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全大補湯怎麼做?
材料:
黨參、炙黃芪各10克,肉桂3克,熟地黃15克,炒白術10克,炒川芎6克,當歸16克,酒白芍、茯苓各10克,炙甘草6克,墨魚50克,豬肉500克,生薑30克,豬雜骨適量,蔥、料酒、花椒、食鹽、味精適量。
作法:
1.將以上中葯裝入潔凈的紗布袋內,扎口備用。
2.將豬肉、墨魚、豬肚洗凈;豬雜骨洗凈,捶破;生薑拍破備用。
3.將豬肉、墨魚、豬肚、豬雜骨、葯袋入鋁鍋內,加水適量,放入生薑、花椒、料酒、食鹽,置武火上燒沸,後用文火煨燉,待豬肉熟爛時,撈起切條,再放入湯中。撈出葯袋不用。
4.服用時,將湯和肉裝入碗內,加少許味精,食肉喝湯,早晚各吃一碗,每天2次,全部服完,隔5天再服。
2、十全大補湯的材料是什麼?
「十全大補湯」選鮮料加入十味中葯,五味小料,五味調料,細火燉制而成,既是一道咸鮮味濃的湯菜,又是一款葯膳,富有營養,滋補身體,久食對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貧血、氣喘、面黃體弱者有一定的療效。
主料輔料:
烹制方法:
1、將雞、鴨、鵝、肚、排骨、肘子剁成核桃塊,同冬筍、墨魚肉一起放入砂鍋內。把黨參、紅棗、花生米用紗布包好,再把花椒、大料用紗布包好,其餘九種葯料也用紗布包好,三個包都放入砂鍋內,加入清水(50克)、蔥、姜、蒜、醬油,砂鍋上旺火燒開去浮沫,加入鹽、料酒改小火燉至熟爛,約1.5小時。
2、撈出調料和葯料包,把黨參,花生米、大棗拆包後再放回砂鍋內攪勻,其餘葯料、調料不要,去凈蔥、姜、入味精、香油,用紫砂鍋裝上桌。
工藝關鍵:
此菜用燉的方法製作,必須用砂鍋燉,燉時注意火候並應加蓋。主料要選用新鮮不經冷凍的精品,並要刮泡沖洗干凈。此菜可一次多製作,出鍋後分盛紫砂鍋內,然後再隨時蒸熱走菜。
3、養生的知識可信嗎,可信到什麼程度?有沒有具體的個人實例?
看看中里巴人的書,受益非淺!
4、十全大補湯,誰能告訴我有那些,怎麼做?
【中醫經典方劑=>補益劑=>氣血雙補=>十全大補湯】
【出處】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組成】 人參(6克) 肉桂(3克) 川芎(6克) 干熟地黃(12克) 茯苓(9克) 白術(9克) 甘草(3克) 黃芪(12克) 當歸(9克) 白芍葯(9克)
【功用】 溫補氣血。
【主治】 氣血兩虛證。面色萎黃,倦怠食少,頭暈目眩,神疲氣短,心悸怔忡,自汗盜汗,四肢不溫,舌淡,脈細弱;以及婦女崩漏,月經不調,瘡瘍不斂等。
【用法】 上為細末,每服二大錢(9克),用水一盞,加生薑三片、棗子二枚,同煎至七分,不拘時候溫服。
【用法】 上為細末,每服二大錢(9克),用水一盞,加生薑三片、棗子二枚,同煎至七分,不拘時候溫服。
