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如何製作補腎養生膏

如何製作補腎養生膏

發布時間:2020-10-04 12:08:36

1、卵巢保養養生膏的做法

蕎麥:來蕎麥含有煙酸,促進新陳代謝,增強卵巢的解毒功能;還含有油酸亞油酸,軟化血管保障卵巢血液流暢。做豆漿的時候可以加入黃豆量三分之一左右的蕎麥米,一同榨豆漿喝,也可以做成蕎麥面條吃。
玉米:含有鎂、硒等元素,抑制卵巢囊腫生長和延緩卵巢功能衰退。松仁玉米是不錯的選擇。
花生:花生衣可止血,防止產後出血導致的卵巢功能衰退,也可預防貧血。可做成蓮子花生豆漿喝源。
綠豆:含有球蛋白類蛋白質、磷質、B族維生素,可與卵巢中殘留的重金屬物質鉛汞砷等形成沉澱,幫助卵巢排除毒素。做成綠豆湯就可以。
茄子百:含有的生物鹼對抑制腫瘤細胞增殖有幫助,有預防腫瘤的效果。清蒸茄子不錯,但是秋後的老茄子不要吃,含有較多茄鹼對身體有害。
大蒜:公認的最具抗癌潛力的食物,還具有不錯的殺菌能力。大蒜如果不太愛吃,可以將大蒜破皮塗在麵包片麵包幹上,味道不錯。
蘋果:含有獨特的蘋果酚,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夠抑制活性氧的產生,讓卵巢處於功能旺盛狀態。蘋果咋吃就不用說了吧。
獼猴桃:富含維生素C,有度助於分解體內推擠的毒素,清潔卵巢、防癌抗癌。榨汁喝或者直接吃。
海帶:富含碘類,促進卵巢生長發育,幫助卵巢排毒。涼拌海帶就不錯,還爽口。

2、自己如何在家製作固元膏

固元膏也叫阿膠糕。

准備材料:阿膠、黑芝麻、核桃仁、大杏仁、大棗、枸杞、冰糖、老黃酒。

一、將打成粉的阿膠倒入鍋中,倒入老百黃酒,攪拌均勻,泡製24小時。度

二、泡製24小時後,將事前打粉完成後的冰糖倒入鍋中,攪拌均勻。

三、大火熬至開鍋,轉小火繼續熬。(注意:在熬制過程中知一定要用勺子不斷的攪拌以免粘鍋)。

四、熬好後將電磁爐調制保溫狀態,放入事前稱量好的核桃仁、大棗、枸杞、巴旦木大杏仁,並攪拌均勻。

五、放事前稱量好的黑芝麻了,不過也道要注意,黑芝麻比較多,分成兩次放入減少攪拌難度。

六、充分攪拌均勻後就可以放入事前准備好的盤子里了,如下圖所示。

七、將阿膠回糕趁熱壓平,然後就在阿膠糕上鋪一層膜保持阿膠糕的衛生,就可以放在避光陰涼處讓它自己凝固成型。

八、最後將凝固成型的阿膠糕切塊,進行包裝,答這樣阿膠糕就完成了

3、玥坤皛養生膏製作過程是怎麼樣的?

玥坤皛的養生膏需要經過52小時熬制,7道工序,64倍的濃縮熬制而成

4、博善堂龜苓膏製作方法

原料:龜齡膏粉、蜂蜜、糖桂花(可有可無)
器皿: 小碗1個(調制龜齡膏粉用)、不粘鍋1個(熬製糖桂花和龜齡膏用)、非金屬長柄勺1隻(熬制過程中攪拌用)、漏勺1隻(過濾糖桂花渣滓用)
製作過程:
1)將糖桂花2勺放進不粘鍋;
2)往鍋內加入涼水,大約半鍋多些;
3)將糖桂花攪開,點火熬成桂花糖水;
4)取龜齡膏粉三平勺放入小碗;
5)徐徐加入冷水攪拌龜齡粉,至無疙瘩的糊狀,稀些沒有關系,可調成滿滿一小碗;
6)桂花糖水開後小火熬5分鍾左右;
7)用漏勺將桂花糖渣滓撈出;
8)將龜齡粉糊倒進滾開的桂花糖水中,一邊倒一邊攪拌,攪拌均勻,滾開後繼續攪拌,滾開後繼續攪拌;
9)將熬制好的龜齡膏倒入大玻璃碗;
10)自然冷卻凝固後,蒙上保鮮膜放到冰箱冷藏室即成。

