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14款秋日養生粥

14款秋日養生粥

發布時間:2020-10-13 20:58:02

1、秋日養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立秋養生注意這幾項

1、立秋養生謹防「秋老虎」

今年立秋仍處在「三伏天」內,暑氣一時還很難消。玄妙道館張道醫提示:「秋後一伏熱死人」,此時節,要密切注意天氣預報,一旦出現「秋老虎」,要注意防暑降溫。此時晝夜溫差逐漸變大,也要預防感冒著涼。

2、收斂陽氣

立秋後,自然界的陽氣開始收斂、沉降,人應當開始做好保養陽氣的准備。

早睡可以順應陽氣的收斂,早起可使肺氣得到舒展。另外,早睡早起可減少血栓形成的機會,可預防腦血栓等缺血性疾病發生。

3、養肺護肝

道醫認為,肝為將軍之官,攘外平內全靠肝,相當於西醫的解毒、免疫功能。而「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一身之氣,皆出入於肺。攘外平內之後,就要治理。管理自身、養生不能不靠肺。

肺屬金,而秋季大地一遍金黃,故肺主秋季。另外秋季主收,燥為秋季之主氣,而肺為「嬌臟」不耐寒熱,故很容易被秋燥所傷,因此需要潤燥、養陰、潤肺。

而秋天屬金,金克木,所以秋天這種氣會抑制你的肝氣、肝血的生發。肝開竅於目,所以這時候眼睛的視力就會有所下降。應該注意護肝早睡,早起。

4、精神調養

要做到內心寧靜,神志安寧,心情舒暢,切忌悲憂傷感,即使遇到傷感的事,也應主動予以排解,以避肅殺之氣,同時還應收斂神氣,以適應秋天容平之氣。

再不能像夏天一樣,激烈奔放、囂張開懷,應該收斂一下神氣。另外,心情也不要過度的悲傷、憂愁,因為過悲過憂的情緒會傷到肺,所以遇到傷感的事,應該主動予以排解。

5、起居調養

立秋之季已是天高氣爽之時,應開始「早卧早起,與雞具興」,早卧以順應陽氣之收斂,早起為使肺氣得以舒展,且防收斂之太過,對於現代都市人來說,立秋後最晚應該在十點半睡覺,這樣才能與天地同步。

立秋乃初秋之季,暑熱未盡,雖有涼風時至,但天氣變化無常,即使在同一地區也會出現「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況。因而著衣不宜太多,否則會影響機體對氣候轉冷的適應能力,易受涼感冒。

立秋後也不要過早的添加衣物,應該適當「凍一凍」。因為人只有在體表微感涼的情況下,人體的陽氣才會更好地轉入收斂。

6、忌暴飲暴食

一般人到了秋季,由於氣候宜人,食物豐富,往往進食過多。攝入熱量過剩,會轉化成脂肪堆積,使人發胖。在秋季飲食中,要注意適量,不能放縱食慾,大吃大喝。

7、忌吃辛辣、生冷的食物

秋天還應當少吃刺激性強、辛辣、燥熱的食品,如尖辣椒等。也要避免各種濕熱之氣積蓄,凡是帶有辛香氣味的食物,都有散發的功用,因此提倡吃辛香氣味的食物如芹菜。

8、忌吃油膩、煎炸的食物

油膩煎炸的食物不易消化,積聚在胃中,加重體內積滯的熱氣,不利於潤燥,許多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常在秋季復發或加重,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9、忌吃過燥的食物

道醫學認為,苦燥之品易傷津耗氣。秋季燥邪當令,肺為嬌臟,與秋季燥氣相通,容易感受秋燥之邪。許多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往往從秋季開始復發或逐漸加重。

2、適合秋天的菜譜有哪些?

一、粥類:銀耳白果粥、紅棗花生山葯粥、黑豆柿餅粥。

二、湯類:銀耳銀杏烏雞湯、猴頭菇雞湯、板栗老鴨湯。

三、炒菜類:百合炒馬蹄、西芹炒蝦仁、山葯炒木耳。

四、水果類:柚子、鮮棗、石榴、板栗。

五、蔬菜類:紅薯、芋頭、蓮藕。

(2)14款秋日養生粥擴展資料

秋季飲食:

