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伏天養生常識

伏天養生常識

發布時間:2020-09-26 19:15:46

1、進入伏天有哪些保養知識?

見附說明天氣比較炎熱,濕度比較重。應該多喝開水。喝一些解暑的東西,比如綠豆湯,還有冬瓜湯去濕的。多吃蔬菜和水果。不要做劇烈的運動。出汗多的時候應該及時補充水分。

2、三伏天養生應注意哪些

3、頭伏天養生要注意什麼

頭伏天養生要注意夜卧早起、養陽驅邪、調息靜心、食酸補鹽、健脾祛濕。

頭伏天合理睡眠時間應該是:就寢時間為22:00—23:00,起床時間為5:30—6:30。若夜晚不能早睡,午睡時間一般以30分鍾至1小時為宜,時間過短達不到午休目的,時間過長不但會讓人頭腦發昏,肢體無力,還會影響夜間的睡眠質量。

頭伏天陽氣旺盛且常浮躍於外,反易被外邪所傷,如大汗則亡陽。換言之,在炎熱的夏季,不宜進行大量運動,運動之後應及時補充水分和營養物質。頭伏天要神清氣和,快樂歡暢,胸懷寬闊,精神飽滿,對外界事物要有濃厚興趣,培養樂觀外向的性格,以利於氣機的通泄。

夏季出汗多,鹽分損失亦多,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鹹味以補心。西瓜、綠豆湯、烏梅小豆湯,為解渴消暑之佳品,飲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對於「頭伏天」,尤其要喝三豆湯,祛火、解乏、消痱子。可以多吃一些瓜果,但應注意水果的性味,了解自身體質,以免造成損傷

脾胃虛寒的人,不宜大量吃西瓜、梨、獼猴桃、柚子等涼性水果;內火大、痰濕盛者,少吃龍眼、荔枝等;過敏體質,慎吃芒果、菠蘿等;尿路結石的人不能多吃草莓;胃酸多、易腹瀉的人,少吃香蕉;蘋果、桃、葡萄、哈密瓜、桑葚、西瓜等水果含糖量高,糖尿病人慎食。

到了夏季「頭伏天」,總讓人有種昏昏欲睡、食慾不振的感覺,這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長夏」。早、晚進餐時可以喝些粥,如山葯粥、薏米粥、蓮子粥等。也可以在快熬好的有健脾祛濕作用的粥中(如薏米粥)加一點荷葉,這樣就增加了清熱祛暑、養胃清腸、生津止渴的作用。

4、夏季最熱的三伏天養生常識

1、多吃苦味食物 

三伏天的時候,在平時的飲食中。我們可以多吃一些苦味食物,因為比較苦的食物,往往都具有好的解熱功效。比如,可以多吃一點苦瓜、苦菜、苦蕎茶等等。 

2、多吃清熱解暑、健脾利胃食物

綠豆是夏天必備的一款食物,它的功效可以幫助人體健脾養胃,解熱降暑。所以,可以多做一點綠豆湯或者是綠豆稀飯來食用。

3、蛋白質供給需充足

由於三伏天會讓人的新陳代謝加快,流汗也比較多。所以會造成體內的營養物質流失,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補充蛋白質才能達到營養均衡。所以建議每日蛋白質攝入量應在100克—120克左右。 

三伏天怎麼降暑

1、出行躲避烈日。三伏天出門的時候,太陽光都會比較大。所以我們都需要備好防曬工具出門才好。常用的防曬工具有。防曬服、防曬霜、遮陽扇等。

2、保持水分的攝入。在三伏天的時候,千萬不要等到自己覺得口渴了才喝水,應該要及時的補充水分。因為平時的出汗比較大,所以每天喝水2升左右才能保持機體的正常運作。

3、外部食物解暑。在三伏天的時候可以多吃一點含有充足水分的水果。比如,西瓜、蘋果、桃子等等。特別是西瓜,這可是一個家庭中,防暑解熱的必備食物,不僅擁有大量的水分,還可以補充身體所需的甜份和微量元素。

4、冰鎮飲料降暑。我們在平時的時候,可以自己做一些酸梅湯和冰棍來讓自己降暑,這種屬於物理降溫,在短時間內有效。同時我們還要在生活中避免情緒的浮躁,因為心靜自然涼。

5、伏天養生吃什麼

伏天養生保健吃苦菊、芹菜、茴香、香菜、綠豆粥、蓮子copy粥、荷葉粥等等。

「夏三伏,曬冒油。」此時節,老人、兒童、體虛氣弱者很容易中暑。天津中百醫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營養科主任李艷玲表示,三伏天,人體出汗多,消耗大,養生保健一定要注意補充體力,解熱防暑。

她建議,伏天里主動多吃苦味食度物,如苦菊、芹菜、茴香、香菜、苦瓜、蘿卜葉等。苦味食物中所含的生物鹼因具有消暑清熱、促進血液循環、舒問張血管等葯理作用,是夏季天然養生品。

此外,在伏天里,飲食清淡、規律睡眠、適當運動,還要注意做好心理調節,要靜心、安神、答戒躁、息怒,防止上火。

6、三伏天養生適合吃什麼

1、蓮子

入伏後多吃蓮子可祛火,熱天心臟最脆弱,暑熱逼人,易煩躁、傷心。蓮子芯的味道雖苦,但可清心火,還有降血壓作用,適宜體質虛弱、心慌、失眠多夢的人食用。但大便干結、腹脹者,最好少吃。

2、綠豆

綠豆性涼、味甘,有清熱解毒、消暑除煩、止渴健胃的功效。對於因三伏日曬導致的皮膚瘙癢或出現紅疹的人,吃綠豆可緩解症狀。但需注意的是,有四肢乏力、腹瀉等症狀的老人、兒童則不宜食用。

