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雪節氣養生:五類人補腎禦寒怎麼吃
大雪節氣,陰氣已盛,陽氣衰微,大雪養生在飲食調理方面宜增苦味忌鹹味,補理肺胃。
木形人
多吃靈芝、北芪健脾益氣
木形人特點:典型的木形人有三「長」的特徵,臉長、身材四肢長、手指長。木形人皮膚青白(膚色稍欠光澤度),頭小,長臉居多,身材挺拔,肩背寬大,手足細長多青筋,穿衣服特別有型,是天生的衣服架子。
飲食調養:可多吃靈芝、北芪、瘦肉、雞肉、枸杞、益智仁等健脾益氣、補肝益腎的食物。
葯膳可選擇「靈芝北芪瘦肉湯」:靈芝10克,黃芪15克,瘦豬肉150克,細鹽適量。瘦豬肉切成小塊,加水適量,與黃芪、靈芝同煮至豬肉熟爛,細鹽調味即可。有補脾益氣,滋補強壯,補益精氣,扶正培本等功效。
火形人
多吃枸杞、牛肉養陰補肝腎
火形人特點:典型的火形人有三尖的特徵,頭頂尖,鼻頭尖,下顎尖。火形人皮膚發紅、發赤或古銅色,脊背寬廣而肌肉豐滿,頭小,面瘦,手足小,身形上尖下闊,如火焰一般;步伐穩重,走路晃肩,濃眉小耳,精神矍鑠。
飲食調養:不妨多吃具有養陰益氣、補肝益腎功效的核桃、牛肉、枸杞、淮山、沙參、玉竹等。
葯膳可選擇「山楂牛肉湯」:牛肉500克,生山楂10克,陳皮10克,胡椒10粒,花椒10粒,生薑3片。
土形人
多吃大棗、糯米補肺益胃
土形人特點:土形人有三短的特徵,身材短(尺寸並不一定真的短,只是胖讓身材顯得短),脖子短,手指短。土形人膚色偏黃,頭大面圓,肩背豐滿,有福之相。
飲食調養:可多吃瘦肉、大棗、糯米、枸杞、益智仁、牛肉、雞肉、羊肉、烏魚等。
葯膳可選擇「瘦肉枸杞大棗糯米飯」:豬瘦肉150克,枸杞、益智仁、核桃仁各10克,大棗10枚,糯米100克,粳米50克。將瘦肉洗凈切片,枸杞、益智仁、大棗、核桃仁洗凈,瘦肉用醬油、糖、生粉、精鹽等拌好,將拌好的豬瘦肉放入炒鍋,煸炒片刻後撈起備用。將枸杞、益智仁、大棗與淘凈的糯米、粳米一同放入砂鍋,加適量水,用常法煮飯,待米飯煮至即將干水時將煸炒過的豬瘦肉平鋪於飯面,再煮至飯熟,再後放入核桃拌勻即成。有健脾益氣、溫補肝腎的功效。
金形人
多吃松仁、白果、蜂蜜益腎養肝
金形人特點:金形人有三薄的特徵,嘴唇薄,眼皮薄,手背薄。並不是所有金形人都有如此三大特徵,只是大部分金形人有如此特徵而已。
飲食調養:多吃有補肺健脾、益腎養肝功能的食物,如沙參、百合、白果、陳皮、柚子、松仁、蜂蜜等。
葯膳可選擇「松仁蜂蜜粥」:松子仁30克,粳米150克,蜂蜜適量。將松子仁洗凈,搗成泥狀,與淘洗凈的粳米一同放入砂鍋中,加適量清水,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煮至粥成,稍溫後調入蜂蜜便可食用。
水形人
多吃豬肝、豬腎補肝腎
水形人特點:水形人有三厚的特徵,眼皮厚(多層),下顎厚,手背厚。水形人皮膚微黑,富有光澤度和亮度,腦門和兩腮比常人稍寬,兩肩小,脊背長,塌臀。
飲食調養:可多吃豬肝、豬腎、百合、生地、熟地、杞子、桑葚子、牛肉、羊肉等都不錯。
葯膳可選擇「豬肝腎飯」:粳米200克,豬肝和豬腎各50克,乾薑粉10克,熟油、黃酒、白糖各適量。把豬肝及豬腎洗凈,加工切塊,再用熟油、黃酒、白糖等拌腌。把粳米淘凈,放入砂鍋中,加適量清水,用大火煮沸,小火煮成米飯,當煮到快要干水時,撒入乾薑粉,將豬肝、豬腎平鋪於飯面上,用小火將飯燜熟透,然後拌勻即成。有補益肝腎的功效。
