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千古名方 扁鵲食療養生

千古名方 扁鵲食療養生

發布時間:2020-10-08 06:40:13

1、扁鵲的簡介,醫學,養生資料

簡介

扁鵲(公元前407—前310)姬姓,秦氏,名越人,又號盧醫,春秋戰國時期名醫。勃海郡鄭(今河北任丘)人,一說為齊國盧邑(今山東長清)人。由於他的醫術高超,被認為是神醫,所以當時的人們借用了上古神話的黃帝時神醫「扁鵲」的名號來稱呼他。少時學醫於長桑君,盡傳其醫術禁方,擅長各科。在趙為婦科,在周為五官科,在秦為兒科,名聞天下。秦太醫李醢術不如而嫉之,乃使人刺殺之。扁鵲奠定了中醫學的切脈診斷方法,開啟了中醫學的先河。相傳有名的中醫典籍《難經》為扁鵲所著。

成就
發明四診法
扁鵲在診視疾病中,已經應用了中醫全面的診斷技術,即後來中醫總結的四診法:望診(看看他的臉色等)、聞診(聽聽病人最近做了什麼事情後生病)、問診(問問有沒有干可以導致生病的一些事情)和切診(看看他的脈搏),當時扁鵲稱它們為望色、聽聲、寫影和切脈。這些診斷技術,充分地體現在史書所記載他的一些治病的案例中。他精於望色,通過望色判斷病證及其病程演變和預後。如他晉見蔡桓侯時,通過望診判斷出桓侯有病,但是病情尚淺,病位還只是在體表腠理的部位。他勸蔡桓侯接受治療,如不治則病情將會加深。桓侯因自我感覺良好,拒絕治療。不久,扁鵲再度晉見桓侯時,指出其病情已加重,病位已進展到血脈,再次勸說其接受治療,以免病情更加發展。桓侯仍然拒絕治療,心中不悅,認為扁鵲在炫耀自己,並以此牟利。當扁鵲第三次晉見他時,認為病情已惡化,病位進入到內部腸胃,如不及時治療,終將難治。桓侯仍不予理睬。最後一次,扁鵲通過望診,判斷桓侯病情危重,已進入到骨髓深處,病入膏肓,無法救治。果然不出所料,齊桓侯不久即發病,終於不治而死。此病例說明扁鵲當時已經能很好應用望診,而且診斷水平相當高。 扁鵲的切脈診斷法也很突出,具有較高水平。《史記》稱贊扁鵲是最早應用脈診於臨床的醫生。先秦時期,中醫的脈診是三部九候診法,即在診病時,須按切全身包括頭頸部、上肢、下肢及軀體的脈。扁鵲脈診及其理論可從虢太子這一病例的診斷中體現出來。當時虢太子已昏迷不醒,扁鵲通過脈診判斷為「屍蹶」。他認為患者的陰陽脈失調,陽脈下陷,陰脈上沖,也即陰陽脈不調和,導致全身脈象出現紊亂,故患者表現如死狀。其實,患者並未真正死亡,除脈診外,他還觀察到患者鼻翼微動。結合切摸,他發現兩大腿的體表仍然溫暖,因而敢於下此判斷。扁鵲是我國歷史上最早應用脈診來判斷疾病的醫生,並且提出了相應的脈診理論。
醫學思想
在治療方面,扁鵲能熟練運用綜合治療的方法。其中,從治療虢太子一例,他所用的方法有砥石,即針刺法,還有熱熨法和服湯葯法等。綜合療法為扁鵲行醫時的主要治療措施。先秦時期,在臨證中,醫學尚未明確分科。盡管《周禮》中已有獸醫、食醫、疾醫和瘍醫之分,但這僅僅是在宮廷中的設置。獸醫、食醫、瘍醫分別管理牲畜疾病、宮廷飲食調配和以刀剪割切的外科等事項。除此以外的其他病證,都屬疾醫的范疇。扁鵲是一位能兼治各科疾病的多面手,齊桓侯、虢太子等案例,都說明他是內科方面的能手。扁鵲還能根據當地的需要,隨俗為變地開展醫療活動。當他游歷到秦國時(今陝西咸陽一帶),就專治小兒疾病;當他雲游到邯鄲(當時為趙國都城)時,又主要診視婦科病證;而當他到雒陽(當時是周國的首都,今為河南洛陽)時,便主要從事老年人病證的治療,多醫治耳、眼等五官病證。據記載,扁鵲還精於外科手術,而且應用了葯物麻醉來進行手術。 扁鵲在自己的醫療生涯中,不僅表現出高超的診斷和治療水平,還表現出高尚的醫德。他謙虛謹慎,從不居功自傲。如他治好虢太子的屍蹶證後,虢君十分感激,大家也都稱贊他有起死回生之術,扁鵲卻實事求是地說:「這是患者並沒有死,我只不過能使他重病消除、回復他原來的狀態而已,並沒有起死回生的本領。」
預防思想
扁鵲十分重視疾病的預防。從齊桓侯這個案例來看,他之所以多次勸說及早治療,就寓有防病於未然的思想。他認為對疾病只要預先採取措施,把疾病消滅在初起階段,是完全可以治好的。他曾頗有感觸地指出:客觀存在的疾病種類很多,但醫生卻苦於治療疾病的方法太少。因此,他很注重疾病的預防。
治療原則
先秦時期,在《史記》中有扁鵲的 「六不治」。這六不治包括:信巫不信醫;驕恣不論於理;輕身重財;衣食不能適;形羸不能服;衣食不能適;陰陽並,藏氣不定。即六種病人:一是依仗權勢,驕橫跋扈的人;二是貪圖錢財,不顧性命者;三是暴飲暴食,飲食無常者;四是病深不早求醫者;五是身體虛弱不能服葯者;六是相信巫術不相信醫道者。他的醫療經驗極其豐富,曾編撰過頗有價值的《扁鵲內經》9卷和《扁鵲外經》12卷,可惜均已失傳,這是祖國醫學的極大損失。扁鵲在總結前人醫療經驗的基礎上創造總結出望(看氣色)、聞(聽聲音)、問(問病情)、切(按脈搏)的診斷疾病的方法。在這四診法中,扁鵲尤擅長望診和切診。當時,扁鵲的切脈技術高超,名揚天下。扁鵲無私地把自己的醫術傳授給門徒,他的徒弟子陽、子豹、子越等人都是有所成就的人。
扁鵲學派
後來在漢代出現的《黃帝八十一難經》一書,有人認為是根據扁鵲的醫術,尤其是關於脈診知識而整理成書的,並且署名扁鵲(秦越人)所著。近代還有人認為他的學說影響深遠,形成了扁鵲學派。

