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簡述中醫養生具體調攝的方法有哪些健康管理師
順應自然,天人相應--中國傳統養生的基本理念
在傳統醫學的理論體系中,順應自然是養生理念的重要內容,無論是養生保健,還是疾病的康復,所有的方法和機能,都體現著與自然相適應的特點,也充滿辯證的觀點。
(1)天人相應
中醫認為,人生於天地之間,一切生命活動都與大自然息息相關,必須隨時隨地與其保持和諧一致,這就是「天人相應」的思想。在養生實踐中,必須遵循這一基本法則,才能取得良好的養生效果。而「改造自然」、「挑戰自然」、「戰天斗地」之類的思想和行為,在養生領域是不應提倡的。我們要適應季節、把握時間、順從地理、適應社會,從而順應自然,頣享天年。
(2)形神合一
形,是指人的整個形態結構,即肌肉、血脈、筋骨、臟腑經絡、四肢百骸等組織器官,和氣血津液等基本營養物質,是人的物質基礎;神,指情志、意識、思維等精神活動,又指生命活動的全部外在表現,是人體功能的反映。這二者的辯證關系相互依存,相互影響,是密不可分的一個整體。神本於形而生,依附於形而存在,形為神之基,神為形之主。
形為基礎:「形」是「神」的物質基礎,中醫的「五神」(神、魂、魄、志、意)、「五志」(怒、喜、思、憂、恐),分別由五臟(心、肝、脾、肺、腎)所生成。「神」需要大量的氣血精微濡養。
神為統帥:人體起統帥和協調作用的是心神。生命活動表現出的整體特性、整體功能、整體行為、整體規律,都由神志管理、協調、統一。因此,養生時要以「養性」、「調神」為先。
形神共養:形神共養,即不僅要注意形體的保養和復健,而且還要注意精神的攝養和康復,兩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身體和精神都得到均衡統一的發展。
(3)動靜互涵
陽動陰靜:臟腑器官屬陰,以靜為特徵,功能活動屬陽,以動為特徵。保持動靜協調狀態,才能使各器官充滿活力,從而推遲各器官的衰老改變。
動靜相濟:大多數養生家提倡動靜結合,以達到形神共養的效果。動靜兼修,動靜適宜,是中國傳統養生的重要原則。
(4)協調平衡
協調人體自身的生理功能狀態及其與外在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平衡機體各系統和組織器官間的正常功能,以及機體與外界的物質交換,也是中醫養生的重要內容。
中和是養生康復的最高准則。中醫所有理論的核心,是《內經》提出的「謹察陰陽之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即強調「中和」、協調平衡的觀念也是這一思想的體現。
人體的功能失調、對稱失衡、狀態失穩,是導致人體生理功能低下和早衰、疾病的重要原因。
祛邪是平衡協調的重要環節。中醫非常重視「祛邪」,而養生更重視體內正氣來祛除病邪,這實際上也是調節平衡思想的反映。
(5)正氣為本
現代的養生觀念,已經不再僅僅強調補充機體營養物質。真正的健康狀態,應該是人體臟腑各項功能的正常運轉。正氣為本,從中醫的觀念分析,就是充分發揮和加強臟腑功能,使精微生生不息,廢物排泄有序,這才是抓住了養生的根本。只有扶正祛邪,扶正固本才能延年益壽。
傳統養生的五大特點
精神養生
《黃帝內經》從醫學角度首次提出精神保養可以防病,並依據四時之氣的特點來調養精神。精神養生派認為,人的思、慮、智、志、意、魂等均由神所主。因而主張神氣清靜內守,不宜躁動妄耗;強調少私寡慾,抑目靜耳,調攝神志,順應四時,常練靜功,則可抗衰延年,促進健康。
動形養生
《呂氏春秋》率先提倡動形養生,認為經常運動身體,可強身健體。東漢名醫華佗模仿虎、鹿、熊、猿、鳥的動作,創編了「五禽戲體操」,作為練身強體之功法。
