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各種病人的營養餐
骨傷病人
1:骨折初期,受傷部位瘀血腫脹,經絡不通,氣血阻滯,此期治療以活血化瘀、行氣消散為主。中醫認為「瘀不去則骨不能生」,可見,消腫散瘀為骨折癒合之首要。飲食配合原則上以清淡為主,如蔬菜、蛋類、豆製品、水果、魚湯、瘦肉汁等,
忌食酸辣、燥熱、油膩,尤不可過早施以肥膩滋補之品,如骨頭湯、煲雞、燉水魚等,否則瘀血積滯,難以消散,必致拖延病程,使骨痂生長遲緩,影響日後關節功能的恢復。
2:骨折恢復至中期,瘀腫大部分吸收。此期治療宜和,以祛瘀生新、接骨續筋為主。飲食上由清淡轉為適當的高營養補充,以滿足骨痂生長的需要,可在初期的食譜上加以骨頭湯、田七煲雞、動物肝臟之類,以補給更多的維生素A、維生素D、鈣及蛋白質。
3:骨折部瘀腫基本吸收,開始有骨痂生長,此為骨折後期。治療宜補,通過補益肝腎、氣血,以促進更牢固的骨痂生成,以及舒筋活絡,使骨折部位的鄰近關節能自由靈活運動,恢復往日的功能。飲食上可以解除禁忌,食譜可再配以老母雞湯、河車雞腳湯、豬骨湯、羊骨湯、鹿筋湯、燉水魚等,能飲酒者可選用杜仲骨碎補酒.雞血藤酒、虎骨木瓜酒等。
飲食只是配合治療,而不能取代治療。在骨折後接受治療的同時,在醫生的指導下,根據病人的病情發展,選擇適當的食物,對促進骨折癒合是有積極作用的。
【飲食療法】
方1 赤小豆適量煎服,加赤砂糖少許溫服之,本方適用於活血化瘀期。
方2 豬骨頭1000克,黃豆250克,加水小火燒爛,加鹽姜調味分飲食之。
方3 豬脊骨一具,洗凈,紅棗120克,蓮子90克,降香、生甘草各9克,加水小火燒爛,加姜鹽調味分多次飲之。
方4 鮮湖蟹2隻,取肉(帶黃),待粳米粥熟時,入蟹肉,再加以適量生薑、醋和醬油服食,常服。
方5 烏雄雞1隻(約500克),去皮毛內臟,洗凈,「三七」5克切片,納入雞肚中,加少量黃酒,隔水清燉,熟後用醬油蘸服,常服。
方6 生黃芪30~60克,濃煎取汁,加粳米100克,煮粥,早晚服食。
方7 當歸20克,黃芪100克,嫩母雞1隻,加水同煮湯食用。
方8 紫丹參50克,洗凈,加水煮,取汁,其汁與豬長骨1000克、黃豆250克同煮,待爛熟,加入少量桂皮、鹽即成。
方9 生螃蟹500克,搗爛,熱黃酒沖服250克,余渣敷患處,約半日「各各」有聲即好。用於骨折接骨。
骨折不宜多吃肉骨頭
一般人認為,骨折後多吃些肉骨頭,可以使骨折早期癒合。其實不然。現代醫學經過多次實驗證明,骨折病人多吃肉骨頭,不但不能促進骨折早期癒合,反而使骨折癒合推遲。
分析其原因是,受損傷後骨的再生,主要依靠骨膜、骨髓的作用。而骨膜、骨髓只有在增加骨膠原的條件下,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從肉骨頭的成分來看,主要是磷和鈣。骨折後如果攝入大量磷和鈣,就會使骨質內無機質成分增高,有機質與無機質比例失調,導致阻礙骨折的早期癒合 。
要想使骨折早期癒合,除了及早就醫、採取適當固定、合理用葯、早期功能鍛煉以外,在飲食上,應食用一些能夠轉化為有機質骨膠原的食品,如新鮮蔬菜、水果、豆製品等。當然,少量或適量地吃些肉骨頭也是可以的。
要注意使食物易於消化和吸收,慎用對呼吸道和消化道有不良刺激的辛辣品(辣椒、生蔥、芥末、胡椒)等
腦出血病人
飲食:病人病情如已穩定,但有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吞咽困難時,應採用鼻飼飲食,將易消化的流汁狀飲食,如濃米湯、豆漿、牛奶、新鮮蔬菜汁、果汁等分次灌入,或5-6次灌入混合奶1000-2000毫升,灌入食物不宜過熱過冷,以37℃-39℃為宜。混合奶配製所需原料為鮮牛奶600毫升,濃米湯350毫升,雞蛋2個,白糖50克,香油10克,以及鹽3克。配製方法分三步:(1)把洗干凈的雞蛋磕開,放入干凈盛器內,加入白糖、鹽、油,用筷子攪勻;(2)將鮮牛奶600毫升和米湯350毫升混合煮沸;(3)將製成的雞蛋混合液倒入煮沸的牛奶米湯中,邊倒邊用筷子攪拌,即成1000毫升混合奶。此1000毫升混合奶中含蛋白蛋質40克,脂肪40克,糖類120克,熱量4184千焦耳(1000千卡)。病人若並發糖尿病,免加白糖。
若腦出血病人神智清醒,但進食時有時發生嗆咳,則應給予糊狀飲食,其飲食內容為蒸蛋羹、肉末菜末稠粥、肉末菜末爛面條、牛奶沖藕粉、水果泥或將飯菜用搗碎機搗爛後給病人食用。
腦出血病人康復期無吞咽困難,宜以清淡、少油膩、易消化的柔軟平衡膳食為主。
首先,應限制動物脂肪,如豬油、牛油、奶油等,以及含膽固醇較高的食物,如蛋黃、魚子、動物內臟、肥肉等,因為這些食物中所含飽和脂肪酸可使血中膽固醇濃度明顯升高,促進動脈硬化;可採用植物油,如豆油、茶油、芝麻油、花生油等,因其中所含不飽和脂肪可促進膽固醇排泄及轉化為膽汁酸,從而達到降低血中膽固醇含量,推遲和減輕動脈硬化目的。
其次,飲食中應有適當蛋白質,常吃些蛋清、瘦肉、魚類和各種豆類及豆製品,以供給身體所需要的氨其酸。一般每日飲牛奶及酸牛奶各一杯,因牛奶中含有牛奶因子和乳清酸,能抑制體內膽固醇的合成,降低血脂及膽固醇的含量。飲牛奶時可將奶皮去掉。豆類含豆固醇,也有促進膽固醇排出的作用。
要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因其中含維生素C和鉀、鎂等。維生素C可降低膽固醇,增強血管的緻密性,防止出血,鉀、鎂對和因管有保護作用。
可多吃上結含碘豐富的食物,如海帶、紫菜、蝦米等,碘可減少膽固醇在動脈壁沉積,防止動脈硬化的發生。
