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字訣是什麼
六字訣是我國古代流傳下來的一種養生方法,為吐納法。
六字訣不但蘊藏著深厚的民族文化內涵和東方哲理,而且以其獨特的運動形式及優雅的旋律,集健身、養生、美學於一體,特別是對練習者的身心健康有其獨特的功效。
它的最大特點是:強化人體內部的組織機能,通過呼吸導引,充分誘發和調動臟腑的潛在能力來抵抗疾病的侵襲,防止隨著人的年齡的增長而出現的過早衰老。
(1)六字訣養生法圖解坐勢擴展資料:
六字回訣流傳到現在,在功法上已形成了較完整的體系:功法理論保持了唐宋以來按中醫五行五臟學說來闡述的主體框架,對呼吸口型及發聲方法的認識漸趨統一,肢體的動作導引與意念的導引原則上遵循中醫經絡循行規律。
但是,在功法的規范性上,尚存在一些疑難問題。如,個別字訣(呵、呬)的發音、六字的吐音口型及發聲與否、六字與臟腑的對應、六字在練習中的排列順序等都存在著一些歧義;各種功法的呼吸發音與肢體導引動作之間的關答系各有特色,尚缺乏統一的科學論證。
2、請問中國養生六字訣是什麼?
納氣一者謂吸也,吐百氣六者謂吹、呼、嘻、呵、噓、呬,皆為長息吐氣之法。
六字訣,即六字訣養生法,是我國古代流傳下來的一種養生方法,為吐納法。它的度最大特點是:強化人體問內部的組織機能,通過呼吸導引,充分誘發和調動臟腑的潛在能力來抵抗疾病的侵襲,防止隨著人答的年齡的增長而出現的過早衰老。
歷代文獻對回此有不少論述,秦漢的《呂氏春秋》中就有關於用導引呼吸治病的論述。《莊子·刻意》篇中說:「吹呴呼吸,吐故納新,熊徑鳥伸,為壽答而已矣。
3、六字訣的養生道理
六字訣是一種吐納法。它是通過呬、呵、呼、噓、吹、嘻六個字的不同發音來口型,唇齒喉舌的用力不同,以牽動不動的臟腑經絡氣血的運行。
明代太醫院的龔廷賢在他著的《壽世保元》中,談到六字訣治病。書中說:「不煉金丹,且吞玉液,呼出自臟腑之毒,吸入天地之清。」又說:「百五臟六腑之氣,因五味熏 灼不知,又六欲七情,積久生病,內傷臟腑,外攻九竅,以致百骸受病,輕則痼癖,甚則盲廢,又重則傷亡,故度太上憫之,以六字訣治五臟六腑之病。其法以呼字而自瀉去臟腑之毒氣,以吸氣而自采天地之清氣補氣。當日小驗,旬日大驗,年後百病不生,延年益壽。衛生之寶,知非人勿傳。呼有六曰:呵、呼、呬、嘻、噓、吹也,吸則一而已。呼有六者,以呵字治心氣,以呼字治脾氣,以呬字治肺氣,以噓宇治肝氣,以吹字治腎氣,以嘻字治膽氣道。此六字訣,分主五臟六腑也。
4、請問六字訣是什麼,練的時候要注意些什麼?
