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少林簡單養生氣功

少林簡單養生氣功

發布時間:2020-10-02 03:06:17

1、少林寺的氣功是怎麼練的啊

少林拳運氣也可以分為三類:
1、訓練呼吸,練呼吸動靜。在練習時要運換好氣,氣隨手出,氣隨手發,結合拳術,少林彈腿,重手法等練習。
2、專練內外相合內氯運使,以單式為主,如易筋經、羅漢樁、心意把、丹田功運氣法,納氣分路法等。
3、練軟功夫運氣之法:如蛤蟆氣、鐵布衫、排打功、鐵頭功、穿插術、鐵牛功等,運氣方法各有不同,有針對性。限於時間和篇幅,下面僅簡略地介紹一下在練少林拳時有關氣的運用情況。
大洪拳
1、雙恨腳:有節奏地有間隔地重復雙恨腳這個動作,同時沉氣,兩腳用力下蹬,氣達湧泉,內氣鼓盪,增長功力。
2、發聲運氣:在練至某一動作時發聲配合,如大洪拳第一節中間二起接金剛搗臼,發「哼」聲同時力貫右拳,自上下擊,緊恨腳提手炮,發「衣」音。發聲時應提肛貫氣聚力,內氣自丹田而頂達上齶而出而為聲,通過胸腔腹肌的猛烈收縮,運氣至四梢。這一類形的發聲配合在小洪拳、通臂拳、炮拳里都有體現,動作不同,發音(五音)不同,和六字治臟訣(呵、嘻、呼、噝、吹、噓)有相同之理,用不同的聲音練發某一臟腑之氣。
在練這些動作時養成發聲,發力,運氣之習慣,從而練出過硬之功夫。據說老和尚運氣一頓腳,石板為之裂,可見恨腳功夫之大。
炮拳
炮拳是技擊性很強,氣功配合很密切的一套拳,在練習時可把心意把加入,即練幾式炮拳加一式心意把。它有以下幾個特點:1、拗步邪行(單鞭式)多,此式在其它氣功資料中也為運氣之動作,利於發氣;2、每式都貫氣:3、帶身法:用意比較明顯;4、練某一動作時發聲配合;5、加心意把拳中套把,動作激烈,如第一節中,起式時用熊膀勁,鷹爪之勁,虎撲之威,氣貫手指,打迎面錘時發「哼」聲。第二節抉毛藍動作時貫氣至右臂,緊接恨腳海底炮,氣向下沉,氯隨手出,氣隨手發。
例如單鞭斜形這個動作,拗步擰腰,左手與右足合,左肘與右膝合。左肩與可胯合。其力之發為橫撐之勁。其臂要求微曲,氣達兩臂及雙拳,其技擊之用法個人理解在其橫勁,並有前後招架之功能,其力之發,有攔擻之力,先吸氣(喚氣)在作此動作時,氣分兩路:一從夾脊達雙臂:一從擅中達雙臂,其臂之曲,不僅有陰柔之勁,且利於氣之貫注,虛實變化。
套把之法,根據功力大小,功力大者多加,小者少加,心領神會運用之妙存乎一心不可呆板。

2、少林六合氣功

我沒有「少林六合氣功」。
不過我的電腦中收藏一部「少林六合拳」,雖然與所問無關,但是可供各位網友參考。
如下:

少林六合拳
少林六合拳朴實無華、剛健有力、重在實戰,有利於護身自衛。其特點如下:
(1)套路組合周密
少林六合拳的套路從起勢到結尾,布局合理,結構謹嚴,節奏分明。
(2)攻猛招連
六合拳的套路中,凡出招攻者一是猛,二是連,既攻則猛,攻則必破。如拳打足踢加沖肘,使對方措手不及,此謂猛。如連環腳、連三捶,使對方喘不過氣,無招架之力,此謂連。
(3)攻防兼顧,利於實戰
六合拳的各路套路每一勢都含兩招,一是攻招、二是防招,既打人還要防人,謂之攻防兼備。如此演練日久者,便能運用自如,若遇歹徒惡人之犯,皆可應戰勝之,謂利於實戰。
(4)步法簡單,進退自如、
少林六合拳從頭至尾的步法比較簡單、多用弓步、虛步、馬步三種。弓步大多用於向對方正面進攻,如沖拳、推拳、踢、彈、飛腳等。馬步多用於架棚、側擊、後撞等,虛步多用於退、避、閃、躲和變招勢的過渡及臨時步法。以上三種步法,既簡單易練,又進退自如。
(5)聲東擊西,指上打下
六合拳在技法上常用聲東擊西、指上打下,如三路中的「浪子彈球」、「仙人摘茄」等先出手打面是假,下用足踢是真。又如「紅猴束身」,使對方誤認戰負敗逃,他若麻痹大意,我卻急速反攻,使對方難以招架。
(6)近敵廝纏,富含技擊
在六合拳一、三路中,多用近敵斯纏法,盡量接近對方,偷襲對方要害部位或抓住對方某部,然後推打或致殘之。如此不僅系統地練了手足身眼法,而且驗證了每一招一勢用法,還提高了技擊水平。如一路的「扳肩」、「進肘」,三路的「小鬼推磨」、「巧施陰陽」等,都是鮮明範例。
(7)靈活多變,技智兼施
六合拳演練中,首注目靈,先識其技,後施其智,技智兼施,無不取勝。如三路中,甲以「雙杯送客」向乙撲去,乙識甲猛,即轉身以「紅猴束身」躲之,然後再伺機反攻,則定勝之。又「大仙御臂」等,都是以技合智,攻破對方。

