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道路工程施工中的「養生」是什麼意思?
道路施工中的「養生」,實為混凝土的養生。
混凝土澆搗後,之所以能逐漸凝結硬化,主要是因為水泥水化作用的結果,而水化作用則需要適當的溫度和濕度條件,因此為了保證混凝土有適宜的硬化條件,使其強度不斷增長,必須對混凝土進行養護。這個養護的過程就叫做「養生」。
【混凝土養生的方法和措施 】
混凝土在硬化過程中,對溫度濕度的變化很敏感,如果養護工作不當、不及時,混凝土表面水分散失太快,混凝土在拆模前,甚至終凝前就會出現裂紋。這直接影響混凝土的強度和耐久性,甚至危機工程結構的安全。因此,混凝土在凝固養護期間,必須按照規范要求和下面措施認真落實混凝土的養護,以確保混凝土構件的質量,防止混凝土開裂。
一、養護用水和覆蓋物要求
1、 混凝土養護用水和混凝土的拌和用水相同,使用飲用水即可不得使用污水及含有有機或
無機有害物質的水,以免影響混凝土凝結硬化。養護使用的水溫不得過低,避免澆水混凝土時產生過大的內外溫差。
2、 國標段混凝土養護覆蓋物主要使用土工布、塑料薄膜等具有滯水作用的材料。
二、 養護方法
(一)一般要求
1、混凝土澆築硬化後,對於結構物水平頂面應立即覆蓋灑水養護。養護期間混凝土表面有模板覆蓋的應向模板灑水降溫,保持模板濕潤。如果於混凝土養護期間拆除模板,拆除模板後具有覆蓋條件的覆蓋後繼續灑水養生,沒有覆蓋條件的不間斷向混凝土表面灑水,保持濕潤。
2、混凝土灑水養護時間一般為7天,前3天養護非常重要。實際養護時間根據氣溫、風力等因素延長或縮短,以混凝土獲得正常強度,停止養護後再不產生干縮裂紋為准。
3、夏季雨水較多。雨天,應採取措施如覆蓋塑料膜等防止未硬化的混凝土受到雨水沖刷,而影響混凝土質量。
4、養護時,注意防止人員觸電的安全工作。
(二)混凝土結構物的養護
1、T梁:拆除模板後,頂面繼續覆蓋灑水養護。側面用軟管霧狀噴淋養生,養護期間不間斷向T梁腹板噴水,並做到混凝土表面的全面濕潤且避免干濕循環。
2、墩柱:拆除模板後先向墩柱表面灑一次水,然後用封閉的塑料薄膜筒包裹,養護至7天以上。要求塑料薄膜必須將墩柱包裹嚴實頂口扎實不漏氣漏水,塑料薄膜表面附著水珠方有養護效果。
3、空心墩柱:拆除模板後,沿墩頂四周設滴水管。滴水管不斷滴水,水沿著墩身表面流下而保持墩身濕潤。
4、蓋梁、系梁:拆模後,包裹土工布,並在頂部設置儲水筒,儲水筒設滴孔。 5、基礎及肋板:拆模後,及時回填基坑及塗抹瀝青。
2、混凝土養護中養生液養護也屬於自然養護?
