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科學飲食與養生價錢

科學飲食與養生價錢

發布時間:2020-10-04 06:06:44

1、和治友德創建「飲食養生、行為養生、心理養生」三大養生學說到底有沒有科學根據?

是關於養生的,只可以參考而不可以照做,畢竟很多養生都不符合我們普通人。所以說只要快樂是第一位的,只有心態好才能活的有價值,延年益壽少生病。

2、什麼是飲食養生?我們該如何正確養生?

現在的人都講究養生,那麼什麼是飲食養生呢?簡單來說,飲食養生就是咱們所說的食療,我們根據個人體質,嚴格而科學地指定一日三餐,根據食物種類和重量,做一個科學搭配,從而使它發揮營養均衡的效果。飲食養生是大部分現在人越來越追求的一種養生方法,市面上飲食養生的食譜林林種種,那麼我們如何進行健康正確地養生呢?我們首先要了解自己的體質,慢慢摸索,找到合適自己的飲食養生方法。

飲食養生是一種健康地調理自己身體的方式。我們通過這種方法,對身體進行調整,調整身體的機能與體質,從而達到提高免疫力,改善睡眠等功效。當然了,食療即飲食養生還能為身體供應多種科學而健康的營養物質,給予人體細胞足夠的養分和必須的物質,進而修復了身體,達到科學養生的目的。

我理解的正確的飲食養生,要因人而異,要科學嚴謹。首先,我們要對自己的身體有個清晰明白透徹的了解。然後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養生。第一,我們要保證規律的正常的一日三餐。定點定量,早餐要吃起來像個小皇帝,午餐管飽管量,晚餐盡量少;第二,我們的食物講究葷素搭配,盡量購買綠色食品,講究衛生,合理進行葷素搭配;第三,我們要堅持進食八分的原則,八分飽給胃留下合適的剩餘空間,這樣能夠促進消化功能作用的發揮,減緩衰退過程。

當然,正確的養生方法不僅僅只有飲食養生,還有運動養生以及一些好的生活習慣的輔助。多走走路,多動動腿,多喝喝茶,多泡泡腳,多曬曬太陽,這些都是一些比較好的生活習慣,有助於我們的養生,希望大家都能養成。