一、 一路少林六合拳
少林六合拳羅王傳曰:
六合拳法羅王傳,五子登科四海旋,大虎抱頭觀英姿,三手出掌鎮山川,雙手推開迎面崖,一足踢開萬重山,轉身飛腳騰九霄,回馬一槍神通顯,乘勝再使沖天炮,三搖鐵拳全局安,風雲無常黃風卷,左右出拳旋坤乾,雙手撥開千層浪,跳步尋穴避風關,上下三掌扛手妙,再使兩槍架山巒,乘機回周側耳炮,見縫插針進雙拳,轉身單叉山卧虎,誘引魔鬼進伏圈,伸腿一潑掃巨森,鷂子贊林凱歌顏,偶遇虎豹重交戰,銅臂一挑虎背斷,三戰六合攻守循,渾似金雞斗鵪鶉,將遇良才勇斗前,六合拳法冶真金。
歌訣曰:
少林正宗傳拳法,單打出招接雙打,六合拳勢攻防全,你進我退巧招架,緩口衛氣出絕技,乘勢追風千里馬,轉身迎面舞足手,聲東擊西換手把,明揚左掌暗擊右,亮拳空勢踏鐵馬,六合拳法妙在活,四撲能擋百箭發,久練武藝伴星度,十春秋月戴英花。

動作順序
第一、 二合
五子登科,虎抱頭,三搖手,推身踢陰,轉身踩腳販掌擰手,上步沖天炮,壓手挑手,滿肚痛,扳肩,縮身,三扛手,搶手,斜形,三搖手。
第三、四合
三搖手,上步進拳,側耳炮,沖天炮,滿肚痛,搖手扳肩,推肩縮身,三扛手,兩搶手,斜形,三搖手。
第五、六合
三搖手,推身踩腳,轉身單叉,撥腿,側耳炮,上步進拳,進肘,踢腿,反掌擰手,沖天炮,搖手挑手,滿肚痛,搖手扳肩,縮身,三扛手,搶手,斜形。

動作解釋

第一合 甲攻乙守
預備勢
兩人對面相立,距離丈遠,足立八字,兩手抱拳,目視對方(註:甲扎白腰帶,乙扎黑腰帶。)
(1) 五子登科
甲、乙原地不動,各自先抬右腳,向前向上彈踢,腳面綳直,出右手向前,掌擊右腳面,發音響亮
右腳落地,再抬左腳,向前向上彈踢,腳面綳直,出左手向前,掌擊左腳,發音響亮。
左腳碾地,抬右腳向前向左旋擁,速出左手掌擊右腳內側,發音響亮。
騰空隨身向左轉一圈,腳落原位原地。左腳向後踢,右手掌擊腳根底,發音響亮。
右腳落原地,再抬右腳向前向上彈踢,兩手向前平直伸出,向左雙掌擊拍右腳面。
(2) 虎抱頭
上動不停,甲、乙各自抬右腳落左腳前邊一大步。身向左轉,右腿屈膝,左腿蹬直,成右弓步。右手向右向上劃弧,屈肘變拳,盤於頭上前右側,拳心向前。左拳向右橫擊,拳心向內。目視對方(圖7)。 (3) 三搖手
向左轉90度使兩腿成左弓步,甲出左掌向前擊乙面部,乙出右掌擋住前臂,兩人手掌互壓對方手腕(圖8)
甲再出右手擊乙方面部,乙速出右手擋住前臂,雙方手掌互壓對方腕部(圖9)

甲又出右掌擊乙面部,乙再次出右手掌擋住前臂,兩手掌互壓住對方手腕(圖10) (4) 推身踢陰
上動不停,甲用力推乙,急上右腳一步,雙方鬆手,乙左腳後退一步(圖11)
甲抬右腳向前向上踢乙陰部,乙速出右手掌擊甲腳面(圖12)