2、治風寒千古名方是哪個?

【桂枝合劑】

桂枝合劑處方源於東漢張仲景《傷寒論》的開卷第一方桂枝湯。本方具有解肌發表、調和營衛功能,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體虛感冒等。

本方證為風寒傷人肌表,腠理不固,衛氣外泄,營陰不得內守,肺胃失和所致。治療以解肌發表 調和營衛為主。本方證屬表虛,腠理不固,且衛強營弱,所以既用桂枝為君葯,解肌發表,散外感風寒,又用芍葯為臣,益陰斂營。桂、芍相合,一治衛強,一治營弱,合則調和營衛,是相須為用。生薑辛溫,既助桂枝解肌,又能暖胃止嘔。大棗甘平,既能益氣補中,又能滋脾生津。姜、棗相合,還可以升騰脾胃生發之氣而調和營衛,所以並為佐葯。炙甘草之用有二:一為佐葯,益氣和中,合桂枝以解肌,合芍葯以益陰;一為使葯,調和諸葯。所以本方雖只有五味葯,但配伍嚴謹,散中有補,正如柯琴在《傷寒論附翼》中贊桂枝湯“為仲景群方之魁,乃滋陰和陽,調和營衛,解肌發汗之總方也。

【功能與主治】

1、本品主要對症風寒感冒,以一身疼痛不適為主,噴嚏,清涕為主要症狀的感冒患者。感冒出汗而發熱不退者尤為合適。2、用於風寒入侵所致的頸、肩、腰、背部損傷的治療。3、本品還可用於體虛感冒患者,如大病、久病後,手術後,產後及老弱體虛的感冒患者。4、可用於治療如營衛不合的失眠,蕁麻疹等疾病。


【劑量/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15毫升,一日3次。

【成 份】

桂枝、白芍、生薑、大棗、甘草。

看完桂枝合劑的功能主治,您肯定和小編的反應一樣,這真是一個被埋沒的千古名方!

購買認准國葯准字

目前國內只有三家公司生產本品,國葯准字Z10983054,國葯准字Z50020009,國葯准字Z50020195。購買時請認准這三個正規批准文號!

以上內容部分摘自桂枝合劑的葯品說明書!

桂枝合劑的葯物是中葯新劑型,有解肌發表,調和營衛的作用。可以用於治療感染發燒,頭痛身痛,鼻塞干嘔,汗出怕風的病症,對於流感的病症,如果有上述的症狀表現的,是可以服用這個葯物,只不過是對流感的病症,需要加用抗病毒的葯物同時使用,其效果才比較好。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不葯博士】!