混凝土自然養護的概念是指在自然氣溫條件下(來高於+5°C),對混凝土採取的覆蓋、澆水潤濕、擋風、保溫等養護措施。
自然養護可以分為覆蓋澆水養護和塑料薄膜養護兩種:
(1) 覆蓋澆水養護是根據外界氣溫一般應在混凝土澆築完畢後3—12h內用草簾、蘆席、自麻袋、鋸末、濕土和濕砂等適當的材料將混凝土覆蓋,並經常澆水保持濕潤。
(2)塑料薄膜養護是指以塑料薄膜偉覆蓋物使混凝土與空氣相百隔,水分不在被蒸發,水泥靠混凝土中的水分完成水化作用已達到凝結硬化。
混凝土的表面不便澆水或使用塑料薄膜布養護度時,可採用塗刷薄膜養生液,防止混凝土內部水分蒸發的方法進行養護。
薄膜養生液養護是將可成膜的溶液噴灑在混問凝土表面上,溶液揮發後在混凝土表面凝結成一層薄膜,使混凝土表面與空氣隔絕,封閉混凝土中的水分不再被蒸發,而完成水化作用。這種養護方法一般適用於表面積大的混凝土施工和缺水地區。答但應注意薄膜的保護。
所以養生液養護是屬於自然保護的吧
3、砼保養對砼都能起到什麼作用
1、 影響混凝土強度形成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混凝土的構成材料(水泥、粗細集料、水等)、混凝土施工振搗程度、混凝土施工時的溫度以及混凝土的養護等因素,其中混凝土施工完成後的養護水平將直接影響混凝土強度的形成。混凝土成型後,必須在一定時間內保持適當的溫度和足夠的濕度,以使水泥充分水化,混凝土在正常養護條件下,強度將隨著齡期的增加而增長,為了獲得質量良好的混凝土構件,混凝土成型後必須在適宜的環境中進行養護。
2、養護環境對混凝土強度的形成所起的作用
養護環境主要包括養護溫度和養護濕度兩方面的因素。養護溫度對混凝土強度的形成起到重要的作用。對於混凝土的硬化,水泥的水化作用在中間起到主要作用,養護溫度高可以增大初期水化速度,混凝土初期強度也高。但是初期養護溫度越高,混凝土後期強度的衰退越大。由於急促的初期水化反應會導致水化產物的不均勻分布,水化產物分布低的地方成為水泥石中的薄弱環節,從而降低整體的強度;水化產物分布高的區域包裹在水泥粒子的周圍,妨礙水化反應的繼續進行,從而減少水化產物的產量。在養護溫度較低的情況下,由於水化速度緩慢,具有充分的擴散時間,從而使水化物在水泥石中均勻的分布,有利於後期強度的發展,一般在實際的施工中要求養護溫度不低於5攝氏度。當溫度降至零度以下時,由於混凝土中的水分大部分結冰,水泥顆粒不能和冰發生化學反應混凝土強度停止發展。
另外,在養護期內必須保證混凝土的養護濕度。周圍環境的濕度對水泥的水化作用能否正常進行有顯著影響:濕度適中,水泥水化能順利進行,使混凝土強度得到充分發展。如果濕度不夠,混凝土會失水乾燥而影響水泥水化作用的正常進行,甚至停止水化,降低混凝土的強度。隨著水泥水化反應的進行,混凝土中的水泥凝膠體積不斷的增加,而毛細管孔腔的體積則減小,混凝土的密實度增加,強度也隨著增長。如果將混凝土放在空氣中養護和放在水中養護相比較,可以發現,放在空氣中養護的混凝土會發生強度降低和後期強度衰減得現象,而放在水中養護強度將明顯提高。混凝土在正常養護條件下,強度將隨著齡期的增加而增長。因為水泥水化只能在為水填充的毛細管內發生。而且混凝 土的大量自由水在水泥水化過程中逐漸被產生的凝膠所吸附內部供水化反應的水則愈來愈少。這不僅嚴重降低混凝土的強度.而且因水化作用未能完成使混凝土內部結構疏鬆滲水性增大.或形成干縮裂縫.從而影響耐久性所以為了使混凝土正常水化.必須在成型後一定時間內維持周圍環境有一定的濕度。即使處於不完全水飽和的條件下混凝土也會水化。水泥能夠從這些蓄水池中吸收水分而進一步水化.但是水化速度隨著水泥漿體中的相對濕度的降低而減慢。因此為防止水分損失而密封的混凝土的水化和強度增長速率都會比一直處於濕養護的混凝土。如果濕度降低到80%相對濕度以下所有水化都會停止這可能發生在低水灰比的混凝土中。混凝土濕養護的時間越長.混凝土的強度就越高,但在實際工程中很難做到長時間的養護,工程中—般在混凝土凝結後表面覆蓋草袋等物並不斷澆水防止混凝土發生不正常收縮。試驗證明.大約7天的濕養護可保證最終能達到28天濕養護的強度。所以混凝土的灑水養護時間一般為7天.可根據空氣濕度,溫度和水泥品種及摻用外加劑等情況酌情延長或縮短。