(5) 轉身踩腳
甲右腳被擊後不落地(左腳碾地),身向左轉一圈落左腳後一步,成左弓步。乙抬右腳向前彈踢甲方陰部。甲速出右手掌擊乙右腳面(圖13)。 (6) 反掌摔手
上動不停,甲速伸右手,抓住乙手腕部,左手抓住乙上臂部,乙上身左轉,同時右腳向前上一步,落左腳前,上身向左微轉,出左手反掌擊甲面部。
(7) 上步沖天炮
接上,甲上左腳一步,出左手向前擊乙後腦,乙體向左轉,抬右腳向前上一步,同時出右手向前反擊,擋住甲左手。
乙兩腳碾地體左轉180度、使兩腿成右弓步,甲再上右腳向前一步,同時右拳由胸前向上沖擊乙面部,乙出右手擋住,甲又出左手抓住乙的右肘 甲抬右腳向前上一步,成右弓步,同時出左拳沖乙下頷部,乙左腳後退一步,出左拳擋住甲左拳,甲出右手抓乙左肘端
(8) 壓手挑手
甲抬左腳向前上一步,乙右腳後退一步,甲伸右拳擊乙,乙出右手掌擋,互相咬手脖,乙再出左拳由下向上挑開。
(9) 滿肚痛
乙抬左腳向後退一步,甲抬右腳向前上一步,伸右拳向前直擊向乙方下腹部,乙出左拳擊擋
上動不停,甲抬左腳向有上一步,乙右腳後退一步,甲出左拳揣擊乙下腹部,乙速出右拳擋之。
(10) 扳肩
接上,乙出左手掌向前擊甲面部,甲伸右手掌擊擋,兩人互相手壓腕上,乙出右手抓住甲左肩端,甲出左手抓住乙右肩端,兩人扳肩咬手向右轉關圈。
(11) 縮身
接上動作,甲、乙互相壓手扳肩、向左轉步,轉移到相反位置時,猛推對方,各松開雙手,各自同震右腳與左腳成並步,兩掌變拳,左拳屈肘上沖,右拳向右下方捶擊。兩腿半蹲,目視對方。
(12) 三扛手
甲、乙相對各上右步成弓步,甲伸左手側立掌,面前向上扛擊乙,乙出左手側立掌擋住
甲右手向前劈擊乙面部,乙右手去擋甲,甲出左手撩襠,乙出左手阻擋甲再出左手擊打乙面,乙用左手擋住。
(13) 搶手
甲左手掌向前平直對准乙喉部搶出,乙用左手掌搶甲的頸部,同時甲乙各抬左腳向對面左外側上一步
上動不停,甲、乙各自體右轉90度抬右腳向相反方向上一步,成右弓步,並用右手向前搶出。目視右手
(14) 斜形
上動不停,甲、乙兩方,兩腳碾地、體向右轉90度,各自兩手變拳,由胸前向兩側平行環形展出,拳心向下,兩拳眼相對,目視對方。
(15) 三搖手
甲、乙兩方,兩腳碾地,身向左轉半圈,向相對方向上兩步,為左弓步(先上右後上左),甲出左手側立掌向乙面部擊出,乙伸左手側立掌擋其前臂,雙方兩手各壓住對方腕部,甲又出右手側立掌,擊乙面中,乙又伸右手側立掌擋住甲前臂,雙方手壓對方腕部,甲再出左手側立掌擊乙面部,乙再伸左手側立掌擋甲前臂,甲、乙各用右手按住對方,壓在左手掌腕部。
......

