善手(高手,能手);善工(高手)8.熟悉,經常看到或經歷,易於辨認〖familiar〗識其品式,辨其條理;善其用,定其體,則「默而成之,不言而信」。——王夫之《周易外傳》又如:善便(善變。不費力,輕易);善查(好對付的人。又作「善薦八」)善shàn【動】1.善於,擅長。有做好或處理好(完好圓滿於)某事的才能或技巧〖begoodat〗善戲謔兮。——《詩·衛風·淇奧》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論語·季氏》奕秋,通國之善弈者也。——《孟子·告子上》秦皇帝惜其善擊築。——《史記·刺客列傳》杭有賣果者,善藏柑。——明·劉基《賣柑者言》公(袁可立)多才藝,善持論。——明 黃道周《節寰袁公傳》更有秦中武公(武之望)、閩中林公(林廷奎)皆以不善宦。——明 董其昌《節寰袁公行狀》又如:善寬(善解;善於迎合);善丹青(擅長畫畫);善時(善於把握時機);善柔(善於阿諛奉承);善喻(善於教喻);善貸(善於施與);善淵(善於保持沉默);善誘(善於誘導);善賈(長於貿易,善於做生意);善富(善於保持富有地位);善文(擅長為文);善化(擅長教化)2.通「繕」。修治〖repair〗善善刀而藏之。——《莊子·養生主》故有善邇而遠至。——《易·略例》。註:「善,修治也。」又如:善刀(拭刀而加以收藏。比喻收斂自己的才華)公(袁可立)護名節,勝於功名。善刀而藏,見機勇退。――明 黃道周《節寰袁公傳》3.羨慕〖admire〗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陶淵明《歸去來辭》喜愛〖like〗其所善者,吾則行之;其所惡者,吾則改之。——《左傳》4.認為好,友好〖considerasgood〗〖常〗忌信道任數,不從下人,故為權勢所不善。——《華陽國志》5.贊許〖praise〗使孔子欲表善顏淵。——王充《論衡》又如:善善(贊揚人家的優點、美德);善頌善禱(贊美能寓規勸於頌禱之中);善善從長(本是稱道別人的善德淵源流長。後轉為贊揚人家向善棄惡、舍短取長)6.友好,親善〖friendly〗余宗老塗山,左公甥也,與先君子善,謂獄中語乃親得之於史公雲。——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又如:善氣迎人【名】好人;好事;好處〖good(fine)person;gooddeed;advantage〗存撫良善。——宋·沈括《夢溪筆談》賞善不遺匹夫。——《韓非子·有度》【副】1.完好之處,完好〖inperfectlygoodcondition〗今姑貸汝,後不善自改,且復妄言,我當焚汝廬,戕汝家矣!——明·高啟《書博雞者事》秦王必喜而善見臣。——《戰國策·燕策》2.多;常;易〖numerous;frequently;easy〗風從北來者,大率不能甘而善苦。——明·劉基《苦齋記》又如:善變;善疑;善懷(多所懷思)漢語大字典解釋[①][shàn][《廣韻》常演切,上獮,禪。]亦作「譱1」。(1)完好;美好,圓滿;吉祥,共同滿足。(2)完好行為;完好事務事。完好的人。(3)好處,優點,長處。(4)和善;老實;好對付。(5)交好;親善。(6)指信奉佛教的人或與佛教有關的事物。參見「善男信女」、「善友」、「善緣」等。(7)使之善;改善。(8)表示贊同、應諾。(9)表示贊嘆。(10)贊美;褒揚。(11)喜好。(12)謂欣羨。(13)善於,圓滿的完好的做某事;擅長。(14)通曉;熟練;熟悉。(15)修治;治理。(16)大;高;豐滿,健全。(17)多。參見「善懷」。(18)容易。(19)完好的;妥善。(20)成功。參見「善敗」。(21)適意;適宜。(22)愛惜。參見「善日」、「善時」。臣素聞里克善於重耳,君之立非其本意,萬一與重耳內應外合,何以防之?——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二十八回(23)揩拭。參見「善刀」。(24)方言。輕;少;不厲害。(25)通「膳」。膳食。(26)姓。五代有善友,宋有善辰,明有善養。見《正字通·口部》。康熙字典解釋【丑集上】【口字部】 善;康熙筆畫:12; 頁碼:頁197第18(點擊查看原圖)〔古文〕譱掍྄箟【廣韻】常演切【集韻】【韻會】【正韻】上演切,$音蟺。