1,養肺為要

秋氣內應肺。肺是人體重要的呼吸器官,是人體真氣之源,肺氣的盛衰關繫到壽命的長短。秋季氣候乾燥,很容易傷及肺陰,使人患鼻干喉痛、咳嗽胸痛等呼吸疾病,所以飲食應注意養肺。要多吃些滋陰潤燥的食物,如銀耳、甘蔗、燕窩、梨、芝麻、藕、菠菜、鱉肉、烏骨雞、豬肺、豆漿、飴糖、鴨蛋、蜂蜜、龜肉、橄欖。

2,宜多吃粥

初秋時節,天氣仍較熱,空氣潮濕,悶熱蒸人,且秋季瓜果成熟,難保人們不貪食過度,這些均會傷損脾胃,所以秋天早晨多吃些粥,既可健脾養胃,又可帶來一日清爽。秋天常食的粥有:山楂粳米粥、鴨梨粳米粥、兔肉粳米粥、白蘿卜粳米粥、杏仁粳米粥、橘皮粳米粥、柿餅粳米粥等。

3,宜補充健身湯

秋季飲食以滋陰潤燥為原則,在此基礎上,每日中、晚餐喝些健身湯,一方面可以滲濕健脾、滋陰防燥,另一方面還可以進補營養、強身健體。秋季常食的湯有:百合冬瓜湯、豬皮番茄湯、山楂排骨湯、鯉魚山楂湯、鰱魚頭湯,鱔魚湯、赤豆鯽魚湯、鴨架豆腐湯、枸杞葉豆腐湯、平菇豆腐湯、平菇雞蛋湯、冬菇紫菜湯等。

3、現在到秋天了,秋季養生適合吃什麼食物?

大雁南歸,北風漸漸,又到了秋季,作為當代奮斗好青年,熬夜喝奶茶的同時,也不能忘了秋季養生。秋季是一個容易悲傷的季節,金旺克木,肅殺之氣極盛,故而容易傷肺,也容易脫發,而傷肺也是導致秋季上火,口乾舌乾的直接原因。所以秋季需要吃一些滋陰潤燥的食物,這里給大家推薦幾款常見又好吃。



 首先就是梨,不要看這種水果便宜又常見,秋天吃梨真的對身體特別好。梨含有豐富的果汁,生津、潤燥、清熱,對於秋天容易乾燥的朋友特別好。梨除了直接吃 還可以加入冰糖慢慢熬燉製成冰糖雪梨,簡單又美味,也是一道適合秋日養生的佳品。

蓮藕,秋季是蓮藕收獲的季節,此時的蓮藕口感和營養都是最好的。蓮藕含有大量的蛋白質、礦物質和各種各樣的維生素,養胃滋陰、益氣健脾,再適合秋天不過了。不管是蓮藕排骨湯還是桂花蓮藕都是好吃又美味的秋季佳餚。

決明子茶,秋季乾燥,平時愛吃肉的人,非常容易發生便秘等情況。決明子性涼,清肝明目,有降低血糖、血壓和膽固醇的作用,對於降低秋日邪燥、清理腸道有十分強大的功效。

板栗,秋季也是板栗成熟的季節,大街小巷到處是賣糖炒栗子的商販,大街小巷都散發著迷人的栗子香。板栗性味干溫,有養胃、健脾、活血、消腫的功效,在栗子成熟的季節,買上一些美味的栗子既解饞又養生。

4、秋天喝什麼煲湯

秋天有秋燥,大都感覺皮膚變得緊綳綳的,很容易脫皮起屑,嘴唇也特別容易乾裂,毛發也容易乾枯無光澤,這時候就適合喝一些滋潤的湯。

1、冬瓜海帶瘦肉湯:秋季潤燥減肥兩兼顧

冬瓜所含的葫蘆巴鹼能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以及可抑制醣類轉化為脂肪;海帶含豐富碘質及多種微量元素,能消除體內脂肪及膽固醇。因此這湯可謂集美白防斑、減肥瘦身雙重功效於一身,最合貪靚一族飲用。

材料:冬瓜,海帶,瘦肉,陳皮、鹽。

2、蓮子豬心湯:秋季清心火去秋燥

豬心對加強心肌營養,增強心肌收縮力有很大的作用。蓮子善於補五臟不足,它所含氧化黃心樹寧鹼對鼻咽癌有抑製作用,這一切,構成了蓮子的防癌抗癌的營養保健功能。蓮子中所含的棉子糖,是老少皆宜的滋補品,對於久病、產後或老年體虛者,更是常用營養佳品。

