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星們都是如何養生的?
當「中年油膩」「佛系青年」變成全民的口號,說明當代的虛偽青年已經開始意識到養生的重要性了。
這群人,整天喊著要減肥,火鍋卻吃得最多;吵著要出家,又嫌和尚頭不夠時尚。
還是同一批人,他們的口號已經變成打底褲里穿秋褲,蹦迪不喝醉,聽歌、活動活動筋骨才是他們蹦迪的唯一要義。
而那些精緻的明星們,外表風風光光,整天都是胡吃海喝的飯局,其實背地裡養生的小動作一個不比一個少。
明星們們在吃穿生活方面肯定是精緻又昂貴的,但名牌、昂貴之外,養生倒是廣大青年可以一起學起來的呀!
精緻的生活品質,不是外在而是內在啊。
1
泡腳大軍
特點:擁有強大的隨時安利周圍人一起加入泡腳的能力
必備單品:泡腳盆,秘制葯材包
娛樂8公子發現喜歡的明星都開始喜歡泡腳了。。。
問大冪冪最喜歡做什麼?泡腳。
問吳昕最喜歡做什麼?泡腳。
問孫儷最喜歡做什麼,泡腳。
是的!你沒看錯!叱吒風雲宅男界和時尚界的大冪冪,早就已經加入養生大軍!
楊冪近日采訪透露自己特別喜歡泡腳養生,還會加入很多中葯材來緩解身體疲勞。
養生的具體流程是自己每天收工後,會先非常仔細地卸妝,然後就是洗澡、泡腳和敷面膜,堪稱養生範本!
所以楊冪能在生完孩子之後,依然可以少女如初,帶貨女王的穿搭一天比一天美,養生真的很重要啊?
而第二個我們的泡腳老司機當然是在養生界擁有不俗地位的吳昕。
吳昕現在變得越來越好看,許多攝影師爭相搶奪幫她拍片,每次硬照都美出新高度,人送外號「東北赫本」!
這有一則來自快樂家族的官方吐槽,足以體現吳昕的生活重心真的完全放在泡腳上,所以變得這么美的秘密當然也是泡腳啦?
吳昕算是真的把泡腳融入事業的唯一女藝人。
在上《我們相愛吧》節目時送給潘瑋柏的第一印象禮物是泡腳貼,第一次約會地點是專業泡腳館,差點嚇的潘瑋柏當場宣布退出節目。
面對認真教學泡腳的吳老師,不愛泡腳的潘瑋柏表示:寶寶心裡苦但寶寶不說??
第三個要介紹的是,老中醫孫儷,她的知識之淵博,手法之嫻熟,泡腳養生信手拈來!
下面是娘娘2017年所有的節氣保養時間表,敲黑板!!這個可以說是最完整的全年養生計劃了。
總結來說。就是在每個節氣日不間斷的溫水泡腳,的確是不花大價錢換得好容顏了。
除了泡腳,孫儷的養生法寶可遠遠不止這些,普拉提瑜伽健康的飲食計劃樣樣不少?
好的養生秘籍必然是心態、飲食、睡眠、運動等各個方面的平衡
孫儷可是研讀過《黃帝內經》的人,可謂是真的行走的養生教科書了。
30歲看起來像18歲是凍齡,40歲看起來像18歲也是凍齡。女明星中凍齡的太多,但要讓娛樂8公子選一位學習她的養生術,我一定毫不猶豫的選孫儷!
2
老幹部的保溫杯
特點:無論舉辦方供應多麼精緻餐食,他們始終捧著手心的保溫杯。
必備單品:保溫杯
隨著嚴冬的來臨,都市青年會哭著發現——光穿秋褲還是不夠啊!
北京爺們鹿晗為你示範最正確的養生姿勢,錄節目的時候天天保溫杯不離手。
養生就是不放過生活中的每一個瞬間,時刻抱著一個保溫杯。周冬雨不僅在機場街拍時嚴謹遵守著保溫杯必備養生法則,連看籃球賽保溫杯也得相伴左右。
這些朋友可能都是年紀大了,的確應該注意身體了。可是,我們的小可愛吳磊弟弟是怎麼回事!小小年紀就這么注重養生!
看著威士忌裡面的三顆枸杞,我們這些老叔叔老阿姨很愧疚啊!
