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般混凝土澆築完後需要養護幾天?一天需要養護幾次?
(1)對已澆築的混凝土,應在混凝土終凝前(通常為混凝土澆築完畢後的8~12h內)開始自然養護。
(2)混凝土試件標准養護齡期為28d,檢測其抗壓強度。
(3)混凝土澆築完畢:1)12h內加以覆蓋並保濕養護。2)澆水養護的時間,對採用硅酸鹽水泥、普硅水泥、礦渣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於7d,對摻用緩凝型外加劑或有抗滲要求的,不得少於14d。
(4)整體面層施工後,養護時間不應少於7d,抗壓強度達到5MPa後方准上人行走。
(1)水泥C30澆注樓板後怎麼養生擴展資料
混凝土養護期間應注意採取保溫措施,防止混凝土表面溫度受環境因素影響(如曝曬、氣溫驟降等)而發生劇烈變化。養護期間混凝土的芯部與表層、表層與環境之間的溫差不宜超過20℃。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前應制定嚴格的養護方案,控制混凝土內外溫差滿足設計要求。
混凝土在冬季和炎熱季節拆模後,若天氣產生驟然變化時,應採取適當的保溫(寒季)隔熱(夏季)措施,防止混凝土產生過大的溫差應力。
2、現澆混凝土樓板一般每天澆水養護多少次?
夏季高溫,現澆混凝土樓板需要每天交6次以上的水。
澆水是對混凝土樓面的養護,不澆水容易開裂。
堅持澆一個星期以上就行了,晚上還要澆,不得馬虎。
3、現澆好後混凝土怎麼養護
常用的養護道方法有自然養護、蒸汽養護、干濕熱養護、蒸壓養護、電熱養護、紅外線養護和太陽能養護等。養護經歷的時間稱養護周期。
為了便於比較,規定測定混凝土性能的試件必須在標准條件下進行養護。中國採用的標准養護條件是:溫度為20±2°C;濕度不低於95%。
養護的目的在於創造適當的溫濕度條件,保證或加速混凝土的正常硬化。不同的養護方法對混凝土性能有不同影響。
混凝土的性質包括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混凝土強度、變形及耐久性等。
和易性又稱工作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在一定的施工條件下,便於各種施工工序的操作,以保證獲得均勻密實的混凝土的性能。和專易性是一項綜合技術指標,包括流動性(稠度)、粘聚性和保水性三個主要方面。
混凝土具有原料豐富,價格低廉,生產工藝簡單的特點,因而使其用量越來越大。同時混凝土還具有抗壓強度高,耐久性好,強度等級范圍寬等特點。
這些特點使其使用范圍十分屬廣泛,不僅在各種土木工程中使用,就是造船業,機械工業,海洋的開發,地熱工程等,混凝土也是重要的材料。
4、二層樓板是鋼筋水泥澆築的,過了12小時開始養生結果水澆多了有積水的現象,影響質量嗎
不要緊,應該是澆築完成24小時,也就是混凝土終凝以後。混凝土澆築12小時已經初凝,即混凝土已經失去塑性,這是不流淌的積水不會影響質量。混凝土養生是為了保證混凝土水化過程中的足夠的水量。
5、c30混凝土灌注完成後幾小時能養生
表面幹了就要保養了 原則上需要保養7天時間,水一直覆蓋在混凝土上,一直保持濕潤的。有條件弄個草包保養什麼的。
6、水泥凝固後為什麼要澆水保養
表面變白是正常的,你家的柱子應該是混凝土而不僅僅是水泥的。
澆水的作用其實歸根結底就是水化。水化是一種化學反應,它讓混凝土的各種配料發生反應後緊密結合在一起,達到強度要求。理論上是越潮濕的地方,時間越長,混凝土的強度越高。另一個作用就是起到散熱作用,混凝土發生水化時其內部高溫可達到60度以上,普通的溫度計可以瞬間爆炸,水可以通過蒸發帶走混凝土表面散發的熱量,而過高的水化熱會導致混凝土內部產生裂縫。
澆注好的混凝土需要保證它的「初凝」,這個過程大概是在剛澆注後的幾個小時之內,初凝後就要開始澆水,澆水的要點就是要面積大,頻率高。如果是在現在這種高溫暴曬的天氣澆注的話,我建議你長時間澆水,越多次越好,因為氣溫可以讓水分很快蒸發。
7、混凝土澆築後多長時間養護
應在澆注完畢後12小時以內對混凝土加以覆蓋養護,干硬性混凝土應於澆注完畢後立即進行養護,當日平均氣溫低於5度時百,不得澆水。
混凝土的養護時間,一般不得少於7天,當採用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摻有緩凝型外加劑或有抗滲性要求的混凝土時度,不得少於14天。
拓展資料:
澆築混凝土時的注意事項:
⑴在澆築混凝土之前,應檢查和控制模板、鋼筋、保護層和預埋件等尺寸、規格、數量和位置,其偏差值應符合要求。
⑵在澆築混凝土之前,應檢查模板支撐的穩定性以及模板接逢的密合情況。輸送管道安裝應盡量獨立固定,不能與模板的支撐體系以及外架相連。如果必須與模板的支撐體系連專接時,必須採用輸送管道減震防串動支架連接,確保混凝土輸送時的沖擊力不會對模板、鋼筋造成影響。
⑶在澆築混凝土前,模板內的垃圾、木片、刨花、鋸屑、泥土和鋼筋上的油污、鱗落的鐵皮等雜物,應清除干凈。
⑷大模板應澆水加以潤濕,但不允許留有積水,濕潤後,木模板中尚未脹密的縫隙應貼嚴,以防漏漿。
⑸在澆築混凝土時,應經常觀察模板、支架、鋼筋、預埋件和預留孔洞的情況,當發現有變形、移位時,應立即停止澆築,並應屬在已澆築的混凝土凝結前修整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