東西在超市裡都可以買到^_^
龜苓膏是歷史悠久的梧州傳統葯膳,相傳最初是清宮中專供皇帝食用的名貴葯物。它主要以名貴的鷹嘴龜和土茯苓為原料,再配生地等葯物精製而成。其性溫和,不涼不燥,老少皆宜, 具有清熱去濕, 旺血生肌,止瘙癢,去暗瘡,潤腸通便,滋陰補腎,養顏提神等功效,因而倍受人們喜愛,並暢銷中外。
據查,龜苓膏原產地就在梧州,梧州古稱蒼梧郡,三國時,蜀漢皇帝劉備新喪,南方諸郡的土著趁機起兵叛亂,諸葛亮親自出馬平亂,這大概就是《三國演義》中 「 七擒孟獲 」 這一生發出來的故事。話說諸葛亮南征時駐軍於蒼梧郡,當時兵將多為北方人,初到南方水土不服,大多數將士上吐下瀉,嚴重影響戰鬥力,諸葛亮很焦急,急忙找來當地人問個究竟。當地人說,梧州氣候濕熱、多霧(古稱瘴氣),於是便獻上妙方,以當地特產烏龜、土茯熬湯飲用,諸葛亮令軍士一試,果然功效如神,大部分將士均痊癒。 此典故正史上沒有記載,應為杜撰。不過梧州氣候濕熱多霧是真,龜苓膏是梧州的民間傳統葯膳是真,梧州是龜苓膏的原產地當不會假。而早在四十年代開始,梧州已有了龜苓膏的生產經營。
龜苓膏主要以鷹嘴龜和土茯苓為主要原料。鷹嘴龜是名貴的中葯,可清熱解毒;土茯苓則可去濕。除這兩種主葯外,再配以生地、蒲公英、金銀花等葯效加強。龜苓膏有清熱解毒、拔毒生肌、滋陰補腎、保健養顏功效。它的品性溫和,不涼不燥,男女老幼皆宜。但有的資料上說,真正的龜苓膏應以金錢龜做,只採用龜胸腹部之前腹甲板,因為那裡比較柔軟,含膠質多,容易熬成膏狀。金錢龜板以陳年舊板為最好,能滋陰潛陽、消除虛火引起的骨熱、眩暈、耳鳴等。不知哪種說法正宗。反正龜苓膏能夠清熱去濕,滋陰養顏就是了,難怪梧州 MM 個個皮膚白皙細嫩,嬌俏可人。
梧州人真正心儀的龜苓膏,不是易拉罐裝那種,而是街邊的龜苓膏店。文化路的那家,精緻小巧的小碗小匙,勺上一小塊,然後店家問你:「加蜜還是加奶?」,然後坐著精精巧巧地一小口一小口吃,加蜜加奶都一樣嫩滑爽口,入口即化,與後來才「 研發」出來的罐裝龜苓膏不可同日而語。
據查,龜苓膏是原廣西梧州市第三制葯廠飲料部(梧州雙錢公司的前身)於二十世紀70年代未研發的,可以說梧州雙錢牌龜苓膏在梧州最正宗,2007年5月29日國家質量總局批准了梧州龜苓膏地理保護標識,凡在梧州生產龜苓膏的企業其龜苓膏產品,都可以標上「梧州正宗」的字樣,梧州龜苓膏有了地方標准,目前梧州成立了龜苓膏協會,其目前了向全國推廣龜苓膏產品。龜苓膏可以促進新陳代謝、清熱降火、潤肺止咳,還能美容養顏和滋陰補腎。得了嗓子疼、痔瘡、痱子和便秘等病,吃它也能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現代營養學研究發現,龜苓膏中含有多種活性多糖和氨基酸,具有低熱量、低脂肪、低膽固醇的特點,能夠調節血脂和血糖。
