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平時喜歡養生嗎?都有哪些養生習慣?
1衣, 穿衣要跟隨節氣和天氣的的變化,這句話每個人都懂,但不一定按著去做。現在社會很多人尤其是年輕人,穿衣往往根據自己的愛好,而忽略了自己的身體狀況。諺語道:「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這句諺語提醒大家:白露節氣一過,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體;寒露節氣一過,應注重足部保暖。這句話告訴我們秋冬季交替時節,合理安排自己的著裝。也不止是秋冬時節,一年四季都應該遵循自然規律,不能反其道而行之。
2食,一日三餐按時吃是基礎,但也要吃的健康。通過食物調節自身的身體機制尤為重要。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些養生的食物:
1. 南瓜:健胃消食高手。
2. 香蕉:能提升情緒,有「快樂水果」之稱。
3. 菊花茶:可消除眼睛浮腫及疲勞。
4. 黃豆:豆中之王。
5. 土豆:養顏、抗衰老。
6. 地瓜:有「長壽食品」之譽。
7. 玉米:粗糧中的保健佳品。
3住,現在很多人買新房後,裝修買傢具,沒等甲醛在空氣中揮發完,或者用了一些所謂可以除甲醛的東西,就迫不及待的住了進去。其實,是對自己和家人的身體健康極其不負責任的一種表現。尤其是小孩兒,甲醛對兒童的危害極大,短時間會對兒童的大腦造成傷害,時間一長對血液中的造血系統造成不可估量的傷害,科學表明很多白血病與甲醛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即使是老房子也要選擇合適的天氣通風,經常保持房間里空氣的流通。
4行,低碳生活,健康出行的出行理念在我國已經推行很多年了,在這里我還是要說一下。短途出行盡量選擇步行和自行車不僅僅是為了保護環境,對我們的身體健康也是非常有益的。騎行可以提高神經系統的敏捷性、可使左、右側大腦功能同時得以開發,並且強化全身耐力,進行周期性的有氧運動,有效地消耗較多的熱量,長期堅持就可收到顯著的減肥效果,是一種強化心腦血管和心肺功能的運動
2、你每天有哪些保健養生好習慣
早 晨
1.早起。在床上做套熱身操再起。
2.鍛煉。每天堅持晨練並不難。
3.評估自己的目標。想想自己離近期、中期和長期目標還有多遠。
4.閱讀或聆聽勵志材料。在早晨通過閱讀勵志書籍或播放有聲讀物的方法,能讓自己充滿積極的力量。
5.想像。閉上眼睛,花幾分鍾想像一下一天中發生的好事情。
6.列一份任務清單。每完成一項就在上面劃一條橫線。
7.瀏覽標題新聞。了解身邊及世界上發生的大事是十分必要的,否則你會發現與人聊天時慢半拍。
8.服一片復合維生素。盡量做到均衡飲食,每天一片復合維生素能確保身體攝入所有必需的維生素和礦物質。
9.整理房間。凌亂的房間會讓人心緒不寧,思維不清。所以,每天早晨整理好房間再出門。
10.打扮。必須承認,這個世界大多還是以貌取人的。所以每天早晨花幾分鍾,把自己打扮到最佳狀態。
白 天
11.挑重要的事情先辦。許多人都會先干那些貌似緊急、其實並不重要的工作,如回郵件或電話等。一定要先辦最重要的事,才能真正做到有條不紊。
12.與自然接觸。走到戶外親近自然,會使你感到放鬆和愉悅。
13.寫博客。寫作能促使人思考。
14.吃零食。用水果、蔬菜和堅果代替薯片、糖果和巧克力。