每日食鹽在6克以下為宜,因食鹽中含有大量鈉離子,人體攝入鈉離子過多,可增加血容量和心臟負擔,並能增加血液粘稠度,從而使血壓升高,對腦出血病人不利。
忌用興奮神經系統的食物,如酒、濃茶、咖啡及刺激性強的調味品。此外,少吃雞湯、肉湯,對保護心腦血管系統及神經系統有益,且需忌暴食。
家有腦出血病人,一般可選擇下述輔助食療方劑:1.黑木耳6克,用水泡發,加入菜餚或蒸食。可降血脂、抗血栓和抗血小板聚集。2.芹菜根5個,紅棗10個,水煎服,食棗飲湯,可起到降低血膽固醇作用。3.吃鮮山楂或用山楂泡開水,加適量蜂蜜,冷卻後當茶飲。若腦出血並發糖尿病,不宜加蜂蜜。4.生食大蒜或洋蔥10-15克可降血脂,並有增強纖維蛋白活性和抗血管硬化的作用。5.腦出血病人飯後飲食醋5-10毫升,有軟化血管的作用。
胃癌患者
胃癌患者的飲食宜忌
胃癌病人的飲食,應根據病情的輕重,結合病人的性別、年齡、體質、嗜好等綜合辨證。按照「寒者熱之」,「熱者寒之」,「虛者補之」,「實者瀉之」的基本原則,全面考慮食物的調配。
1.胃癌病人大多表現為身體虛弱,需要補氣血,但要區分是陰虛還是陽虛。陰虛者清補(補陰),陽虛者溫補(補陽)。清補食品有淮山、龍眼肉、蓮子、木耳、香菇、百合、冰糖、藕、豆腐、蜂蜜、綠豆、鴨、鱉、蚌肉、牛乳、薏苡仁、紅棗、糯米、青蛙等。溫補食品有牛肉、羊肉、雞肉、狗肉、鱔魚、海參、豬肝、鵝肉、鯉魚、鰱魚、草魚、黃魚、荔枝、胡桃、栗子、胡蘿卜、紅糖等。
2.飲食抗癌為中醫辨證施食的特點之一。已證實有明確抗胃癌作用的食物有黃芪、大蒜等;有一定抗胃癌作用的有香蕈、香菇、靈芝、薏苡仁、木耳、人參、蜂蜜、蜂王漿、淮山、海參、蟾蜍、紫草等。蔬菜、水果和豆類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C和微量元素硒、銅等,也具有一定的抗胃癌作用。
3.胃癌患者進食時應心情舒暢;以免膩滯難化、壅中困脾。
4.飲食最好能和四時相吻合。春夏陽氣升發之時,不要過多食用油膩食物以免「困脾」,也要少食生冷的食物,以免迂阻脾胃陽氣。夏季濕熱,則可食用綠豆湯、荷葉粥等。秋冬陽氣收,則需食用溫軟食物,宜多吃溫補食物。
Tags:胃癌
據英國衛生基金會和癌症研究所估計,50%的癌症是由於飲食而引起的。專家指出,通過改變飲食,可使全部癌症減少1/3。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研究所腫瘤醫院教授、北京市抗癌協會理事會副理事長林培中,接受采訪時對此表示贊同。他認為,90%以上的癌症是由外在環境因素引起的。這里的環境,有兩方面的意思:一是指飲食,外界環境污染了飲食,人們食用後,從而導致發病。二是指大氣污染,比如汽車尾氣、工業污染等。
林教授認為,腫瘤的發生離不開環境,離不開飲食,合理健康的飲食結構對人體是非常有意義的。他舉例說,近幾年的研究發現,結腸癌的發病率越來越高,這主要是人們的生活水平在逐步提高,主食吃得精細了,導致發病率升高。另外,乳腺癌的發病率也有所升高,盡管病因不是很明確,但業內人士考慮主要是受飲食、激素等影響。國外統計發現,乳腺癌多與進食脂肪類食物、咖啡等過多有關。
如何解決相當一部分人的飲食營養成分不平衡,建立合理健康的飲食結構呢?
林教授強調,首先是調整飲食結構,要多吃綠色蔬菜、水果、穀物,穀物要注意不能吃得太精細,要多吃粗糧,多吃豆製品,黃豆里含有最好的植物蛋白。以前總是要求大家不吃什麼,這種提法是有一定缺陷的,現在反過來,提倡大家多吃什麼,這是非常積極的。另外,要改變飲食方式,少吃或者不吃油炸、發霉、腌制、熏制的食物,像熏腸、臘腸等。
胃癌是我國發病率較高的惡性腫瘤;發病年齡以40一60歲最為常見,男性多於女性,胃癌治療主要是採取以手術治療為主的綜合治療。外科手術的護理對於疾病的恢復、減少並發症、減輕痛苦起著重要作用。其中的飲食護理在胃切除術後是一項極重要的護理內容,進食過於急切或過於保守都會導致不良的後果。在此結合本人的臨床體會,談談胃癌手術後飲食的護理。
胃癌手術包括根治性切除、姑息性切除及胃空腸吻合術,視腫瘤分期而定。飲食護理實施一般在自然排氣後3—4天左右,胃次全切除術後與全胃切除採取不同護理:
1.胃次全切除術 堅持少量多餐的方式。拔管後當日給少量飲水,每次4—5湯匙,每1—2小時一次。第二日進半量流食即每餐50一8Qnl,第三日全量流食每次lOO一15(Lnl,緩慢攝入,每日6—8次,攝入含高蛋白、高維生素和多種礦物質的食物,應避免易脹氣的食物,以蛋湯、菜場、藕粉為佳。若術後恢復正常,第四天可進稀飯,10一14天後可進干飯。主食與配菜應軟爛易於消化,忌進食生硬、油炸、濃茶、酒等刺激性食品。
2.胃全切除術 一般進食原則是:少量多餐,循序漸進,進清淡易消化的流食,逐漸過渡到普食。飲食計劃:停胃腸減壓後第2天開始進食糖水、米湯3Qnl,每2小時交替;第3天60n1,每2小時交替;第4天改為100T11,每2小時交替;第5天流食半量,第6、7、8、9天進流食全量,第10天改半流食。以上計劃以病人主訴無不適為原則。可根據病入具體情況隨時修改,如病入感覺腹脹、腹痛應停止進食,觀察有無梗阻症狀。
3.注意事項 術前應做好解釋工作,說明術後飲食必須嚴格執行醫囑,不可隨意進食和飲水,並需將口水吐出,以防發生吻合口瘺及傾倒綜合征。
①有無吻合口瘓吻合口瘺易發生在術後1周左右。若全胃切除病人術前營養差,較易發生吻合口瘺。其症狀為突然劇烈腹痛、腹肌緊張、體溫升高,此時不能盲目打止痛針,應及時報告醫生及早確診。
