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立春食療養生篇

立春食療養生篇

發布時間:2020-09-24 02:13:33

1、立春如何養生

春天到了。。。寧宇養生會所(151+3515+2333)溫馨提醒:開始春季養生吧、、、
中醫認為,春季養生要順應春天陽氣生發、萬物始生的特點。

起居篇

晚睡早起精神足 防病首先要防風

春季養生首先提倡的是晚睡(晚上11點之前上床入睡)早起(可比冬季起得早一些)。

春季的氣候特點是以風氣為主令。《黃帝內經》載:「風者,百病之始也。」這是因為其他幾種邪氣(如寒邪、熱邪、濕邪等)都是藉助於風邪侵入人體的。風邪能通過侵犯體表使毛孔打開而進入人體,特別是攻擊人體陽氣聚集的部位,如背部、頭部、上肢等。如果風邪侵襲人體表面,會引起蕁麻疹、皮疹、皮膚瘙癢等;侵襲到頭部,會使人頭痛,整天發困;侵襲到關節上,會引發關節疼痛;侵襲到肌肉里,會導致肌肉酸痛等。所以,春季要注意保暖、防風。

情緒篇

春天生氣易傷肝 發怒不超3分鍾

肝陽、肝火在春季處在了上升的勢頭,需要適當地釋放。肝喜疏泄厭抑鬱,生氣發怒易使肝臟氣血淤滯不暢而導致各種肝病。所以,春季一定要心平氣和、樂觀開朗,如果生氣了,要學會息怒,即使生氣也不要超過3分鍾。

運動篇

春季最宜散散步 串門也養生

春天陽氣生發,但寒氣仍在,所以不主張大消耗的運動,而散步、聊天、串門等比較合適。運動以不出汗或微出汗為佳。對於老年人來說,以緩步為好,可以走走停停,或與親朋好友一起,邊散步邊聊天。

按摩篇

按太沖敲膽經

春季常按摩太沖穴(位於足背側,當第1跖骨間隙的後方凹陷處),可疏解情緒、緩解胸部不適感。另外,閑暇時敲敲膽經(坐在椅子上,一條腿放在另一條腿上,從大腿外側跟盆骨交接處的環跳穴開始,往膝蓋的方向敲,一共四下,每敲打四下算1次,每天敲左右大腿各50次),可促進肝的疏泄功能。

食療篇

春季溫補養生正當時

春季應多吃些辛甘發散之品,不宜吃酸收之味。一些具有溫補腎陽作用的食物,如牛蒡、藕根、胡蘿卜、山芋、薯類、青菜等,宜常吃,但陰虛火旺者忌食。容易反復感冒、有哮喘病史、體質虛弱者應多吃些清淡的蔬菜、豆類及其製品等,忌食辛辣、油膩、生冷食物。下面推薦兩款春季養生食療方,供選用。

韭菜炒鱔絲:熟黃鱔絲300克,韭菜150克,植物油、鹽、醬油、料酒、白糖、胡椒粉、香油、水澱粉、蔥段、薑末各適量。將熟黃鱔絲洗凈後切段;韭菜擇凈、切段;鍋內加植物油,燒至五成熱時放入蔥段熗鍋,再放入鱔絲和薑末翻炒,加入料酒、醬油、鹽、白糖、胡椒粉,用小火炒4分鍾左右;待鱔絲入味後,加入韭菜翻炒至熟;加水澱粉勾芡,淋少許香油翻炒均勻即可。具有溫補肝腎、助陽固精的作用。

干貝蘆筍:干貝(扇貝的干製品)85克,蘆筍200克,海蛤300克,鹽、香油、蔥花各適量。將蘆筍去皮、切段;海蛤吐沙、洗凈,用沸水燙熟後去殼取肉備用;鍋內倒香油燒熱,放入蔥花爆香,加入干貝、蘆筍拌炒,再放入海蛤用大火略炒,加鹽調味即可。具有補血養陰、滋補肝腎的作用。