材料:豬心,桂圓肉,蓮子,金針菇,油,鹽,雞精,姜。

3、百合木耳燉冬瓜:既防秋燥又滋潤

百合具有養陰潤肺,清心安神之功效;木耳可養血駐顏,令人肌膚紅潤,容光煥發,能夠疏通腸胃,潤滑腸道;冬瓜有消炎、利尿、消腫的功效。三者一起燉煮是為秋季滋潤佳品。

材料:冬瓜,黑木耳,百合,小紅辣椒,小紅辣椒,蔥,橄欖油,鹽。

4、無花果燉瘦肉湯:健胃理腸益氣養血

花果燉瘦肉是一道傳統的葯膳。無花果味甘性平無毒,具有助消化、清熱潤腸、止瀉痢、治五痔的作用,蜜棗甘潤能健脾和胃,豬肉味甘性平,有滋陰潤燥、補氣養血作用。

材料:無花果,瘦肉,蜜棗。

5、紫菜蝦皮湯:秋季潤燥又養胃

紫菜可以清肺熱,散癭瘤,軟堅化痰,降低血漿膽固醇含量.是老幼皆宜的保健食品.孕婦食譜 幼兒食譜 養顏美容調理 克山病調理 大骨節病調理,做成湯後有清熱化痰軟堅作用,適用於甲狀腺腫大、頸淋巴結核、腳氣病等等。

材料:紫菜,蝦皮,雞蛋,植物油,料酒,醬油,香油,醋,味精。

5、秋季養生食譜有哪些

秋季養生食譜 秋季,指我國農歷7、8、9月,包括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6個節氣。秋季,暑夏的高溫已降低,人們煩躁的情緒也隨之平靜,且秋風帶來秋季宜人的景色。此時切勿因眼前的美景忽視了養生。許多因素往往在不經意間影響著您的健康,且夏季過多的耗損也應在此時及時補充,所以秋季您亦應特別重視養生保健。 秋季的特點是由熱轉寒,陽消陰長。所以秋季養生保健必須遵循「養收」的原則,其中飲食保健當以潤燥益氣為中心,以健脾、補肝、清肺為主要內容,以清潤甘酸為大法,寒涼調配為主要。 營養原則 秋季三個月的飲食總原則:宜少食辛味,多食酸味,即減少食用辛辣口味的食物,如:蔥、姜、蒜、韭菜;多食用口味酸澀的水果、蔬菜。秋季的養生准則與春夏兩季截然不同,是以養人體陰氣為本。飲食以滋陰潤肺,回收陽氣為主,即平穩地完成夏冬兩季熱、冷的交替。多食性溫之食,少食寒涼之物,以鞏固攝人體內的正氣。由於天氣乾燥、涼爽變化不同,飲食原則可依據節氣的變化相應調節。 補肺潤燥,要多用芝麻、蜂蜜、水果等柔軟、含水分較多的甘潤食物。一方面,可以直接補充人體的水分,以防止嘴唇開裂等氣候乾燥對人所產生的直接傷害;另一方面,通過這些食物或葯物補養肺陰,防止因機體在肺陰虛的基礎上再受燥邪影響,產生疾病。早晨飲淡鹽水,晚上飲蜂蜜水,既是補水分、防便秘的好方法,又是養生抗衰的重要內容。總之,秋季進補要甘潤溫養,既不可過熱,又不能太涼,要以不傷陽不耗陰為度。 適宜食物 1.主食及豆類的選擇: 大米、小米、玉米、蕎麥、大麥、小麥、糯米、糙米、高粱、豆腐、豆漿、扁豆等。 2.肉蛋奶的選擇: 羊肉、牛肉、鴨肉、魚類、豬腰子、豬肺、鱉肉、烏骨雞、鮑魚、鱔魚、蛋類、奶類等。 3.蔬菜的選擇: 豆芽、菜花、菠菜、胡蘿卜、茄子、蓮藕、甘薯、馬鈴薯、山葯、芋艿、芹菜、小白菜、萵筍、洋白菜、南瓜、菱角、百合、香菇等。 4.水果的選擇: 橘、柚、葡萄、柿子、梨、蘋果、棗、香蕉、山楂、草莓等。 5.其它: 栗子、胡桃、花生、芝麻、蜂蜜、枸杞子、白木耳、田螺等。 飲食禁忌 在秋季,宜多食溫食,少食寒涼之物,以保護頤養胃氣。如過食寒涼之品或生冷、不潔瓜果,會導致溫熱內蘊,毒素滯留體內,引起腹瀉、痢疾等,故有「秋瓜壞肚」之民諺,老人、兒童及體弱者尤要注意

與14款秋日養生粥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