3、氣功入門練習

四、五步練功法:
第一步:呼氣注意心窩部。練功准備就緒,即微合雙眼,先注視鼻尖片刻,接著閉目內視心窩部,耳聽呼吸,勿使有聲。意念隨每次呼氣自喉部下達心窩部,盡可能逐漸放慢、放長,每次呼氣的時間,以每分鍾呼8-12次為宜。吸氣時任其自然,無念無識。練功時若有雜念,要用數息法制之:只須數呼氣之數,從1-10,再回頭從1-10,反復進行,雜念平息,即不必數息。本步練功時間每日3次,每次20分鍾。盡可能固定每日練功時間,易於形成條件反射。若不能固定時間者,則每日早、中、晚3次不可缺。練功約3-5日,便自覺心窩部有沉重感,至10日左右心窩部有溫熱感,即告第一步完成,為第二步奠定了基礎。煉本步期間,無練功基礎者,可能出現頭昏,腰酸背痛,呼吸不自然,舌抵上齶不習慣等,這些是 初練時的生疏現象,只要堅持按要求去練,便會逐漸純熟,各種不自然現象漸會消失。在練本步過程中,一般脾胃虛寒、食慾欠佳、精神不振者,可漸增食慾,精神日振。
第二步:意息相隨丹田趨。當第一步功法練至每次呼氣自覺心窩部發熱時,即可意息相隨,於每次呼氣時,以意引心窩之熱氣流逐漸向下延伸,一步步趨向丹田(小腹內)。但必須注意輕松自然,不可過分用意和操之過急。如此每日練功3次,每次半小時左右,約10天左右,即可於每次呼氣時出現一股熱流下達丹田的感覺。此時可出現小腹中汩汩有聲,矢氣增多,食慾增進,大小便異常者漸趨正常。
第三步:調息凝神守丹田。接上步,當每次呼氣皆有熱流下沉丹田,丹田溫暖發熱後,即把呼吸有意無意地止於丹田,即意守丹田,不必過分注意呼氣。每日練功3次,每次40分鍾左右。本步鍛煉時間約需40天左右,即可感到丹田內形成一個「氣團」。隨著功夫的積累,氣團逐漸增大,小腹充實飽滿有力,有時會出現陰部作癢,會陰跳動,腎區及四肢發熱等,這些現象或感覺可因人而異。一般患有失眠、陽痿、月經不調、二便異常者漸可明顯好轉。
第四步:通督勿忘復勿助。接上步,當丹田真氣充實到一定的程度,即會沿脊柱上行。此時,意念須隨之上行而不為別的事情分散注意力(勿忘);當其止於某處不復上行,甚或有所退下時,也不要用意向上導引(勿助)。因為上行之快慢完全取決於丹田中真氣充實的程度,丹田越充實,上行的力量越大,速度越快;反之則上行中止,甚或倒退。當上行至腦後「玉枕關」,屢屢欲上難通過時,可用內視頭頂法,一般即可沖過玉枕關。本步是關鍵的一步。每日練功次數可適當增加至4-5次,每次需1小時左右。一般在一周之內,氣流即可沖過「玉枕關」。這也是因人而異的,快者一下子就可通過,力量也很猛;其次者須數次;慢者需數天;個別人可因特殊情況而久久難以通過。練本步過程中,可出現項背強急,頭如緊箍等情況,是沖關通督之前兆,不可疑慮放鬆;通關後(尾閭、夾脊、玉枕)自然輕松愉快。通關後呼氣時熱流直下丹田,吸氣時熱流沿脊而上過頭頂至口腔,形成任督循環(即「小周天」)。至此境界,凡患有頭暈、耳鳴、失眠健忘、性慾低下、月經不調、心悸氣短、精神恍惚等病證者,皆可明顯改善,長期堅持可望康復。無病者亦可致身輕體捷,精力充沛。
第五步:元神蓄力育生機。任督循環形成後,一般仍意守下丹田,同時其他經脈也可相繼開通。如頭頂出現動力,可改守上丹田(腦中),可以靈活掌握。練功時間仍每日3次,每次一小時左右。此期間,會出現頭皮奇癢,舌尖顫麻,全身如有電流亂竄,皮膚麻癢如有蟻爬,眉心、鼻樑緊張,環頭拘緊等反應,亦因人而異,不必害怕,也不要追求,約一月後各種動象漸會自然平息。此後各種慢性病皆可明顯好轉或痊癒。

4、簡易的氣功練法

首先練法,(沒有基礎的)講的是吸氣,這是最簡單的:
鼻吸口出,氣沉丹田,每次的吸氣的時候,要注意吸長氣,輕呼出,讓氣往下腹沉,也就是打通穴位,這是有講究的,每天早晨要早起,先練吸呼氣半個小時,要記住,要堅持此法對身體有百益無一害,你放心練就好了,練滿三個月,你會有初感覺,你要感覺每次氣往下沉的時候氣在那裡,如果還有嗓子眼就說明不行,氣還沒有往下打通,等你氣在腹部的時候,其本上,你就打通一數個穴位,所謂的大周天是從頭頂的穴位打通至你陰部的穴位,小周天就是(背後)從頭頂的穴位打通至陰部的穴位,如果全部打通大周天, 小周天, 你的氣功就進入了一個高階段,建議你練大雁功,這樣對你的很大的幫助,初學也可以。
其它參考:
天或晚上練站樁(馬步高位樁:雙手環抱胸前或腹前,兩腳平行,腿微彎曲,身體放鬆,自然站立30-60分鍾,初步階段可以邊站邊看電視,以免除枯站之苦,同時又可無意中減少雜念),晚上睡覺前在床上適當盤腿靜坐一下。雖然只是很簡單的練法,但卻讓我得益不少,身體內部機能正逐步改觀。從我個人的體會看,資質不是很好的初學者很有通過站樁打基礎的必要。當然也有例外。關於氣功具體怎麼練法,實在不好講,因為具體的練法太多了,還是要看你適合練什麼和喜歡什麼練法。網上有很多氣功網站,用百度搜索一下(比如輸入「氣功」一詞),再按搜索結果去找吧。我在這里可以給你介紹一個叫「野百合社區」的論壇,主要就是談氣功,人氣不錯,內容也比較好,對初學者很有幫助,你不妨妨進去看看,下面是地址:http://www.16571.com/bbs/index.asp