2、立春後,吃什麼最養生

1、忌酸
立春後的飲食調養要考慮春季陽氣初生,宜食辛甘發散之品,不宜食酸收之味。在五臟與五味的關系中,酸味入肝,具收斂之性,不利於陽氣的生發和肝氣的疏泄,飲食調養要投其臟腑所好。具有酸收性質的蔬菜有:西紅柿、柑、橙子、橘、柚、杏、木瓜、枇杷、山楂、橄欖、檸檬、石榴、烏梅等。
2、忌辣
少吃麻辣火鍋、羊肉、燒烤、油炸:立春後要少吃過於辛辣的食物以及油炸、燒烤的食物。與冬季不同的是,立春後麻辣火鍋要少吃,羊肉、狗肉也要少吃,因為這些食物都可能損耗陽氣,導致上火。
3、加些甜
人們在春天裡的戶外活動比冬天增多,體力消耗較大,需要的熱量增多。但此時脾胃偏弱,胃腸的消化能力較差,不適合多吃油膩的肉食,因此,熱量可適當由甜食供應,可多食用口味微甜的甘潤食品,如大棗、百合、荸薺、梨、桂圓、銀耳等。中醫認為,蜂蜜味甘,入脾胃二經,能補中益氣、潤腸通便。春季氣候多變,天氣乍寒還暖,人就容易感冒。由於蜂蜜含有多種礦物質、維生素,還有清肺解毒的功能,故能增強人體免疫力,是春季最理想的滋補品。因此,在春季,如果每天能飲用1~2匙蜂蜜,以一杯溫開水沖服或加牛奶服用,對身體有滋補的作用。

4、嚼點香
香蔥、香菜、花生這些很香的食物,都是很適合迎春的時候吃的,因為它們都可以促進陽氣生發,適應春天的自然規律。另外,具有辛甘發散性質的蔬菜,如油菜、韭菜、洋蔥、芥菜、白蘿卜、茼蒿、大頭菜、白菜、芹菜、菠菜、茴香菜、黃花菜、蕨菜、萵苣、茭白、竹筍、黃瓜、冬瓜、南瓜、絲瓜、茄子等也都很適宜開春吃。

3、立春吃什麼最養生立春後的飲食禁忌

1、蜂蜜
中醫認為,蜂蜜味甘,入脾胃二經,能補中益氣、潤腸通便。春季氣候多變,天氣乍寒還暖,人就容易感冒。由於蜂蜜含有多種抄礦物質、維生素,還有清肺解毒的功能,故能增強人體免疫力,是春季最理想的滋補襲品。因此,在春季,如果每天能飲用1~2匙蜂蜜,以一杯溫開水沖服或加牛奶服用,對身體有滋補的作用。
2、韭菜
春天氣候冷暖不一,需要保養陽氣。而韭菜最宜人體陽氣,有天然「偉哥」之稱。韭菜含有揮發油、蛋白質、脂肪和多種維生素等營養成分,有健胃、提神、強腎等功效。春韭為韭菜中的佼佼者,味道尤為鮮美。其根白如玉,葉綠似翠,清香馥郁。春韭吃法多樣,既可佐肉、蛋、蝦、墨魚等,又可做蒸包、水餃的餡料。炒綠豆芽或豆腐乾時加些春韭,格外芳香可口。
3、菠菜
菠菜是一年四季都有的蔬菜,但以春季為佳,而不是趙本山和宋丹丹說的「秋菠」。「春菠」根紅葉綠,鮮嫩異常,最為可口。春季上市的菠菜,對解毒、防春燥頗有益處。中醫也認為菠菜性甘涼,能養血、止血、斂陰、潤燥。因菠菜含草酸較多,有礙鈣和鐵的吸收,吃菠菜時宜先用沸水燙軟,撈出再炒。