3、如何科學養生,科學養生的方法,揭秘科學養生的意義

「養生之道,莫先於食。」飲食養生首先指的是應用食物的營養來防治疾病,促進健康長壽的。俗話說:「葯補不如食補。」所謂食補,就是通過調整飲食來補養臟腑功能,促進身體健康和疾病的康復。同時食補能起到葯物所無法起到的作用。在我國,利用調整飲食作為一種養生健身手段有著悠久的歷史,我們的祖先早在2000多年前處於奴隸社會時期的周代就已經認識到了飲食養生的重要性。在周代的宮廷里已配有專門從事皇家飲食的「食醫」,即專門進行飲食調養的醫生。魏晉南北朝時期,已有了《食經》,是一部系統論述食物養生功能的經典。唐代名醫孫思邈對飲食養生作了重大貢獻,他尤其擅長治療老年病,著有《憊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其中有很大篇幅是論述飲食養生的。他認為,老年人疾病的治療,首先要注重飲食。因為食能排邪而安臟腑悅神爽志以資氣血,而葯性烈,猶若御兵,葯勢有所偏助,令人臟氣不平,易受外患,所以若能用食平痾,適性遣疾,最易收養生之效益。由於孫思邈大力提倡飲食養生,所以,唐朝時期的飲食養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至宋代王懷隱《太平聖惠方》的問世,飲食養生已初步形成一門專一的學科。飲食是人類維持生命的基本條件,而要使人活得健康愉快、充滿活力和智慧,則不僅僅滿足於吃飽肚子,還必須考慮飲食的合理調配,保證人體所需的各種營養素的攝入平衡且充足,並且能被人體充分吸收利用。營養平衡,首先必須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不可忍飢挨餓,也不宜暴飲暴食,不可偏嗜某種食物,也不可偏廢某種食物。還要注意飲食的衛生,不吃不潔、有毒食物。並應根據自身的身體況禁忌某些食物,這樣才有利於防止疾病的發生,達到飲食養生長壽的目的。飲食養生是通過吃來進行的。應用日常食品,根據不同的經濟條件、不同的生理病理需要進行調理養生,不但能充飢,更能補充營養,有益健康,祛病延年,是一種樂於被人們接受的重要養生手段。清代著名醫家王孟英說:「頤氣無玄妙,節其飲食而已。」就是說養生長壽奧妙在於調整飲食,充分強調了飲食養生的重要性。
飲食養生的原則
古人雲:「安身之本,必資於食……不知食宜節,不足以生存也。」合理的飲食,可以使人身體強壯,益壽延年。而飲食不當,則是導致疾病和早衰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我國古代養生家都十分重視飲食的適度,並通過長期的生活實踐,積累了極為豐富的飲食養生方法和經驗。以下可供養生者借鑒:
1. 飲食有節,利身益壽。
「飲食有節」是上古之人的經驗之一。2000多年前,管子就曾指出:「飲食節,則身利而壽命益;飲食不節,則形累而壽損。」對於老年人來說,節制飲食更是健康長壽的重要措施。因為當進入老年期以後,隨著年齡的增長,生理功能逐漸減退,機體的新陳代謝水平逐漸減弱,加之活動量減少,體內所需熱能物質也逐漸減少。因此,每日三餐所攝入的熱能食物也應減少,這樣才能更好地維持體內能量的代謝平衡。如果到了老年階段飯量仍不減當年,攝入能量食物過多,勢必造成體內能量過剩,多餘的能量就會轉化為脂肪,使身體發胖,並影響心臟功能。這也是誘發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所以,老年人應適當地節制飲食,以保持機體能量代謝的平衡。我國古代養生學家認為,谷氣勝元氣,其人肥而不壽;元氣勝谷氣,其人瘦而壽。養生之術,常使谷氣少,則病不生矣。《黃帝內經·素問》指出:「飲食自倍,腸累乃傷。」《管子·形勢篇》也說:「飲食節,則身利而壽命益;飲食不節,則形累壽損。」現代醫學也認為,過食是老年人的大敵。因此,老年人的飲食應當少而精,富於營養又易於消化,多吃新鮮蔬菜、水果,限制高脂肪、高熱能食物的攝入量。每餐的食量應適可而止。一般以七八分飽為宜。
2. 進食有時,三餐有別。