健身氣功?六字訣是以呼吸吐納為主要手段,並配以簡單導引動作的氣功健身方法,強調意念與舒緩圓活的動作、勻細柔長的吐氣發聲相結合,「寓意於氣,寓意於形」。
習練者只要能夠從形、聲、氣、神、韻四個方面來逐步提高,慢慢就能體會到六字訣豐富的內涵和恬靜韻味,功法演練起來就會顯得形、氣、神、韻兼備而獨具氣功特色。
一、形——姿勢動作
1. 動作要舒展大方、緩慢柔和、圓轉如意,好似行雲流水、婉轉連綿,有如人在氣中、氣在人中,體現氣功獨特的寧靜與柔和之美。
2. 功法要求所有動作特別是肘關節和膝關節要盡量放鬆,尤其不能影響呼吸吐納和吐氣發聲勻、細、柔、長的基本要求。
3. 功法動作的起、承、轉、合,呼吸氣機的升、降、開、合,甚至意念的守、養、觀、照都是以肚臍為中心,這一點從外形的動作來看尤為突出,很多動作都要求兩手與肚臍相平,特別是兩手掌心的「勞宮穴」要與肚臍相平。
二、聲——讀音、口型、氣息、發聲
1. 讀音、口型與氣息是健身氣功?六字訣獨特的練功方法,同時也是健身氣功?六字訣功法的核心、難點和重點。根據氣功、中醫、音韻學等相關文獻和專家的考證和研究,證明噓、呵、呼、呬、吹、嘻這六個字都是「口」字的偏旁,所表示的是人的六種特定狀態。以「噓字訣」為例:我們在剛剛結束一個非常有壓力的工作之後,會本能地長「噓——」一口氣,這樣可以疏解胸中的郁悶,讓人感到輕松和愉快。而這時如果只是用普通話或者漢語拼音的方式讀一個「噓」字,就很難達到健身養生的效果,因為只有在特定的狀態下,特定的讀音、口型和氣息,才能起到特定作用,六字訣也同此理。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六字訣的吐音僅僅靠普通話和漢語拼音來進行發音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找到特定狀態下的特定口型和氣息,才能更好地達到健身養生的目的。
2. 讀音、口型與氣息的學習步驟是:先用校正讀音的方法來達到初步規范口型的目的,然後用規范的口型來控制體內氣息的出入。氣息出入粗細、大小、部位的不同,則相應調節臟腑部位的氣機也就不同了。
3. 關於發聲大小的問題。初學者宜出聲練習,且先大聲,後小聲;練習熟練後則可以逐漸轉為輕聲練習。練習日久,功法純熟之後,可以轉為吐氣不發聲的「無聲」練習方法,逐漸達到古人所謂「不念而念」「念而無念」的境界。在發聲階段,發聲的要點是低沉的、振動的、富有穿透力的……有點像寺院里的鍾聲、鼓聲那樣!
三、氣——呼吸吐納
1. 呼吸方面最基本的要求是:勻、(均勻)、細(細密)、柔(柔和)、長(深長)。同時,還要遵循順其自然、循序漸進的原則,切忌刻意追求、生搬硬套。2. 自然呼吸:功法除了吐氣發音之外,全部採用鼻吸鼻呼的自然呼吸法。也就是說,整套功法在絕大部分時間採用的都是自然呼吸的方法,否則反而容易因為緊張造成呼吸的急促,這一點要特別注意。
3. 逆腹式呼吸:就是在吸氣時小腹隨之微微內收,呼氣時則小腹放鬆,自然鼓起。健身氣功?六字訣在每次吐氣發音時,均採用鼻吸口呼的逆腹式呼吸法。採用這種特殊的呼吸方法是因為吸氣時,體內的「先天真氣」由小腹提升到胸中,而自然界的「後天清氣」也同時由鼻孔吸到胸中,這樣先、後二天之氣在胸中交匯融合;呼氣時,交匯之後產生的濁氣由口中呼出體外,得到營養之後的「真氣」則下降收回到丹田。這樣不僅可以起到煉氣養氣、健身養生的作用,同時也可以避免因為吐音發聲不正確而出現的口乾舌燥、頭暈腦漲甚至疲勞等現象。這也是傳統理論中關於坎離相交、水火既濟、心腎相交的一種練習方法。
四、神——精神意念
1.精神內守、思想集中,既不能昏沉瞌睡,也不能胡思亂想。
2.注意力集中在與動作、呼吸、吐音的配合上。
3.不可過分強調意念的活動,應該保持協調自然。若意念過重,反而達不到松靜自然的要求。
4.形體要放鬆自然,在動作基本規范之後,就不要再過多地注意肢體的運動了,因為如果對肢體過分注意,反而可能導致動作僵硬,呼吸急促不勻等等。
五、韻——氣功韻味
1. 練習時應在形、聲、氣、神、韻等各方面進行高度融合,最好能配合上相應的音樂,並藉此加強情感的融入。
2. 健身氣功是一種安詳自在的健身方式,習練時應盡力去體會其中恬靜、喜悅、溫暖的意味。
3. 健身氣功是一種動靜兼容的運動方式,雖動卻有恬靜陰柔之美,所以我們要在動作中體會其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特點。
4. 練習時若能達到形、聲、氣、神、韻皆備的高度融合狀態,會表現出人在氣中、氣在人中的獨特韻味,練習者自身也能感覺到由內導外的效果。(文/張明亮)
5、六字訣氣功的作用是什麼?
