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健康之路芒種養生

健康之路芒種養生

發布時間:2020-10-11 08:12:41

1、芒種養生 哪些問題一定要注意

芒種已過兩日。6月5日至6月20日,是夏季的第三個節氣——芒種。從芒種開始,就進入了典型的夏季氣候。此時雖還不到最炎熱難耐的三伏天,但氣溫已明顯升高,尤其是正午時分,悶熱汗涌。

芒種時節,是小麥等有芒作物成熟搶收的季節,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種最忙的時候。春爭日,夏爭時,「爭時」即指這個時節的收種農忙。正如俗語「芒種忙忙種,夏至谷懷胎。」

養心免傷神

「暑易入心」,對應農忙時節,人的調養在這個時段反而更要注意養心閑,防暑熱。「汗為心之液」,氣候炎熱,暑濕較重,動則汗出,身體易疲倦,難免損耗心神。老年人、職場人士應有意識地進行精神調養,保持平和心境,情志曠達,避免焦慮、憂郁、動怒、情緒大起大伏,以免傷心傷身傷神。

大椎

取穴:正坐低頭,於頸部下端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處。

此時用艾灸養生可每日溫灸大椎穴15-20分鍾。《類經圖翼》有語:「心藏神,肺藏魂,陽經得溫煦即可滋心肺,養神魂。」因此,芒種時節養心灸應主灸陽經穴位。我們的身體尤以背部近頭頸部陽氣最盛,為陽中之陽,而大椎穴便是這陽中之陽的重要之穴。大椎還是手足三陽經與督脈相會之處,艾灸大椎穴,能夠貫通手足各條陽經之氣。

養腎固元氣

在中醫理論中,心和腎堪稱一對「兄弟」,二者相互為用、相互制約,即中醫所說的「心腎相交」。由於心火必須下降於腎,以助腎陽,共同溫養腎水,使腎水不寒;而腎陰必須上濟於心,以滋心陰,共同涵養心陽,使心陽不亢,人體才能健康安泰。腎氣,是指腎精所化之氣。現代人由於經常熬夜、飲食規律不當,無論男女都很容易腎氣不足,容易出現腰膝冷痛、夜尿頻多、陽痿遺精等病症。腎氣不足也是加速衰老的原因之一。

取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下3寸。

氣海

取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下1.5寸。

建議腎精不足的人,養心的同時再艾灸關元、氣海兩穴,有利下焦,培補元氣。關元穴是足三陰交和任脈交會之處,一身元氣之所在,氣海穴更是滋榮百脈、益腎固精之大穴。

祛濕健脾不可少

芒種至夏至這段時間,氣溫升高,雨水增多。艷陽和暴雨時有交錯出現,暑濕凝滯。中醫認為,濕為陰邪,會傷人體陽氣,因其性重濁、粘滯,故易阻遏氣機,得病後多纏綿難愈。濕氣傷及脾胃,很多人會感到中氣不足,時常食慾不振、飯後腹脹、氣短乏力。此時可熬煮薏米紅豆粥清熱健脾,祛濕排毒。

中脘

取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上4寸處。

天樞

取穴:在腹部,橫平臍中,前正中線旁開2寸。

足三里

取穴:在小腿前外側,膝蓋凹陷處下方約3寸(4橫指),距脛骨外側約1橫指處。

同時,這段時間也是艾灸治療消化系統疾病的最佳時機。每日艾條灸或溫灸罐灸中脘、天樞和足三里,可有效促進腸道蠕動,促進脾胃運化水濕,保持氣機宣暢、胃腸輕松。

晚睡早起勤吃苦

「春夏養生,重在養陽」,芒種應「夜卧早起,無厭於日」。此時人應順應晝長夜短,注意晚睡早起,適當地接受陽光照射,以順應陽氣的充盛,利於氣血的運行,振奮精神。但也要避開太陽直射,注意防暑防曬。

飲食上切忌過食寒涼。夏季在「五味」中對應苦味,主入心經。因此宜減酸增苦,多吃苦味食物,如苦瓜、絲瓜、芹菜、蓮子芯等,不僅清心火,瀉暑熱,還可刺激脾胃的消化能力,增進食慾。