【說文】吉也。【玉篇】大也。【廣韻】良也,佳也。【書·湯誥】天道福善禍淫。 又【詩·鄘風】女子善懷。【箋】善,猶多也。【禮·文王世子】嘗饌善,則世子亦能食。【注】善謂多於前。 又【禮·曲禮·入國不馳注】馳善躙人也。【疏】善猶好也,車馳則好行刺人也。 又【禮·王制注】善士謂命士也。 又【禮·學記】相觀而善之謂摩。【疏】善猶解也。 又【禮·少儀】問道藝,曰:子習於某乎,子善於某乎。【疏】道難,故稱習。藝易,故稱善。 又【前漢·西域傳】鄯善國,本名樓蘭王。 又與單通。【前漢·匈奴傳】單於曰善於。 又【廣韻】姓也。【呂氏春秋】善卷,堯師。 又【韻會】【正韻】$時戰切,音繕。【毛氏曰】凡善惡之善則上聲,彼善而善之則去聲。【孟子】王如善之是也。○按《玉篇》《廣韻》《集韻》《類篇》善字俱無去聲。 又【正字通】與人交讙曰友善。【史記·刺客傳】田光曰:所善荊卿可使也。 又與膳通。【莊子·至樂篇】具太牢以為善。 【集韻】或作嬗。相關詞語·安善 ·白善 ·百善 ·襃善·備善 ·扁善 ·辯善 ·采善 ·長善 ·長袖善舞 ·唱善 ·成人之善 ·誠善 ·懲惡勸善 ·純善 ·淳善 ·醇善 ·踔善 · 善行 · 善念 ·慈善 · 和善 · 善美相關成語·褒善貶惡 ·不得善終 ·不亦善夫 ·長袖善舞 ·陳善閉邪 ·成人之善 ·懲惡勸善 ·慈眉善目 ·慈眉善眼 ·從善如登 ·從善如登, ·從善如流 ·從善若流 ·寸長片善 ·寸善片長 ·獨善其身 ·獨善吾身 ·獨善一身 善惡不分相關詩詞·善哉行 ·聽安萬善吹觱篥歌 ·善哉行 其一 ·善哉行 其二 ·善哉行 其三 ·聽安萬善吹篳篥歌 ·故人張諲工詩善易卜 ·寄楊六 楊攝萬年縣·酬張十八訪宿見贈 ·酬盧秘書二十韻 時 ·初授贊善大夫早朝寄 ·去歲罷杭州今春領吳小秘密善,上下兩羊頭、中間一長豐、下面一張口;羊,能供八口共享,共同滿足。羊頭:表示羊角、刀槍、武功、武力、柔順、象徵首領、權力和地位,五行屬金。首領行使權力一定要如羊之溫順才符合宇宙規律,否則,使暴政者必暴毖。上下兩個羊頭,指羊頭所代表的規律首尾相連、周而復始、循環往復、無窮無盡。豐:三橫一豎,一豎貫三橫。在善字中,三橫指天、地、人,即宇宙;一豎指一種貫穿天、地、人的,使天、地、人等萬事萬物都遵循的同一的、根本的規律。口:一指說、念、講,也可以理解成評價,輿論,媒體;二指圓、圓周運動、周而復始、永不停息。善字左右對稱,代表著公平、公正; 不管是行使權力者,或是媒體導向導,在評價、輿論、報道的時候都應該公平、公正。所以,善字的根本意為:蒼穹以其為首,天、地、人共同遵守,萬事萬物常念不息,威武又溫柔的宇宙的根本規律。 善哉、善哉、善善哉!!!姓氏起源善姓起源主要有二:①、出自上古,始祖為善卷。②、出自羋姓。周代楚王同族有善姓。始祖:善卷。2歷史名人編輯善 卷,相傳為堯舜時武陵隱者。堯聞其得道,尊之為師。堯死,舜願以天下讓之,善曰:「予立宇宙之中,冬衣皮毛,夏衣絺葛,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遙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何以天下為哉!」遂入深山,莫知所終。劉禹錫有《善卷壇下》詩,其壇在今湖南常德東南。其他善姓名人有元官吏善林遠等。近當代善姓名人有證券專家善強等。部分善姓高僧:善 導 (612-681),唐高僧。俗姓朱,臨淄(今山東青州)人,一作泗州(今江蘇盱眙)人。唐初凈土宗僧人。幼於密州出家,後周遊各地。貞觀十五年赴並州石壁山玄中寺,師從道綽。十九年後,入長安,歷住光明寺、實際寺,弘傳念佛法門。調露元年,奉敕於洛陽龍門開鑿奉先寺,由其監造之大盧舍那佛像,為唐代佛教藝術傑作。永隆二年三月卒,年六十九。後世尊其為蓮宗第二祖。著有《觀無量壽佛經疏》、《往生禮贊偈》、《凈土法事贊》、《般舟贊》、《觀念法門》,又與道鏡合撰《念佛鏡》,均收入《大正藏》。善無畏 (637-735),唐高僧。本中天竺人。十三歲繼為烏荼國王,後傳位其兄,出家那爛陀寺,受瑜珈三密之教。開元時,至長安。玄宗為開內道場,住西明寺,尊為教主,譯《大日經》等。是將印度佛教密宗傳入中國之第一人。與金剛智、不空齊名,並稱「開元三大士」。