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熟地黃葯膳養生有哪些?
【葯膳養生】
1、補腎養血
熟地黃當歸羊肉湯:百羊肉700克,熟地黃30克,當歸15克,黃芪30克,生薑適量。小火煮3小時,再加適量的糖、鹽、大棗、雞精等,小火再煮15分鍾。這道葯膳是通過補血達到補陰目的的,是在春季進補的度一道非常不錯的葯膳,能補。腎、助陽生發。
2、補肺滋腎,潤燥止咳
蟲草熟地黃老鴨湯:蟲草10克,熟地黃40克,去核大棗6枚,問老鴨1隻。將蟲草、熟地黃、大棗放入鴨腹內,加開水適量,小火隔水燉3小時,調味後飲湯食肉答。此湯具有滋腎、補肺、潤燥止咳的功效,適用於肺腎陰虛所致的乾咳、咽干、口渴等。
3、補腎
熟地黃酒:熟地黃30克,白酒500克,熟地黃泡酒。適用於腎虛腰背酸軟版疼痛、腿膝無力等。
4、滋陰補腎
熟地黃豬蹄:熟地黃50克,枸杞子30克,杜仲30克,淮牛膝30克,豬蹄1隻,一起燉煮。適用於肝腎虧虛所致的腰膝酸軟無力、權頭暈眼花、耳鳴耳聾等。
2、養生葯膳是如何分類的
有四種分類:
1、按形態分
一為流體類,如將作為葯膳原料的葯物或食物經粉碎加工製成粗末,以沸水沖泡可溫浸即可的茶包;
二為半流體類,如將葯材和食物加水一同煎煮,去渣,濃縮後加糖或煉蜜製成的半流體狀的稠膏;
三為固體類,如以稻米、糯米、小麥麵粉等為基本材料,加入具有補益且性味平和的葯物製成的米飯和麵食類食品。
2、按製作方法分
有燉、燜、煨、蒸、煮、熬、炒、熘、鹵、燒和炸。
3、按功用分
一為養生保健延壽類,如補益氣血葯膳:適用於平素體質素虛或病後氣血虧虛之人,如十全大補湯、八珍糕等;
二為美容美發類,如增白祛斑葯膳:適用於皮膚上有黑點、黑斑、色素沉著之人,如白芷茯苓粥等,以美容增白;
三為祛邪治病類,如解表葯膳:具有發汗、解肌透邪的功效,適用於感冒以及外感病的初期。
4、按滋補形式分
平補:指用甘平和緩的補益方葯治療體虛久病、病勢發展較慢者,是一種緩補法;
清補:清補是專指夏天的補養,它指選用具有一定驅暑生津功效的飲食,以補充人體的消耗;
溫補:用溫性補益葯治療虛寒證的方法;
峻補:用強力補益葯治療氣血大虛或陰陽暴脫的方法。因極度虛弱和危重證候時非大劑峻猛補葯不足以挽救垂危,故此命名。
(2)葯膳養生試題擴展資料:
養生葯膳的應用原則
1、因證用膳
中醫講辨證施治,葯膳的應用也應在辨證的基礎上選料配伍,如血虛的病人多選用補血的食物大棗、花生,陰虛的病人多使用枸杞子、百合、麥冬等。只有因證用料,才能發揮葯膳的保健作用。
2、因時而異
中醫認為,人與日月相應,人的臟腑氣血的運行,和自然界的氣候變化密切相關。「用寒遠寒,用熱遠熱」,意思是說在採用性質寒涼的葯物時,應避開寒冷的冬天,而採用性質溫熱的葯物時,應避開炎熱的夏天。這一觀點同樣適用於葯膳。
3、因人用膳
人的體質年齡不同,用葯膳時也應有所差異,小兒體質嬌嫩,選擇原料不宜大寒大熱,老人多肝腎不足,用葯不宜溫燥,孕婦恐動胎氣,不宜用活血化瘀之品。這都是在葯膳中應注意的。
4、因地而異
不同的地區,氣候條件、生活習慣有一定差異,人體生理活動和病理變化亦有不同,有的地處潮濕,飲食多溫燥辛辣,有的地處寒冷,飲食多熱而滋膩,而南方的廣東飲食則多清涼甘淡,在應用葯膳選料時也是同樣的道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葯膳
人民網-想用葯膳來養生?注意事項需了解
3、中醫葯膳養生治病的理論依據簡答題
依據中醫葯食同源理論。中醫葯原則是葯物、食物,歸經。肺臟-辛味葯物食物(下同),心臟-苦味,肝臟-酸味,脾臟-甜味,腎臟-鹹味。中醫葯膳歸十二正經,來然而,奇經八脈葯膳不起作用,而是依靠元氣,氣血濡養。
也就是葯膳食物具有靶向性,辛、苦、酸、甜、咸五味,非別歸肺、心、肝、脾、腎。進一步說,人吃葯自膳之後,小腸吸收營養物質,然後,營養物質進入經絡高速公路,傳遍全身,不zd同味的營養物質,停留在不同臟腑。
比如說夏天心火上炎,服用黃連去火,治病。服用黃連羊肝丸,不僅去心火,還去肝火,清心明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