大雪時節要懂得「藏」
大雪時節,萬物潛藏,養生也要順應自然規律,在「藏」字上下功夫。起居調養宜早眠早起,並要收斂神氣,特別在我們南方要保持肺氣清肅不受秋燥的損害。現時早晚溫差懸殊,老年人要謹慎起居,適當運動,增強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現時的特點是乾燥,空氣濕度很低。此外,衣服要隨著溫度的降低而增加,宜保暖貼身,不使皮膚開泄汗出,保護陽氣免受侵奪。夜晚的溫度會更低,夜卧時要加多衣被,使四肢暖和,氣血流暢,這樣則可以避免許多疾病的發生,如感冒、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腦血栓形成等。
在運用過程中,我們應當注意兩點:
1.養宜適度:所謂適度,就是要恰到好處。不可太過,不可不及。若過分謹慎,則會導致調養失度,不知所措。稍有勞作則怕耗氣傷神,稍有寒暑之異便閉門不出,食之惟恐肥甘厚膩而節食少餐,如此狀態,都因養之太過而受到約束,不但有損健康,更無法「盡終天年」。
2.養勿過偏:綜合調養要適中。有人把「補」當作養,於是飲食強調營養,食必進補;起居強調安逸,靜養惟一;此外,還以補益葯物為輔助。雖說食補、葯補、靜養都在養生范疇之中,但用之太過反而會影響健康。正如有些人食補太過則會出現營養過剩
過分靜養只逸不勞則會出現動靜失調,若葯補太過則會發生陰陽的偏盛偏衰,使機體新陳代謝產生失調而事與願違。
所以,在進行調養時應採取動靜結合、勞逸結合、補瀉結合、形神供養的方法,力求「……與羨門比壽,王喬爭年」。
2、冬天有什麼養生食譜
從立冬開始,就意味著進入了冬季。冬季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等6個節氣。冬季3個月,草木凋零,自然萬物生機閉藏,此季節也正是所謂「養臟」的好時機,所以古人說:「冬不藏精,春必病溫」,我們如果能利用這一季節好好的養生,來年就不會生大毛病了。 冬季養生重頭戲 養生食物排行榜 第一菜:蓮藕 上榜理由:民間早有"荷蓮一身寶,秋藕最補人"的說法。 秋令時節,正是鮮藕應市之時。此時天氣乾燥,吃些藕,能起到養陰清熱、潤燥止渴、清心安神的作用。同時,蓮藕性溫,有收縮血管的功能,多吃可以補肺養血。蓮藕,毫無疑問地成為時下的"當家菜"。 鮮藕除了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外,蛋白質和各種維生素及礦物質的含量也很豐富,還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對治療便秘,促使有害物質排出,十分有益。 最佳吃法:七孔藕澱粉含量較高,水分少,糯而不脆,適宜做湯;九孔藕水分含量高,脆嫩、汁多,涼拌或清炒最為合適。 最好搭配:黑白木耳。搭配銀耳可以滋補肺陰,搭配黑木耳則可以滋補腎陰。 第一堅果:花生 上榜理由:秋季果實豐收,這其中,最具明星氣質的當屬有"長壽果"之稱的花生。"常吃花生能",花生仁中含蛋白質高達26%左右,相當於小麥的兩倍,且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含脂肪達40%,其中不飽和脂肪酸佔80%以上。