調氣養生
氣乃生命之根本和動力,具有「抗邪防病」的功效。氣貴在運行不息、升降有常。調養元氣之法包括慎起居,順四時;戒過勞,防過逸;調飲食,和五味;和七情,省言語;習吐納、行導引等。
固精養生
通過固攝陰精,使之充盈內守,以達養生。強調節情慾以防陰精妄耗,倡導晚婚,通過調七情、少操勞,以保養陰精,固秘陽精,益壽延年。
食療養生
唐代名醫孫思邈為此派宗師,其主導思想是節制飲食,以食療病,延年益壽。飲食宜清、淡、軟、簡;忌膩、厚、生冷、雜。鄒鉉提出:「凡老人有患,宜先以食治……此為養老之大法也。」認為食療對人體具有調和陰陽、滋養臟俯、補益氣血、調節情感等作用,為養生之本。
葯餌養生
利用葯物調理陰陽、補益臟腑、滋養精血,以達到抗衰老的目的。其觀點是以扶持為本,制方原則在於「中和」,認為老人葯餌,只可用溫平、順氣、補虛、中和之葯,並應與食療結合,一是溫養腎氣,二是健脾理氣,即重在培養先天、後天之本。用葯要根據四季氣候和年齡階段的不同特點,因人而異,未病先防,養脾氣,填腎精。
上述養生之法各有所長,因此,養生抗衰延壽之本,應根據自身諸方面的條件,選擇綜合養生方法,方可奏效。
我也是別的地方找的 不知道可不可以
2、養生保健方面有哪些資格證書
國家承認的保健養生資格證書有養生保健師,營養保健師,健康管理師,經絡調理師,公共營養師。
1、養生保健師是利用中醫體質養生理論和傳統養生保健技術,對個體或群體的體質情況進行分析、評估、調理、指導,通過綜合性、針對性的調養措施,制定出不同體質類型人群的個性化養生方案,實現陰陽平衡協調,以促進健康、延長壽命的專業養生保健技術人員。
2、營養保健師是運用營養學和保健食品學,食品衛生學以及醫學的相關知識對各類人群的營養給予指導、疾病予以營養防治並向大眾傳播營養食品與食品衛生安全知識的專業技術人才。
3、健康管理師是從事個體和群體從營養和心理兩方面健康的檢測、分析、評估以及健康咨詢、指導和危險因素干預等工作的專業人員。主要從事的工作內容包括:採集和管理個人或群體的健康信息;評估個人或群體的健康和疾病危險性。
4、經絡調理師運用中醫經絡技術,通過刺激人體經絡、穴位來疏通經絡、調和氣血、提高臟腑功能,調整、改善各種慢性病及「亞健康」狀態的專業人員。
5、公共營養師主要從事營養咨詢、營養指導、營養知識宣教等營養顧問工作和根據不同人群和年齡,進行營養食譜編制指導工作,屬於職業技能型人才。
3、能開辦中醫診所或中醫保健養生館嗎
不能不能不能。你自己是沒法開的。以下是相關規定。希望你幫到你。
根據《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和《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中對申請開辦個體診所的人員有規定。
《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第十三條規定:
在城市設置診所的個人,必須同時具備下列條件:
(一)經醫師執業技術考核合格,取得《醫師執業證書》;
(二)取得《醫師執業證書》或者醫師職稱後,從事五年以上同一專業的臨床工作;
(三)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條件。
醫師執業技術標准另行制定。
在鄉鎮和村設置診所的個人的條件,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規定。
執業醫師法規定,從醫五年並取得主治醫師職稱可以申請個體行醫.
不過,大部分地區的實際情況是只要取得執業醫師資格5年就可開門診.
還有就是沒有醫師資格,可以自己做法人,找有醫師資格做負責人.