②有無傾倒綜合征常見於胃大部切除後由於喪失幽門括約肌的控制,使食物過快地進入空腸。若攝入含搪較多的流質或食物,未能經胃腸液混合而迅速進入空腸,在短時間內使高滲食物變為等滲,將大量細胞外液吸入腸腔,血容量減少。此外,也因飽餐後腸腔突然膨脹,加劇腸蠕動,引起腹腔神經叢的刺激反應。病人表現為進食半小時後出現頭暈、面色蒼白、眩暈、心悸、出汗、惡心、嘔吐,或腹痛、腹脹、腹瀉等症狀,應立即使病人卧床以緩解症狀或靜脈補充等滲溶液以維持血容量。為了防止傾倒綜合征的發生,應鼓勵病人少量多餐,進食時盡量少喝水,防止液體將食品很快溶解而形成高滲溶液排至空腸,宜躺卧進食,進食後繼續平卧20—30分鍾可控制或減輕症狀。
文/唐玲光 癌症流行病學專家最近研究發現,我國胃癌死亡率呈上升趨勢,男性90年代比 70年代增長了10.98%,女生增長了6.32%,始終是我國惡性腫瘤的首位,約占 消化系腫瘤的一半。早期表現上腹部不適、疼痛或脹滿、食慾不振、厭食、消瘦等 ,晚期腹部可觸及包塊、有明顯壓痛等。臨床治療主要是採取腫瘤根治,胃大部切 除術(2/3以上),有轉移者,還要進行放療和化療。 術後還會導致營養性並發症,所以飲食治療是康復的關鍵。任務有三:1.供 給充足的營養,保證正常生活和康復需要,這是基本任務;2.如進行放療和化療 ,在殺傷癌細胞的同時還會殺傷正常細胞,必須提高機體抵抗力,增加白細胞及紅 細胞等的葯膳配合治療;3.提高機體抗癌能力,攝取具有殺傷或抑制癌細胞而保 護正常細胞的防癌抑癌葯膳。 一、預防術後傾倒綜合症的飲食方法 胃大部分切除的術後患者首先應消除害怕吃東西會影響刀口癒合等心理因素, 精神放鬆,相信醫生的科學安排。進餐採取半卧位,進食後要平卧15-30分鍾後再 活動。這是為了防止殘胃內的食物突然進入十二指腸和空腸而引起的上腹脹滿、惡 心、嘔吐、腹瀉和心慌等傾倒綜合症。進食內容,最初以高營養易消化的流食、半 流食、軟食為主,食物應無刺激性,戒煙酒,宜多食含胡蘿卜和維生素C豐富的水 果蔬菜。烹調方式忌煎、炸,飲食方式應量少多餐。 二、術後七天內的飲食選擇 術後約72小時(排氣後)開始進食清流質半量,術後第4-5天給全量清流食, 第5-6天可給一般流食,第7天可進半量半流質,以後逐漸增加質和量。進食初期 應注意飲食量,一般由一次60毫升,逐漸增至100-200毫升。由清流質逐漸過渡到 1號到2號膳食,以後改用少渣低糖半流質,再改為高蛋白半流質食。 1.術後流質1號膳食的時間和內容 早上7點:5%的甜米湯200毫升;9點:蒸雞蛋羹40克;11點:麥乳精20克,沖 雞蛋40克;14點:5%甜豆漿200毫升;17點:5%甜米湯200毫升加沖雞蛋40克。一 日總量:蛋白質21.3克、脂肪30.12克、糖64.62克,總熱量2572KJ(614.8 K C01)。 2.術後2號膳食的時間和內容 早上7點:5%甜米湯250毫升;9點:5%甜牛奶250毫升;11點:肉泥20克、豆 腐腦200克;14點:5%甜豆漿250毫升;17點:麥乳精20克、沖雞蛋40克;20點: 雞蓉湯(雞肉50克十菱粉5克十食油5克)。全天總量:蛋白質5l.3克、脂肪37. 3克、糖98.2克,總熱量3905KJ(933.3 KC01)。 3.術後少渣低糖半流質膳食的時間和內容 早上7點:雞蛋40克甩秀、面條50克;9點:牛奶250毫升、糖20克;11點:面 條50克、氽魚圓75克;14點:肉泥20克、豆腐腦200克;17點:雞蛋40克、肉泥30 克、面片50克。全天總量:蛋白質56.4克、脂肪68.5克、糖24.8克,總熱量56 00KJ(1338.8 KC01)。 4.術後高蛋白半流質膳食的時間和內容 早上7點:雞蛋80克、面條100克;9點:牛奶250克、糖15克;11點:菜泥100 克、面條100克、炒魚片150克;14點:豆漿250克、糖15克;17點:菜泥100克、面 片100克、肉泥50克、炒雞蛋40克。總量:蛋白質83.8克、脂肪8l.3克、糖229. 9克;總熱量8310 KJ(1986 KC01)。 三、胃癌大部分切除術後保健治療葯膳 山葡萄根、獼猴桃根茶飲。取二味各40克,常規水煎制劑,調味。每日1劑, 分早晚2次服用。 最近研究證明,山葡萄、獼猴桃除含大量維生素和無機鹽等營養素外,尚有很 多葯用功能,都有抗癌抑癌作用,還能補氣血、強筋骨,有清熱、解毒、利尿等作 用。可少量當水果吃,但因它們含果酸較多,易使人反胃酸,損傷牙齒等,不能多 食,故可用其根製成煎劑或用保溫杯泡當茶飲,可配合治療胃癌或抑癌復發。 枸杞瘦肉甲魚湯。枸杞子40克、瘦豬肉150克、甲魚500克。將枸杞子洗凈,豬 肉切細絲,甲魚去內臟切塊。齊放鍋內,加水適量燉熟,撒食鹽等調味,佐餐。每 日適量常服。本膳有滋陰養血、補益肝腎,治療癌腫術後體弱、貧血等功效。 摘自《家庭美容健身》
眾所周知,胃是人體中主要的消化器官,因患癌症,要切除大部分的胃,對人體產生影響是理所當然的。
胃大部分切除後,營養吸收明顯不足,總熱量不足可使人消瘦、疲乏。為了避免這些情況的發生,病人需要把好三關。第一關是食品加工關,食品應選營養價值高,易於消化吸收的,並且盡可能切碎做細,多燉多煮,使之軟化。而且,在營養要素上要面面俱到,保證維生素C、鐵質、肝制劑等的供應。第二關是細嚼慢咽關,此類病人原先的進食習慣大多求急貪快,因而要改成細嚼慢咽頗費時日,有人陪同進食也是一種可取形式,以便不時提醒。第三關是限制進食有大量維生素的食物,以減緩小腸蠕動,延長食糜在小腸內的貯留時間,從而有利於營養素的吸收。
其次,胃大部分切除後的病人,可能會發生一種特殊的"傾倒綜合征"。對胃切除後的病人宜少量多食,多進干食,少食大量湯水及高碳水化合物,食後平卧可預防或減少傾倒綜合征的發作次數,減輕發作程度。
日期:2003-9-16
胃癌是原發生於胃部一種常見的惡性腫瘤。本病主要是食用含有亞硝酸胺致癌食品如熏制食物、腌菜、霉變食物等所致。慢性萎縮性胃炎與胃癌的發生有密切關系,另外腸上皮化生與腸型胃癌,消化道潰瘍與胃癌的前期病變有關。胃癌的擴散與轉移有三種形式:
①腫瘤直接擴散侵犯胃周圍的組織,如肝、橫膈、結腸、胰腺、大網膜等。
②淋巴道轉移是胃癌最常見的轉移方式,隨著癌瘤侵犯的深度及廣度的增加,各站淋巴結的轉移率也逐漸增加,可沿胸導管轉移達左鎖骨上淋巴結,甚至兩側鎖骨上淋巴結都可轉移。
③胃癌細胞常由門靜脈進入肝內形成肝轉移,此外可沿著血道引起肺、骨、腦、卵巢、臍周皮膚等的轉移。癌細胞侵及胃漿膜後,會脫落,播散於腹腔、盆腔,引起腹水,也會導致傷口周圍的種植轉移。
上腹部不適、疼痛、空腹時或飯後胃痛、食慾差、嘔吐、惡心、時常伴有腹瀉、黑便、體重減輕、對食品的喜惡忽然改變等都是胃癌的早期常見症狀。如果有了以下症狀者,應及時到醫院作進一步檢查。
①有一般上消化道症狀,即使症狀很輕微,如果持續或間歇發作3~6 個月以上者。
②曾有「胃病史」,近期內症狀明顯加重者。
③已證實有慢性胃炎,或多發性胃息肉者。
④典型潰瘍病史的規律性有改變者。
⑤長期出現大便潛血試驗陽性者。
診斷:
纖維胃鏡檢查及胃脫落細胞學診斷,是胃癌診斷的最主要的方法。Hcd1ca13;X線胃鋇餐檢查H是診斷胃癌不可缺少的方法之一。Hcd1ca05;胃液分析H、四環素熒光試驗、胃癌免疫學診斷檢查對胃癌的診斷都有一定的價值。
治療:
在胃癌明確診斷後,應及時到專科醫院進行治療。Ⅰ、Ⅱ期胃癌,以手術根治切除為主,術後Ⅱ期胃癌可考慮進行化療及中葯治療。Ⅲ期胃癌也應爭取作根治切除術,如果確實不能作根治術,可作姑息性切除術,術後應考慮進行化療及中葯治療。Ⅳ期胃癌而無明顯遠處轉移者,其中部分病例可作根治性手術或姑息性切除術,不能切除者可作短路手術,術後應採用化療及中葯治療。
預防:
①食用新鮮食品,飲食有節。
②保持心理平衡,情緒穩定。
③積極治療慢性疾病首先要積極防治口腔和慢性上呼吸道疾病,積極治好慢性胃病。
『胃 癌』的致病因素及預防
胃癌發生的可能因素是什麼關於胃癌的病因問題,雖然許多醫學專家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目前仍不清楚,現在只能將與胃癌發生有關的發病因素作如下介紹:(1)亞硝胺與胃癌:亞硝胺類化合物的致癌問題,已受到普遍重視。目前已經通過動物實驗證明嚴硝胺類化合物可以引起動物發生胃癌。在自然界中亞硝胺類化合物的前身物質——二級胺及亞硝酸鹽分布很廣,這些物質隨食物進入到胃,在胃內高酸環境(PH13)和(或)細菌的作用下,可以轉變為亞硝胺類物質,從而誘發胃發生癌變。(2)胃部疾病與胃癌的關系: ①慢性胃炎和腸化生:慢性胃炎特別是慢性萎縮性胃炎可以發展為胃癌。胃竇部胃炎化胃體部胃炎的胃癌發病率為高,有統計報導,大約有10%胃竇部胃炎可能發生胃癌。慢性萎性胃炎發生胃癌是因為該病變常伴有腸上皮化生,這種病變繼續發展為不典型增生,後者被認為是胃癌的前期病變。 ②胃息肉:胃息肉是一種腺瘤,屬於良性腫瘤。當息肉的直徑超過2厘米時,就顯示出惡性變的可能。有人檢查了183例胃腺瘤性息肉、其中35例(18%)是惡性的。 ③消化性潰瘍:關於胃潰瘍能否發生癌變的問題,一直有很大的爭論。多數臨床及病理工作者認為;有一部分胃部可以由胃潰瘍惡變而來,這方面的主要依據一是經久不愈的胃潰瘍患者其胃癌的發病率要高些;另外有些胃潰瘍的患者,有明顯臨床症狀改變時,常是惡變的徵象。從病理學角度來看,據上海、北京一些醫院病理科報告,由胃潰瘍惡變的胃癌為5-0%。但也有人認為胃潰瘍惡變的胃癌的不到1%。 ④遺傳因素:胃癌患者親屬的本病發病率高於正常人的四倍。在高家素人中屬於A型血者的胃癌發病率也高於正常人。這些現象和流行病學所赤雲的種族發病率差異說明遺傳。一種族與胃癌的發病有一定的關系。怎樣預防胃癌 ⑴不吃或少吃含有亞硝胺類物質的食物如咸魚、香腸及酸菜等。 ⑵我吃新鮮蔬菜、避免多吃過度刺激性飲食。節制煙酒,定時飲食。飲食適度,防止暴飲暴食,以減少胃炎和胃潰瘍的發生。 ⑶積極強療萎縮性胃炎,胃潰瘍等疾病,並應定期復查。 ⑷一經確診為多發性息肉或直徑大於2厘米的單發性息肉,應及時採取手術治療。 ⑸對有柏油樣便者,無論有無胃部症狀,都應該到醫院作進一步檢查。
2、活血的食物有哪些
活血化瘀兩種食物:一種可以促進人體血液循環,適合治療血瘀證,稱為血液循環食品。
茄子味甜,性涼,脾、胃、大腸經。作用:清熱止血。便秘。感冒虛瀉,孕婦飲食。柿子味甜,澀,寒,心,肺,大腸經。功效:潤肺止咳,涼血止血,收斂止瀉。蓮藕味甜、寒、心、脾、胃經。功能:用涼血散瘀,清熱化瘀,用脾胃開胃物成熟,養血生肌,止瀉。
菠菜味甜,味寒,回腸經胃。涼血止血,通便通便,緩解便秘、濕熱。適用於血熱嘔吐、血在大便、胃熱濕、胃熱燥及便秘。黑木耳味甜,性平,胃,大腸經。功能:涼血止血。適用於血熱嘔吐血、血尿、大便干。寒虛證,脾虛泄瀉飲食。
刺谷(白穀子)味苦,微寒,歸心、肝、肺經。桃子嘗起來酸甜,性溫高。功效:活血消積,益氣生津。適用於血瘀胃痛、便秘。缺乏寒證的飲食。醋酸苦,性溫,肝,胃經。功效:活血化瘀、止血、蛔蟲、解毒。適用於胃、腹痛、食慾不振、吐血、便血。
(2)活血化淤養生餐擴展資料:
活血化瘀,用具有消散作用的、或能攻逐體內瘀血的葯物治療瘀血病證的方法。
有通暢血脈、消散瘀滯、調經止痛的作用。適用范圍很廣,如瘀阻於心所致的胸悶心痛、口唇青紫。瘀阻於肺所致的胸痛咳血、瘀阻於肝所致的脅痛痞塊、瘀阻於胞宮所致的小腹疼、,月經不調、痛經等;瘀阻於肢體所致的局部腫痛青紫;瘀阻於脈絡所致的半身不遂等。
常用川芎、桃仁、紅花、赤芍、丹參、蒲黃、乳香、沒葯等葯物組成方劑,代表方劑有桃仁承氣湯、血府逐瘀湯、復元活血湯、溫經湯等。活血化瘀常同補氣、養血、溫經散寒、清熱、行氣、攻下等治法配合使用。
3、活血化淤又補脾胃補氣的日常食物?