花生的營養價值比糧食高,可與雞蛋、牛奶、肉類等一些動物性食物媲美。 中醫認為,花生性平,味甘,入脾、肺經。可以醒脾和胃、潤肺化痰、滋養調氣、清咽止咳。主治營養不良、食少體弱、燥咳少痰、咯血、皮膚紫斑、產婦乳少及大便燥結等病症。 最佳吃法:新鮮花生最好連殼煮著吃,煮熟後的花生不僅容易消化吸收,而且可以充分利用花生殼和內層紅衣的醫療保健作用。花生紅衣能抑制纖維蛋白的溶解,促進血小板新生,加強毛細血管的收縮功能,可治療血小板減少和防治出血性疾病;花生殼有降低血壓、調整膽固醇的作用。古籍認為,花生補中益氣,鹽水煮食養肺。 最好搭配:紅棗。搭配紅棗,能補脾益血、止血。對脾虛血少、貧血有一定療效,對女性尤為有益。 第一補:山葯 上榜理由:每個季節都講補,但進補方式不一樣,春天溫補、夏天清補、秋天要潤補。秋季最佳的進補食物是山葯,不僅有"神仙之食"的美譽,還有"食物葯"的功效。 山葯含有澱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質,有利於脾胃消化吸收;山葯含有大量的黏液蛋白、維生素及微量元素,能有效阻止血脂在血管壁的沉澱,預防心血管疾病,有延年益壽的功效;中醫也認為,秋吃山葯有健脾益胃、滋腎益精、益肺止咳的功效。 最佳吃法:蒸著吃、做湯喝、炒菜均可。蒸著吃,營養損失最小。 最好搭配:枸杞。如果不單獨吃山葯,可以和枸杞搭配來熬枸杞山葯粥,能更好地發揮滋補效果。 第一肉:墨魚 上榜理由:關於吃肉,民間一直有"四條腿的不如兩條腿,兩條腿的不如沒腿"的說法。墨魚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每百克肉含蛋白質13克,脂肪僅0.7克,還含有碳水化合物和維生素A、B族維生素及鈣、磷、鐵等人體所必需的物質,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滋補食品。秋天吃墨魚,對女性尤其滋補。 墨魚具有益血補腎、健胃理氣的功效,秋吃墨魚能養陰生津。 最佳吃法:紅燒、爆炒、熘、燉、涼拌,做湯均可,但為防秋燥,墨魚做湯是比較合適的。 最好搭配:豆腐,也屬於養陰生津的食物,一起吃還能起到蛋白互補的作用。 冬季養生食譜 冬季有哪些養生食譜 冬天吃什麼好 第一飲:黃酒 上榜理由:"菊花開,飲黃酒"。黃酒是我國的民族特產,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類之一,是含人體必需的氨基酸比較全面的飲料酒,含有18種氨基酸,這在世界營養類酒中是少見的。黃酒還含較高的功能性低聚糖,能提高免疫力和抗病力,是葡萄酒、啤酒無法比擬的。 黃酒的功能根基深厚。中醫認為,黃酒性熱味甘苦,有通經絡、行血脈、溫脾胃、潤皮膚、散濕氣等治療作用。 最佳飲用方法:黃酒溫飲,暖胃驅寒。黃酒的傳統飲法是放在熱水中燙熱或隔火加熱後飲用,以35℃-45℃為佳。在黃酒燙熱過程中,黃酒中含有的極微量對人體健康無益的有機化合物,會隨著溫度升高而揮發掉,減輕對身體的傷害。 最好搭配:烏梅。秋季講究飲食以"收"為主,搭配烏梅恰恰符合"收"的理念,有養陰生津、潤肺護肝的作用。 冬季養生粥品推薦 食療養生最健康 1、桂圓粟米粥: 桂圓肉15克,粟米100—200克。將桂圓肉洗凈與粟米同煮。先用武火煮開,再用文火熬成粥。桂圓肉性味甘溫,能補益心脾,養血安神。 2、核桃粥: 核桃肉20克,粳米100—200克。將核桃肉洗凈搗碎,與粳米同煮成粥,能潤肺止咳,補腎固精,潤腸通便。但有痰火、積熱或腹瀉者忌食。 3、芡實粥: 芡實30—50克,粳米100—200克。將二者同放入鍋中,加水煮開後,改用小火熬。芡實性味甘平,能固腎澀精、健脾止瀉,適合中老年人食用。