龜苓膏的功用
龜苓膏滋陰補腎、潤燥護膚、消除暗瘡、調理臟腑、清熱解毒、防止膚質老化及便秘,能促進新陳謝,提升人體免疫力,是現代人不可或缺之養生聖品。龜苓膏的研究報告中指出;龜板含有各種氨基酸,其中七種為人體不能自製但必須的氨基酸,這些必需氨基酸占總氨基酸百分比相當高,約百分之二十。
龜苓膏的配方
材料:龜板、土茯苓、倉術、苦蔘、女貞子、荊芥穗、北耆、生地、雞骨草等二十餘種中葯材。
做法:遵循古法煉制而成,從葯材的處理到精火熬煉過程約需十餘個鍾頭。
功效:祛毒解熱、潤肺止咳、健胃整腸、治青春症、改善便秘
龜苓膏新吃法
主要原料:龜苓膏粉
必要步驟:冰凍後食用口味更佳
做法:NO.1龜苓膏飲品
普通調羹舀龜苓膏粉3-4匙,先用溫開水調勻,再用沸水沖開,放置一段時間後待凝成膏狀備用。如要更有嚼勁,沖調時多放些龜苓膏粉即可。
將膏體切成小塊,隨意搭配入鮮牛奶、酸奶、紅豆羹、椰汁等,即可做成鮮奶龜苓膏、紅豆相思龜苓膏、酸奶龜苓膏、蜜糖椰汁龜苓膏等飲料了。
做法:NO.2龜苓膏甜品
水果色拉龜苓膏:將各種水果洗凈後切成丁或塊,加入龜苓膏小塊,用色拉醬拌勻即成;芒果龜苓膏:芒果切片,混合龜苓膏小塊後用煉乳拌勻;芝士龜苓膏:將芝士加熱熔解,直接淋在冷藏後的龜苓膏上;冰淇淋龜苓膏:將龜苓膏切成小塊放在碗碟中,再放上二三個冰淇淋球,等冰淇淋球稍微融化後,即可食用;蘋果龜苓膏拔絲:將蘋果切成片,在2片蘋果片中夾上1片龜苓膏,將紅糖燒熱成液體,趁熱均勻澆在蘋果和龜苓膏上,趁熱吃就可以拔出絲來。
做法:NO.3龜苓膏羹品
將沖調好的龜苓膏切成小塊,拌入西米露羹、銀耳蓮子羹或綠豆沙等,則成了營養、健康又美味的龜苓膏西米露羹、龜苓膏銀耳蓮子羹、龜苓膏綠豆沙等。
龜苓膏清熱解毒
蘋果龜苓膏拔絲
材料:龜苓膏,蘋果,紅糖
做法:蘋果、龜苓膏切片,在2片蘋果片中夾1片龜苓膏,將紅糖燒熱成液體,趁熱均勻的澆在蘋果和龜苓膏上,趁熱吃就可以拔出絲來。
特色:甜甜的蘋果,搭配清苦的龜苓膏,加上拔絲的做法,好吃又好玩。
銀耳蓮子龜苓膏
材料:龜苓膏,銀耳蓮子羹
做法:將龜苓膏切成小塊,拌入銀耳蓮子羹中即可食用。
特色:龜苓膏、銀耳、蓮子都是最佳的潤肺清補品,混合在一起吃,吃出全家的健康!
TIPS
1 龜苓膏其實是龜板和土茯苓熬制而成,所以叫龜苓膏。
2 龜苓膏具有清熱去濕及解毒作用,能清除體內的濕毒,對敏感濕疹、暗瘡、生癬等均有幫助。
3 靈芝性溫味淡,有滋補壯體,提升免疫力的作用。
4 家裡製作龜苓膏比較麻煩,現在超市和甜品屋都有出售,比較方便
------------------
食用龜苓膏有何禁忌
因為龜苓膏可促進血液循環並屬於清涼解毒的食品,因此婦女於月經期間及孕婦不宜食用,體質虛弱者也不宜常食。
如何辨識龜苓膏的好與壞