活血化淤又能同時補脾胃補氣的中葯都很少,還食物呢。不過還真有一樣
紅糖
紅糖為禾本科草本植物甘蔗的莖經壓榨取汁煉制而成的赤色結晶體。異名:沙糖、赤沙糖、紫沙糖、片黃糖。有豐富的糖份、礦物質及甘醇酸,
常常有人好奇,現在當紅的日本「黑糖」與我們傳統所說的紅糖究竟是不是同樣的東西?答案是「肯定的」,傳統的紅糖與現在流行的各種黑糖都是以相同方法製作出來的糖,在營養與食用功效上也相同,所以可說是同樣的東西。
兩者之間顏色的深淺是因受到熬煮糖漿的時間長短所影響,黑糖的熬煮時間較長,糖漿經濃縮後做出來的糖磚呈現出近黑色之外觀。至於兩者間形態粗細的差異則是因為再加工的方式不同導致,所以常見有切割成不同大小的糖磚或是研磨成粉狀的糖粉。
不論是紅糖、黃糖、白糖、冰糖,起初的提煉作法都是一樣的,之所以會成為不同顏色、型態的糖,原因在於最後精製與脫色的程度不同。精製的程度越高顏色越白、純度越高,但是甜度卻不會因為純度高而增加。
這幾種糖中甜度較高的是紅糖與黃糖。紅糖的成分所含物質豐富,除了甜味外,還具有獨樹一格的特殊風味,適合運用在作法簡單的料理上,才不會使味道太過復雜而弄巧成拙,例如用來製作紅豆湯、紅糖糕、紅茶、咖啡甜味皆醇厚獨到。黃糖的風味與甜味居於中間,因此最常用來烹調一般的菜餚。白糖與冰糖甜度較低,但因為甜味的純度高,可用來調制飲料或製作西點不會影響其他材料的原味,且具有使糕點質地蓬鬆的效用。
紅糖的種種特殊作用,主要得益於它的天然成分。據香港賽特皮膚研究中心的皮膚醫學專家們20年來的潛心鑽研,發現紅糖中蘊含著大量的營養物質對肌膚的健康、營養有著獨到的功效:
1.紅糖中所含有的葡萄糖、果糖等多種單糖和多糖類能量物質,可加速皮膚細胞的代謝,為細胞提供能量。
2.紅糖中含有的葉酸、微量物質等可加速血液循環、增加血容量的成分,刺激機體的造血功能,擴充血容量,提高局部皮膚的營養、氧氣、水分供應。
3.紅糖中含有的部分維他命和電解質成分,可通過調節組織間某些物質濃度的高低,平衡細胞內環境的水液代謝,排除細胞代謝產物,保持細胞內、外環境的清潔。
4.紅糖中含有的多種維他命和抗氧化物質,能抵抗自由基,重建和保護細胞基礎結構,維護細胞的正常功能和新陳代謝。
5.紅糖中含有的氨基酸、纖維素等物質,可以有效保護和恢復表皮、真皮的纖維結構和鎖水能力,強化皮膚組織結構和皮膚彈性,同時補充皮膚營養,促進細胞再生。
6.紅糖中含有的某些天然酸類和色素調節物質,可有效調節各種色素代謝過程,平衡皮膚內色素分泌數量和色素分布情況,減少局部色素的異常堆積。
[編輯本段]營養成分
甘蔗含有多種人體必需氨基酸,如賴氨酸、檸檬酸等,這些氨基酸都是合成人體蛋白質、支援新陳代謝、參與人體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基礎物質,對促進健康有絕對的正面效用。未經過精煉的紅糖保留了較多甘蔗的營養成分,也更加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因此能快速補充體力、增加活力,所以又被稱為「東方的巧克力」,其中不僅含有可提供熱能的碳水化合物,還含有人體生長發育不可缺少的蘋果酸、核黃素、胡蘿卜素、煙酸和微量元素錳、鋅、鉻等各種元素。 據分析,每100克的紅糖含鈣90毫克,是白糖的3倍;含鐵4毫克,為白糖的3倍。
[編輯本段]保健紅糖
保健紅糖簡介
在傳統紅糖的基礎上通過添加一些具有保健功效的食物,從而成為具有保健性質的紅糖,是紅糖發展的新趨勢。這類產品最早出現在日本,比較常見的是添加人參、三七等中草葯,通過與紅糖的合理配伍,增加紅糖的保健功效,成為新一代保健紅糖。近年來,在國內市場上也興起了保健紅糖熱,但由於我國對食品行業的法律限制較為嚴格,普通中草葯是不允許添加到食品裡面的,只能按照國家衛生部頒布的葯食同源物品可用於食品物品名單規定的內容添加,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國保健紅糖的發展。
保健紅糖的品種
目前市場上比較常見的保健紅糖品種主要有「薑汁紅糖」(主要添加生薑(姜粉、薑汁,有時也適當配伍蔥白))、「益母紅糖」(主要添加紅棗、胡椒(益母草作為中草葯,按國家規定是不允許添加到食品的,因而益母紅糖並不含有益母草成份))「」「產婦紅糖」(主要添加阿膠、胡椒)、「阿膠紅糖」(主要添加阿膠成份)、「玫瑰紅糖」(主要添加玫瑰成份)等。
保健紅糖的生產
保健紅糖作為一種新型紅糖,國內生產企業主要採用二種製作工藝(1)現代工業製作方式一:用紅糖和輔料(不同的保健紅糖會添加不同的輔料,比如姜粉、蔥白粉、胡椒粉、棗粉、阿膠粉、玫瑰粉等)按一定比例進行物理混合而成(由於沒有經過高溫處理,因此食用時最好再用鍋熬一下效果更佳),由於製作方式簡單,設備投入較小,目前市場上絕大多數廠家都採用這種生產方式;(2)現代工業製作方式二:在紅糖熬制過程中直接添加輔料,和紅糖一起經高溫(一般可達125度左右)熬制而成,由於這種方式工藝復雜,設備投資較高,因而國內僅有為數不多的企業(例如上海浦仕聯(品牌為「滬生堂」))採用這種方式生產,該企業並把這項技術申請了國家發明專利,專利號為200810237300.6。
保健紅糖的適合人群
品名:薑汁紅糖 功效:祛寒暖胃、緩解腹痛 適合人群:適合除糖尿病人外的所有人群
品名:益母紅糖 功效:補血益氣,緩解腹痛 適合人群:成年女性(初潮來臨後的女孩子即可以飲用)
品名:產婦紅糖 功效:緩解產後腹痛,促進惡露排出 適合人群:產婦
品名:玫瑰紅糖 功效:和血行血,理氣解郁 適合人群:成年女性(包括少女)
品名:阿膠紅糖 功效:和血滋陰,除風潤燥 適合人群:適合除兒童及糖尿病人外的所有人群
[編輯本段]保健功效