3、大雪節氣飲食養生注意哪些
大雪節氣飲食養生注意事項:
1、大雪節氣飲食養生應飲食清淡,冬天人們經常吃一些高人力食物,但是這些食物往往會損傷人體,特別是在缺水的冬季中,經常吃這些食物是會導致以為缺少水分,更加容易上火。
2、另外要多吃水果,少吃大魚大肉經常吃大魚大肉而沒有多吃蔬菜和水果的人也是非常容易上火。蔬菜和水果當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會促進膠原蛋白的合成,當少吃這些食物的時候,很容易導致胃脹以及便秘上火情況發生。
3、大雪,是一首表達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第21個節氣之天氣、氣象情況的七言絕句詩,作者左河水。該詩的首聯描寫了在大雪節氣里萬木凋敝,北風長鳴的寒冬場景,尾聯以形象、生動的筆觸,借喻與擬人的手法,精工細描了白雪飛落,美如飛花、如詩如幻的迷人形象。
4、大雪節氣應該防寒氣,補氣血。節氣食俗是碌碡頂了門,光喝紅黏粥。飲食調養原則:溫補助陽,補腎壯骨。
大雪常吃以下食物(附帶功效)。冬筍:清熱化痰,利水消腫,潤腸通便;蘋果:健胃,消積,止汗;魷魚:滋陰養血;豬腰:補腎壯腰;香菇:補氣血,補肝腎,抗癌;芋頭:軟堅散結,益胃健脾;兔肉:滋陰潤燥,補中益氣;驢肉:補益氣血,除煩安神
節氣養生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展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心態與身體和諧的道理。中國傳統的養生文化提倡未病先防、未老先養的理念,強調防患於未然,將人體健康的防護線前移,這無疑體現了我國養生文化的智慧。
二十四節氣起源於我國的黃河流域,早自春秋戰國時期,先祖們就已經開始制訂,在隨後的日子裡經過不斷的改進和完善,至秦漢年間完全確立。
4、冬季有哪些養生食譜
大白菜防燥 。大雪節氣空氣特別乾燥。大白菜中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E,可以起到很好的滋潤防燥效果。它還富含粗纖維,能刺激腸胃蠕動,幫助消化和排毒。 蘿卜纓補鈣 。冬季陽光微弱,日照時間減短,會影響維生素D的形成,人體更容易缺鈣。蘿卜纓含鈣量非常高,每100克紅蘿卜纓含鈣350毫克;小蘿卜纓含鈣238毫克;青蘿卜纓含鈣110毫克。號稱補鈣作用很好的大豆,其含鈣量幾乎僅是蘿卜纓的一半。所以,冬吃蘿卜纓最利於補鈣。 大蔥「通陽」。 大蔥中含大量維生素C,能促進血液循環。其中有刺激性氣味的揮發油和辣素,不但能增進食慾,還能輕微刺激相關腺體的分泌,起到發汗、祛痰、利尿的作用。寒冷時適當吃些益氣通陽的大蔥,有助於預防風寒感冒。 知道了冬季養生吃什麼好,建議您一定要保證每日所需營養的攝入,以達到保暖防寒防乾燥的目的。尤其是白菜和蘿卜都是應季蔬菜,建議多吃。 望採納 謝謝!!
5、大雪節氣怎麼養生?