帥出天際的吳亦凡也有自己的養生心得。看樣子多喝熱水果然沒錯,明星的好皮膚都是靠保養出來的。
3
龍的傳人—刮痧療法
特點:身後總有來自古老東方的神秘印記,這是最神聖的象徵。
必備單品:擁有專業的私人盲人刮痧師
佟大為是朋友眼中的萬金油,沒有什麼是他不會做的,而且他還是男明星中罕見的熱愛並擅長養生的男明星
他曾說如果不做演員,可能會成為一名出色的中醫。看好你佟大夫!!
劉濤也是娛樂圈知名的不老容顏,因為濤姐私下也十分注重保養,只要一有空就轉眼養生,閑暇時的話題也是三句離不開養生。
劉濤在微博曬刮痧圖。
看了這些明星悄悄摸摸的變美追求養生,那還愣在那嘎哈呢?
真正有理想的社會人兒,都有一顆嚮往精緻的心。現在,一切都不一樣了。這篇文章可能無法阻止你蹦迪的步伐,娛樂8公子唯一的願望是:
生活不只詩和遠方
還有蹦迪和枸杞
2、中葯養生的有什麼?
「人是有可能被累死的,許多疾病也是『累』出來的。當人類基本上控制了烈性傳染病之後,因為過度疲勞而導致的體質下降與疾病就成為現代人的首要敵人了「。醫學專家曾這樣說。
科學家曾做過如此試驗:把一條筋疲力盡而酣然入睡的狗的血液輸入另一條狗,居然使後者很快就「疲勞」而熟睡不醒;把一條活潑清醒的狗的血液輸入另一條疲乏入睡的狗,使後者即刻清醒、疲乏頓消。
我國古代早有「積勞成疾」的事例。據統計表明,過度勞累的確可以摧殘健康,使生命早夭。據有關調查發現,中國科學院的不少專家等多因長年疲勞而致英年早逝,其平均壽命只52歲,甚至更低。如今社會競爭日趨激烈,生活壓力越來越大,「勞累」已日益成為普遍現象。人們因忽視其嚴重後果而至釀成大患時,已悔之晚矣。因此,要隨時注意過度疲勞(亞健康狀態)的表現症狀,當您工作、生活中疲乏時要注意勞逸結合,不妨享用抗疲勞葯膳方,或許給您精神放鬆、疲勞頓消的感覺。
天門冬蘿卜湯
原料:天門冬15g,蘿卜300g,火腿150g,蔥花5g,精鹽3g,味精、胡椒粉各1g,雞湯500ml。
製作:將天門冬切成2-3mm厚的片,用水約2杯,以中火煎至l杯量時,用布過濾、留汁備用;火腿切成長條形薄片;蘿卜切絲。鍋內放雞湯500ml,將火腿肉先下鍋煮,煮沸後將蘿卜絲放入,並將煎好的天門冬葯汁加入,蓋鍋煮沸後,加精鹽調味,再略煮片刻即可。食前加蔥花、胡椒粉、味精調味,佐餐食。
功效:止咳祛痰,消食輕身,抗疲勞。常食能增強呼吸系統功能,增強精力,消除疲勞。
蓯蓉鮮魚湯
原料:鮮魚肉400g,肉蓯蓉15g,白菜、胡蘿卜、粉絲、豆腐、醬油、料酒、味精、胡椒粉各適量。
製作:將鮮魚肉切薄片;肉蓯蓉、胡蘿卜切成小薄片備用。鋁鍋內加水(或火鍋),放人醬油、料酒、精鹽、味精,將魚片、肉蓯蓉、白菜、豆腐、粉絲等一同放入煮熟,再加入胡椒粉調味即成,食魚肉、飲湯。
功效:補腎強精,消除疲勞,調節人體功能。適用於腎精不足,性功能減退等症。
鮮蓮銀耳湯
原料:干銀耳lOg,鮮蓮子30g,雞湯1500ml,料酒、精鹽、白糖、味精各適量。