生產龜苓膏必須經過長時間的泡製及熬煉,將龜板及其中葯的有效成分提煉出來,故產品呈現濃稠的深褐色,但又可從其薄片的成品中清晰看見其潤澤及通透感,表示當中不含雜質。龜苓膏的味道應帶些微苦,吃後有回甘的味道。質滑嫩,容易入口溶化,芳香可口。
龜板、土茯苓偏寒性,容易引起腹痛、腹瀉
如今,常能在超市的冰櫃中見到一種類似黑色果凍的食品,叫做龜苓膏。據超市工作人員介紹,龜苓膏的銷量相當不錯,很多人都會買來作為保健的零食。然而,龜苓膏中畢竟含有多種中葯成分,進了超市,是不是就能說它屬於食品,人人適合嗎?
相傳,龜苓膏是從清代宮廷傳到民間的。它曾經作為葯品,在葯店中出售。不過,現在按食品衛生標准生產的龜苓膏,由於生產廠家,及調制口味的不同,其葯物成分也與原始組方有所差別。比如,有些龜苓膏由龜板、土茯苓、金銀花、生地等組成;有些由龜板、土茯苓、涼粉草、槐花、金銀花、蒲公英、菊花、苦瓜等組成;還有些則由龜、茯苓、涼粉草、蜂蜜、金銀花、蒲公英等組成。
盡管具體方子不同,但它們都無一例外,含有龜板(或龜)、土茯苓(或茯苓)兩味葯材,因此被稱為龜苓膏。
龜板,又叫龜甲,是龜科動物烏龜的甲殼。性味甘、寒。有滋陰潛陽、補腎健骨、養血補心和止血的功效。可用於治療頭痛眩暈、盜汗遺精、手足震顫、腰膝酸軟、驚悸、失眠健忘,婦女崩漏及月經過多等。如果把它熬成固體膠塊,叫做龜板膠,其滋補力比龜板更強。由於龜板和龜板膠含有動物膠原、脂肪、角蛋白、18種氨基酸,以及鈣、磷、鋅等多種微量元素,因此,它們能夠提高白細胞數量,增強免疫力,有補血、鎮靜、提高冠脈流量和提高耐缺氧能力等作用。
土茯苓,性味甘、淡、平。有解毒、除濕、利關節的功效。從西醫角度來講,它還含有落新婦甙、異黃杞甙、胡蘿卜甙、多糖、澱粉等,所以能夠起到利尿、鎮痛、抑菌、解汞毒等作用。
當然,對於龜苓膏而言,僅僅是龜板和土茯苓還不夠,在這兩種主要原料的基礎上,加用金銀花、蒲公英、菊花等清熱解毒、解暑、利濕的多味葯材才能更好地起到滋陰、解毒、解暑、解瘡毒等作用。
一般來說,龜苓膏夏天吃比較合適。因為它能夠對付因天氣炎熱造成的心煩口燥、咽喉痛、小便短澀等,皮膚上長瘡、癤、痱子的人吃它也能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不過,由於食品龜苓膏中所含葯物成分有限,所以盡管從理論上說可以有上述作用,但作為治療用葯則明顯葯力不足。它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調節人體陰陽平衡,預防熱毒、暑熱、陰虛的產生。
由於龜苓膏偏寒性,脾胃虛弱、食慾不振、大便較稀的人不宜吃;龜板有興奮子宮的作用,可能導致流產,孕婦不宜。因此,含有葯物成分的食品龜苓膏也不是人人都能吃,一旦出現腹痛、不思飲食,腹瀉等情況,應當立即停用