4、立春節氣養生食譜,立春怎麼養生

養生食譜
1、紅棗核桃粥
紅棗等養脾甜食:我國古代名醫孫思邈說過:「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意思是說,春季宜少吃酸的,多吃甜的。中醫認為春季為肝氣旺盛之時,多食酸味食品會使肝氣過盛而損害脾胃,所以應少食酸味食品。而人們在春天裡的戶外活動比冬天增多,體力消耗較大,需要的熱量增多。但此時脾胃偏弱,胃腸的消化能力較差,不適合多吃油膩的肉食,因此,熱量可適當由甜食供應。紅棗正是這樣一味春季養脾佳品。
2、蜂蜜柚子茶
蜂蜜:中醫認為,蜂蜜味甘,入脾胃二經,能補中益氣、潤腸通便。春季氣候多變,天氣乍寒還暖,人就容易感冒。由於蜂蜜含有多種礦物質、維生素,還有清肺解毒的功能,故能增強人體免疫力,是春季最理想的滋補品。因此,在春季,如果每天能飲用1~2匙蜂蜜,以一杯溫開水沖服或加牛奶服用,對身體有滋補的作用。
3、春芽炒蛋
春芽:春日食春芽。孔子說「不時,不食」,意思是,不是這個季節的(東西)就不吃。中醫經典著作《黃帝內經》也說要「食歲谷」,就是要吃時令食物。春天裡所有的植物都生發出鮮綠的嫩芽,可以食用的春芽有很多,如:香椿、豆芽、蒜苗、豆苗、萵苣等等。
4、蝦仁韭菜
韭菜:春天氣候冷暖不一,需要保養陽氣。而韭菜最宜人體陽氣,有天然「偉哥」之稱。韭菜含有揮發油、蛋白質、脂肪和多種維生素等營養成分,有健胃、提神、強腎等功效。春韭為韭菜中的佼佼者,味道尤為鮮美。其根白如玉,葉綠似翠,清香馥郁。春韭吃法多樣,既可佐肉、蛋、蝦、墨魚等,又可做蒸包、水餃的餡料。炒綠豆芽或豆腐乾時加些春韭,格外芳香可口。
5、春筍冬菇湯
春筍:被譽為「素食第一品」的春筍作為美味佳餚,自古以來備受人們喜愛。文人墨客和美食家對它贊嘆不已,有「嘗鮮無不道春筍」之說。春筍筍體肥厚,美味爽口,營養豐富,可葷可素。做法不同,風味也各異,炒、燉、煮、煨皆成佳餚。地方名菜春筍均佔一席之地,如上海的「枸杞春筍」,南京的「春筍白拌雞」,浙江的「南肉春筍」。不過,北方很難吃到新鮮的春筍,如果是弗爾瑪林里泡過的就算了吧。
6、蒜泥菠菜
菠菜:菠菜是一年四季都有的蔬菜,但以春季為佳,而不是趙本山和宋丹丹說的「秋菠」。「春菠」根紅葉綠,鮮嫩異常,最為可口。春季上市的菠菜,對解毒、防春燥頗有益處。中醫也認為菠菜性甘涼,能養血、止血、斂陰、潤燥。因菠菜含草酸較多,有礙鈣和鐵的吸收,吃菠菜時宜先用沸水燙軟,撈出再炒。
希望對你有幫助。