俗話說得好:「早飯要飽,午飯要好,晚飯要少。」《壽親養老新書》中非常重視晚餐的食量:「夜晚減一口,活到九十九。」大量實驗表明,注意一日三餐合理安排對養生長壽是大有益處的。在食物選擇方面,早餐應選擇體積小而富有熱量的食物,午餐應選擇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晚餐則應吃低熱量、易消化的食物。大量實驗表明,每天早上一次攝入2000卡熱量的食物,對體重影響不大,而晚上攝入同樣的食物體重就明顯增加,這是因為人體的各種生理機能和代謝變化都有一定的規律性。一般基礎代謝白天比晚上旺盛,大腦處於興奮狀態,各種消化腺對消化酶和消化液的分泌增高,同時,對食物的需要量和消化吸收功能也比較強。晚上活動少,能量消耗也小,如體內熱量過多,就會在胰島素的作用下合成脂肪,使人發胖。因此,一日三餐的合理安排非常重要,分配的比例應該是3:4:3。有人習慣於早餐吃得很少或不吃早餐,晚餐吃得很多,這對健康是有害的。特別是老年人更應養成晚餐食少、清淡的習慣。
3. 合理搭配,不可偏嗜。
人體對營養的要求是多方面的,飲食合理搭配能夠保證機體所需要的各種營養素,因此,要避免偏食和飲食的單調,否則會產生一系列不良後果。如果偏嗜甜食,特別是老年人可引起高膽固醇血症,甚至誘發糖尿病;如偏嗜肥肉等葷腥食物,則可使人發胖並可導致高血脂症和動脈硬化;如食物過精細,缺乏膳食纖維,易發生便秘、肥胖、膽石症等;膳食纖維過低,大腸癌的發病率就會增高。所以要做到膳食的合理搭配,主要要粗細糧混食,做到粗糧細做,干稀搭配;副食最好葷素搭配。《黃帝內經》中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對現代飲食養生仍有一定的指導意義。祖國醫學主張:「謹調五味,骨正筋柔,氣血以流,腠理以密。」古典醫書中說的「多食咸,則脈凝泣而色變;多食苦,則皮稿而毛撥;多食辛,則筋急而爪枯;多吃酸,則肉胝皺而唇揭;多飲甘,則牙痛而發落。」這些都是告訴人們偏食偏嗜對人體是有害的。
4. 食宜清淡,避免過咸。
古代醫學家和養生學家都強調,飲食宜清淡,不宜過咸。如《靈樞·五味篇》中說:「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內經》中說:「味過於咸,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醫論》中也說老人飲食應「去肥濃,節酸咸」。如飲食過咸,攝入鹽量過多,可產生高血壓病,進而影響心腎功能。據報道,每日食鹽量超過15克以上者,高血壓的發病率約為10%。正常人一般每天攝入鹽要控制在10克以下。如患有高血壓、冠心病或動脈硬化者,必須控制在5克以下。但在盛夏季節,人體因大量出汗,可使體內鹽分丟失過多,應注意及時充。
5.注意飲食衛生,養成良好習慣。
①食當細嚼,不可狼吞虎咽。細嚼是消化的第一步,咀嚼越細,越有利於消化吸收。
②食勿分心。吃飯需要專心,不要一邊吃飯,一邊想其他的事情,或看書、看電視,既影響食慾,也影響消化液的分泌,久之可引起胃病。所以,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倡「食不語,寢不言」。
③大渴不大飲。若一次飲水過多,水分迅速進入血液,會增加心臟和腎臟的負擔。若飯前大量喝水,還會沖淡胃液,影響食物的消化。
④大怒不食。吃飯時要有愉快的情緒,才能促進胃液分泌,有助於食物的消化。如果盛怒之下勉強進食,會引起胃部的脹滿甚至疼痛。孫思邈說:「人之當食,須去煩惱。」古人還有「食後不可便怒,怒後不可便食」之說。也是告訴人們,進食應保持心平氣和、專心致志,才有利於脾胃的消化吸收。
⑤飯後不要躺卧和劇烈運動。祖國醫學指出:食畢當行步躊躇……飲食即卧乃生百病。食飽不得速步,登高涉險,恐氣滿而激,致傷臟腑。俗話說:「飯後百步走,能活九十九。」也是說飯後散步有助於促進消化,對身體有利。老年人或體弱者飯後散步應慎重。
⑥餐後要漱口刷牙。食後刷牙漱口對保持口腔清潔和牙齒健康有益。孫思邈在《千金方》中雲:「食畢當漱口污,令牙齒不敗,口香。」飯後漱口是良好的衛生習慣。飯後口腔、齒隙間粘附著的食物殘渣,在口腔內的細菌、生物酶的作用下,產生蛋白質麥素及亞硝酸鹽等物質危害健康。因此,古人有「君欲口齒健,飯後茶水漱」之說。古人的這些飲食養生原則,不僅給我們以啟示,而且也被現代科學證明,是行之有效的保健益壽良方。