六字訣養生來法的作用是:強化人體內部的組織機能,通過呼吸導引,充分誘發和調動臟腑的潛在能力來抵抗疾病的侵襲,防止隨著人的年齡的增長而出現的過早衰老。
六字訣是我國古代流傳下來的一種養生方法,為吐納法。歷代文獻對此有不少論述,秦自漢的《呂氏春秋》中就有關於用導引呼吸治病的論述。《莊子·刻意》篇中說:「吹呴呼吸,吐故納新,熊徑鳥伸,為壽而已矣。
(5)六字訣養生法圖解坐勢擴展資料:
六字訣是一種吐納法。它是通過呬、呵、呼、噓、吹、嘻六個字的不同發音口型,唇齒喉舌的用力不同,以牽動不同的臟腑經絡氣血的運行。
預備式 兩足開立,與肩同百寬,頭正頸直,含胸拔背,松腰松胯,雙膝微屈,全身放鬆,呼吸度自然。
呼吸法 順腹式呼吸,先呼後吸,呼所時讀字,同時提肛縮腎,體重移至足跟。
調息 每個字讀六遍後,調息一次,以稍事休息,恢復自然。
參考資料:網路-六字訣
6、六字訣調息時如何呼吸
六字訣,即六字訣養生法,是我國古代流傳下來的一種養生方法,為吐納法。它的最大特點是:強化人體內部的組織機能,通過呼吸導引,充分誘發和調動臟腑的潛在能力來抵抗疾病的侵襲,防止隨著人的年齡的增長而出現的過早衰老。
字訣是一種吐納法。它是通過呬、呵、呼、噓、吹、嘻六個字的不同發音口型,唇齒喉舌的用力不同,以牽動不動的臟腑經絡氣血的運行。
預備式 兩足開立,與肩同寬,頭正頸直,含胸拔背,松腰松胯,雙膝微屈,全身放鬆,呼吸自然。
呼吸法 順腹式呼吸,先呼後吸,呼所時讀字,同時提肛縮腎,體重移至足跟。
調息 每個字讀六遍後,調息一次,以稍事休息,恢復自然。
注意吐字時的口型鍛煉:臟腑的內部運動和經絡的運行受人體內外不同作用力的影響,而呼氣時用不同的口型可以使唇、舌、齒、喉產生不同型狀和位置,從而造成胸腔、腹腔不同的內在壓力,影響不同的臟腑。古代養生家從長期實踐中總結出六個宇,分別以口型影響著不同臟器的氣血運行,從而取得治病健身的效果。多年臨床經驗證明,開始初學時,一定要出聲,這樣可以使氣通順,通過發音才能正確掌握口型。因為念字的口型不一樣,唇、舌、齒、喉,開口、合口、半合口、半開口部有很大的區別。正因為這種不同的念字口型,才能區別我國五聲音階上的角、徵、宮、商、羽,配合肝、心、脾、肺、腎五臟的關系。不發聲則沒有五音,就沒有口型,那就失掉了六字訣養生法的治病效能。我在臨床應用時,曾分別試驗,發聲的比不發聲的收效快,所以就決定初練時要發聲,發聲時口型容易掌握。我給它起名叫風呼吸。等到口型正確,腹式呼吸練熟了,自然呼吸深長,由胸腔深入小腹丹田之內,真氣調動起來,水到渠成,就不期然而然地不出聲了。一般說來,半個月或一個月就不出聲了。這時會感覺到有一種氣流通行上下,有的感到熱,有的感到涼,有的感到麻脹,有的感到輕松。
7、六字訣養生法練習
不會 ,熟稔之後,比之吃飯喝水簡單自然。不過要先培養內氣,萬般開頭得需心靜。心不靜,則妄念雜生,氣血亂竄,易氣滯血瘀,反受其害。
8、練養生六字訣還需練靜坐嗎?
