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臍灸治療的禁忌?
什麼是臍灸療法和養生法
臍灸療法
臍療法,顧名思義,是通過將葯物製成適宜的貼服葯劑,使葯物發揮到全身或局部調理身體的臍貼療法,加上艾柱的灸療法經過熱力傳導。這是我國中醫內病外治領域的一種古老的治療方法。
臍灸養生法
臍灸養生法,是對古代帝王養生、臍療理論、艾灸理論和砭石療法的綜合傳承和發展。現代人藉助現代灸具,針對性的作用於相關養生穴位,藉助艾火的純陽熱力、砭灸石的紅外輻射,透入肌膚,刺激組織,以調和氣血,疏通經絡,從而達到養生調理的目的,具有綠色自然、安全易用、效果突出等諸多優點,是一種很常見的現代綠色養生方法。
臍灸的作用
臍灸是綠色養生的方法臍灸比較適合脾胃病、婦科病及體質和孕前的調理等,有健脾和胃、利水消腫、溫補下元、通經活絡、調和氣血、行氣止痛等作用。
常用艾灸臍法與注意事項
艾炷直接灸
是將燃燒的艾炷,直接懸在臍中上方(1-3厘米左右)施灸,以覺得有溫熱感為度。每次灸15~30分鍾,每日1次,最好灸到全身發熱,因為灸到發熱上下一同下次在灸效果更明顯。
全年可不定時灸3~5個療程,秋冬季施灸效果更佳。因秋冬季節寒涼有些人穿的少寒涼之氣容易進入人體導致人體體質素虛而出現的胃腸功能紊亂、神經衰弱等疾病用此法防治效果較好。
神闕隔姜灸
是把薑片上穿刺數孔,覆蓋於臍上,點燃艾炷在薑片中啄灸,以感溫熱且舒適為度。每次灸15~20分鍾,隔日1次,每月灸10次,冬至開始灸最好。此法對寒邪引起的消化不良、腹痛諸症有預防作用。
灸臍注意事項
一是臍部有損傷、炎症者及孕婦禁用;二是剛吃完飯,或空腹不宜灸臍;三是艾灸不可離臍部太近,否則易燙傷。
我們可以經常艾灸神闕,對於身體虛寒,腸胃功能弱的人來說效果非常好,還有神闕離石門比較遠,想要孩子也可以直接灸神闕就行了。
隨著炎炎夏日的到來,人們都以吹空調、穿短袖短褲,吃冷飲,沖涼水來降溫,其實這只能起到體表的作用,反而還會讓體內寒氣越積越多,沒有任何好處。而夏季最合適最五行臍灸,冬病夏治說的就是這個理,不僅把體內的濕氣排出去,還能強身健體,修身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