4、求關於保健食品論文的任務書

現代生活與營養保健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營養與健康日漸重視,健康膳食、營養保健與現在人民生活息息相關,合理營養是健康的基礎;科學飲食、合理營養、促進健康已成為社會的基本需求。但是,當前我國居民對營養知識了解較少,營養人才嚴重缺乏。為了廣泛普及營養知識,提高全民營養素質,培養專業營養技術員已成為當前我國社會的迫切需求。
關鍵詞:保健食品、益生菌、營養飲食、食療養生
引言:食品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在物資極大豐富的今天,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對食品的要求越來越高,從滿足溫飽到追求口味,然後慢慢轉變為追求營養保健——即通過日常飲食達到滿足營養需求、調節身體機能以及降低疾病風險的目的。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群體,構成了巨大的保健食品消費市場,如上流傳幾千年的葯食同源的中國傳統飲食文化,養生保健蔚然成風。然而,在關注健康的同時,我們要充分認識保健食品的營養成分和安全隱患。
1.保健食品的定義和內涵:
1.1 保健食品的概念
保健食品(Health food、Functional food、Dietary supplement)在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概念。我過對保健的定義為:表明具有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調節機體機能,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的食品。這一定義賦予了保健食品三個屬性:(1)食品屬性:保健食品是食品,符合普通食品的基本要求,能提供一種或多種營養素,能被人體消化吸收,安全無毒,但又不是普通食品;2)功能屬性:半間視頻應有特定的保健功能,是可以用科學的實驗方法進行客觀實驗的具體、明確的功能,可能滿足特殊人群的特殊生理技能需要的特殊食品。受食用對象、食用量限制,保健食品並非人人諧宜。3)非葯品屬性:保健食品不是葯品,不能取代葯物對病人的治療作用,不能以治療疾病為目的,只能通過一定的途徑調節機體的生理機能來滿足人體的要求,消費者可以自由選擇。
1.2保健食品的內涵
人之所以需要保健食品是因為人的健康狀態有不同的階段,各有不同的需求。在健康、疾病潛伏期、生病、病癒康復期都需要不同的保健食品來調節身體的需求。在保健食品中,有寫是保護機體的正常功能,有些是促進機體功能的正常或超常發揮,有些是延緩機體各項功能的下降趨勢,有些是調節機體出現的不正常生理指標。所以保健食品的好處是很多的。
1.3保健食品的特點
保健食品還具有一點的特點,主要體現在:1、保健食品是食品;2、保健食品必須具有功能功能性;3、保健食品適合特定人群食用;4、保健食品的配方組成利用量必須具有科學依據,具有明確的功效成分;5、保健食品不僅要由衛生部指定的單位進行功能評價和其他檢驗,而且必須經地方衛生行政部門初審同意後,報衛生部審批。衛生部審查合格後才發給保健食品批准書及批號,才能使用保健食品標記,才能稱為保健食品。
2.保健食品現狀和發展趨勢
2.1保健食品的來源
保健食品在中國的起源可以追述到中華民族悠久的食療養生傳統及「葯食同源」的理論,另外中醫中葯作為傳統的醫葯和養生文化,是我國保健食品開發研製的重要理論基礎和有效的物質來源,同時也是我國發展保健食品的獨特優勢
2.2保健食品的現狀
我國的保健食品在八十年代中後期迅速發展,並且日益形成了一個新興產業。中國政府制訂了相應的法律、法規、技術標准,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法律法規體系和技術標准體系。據相關數據表明,2001年我國保健食品銷售近500億元,到2010年,這個數字還可能再翻一番,保健食品生產企業也像雨後春筍一樣猛增至3000多家。2003年統計,人類進入「預防醫學時代」保健食品有廣闊的美景。
2.3保健食品的階段
保健品的發展歷史大致可分成三個階段:第一代保健食品包括各類強化食品,是最原始的功能食品,僅根據各類營養素或強化的營養素的功能推斷該食品的營養功能,這些功能未經任何實驗檢驗。第二代保健品是必須經過動物和人體實驗,證明具有某項生理機能。第三代保健食品不僅需要用動物和人體實驗來證明具有某項功能,還需要確知具有該功效的有效成份(或稱功能因子)的結構及含量。第三代保健食品在我國正蓬勃興起,代表未來的發展趨勢。
2.4保健食品的趨勢