二、如何收功:練氣功者應如何收功

(2002-03-26 11:01:28)

練功家說:「練功不收功,不如不練功」。可見收功是練工過程中重要的一環,初練者更不容忽視。作為一套完整的功法,不論是動功,靜功,還是動靜結合功,都應有預備式和收功式。

練習者收功時應遵循以下三個原則:

1)須收通經絡。練功時由於病情,體質功法掌握程度不同,經脈和氣血的收通並非每次都很理想。故收功時做按摩,拍打動作,不僅有利於收通經絡,還可消除因站樁,盤坐帶來的兩腳酸痛。

2)應引導元氣歸元。氣功是鍛練元氣的過程,練氣時在意識支配下,氣在體內運行和外界交流,練氣後若放任元氣散亂運行,則不僅起不到培育真氣的目的,有時還會出現氣流上沖脅部脹痛的異常反應,故收功時做幾遍開合呼吸,引導元氣下聚丹田。

3)應順動靜逐漸轉化。因練功時是由靜轉動,由動轉靜的緩慢適應過程,若一下子馬上走上兩個極端,則與人體生理規律不相適應。收靜功時先輕輕活動肢體,再慢慢收步。收動功時應先使心情平靜下來,凝神靜養一會再起身活動。動靜結合功雖較完整,但也不能省略。
============================================
這樣練氣功:

1.抱丹田

早晨(寅時最好)選一空氣清新,有松柏樹叢之處(湖泊河水邊亦可),自然站立,左足向左開一步,與肩同寬,平行而立,身體微下蹬,膝稍彎曲,頭直目正,身端氣靜,松肩垂時,十指分開,手心向內置與腹前,兩手相抱若抱球狀。此時要身體似站非站,似坐非坐,面部似笑非笑,意守丹田部位。隨意呼吸,莫令耳聞。這樣站立一段時間後,再做下一動作。

2.轉丹田

立正站立,開左腳向左與肩同寬,意守丹田,然後以意領氣,以丹田為圓中心,自左向右轉36下,吸一口氣咽下。再從右向左轉36圈,再吸一口氣咽下。是為轉丹田。

3.晃丹田

立正站定,左腳向左開一步,與肩同寬,全身放鬆,用腰部帶動,自左向右作圓形晃動。但要意守丹田,以丹田為圓中心。先隨意呼吸,然後再由左向右作圓周晃動,當身體晃動時,先向左半周吸氣,吸氣時舌頂上齶。當身體轉向右邊時呼氣,呼氣時舌抵下齶。但晃動時要松肩松胯,全身不得有一絲呆板之意,共約36下。這樣的平行轉圓可以使代脈得到鍛煉。

4.揉丹田

如前兩腳立正站立,左腳向左開一步,與肩同寬,兩手虎口張開對稱放在丹田兩旁。以丹田為圓心,自左向古作劃圓運動,也是吸氣舌頂上胯(搭鵲橋),呼氣舌抵下齶。約36下。

5.擊丹田

如前兩腳站成與肩同寬,全身放鬆,然後伸左腳向左前方半步,兩臂鳥展翅一樣向後用力展開,為白鶴亮翅,舌頂上齶吸氣。然後左腳後收,與右足井齊,兩掌變拳一齊向丹田兩邊猛擊,舌抵下胯呼氣。計36下。

6.折丹田

輕步站開始,上左步,左手掌向右腮護去。再上右步,右掌向左腮旁護去。然後兩掌交叉一齊向前撲去,撲時叩首,為「以首叩碑」呼氣;起時吸氣。這樣腹部會得到壓迫的鍛煉,丹田也會充實起來。