15.保持積極心態。積極意味著採取主動。每當產生了新的願望,問問自己:「我現在應該做些什麼?」
16.與朋友保持聯系。即使在最忙的時候,也每天至少給一位好朋友寫封短郵件或發個簡訊。
17.存錢。每月至少把收入的10%存銀行。可以每天存幾十元零鈔。
晚 上
18.享受家庭時光。白天沒有時間與伴侶和孩子在一起,所以每天晚上必須珍惜並享受和家人相聚的時光。
19.用牙線清潔牙齒。這對於減少蛀牙和預防牙齦疾病是非常重要的,還可以幫你呈現最美好的笑容。
20.放鬆。上床前30—60分鍾關閉電腦和電視,能睡得更香甜。
21.回顧自己的一天。哪些目標實現了,哪些還沒有,原因是什麼?每日睡前的反思是自我提升的絕佳方法。
22.讀書。讀書讓人平靜,但最好不要選擇艱深難懂的書。
23.對家人說「我愛你」。每天至少對伴侶和孩子說一句「我愛你」。
24.早上床。早起的前提是早睡,能讓身心得到充分休息。
3、日常養生好習慣有哪些
1、每天快走半小時
久坐是健康的大敵。報告顯示,缺乏運動會使人的壽命減少3~5年,癌症、心臟病和腦卒中的風險升高25%~50%,而每天只需走路20分鍾,每年就能幫助3.7萬人遠離慢病導致的過早死亡。走路適合大多數人,每次20~30分鍾,每周2~3次。最好稍微加快速度,配合手臂擺動,拍打肩﹑胸﹑腹﹑腰等部位,有舒筋活絡﹑緩解緊張﹑消除疲勞的效果。周迎春建議,還可以一邊走一邊逆時針揉腹部,堅持「食後即以熱手摩腹」,認為「能除百病」。
2、多吃果蔬少吃肉
WHO報告指出,遏製糖尿病和肥胖的上升趨勢可減少早亡風險,這主要與避免高脂肪、高蛋白飲食有關。美國南加州大學研究發現,50歲左右的中年人,每日攝取的熱量有20%來自動物蛋白(主要是肉類或乳製品),其死於癌症或糖尿病的風險會增加4倍,在接下來的18年裡死亡的風險增加近2倍,而植物性蛋白(如豆製品等)攝入較多的中年人不存在早亡風險。果蔬中含有大量抗氧化物質,可延緩酒精、煙草、肥胖帶來的危害。歐洲一項研究發現,每天果蔬攝入量超過569克的人,比攝入量少於249克的人早亡風險降低10%,壽命延長1年多;假如日均再多吃200克果蔬,早亡風險再降6%。經常喝酒吸煙的人,每日食用560克以上果蔬,因心血管病死亡的風險降低15%。
3、警惕盤中隱形鹽
數據顯示,全世界每年因高鹽飲食導致死於心血管疾病的人,約為160萬。WHO建議,各國要通過政府幹預,把高血壓患者減少25%,平均食鹽攝入量減少30%。中國營養學會建議,健康成年人每天食鹽的攝入量是6克,但飲食中的隱形鹽也要引起注意,比如一瓶醬油的含鹽量最低也在15%以上;每100克味精中含鹽量為20.7克;漢堡、薯條、方便麵、罐頭、腌制食品也是藏鹽大戶;乳酪、麵包、餅乾等發酵前需要抹上一層鹽,也要少吃。
4、飲酒不超過一杯
早在2006年,WHO就將中國列為酒精「重災區」,由酒精引起的死亡率高於吸煙。研究發現,有60種疾病是酗酒造成的,其中包括引起早亡的肝硬化、肝癌等。馬上要到春節了,周迎春建議大家在聚餐時,能不喝酒就不喝,提前想好「拒酒詞」,即使喝也最好不要超過一杯,更不要空腹喝或「一口悶」。
5、每口飯嚼20次
以色列研究發現,胃口不好的老人易早亡。周迎春指出,中醫有「人以胃氣為本,以及內傷脾胃,百病由生」的說法。胃不僅是消化系統的重要器官,還參與調節幾乎全身所有器官的活動。建議中老年人吃飯要定時定量,少吃多餐,細嚼慢咽,每口咀嚼不低於20次,以減輕腸胃負擔。平時多按摩足三里穴(位於外膝蓋下面3寸、脛骨外側約一橫指處)也能提高脾胃功能。