3、怎樣治療近視眼

您好 雖然我不是什麼醫生 但是我上初中時候有個同學近視也是達到750度 我看她也沒什麼不正常的啊 近視可能是因為您孩子學習時候的坐姿以及等等一些不良習慣導致的 還建議您給孩子多吃點魚 而且在他學習的時候就好不要讓他離書本太近了 這樣只會增加他的眼睛度數 還有手術什麼的東西 最好不要去做 因為我高中同學(19歲時候)就把眼睛給做了 剛開始沒什麼反映 但到了後來眼睛又開始出現視力模糊的現象了``到最後(現在見面)還是戴著眼鏡 而且貌似又重了不少```以上只是些建議 具體怎麼樣我也幫不了您了 最好去家有權威的醫院去看一下吧``

4、中醫養生的小故事

中醫養生故事――扁鵲與牛黃

牛黃,是一味名貴的中葯。相傳,牛黃是我國古代醫學家扁鵲在無意中發現的。 一天,扁鵲正在桌上整理煅制好的金礞石。此時,鄰居陽寶殺了一頭病牛,發現牛膽囊中有些像石頭洋的東西,不知是阿物,於是提著膽囊來向扁鵲請教。扁鵲剖開膽囊取出兩枚「石頭」放在桌上、仔細地琢磨。回家不久的陽寶又驚叫著跑來說其父親一口氣上不來,在炕上抽搐不停。扁鵲急忙去陽寶家,只見陽寶的老父親雙眼上翻,喉中嚕嚕有聲。扁鵲看罷,立即吩咐陽寶快到桌上把金礞石拿來研成末,給陽寶父親灌下。須臾,陽寶的父親就止住抽搐,氣息也平靜了。 扁鵲回家時卻發現桌上的兩枚牛「「石頭」不見了。細尋之下,原來陽寶在慌亂中錯把牛黃當金礞石拿去了。扁鵲思忖:「難道這種石頭真的有豁痰定驚的功效?」遂於次日,有意用其配葯,給陽寶的父親送去服之。不日,病奇跡般的好了。扁鵲就將這種黃牛膽內的深黃色之物命名為「牛黃」。 從此,名貴而奇效的中葯「牛黃」便誕生了。

中醫養生故事--蘇東坡妙聯對名醫 答案補充 蘇東坡不但在文學方面有偉大成就,而且在醫學方面也有很高造詣,人稱「儒醫」。 他在杭州任知府時,就致力於搞醫學研究。當時該地瘟疫經常發生,百姓死亡很多。為了把黎民百姓從痛苦的病魔中解脫出來,蘇東坡從自己的俸祿中拿出幾十兩黃金,在城裡建了一座名叫「安樂」的診坊,專門為人看病,三年中就治癒了近千病人。 傳說在杭州城西有個龐家莊,莊主姓龐名安時,此人性格豪爽,扶困濟貧,好善樂施,是遠近聞名的一位老中醫他喜歡交際,也愛好吟詩作對,談古論今。因而與蘇東坡交往甚厚,他們經常在一起談詩論對,切磋醫學。
答案補充 有一天蘇東坡正坐在書房裡翻閱醫學書籍,外面衙役來報:「啟稟大人,府外龐中醫求見」。蘇東坡忙說「有請」。龐中醫在衙役的引領下來到書房門前,猛抬頭,一眼看見門旁新掛了兩只燈籠,他不由詩興大發,隨口吟出一上聯:燈籠籠燈,紙(枳)殼原來只防風 蘇東坡正好迎出門來,他聽了略一沉思,立刻心領神會,隨即續出下聯:架鼓鼓架,陳皮不能敲半下(夏)。
答案補充 二人相視大笑,手挽手走進後院。院子的中央設一小花園,龐中醫 看見園中生長的翠竹蔥綠茁壯,他靈機一動,贊嘆道:
中暑最宜淡竹葉
蘇東坡隨口對道:
傷寒尤妙小柴胡
兩人在花園邊坐下,衙役遞上香茶,二人品茶談天。他倆從名詩談到名醫,又從對聯談到醫學,真是棋逢對手,喜結知音。
忽然,一陣微風拂過,送來陣陣花香,龐中醫 抬頭一看,只見園中玫瑰正盛開,嫵媚嬌嬈。他觸景生情,又出一聯:
玫瑰花開,香聞七八九里。
蘇東坡聽他又吟一聯,未加思索也脫口而出:
梧桐子大,日服五六十丸。
龐安時坐了一會,告辭出來,隨口又出一聯:
神州到處有親人,不論生地熟地。
蘇東坡含笑答道:
春風來時盡著花,但聞藿香木香。
聯中的「枳殼、防風、陳皮、半夏、竹葉、柴胡、玫瑰花、梧桐子、生地、熟地、藿香、木香」都是中葯名。對聯對得工整和諧,妙趣橫生。

5、悅悅和王國瑋調理脾胃李東垣千古名方叫什麼,怎麼才能找到這節目?

瑞瑞和王國偉調理脾胃,李東恆千古名方叫什麼?怎麼成才的這一節?

與千古名方 扁鵲食療養生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