製作:把銀耳發好,放一大碗內,加雞湯 1500ml蒸1小時左右,待銀耳完全蒸透取出,雞湯留置待用。將鮮蓮子剝去青皮和一層嫩白膜,切掉兩頭,捅去心,用水氽後仍用開水浸泡(鮮蓮子略帶脆性,不要泡得很爛);再燒開雞湯,加入料酒、精鹽、味精、白糖,將銀耳、蓮子裝在碗內,注入雞湯即可。吃蓮子、銀耳,喝湯,每日1次。
功效:滋陰潤肺,補睥安神。適用於心煩失眠,乾咳痰少,口乾咽干,食少乏力等症。健康人食之能消除疲勞,促進食慾、增強體質。
雙參肉
原料:鮮人參15g,海參150g,瘦豬肉250g,香菇30g,青豌豆、竹筍各60g,味精、香油各適量。
製作:將海參發好,切塊;香菇洗凈、切絲;瘦豬肉洗凈,切小塊;竹筍切片。將以上 4料與人參、青豌豆一齊放沙鍋內,加清水適量燉煮,以瘦豬肉熟爛為度,加入味精、精鹽、香油即可。每日吃1~2次,每次適量,每周2劑。
功效:大補氣血,強壯身體,消除疲勞。適用於久病體虛不復,或年老體衰,精神萎靡,身體疲倦等症。
丁香火鍋
原料:丁香6g,蛤蜊肉200g,魚丸lOOg,墨魚2條,蝦仁lOOg,雞湯4碗、粉絲、芹菜、凍豆腐、蔥、精鹽、味精、葡萄酒各適量。
製作:將蛤蜊肉、蝦仁洗凈,備用;魚丸切片;墨魚除去腹內雜物,洗凈後在開水鍋里速燙1遍,然後切成二片;粉絲用熱水泡軟,切成幾段;芹菜切成十段,凍豆腐切成小塊,蔥切小段。將以上各料先各放一半人鍋,湯也加入一半,並可加入適量葡萄酒及少量精鹽,旺火燒5~6分鍾後,即可趁熱吃,邊吃邊加。佐餐食。
功效:丁香具有強烈的芳香氣味,有興奮強身作用。當身體疲勞時,食丁香火鍋能使人精神振奮,增強全身活力,消除疲勞。
鴿蛋桂圓枸杞湯
原料:鴿蛋5隻,桂圓肉lOg,枸杞lOg,遠志3g,棗仁3g,當歸6g,白糖適量。
製作:將原料洗凈放人鍋內,加入適量的清水,慢火煮至鴿蛋熟後,放人白糖即可食用。
功效:補腎,養心,安神。鴿蛋性味甘平,含優質蛋白與脂肪,並含少量糖分、多種維生素,易於消化吸收。主要用於腎虛所致的腰膝酸軟,疲乏無力,心悸失眠等症。
杞汁滋補飲
原料:鮮枸杞葉lOOg,蘋果200g,胡蘿卜150g,蜂蜜15g,冷開水150ml。
製作:將鮮枸杞葉、蘋果、胡蘿卜洗凈切片,同放人攪汁機內,加冷開水製成汁,加入蜂蜜調勻即可。每日l劑,可長期飲用。
功效:強身壯陽,美顏,抗疲勞。枸杞葉味甘性平,能補腎益精,清熱明目止渴。在工作過於勞累及運動過量時飲用,能消除睏倦疲勞,恢復元氣,增強健康。
刺五加五味茶
原料:刺五加15g,五味子6g。
製作:將刺五加、五味子同置茶杯內,沖入沸水,加蓋悶15分鍾即可。當茶飲,隨沖隨飲,每日l劑。
功效:補腎強志,養心安神。適用於腰膝酸痛,神疲乏力,失眠健忘,注意力難以集中等症。現代研究發現,刺五加含有五加苷、左旋芝麻素、多糖等。有較好的抗衰老、抗疲勞及強壯作用。能增強體力或智力,提高工作效率,並具有調節神經系統功用。此茶配以具有養心益智的五味子,有較好的益智強心,養心安神功效。
3、國內著名的十大養生專家是誰?