在目前的中國,現在是三代產品分別在不同的市場區域存在但從總的方向來看,一代處在被淘汰的邊緣(在農村還有一定的市場),二代產品占據著中低端,三代產品位於中高端。在2000年之後大量的跨國企業大舉進入中國,帶來了發達國家大量先進的營養保健產品。這些產品幾乎都屬於第三代產品。在進行銷售產品的同時,他們做的大量的工作就是普及營養保健知識,教會消費者如何簽別,選擇保健食品。當消費者以挑剔的眼光再審視國內的很多營養保健品時,難看的包裝,含糊不清又誇大不實的功效,使的信任感大副降低。最後的受益者無疑為做知識行銷的跨國公司。雖然他們付出的很多,但收獲的也大。
3.影響各國保健食品產業發展的因素
3.1各國保健食品發展經歷的三個階段
各國保健食品發展均經歷三個階段,第一代為強化食品,第二代是經動物和人群試驗證明的某種保健功能,但不知其功能成份,化學結構,功能原理,不能定量測定特有成份。第三代是從天然原料中提取功能因子和功效成分,同時可明確其化學結構及含量。許多國家只承認第三代保健食品。認為它可使消費者認同,可以進行監控管理,防止魚龍混雜。從我國保健食品市場看:只有發展第三代保健食品才能與國際接軌,進入國際市場,在消費者中樹立誠信。
3.2影響各國保健食品產業發展的幾個因素
市場資料報道,全球未來十年,功能食品產業將以年均10%速度向前發展,大大超過食品工業年增2%的發展速度。影響功能食品產業發展的兩個主要因素:「市場拉動」與「科學推動」, 另外,「食品」工業及「政府」也是推動功能食品產業發展的兩個重要因素。
3.2.1市場拉動
市場拉動的決定因素是消費者。一個產品是否受到消費者青睞,主要決定於其口味,便利性及消費者信任度。按目前歐美流行看法,功能食品首先是口味,只有良好口感才能吸引消費者。消費者不會為了健康而忽視口味;另外是便利性,要求產品食用簡易,加熱方便,便於攜帶;第三信任程度,消費者對產品信任是它贏得市場的保證。產品安全、有效是提高消費者信任度的保證;良好「品牌」,激勵消費者購買是重要因素。
3。2。2科學推動
科學推動來說,功能食品科學研究需回答八個方面問題:①消費者理解:何種健康效應是消費者最需要的;②生物信息:何種分子擔負此項功能;③體外篩選及體內效果:如有多種組份共同作用,哪一種組分的生物效應最大;④生物利用度:具有生物效益的特定生物活性物質的消化、吸收狀況;⑤生物技術與食品工程:如何獲得這一生物活性物質及生產一種有前景的功能食品;⑥作用機理;⑦人群干預研究:對人體是否真正有效;⑧信息:我們如何解釋這些效應。縱觀國際功能食品的科學研究有幾點值得我們重視:①注意採用新的理論和方法來揭示食物中的非傳統的營養成份的作用及其機理。考慮到食物中的功效成份多數是一個混合物,分離純化有效成份有一定困難。日本大澤俊彥等人建立免疫化學研究方法,評價氧化應激,成功地制備出對脂質過氧化物,蛋白質,DNA氧化損傷有特異性抗體,並建立用此類抗體進行微量測定的ELASA法,從而達到可在體外和體內兩方面評價抗氧化的食物成份。利用這種方法可從血液、唾液及尿液中檢測出氧化應激損傷的生物學標記物。②更加註意開發新的功能素材。未來幾年世界各國將會更加重視研究開發非傳統營養素動植物資源。最近幾年,歐、美、日各國學者紛紛將目光投向中國、印度、南美以尋找能降低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一些慢性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老年性痴呆風險的功能素材。③更強調跨學科和跨國度的合作。近年來歐美各國相繼建立了功能食品研究開發國際性組織,還出版了刊物,如美國出版了「Functional Food」。國際生命科學會歐洲分會為了協調功能食品研究,由60名來自不同國家的研究人員組建功能食品科學研究專題組,下設六個分課題,對「生長、發育、分化」「底物代謝」「活性氧防禦」「胃腸生理和功能」「心血管功能」「行為和心理學」等六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還發表了專題論文,該項研究對未來功能食品發展有著深遠影響。
3、2.3食品工業及政府
食品工業的角色是顯而易見的,因為只有強大的食品工業才會生產出受消費者歡迎的口感良好的功能食品。也只有強大的食品工業,採用各種先進技術和質量監控措施才可能在產品中盡量多地保留功能成份,提高食品功能特性。在推動功能食品發展諸因素中,政府的角色也是十分關鍵的。因為政府不僅制定法規,政策,鼓勵功能食品產業發展,而且在加強市場監管,擇優劣汰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更重要的政府可以在科學家和消費者之間構築一個橋梁,加強信息交流,使消費者對各種功能產品有一個正確的理解,增強消費者對功能食品的信任度
4、各國保健食品市場的發展方向
縱觀有關報道,下列幾個領域的功能食品市場值得我們關註:
4.1兒童市場——一個特殊的消費人群。