同時附:私人診所設置申請者必須同時符合以下條件:
(一)非在職醫務人員,有執業醫師資格,經注冊後在醫療機構中執業滿5年;
(二)設置二級西醫或三級中醫診療科目診所的,申請人應具有副主任醫師或以上職稱;
(三)男性年齡在65周歲以下,女性年齡在60周歲以下,且身體健康;
(四)離退休的衛生技術人員須經原工作單位同意;
(五)注冊資金:私人西醫診所不少於30萬元,私人中醫診所不少於15萬元;
(六)具有常住戶口。
(七)診所場地必須長期固定(非申請人所有,需有5年以上租賃協議)並且符合衛生部頒布的《醫療機構基本標准》要求,以1名醫生,1名護士計,使用面積不小於40平方米,聘用衛技人員每增加1名,面積增加10平方米。
(八)符合xxx市區域衛生規劃和當地的醫療機構設置規劃。
4、養生老師自我介紹怎麼寫,養生老師自我介紹怎麼寫感悟
個人簡介恰如簡歷復,如實寫最好:基本格式大同小異,幾乎是一個樣子,都是出生地日期大中小學何制年何月畢業受到的獎勵以及發明創造特別記憶事件百,側重於養生學習\收獲\自我見解\培訓\學術會議日期\時間\培訓指導導師\學校名稱或者培度訓班的名稱地點之類,當然不能忽略自己知對於養生意義內容的認識和特別見解以及人生信仰待人接物的態度世界觀包括道修道信佛之類,如此等等,不過如此而已.
5、我從事中醫養生行業快五年了,從理療師做到養生顧問,然後做到店長,可我現在想改行了,不知道從事行業什
我覺得心理治療師是非常好的職業啊,不僅是一份工作,也對社會百非常有意義,我在公司上班4年,正想去做心理治療師呢
最起碼一線城市壓力普遍大,整個社會都壓力異常(公度交車縱火,路上砍人等等),社會正需要這樣的
我希望我的人生有意義,並且能一直做下去,所問以我打算去
我覺得你從養生中醫理療轉過去應該非常方便,我現在准備選擇的方向是物理治答療,人身體的疾病,心理的病變,都是從精神上來的,不管是小時候的經歷、成長的經歷、接受到的一些思想等等,對自己不滿,自卑,壓內力過大。。。中醫的養生不是異曲同工么?還可以中西合璧呢
本人非常熱愛中醫,曾經自學過,現在也一直在學習中醫養生,目標是把自己變的美美的,精神與身體調理相結合,多麼美呀O(∩容_∩)O
6、養生師的個人簡介怎麼寫
個人簡介恰如簡歷,如實寫最好:基本格式大同小異,幾乎是一個樣子,都是出生地日期大中小學何年zd何月畢業受到的獎勵以及發明創造特別記憶事件,側重於養版生學習\收獲\自我見解\培訓\學術會議日期\時間\培訓指導導師\學校名稱或者培訓班的名稱地點之類,當然不能忽略自己對於權養生意義內容的認識和特別見解以及人生信仰待人接物的態度世界觀包括修道信佛之類,如此等等,不過如此而已.
7、養生保健師,高級營養師,經絡調養師哪個比較好
高級營養師目前比較吃香,一聽名稱就會有一種肅然起敬的感覺。
高級營養師從廣義上來講,是指從事與營養相關的專業人士,其不僅具有豐富的營養專業知識,更是從事與營養相關的工作有一段經歷並積累有一定的經驗,在本行業內有較豐富的資歷。 高級營養師還因其與不同的對象結合分成為臨床營養師,公眾營養師、食品營養師、運動營養師、餐飲營養師等。還可以根據工作性質分成更細化的營養師,如美容營養師,保健品營養師等。
臨床營養師主要從事與疾病有關的營養工作,為病人制訂合理的膳食,設計適合不同病人的食譜等,主要在醫院工作,又常稱為營養醫師。此類營養師多為醫學院/醫科大學的預防醫學系畢業。
公眾營養師,又稱為公共營養師,其工作與公眾有關,主要從事營養知識的傳播、群體性的營養調查、各種與營養相關的社會活動策劃,以及與營養知識宣傳教育有關的影視文學等作品策劃也是其工作的內容。其工作內容多為營養知識之類的無形產品。
食品營養師,主要在食品企業工作,主要負責食品的開發之類的與食品相關的營養工作。
運動營養師是為運動人員提供營養指導的營養師,職業運動員或運動愛好者,他們的運動量相對於普通人來說,運動量較大,其營養需求與常人有較大的不同。所以該類人類的營養有特殊的要求,應該有專業的運動營養師進行,有利其健康。
餐飲營養師,主要從事與餐飲有關的營養工作,如營養配餐方案,營養食譜的開發,營養配餐員的培訓,餐飲服務人員的培訓等。