7.搓丹田

取一木凳,隨意坐下,右腳落地,腳心斜向前方,左腿壓在右腿上。左手掌心向上,放在左腿上,右掌心向下,兩掌相合,右掌由左掌上向前向下斜搓去,直到手不能再伸時,呼氣。然後右手心向上,左手掌心向下,右手掌回抽,吸氣,氣貫丹田,如此36下。再換成左腳落地,腳心斜向前方,右腿壓在左腿上,有掌心向上,放在盲腿上。左掌心向下,兩掌相合,左掌由右掌上向前向下斜搓去,直到手不能再伸時,呼氣。然後左手心翻往上,右手心向下,左手掌往回抽,吸氣,氣貫丹田,也36下。

8.噴丹田

兩腳立正,並腳而立,兩手掌從左右胯旁,手心向上,升到胸前交叉,兩手心均向上,右手放在左手上,吸氣。然後一齊向前猛然推去,為「嬰兒擊食」,推出時喊「喝」,呼氣,一共36下。

9.提丹田

立正站立,右子領左手,高舉在頭部,右手心向左,左手掌附在右掌根處,兩腳尖掂起,向空中吸氣。然後兩手就像大有把柄被握住一樣,用力一齊向下拽,兩肘打墜勁,墜到兩手落到胸前,呼氣。這樣子起吸氣,下墜呼氣,計36下。通過強行呼吸,丹田氣足,內氣鼓盪,能達到內壯的目的,只有內壯才能力源豐富,勁力渾圓,用之不盡。

四、丹田功的效應

練功練到一定的程度,會覺得丹田部位有一股熱氣感,或者形成一個「氣」上感,這就是內氣聚集、儲蘊的表現。通過進一步的鍛煉,這個「丹田」之氣就會循經絡系統運行全身,你會感到一條熱氣流下伸至會陰穴,往後向上升經督脈經絡的尾閻、夾脊、玉枕、百會等穴,再向前往下,循任脈經絡經「膻中穴」回到「丹田穴」,出現任督經氣循環的感覺。再進一步鍛煉,可出現內氣沿周身十二條經絡及奇經八脈路線循環感覺。練功到此,人就會感到周身經絡氣血通暢,精力充沛。功到高級的上乘功夫時,能做到不用眼睛而能視,不用耳朵而能聽,那怕是芥未小物能知,微弱之聲而能聽。這樣,你還愁動戰不能勝嗎?
心意拳內功功法問題

1.問:為什麼心意拳內功首重丹田功?

答:丹田功就是培植先天真陽之氣的功法。人在母體中時是靠肚臍從母體中吸取營養而維持生命。離開母體以後,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先天靈性漸漸抿滅,先天的真精元陽之氣也會逐漸減少,一直到風燭殘年時,人就如耗盡油的燈一樣滅(死)了。所以,加強丹田功的鍛煉,正是像疏通淤塞的河道一樣,疏通經脈,特別是練通周天後前任督氣通以後,真陽氣通,勁蓄力足,不但百病消除,延緩衰老,還能練成上乘武功。

2。問:為什麼叫丹田功?

答:心意拳內功不光叫丹田功,也可叫周天功,或者叫得真法。有的又把此功叫十六把氣功、坐功、卧功、站功、內功四經、貫根八法等。但我們這一派則專練此丹田功,以培植先天元氣,扶持真陽;當煉到氣滿全身,全身鼓盪,上下丹田氣充時,則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有真意時,即可達心意拳的上乘境界。拳譜上說:「精養靈根氣養神,元陽不走得其真,丹田養成千日寶,萬兩黃金不與人」,說明丹田功在心意拳的重要。因丹田是人的元氣之所在,所以叫丹田功。

3.問;煉丹田功先從哪裡入手?

答:首先認清三大奇經。按中華醫學學說人身有十二經脈和奇經八脈,為什麼要認識三大經,哪三大經呢

(1)督脈。督脈是奇經八脈之一,起於尾聞骨端,長強穴後的會圖部,上循脊柱至腦後凹陷中的風府穴,進入腦內,再上巔頂,沿額下行至鼻拄。在人身的背後。督含有總督的意思,「督乃陽脈之海」。「督脈督一身之陽」。一身之陽脈皆會於督脈。

(2)任脈。任脈也是奇經八脈之一,起於中校之下的會陰部,上出毛際的深部,沿腹內上過關元穴到咽喉;再上至頦下,走面部深入眼內。在人的前面。任有擔任的意思,「任脈為陰脈之海」,「任脈任一身之陰」。全身陰經皆會於任脈。此兩脈在人的一前一後,一陰一陽。此兩脈通則形
成一周天通。

(3)帶脈。帶脈也是奇經八脈之一,起於脅下,環繞身軀腰腹部一周。像人的束帶一樣把人束住。認識這三大脈以後,能打通任督脈,即小周天通。我們練心意拳丹田功即先從我介紹的功法(參看(武魂)199;年第一期)從一往後逐一演練。因為雖然此功不出偏,但為能適應東西南北中的五種人的環境、氣候、人體等不同,所以還是按我介紹的步驟練。

4.問:每次練習一式還是九式一次練完

答:按我多年鍛煉的經驗,每次首先練抱丹田,其次再練晃丹田,時間,次數不限。練多練少均可,但每次不能少於36下,否則不出功。有的時間寬余也可一次九式全部做完,有的時間少,可只做其中一二式。這要視自己時間自己掌握。

5.問:抱丹田每次站多久?怎樣收式?