6、經常笑出聲來
笑聲能促使人體發生變化,改善免疫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功能。因此小編要給的長壽處方是,找到讓自己快樂的事,笑出聲來,並把這快樂傳遞給別人。
7、周末回歸大自然
多去戶外,重回大自然,有助於提升情緒和自信心。經常接觸自然界的人更少生氣、抑鬱和緊張。戶外散步和騎自行車等低強度有氧運動可降低心臟病風險。快走、釣魚、劃船和種花種菜等都是很好的戶外運動方式。不用擔心居住的附近沒有山脈或者海洋,利用周末去當地公園、植物園等「綠色地帶」也有同樣的效果。
8、每周花2小時熱心幫助別人
研究發現,與從來不幫助別人的老人相比,經常幫助朋友、親戚或鄰居的老人明顯感覺更快樂,身體也更健康。70歲以上老人每年參加志願活動100小時(每周只需2小時)就可獲得多種保健受益,包括緩解抑鬱、減輕體重、減少失眠和增強免疫力等。
9、多接觸動物
寵物提供給老人友誼和溫暖,讓老人擁有傾訴對象,從而釋放壓力,多接觸寵物的人,能擁有穩定的血壓、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除了貓和狗,在家中設立水族箱、養一隻小鸚鵡等都有幫助。如不願在家中養寵物,去動物園、水族館多接觸小動物,做動物收容所的志願者,或者經常遛遛鄰居家的狗,也有同樣的效果。
10、每天必聽音樂
聽音樂有助於緩解焦慮,幫助睡眠、增強記憶,還能促進傷口癒合,降低與壓力有關的應激激素皮質醇水平,從而增強免疫力。對老人來說,每天聽音樂,還可以降低血壓、緩解關節炎疼痛和加速中風後康復,甚至能抑制認知障礙症的病情發展。音樂能喚起積極的情感和態度,尤其在清晨,選擇快節奏的、愉悅的音樂能讓你維持一天的好心情。
如果我們擁有以上五個好習慣,若是大家能夠有信心自己可以擁有健康的身體並不是難事,那麼平時就應該注意飲食清淡和營養均衡,多喝水這樣能讓身體的毒素可以排除體外,加強身體的鍛煉也是必不可少的,還要保持良好的心態,這些對於我們的健康都是非常有幫助的,可見只有注重科學的養生方法才能讓我們更加健康幸福。
4、你每天都有哪些保養保健的好習慣?
首先要確保學習一些美容美體,健康養生知識來源的正確性。大家千萬不要輕信網上的護膚妙法,多從課本專業人員那裡了解到一些護膚的知識。
第二,就是應該多花一些時間對著鏡子認真觀察自己的身體,比如自己的皮膚如何,頭發如何,臉色如何,牙齒如何,女性也可以自己觀察一下月經的。一旦發生不良反應的話,要早發現早治療。
第三,養成一回家就洗手卸妝,取隱形眼鏡的好習慣。要先把隱形眼鏡盒子放在洗手池旁邊,每一次戴取眼鏡的時候一定要洗手,還要定期清理眼鏡盒。
第四,規定自己過午不食,我自己給自己的規定就是下午三點以後不再吃東西,而是多喝一些水,我已經這樣好幾年了,身體已經適應了,所以不覺得痛苦。如果有可能的話,一周還可以進食兩天或者是一天。但是我覺得方法太過於痛苦了還是選過午不食的方法吧。這樣既可以做到輕斷食,又不會被飢餓折磨。
第五,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那樣做到低鹽低糖,控制穀物的攝入,多吃蔬菜。適量的吃肉,水果和堅果。我經常都是自己做飯的,如果能夠自己做飯的話。那就更好了,這樣可以保證食物的干凈,健康和美味,杜絕一切不健康的零食。杜絕喝瓶裝,罐裝的飲料。每天吃一碗酸奶,睡前可以喝一杯紅酒,喝完酒之後再擦護膚品,臉上熱熱的,吸收的又好又快。
5、養生需要有哪些好習慣?