5、如何自製膏方

膏方具有保健養生的作用,一般要由專業的膏方葯劑師製作i有專門的器具和場所,但這並不代表膏方不能自己做,一些簡易的保健養生小膏方也是可以在自家廚房裡生產的。首先介紹一下製作小膏方的工作流程。自製膏滋葯大致可分為四步。

1.浸泡 浸泡之前如果葯材看上去灰塵較多,可將紗布墊在淘籮底,將中葯材鋪在紗布上,用流動的自來水輕輕沖刷,將浮塵沖去即可。再將中葯材放人容器具內,加進清水,使葯物全部浸沒,並使水面高出葯物10厘米,浸泡12小時。如果用阿膠,可用黃酒浸泡,將阿膠浸沒,直至阿膠軟化,再隔水蒸至阿膠全部融化,備用。

2.煎煮 把浸泡後的葯物(連同浸泡的水)一起煎煮。第一遍先用武火(大火)煎到沸騰,然後用文火(小火)再慢慢煎煮一個小時。取出葯汁後,將葯渣再加進清水煎沸,然後,再用文火煎煮一小時,過濾取出葯液。

再將葯渣加冷水如上法煎煮第二遍共40分鍾,過濾取出葯液。如葯材量多可再煎第三遍,最後將葯渣棄去,將前後三次所取得的葯汁融合在一起,倒進網濾罩中再一次把葯渣濾出,再將葯汁靜置沉澱,取出上面清液,放進砂鍋,同時留出一部分清液待收膏時烊糖用。把清液放在文火上煎煮2~3小時,撇去煮煎葯汁時的白沫,煎煮成濃汁。

3.收膏 將冰糖400~500克(也可用元貞糖等)放入鐵鍋內翻炒加熱,不能焦枯滯結,直至糖溶化。再將先前留出的部分葯汁清液倒人其中,烊成糖漿。再把葯液濃汁加糖漿、融化的阿膠等膠質混合在一起,用文火慢慢煎熬,並用器具不斷攪動,使其充分調和。如果處方中有人參、冬蟲夏草等貴重葯物,則要另外用小火熬成濃汁或研成細粉,在收膏時調入。最後葯汁、膠質和糖漿就濃縮成膏滋葯了。

4.離火 自然冷卻放進瓷罐或砂鍋里存放,若用砂鍋存放,砂鍋底最好抹一層麻油。不能用金屬鍋、罐存放,以免引起化學反應。放置冰箱冷藏,初服每天早晨空腹服一匙,一周後可增至早晚各一匙。

6、淘寶店做養生膏怎麼介紹店鋪?

你只要把那個商品的圖片詳情做好了就可以了,你商店的簡介或者是怎麼介紹店鋪,沒人去關注的。

7、怎樣在家熬葯膏(蜜煉)

膏方是傳統醫學的精華,因為它既博採了民間傳統葯方之長,又融入了歷代名醫臨床經驗的結晶,所以深受人們喜愛和歡迎,但由於滋補膏方價格偏貴,在過去僅僅是被皇家貴族、豪門大戶所享用,而現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節奏的加快,普通百姓也已經越來越注重冬令進補,捨得花錢買健康,所以在冬季滋補膏方越來越盛行,特別是上海、江浙地區每到冬季,甚至出現排隊要求熬制膏方的現象。
膏劑的製作工藝復雜、講究,自製膏劑很難達到最佳效果,目前國內很多中醫院和中葯廠都推出了自己的膏劑產品。我們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推出的膏劑製作,一人一方,工藝老到,適合中老年人冬季的養生滋補,讓古老的中醫中葯成為大眾健康的守護神。