答:抱丹田一法主要是人與天(大自然)進行有益的交流活動。人每天迫於生計匆匆忙忙,思想緊張,肢體疲乏,這就是平常所說會產生一種乏力、僵力。而人要活命又不能不做,所以,在緊張之餘去到河邊、湖沿,或山林樹叢中去放鬆一下思想,舒展一下肢體筋骨,吸進—些新鮮空氣,做「吐故納新」,這就是抱丹田功。每次抱丹田的時間是以思想達到放鬆,似想非想,一切皆空,也就是心情舒暢,不再緊張,不再焦慮即好。此動作不要收式。經過思想凈化,肢體放鬆,此動作就是一無復始的開始,再練其它幾式,即可練功出效。

6.問:轉丹田要求自左向右,是順時針還是逆時針?

答:男女有別。男性是以丹田為中心,自左向下,然後再向上,再往左轉,是順時針方向轉。轉36下。女性相反(因為心意弟子女性很少),應自左向右往下再往左上,是逆時針方向,但只轉32下。

7.問:晃丹田怎樣轉法

答:其實只要掌握了男左女右的原則,我想練心意拳的朋友都可想通。功法中已介紹「意守丹田,以丹田為圓中心,以腰部帶動自左向前再向右晃動。這種晃動應是以意領氣,以氣引導帶動身體晃,腰部帶有螺旋力的意境。這種晃動主要是鍛煉入的帶脈。

8。問:操舟田怎麼揉?輕重怎樣掌握?

答:兩手虎口張開形成一個自然圓,兩掌對稱地放·在丹田兩旁,此時丹田穴正好在兩虎口的圓中;兩掌要貼身,但不能按死,而是輕輕地貼身。做圓形轉動時動作也要輕柔,自左向右,路線也是自左向下再向右,是順時針方向,但兩掌虎口圓不能轉到丹田穴的外面去。

9.問:擊丹田的輕重怎樣掌握?

答:心意拳內功功法從第五式開始一般是內功有了一定的功力後才練的。兩臂往後如鳥展翅,要盡力後展,兩手心往上,除拇指外其餘四指盡量往後翻。兩掌回落時要攥拳擊丹田時一船是功力小時用力輕一些,功深時可用力大一些。這要視每人的體質和內功功力而掌握。

10.問:折丹田應多少次,是否也要36次

答:此式在心意拳中既是內功也是技擊動作之一。所以,折丹田時應多練。多練多出功,不能只局限36下。此式如用在技擊上,前撲時兩掌心均向前,每掌五指乍開向前,左掌從右掌上穿前,右掌經右肘下持回,左手掌一直撲到左膝前處。右式也同前,唯動作相反。

11.問:搓丹田要注意哪些?

答:搓丹田不管凳坐式還是盤坐式,均兩手相合,但凳坐式兩手向前搓時像搓繩一樣,但此勢是手脛相摩也,其功仍在丹田部。盤坐式也同;

12。問:噴丹田應怎樣做

答:噴丹田也是技擊動作之一。兩手在胸前交叉時吸氣,一齊向前猛然推出時呼氣。向前推擊時兩掌分開均五指乍開,掌心向前,兩大拇指相距約半尺到八寸。此式因為也是擊人動作,所以,兩掌出掌要看對方的身型而定。

13.問:提舟田左右手高舉,兩足尖掂起怎樣呼吸?

答:此勢不管左右手哪手舉起,足尖掂起,都要有恨天無柄,恨地無環之勁意。即手往上高舉時,就像地上有個環被我握住,能把地拎起來一樣;手往下就像天有個柄被我抓住打墜勁能把天拽下來一樣。手高舉時吸氣,打墜落時呼氣。『這個動作,一般練心意拳的人要多練,多練多出功。就像李元霸以錘擊天,練的是抖絕力,錘從天上掉下來,又要接住,就要有順勢墜落勁。

14.九式做完是否要收式?怎樣收式?