3、生薑

姜具有溫補的作用,三伏天可以多吃點姜,補補陽氣。生薑性辛溫,有散寒發汗,化痰止咳,和胃,止嘔等各種功效。三伏天喝薑茶的最佳時機也來到了。喝薑茶是一種簡便易行的保健方法,現在也似乎越來越流行。薑茶一年四季都可以喝,但是夏天是最適宜喝薑茶的季節。

4、西瓜

西瓜性寒,味甘,歸心、胃、膀胱經,具有清熱解暑、生津止渴、利尿除煩的功效,常吃西瓜能清火解熱。西瓜不但能清熱解毒、除煩止渴,而且能利尿,幫助消化,因此,人們一定要吃些西瓜,特別是從事露天工作或在室內高溫環境下工作的人

5、綠茶

三伏天午後,喝杯綠茶,不僅清熱消暑,還能解毒、止渴。喝綠茶具有堅固牙齒、保護毛細血管及提神作用。另外,大量出汗後喝綠茶可以幫助身體補充流失的鉀元素,提高耐熱能力。需注意,綠茶性偏寒,胃不好的人喝容易脹氣。

6、梨

三伏天天熱,易缺水,因鮮嫩多汁、酸甜適口,所以又有天然礦泉水之稱,最佳的補水護膚品。它葯用能治風熱、潤肺、涼心、消痰、降火、解毒。因此對急性氣管炎和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出現咽喉干、癢、痛、音啞、痰稠、便秘、尿赤均有良效。

7、入伏天,作息養生該注意哪些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的到來,意味著即將進入三伏天。三伏天出現在小暑與大暑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又潮濕悶熱的日子,三伏天人們普遍想到的是如何降溫防暑,如何開始跟著節氣養生治未病的行程,此時三伏天的養生保健一定要注意補充體力,解熱防暑,以保證自己的身體健康。
■2010年的三伏天時間表
初伏:7月19日(農歷六月初八)——7月28日(農歷六月十七)
中伏:7月29日(農歷六月十八)——8月7日(農歷六月二十七)
末伏:8月8日(農歷六月二十八)——8月17日(農歷七月初八)
■三伏天如何養生
「三伏天」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並且潮濕悶熱的日子,民間百姓說的「苦夏」就在此時。在這個時節要注意增加營養,食物以清淡、易消化為宜,少吃油膩和辛辣的食物,少飲酒、少抽煙。另外,要做好心理調節,要靜心、安神、戒躁、息怒。
■三伏天,吃什麼?
一到伏天,老百姓最惦記的就是:三伏天,吃什麼?有句老話:「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卷雞蛋」。伏天吃餃子、烙餅、面條的意思,除了夏收小麥之後糧食充足的喜悅之情以外,主要是提醒人們,夏天飲食不可太湊合,要經常慰問自己一下,多吃點蛋白質和B族維生素豐富的食品。因為夏天溫度高,出汗多,會損失不少蛋白質氨基酸,更損失大量的B族維生素和鉀、鈉等礦物質,吃面更有利於補充營養。具體到吃什麼,主要掌握四個要點:多酸多甘、補氣去火、新鮮干凈、補水養生。
●三伏飲食——多酸多甘
古代學者認為「夏季暑濕,適宜清補」。夏天酷熱高溫,人們喜冷飲,喝水多,導致濕氣侵入人體,而外濕入內,使水濕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產生障礙,出現積水為患,引起食慾不振等。按中醫養生學的觀點,暑濕對脾非常不利,因此日常飲食中應適當多食甘涼或甘寒為宜。並且,夏季歸心,而心喜涼,宜食酸,所以夏季應適當地多吃一些性酸的食物。如:菠蘿、西瓜等。
●三伏飲食——補氣去火
炎炎夏日不僅帶給我們身體上的不適,還容易導致越來越多的人火氣上升,表現出情緒煩躁、焦慮、易激動、失眠等,這些症狀在醫學上稱為「夏季情感障礙」。因此,「去火」也是夏日食補的必備功課。夏日祛火的食物,上佳選擇:苦瓜、西紅柿等性涼、清暑的蔬果,同時,牛奶性微寒,可以補水、滋陰、解熱毒,也是「去火」良品。狗肉、鴨肉更是夏季大補之良方。
●三伏飲食——新鮮干凈
中醫認為,胃為後天之本。夏季人們常感食慾減退,脾胃功能較為遲鈍,此時不妨吃些新鮮蔬果。新鮮蔬果營養素的構成,一般是纖維素和糖分的含量各半,不僅可以有效地補充人體必須的能量和水分,其清爽的特質也會讓人久食而不厭。胡蘿卜、檸檬、莧菜是其中首選;時令的野菜蔬果,多食更是大有好處。但要注意不要貪食生、冷或不潔的食物,以免染上痢疾、腹瀉等。

8、三伏天養生應注意哪些

三伏天養生應注意夏季出汗多,鹽分損失亦多,宜多食抄酸味以固表,多食鹹味以補心。

西瓜、綠豆湯、烏梅小豆湯,為解渴消暑之佳品,飲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對於「三伏天」,尤其要喝三豆湯,知祛火、解乏、消痱子。可以多吃一些瓜果,但應注意水果的性味,了解自身體質,以免造成損傷。脾胃虛寒的人,不宜大量吃西瓜、梨、獼猴桃、柚子等涼性水果。

內火大、痰濕盛者,少吃龍眼、荔枝等;過敏體質,慎吃芒果、道菠蘿等;尿路結石的人不能多吃草莓;胃酸多、易腹瀉的人,少吃香蕉;蘋果、桃、葡萄、哈密瓜、桑葚、西瓜等水果含糖量高,糖尿病人慎食。

與伏天養生常識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