因此,混凝土在澆築後,養護的溫度和濕度控制至關重要,在夏天應特別注意澆水保持必要的濕度,在冬季應特別注意保持必要的溫度。混凝土澆築後的最初幾天是養護的關鍵時期,在施工中應切實重視起來。 必須在成型後一定的時間內維持周圍環境有一定的溫度和濕度進行養護,這樣才能更好的增強混凝土的強度,在建設中更好的保證建築物的強度和耐久度。
3、濕熱處理對混凝土強度的形成所起的作用
在實際的施工中,特別是冬季施工中普遍對混凝土採取了濕熱處理方法。濕熱處理可以提高混凝土強度的發展速度,取得良好的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在濕熱處理中可應用推遲升溫養護原理,以把早期高溫對混凝土強度的影響控制在最低限度。在濕熱處理中推遲升溫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從混凝土攪拌開始到升至養護溫度,在推遲時間足夠的情況下,快速升溫並沒有壞影響,但如果推遲時間較小,則對強度有不利影響,養護溫度越高這種影響則越大。混凝土在凝結期間的溫度對後期強度有極大的影響,極快的升溫速度會導致後期強度的損失,可多達標准養護的1/3,水灰比越大其影響越大,對快硬硅酸鹽水泥的影響更為明顯。
4、混凝土的養護方法
現在公路混凝土工程中常用的養護方法有:水養護、密封養護、蒸汽養護。水養護水養護是種最常見的混凝土養護方法。通過灑水對混凝土水化提供充足的水分和補充水分的損失,避免混凝土自乾燥現象的發生對水平面的養護是一種好的養護方法。但是這種養護方法比較費時、費力必須24小時監控而且對垂直面的養護不夠好。利用覆蓋層灑水養護可以減少以上缺陷,覆蓋層不僅可以保存大量水分,還可以防止水分蒸發。同時這些覆蓋層還可以起到保溫層的作用,提高混凝土的養護溫度。常用作覆蓋層的材料有麻袋、草簾等吸水材料。這種類型的覆蓋層需要定期灑水,因為它易乾燥,比單純的灑水養護省時省力,利用覆蓋層灑水養護現在主要用於混凝土路面的養護。密封養護是利用塑料薄膜等密封材料把混凝土包裹起來防止混凝土中水分的蒸發。密封養護比較省時省力,尤其適用於灑水養護。烝汽養護法是一種加速混凝土水化反應,在一短時間內提早達到所需之抗壓強度,可大幅的減少工期。烝汽養護一般在冬季施工時使用,它養護費用一般較高。
5、混凝土養護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養護的目的是為了保證水泥水化過程能正常進行,在施工中如何合理的控制養護的溫度和濕度是混凝土養護的關鍵。 混凝土常見的裂縫,大多數是不同深度的表面裂縫,其主要原因是溫度梯度造成。 混凝土的早期養護,主要目的在於保持適宜的溫濕條件,以達到兩個方面的效果,一方面使混凝土免受不利溫、濕度變形的侵襲,防止有害的冷縮和干縮;一方面使水泥水化作用順利進行,以期達到設計的強度和抗裂能力。
水泥水化只能在水填充的毛細管內發生,因此,必須創造條件防止水分由毛細管中蒸發失去,而且,在水泥水化過程中產生的水泥凝膠具有很大的表面積,大量自由水變為表面吸附水。在養護期內必須保持混凝土的飽水狀態,或者接近於這個狀態。只有在飽水狀態下,水泥水化速度才是最大的。 混凝土和周圍空氣的溫差,也會影響失水。在養護溫度較低的情況下,由於水化緩慢,具有充分的擴散時間,從而使水化物得以在水泥石中均勻分布。在混凝土早期養護時期,存在著一個最佳養護溫度,在此情況下混凝土在某一齡期時的強度最大。當外界氣溫高於5℃時,一般對混凝土要覆蓋、灑水養護,以保證養護濕度,特別是夏季氣溫較高,澆築後應立即覆蓋,以防止水分蒸發。並且覆蓋物應經常濕潤,澆水天數主要根據水泥的品種而定:一般對於普通水泥、硅酸水泥和礦渣水泥混凝土在正常條件下不少於7天;摻緩凝劑或有抗滲要求的混凝土不少於14天。外界氣溫低於5℃時,對混凝土可摻抗凍劑或進行濕熱處理。摻抗凍劑混凝土不得灑水養護,外露表面、結構較薄弱或容易受凍害部位必須覆蓋,養護溫度不得低於抗凍劑規定的臨界溫度。