膏滋方舉例 參芪膏
原料:黨參、黃芪各500g,蜂蜜適量。
製法:將參、芪切片,加10倍量水煎1小時,取汁;再加6倍量水煎半小時,取汁;兩汁合並,文火濃縮至稀流膏狀,兌入蜂蜜,續熬至黏稠狀即可。
服用方法:每次10~15ml,每日2次,溫開水送服。
功效主治:補中益氣,適用於氣虛體弱,食少便溏,自汗等。 益精膏
原料:枸杞子250克,龍眼肉250克,桑椹250克,蜂蜜適量。
製法:將三味葯洗凈,加水適量,煎煮1~2小時,水將熬盡時,搗成膏狀,再加入蜂蜜攪拌成膏,放入冰箱中。
服用方法:每日不拘時服用,每次服1湯匙。
功效主治:養血安神,益精烏發,適用於中老年人肝腎不足,陰血虧虛所致的面色萎黃,須發早白,失眠健忘等。 瓊玉膏
原料:人參750克,生地黃8千克,白茯苓1.5千克,白蜜5千克。
製法:人參、茯苓為細末,蜜用生絹濾過,地黃取自然汁,拌和勻,瓷器內封閉留用,入湯內,以桑木柴火煮三日夜,取出,包瓶口,入井口,去火毒,煮一日,出水氣,取出。
服用方法:每晨服。
功效主治:滋陰潤肺,益氣補脾。適用於肺陰虧損,虛勞乾咳,咽燥咯血,肌肉消瘦,氣短乏力。 秋梨膏
原料:秋梨、紅棗、冰糖、姜、蜂蜜等。
製法:將以上諸品熬煮成膏。
功效主治:滋陰潤肺,止咳化痰。適用於陰虛肺燥,咳嗽痰稠。 膏方的製作方法 膏方的工藝方法十分講究,傳統熬制過程有「12時浸漬,24小時化膠,武火3次,文火收成膏」等16道傳統工序操作,近年來,國家制定了《膏方加工管理方法》,從人員配備、硬體設施、操作規范等合作和諸多方面進行了規定,保證了膏方的質量。現將膏方的製作過程簡介介紹如下:
1.一人一方。膏方是針對個人的不同體質或疾病,經中醫師診斷後處方,對症下葯,將中葯配製煎熬成膏劑後服用。
2.浸透中葯。一般要將中葯飲片先浸泡12~24小時,膠類葯用陳酒(黃酒)浸潤,人參、西洋參等精細葯物另浸另煎。
3.濃煎取汁。將葯物倒入鍋內,加水適量,武火煮開,文火慢煮,煎2~3遍,第一遍煎煮1小時,2遍40分鍾,3遍30分鍾,將三次葯液合並過濾去掉葯渣。
4.煎熬水膏。將3次的葯汁用紗布或絹篩過濾沉澱後,倒入鍋內煎熬濃縮,至一定程度後加入糖類、膠類或蜂蜜。
5.慢火收膏。收膏是最後一個關鍵過程,火候十分要緊,切不可火力太猛,防止焦底。收膏時攪拌葯汁有稠厚感,撈起少量葯汁冷卻後,膏液成帶狀向下滴,表明膏滋葯已經熬成,即可收膏。

8、怎麼製作膏方

第一,浸泡葯材。通常需浸泡12個小時,讓葯材充分吸飽水分,只有這樣,才能將葯物中的有效成分都吸附出來

第二,三煎其葯。可用家中的高壓鍋分數次煎煮,每次加水浸沒葯即可,不必太多,因為此時的葯材已經吸飽了水。先煎到沸騰,再改用小火煮20分鍾,過濾後取出葯液,同時用大小適宜的平底碗壓榨出剩餘葯汁。將葯渣加冷水再煎。這樣反復三次,合並葯液。一般到第三汁時葯液已很淡,葯渣已如同豆腐渣。整個煎煮過程一般需要3小時

第三,濃縮精華。等煎完"三汁"後,靜置沉澱,再用4層紗布過濾3次,盡量減少葯液中的雜質。煎出的葯液可盛在鋼鍋等導熱快的容器中,用大火煎煮蒸發濃縮,不停攪拌,同時預防溢出,使之逐漸形成稠狀。一般需要4個小時左右。小膏方的葯汁濃縮後,其量一般在1升左右(按處方大小而定),攪拌時有黏之感,並伴有阻力

第四,加料收膏。在稠膏狀的葯液中加入收膏用的阿膠粉、鹿角膠粉、鱉甲膠粉(或黃酒烊化)、麥芽糖、冰糖、蜂蜜等,用小火收膏。如果處方中有人參、冬蟲夏草等貴重葯物,則要另外用小火熬成濃汁或研成細粉,在收膏時調入。自製的膏方同樣可以做到"滴水成珠",如果冷卻後發現太稀稠,可再加入鍋中煮沸蒸發水分。最後,將製成的膏方葯盛入密封容器,放入冰箱,即可每日服用。初服每天早晨空腹服一匙,一周後可增至早晚各一匙

與如何製作補腎養生膏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