5、立春吃什麼 立春應該喝哪些養生湯

適合立春養生的

立春養生吃什麼:韭菜
春天氣候冷暖不一,需要保養陽氣。而韭菜最宜人體陽氣,在《本草綱目》中,韭菜的功效是:「生汁主上氣,喘息欲絕,解肉脯毒。煮汁飲,能止消咳盜汗。」韭菜含有揮發油、蛋白質、脂肪和多種維生素等營養成分,有健胃、提神、強腎等功效。春韭為韭菜中的佼佼者,味道尤為鮮美。其根白如玉,葉綠似翠,清香馥郁。
立春養生吃什麼:白蘿卜
冬春交替時節,吃蘿卜再合適不過了。初春時節,乍暖還寒,特別是到了傍晚,氣溫明顯降低,體質虛弱之人,此時容易感受寒邪而引發感冒。再加上過節期間腸胃負擔重,多少有些積滯,也是容易誘發感冒發熱的原因。其實巧用蘿卜煲水當茶喝,也可防治感冒,需要特別提醒的是,由於蘿卜性寒,脾胃虛寒或陰盛偏寒體質者不宜多食。
立春養生吃什麼:紅棗
我國古代名醫孫思邈說過:「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意思是說,春季宜少吃酸的,多吃甜的。中醫認為春季為肝氣旺盛之時,多食酸味食品會使肝氣過盛而損害脾胃,所以應少食酸味食品。而人們在春天裡的戶外活動比冬天增多,體力消耗較大,需要的熱量增多。但此時脾胃偏弱,胃腸的消化能力較差,不適合多吃油膩的肉食,因此,熱量可適當由甜食供應。紅棗正是這樣一味春季養脾佳品。
立春養生吃什麼:粗糧
現在人們對於飲食往往是快餐形式,不然就是油膩和熱量高,對於一些人的身體造成極大的傷害,到了春季人們的身體免疫力有所下降,各項身體機能運轉不是過快就是過慢,因此容易導致肝火旺盛或者疲乏。而此刻身體對於飲食的需求大大提高,現在的食物很少有天然的營養物質,因此,中醫提醒多攝入一些五穀雜糧對人的身體有很大的好處


春季可以喝下面的湯:

天麻補腦湯

功效:天麻可是具有祛頭痛、益氣養肝的效用。

材料:魚頭、天麻製法:用清水洗凈2個大魚頭和100克天麻,將魚頭封煎後放一旁。在沙鍋中倒入約8碗清水,先放魚頭,後放入天麻,隔水燉至水沸時改用中至慢火,燉兩至三小時,再放入適量鹽即可。

提醒:煲是將鍋子直接放於火上燜煮,而燉則是用隔水方式蒸煮為原則;煲湯會使湯水愈煮愈少,食材酥軟,燉湯則是原汁不動,適宜於含天麻一類葯材的湯料。

金針豆腐瘦肉湯

功效:材料簡單,卻有健脾安神的功效。

材料:金針菇1兩、瘦肉4兩、豆腐1塊

製法:豆腐切塊,金針菇用水浸洗。將瘦肉「出水」,金針菇放入用小火煲一小時,再將豆腐放入煲內,加鹽半茶匙便可。

白玉豬小肚湯

功效:又是一年春來到,雖是萬物復甦之時,卻也是「春困」來襲之季。要想在接下來的工作日里保持抖擻的精神和旺盛的精力,那麼這款祛濕消腫的白玉豬小肚湯正好適合昏昏欲睡的人。

材料:白茅根60克、玉米須60克、紅棗10個、豬小肚500克

製法:將豬小肚洗凈切塊,用鹽、生粉拌擦,再沖洗干凈。先放入開水鍋煮15分鍾,取出在清水中沖洗。紅棗去核後,與白茅根、玉米須一起洗凈,用清水稍浸泡片刻,再與豬小肚一起放入瓦罐內,加入清水8碗左右。大火煮沸後,改用小火煲2個小時,可加入適量食鹽和少量生油。