大雪來臨,「至此而雪盛也」。大雪時節,天寒風大,降雪更多,雪量大,范圍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大雪,十一月節。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
大雪養生:緩解抑鬱,防禦風寒
此時是陰氣最盛的時期,所謂盛極而衰,陽氣已有所萌動。室外越嚴寒,室內越加強取暖,易導致室內乾燥,再加上室內外的溫差很大,極易致病。應注意及時增減衣物,防禦風寒,謹慎起居,適當運動,增強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
緩解抑鬱:大雪時天氣常常陰冷潮濕,光照較少,一片晦暗陰沉之感,容易引發或加重抑鬱症狀。因此,飲食中應注意行氣解郁、寬胸順氣、活血化瘀,以緩解寒濕凝滯、胸悶睏乏、心情郁悶不暢。
大雪適宜飲食:潤燥養陰
溫熱熟軟的食物::雞肉、牛羊肉、桂圓、大棗、蔥、姜、蒜等食物食性比較溫熱,可防禦風寒。多吃軟爛的湯粥羹飲,且趁熱食用。潤燥養陰的食物:宜多吃牛奶、雞蛋、豆漿、蜂蜜、銀耳等柔軟甘潤的食物,可避免出現燥熱煩渴的問題,尤其北方乾燥又有室內取暖的地區,尤應多吃。
化解抑鬱、調節情緒的食物:適當飲酒,或吃些醪糟、紅糖等食物,以活血通絡,多吃些香蕉、獼猴桃、巧克力,可化解抑鬱、改善心情,飲用山楂、陳皮、玫瑰花茶飲可理氣解郁。
另外需要多加註意的是忌食生冷:此時不宜食用黏滯、堅硬、生冷寒涼的食物,以免不易消化、損傷陽氣
6、大雪養生吃什麼好 四款美食有效滋補
迎來了大雪節氣,天氣變得更加寒冷,寒氣逼人,這個時候要注意防寒保暖,大雪養生滋補吃什麼呢?大雪養生如何飲食最好呢?最適合大雪時節滋補的食物有哪些呢?下面就來了解一下大雪養生吃四道菜最滋補。
第一道:火腿燒海參,其有補血益精,養血充髓的功效。
原料:水發海參200克、火腿50克,素油、黃酒、濕澱粉、白糖、生薑、蔥白、醬油、食鹽各適量。
做法:海參洗凈,切成條塊,放入滾水中略燙後撈出備用。火腿切片備用。炒鍋燒熱放油之後,入蔥姜略炒,再放入海參、火腿翻炒至六、七成熟,倒入黃酒、醬油、白糖、清水,小火煨烤,燒至湯汁濃稠時,濕澱粉勾芡即完成。
註:最適宜精血虧虛,產後虛嬴,陽痿遺精,虛弱勞怯,久病體虛,衰老瘦弱者。
第二道:蒜泥茼蒿,其有開胃健脾,降壓補腦的功效。
原料:大蒜3瓣,茼蒿250克,味精、食鹽、香油適量。
做法:茼蒿洗凈,切一寸長段,大蒜搗爛為泥備用。 鍋內放入清水煮開,茼蒿下鍋開水焯3分鍾撈出,將蒜泥、味精、食鹽、香油同時放入,攪拌均勻盛盤即可。
第三道:木耳冬瓜三鮮湯,其有生津除煩,清胃滌腸,滋補強身的功效。
原料:冬瓜150克,水發木耳150克,海米15克,雞蛋1個,食鹽、水澱粉、味精、麻油適量。
做法:冬瓜去皮洗凈切片。木耳、海米洗凈備用。雞蛋打勻攤成蛋皮切寬片備用。 鍋內加鮮湯上火燒開,下海米、木耳煮沸5分鍾,再將冬瓜放入,開鍋後撒入食鹽、澱粉,起鍋前倒入蛋皮,淋上麻油幾成。
第四道:枸杞肉絲,其有陰血雙補,明目健身的功效。
原料:枸杞20克、瘦豬肉100克,青筍20克、油、鹽、砂糖、味精、紹酒、麻油、干澱粉、醬油適量。
做法:枸杞子洗凈待用。瘦肉、青筍洗凈切絲,拌入入少量澱粉。炒鍋燒熱用油滑鍋,再加入適量的油,將肉絲、筍絲同時下鍋翻炒,烹入紹酒,加入砂糖、醬油、食鹽、味精攪勻,放入枸杞子翻炒致熟,淋上麻油即可起鍋。
註:對於體虛乏力、貧血、神衰、性功能低下、糖尿病患者均有強身益壽之效。
7、今天大雪節氣 我今天生日 吃什麼好呢 快60歲了
大雪節氣到來,天氣變得更加寒冷了, 這個時候要注意養生保健,調整飲食,日常飲食少不了蔬菜,在寒冷的大雪節氣更要多吃蔬菜來補充營養、防止上火。那麼大雪節氣養生吃什麼食物好呢?