在美國有0.72億兒童,其中 :血脂偏高——27萬;19歲以下兒童,高血壓——200萬;超重——1/4兒童,能量不足感到疲乏——60%; 15%兒童上課打瞌睡。敏銳的美國食品廠商推出了一系列適合兒童食用的功能性食品,如根據約80%兒童沒有得到推薦數量的維生素和礦物質,他們推出了一系列兒童強化食品如方便早餐及含有6種活菌的有機乳酪。能量強化食品也頗受歡迎,據調查美國有37%的高中生喜愛能量飲料,36%的學生飲用咖啡飲料,24%的學生飲用茶飲料。除了強調早餐重要性外,有關維生素A,C,E,B,β-胡蘿卜素產品受到少年兒童喜愛,具有提高智力的DHA,EPA產品也受到一定的歡迎。
4.2以提高生活質量為目標的成人市場
隨著人們期望壽命延長,工作節奏加快及生活水平提高,消費者特別是中老年人日益重視提高自身的生活質量。一是提供能量的產品。美國有75%的成年人關注能量和疲勞,3500萬成年人有能量缺乏症狀。每三個購買者中有一個表示,他們的家庭中有一人正在努力改善和消除能量缺乏和疲勞情況。2001年,美國運動營養食品銷售額達25億美元,提供能量飲料的銷售額為5億美元。近年,在美國有29%男性和36%女性關心精神應激,腦能量產品也在市場出現。第二是減肥產品,美國有將近1.05億20歲以上成年人超重,4250萬人肥胖,有將近50%的購物者承認他們的家庭有一人在試圖控制體重,全美有6200萬人在控制體重,有580萬的消費人群在試圖減肥。因而減肥功能食品包括低熱量食品在美國極為暢銷。第三是增強免疫功能的食品符合3/4美國人需要。美國每年有1.08億流感病例,因而提高免疫的功能產品和草葯為人們首選,特別是利用益生菌(probiotics)和益生元(prebiotics)的產品受到普遍關注。第四是提高視力的功能食品。它是功能食品領域中一個新出現的健康功能。美國有90%的成人希望保持健康視力,有28%的家庭中有一個成員在積極改善和治療視力。美國超過6000萬人近視,1400萬人黃斑功能減退。由於近年來科學發現葉黃素,花青素和類胡蘿卜素在改善視力方面有重要作用,以葉黃素為主要原料的產品已陸續在歐美上市。
4.3能性的休閑食品是未來功能食品發展的一個方向
這些年來,美國的功能食品生產廠商逐漸認識到,美國人並不想為了健康而放棄他們喜愛的休閑食品。一些聰明的廠商開始將功能性食品引入到休閑食品的領域。目前,不僅開發出功能性糖果(在糖果中強化VA,VC,VE和鈣),加鈣口香糖也出現在美國糖果市場。全世界功能性糖果的銷售額40億美元占糖果市場的1/6。目前,一些生產廠商還在研製具有增強免疫和清咽潤喉的功能性糖果。其次,功能性茶飲料也已成為歐美主流茶產品之一,不少廠商在開發功能性茶市場取得成功。
4.4「個性化生產」和「個性化服務」是未來功能食品企業的一個值得矚目的動向
個性化服務是21世紀最成功的商業策略。在功能食品領域內「個性化生產」 和「個性化服務」也是企業成功的策略之一。採用個性化包裝,個性化零售服務及專家的面對面的咨詢和售後服務正在贏得全球成功。比如為女性設計早餐全穀食品:提供每日需要量,鈣-60%、鐵-90%、葉酸-100%、VB12 -100%;為絕經期婦女:麵包-40ug異黃酮,飲料-100mg大豆異黃酮;成份包裝:益生菌+益生元,消費者可自行加入休閑食品和牛奶中。
4.5降低疾病風險的產品是未來功能食品開發的主渠道之一
利用功能性食品輔助葯物以減輕症狀,降低患病風險是未來功能性食品開發的一個主渠道。目前美國大約有5500萬消費者自行在市場購買一些健康食品來保持自身的健康。大約有一半的美國人相信可以使用一些食品以代替葯品來降低患病的風險。除了我們在前面提到的使用功能性食品降低心血管病,癌症,肥胖和糖尿病風險外,消費者也大量采購有利於降低、減輕骨質疏鬆,增進胃腸健康,預防齲齒,改善關節疼痛,抗過敏等方面的功能性食品和其他健康食品。
5、論文總結與未來展望
通過對健康營養與保健的學習,使我更加全面的認識到了健康定義和內容。健康不僅再是吃好喝好的問題,不再是穿好穿暖的這么簡單的問題,同時讓我更加關心到平時的飲食保健健康和生活的衛生潔凈,同時保持良好的心情和開朗的性格。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快節奏的生活,和巨大的生活壓力和其他方面的原因。使我們越來越忽視了自己的健康問題。由於人們對健康的認識越來越重視,而是的越來越全面,現代健康的定義越來越多元化,廣泛。包括生理,心理和社會適應幾個方面。心理的健康是身體健康的精神支柱,身體健康又是心理健康的物質基礎。生理的缺陷、疾病會使人煩惱、焦躁、憂郁等不良情緒,導致不正常心理狀態。現在人們都在常說就是:健康第一,知識第二,家庭第三,金錢第四。人生最珍貴的是生命,也是每個人最珍貴的財富。二十一世紀要道德,健康,素質的全面的發展以適應二十一世紀全面的新人才
參考文獻:
[1] 周宗燦,保健食品毒理學安全性評價。
[2] 金宗濂,世界功能食品發展趨勢與我國保健食品的進展。
[3] 高崧,中國保健食品行業淺析。
[4] 謝曉余,中國保健食品注冊管理。
[5] 韓歆,我國保健食品消費狀況分析。
[6] 夏開元,保健食品的工藝研究、質量標准制定原則及評價方法。
[7] 屈學林,劉曉燕,徐宏楠 ,我國保健食品的發展現狀及趨勢。
[8] 中國保健品行業分析報告。