謝謝,還望採納~

6、立春養生吃什麼 立春宜吃4種食物

 1、立春養生吃什麼:韭菜保養陽氣
立春養生吃韭菜壯陽效果更佳哦。春天氣候冷暖不一,需要保養陽氣。而韭菜最宜人體陽氣,有天然「偉哥」之稱。韭菜含有揮發油、蛋白質、脂肪和多種維生素等營養成分,有健胃、提神、強腎等功效。春韭為韭菜中的佼佼者,味道尤為鮮美。其根白如玉,葉綠似翠,清香馥郁。立春養生吃春韭吃法多樣,既可佐肉、蛋、蝦、墨魚等,又可做蒸包、水餃的餡料。炒綠豆芽或豆腐乾時加些春韭,格外芳香可口。
2、立春養生吃什麼:紅棗養脾胃
我國古代名醫孫思邈說過:「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意思是說,立春養生宜少吃酸的,多吃甜的。中醫認為春季為肝氣旺盛之時,多食酸味食品會使肝氣過盛而損害脾胃,所以立春養生少食酸味食品。而人們在春天裡的戶外活動比冬天增多,體力消耗較大,需要的熱量增多。但此時脾胃偏弱,胃腸的消化能力較差,不適合多吃油膩的肉食,因此,熱量可適當由甜食供應。紅棗正是這樣一味春季養脾佳品。
3、立春養生吃什麼:春筍助消化、防便秘
春筍味道清淡鮮嫩,營養豐富。含有充足的水分、豐富的植物蛋白以及鈣、磷、鐵等人體必需的營養成分和微量元素,特別是纖維素含量很高,立春養生吃春筍有幫助消化、防止便秘的功能。所以春筍是高蛋白、低脂肪、低澱粉、多粗纖維素的營養美食。立春養生吃春筍筍體肥厚,美味爽口,營養豐富,可葷可素。做法不同,風味也各異,炒、燉、煮、煨皆成佳餚。
4、立春養生吃什麼:蘿卜防治感冒
冬春交替時節,吃蘿卜再合適不過了。初春時節,乍暖還寒,特別是到了傍晚,氣溫明顯降低,體質虛弱之人,此時容易感受寒邪而引發感冒。再加上過節期間腸胃負擔重,多少有些積滯,也是容易誘發感冒發熱的原因。立春養生吃蘿卜也可防治感冒,需要特別提醒的是,由於蘿卜性寒,脾胃虛寒或陰盛偏寒體質者不宜多食。
5、立春養生吃什麼:菠菜疏肝養血
在眾多的蔬菜之中,適宜養肝護肝的就有菠菜。菠菜為春天應時蔬菜,立春養生吃菠菜具有滋陰潤燥、疏肝養血等作用。極為常見所以普通,菠菜不過是一種「菜中凡品」。作為凡品的菠菜吃法是很多的,煮粥即是普通一途。春季養生可用菠菜來煮粥。
6、立春養生吃什麼:豆芽利濕生發陽氣
立春養生吃春芽。春天裡所有的植物都生發出鮮綠的嫩芽,可以食用的春芽有很多,如:香椿、豆芽、蒜苗、豆苗、萵苣等等。豆芽具有發散的功能,吃下去不但能利濕,還會幫助人體生發陽氣。立春養生吃吃豆芽的時候也不必加肉,以免加重胃腸負擔。

7、立春吃什麼 立春時節養生葯膳

1、紅棗等養脾甜食

我國古代名醫孫思邈說過:「抄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意思是說,春季宜少吃酸的,多吃甜的。

2、蜂蜜

春季氣候多變,天氣乍寒還暖,人就容易感冒。由於蜂蜜含有多種礦物質、維生素,還有清肺解毒的功能,故能增強人體免疫力,是春季理想的滋補品。

3、韭菜

春天氣候冷暖不一,需要保養襲陽氣。而韭菜宜人體陽氣,有天然「偉哥」之稱。韭菜含有揮發油、蛋白質、脂肪和多種維生素等營養成分,有健胃、提神、強腎等功效。

4、菠菜百

菠菜是一年四季都有的蔬菜,但以春季為佳。春季上市的菠菜,對度解毒、防春燥頗有益處。中醫也認為菠菜性甘涼,能養血、止血、斂陰、潤燥。

葯膳:

蝦仁韭菜:蝦仁30克,韭菜250克,雞蛋1個,食鹽、醬油、澱粉、植物油、麻油各適量。

蝦仁洗凈水發脹,約20分鍾後撈出淋干水分待用。韭菜擇洗干凈,切3厘米長段知備用;雞蛋打破盛入碗內,攪拌均勻加入澱粉、麻油調成蛋糊,把蝦道仁倒入拌勻待用。炒鍋燒熱倒入植物油,待油熱後下蝦仁翻炒,蛋糊凝住蝦仁後放入韭菜同炒,待韭菜炒熟,放食鹽、淋麻油,攪拌均勻起鍋即可。

8、立春吃什麼好 立春飲食養生攻略

立春養生
立春,是四季之首,意味著春天己來臨。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那麼,對養生而言也要有個好的開始。春季養生要順應春天陽氣生發、萬物始生的特點,注意保護陽氣,著眼於一個「生」字。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立春意味著萬物復甦,春回大地,立春後人體內陽氣開始升發,應採取科學的養生方法,對全年的健身防病十分重要。
在飲食上應多吃甜食少吃酸食。《千金方》記載:「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養脾氣。』就是這個意思。因為春天肝陽上亢,若吃酸性食物,易導致肝氣旺盛,應多吃韭菜、百合、豌豆苗、薺菜、大蒜、苘蒿、春筍、荸薺、甘蔗、大棗等,少吃洋蔥、花椒、肉桂、茴香、羊肉、狗肉、貝類海鮮水產品等,以免增加肝臟負擔。
精神上要保持心情舒暢。春季肝陽亢盛,情緒易急躁,因此要做到心胸開闊,心情舒暢。
多運動。春季空氣中負氧離子較多,能增強大腦皮層的工作效率和心肺功能,防止動脈硬化。
立春揭開了春天的序幕,預示萬物復甦的春天的開始,白晝逐漸變長,氣溫回暖。此時也是冬夏季風轉換交替的季節,於是就出現時寒時暖,乍陰乍晴,天氣變化無常的狀況。俗話說「春天孩兒臉。氣候常多變」,用來形容這個季節再恰當不過了。昨天還是艷陽高照,今天卻得裹著大衣,不少人都被這個季節折騰得不知所措。在江南各地的春季,降水時間和降水量都有顯著增加。連綿陰雨,溫度低、日照少、濕度大,對人體健康有其不利的一面。