分析如下:
1、中里巴人:中里巴人家學淵源甚深 其父為八卦掌第四代傳人。
2、林海峰:國際著名營養大師 整體自然醫學療法創始人,青年時期開始學習微生物學和細胞學,師從美國營養學博士謝立啟先生。
3、朱鶴亭:道號玄鶴子。國際著名養生學家、中華醫學家、食療學家、玄學家、武學家。自幼承受家教,熟讀四書五經,習醫、武、堪輿 學道家養生學術。讀中學和在入北京大學學習時期,研修中西醫理論、 潛修老莊哲學,道、佛學經典。
4、楊力:著名中醫學家、作家、學者、中國中醫科學院教授、北京周易研究會會長。
5、張國璽:現為中國中醫研究院西苑醫院老年醫學研究所研究員,張國璽研究員從事老年醫學及養生保健方面的研究近20年。
6、胡維勤:中央警衛局中南海門診部保健專家、主任醫師、正師級教授。
7、張家瑞:台灣省台南縣人,1948年6月出生。財團法人台南高工文教基金會董事 ,台灣中華全民自然養生協會秘書長,台灣中華離子醫學民間團體教授,台灣中華自然醫學宣導中心創辦人。
8、曲黎敏:北京中醫葯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中華醫道研究會」常務副會長。
9、孔令謙:四大名醫孔伯華嫡孫、著名中醫孔少華之子、多年來研習太極與養生之道20餘年。
10、王洪圖:研究《黃帝內經》三十多年。發表論文四十多篇,出版的專著有二十多部,他能把兩千多年前的醫學專著《黃帝內經》倒背如流。因此他在業界被尊稱為內經掌門人。
(3)明星中葯養生擴展資料
養生,動詞也,亦可為名詞。原指道家通過各種方法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醫事活動。養,即調養、保養、補養之意;生,即生命、生存、生長之意。現代意義的「養生」指的是根據人的生命過程規律主動進行物質與精神的身心養護活動。
養生學是一門涉及諸多學科的綜合科學,它包括中華中醫學、康復學、營養學、美學、心理學、國學、物理學、化學、藝術、烹飪、運動學、佛學、道學、儒學等等。
4、吳聖賢說中葯養生
今天剛剛拿到書,這本:..吳聖賢1.吳聖賢寫的很不錯,杜仲強筋壯骨,肉蓯蓉補而不峻,熟地滋陰養血,刺五加強身之寶,白芍養血柔肝,川芎血中氣葯,白術健脾燥濕,百合雲裳仙子,五味子五臟皆治,麥冬滋清兼備,決明子眼科要葯,金銀花解毒聖葯,女貞子滋補肝腎,淫羊藿壯陽良葯,酸棗仁東方睡果。千餘年本草之精華二十載臨證之心得享健康生活這良方養百歲天年之寶典神農嘗百草,始有醫葯。因以草木入葯為最多,故取名本草。中草葯分布廣泛,其生長順天之時序,應地之高下,含藏四氣五味。中葯防病治病、保健養生的道理在於取其氣,或取其味,以葯之陰陽偏性,調和身體的陰陽偏盛偏衰,達到調養臟腑、通暢血脈、平衡陰陽、延年益壽的目的。談到中葯,國人大多會想到神農氏,神農嘗百草,一日遇七十毒,這是何等的舍己為民、大醫精誠的無畏情懷!中葯養生保健、防病治病的方法,來自於幾千年的經驗積累,其中所蘊涵的瑰寶還遠遠沒有被挖掘出來和有效利用。宇宙之大,浩渺無窮,芸芸眾生,不過滄海一粟,人類不可能脫離宇宙、脫離大自然而獨善其身。古聖先賢認為,人體與自然,風寒暑濕、春夏秋冬、花草樹木、鳥獸魚蟲息息相通。自然萬物之間存在著廣泛而永恆的相生、相剋、相制、相化的關系,所以人體的不適與病痛,自然界中總有一物可以克化之。這正是中葯之所以能夠保健養生、防病治病的最根本的道理。讓我們敞開更廣闊的心胸,把自己的身體融入這廣袤的大自然之中,體悟萬物之間的和諧統一、生克制化,這積累幾千年的本草精華,其中就有你在茫茫黑暗中找尋的明燈。小篆的葯字,寫作槳,上面是草,中醫主要拿草葯來看病下面是音樂的樂,音樂的本質是和諧和平衡。中葯防病治病的本質也是如此,關鍵在於調節人體的各種平衡,黃帝內經·素問·生氣通天論說陰平陽秘,精神乃治,就是這個意思。將人體失衡的功能調節過來,發揮人體自身的抗病能力,正是中醫治病必求於本的根本體現,也是我們用中葯保健養生的最可寶貴之處。醫學的目的不僅僅是治療疾病,更重要的是讓你不生病!這一理念早在兩千年前的黃帝內經中已經明確提出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中醫治未病理念包括兩層含義一是未病先防,保健養生,預防疾病二是既病防變,在生病早期要積極治療,防止疾病進一步發展、復發或傳變。人之稟賦各異,體質殊同,葯有四氣五味、升降浮沉,如若通達葯性,審而詳之,宣通補瀉,輕重緩急,用之得當,必能燮理陰陽,條達氣血,於養生保健、防病治病之功大矣。中國古代有不為良相,即為良醫的說法,還有秀才學醫,籠中捉雞的民諺。古代文人、知識分子,很多人都學習中醫,一方面可以增加古文知識另一方面,也可以養生防病,奉親養老。中醫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