大雪節氣養生——大蒜:預防感冒。冬季是感冒的多發季節,英國一項為期12周涉及164名健康成年參試者的新研究發現,服用大蒜補劑和安慰劑的兩組參試者,發生感冒的病例分別為24例和64例。原因在於,大蒜中的大蒜素可刺激白細胞生長,增強人體抗炎能力。胡蘿卜、酸奶和牡蠣等食物也具有一定的預防感冒功效。
大雪節氣養生——燕麥片:預防冬季抑鬱。冬季接受陽光照射相對較少,人體血清素水平較低,容易導致冬季抑鬱症。一項研究發現,燕麥片等全穀食物有助於保持身體血清素水平,預防抑鬱。另外,糙米和水果也有助於改善情緒。
大雪節氣養生——西葫蘆:防止發胖。天冷時,人們容易飲食過量。研究發現,多攝入膳食纖維有助於防止身體發胖。西葫蘆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含熱量相對較低,消化速度較慢,飽腹時間也較長,因而可以防止冬日過量飲食。西葫蘆中還含有胡蘿卜素,有益抗擊癌症和心臟病等疾病。另外,青菜、全穀食物和豆類等也有助於減肥。
大雪節氣養生——蓮藕
大雪節氣養生——蓮藕:由於冬季天氣乾燥、飲食過熱常造成人體燥熱上火,蓮藕無污染,清熱潤燥,深受歡迎。中醫認為,生藕性寒,有清熱除煩之功,煮熟後由涼變溫,有養胃滋陰、健脾益氣的功效。蓮藕與芸豆熬湯,可改善睡眠質量,和排骨一起煲湯能健脾開胃,適合脾胃虛弱的人滋補養生。需要提醒的是,長時間燉蓮藕,最好選用陶瓷或不銹鋼的器皿,避免用鐵鍋,也盡量別用鐵刀切蓮藕,以避免其氧化變黑。
大雪節氣養生——馬蹄:荸薺皮色紫黑,肉質潔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有「地下雪梨」之美譽,北方人稱之為「江南人參」,既可做水果生吃,又可做蔬菜食用,是大眾喜愛的時令之品。荸薺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生津、利尿通便、化濕祛痰、消食除脹的功效,可用於治療黃疸、痢疾、小兒麻痹、便秘等疾病,尤其適合飯後食用。
8、冬季有哪些養生食譜拜託了各位 謝謝
《黃帝內經》說「冬三月,此謂閉藏」。從立冬開始,就意味著進入了冬季。冬季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等6個節氣。冬季3個月,草木凋零,自然萬物生機閉藏,此季節也正是所謂「養臟」的好時機,所以古人說:「冬不藏精,春必病溫」,我們如果能利用這一季節好好的養生,來年就不會生大毛病了。 冬季養生重頭戲 養生食物排行榜 第一菜:蓮藕 上榜理由:民間早有"荷蓮一身寶,秋藕最補人"的說法。 秋令時節,正是鮮藕應市之時。此時天氣乾燥,吃些藕,能起到養陰清熱、潤燥止渴、清心安神的作用。同時,蓮藕性溫,有收縮血管的功能,多吃可以補肺養血。蓮藕,毫無疑問地成為時下的"當家菜"。 鮮藕除了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外,蛋白質和各種維生素及礦物質的含量也很豐富,還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對治療便秘,促使有害物質排出,十分有益。 最佳吃法:七孔藕澱粉含量較高,水分少,糯而不脆,適宜做湯;九孔藕水分含量高,脆嫩、汁多,涼拌或清炒最為合適。 最好搭配:黑白木耳。搭配銀耳可以滋補肺陰,搭配黑木耳則可以滋補腎陰。 第一堅果:花生 上榜理由:秋季果實豐收,這其中,最具明星氣質的當屬有"長壽果"之稱的花生。"常吃花生能",花生仁中含蛋白質高達26%左右,相當於小麥的兩倍,且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含脂肪達40%,其中不飽和脂肪酸佔80%以上。