善 會 (804-881),唐高僧。俗姓廖,漢廣峴亭(今湖北襄陽)人。九歲於潭州龍牙山出家。受戒後往江陵聽習經論,該練三學。後師華亭德誠。咸通十一年卜居澧州夾山,世稱夾山和尚。從其受學者甚眾。中和元年十一月卒。謚傳明大師。善 道,五代南唐時禪僧。初謁樂普元安,後嗣盤龍可文。住袁州木平山,世稱木平和尚。南唐國主待以師禮,迎請供養。清涼文益有詩相贈。卒謚真寂禪師。善 名,北宋於闐國僧。乾德三年(965),以於闐國使者,與善法僧來朝,獻於闐宰相給宋樞密使李崇矩書,願與宋朝通好。太祖命崇矩以書及器幣回賜。開寶二年(969),復來朝,貢阿魏子,賜號「昭化大師」,歸國。善 洪,北宋名僧。襄陽鷲嶺沙門。真宗咸平五年(1002)春往天竺(今印度)取佛經及佛牙、舍利,自秦州(今甘肅天水)永寧寨出發,經過三十九國,入屍毗國,得佛牙五枚。舍利五十粒。途經大小雪山七十五座,江河不見底者大小三十三渡。於大中祥符八年(1015)四月還京(開封)。真宗到便殿親迎,並賜紫衣銀絹。後往隨州(今湖北隨州)大洪山,合佛牙、舍利並葬於此。善 權,宋高僧。俗姓高,字巽中,靖安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徽宗崇寧中前後在世。落魄嗜酒。與祖可同學詩,詩名稱次,而自負甚高。體貌清懼,人稱為懼權。著有《真隱集》三卷,《文獻通考》傳於世。善 住,元高僧。《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善住,字無住,別號雲屋。嘗居吳郡城之報恩寺,往來吳淞江上,與仇遠、白珽、虞集、宋無諸人相酬唱。遠贈詩有雲「閶門北去山如畫,有日同師步翠微」。無答其見寄詩,亦有「句妙唐風在」之語。蓋雖入空門,而深與文士同臭味也。集中《癸亥歲寓居錢塘千頃寺述懷詩》,有「高閣工書三十年」句。從英宗至治三年癸亥,上推三十年為世祖至元三十一年甲午,距宋亡僅十四年。其《贈隱者詩》,有「對食慚周粟,紉衣尚楚蘭」句,蓋猶及見宋之遺老,故所作頗有矩矱。觀其論詩有雲「典雅始成唐句法,粗豪終有宋人風」,命意極為不凡。及核其篇什,則但工近體,大抵以清雋琱琢為事,頗近四靈、江湖之派,終不脫宋人窠臼,所言未免涉於過高。然造語新秀,絕無蔬筍之氣,佳處亦未易及。在元代詩僧中,固宜為屈一指也。善 啟,明高僧。據《釋氏稽古略續集》載:曉庵禪師,諱善啟,字東白,別號曉庵,長洲人,楊姓。甫能言,即通釋典,如舊熟投入永茂院。剃染受具,屏跡龍山,研窮大藏,百氏諸子無不精究。永樂戊子出世郡之延慶寺,明 年應召纂修《永樂大典》,並校《大藏經》,賜金僧伽黎。一時名士皆為方外交。或辯儒釋之異,師曰:「無論聖人理同,且各為其教。」又曰:「東魯乘道西竺見性,皆莫先於厚本,故吾儕雖離父母,而養生送死率皆從厚。」正統癸亥示寂。清代滿族、蒙古族部分以善為名者:善 慶 (?-1888),姓張佳。滿洲正黃旗人。黑龍江駐防。咸豐、同治中,先後從勝保等鎮壓捻軍,轉戰安徽、河南、湖北、山東、江蘇諸地,擊敗任柱等部,賜號「濟特固勒忒依巴圖魯」,封二等輕車都尉世職。歷官吉林雙城堡總管、杭州副都統至杭州將軍。後調任綏遠城、寧夏、江寧、福州各地。曾充御前侍衛,佐辦海軍事務。光緒十四年卒。謚勤敏。善 耆 (?-1922),清末滿洲鑲白旗人。肅親王。曾任鑲紅旗漢軍都統宗人府宗正、參預政務大臣。光緒二十六年(1900)八國聯軍進犯北京,他奉命與李鴻章辦理議和事宜。三十三年任民政部尚書。宣統二年(1910),黃復生、汪精衛等謀刺攝政王載灃未遂被捕,他建議取「懷柔」政策,清廷遂將黃、汪改為終身監禁。次年任理藩部尚書。武昌起義後,奏請將黃、汪釋放。南北議和,他與良弼堅決反對溥儀退位。民國建立後,遷居旅順,公開投靠日本。1914年發起組織宗社黨,進行復辟活動。次年,與巴布扎布等人在哈拉哈河等地發動武裝叛亂,企圖奪取奉天(今遼寧)。後病死。
6、莊子逍遙游,齊物論,養生主,人間世,德充符,大宗師,應帝王,天下,除卻標點,每篇加標題,多少字,篇
逍遙游 806
齊物論 265
養生主 576
人間世 3450
德充符 1864
大宗師 3002
應帝王 1088
天下 2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