十全大補湯
原料:豬肉500克,墨魚、豬肚各50克,黨參、茯苓、酒白芍、炙黃芪、炒白術各10克,肉桂3克,熟地、當歸15克,炙甘草、炒川芎各6克,姜30克,豬骨、蔥、姜、花椒、料酒各 適量。
製作:首先將所有中葯洗凈裝入紗布袋中,豬肉、墨魚、豬肚洗凈切件,豬骨洗凈捶破,將所有原料放在同一砂鍋中;起上湯 調味,注入砂鍋中猛火燒開,改用文火煨燉,待肉類熟爛(約二小時左右)去蔥、姜及葯袋。
服法:食肉,飲湯。(每日早晚各一次,服完一劑即可見效。)
十全大補湯
也許是難得的經驗,也許是新鮮的嘗試
●配方:
葯材
豬脊骨500克
生薑30克
蔥、黃酒、花椒、食鹽各適量
服食禁忌:風寒感冒者禁服。
●步驟:
1)將葯材放入紗布,過水沖洗待用。
2)豬脊骨清洗干凈,水開後,放入水中氽燙,撈出備用。
3)砂鍋中注入清水,大火燒開,依次放入豬脊骨、蔥、姜、花椒和中葯包,再倒入一湯匙黃酒和少許鹽。蓋上蓋子文火煲2個小時。
4)服用時可再加少許鹽調味。
備註:早晚各食一碗,每天2次,全部服完後,隔5天再服。
十全大補湯
原料:
黨參、炙黃芪、炒白術、酒白芍、茯苓各10克、肉桂3克熟地、當歸各15克、炒川芎、炙甘草各6克、墨魚、豬肚各50克、豬肉500克、生薑30克、豬雜骨、蔥、料酒花椒、食鹽、味精各適量。
製作:
1、將以上中葯裝入潔凈紗布袋內,扎品備用。
2、將豬肉、墨魚、豬肚洗凈;豬雜骨洗凈,捶破;生薑拍破備用。
3、將豬肉、墨魚、豬肚、豬雜骨、葯袋放入鋁鍋內,加水適量,放入蔥、生薑、花椒、料酒、食鹽,置武火上燒沸;後用文火煨燉,待豬肉、豬肝熟爛時, 撈起切條,再放入湯中。 撈出葯袋不用。
用法:
服用時將湯和肉裝入碗內後,加少許味精,食肉喝湯,早晚各吃1碗,每天2次,全部服完後,隔5天再服。風寒感冒者忌服。
功效:
雙補氣血。適用於血氣俱虛或久病體虛、面色萎黃、精神倦怠、腰膝乏力等症。
5、請問什麼是十全大補湯,怎麼做的?
十全大補湯
[配方] 黨參10克 炙黃芪10克 肉桂3克 熟地黃15克 炒白術10克 炒川芎6克 當歸15克 酒白勺10克 茯苓10克 炙甘草6克 墨魚50克 豬肉500克 豬肚50克 生薑30克 豬雜骨、蔥、料酒、花椒、食鹽、味精各適量。
[功效] 雙補氣血。適用於氣血俱虛或久病體虛,面色萎黃,精神倦怠,腰膝乏力等症。
[製作工藝]
1、將以上中葯裝入潔凈的紗布袋內,扎口備用。
2、將豬肉、墨魚、豬肚洗凈;豬雜骨洗凈,捶破;生薑拍破備用。
3、將豬肉、墨魚、豬肚、豬雜骨、葯袋放入鋁鍋內,加水適量,放入生薑、花椒、料酒、食鹽,置武火上燒沸,後用文火煨燉,待豬肉熟爛時,撈起切條,再放入湯中。撈出葯袋不用。
4、服用時,將湯和肉裝入碗內後,加少許味精,食肉喝湯,早晚各吃一碗,每天2次,全部服完後,隔5天再服。
[服食禁忌] 風寒感冒者禁食。
6、十全大補湯是什麼,都補什麼啊?