現在人們越來越注重養生了,但是沒有科學的日常生活習慣,再好的養生食物,方法都是白費!特別是早晚的生活習慣很重要,比如有些人喜歡早上鍛煉,但是科學研究表明清晨進行鍛煉會誘發急性暈厥、心律紊亂、心肌缺血等意外,下午19:00左右是最好的鍛煉時間;那麼我們來看下早晚有那些需要好的生活習慣。
早上的好習慣
1.晨起一杯溫開水:科學研究證明,早晨喝水,對人體的保健功效最為突出。如果早晨起來之後及時飲水,就可以促進排尿和排便,盡快地把毒素排出體外;並且早上喝水能補充水分、降低血液黏稠度,減少心絞痛的發生。喝水以選擇白開水為好,飲水量為200~400毫升,不宜過多,以免一時性的大量飲水沖淡胃液,影響到進食早餐的食慾。
2.要早起:現在的年輕人大多喜歡賴床,特別節假日沒有活動的都可以睡一整天,這樣是不對的。有研究表明早起者通常醒得更快,而且頭腦更清醒,能夠快速投入注意力要求較高的活動,也不容易犯困,精力更旺盛。一般而言,春夏兩季可以晚睡早起,秋季則應轉變為早睡早起,冬季要早睡晚起。相對來說,6點起床是個四季皆宜的時間,既保證了充足睡眠,也可以讓陽氣得以生發。
3.要吃早飯:如果早晨胃中沒有食物的話,人體血液里就會形成更多的B型血栓球蛋白,這是一種能導致血液凝固,使人易患心肌梗塞的蛋白質,吃早飯可以有效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產生。另外吃早餐時胃液、胰液、腸液等各種消化腺體會大量分泌,如果長時間不吃早餐消化腺體不活躍,消化吸收功能會萎縮,影響排便。
晚上的好習慣
1.不要吃太多:晚餐吃的太多容易增加血液當中脂類物質的含量,還會加強機體合成膽固醇的能力,過多的膽固醇和脂肪被運載到動脈血管壁上堆積起來,從而誘發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冠心病、血栓、猝死等各種心腦血管疾病。另外吃的太多胃的負擔加大,會引發腸胃疾病並且影響睡眠。
2.不要吃的太過於油膩:由於體內攝入過多的油脂,堆積在胃裡,這樣容易使得膽汁的分泌增加,這樣當低纖維的食物進入到結腸後,結腸內的有毒物質將膽汁分解轉換成一些致癌物質,這樣很容易引發直腸癌的風險。其次,一些油膩的食物都是屬於高熱量的食物,這些食物的脂肪很高,膽固醇的含量也很高,這樣很容易加重肝臟的負擔,從而引發一系列疾病的產生,不利於身心健康。
3.不要喝太多的水:若睡前過量喝水,會老想上廁所,影響睡眠質量;部分人長期有冠心病、心肌缺血,心功能不太好,若睡前喝水過多,血液迴流差,會加重心臟負擔,引發氣促;腎功能不好的人,會因大量飲水造成腎臟功能過重,加重腎衰。
4.不要睡的太晚或熬夜:長期缺乏睡眠,會令人皮膚暗黃粗糙、免疫能力下降,加上熬夜都是久坐不動,增加了早早患上心血管疾病、高血壓、中風、糖尿病等疾病的可能,同時還會導致失眠、健忘、易怒、焦慮不安等症狀。
以上的生活習慣你做到了幾點呢?如果你已經開始注重健康養生了,那麼一定要改正早晚的生活習慣,不然怎麼補都補不回來的,你覺的呢?
6、日常最佳生活習慣?