花生的營養價值比糧食高,可與雞蛋、牛奶、肉類等一些動物性食物媲美。 中醫認為,花生性平,味甘,入脾、肺經。可以醒脾和胃、潤肺化痰、滋養調氣、清咽止咳。主治營養不良、食少體弱、燥咳少痰、咯血、皮膚紫斑、產婦乳少及大便燥結等病症。 最佳吃法:新鮮花生最好連殼煮著吃,煮熟後的花生不僅容易消化吸收,而且可以充分利用花生殼和內層紅衣的醫療保健作用。花生紅衣能抑制纖維蛋白的溶解,促進血小板新生,加強毛細血管的收縮功能,可治療血小板減少和防治出血性疾病;花生殼有降低血壓、調整膽固醇的作用。古籍認為,花生補中益氣,鹽水煮食養肺。 最好搭配:紅棗。搭配紅棗,能補脾益血、止血。對脾虛血少、貧血有一定療效,對女性尤為有益。 第一補:山葯 上榜理由:每個季節都講補,但進補方式不一樣,春天溫補、夏天清補、秋天要潤補。秋季最佳的進補食物是山葯,不僅有"神仙之食"的美譽,還有"食物葯"的功效。 山葯含有澱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質,有利於脾胃消化吸收;山葯含有大量的黏液蛋白、維生素及微量元素,能有效阻止血脂在血管壁的沉澱,預防心血管疾病,有延年益壽的功效;中醫也認為,秋吃山葯有健脾益胃、滋腎益精、益肺止咳的功效。 最佳吃法:蒸著吃、做湯喝、炒菜均可。蒸著吃,營養損失最小。 最好搭配:枸杞。如果不單獨吃山葯,可以和枸杞搭配來熬枸杞山葯粥,能更好地發揮滋補效果。 第一肉:墨魚 上榜理由:關於吃肉,民間一直有"四條腿的不如兩條腿,兩條腿的不如沒腿"的說法。墨魚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每百克肉含蛋白質13克,脂肪僅0.7克,還含有碳水化合物和維生素A、B族維生素及鈣、磷、鐵等人體所必需的物質,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滋補食品。秋天吃墨魚,對女性尤其滋補。 墨魚具有益血補腎、健胃理氣的功效,秋吃墨魚能養陰生津。 最佳吃法:紅燒、爆炒、熘、燉、涼拌,做湯均可,但為防秋燥,墨魚做湯是比較合適的。 最好搭配:豆腐,也屬於養陰生津的食物,一起吃還能起到蛋白互補的作用。 冬季養生食譜 冬天吃什麼好 第一飲:黃酒 上榜理由:"菊花開,飲黃酒"。黃酒是我國的民族特產,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類之一,是含人體必需的氨基酸比較全面的飲料酒,含有18種氨基酸,這在世界營養類酒中是少見的。黃酒還含較高的功能性低聚糖,能提高免疫力和抗病力,是葡萄酒、啤酒無法比擬的。 黃酒的功能根基深厚。中醫認為,黃酒性熱味甘苦,有通經絡、行血脈、溫脾胃、潤皮膚、散濕氣等治療作用。 最佳飲用方法:黃酒溫飲,暖胃驅寒。黃酒的傳統飲法是放在熱水中燙熱或隔火加熱後飲用,以35℃-45℃為佳。在黃酒燙熱過程中,黃酒中含有的極微量對人體健康無益的有機化合物,會隨著溫度升高而揮發掉,減輕對身體的傷害。 最好搭配:烏梅。秋季講究飲食以"收"為主,搭配烏梅恰恰符合"收"的理念,有養陰生津、潤肺護肝的作用。 冬季養生粥品推薦 食療養生最健康 1、桂圓粟米粥 : 桂圓肉15克,粟米100—200克。將桂圓肉洗凈與粟米同煮。先用武火煮開,再用文火熬成粥。桂圓肉性味甘溫,能補益心脾,養血安神。 2、核桃粥 : 核桃肉20克,粳米100—200克。將核桃肉洗凈搗碎,與粳米同煮成粥,能潤肺止咳,補腎固精,潤腸通便。但有痰火、積熱或腹瀉者忌食。 3、芡實粥 : 芡實30—50克,粳米100—200克。將二者同放入鍋中,加水煮開後,改用小火熬。芡實性味甘平,能固腎澀精、健脾止瀉,適合中老年人食用。
滿意請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