十全大補湯是四君子湯(人參、白術、茯苓、甘草)+四物湯(當歸、川芎、熟地、芍葯)+黃芪、肉桂,在熬葯的時候再加上生薑、大棗。主要治療氣血兩虛證,且偏陽虛。見面色萎黃,倦怠食少,頭暈目眩,神疲氣短,心悸怔忡,自汗盜汗,四肢不溫,舌淡,脈細弱,以及婦女崩漏,月經不調,瘡瘍不斂等。有這些症狀的可以使用,現在大多數人認為凡是補葯都吃,可是中醫說了是葯三分毒,補葯是不能亂吃的,如果身體真的有什麼不舒服最好還是先請教一下醫生不能亂吃,搞成了濫補體質可不好。
7、六味地黃丸和十全大補丸可以通吃嗎
六味地黃丸是一種補腎陰的葯物,主要是以補陰為主,由茯苓,澤瀉,生地,山葯,山茱萸,丹皮組成主要是用來補腎陰的,十全大補丸是一種氣血雙補的葯,又黨參,茯苓,白術,炙甘草,熟地,川芎,白芍,當歸,黃芪,肉桂這些補氣補血的葯物組成,臨床上主要是用於溫補氣血,用於氣血虧虛頭暈,乏力,疲倦等,照理說這兩種葯物可以一起吃,因為十全大補丸偏向於溫燥,平時有陰虛症狀的病人是不宜吃,這類型的病人主要是表現為經常感覺燥熱,煩躁,口乾舌燥,這種如果吃了十全大補丸會更加加重了這種症狀,所以吃葯還是要看自己的體質,如果你有陰虛這些症狀的話,可以先吃六味地黃丸,平時可以用桑葚,百合煮水喝,但是如果這些陰虛的症狀不是很明顯的話,可以兩種一起吃,應該沒問題
8、十全大補丸和六味地黃丸可以一起吃嗎?
十全大補丸由四君子加四物湯和肉桂黃芪組成,六味地黃丸有熟地山葯山萸肉澤瀉茯苓牡丹皮組成。一個氣血雙補兼肉桂溫中一個滋陰補精。理論上沒有什麼沖突,主要看是否對證。
9、氣血和腎陽如何同補?十全大補丸和右歸丸能同時吃嗎?
你的問題在於溫來陽,陽氣起來了源,其他毛病都會得到改善,或者說痊癒。
道理不想多說,治病是有先後,不過你的問題沒有在先後的考慮范圍。你說的補氣血,陰陽並補,通淋是可以一起的,而且經常有人這樣做。
參考 太子參15 黃芪30 白術15 淫羊藿25 巴戟天15 杜仲15 熟地30 山葯15 山茱萸15 丹皮10 茯苓15 澤瀉10 金錢草15 甘草10
7劑 一天一劑 一劑煮2次 早晚空腹用。
六味地黃丸 本身就是3補3瀉 要是非用丸葯 丸者緩也 怕治不了你的病! 這個你吃吃看!
10、十全大補湯有什麼功效?
功效作用:治男子、婦人諸虛不足,五勞七傷,不進飲食,久病虛損,時發潮熱,氣攻骨脊,拘急疼痛,夜夢遺精,面色萎黃,腳膝無力,一切病後氣不如舊,憂愁思慮傷動血氣,喘嗽中滿,脾腎氣弱,五心煩悶,並皆治之。此葯性溫不熱,平補有效,養氣育神,醒脾止渴,順正辟邪,溫暖脾腎,其效不可具述。
名方組成:由人參、白術、茯苓、炙甘草、熟地、白芍、當歸、川芎、黃芪、肉桂10味中葯組成。十全大補湯是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的一個流傳較廣的方子。
(10)民間養生術做一次等於吃一次十全大補葯擴展資料:
十全大補湯
緩解疲勞:現代社會人們壓力大,身體和心理負擔都比較重,因此很容易導致氣血不足。韓國人特別喜歡用十全大補湯來舒緩精神緊張、解除疲勞,很多傳統茶飲店將它製成一款茶品,更方便人們隨時飲用,補充體力。
術後調理:一般在手術中,會導致身體氣血受傷,往往術後可能出現氣血兩虛的情況,有時甚至影響手術傷口的恢復。此時用十全大補湯的原料加肉食煲湯,每天服用,可以增強體內的氣血,促使身體恢復加快。
預防癌症:經過研究發現十全大補湯有抗癌作用,也可以作為放療、化療及術後康復的輔助用葯。你可以直接從葯店買用料更講究的十全大補膏,每天早晚各服用一茶匙,幫助身體調理氣血。
特別提醒:十全大補湯偏於溫補,如果有手腳心發熱、夜間經常出汗、口乾舌燥、舌質偏紅舌苔少的症狀,說明是陰虛的人,不宜服用,否則會「火上澆油」。此外,感冒時不宜服用補葯,以免使病情變得復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