不起眼的傳統紅糖隨著健康觀念的提升,擺脫了以往的老舊形象成為市場上流行的搶手貨,最主要的原因在於它對於身體的健康有很大的幫助,中醫認為,紅糖具有益氣養血,健脾暖胃,驅風散寒,活血化淤之效,特別適於產婦、兒童及貧血者食用。 紅糖的好處在於「溫而補之,溫而通之,溫而散之」,也就是我們俗稱的溫補。紅糖所含有的葡萄糖釋放能量快,吸收利用率高,可以快速的補充體力。有中氣不足、食慾不振、營養不良等問題孩童,平日可適量飲用紅糖水。受寒腹痛、月經來時易感冒的人,也可用紅糖姜湯祛寒。對老年體弱,特別是大病初癒的人,紅糖亦有極佳的療虛進補作用,老人適量吃些紅糖還能散瘀活血,利腸通便,緩肝明目。
美容效果
紅糖在日本之所以會紅透半邊天,除了養生功效外,更因為紅糖中含有一種「糖蜜」成分,具有強力的解毒功效,能將過量的黑色素從真皮層中導出,並通過淋巴組織排出體外。除此之外,也蘊含了胡蘿卜素、核黃素、煙酸、氨基酸、葡萄糖等成分,對細胞具有強效抗氧化及修護的作用,能使皮下細胞在排除黑色素後迅速生長,更徹底達到預防黑色素生成、持續美白的效果。這些美容與養生的功效,讓紅糖一躍成為追求美麗與健康的消費者津津樂道、爭相購買的新寵。
紅糖含有豐富的礦物質、維他命、氨基酸,它不僅可使皮膚光滑魅力,還可促進日曬皮膚的新陳代謝。 紅糖的美容方法適用於各種女性
專家分析說:「對各年齡段的女性來說,紅糖都是一種很好的選擇」
紅糖的美容方法很安全
「在東方國家,紅糖排毒滋潤的作用婦孺皆知。而至於為何能起到祛斑、美白的功效,還是來源於它的天然成分——『糖蜜』。」日本女子大學美容營養學科的池作老師介紹:「解決問題皮膚的關鍵就是對細胞進行排毒,而『糖蜜』具有強力的解毒功效,能將黑色素從真皮層中導出,從源頭阻止黑色素的生成。另外,紅糖中蘊含的胡蘿卜素、核黃素、煙酸、氨基酸、葡萄糖等成分對細胞具有強效抗氧化及修護作用,做到美白從細胞開始。」日本久我山美容專科醫院的林田醫生則認為,因為紅糖取法天然,有時候甚至比流行的激光祛斑、果酸換膚等方法更有效,療效也更徹底
利用紅糖作料理
即便紅糖具有諸多養生功效,本質仍是糖,在製作料理時依然跳不開調味的角色。紅糖的甜度高、風味獨特且具有增加色澤的作用,非常適合用於製作姜湯、紅糖糕這類深色的茶湯或糕點,不但可以增加香氣,使料理色澤更加紅潤誘人,更能同時增添營養與健康。
有許多注重養生的家庭已經開始以紅糖取代黃糖或白糖應用在一般烹調上,替代使用時要注意不可完全取代白糖或黃糖的份量來調味,因為白糖與黃糖甜度比紅糖低,如果添加相同份量的紅糖,做出來的味道會過甜,菜色也會過深,應適量減少份量再斟酌菜色添加。
保健養生的紅糖水
將紅糖煮成紅糖水喝比直接吃更容易吸收其中的營養成分,且更加具有補中益氣、健脾胃、暖胃的功效,紅糖水是早期最常見又實用的紅糖養生飲品。孕婦產後失血多,體力和能量消耗大,在產後的7~10天中若喝一些紅糖水,能補充能量、增加血容量,有利於產後體力的恢復,且對產後子宮的收縮、恢復、惡露的排出以及乳汁分泌等,也有明顯的促進作用。
紅糖水對婦女月經順暢也有幫助,可讓身體溫暖,增加能量,活絡氣血,加快血液循環,月經也會排得較為順暢。經後若感覺精神差,氣色不好,可以在每天中餐前,喝一杯濃度約20%的紅糖水。不適症狀較重時則可在晚餐前再加飲一杯,持續一星期即可有效改善。
除了飲用之外,紅糖水也能用於外敷,同樣具有排毒滋潤的功效,老一輩的人大多經歷過小孩子被蜜蜂蜇了,傷口又紅又腫,疼痛難耐,此時父母會取少許濃度較高的紅糖水塗抹於紅腫處,一會兒疼痛就能減輕,紅腫也會逐漸消退。秋冬季節皮膚因寒冷乾燥而瘙癢,也可用紅糖水洗擦、清潔,可有效地減輕乾癢的感覺。
紅糖水也可以加入白木耳、枸杞、紅棗或是紅豆一起煮,有利水利尿的功效,月經期間則有助子宮廢物排出,能緩解腹脹、腰緊症狀;黑糖加桂圓、薑汁共煮,有補中補血效果;取番薯、紅糖、薑汁一同煮,不僅具有養生功效更是一道別具風味的點心。
延緩衰老
紅糖的種種特殊作用,主要得益於它的天然成分。據香港賽特皮膚研究中心的皮膚醫學專家們20年來的潛心鑽研,發現紅糖中蘊含著大量的營養物質對肌膚的健康、營養有著獨到的功效;
1. 紅糖中所含有的葡萄糖、果糖等多種單糖和多糖類能量物質,可加速皮膚細胞的代謝,為細胞提供能量。
2. 紅糖中含有的葉酸、微量物質等可加速血液循環、增加血容量的成分,刺激機體的造血功能,擴充血容量,提高局部皮膚的營養、氧氣、水分供應。
3. 紅糖中含有的部分維他命和電解質成分,可通過調節組織間某些物質濃度的高低,平衡細胞內環境的水液代謝,排除細胞代謝產物,保持細胞內、外環境的清潔。
4. 紅糖中含有的多種維他命和抗氧化物質,能抵抗自由基,重建和保護細胞基礎結構,維護細胞的正常功能和新陳代謝。
5. 紅糖中含有的氨基酸、纖維素等物質,可以有效保護和恢復表皮、真皮的纖維結構和鎖水能力,強化皮膚組織結構和皮膚彈性,同時補充皮膚營養,促進細胞再生。
6. 紅糖中含有的某些天然酸類和色素調節物質,可有效調節各種色素代謝過程,平衡皮膚內色素分泌數量和色素分布情況,減少局部色素的異常堆積。
7. 中醫認為婦女產後身體多淤,且八脈空虛,每致腹痛。凡偏淤者,醫生常處以生化湯、失笑散或金鈴子散,並囑在葯煎好後以紅糖調服,目的在於利用紅糖「通淤」或「排惡露」的作用而達到止痛的目的。「女子不可百日無糖」,指的就是紅糖。據說有一女青年,因長期患病,身體瘦弱。她懷孕後擔心自己承受不了,經採用中國傳統的食療方法,設計以溫熱補虛寒的「對症之食」:給她吃糯米酒釀卧雞蛋以及加有紅糖和芝麻的小米粥等食物,結果不僅產下了健康的嬰兒,而且身體比產前還結實健康。
8. 中醫營養學認為,性溫的紅糖通過「溫而補之,溫而通之,溫而散之」來發揮補血作用。相對而言,白糖雖味甘,然其色白,性平,故其補血的效果遠不及紅糖。因此家庭常備紅糖並食之,平時應注意在飲食中加些紅糖,可維持正常代謝功能,延緩衰老。