節氣灸(九)丨芒種 養生穴位小結:

大椎、關元、氣海、中脘、天樞、足三里,每穴灸15-20分鍾。

* 節氣灸是根據二十四節氣,選擇各節氣對人體臟腑功能有影響的穴位進行艾灸,利用艾絨燃燒產生的葯熱之氣,對穴位進行熏灼溫熨,以激發人體經絡之氣,溫通氣血,調整陰陽,幫助機體順應自然界的變化,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艾灸早知道

✓ 艾灸時要做好保暖,避免施灸部位著涼;

✓ 艾灸前後要喝一杯溫水,有助排泄器官排出體內毒素;

✓ 灸後半小時內不要用冷水洗手,2小時內不要洗澡;

✓ 灸後不要吃寒涼飲料、水果和海鮮;

✓ 飯後1小時不宜艾灸;女性經期不宜艾灸;

✓ 過飢、過飽、醉酒、大恐、大怒、大渴狀態下不宜艾灸;

✓ 灸後若有餘艾,要用熄滅筒徹底熄滅或放入罐中蓋嚴熄滅;

✓ 灸後若出現極大不適或病情加重,請前往醫院辯證施治。

(摘自微信公眾號:一刻艾

擇緣衛道,積田以行生民善。

繼古開今,艾草還為人世芳。

翼以古法艾灸的返本與開新,深入參與推動傳統中醫復興。)

2、芒種後養生吃什麼 芒種後飲食注意事項

芒種時節的一個顯著特點是,氣溫升高,天氣炎熱,這個時候人們食慾下降,所以飲食需要以清淡、易消化、富含維生素為主,可多吃一些清熱利濕的食物,比如苦瓜、冬瓜、桃、草莓、西紅柿、黃瓜等。那麼,盛夏有哪些當季水果呢?
很多人會覺得,現在的水果很多都已經不分季節了,什麼時候都可以買到吃到。但是,其實水果都是有季節性的,購買和食用時令水果,不僅新鮮度會更高,而且價格也會相對便宜,吃得放心還舒心,何樂而不為呢?那麼,下面這九種夏天的當季水果可千萬別錯過咯!
每年的4-6月份,剛好是桑葚果實成熟期。桑葚果實中有豐富的活性蛋白、維生素、氨基酸等成分,常吃桑葚不僅能提升人體免疫力,還能延緩衰老、美容養顏。
枇杷秋萌、冬花、春實、夏果,吸四季之露水、納天地之靈氣,成熟於春末夏初的季節。果肉柔軟多汁,甜酸適度,風味佳良,營養豐富且有醫用的功效,深受人們的喜愛。
櫻桃是初夏最新鮮、營養成分最高的水果。櫻桃在補血、調氣、美容等方面的功效非常突出。傳統醫學對櫻桃的葯用價值廣有記載,有「治人體虛症,大補元氣,滋潤肌膚」的功效。
時下正值芒果上市的時候,芒果中含有的膳食纖維有助清除消化道內的廢物和毒物,幫助腸道內有益菌的生長,消化系統。此外,芒果中還富含鉀,可防止便秘。