5、科學養生方法。

1、早餐的營養搭配

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頓飯,每天吃一頓好的早餐,可使人長壽。早餐要吃好,是指早餐應吃一些營養價值高、少而精的食物。因為人經過一夜的睡眠,頭一天晚上進食的營養已基本耗完,早上只有及時地補充營養,才能滿足上午工作、勞動和學習的需要。

早餐在設計上選擇易消化、吸收,纖維質高的食物為主,最好能在生食的比例上占最高,如此將成為一天精力的主要來源。

2、午餐的營養搭配

午餐是一日中主要的一餐。由於上午體內熱能消耗較大,午後還要繼續工作和學習,因此,不同年齡、不同體力的人午餐熱量應占他們每天所需總熱量的40%。主食根據三餐食量配比,應在150-200克左右,可在米飯、面製品(饅頭、面條、大餅、玉米面發糕等)中間任意選擇。

副食在240-360克左右,以滿足人體對無機鹽和維生素的需要。副食種類的選擇很廣泛,如:肉、蛋、奶、禽類、豆製品類、海產品、蔬菜類等,按照科學配餐的原則挑選幾種,相互搭配食用。

3、晚餐的營養搭配

晚餐比較接近睡眠時間,不宜吃得太飽,尤其不可吃消夜。晚餐應選擇含纖維和碳水化合物多的食物。但是一般家庭,晚餐是全家三餐中唯一的大家相聚共享天倫的一餐,所以對多數家庭來說,這一餐大家都煮得非常豐富,這種做法和健康理念有些違背。

因此在調整上仍與午餐相同的是餐前半小時應有蔬菜汁或是水果的供應。一般而言,晚上多數人血液循環較差,所以可以選些天然的熱性食物來補足此現象,例如辣椒、咖哩、肉桂等皆可。寒性蔬菜如小黃瓜、菜瓜、冬瓜等晚上用量少些。

4、睡眠方面:夏季早上六七點起床比較好。午睡有利於氣血平衡,能有效補充體力、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健康的午睡以30~60分鍾為宜,若超過1小時,可能會對晚上的睡眠造成干擾,往往適得其反。

夏季天氣炎熱,人體消耗較大,如果經常熬夜,更會增加對身體的損害,一般晚上11時以前應當入睡。

5、運動方面,夏季是身體排泄的過程,血氣往外走,新陳代謝旺盛,可以適當進行有氧運動。工作一段時間後最好站起來走一走,做一些腿部運動操。

但進入高溫天氣,心臟排血量明顯下降,各個臟腑器官的供氧能力明顯減弱。外出活動最好選擇散步等溫和的方式,並避開烈日熾熱之時,以防中暑。

6、養生食療方案、科學飲食方案、防止疾病膳食方案

一般要咸甜搭配,要吃水果或喝果汁。

兒童的早餐:兒童正是生長發育的旺盛時期,注重補充豐富的蛋白質和鈣相當重要。首先要少量少吃含糖量較高的食物,以防引起齲齒和肥胖。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兒童的早餐通常以一杯牛奶、一個雞蛋和一兩片麵包為最佳。牛奶可與果汁等飲料交替飲用。麵包有時也可用餅干或饅頭代替。

青少年的早餐:青少年時期身體發育較快,常常肌肉、骨骼一齊長,特別需要足夠的鈣、維生素C、A等營養素來幫助身體的生長發育。因此,青少年合適的早餐是一杯牛奶、一個新鮮水果、一個雞蛋和二兩干點(主要是饅頭、麵包、餅乾等碳水化合物)。

中年人的早餐:人到中年是「多事之秋」,肩負工作、家庭兩大重任,身心負擔相對較重,為減緩中年人的衰老過程,其飲食既要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鈣、磷等,又應保持低熱量、低脂肪。可以選擇脫脂奶,豆漿等飲料,糧食方面比較簡單,不過不要吃油條,比較甜的(加了糖的)等糧食,一般的饅頭,麵包都可以,不過麵包不要加了油的那種就好了。還可以選擇吃個水果。如果要吃雞蛋的話,就不要吃蛋黃。

早餐還可以吃些菜,如菜包之類的,水果與菜不同。另外吃些菜的話營養更加好。包括蔥,青菜,蘿卜''''''''但是不用太多,只要把糧食的一些分量換過來就行了,水果也可以。至於飲料有200ML-250ML就好了。

營養學家早餐吃什麼

生活在緊張忙碌的大都市,大部分人都可以用睡懶覺、來不及准備等諸多借口作為不吃早餐的理由。那麼,讓我們看看,營養學家自己的早餐是怎樣安排和准備的?也許可以為許多白領或家長提供借鑒。方法很簡單,就是做三明治加喝牛奶,前一天晚上做好白水煮蛋或鹵蛋,對半切,黃瓜切片,櫻桃番茄洗凈,第二天早上直接將雞蛋/鹵蛋、黃瓜片、櫻桃番茄夾入兩片麵包中。孩子的那份,把蝦皮用微波爐轉一下再放進三明治中,既補充了鈣,又增加蛋白質,味道帶點咸,也比較爽口。如果要調味,還可以放些番茄醬。整個過程不超過10分鍾,但是營養要素都具備了。如果時間還是不夠,可以在前一天晚上就把三明治做好,早上直接用微波爐轉一轉便可。一杯牛奶加一片三明治,孩子不到10分鍾就能吃完。