一般百來說,重點長期練習一種傳統健身功法就不錯的,六字訣以口型吐音為度主,配以呼吸和動作導引。如知果喜歡靜坐當然可以搭配。你還可以再練道習一下太極拳或者八段錦等。結合起來練習會感覺專更有綜合的養生效果,也不會屬略顯單調。
9、六字訣養生法是什麼?
六字訣養生法,是我國古代流傳下來的一種養生方法,為吐納法。它的最大特點是:強化人體內部的組織機能,通過呼吸導引,充分誘發和調動臟腑的潛在能力來抵抗疾病的侵襲,防止隨著人的年齡的增長而出現的過早衰老。
歷代文獻對此有不少論述,秦漢的《呂氏春秋》中就有關於用導引呼吸治病的論述。《莊子·刻意》篇中說:「吹 呴呼吸,吐故納新,熊徑鳥伸,為壽而已矣。」在西漢時期《王褒傳》一書中,也有「呵噓呼吸如矯松」的記載。南北朝時代陶弘景發明長息法。他在《養性延命錄》一書中說:「凡行氣,以鼻納氣,以口吐氣,微而行之名曰長息。納氣有一,吐氣有六。納氣一者謂吸也,吐氣六者謂吹、呼、嘻、呵、噓、呬,皆為長息吐氣之法。時寒可吹,時溫可呼, 委曲治病,吹以去風,呼以去熱,嘻以去煩,呵以下氣,噓以散滯,呬以解極」。隋代天台高僧智顗大法師,在他所著的《修習止觀坐禪法要》一書中,也提出了六字訣治病方法。他談到:但觀心想,用六種氣治病者,即是觀能治病。何謂六種氣,一吹、二呼、三嘻、四呵、五噓 、六呬。此六種息皆於唇口中,想心方便,轉側而坐,綿微而用。頌日:心配屬呵腎屬吹,脾呼肺呬聖皆知,肝臟熱來噓字治,三焦壅處但言嘻。傳至唐代名醫孫思邈,按五行相生之順序,配合四時之季節,編寫了衛生歌,奠定了六字訣治病之基礎。
歌雲:
春噓明目夏呵心,秋呬冬吹肺腎寧。
四季常呼脾化食,三焦嘻出熱難停。
發宜常梳氣宜斂,鹵宜數叩津宜咽。
子欲不死修昆侖,雙手摩擦常在面。
明代《正統道藏洞神部》,引用了太上老君養生法,說得更為具體。書中說:呬字,呬主肺,肺連五臟,受風即鼻塞,有疾作呬吐納治之。呵字,呵主心,心連舌,心熱舌干,有疾作呵吐納治之。呼字,呼主脾,脾連唇,脾火熱即唇焦,有疾作呼吐納治之。噓字,噓主肝,肝連目,論雲肝火盛則目赤,有疾作噓吐納治之。嘻字,嘻主三焦,有疾作嘻吐納治之。
明代太醫院的龔廷賢在他著的《壽世保元》中,也談到六字訣治病。書中說:「不煉金丹,且吞玉液,呼出臟腑之毒,吸入天地之清。」又說:「五臟六腑之氣,因五味熏 灼不知,又六欲七情,積久生病,內傷臟腑,外攻九竅,以致百骸受病,輕則痼癖,甚則盲廢,又重則傷亡,故太上憫之,以六字訣治五臟六腑之病。其法以呼字而自瀉去臟腑之毒氣,以吸氣而自采天地之清氣補氣。當日小驗,旬日大驗,年後百病不生,延年益壽。衛生之寶,非人勿傳。呼有六曰:呵、呼、呬、嘻、噓、吹也,吸則一而已。呼有六者,以呵「字治心氣,以呼字治脾氣,以呬字治肺氣,以噓宇治吁氣,以吹字治腎氣,以嘻字治膽氣。此六字訣,分主五臟六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