3、芒種節氣濕氣太重,怎麼祛濕保健

芒種節氣雨水多養生保健重祛濕:梅雨時節,天氣潮濕,在這樣的天氣濕氣很容易乘虛而入。中醫認為,濕為陰邪,會傷人體陽氣,因其性重濁、粘滯,故易阻遏氣機,得病後多纏綿難愈,這是濕邪的病理特徵。
芒種養生應晚睡早起:芒種的養生重點要根據季節的氣候特徵進行調養,以達到身心和諧,通體健康。起居方面:晚睡早起,勤換衣裳。飲食方面:飲食清淡,注重清補。精神方面:心情舒暢,氣機通暢
芒種預防「夏打盹」:「夏打盹」在醫學上也稱之為「夏季倦怠症」,是由於夏季炎熱,溫度過高,使人體大量排汗,而鉀元素隨汗液大量排出,又得不到及時補充,導致人們倦怠疲勞、精神不振。
芒種防暑最適合飲用白開水:炎炎夏日,酷暑難耐。人們往往把果汁、冰糕等冷飲、冷食作為解暑降溫的寶貝。其實這些冷飲很容易耗損陰液,損傷脾胃,在炎熱的天氣下不妨來一杯溫白開水或常溫下的果汁,更利於消暑解熱。
推介二款最適宜芒種節氣食用的葯膳
香菇冬瓜球:
[配料]香菇、雞湯、澱粉各適量,冬瓜300克,植物油、精鹽、姜、味精、麻油各適量。
[做法]香菇水發、洗凈,冬瓜去皮洗凈,用鋼球勺挖成圓球待遇用,姜洗凈切絲。
鍋內放入適量植物油燒熱,下姜絲煸炒出香味,入香菇繼續煸炒數分鍾後,倒入適量雞湯煮開後,將冬瓜球下鍋燒至熟時,用水澱粉勾芡,翻炒幾下放入味精,淋上香油,即可出鍋。
[功效]補益腸胃,生津除煩。
五味枸杞飲:
[配方]醋炙五味子5克,枸杞子10克,白糖適量。
[做法]五味子和剪碎的枸杞子放入瓷杯中,以沸水沖泡,溫浸片刻,再入白糖,攪勻即可飲入。
[功效]滋腎陰、助腎陽。適用於「夏虛」之症,是養生補益的有效之劑。

4、芒種養生 芒種時節如何吃才最健康

芒種養生
養陰生津:「瓜族」當家
飲食調養:這這個時節應該多吃養陰生津食物,比如說白茅根、涼瓜、西紅柿、西瓜、綠豆、木耳、絲瓜、冬瓜等。

葯膳推薦:絲瓜粥
鮮絲瓜1條粳米100克白糖少許將鮮絲瓜去皮和瓤;
粳米淘洗干凈備用將粳米放入鍋內鮮絲瓜切成長2厘米、厚1厘米塊放入鍋內加入清水適量;
然後再放在火上澆沸之後,再用溫火煮熟成粥,再加入白糖就好,讓你後再把鮮絲瓜削去皮切成塊直接放進去就好了,一起助成粥就好。這個粥有清熱解毒涼血通絡潤肌膚功效。
防濕熱困脾:「五葉蘆根飲」
飲食調養:應避免暴飲暴食以防損傷脾胃宜進食健脾清熱祛濕食物為主如荷葉、薺菜、白茅根、蘆根、茯苓、冬瓜、西紅柿、西瓜、木瓜等。
葯膳推薦:五葉蘆根飲
藿香葉、薄荷葉、荷葉各3克枇杷葉、鮮蘆根、佩蘭葉各30克冬瓜60克白糖適量將上料洗凈先以枇杷葉、冬瓜共煎;
湯代水約500ml再加入其葯同煎10分鍾調入白糖即成有芳香化濕健脾醒胃功效。
清熱祛濕:淮山茯苓
飲食調養:想要清熱祛濕應該多吃健脾祛濕的食物,比如說白術、茯苓、淮山、太參、綠豆、木瓜、椰、枸杞葉、香瓜等。
葯膳推薦:苡仁赤豆湯
苡仁、赤小豆各30克,紅棗5枚,白糖1匙,前2味,洗凈入鍋加水2大碗小火慢煮1小時加紅棗、白糖煮30分鍾至豆爛離火,當點心吃可清熱健脾利濕養肝。