葯膳營養師,為食品和制葯公司、市場協會和餐飲服務供應商服務。葯膳營養師們協助企業領導進行研究,對管理和市場提出專業性意見,促使企業生產出更好的葯膳養生食品投放市場。
養生保健師是指利用中醫養生理論和傳統養生方法,對個體和群體進行健康維護、健康促進、達到延年益壽目的的專業人員。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培中心「養生保健師」培訓項目負責人介紹,養生保健師崗位能力培訓項目採用專家團隊開發的最新《養生保健師崗位教材》,教材將傳統的養生文化與健康管理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從膳食、運動、情志、起居、食葯、四季、美容和保健養生八方面入手,全面系統闡述養生理論與方法。書中既有中國傳統養生文化,又有現代西方醫學先進的健康管理理念,貫通中醫西醫,涉融傳統現代。尤其提出「學、練、檢、調、養」五行健康解決方案,具有很強的創新意識,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對於普及科學養生知識與方法、增進國民健康水平必將起到積極的作用。學員學完規定課程參加考試的合格者,頒發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育培訓中心《養生保健師崗位能力證書》。該證書作為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或用人單位對持證人任用、聘用、考核和能力評價的重要依據。證書可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育培訓網和中國營養師網上查詢。
經絡調理師
根據中醫經絡理論,運用中醫經絡技術,通過刺激人體經絡、穴位來疏通經絡、調和氣血、提高臟腑功能,調整、改善各種慢性病及「亞健康」狀態的專業人員。
8、健康養生從業者想要成為中醫師,需要怎麼努力?
中醫養生館主要是給消費者提供中醫理療或者保健服務的,提高消費者的抵抗力,同時也能夠保持靚麗的身材。但是不是說想辦直接租房的開店就可以辦的。需要到當地政府辦理相關手續的,在中醫葯法出台之前辦理中醫診所是有一定難度的。但是中醫葯法頒布之後,中醫診所從以前的審批變成了備案制,直接到當地辦理稅務證、衛生部門的衛生許可證、工商登記證,同時也包括醫務人員的從業證書,即可開辦診所。
那麼說道從業人員需不需要醫師證,答案是肯定需要的。現在開一家中醫養生館,必須要有一位知名的中醫坐鎮,而其他的醫生也需要具備醫師證書。中醫養生館需要什麼證?目前在中醫養生館從事醫務工作的人員,必須要有醫師證書,這也是從事醫療工作人員相應的資格證書,甚至有一些工作人員也需要取得經絡保健證書。這不僅僅是對於當前的消費者負責,同時也關繫到消費者的身體健康。
那麼對於那些沒有執業醫師證又想開中醫診所的怎麼辦,好消息就是咱們國家2017年發布的《中醫葯法》裡面提出了《中醫(專長)醫師資格證》!這個證書的含金量可以等同於職業醫師!都可以獨立開辦診所、獨立行醫、有處方權!是不是一聽就激動。當然這個證書他的一個缺點就是你只能從事你報考的科目的領域,科目分為:中醫內科、中醫外科、中醫兒科、中醫婦科、中醫針灸推拿、中醫正骨,不能跨科執業。
並且考試跟執業醫師不同的是,《中醫(專長)醫師資格證》他是沒有筆試的,考試變成了考核。口述+實操,極大的方便了中醫領域的從業者和一些師承祖傳學歷不高的大夫們考試的通過率。通俗一點將就是你會什麼考官就考你什麼!所以那些從事中醫領域推拿針灸的大夫們,一定要抓緊時間考取《中醫(專長)醫師資格證》,趁著國家的政策剛放開剛上這班車!但是大家都知道這個執業醫師證是很難考的,要先考確有專長,考完確有要是本科學歷可以直接考助理醫師,本科學歷一下要等3年才能考助理醫師,最後才能考職業醫師。所以這么算下來考這個證書最快也要7年8年的時間。所以很不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