早晨7:30起床
最先喝一杯淡鹽水,清理一下自己的腸道
然後適當的抻抻胳膊抻抻腿的
之後就是上午的工作
工作中可以選擇喝點茶水,檸檬水,或者山楂水,可以美白,排毒,清腸道。
都是去超市就可以買到的,用開水泡一下就可以喝了
中午11:30-12:30午飯時間,吃的好點,飽一點,營養豐富一點。這樣可以更好的滿足自己的一天的消耗。
下午15:00-17:00可以吃點水果之類的零食,盡量少吃薯片一類的東西。吃點豆乾,魷魚絲之類都可以。
17:00-19:00吃晚飯,盡量清淡,不要吃的很飽,6分飽就可以了。或者最多7分飽。
20:00-20:30可以吃點水果。酸奶之類的
22:00-23:00睡覺
睡覺前一個小時之內,不要吃任何的東西。這樣對身體很好,不會增加身體的負擔,並且還不會長胖。
7、你每天有哪些保健養生好習慣?
早睡
①充足的睡眠能保證第二天的有充沛精神來工作和學習
②早睡能使身體能到適當的休息,減少疾病發生的概率
③長期堅持早睡的人,氣色精神會比經常熬夜的好
④早睡有利於保持好的心情
早起
①呼吸新鮮空氣
②頭腦更加清醒
③時間更加充沛
④心情更加好
吃早餐
①提供足夠的能量,保證和提高學習和工作的效率
②保持身體健康
③提供更多與家人相處的時光專
喝水
①促進新陳代謝
②提供能量
③舒緩壓力
④滋養
運動
①保持身材
②放鬆心情
③釋放壓力
④改善健康
由於學習和工作的忙碌,我們在外大多時候,都鮮少與家人聯系,屬堅持每天一個電話,不僅能聯系感情,重要的是家人需要你的陪伴。
8、每天有哪些保健養生好習慣
1.吃早餐
可以年輕1歲,主要是補充纖維與水果,至於含有大量油脂的漢堡或薯餅並不含在內。
2.擁有好的性生活
年輕6歲,優質的性生活有益身心,也有助情緒的穩定。
3.舉重
年輕7歲,1個禮拜2次,每次20分鍾,可強化骨胳、提高士氣,還可以苗條身材。
4.每日小飲一次
年輕9歲,小飲一杯啤酒、葡萄酒(紅、白酒皆可)及雞尾酒,有助心臟功能健康,但要小心每日飲用量僅一小杯,別飲過量,否則反而造成心臟血管負擔。
5.大笑
年輕7歲,常常開懷大笑,可以降低情緒焦慮,心情輕松,反應在臉上或心裡,自然就年輕許多。
6.上課
年輕5歲,學習新的課程,可讓人的心裡回復年輕歲月記憶,進而反應在外表的也是年輕的感覺。
7.每天快步半小時
年輕3歲,這是一項不錯的健身運動。
8.充足睡眠
年輕3歲,應有規律且維持好品質,最好一天能睡7小時,優質的睡眠能讓身體自然產生更多的成長荷爾蒙,而成長荷爾蒙是抗老化最重要的化學成份。
9.多吃蔬果谷類
年輕4歲。
10.少吃肉類、油脂
年輕6歲,食用量應多控制,尤其是飽和脂肪的攝取,應維持在每日20公克以內。
11.牙線剔牙
年輕4歲,研究家發現,牙周病與免疫系統失調與心臟血管有相當大的關系,有效使用牙線,可以預防牙周病,進而減少免疫失調或其它心臟疾病問題。
12.運動
年輕4歲,一周至少要有1小時的激烈運動,像是慢跑、爬山、爬樓梯之類的,可以強化身體與心肌血管功能。
13.了解自己身體症狀(預警徵兆)
年輕12歲,預防勝於治療,了解身體健康狀況,並及早進行預防或治療,可免疾病惡化的可能。
9、每天你都有哪些保養的好習慣
睡眠:保證睡眠,生活規律,能讓人馬上恢復精神和體力。休假時應盡量保持充足的睡眠時間。如果一晚上沒睡覺,你的皮膚就很容易出現問題,很可能要一個月才能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