5、芒種氣候特點如何養生

芒種節氣的氣候特點
是一個農事忙碌的節氣,初夏迎來,北方小麥收割南方水稻播種。這個節氣不僅是農民伯伯在辛勤勞作,氣候也復雜多變起來。氣溫攀升顯著好不安分,雨量充沛多降雨,常見的天氣災害有龍卷風、冰雹、大風、暴雨、乾旱等
芒種是二十四節氣之一,芒種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九個節氣,在公歷6月6日或7日前後,此時太陽到達黃經75°的位置。由於天氣炎回熱,已經進入典型的夏季,農事種作都以這一時節為界,過了這一節氣,農作物的成活率就越來越低。芒種時節天氣炎熱,中國長江中下游地區將進入多雨的梅雨季節。
芒種節氣氣候特點:高溫天氣頻發,濕度大多悶熱。6月份,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都有出現35℃以上高溫天氣的可能,黃淮地區、西北地區東部可能出現40℃以上的高溫天氣,但一般不是持續性的高溫。
芒種期間,依然會有大暴雨,正常情況一般先進入梅雨期的是湖南、江西中部、浙江南部地區,入梅後如同華南一樣,該地區的主汛期開始,時有暴雨發生,山區地區需要警答惕局部大暴雨引發的山洪、泥石流等災害。芒種後,中國華南東南季風雨帶穩定,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多的世界,長江中下游地區先後進入梅雨季節,雨日多,雨量大,日照少,有時還伴有低溫。

6、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那麼芒種季節,如何養生?

芒種是夏季的第三個節氣,代表仲夏時節的正式開始。這個時節最明顯的就是在田野裡面會彌漫一種新麥的香氣,那麼在這個時節我們應該如何修養自己的身體,又應該怎麼去做?

首先來說說什麼是芒種,就是人們常常說的「三夏」大忙農活的季節,芒種的到來意味著農民要開始忙碌的生活了。在這個時節,我國在長江中、下游地區開始進人梅雨季節,各種物品容易發霉。所以養生也成為了一個關鍵性的話題。

我們首先從氣候的角度來談談如何養生,首先這個時節雨水偏多,所以要時刻保持輕松愉快的心情,這樣可以使我們幸福指數得到提升。在起居方面,要晚睡早起。因為這個時節晝長夜短,所以我們要順應時節的變化來調整自己的作息。但是在中午最好能夠小睡一會,這樣能夠有利於下午的工作。

在飲食方面,我們也要重視一下。這個時節可以給家裡的孩子吃一些苦味的食物,因為一般苦味食物都具有清熱的作用。正所謂「苦夏食苦夏不苦」,如果孩子食慾不佳,可以附加一些酸味食物來增加食慾。在飲食烹調中不宜加入過多的食鹽,應該選擇較淡的口味。因為這個時節氣溫有時過高,我們需要給身體預留充分的水氣。

養生的重點就是養心,要保持心情恬靜,一定能夠平安渡過一個快樂的芒種時節的。以上說法,僅代表個人意見。

7、芒種養生湯 芒種的時候適合喝什麼湯

冬瓜薏百米湯
做法:
1、薏米、瑤柱洗凈。香菇干貨用清水浸洗30分鍾備用;
2、冬瓜洗度凈、去籽,連問皮切件;
3、豬骨洗凈、飛水、再沖凈後待用;
4、3-4人約答12碗水放入所有材料(除冬瓜)煲至再滾,改慢火專煲1小時候加入冬瓜再煲40分鍾左右,下屬鹽調味即可。

8、芒種節氣的養生方法有哪些

芒種已過兩日。6月5日至6月20日,是夏季的第三個節氣——芒種。從芒種開始,就進入了典型的夏季氣候。此時雖還不到最炎熱難耐的三伏天,但氣溫已明顯升高,尤其是正午時分,悶熱汗涌。

芒種時節,是小麥等有芒作物成熟搶收的季節,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種最忙的時候。春爭日,夏爭時,「爭時」即指這個時節的收種農忙。正如俗語「芒種忙忙種,夏至谷懷胎。」

養心免傷神

「暑易入心」,對應農忙時節,人的調養在這個時段反而更要注意養心閑,防暑熱。「汗為心之液」,氣候炎熱,暑濕較重,動則汗出,身體易疲倦,難免損耗心神。老年人、職場人士應有意識地進行精神調養,保持平和心境,情志曠達,避免焦慮、憂郁、動怒、情緒大起大伏,以免傷心傷身傷神。