答:關於內功功法的幾個動作,如果光做前四個動作,則不要收式,做完以後即可結束而從事其它工作。唯從第五式擊丹田開始,練完後要:「決斷」或者「虎撲」並發一聲噫這就是雷聲。人就像一台機器一樣,每天鍛煉,運氣就是要把身體修煉好,不然一旦元氣耗盡,就像一台壞了的機器一樣無用了。所以,鍛煉身體就是一種無形的儲蓄,是儲蓄人的機能、生命;保持人的體能,處長人的壽命,以達到天人合一、延年益壽這樣一個目的。

渾圓功源於意拳氣功,意拳氣功源於意拳。
意拳宗師王鄉齋先生,少年時從師於形意拳大師郭雲深先生,得其真傳。後以形意拳為基礎,博採眾長,創立意拳。
王安平先生一九五八年拜王老的入室高足王斌魁先生門下習意拳。通過潛心修煉,深得意拳之精髓,並在技擊和養生治病方面有獨到之處。王安平先生對拳學悉心鑽研,參悟,通過科學的鍛煉方法,能使人集氣功,武功,特異功能於一身。所以王安平先生從一九七二年起都發意拳氣功命名在全國傳功授徒。
渾圓樁是意拳氣功的根基,是修大道的根本,大道包羅萬象,與自然,社會,人生等萬物圓通。王安平先生由一九九六年用「渾圓」二字將意拳氣功改名為渾圓功。
中華渾圓功的特點:簡單易行;不出偏差;上功特快;自然呼吸;鍛煉整體;多種功能;治病范圍廣范,醫療效果顯著。
渾圓功修習者是多煉多受益,少煉少受益。其修習效果就與習練者的練習時間長短有關,不象其它騙人功法說的,你沒有效果是因為你心不誠或悟性不夠。

=======================================

書籍

好不容易給你找到幾本,看看適合不?

中醫氣功健身點津
http://book.jqcq.com/proct/853174.html

中國醫學氣功與實用外氣療法
http://book.jqcq.com/proct/313069.html

本書講述中國傳統醫學氣功,作者繼承祖傳中醫氣功秘旨,結合 世代臨床氣功醫療和練功教學、科研實踐經驗。 ...

少林金剛硬氣功
http://book.jqcq.com/proct/108579.html

本書部分目錄為:硬功的概念;硬功的特點;硬功的氣血運行;練功總則;內功總論;內功築基等。 ...

健身氣功培訓教程(試用)
http://book.jqcq.com/proct/108546.html

本書部分目錄為:氣功概述;氣功;氣功的分類;氣功的流派與共性;健身氣功概說等。 ...

氣功 太極拳(全套50冊,總價240元)
http://book.jqcq.com/proct/101184.html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凝結著炎黃子孫改造世界的輝煌業績,包含著華夏先哲的無窮智慧,是先民留給今人的一份極其豐富、彌足珍貴的寶藏,是人類文化寶庫中一朵璀璨的奇葩。今天,如何使這一東方文化瑰寶為當今世界所用,使其為振興中華、實現四化大業服務 ...

不好意思,沒有了。

5、少林氣功精要

少林寺氣功(內功)鍛煉的目的是在「清其內」「堅其外」的基礎上達到超凡入聖、以登正果的目的,使精神和肉體得到徹底解脫。然而,堅體易而清心難,清心需基於堅體,少林寺內功從堅體入手,通過堅實軀體的外練,逐漸內修內省,循序漸進,以期過渡到清虛無障之境。少林氣功是我國最早的氣功流派之一,主要有以下特點:
1.靜純恆穩。主要指內功的坐禪法,即按禪法坐定後,腦與心,眼與耳都進入虛無狀態.即使雷聲震天,刀逼頭腹,不僅不動聲色,而且禪位形體不改.
2.靜中求動。指少林內功中的行功法,如伸拳丈外熄燈,彈指隔牆制人和揮氣行經治病等,都是靜中求動之法.
3.緩運急發。指外氣功的輕功和硬功,即取式入位後,緩緩運氣三周,然後對准把位和行標,急速發氣進勁,達到靜而霎動,氣由丹田來亦由丹田發.但要特別注意以意領氣,氣與力合,以氣壯力,以力制人.
4.用法別奇,迸勁迅疾。主要指外氣功,要學沉疾進驟,反復丹田,即是"氣沉丹田,剎那間,發氣進勁一眨眼."無論是輕功的騰飛,還是硬功的粉磚,均是如此迅疾.
5.內容豐富,練法較多。少林氣功無論年老年少,體強體弱,或男或女,均可酌情選擇學練,達到健身祛病和防禦之目的.
6.天長日久,功到自成。少林氣功必須天天堅持練習,氣感也會隨之增強,假以時日,就會有所收益,若以恆心加之,他日必定修成正果.嵩山少林寺文武學院開設氣功課程。

與少林簡單養生氣功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