需要提醒的是,最好在漱完口後、進餐前先喝一杯溫開水,這樣可以補充一個晚上消耗的水分。

營養早餐的多種搭配法

當然,早餐的選擇可以是豐富多樣的,只要滿足三大「必需」原則,你也可以發揮聰明才智做一份簡單又營養的早餐。

1、奶+菜包/肉包+蔬菜:酸奶含豐富的乳酸菌,對人體的貢獻甚至大於牛奶。但是酸奶不能早上空腹喝,最好和包子、饅頭等搭配吃。如果是素包如香菇菜包等,營養就比較齊全了;如果喜歡吃肉包,必須再補充些蔬菜、水果,或者用蔬菜汁、水果汁代替,最好是鮮榨的。

2、養顏八寶粥:女性白領如果有條件,可以前天晚上做好八寶粥,放入大米、紅豆、花生米、枸杞子等,第二天早上熱了吃,便捷又養顏。

3、降血糖牛奶麥片:把麥片先用開水沖好,再加入牛奶。這一搭配比較適合血糖高或有糖尿病家族遺傳的人。

春天正是孩子生長發育旺盛的季節,不少孩子午餐在學校吃,豐富性難以保證,所以早餐的作用尤其重要。專家呼籲,最好所有的家長都能勤快些,早起一刻鍾,為你的孩子准備一份豐富、營養的早餐,讓他「隨風拔得快」。

三口之家早餐食譜推薦方案一:

周一:牛奶3瓶(每瓶227毫升)加穀物90克,麵包夾草莓醬乳酪(麵包200克,草莓醬50克,乳酪3片30克)

周二:牛奶3瓶,花捲3隻(每隻50克),蛋糕3個(每個25克),梨1隻(150克)

周三:酸奶3瓶(600克),蛋餅3個(每個含雞蛋25克、小麥粉75克),大蘋果1個(150克)

周四:牛奶3瓶(每瓶227毫升)加穀物90克,肉包子3隻(每個50克),香蕉3根(300克)

周五:牛奶3瓶,三明治麵包3個(每個含麵包片兩片50克,生菜兩張50克,雞胸脯肉20克),煎餅3隻(每個50克),桔子3個(150克)

周六:大米粥(粳米100克),煎蛋3個(120克),燒賣3個(75克),菜包3個(150克),酸奶3瓶(600克)

周日:牛奶3瓶(每瓶227毫升)加穀物90克,火腿腸75克,早餐麵包3個(每個50克),香蕉3根(300克)

健康早餐小貼士

1、起床即吃早餐容易消化不良,一般在起床20至30分鍾後再吃為佳。

2、有早起習慣的人,早餐可安排在7點以後吃較好。

3、不要因為趕時間就吃得太快,以免損傷消化系統。

4、早餐也要定時定點,否則會影響消化、吸收。

5、早餐以後吃的食物並不能代替早餐,所以不吃早餐全靠加餐不科學。

6。家長的榜樣很重要,只有家長帶頭吃營養健康的早餐,孩子才會養成良好的早餐習慣。

健康早餐方案二:

周1:麵包(蛋糕)果醬(黃油)荷包蛋牛奶香菜胡蘿卜豆腐絲。

周2:黑面餑餑(燒餅)油條餛飩蒜泥拌黃豆蠶豆。

周3:熱餅松花(火腿)豆漿(牛奶)香蝦白蘿卜絲。

周4:花捲肉鬆炸花生米豆腐腦(鍋巴菜)杏仁蝦干熗芹菜。

周5:煎饅頭干煮果仁雞蛋面酸辣圓白菜。

周6:煎餅餜子鹵豆腐乾小米粥芥藍黃豆。

周日:三鮮炒飯雞蛋湯(豆漿)糖醋白菜。

7、科學飲食與養生保健定義

網上搜的:
科學飲食即健康飲食。平衡膳食、合理營養是科學飲食的核心。完善而合理的營養可以保知證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促進健道康和生長發育,提高機體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有利於某些疾病的預防和治療。
合理營養要求膳食能夠供給機體所需的全部營養素,並不發生缺乏或過量的情況版;平衡膳食則主要從膳食方面保證營養素的需要,以達到合理營養,它不僅需要考慮食物中含有營養素的種類和數量,而且還需要考慮食物合理的加工方法、烹飪過權程中如何提高消化率和減少營養素的損失。

與科學飲食與養生價錢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