大椎

取穴:正坐低頭,於頸部下端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處。

此時用艾灸養生可每日溫灸大椎穴15-20分鍾。《類經圖翼》有語:「心藏神,肺藏魂,陽經得溫煦即可滋心肺,養神魂。」因此,芒種時節養心灸應主灸陽經穴位。我們的身體尤以背部近頭頸部陽氣最盛,為陽中之陽,而大椎穴便是這陽中之陽的重要之穴。大椎還是手足三陽經與督脈相會之處,艾灸大椎穴,能夠貫通手足各條陽經之氣。

養腎固元氣

在中醫理論中,心和腎堪稱一對「兄弟」,二者相互為用、相互制約,即中醫所說的「心腎相交」。由於心火必須下降於腎,以助腎陽,共同溫養腎水,使腎水不寒;而腎陰必須上濟於心,以滋心陰,共同涵養心陽,使心陽不亢,人體才能健康安泰。腎氣,是指腎精所化之氣。現代人由於經常熬夜、飲食規律不當,無論男女都很容易腎氣不足,容易出現腰膝冷痛、夜尿頻多、陽痿遺精等病症。腎氣不足也是加速衰老的原因之一。

關元

取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下3寸。

氣海

取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下1.5寸。

建議腎精不足的人,養心的同時再艾灸關元、氣海兩穴,有利下焦,培補元氣。關元穴是足三陰交和任脈交會之處,一身元氣之所在,氣海穴更是滋榮百脈、益腎固精之大穴。

祛濕健脾不可少

芒種至夏至這段時間,氣溫升高,雨水增多。艷陽和暴雨時有交錯出現,暑濕凝滯。中醫認為,濕為陰邪,會傷人體陽氣,因其性重濁、粘滯,故易阻遏氣機,得病後多纏綿難愈。濕氣傷及脾胃,很多人會感到中氣不足,時常食慾不振、飯後腹脹、氣短乏力。此時可熬煮薏米紅豆粥清熱健脾,祛濕排毒。

中脘

取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上4寸處。

天樞

取穴:在腹部,橫平臍中,前正中線旁開2寸。

足三里

取穴:在小腿前外側,膝蓋凹陷處下方約3寸(4橫指),距脛骨外側約1橫指處。

同時,這段時間也是艾灸治療消化系統疾病的最佳時機。每日艾條灸或溫灸罐灸中脘、天樞和足三里,可有效促進腸道蠕動,促進脾胃運化水濕,保持氣機宣暢、胃腸輕松。

晚睡早起勤吃苦

「春夏養生,重在養陽」,芒種應「夜卧早起,無厭於日」。此時人應順應晝長夜短,注意晚睡早起,適當地接受陽光照射,以順應陽氣的充盛,利於氣血的運行,振奮精神。但也要避開太陽直射,注意防暑防曬。

飲食上切忌過食寒涼。夏季在「五味」中對應苦味,主入心經。因此宜減酸增苦,多吃苦味食物,如苦瓜、絲瓜、芹菜、蓮子芯等,不僅清心火,瀉暑熱,還可刺激脾胃的消化能力,增進食慾。

節氣灸(九)丨芒種 養生穴位小結:

大椎、關元、氣海、中脘、天樞、足三里,每穴灸15-20分鍾。

* 節氣灸是根據二十四節氣,選擇各節氣對人體臟腑功能有影響的穴位進行艾灸,利用艾絨燃燒產生的葯熱之氣,對穴位進行熏灼溫熨,以激發人體經絡之氣,溫通氣血,調整陰陽,幫助機體順應自然界的變化,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艾灸早知道

✓ 艾灸時要做好保暖,避免施灸部位著涼;

✓ 艾灸前後要喝一杯溫水,有助排泄器官排出體內毒素;

✓ 灸後半小時內不要用冷水洗手,2小時內不要洗澡;

✓ 灸後不要吃寒涼飲料、水果和海鮮;

✓ 飯後1小時不宜艾灸;女性經期不宜艾灸;

✓ 過飢、過飽、醉酒、大恐、大怒、大渴狀態下不宜艾灸;

✓ 灸後若有餘艾,要用熄滅筒徹底熄滅或放入罐中蓋嚴熄滅;