4、混凝土養生是什麼意思
在自然氣溫條件下(高於+5°C),對混凝土採取的覆蓋、澆水潤濕、擋風、保溫等養護措施。
混凝土澆築後,在水化熱的過程中必然產生大量的水蒸氣,帶走混凝土體內大量的水分。從理論上來說,混凝土拌合水中的80%是要在其水化熱過程中揮發掉,只有20%是水泥硬化所必須的,當這80%水分慢慢揮發的同時,水泥等便會收縮。
在普通混凝土中,水泥漿的干縮率限制在90%,因而在混凝土內部經常存在著引起干縮裂縫的應力狀態,而一般混凝土的抗拉強度只為抗壓強度的1/6—1/7,如果在水化熱的過程中,水分蒸發過快,這種干縮應力超過混凝土的抗拉強度時,便會產生干縮裂縫,同時混凝土內部水分蒸發過快過早,導致混凝土後期水化過程中缺水。
(4)混凝土養生作用擴展資料:
注意事項:
1、保溫養護措施,應使混凝土澆築塊體的內外溫差及降溫速度滿足溫控指標的要求。
2、保溫養護的持續時間,應根據溫度應力(包括混凝土收縮產生的應力)加以控制、確定,混凝土的養護時間自混凝土澆注開始計算,使用普通硅酸鹽水泥不少於14d,使用其它水泥不少於21d,炎熱天氣適當延長。
3、養護期內(含撤除保溫層後),混凝土表面應始終保持溫熱潮濕狀態(塑料膜內應有凝結水),對摻有膨脹劑的混凝土尤應富水養護,但氣溫低於5℃時,不得澆水養護。保溫覆蓋層的拆除應分層逐步進行。
5、什麼情況下,混凝土需要養生。有不需要養生的么,養生的目的的什麼
任何復情況下都需要養生。因為固化是一個化學反應過程。這個過程,一需要時間,二需要濕環境。養生提供了這個條件。塗刷制養護劑看似沒有養生,實際上,它封閉一段時間,不讓百水分揮發,就是養生。養生的目的是避免干縮裂縫,使混凝土早日達到設計強度度。
6、水泥蒸汽養生的作用
混凝土的養護包括自然養護和蒸汽養護。
蒸汽法
混凝土的蒸汽養護可分靜停、升溫、恆溫、降溫四個階段,混凝土的蒸汽養護應分別符合下列規定:
(1)靜停期間應保持環境溫度不低於5℃,灌築結束4~6h且混凝土終凝後方可升溫。
(2)升溫速度不宜大於10℃/h。
(3)恆溫期間混凝土內部溫度不宜超過60℃,最大不得超過65℃,恆溫養護時間應根據構件脫模強度要求、混凝土配合比情況以及環境條件等通過試驗確定。
(4)降溫速度不宜大於10℃/h。
箱梁蒸汽法
混凝土灌注完畢採用養護罩封閉梁體,並輸入蒸汽控制梁體周圍的濕度和溫度。
氣溫較低時輸入蒸汽升溫,混凝土初凝後橋面和箱內均蓄水保濕。升溫速度不超過10℃/h;恆溫不超過45℃,混凝土芯部溫度不宜超過60℃,個別最大不得超過65℃。降溫時降溫速度不超過10℃/h;當降溫至梁體溫度與環境溫度之差不超過15℃時,撤除養護罩。箱梁的內室降溫較慢,可適當採取通風措施。罩內各部位的溫度保持一致,溫差不大於10℃。
蒸汽養護定時測溫度,並作好記錄。壓力式溫度計布置在內箱跨中和靠梁端4m處以及側模外。恆溫時每2小時測一次溫度,升、降溫時每1小時測一次,防止混凝土裂紋產生。
蒸汽養護結束後,要立即進行灑淡水養護,時間不得少於7天。對於冬季施工澆注的混凝土要採取覆蓋養護,當平均氣溫低於5℃時,要按冬季施工方法進行養護,箱梁表面噴塗養護劑養護
7、混凝土養護劑好么
養護劑的好處抄是節省用水,節省人工,降低成本。
弊端是,好的養護劑市場價格偏襲高,雖然保水率達標,但還是沒有澆水養生的好。百還有就是天氣冷的時候效果更差。
最好還是噴水養生度,但是要有保護,比如覆蓋塑料,草簾等。
8、砼為什麼要養生,有什麼要求?
現澆的混凝土copy應該在澆搗之後12h(hour)內進行養護。
一般混凝土初凝之後就可以開始養護了。6個小時左右初凝吧。
標准養護是20度 95%濕度,基本保證表面濕潤就可以。
現澆混凝土按規定要在強度達到1.2MPa之後才可以在上面踩踏和上模板管架在上面安裝模板的支持體系。
20度 95%的標准養護 一天就可以達到1.2MPa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