[編輯本段]適合人群
紅糖是未經精煉的粗糖,保留了較多的維生素和礦物質。人們一般認為,紅糖適合月經不調和剛生了孩子的婦女吃。其實紅糖更適合老人,特別是適合年老體弱、大病初癒的人吃。
紅糖通常是指帶蜜的甘蔗成品糖,一般是指甘蔗經榨汁,通過簡易處理,經濃縮形成的帶蜜糖。紅糖按結晶顆粒不同,分為赤砂糖、紅糖粉、碗糖等,因沒有經過高度精練,它們幾乎保留了蔗汁中的全部成分,除了具備糖的功能外,還含有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如鐵、鋅、錳、鉻等,營養成分比白砂糖高很多。
中醫認為,紅糖性溫、味甘、入脾,具有益氣補血、健脾暖胃、緩中止痛、活血化淤的作用。老人對各種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的攝入逐漸減少,平時應注意在飲食中補充,以維持正常代謝功能,延緩衰老。據資料記載,1000克紅糖含鈣900毫克、鐵100毫克,而鈣、鐵又是人體必需的礦物質與微量元素。一位專家用原子熒
光光譜儀測定,發現紅糖含有十分豐富的微量元素成分,其中有些微量元素具有強烈刺激機體造血的功能。因此,以前的人常用紅糖給產後的婦女補養身體,看來是非常有道理的
每100克紅糖含鈣90毫克,含鐵4毫克,還含有少量的核黃素及胡蘿卜素。日本科研人員還從紅糖中提取了一種叫做「糖蜜」的多糖,實驗證明它具有較強的抗氧化功效,對於抗衰老有明顯的作用。
老人在吃糖時,應多選擇紅糖。日本著名長壽縣、紅糖產地沖繩縣的老人,就有每天喝一杯紅糖水的習慣。
[編輯本段]農諺
春 季
「驚蟄未到打天雷,糖梗要抽蓬里劍」;「驚蟄回暖打天雷,糖梗開蓬育糖栽(糖苗)」。
「穀雨斷霜,好賣(買)糖梗秧」「穀雨過後麥抽頭,套栽糖秧麥地頭」。
「栽糖先開墾,既要淺來又要深」。註:這是糖農對栽種糖梗的技術要求,大意是:栽種糖蔗苗,先挖一個碗口般大的洞,挖洞也叫開墾;要淺,就是不能將糖苗埋土過厚,以利糖苗分孽抽劍(芽);要深,就是應將糖苗栽入碗型的墾洞內,以避免施肥時肥水流失。
夏 季
「芒種夏至麥收凈,糖梗地里忙出墾」。註:麥收後就得抓緊為糖苗除草、施肥。
「入霉糖苗發劍(芽)秧,雜草與糖比快長,不除雜草劍不粗,下地除草怕肥刺」、「霉天糖梗地,頭件怕肥刺」。
「小暑大暑太陽狠,坨糖梗忙得汗淋淋,糖葉劃破滿臉痕,汗水一腌紅庭庭,既癢又痛實難忍」;「坨糖地里高氣溫,容易將人痧氣悶,一病三天不還魂,糖農的辛苦誰知情」。
「糖梗地像口大糞缸,坨糖用料多不嫌」、「糖梗吃白豆,紅糖節節流」、「墾里用一把,墾外要一擔」。
秋 季
「糖梗入秋不要料,只要泥濕有水淌」、「秋旱糖梗水如油,要想糖梗就難怕大汗流」、「秋後高溫天晴曬,腳踏江車注糖梗,腳板踏腫步難行,為的是糖梗有個收成」。
「過了七月半,糖梗甜了二節半」、「八月毛雨賽,糖梗日長夜大來」。
「寒露前後留糖種,霜降留種要凍紅」。
冬 季
「有糖無糖,立冬絞糖」、「糖梗立冬開始收,糖農起凍落雪糖車鋪里抖」、「赤搏糖梗凍最怕,凍過的糖梗紅糖是斧頭剖」;註:經過冰凍的糖梗,紅糖質量很差,斧頭剖,是一種無法製成細黃色的紅糖,既黑又韌、味帶苦的劣質塊糖。
「斧頭剖,咬上口,粘掉牙;細砂糖,堆在桌上它會爬,吃在口中香又甜,不用牙齒也會烊」。註:糖農對紅糖好壞的對比。
「種糖有錢有劃算,一年辛苦忘記完」、「種糖如種寶,有吃又有燒」。註:糖農賣糖後,一計算。經濟效益要比種糧好,這時糖農就會將一年種糖的辛苦也忘掉,糖水煎糖,糖渣又是農婦燒飯的好柴草。因此農婦稱:種糖如種寶。
「花生配紅糖,賽過頭婚郎」。註:糖農用花生與紅糖搭配食用,其味香美,比喻成像新婚夫婦度蜜月一樣。
[編輯本段]注意事項
雖說產婦吃紅糖好,但是一定要適量,對於這一點,我國古代醫學家早有認識。如《本草綱目》一書中,稱紅糖為沙糖,並分析:「沙糖性溫,殊於庶漿,故不宜多食……」產婦運動少,多餘的糖分易轉化為脂肪,導致肥胖。
也並不是所有的老人都適合吃紅糖,中醫認為陰虛內熱者、消化不良者和糖尿病患者不宜食用紅糖。此外,在服葯時,也不宜用紅糖水送服 。
在紅糖的儲存中最好使用玻璃器皿,密封後至於陰涼處!
從中醫的角度來說,紅糖性溫、味甘、入脾,具有益氣補血、健脾暖胃、緩中止痛、活血化淤的作用。而要發揮紅糖的這些功效,吃法上也很有講究:紅糖煮荷包蛋,可以使雞蛋和紅糖的營養互補,讓老年人面色紅潤,有精神;用紅糖泡桂圓干服用,對改善睡眠有著積極作用;紅糖泡人參,則有調理氣息,改善低血壓的作用。如果您嫌麻煩,也可以每天沖杯紅糖水喝。據了解,日本著名長壽縣的老人,就有每天喝一杯紅糖水的習慣。
紅糖雖然營養豐富,但也不能貪吃。建議老人每日攝入量為25克左右。患糖尿病的老人應避免;便秘、口舌生瘡的老人,為了防止上火,可改吃點冰糖。另外,在服葯時,也不宜用紅糖水送服。
中醫營養學認為,性溫的紅糖通過「溫而補之,溫而通之,溫而散之」來發揮補血作用。相對而言,白糖雖味甘,然其色白,性平,故其補血的效果遠不及紅糖。根據我們的分析結果,由於白糖過於純凈,其中幾乎不含微量元素成分,其營養功效自然與紅糖不可同日而語。即使在科技發達的日本,許多食品還特地標明「純正紅糖」字樣,這從一個側面說明了紅糖非同於白糖的作用,所以家庭和食堂應常備紅糖。
[編輯本段]食療價值
禾本科植物甘庶的莖,經壓榨取汁煉制而成的紅黃色結晶體。又稱沙糖、赤紅糖、紫沙糖、片黃糖。直接使用。
[性能]味甘,性溫。能補中緩急,和血行瘀。
[參考]主要含蔗糖,並含維生素B和鐵。
[用途]用於脾胃虛弱,腹痛嘔噦;婦女產後惡露不盡。
[用法]以沸水、葯汁溶化或煎湯飲,或入糕點糖果。
[注意]有痰濕者不宜,多食助熱、損齒。糖尿病不宜。高脂血症、肥胖亦須控製糖的攝入量。
[編輯本段]紅糖食譜
1,紅糖烏梅湯:紅糖120g,烏梅12g。加水煎濃湯,時時飲用。