✓ 灸後若出現極大不適或病情加重,請前往醫院辯證施治。

9、芒種養生注意事項有哪些

芒種已過兩日。6月5日至6月20日,是夏季的第三個節氣——芒種。從芒種開始,就進入了典型的夏季氣候。此時雖還不到最炎熱難耐的三伏天,但氣溫已明顯升高,尤其是正午時分,悶熱汗涌。

芒種時節,是小麥等有芒作物成熟搶收的季節,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種最忙的時候。春爭日,夏爭時,「爭時」即指這個時節的收種農忙。正如俗語「芒種忙忙種,夏至谷懷胎。」

養心免傷神

「暑易入心」,對應農忙時節,人的調養在這個時段反而更要注意養心閑,防暑熱。「汗為心之液」,氣候炎熱,暑濕較重,動則汗出,身體易疲倦,難免損耗心神。老年人、職場人士應有意識地進行精神調養,保持平和心境,情志曠達,避免焦慮、憂郁、動怒、情緒大起大伏,以免傷心傷身傷神。

大椎

取穴:正坐低頭,於頸部下端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處。

此時用艾灸養生可每日溫灸大椎穴15-20分鍾。《類經圖翼》有語:「心藏神,肺藏魂,陽經得溫煦即可滋心肺,養神魂。」因此,芒種時節養心灸應主灸陽經穴位。我們的身體尤以背部近頭頸部陽氣最盛,為陽中之陽,而大椎穴便是這陽中之陽的重要之穴。大椎還是手足三陽經與督脈相會之處,艾灸大椎穴,能夠貫通手足各條陽經之氣。

養腎固元氣

在中醫理論中,心和腎堪稱一對「兄弟」,二者相互為用、相互制約,即中醫所說的「心腎相交」。由於心火必須下降於腎,以助腎陽,共同溫養腎水,使腎水不寒;而腎陰必須上濟於心,以滋心陰,共同涵養心陽,使心陽不亢,人體才能健康安泰。腎氣,是指腎精所化之氣。現代人由於經常熬夜、飲食規律不當,無論男女都很容易腎氣不足,容易出現腰膝冷痛、夜尿頻多、陽痿遺精等病症。腎氣不足也是加速衰老的原因之一。

關元

取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下3寸。

氣海

取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下1.5寸。

建議腎精不足的人,養心的同時再艾灸關元、氣海兩穴,有利下焦,培補元氣。關元穴是足三陰交和任脈交會之處,一身元氣之所在,氣海穴更是滋榮百脈、益腎固精之大穴。

祛濕健脾不可少

芒種至夏至這段時間,氣溫升高,雨水增多。艷陽和暴雨時有交錯出現,暑濕凝滯。中醫認為,濕為陰邪,會傷人體陽氣,因其性重濁、粘滯,故易阻遏氣機,得病後多纏綿難愈。濕氣傷及脾胃,很多人會感到中氣不足,時常食慾不振、飯後腹脹、氣短乏力。此時可熬煮薏米紅豆粥清熱健脾,祛濕排毒。

中脘

取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上4寸處。

天樞

取穴:在腹部,橫平臍中,前正中線旁開2寸。

足三里

取穴:在小腿前外側,膝蓋凹陷處下方約3寸(4橫指),距脛骨外側約1橫指處。

同時,這段時間也是艾灸治療消化系統疾病的最佳時機。每日艾條灸或溫灸罐灸中脘、天樞和足三里,可有效促進腸道蠕動,促進脾胃運化水濕,保持氣機宣暢、胃腸輕松。

晚睡早起勤吃苦

「春夏養生,重在養陽」,芒種應「夜卧早起,無厭於日」。此時人應順應晝長夜短,注意晚睡早起,適當地接受陽光照射,以順應陽氣的充盛,利於氣血的運行,振奮精神。但也要避開太陽直射,注意防暑防曬。

飲食上切忌過食寒涼。夏季在「五味」中對應苦味,主入心經。因此宜減酸增苦,多吃苦味食物,如苦瓜、絲瓜、芹菜、蓮子芯等,不僅清心火,瀉暑熱,還可刺激脾胃的消化能力,增進食慾。

節氣灸(九)丨芒種 養生穴位小結:

大椎、關元、氣海、中脘、天樞、足三里,每穴灸15-20分鍾。

* 節氣灸是根據二十四節氣,選擇各節氣對人體臟腑功能有影響的穴位進行艾灸,利用艾絨燃燒產生的葯熱之氣,對穴位進行熏灼溫熨,以激發人體經絡之氣,溫通氣血,調整陰陽,幫助機體順應自然界的變化,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艾灸早知道

✓ 艾灸時要做好保暖,避免施灸部位著涼;

✓ 艾灸前後要喝一杯溫水,有助排泄器官排出體內毒素;

✓ 灸後半小時內不要用冷水洗手,2小時內不要洗澡;

✓ 灸後不要吃寒涼飲料、水果和海鮮;

✓ 飯後1小時不宜艾灸;女性經期不宜艾灸;

✓ 過飢、過飽、醉酒、大恐、大怒、大渴狀態下不宜艾灸;

✓ 灸後若有餘艾,要用熄滅筒徹底熄滅或放入罐中蓋嚴熄滅;

✓ 灸後若出現極大不適或病情加重,請前往醫院辯證施治。

10、芒種節氣到了如何養生?

芒種節氣到了如何養生

1、注意排汗

芒種節氣到了以後,雨量會變得更加充沛,也就是會有更多的雨水天氣。在這種雨量多、濕度大的環境中,很多導致濕邪進入身體內部。而且該節氣到了之後,氣溫也會變高,加上濕邪的話,會影響人體的汗液排泄。

因此,很多人會出現萎靡不振、容易睏倦等問題。甚至還有人會出現發燒、感冒和中暑等疾病。面對此種情況,必須要注意排汗,通過排汗的方式,將體內的濕毒排出來,進而預防疾病。

想要促進身體排汗的話,建議多曬太陽,因為可以順應陽氣,讓身體出汗,也對氣血運行有好處。此外,還可以通過運動排汗,比如說騎自行車鍛煉,比如好跑步,比如說打球等等,這些都是日常運動方式。

2、注意祛濕

芒種節氣到了以後,雨量會增多,也就是很容易下雨。雨天多自然濕氣會變重,再加上天氣又熱,這樣子會影響人體的排汗,致使體內濕熱大量堆積,對健康非常不利。

為了健康需要及時為身體祛濕,比如說多吃南瓜、黃瓜、絲瓜、薏米、綠豆等,幫助祛濕消暑。另外,日常飲食也要多注意一些,不要吃寒涼的食物,比如說冰鎮西瓜、冷飲、冰淇淋等等,以免加重身體內的濕氣。

3、適當午休

夏日白天的時間長,夜晚時間短,因此很容易出現睡眠不足的情況,這個時候就需要午休,彌補一下睡眠。建議午休半個小時就夠了,睡太久的話,反而會越睡越困,越睡越累,反而感覺身體更加疲勞,沉重。

4、保持心情

芒種節氣到了,在這個時候氣溫高,濕氣重,會導致整個人出現倦怠的症狀,讓人們感到又累又困,因此,人們的情緒會發生變化,比如說變得煩躁、不安、愛生氣等等。這個時候要保持心平氣和,才能讓氣機宣暢,保持精神愉悅。

芒種時節吃什麼食物好

1、番茄

番茄中含有番茄紅素,它能夠抵禦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這是因為這種營養物質具有很強的抗氧化性。芒種節氣到了以後,氣溫會變高,陽光更加強烈。為了避免被紫外線曬傷皮膚,建議要多吃番茄保護皮膚。

2、鴨肉

芒種季節可以吃些鴨肉,因為這種肉類不溫不熱,並且還具有清熱去火的效果。夏季天熱人體容易上火,最適合吃些鴨肉降火了。因此,日常可以用鴨肉燉湯食用。

3、青梅

青梅中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吃它有助清理腸道,而且還能消除人體疲勞。芒種節氣到了,此時青梅也差不多成熟了,可以吃一些。不過需要注意的時候,新鮮的梅子往往比較酸澀,如果你愛吃酸的食物的人,建議吃加工過後的青梅比較好。

與健康之路芒種養生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