源於《摘元方》。本方取紅糖補脾緩急、活血,烏梅收斂止瀉。用於瀉痢日久,腹部隱痛,不思飲食。
2,生薑紅糖湯:生薑250g,絞汁,紅糖150g。小火同煎至糖完全溶化。每次2匙、溫開水送下。
源於《本草綱目》。本方取生薑溫肺止咳、溫中止嘔,紅糖溫胃和中。用於肺寒咳嗽,嘔逆少食,肺胃不和。
3,棗茶:紅棗10枚,加水煮爛,放入紅糖,兌入紅茶水後一次服下,有補益氣血、健脾和胃的作用。尤宜於嬰幼兒和中老年服用。
4,濃茶紅糖飲:茶葉、紅糖各適量。煮濃茶一碗,去渣,放紅糖溶化後飲。每日一次。功能清熱、調經。主治月經先期量多。
5,山楂紅糖飲:生山楂肉50克,紅糖40克。山楂水煎去渣,沖入紅糖,熱飲。非妊娠者多服幾次,經血亦可自下。功能活血調經,主治婦女經期紊亂。
6,紅棗木耳湯:黑木耳50克,紅棗10個,紅糖100克煎服,每日2次。經常服用,有效除黑眼圈作用。
7,紅棗菊花粥:紅棗50克、黑米100克、菊花15克,一同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煮粥,待粥煮至濃稠時,放入適量紅糖。此方具有健脾補血、清肝明目之功效,常食用可使面部膚色紅潤,起到保健防病、駐顏美容的作用。
8,生薑紅糖茶:生薑15克、紅糖適量。開水沖泡代茶飲之,能有效緩解寒淤血淤型女性的痛經痛苦。
9,紅糖葯豆湯:葯赤小豆30克,丹參12克,紅糖適量,水煎取汁,加入紅糖,吃豆喝湯,堅持一段時間,可使膚色滋潤。
10,燕窩蜜棗湯:燕窩25克、蜜棗15克、紅糖適量,將燕窩用清水泡開除去雜質,然後與蜜棗(去核)同放入鍋內加水適量煮至蜜棗爛熟,再加入紅糖食用。此方有養顏和去除皺紋之功效,使膚色光澤滋潤。
11,滋潤茶:綠茶2克,紅糖30克,沸水沖泡後,加蓋5分鍾即可飲用。每日一劑,會讓皮膚變得干凈透亮,粗糙的皮膚也會回復光澤。
[編輯本段]紅糖面膜
1,滋潤面膜:茶葉所含的營養成分甚多,經常飲茶的人,皮膚顯得滋潤好看。將紅茶和紅糖各兩湯匙,加水煲煎,以麵粉打基底調勻敷面,15分鍾後用濕毛巾擦凈臉部,每月塗敷一次,一個月後使容顏滋潤白皙。
2,增白面膜:紅糖300克,鮮牛奶或奶粉適量。將紅糖用熱水溶化,加入鮮牛奶或奶粉,沖調後塗於面部,30分鍾後用清水洗凈。每天一次,使用3個月左右,可以減少皮膚中的黑色素。
3,祛斑面膜:將300克紅糖放入鍋內,加入少量礦泉水、澱粉,文火煮成黑糊狀。稍涼後搽於臉部,5—10分鍾後用溫水洗凈,從而使皮膚變得光滑美麗。
4、什麼食物最具有活血化瘀的?
血淤的主要癥候是血行遲緩不暢,多半是因為情緒意志長期抑鬱,或久居寒冷地區,以及臟腑功能失調所造成,以身體較瘦的人為主。其臨床表現:當血淤滯於臟腑、經絡某一局部時,則發為疼痛,甚至形成腫塊。
營養原則
血淤體質者的病因與氣血淤滯有關。養生根本之法在於活血化淤。注意調整自身氣血,吃一些有行氣、活血功能的飲食,例如:白蘿卜、柑橘、大蒜、生薑、茴香、桂皮、丁香、桃仁、韭菜、黃酒、紅葡萄酒、洋蔥,多做有利於心臟血脈的運動,調整自身心理狀態,保持身體和心理的健康。酒可少量常飲,醋可多吃,肉類煲湯亦可以多吃。多食赤小豆、綠豆、芹菜、黃瓜、藕等甘寒、甘平的食物。
適宜食物
1、主食及豆類的選擇黑大豆、綠豆等。
2、肉蛋奶的選擇豬心、牛肉、羊肉、魚、海參等。
3、蔬菜的選擇茄子、空心菜、蓮藕、洋蔥、蘑菇、慈姑、香菇、猴頭菇、木耳、海帶、葛根、魔芋、金針菇、油菜等。
4、水果的選擇菠蘿、山楂、菱角、刺梨、柿子、桃等。
5、其他桃仁、紅糖、醋、紅酒、黃酒、葡萄酒、白酒等。
飲食禁忌
1、忌食羊肉、韭菜、生薑、辣椒、胡椒、花椒等甘溫滋膩類食物。
2、忌食火鍋、煎炸、燒烤等辛溫助熱的食物。
3、忌吃甘薯、芋艿、蠶豆、栗子等容易脹氣的食物
5、有哪些食物是活血的?
以下是活血的食物:
1.黑木耳
日常適量吃一些黑木耳可以達到一個很好的益氣強身,活血化瘀的效果,同時也能夠幫助自身達到一個抗血栓,降血脂的功效,降低個人的血液粘稠度,軟化個人的血管,促進體內血液正常循環,同時也有助於將體內的代謝廢物排出體外,是一種非常不錯的活血化淤食物。
2.洋蔥
出現體內淤血的問題,大家也可以適當的吃一些洋蔥,洋蔥溫陽活血功效也是非常不錯的,同時也可以達到很好的降血脂的效果。洋蔥中富含的獨特物質前列腺素a也是一種非常不錯的血管擴張劑,有助於降低血液粘稠度,同時也可以達到一個降低血壓的效果。
3.生薑
生薑具有促進血液循環,健脾暖胃,殺菌解毒的功效,同時在日常少量的吃一些生薑也可以降低自身出現心腦血管梗塞問題的幾率,老年人適當的吃一些生薑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4.大蒜
很多朋友在日常特別不喜歡吃大蒜,大蒜刺激性味比較強,但是其活血化瘀功效是非常明顯的。大蒜可以有效地抑制自身體內血小板的聚集,抑制血栓的形成,同時還可以達到一個緩解膽固醇過高的效果。
5.西紅柿
西紅柿中含有非常多的活血化瘀成份,其中富含的果膠,黃酮素都可以達到一個很好的抗血凝的效果,同時西紅柿中富含的番茄紅素也有助於增強血管壁的彈性,促進自身體內的血液循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達到一個預防動脈粥樣化的效果。
(5)活血化淤養生餐擴展資料:
適合活血的人群:
(1)皮膚灰暗沒有光澤,膚質粗糙,有皮屑,乾燥,甚者如魚鱗
(2)嘴唇顏色深,尤以唇緣為明顯;
(3)頭、胸、腹、背、腰、四肢等部位有固定的疼痛,時時發作;
(4)頭發容易脫落;
(5)眼眶暗黑,上下眼瞼也呈紫黑色;
(6)舌質青紫,或點點紫色,症狀輕的人時有時無,重者常有,並且不褪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