9、立春後的養生食療有哪些

立春飲食在民國初年沒有改變。大量的地方誌對此都有記載,即使一些沒有提及迎春禮儀的地方誌,也記述了立春飲食。
與清代比較,民國時期的立春飲食習俗沒有大的變化。例如清代康熙《天津衛志》載「:立春食蘿卜,謂之咬春。先一日迎芒神,設宴啖乾隆《天津縣志春》和光餅。」緒《天津府志》的記述與此完全相同。民國《天津志略》則沒有提及官方的迎春禮儀,但是對民間立春飲食的記載卻很詳細:「是月如過立春,多食春餅,備醬、熏及爐、燒、腌、鮮各肉、並各色炒菜:如菠菜、韭菜、白菜、粉干、雞蛋等,而以麵粉烙薄餅,卷而食之。婦女多食紫水蘿卜,謂之子孫蘿卜,曰咬春。」 當然,這里描述的是比較富庶地區的富裕之家,但是即使貧困地區,立春的飲食習俗也沒有變化。
例如河南民國《林縣志》所載「:民國後禮廢,民間於是日食薄餅、蘿卜絲,謂之咬春。」即使節日食品相對簡單,立春的飲食習俗依然傳承。這與官方禮俗形成鮮明的對照。這是北方立春飲食習俗的基本情況。
在廣大南方地區,立春吃生菜的習俗也沒有改變。清末廣東《開平縣志》和《新寧縣志》記述了迎春禮儀,也記載了民間立春飲食習俗「:啖生菜、春酒,以迎生氣。」 民國《赤溪縣志》沒有記載迎春禮儀,但是對立春飲食習俗有著同樣的記載:「立春日,啖生菜,飲春酒,以迎生氣。」 這些記載明顯表示,在從清末到民國的社會變遷中,官方的迎春禮俗發生了劇變,而民間飲食習俗仍然如舊,沒有什麼改變。
由於迎春禮儀的消亡,官方的春宴在民國時期便不再舉行。
盡管迎春在遼寧和四川偶爾舉行,但是對春宴都沒有記載。這說明,與官方禮儀相聯系的春宴或者已經不復存在,或者不再佔有值得一書的地位,但是家庭中的春宴春酒還存在。民國《天津志略》對民間的立春飲食的記載實際是對立春家宴的描述,不僅有立春的節日食品春餅,而且備醬、熏及爐、燒、腌、鮮各肉及雞蛋,並各色炒菜,其中包括冬春之際稀有的菠菜、韭菜,菜餚相當豐盛。
春餅在民國時期,甚至在建國以後仍是北方人民喜愛的食品,幾乎成為全國通行的歲時特殊食品。在50年代和60年代,在黑龍江還盛行立春吃春餅卷白菜,在浙江則用春餅卷黃芽菜、茭菜和綠豆芽。
當然,在中國北方最有特色,至今比較普遍的立春食品還是蘿卜。在我的家鄉山東省泗水縣,蘿卜是冬季的重要蔬菜之一,也是人們喜愛的蔬菜。它不僅作為水果的代用品生食,還常常用作懸掛的花盆,把蘿卜從中間部位截斷,挖出內瓤,裝入串在一起的蒜瓣,白天懸掛在屋門外太陽光下。幾天之後,蘿卜和蒜瓣都抽出綠芽,時間久了,蘿卜還可以開花。在冬末初春的北方,樹木花草枯萎之際,這生機盎然的綠色便十分珍貴。
作為節日食品,充足的食物來源和對於這種食品的生理需求是必要的前提,但是人們對這種食品的價值評判也發揮重要的作用。在節日食俗的架構中,生理需求常常構成內在的隱含的深層功能,而價值評判構成外在的表層功能。只要食物來源的基礎條件不變和這種生理需求一價值評判的對應結構能夠保持相對穩定,那麼這種食品及相應的食俗就可以得以延續。在北方許多地區,自然環境和農村的生活條件在民國以後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基本上沒有改變,蘿卜的象徵意義也沒有改變,所以立春吃蘿卜「咬春」的習俗也還存在。
在廣東人們至今仍然十分喜歡吃生菜。但時間並不是僅限於立春,而主要是在春節。在正月二十六日朝拜觀音時,人們要吃生菜會,也就是會友們聚在一起吃蜆肉、生菜、韭黃做的生菜包。
但是家庭於立春舉行的春酒春宴已經銷聲匿跡。根據筆者年作的問卷調查,立春在許多地區已經不再作為節日看待。河南新鄉、商丘和安陽已經多年不過立春。
在山東的臨沂只是把立春作為一個農業節令。
人們不把立春作為正式的節日,當然不會再置酒作菜,邀親請友隆重慶祝。這種民間習俗漸弱的趨勢與官方禮俗的消失有著密切關系。在迎春禮俗盛行的清代,迎春場面浩大,節日氣氛濃烈,觀春歸來,余興未盡,相邀開懷痛飲,正如《蓬萊縣志》所載「:迎春日,無貴賤老少,相攜觀春於東郊,歸約親厚者飲,名曰春宴。」充分說明官方迎春禮俗對民間春宴習俗的影響。但是迎春禮俗消失之後,不僅立春的節日氣氛驟減,而且官方春宴的導向作用也不復存在。久而久之,人們關於立春的節日觀念淡化,只是把立春作為一個農業節令,那麼在比較隆重的節日才置備的酒宴自然而然也就漸漸取消了。如若追究最終原因,應該可以說是官方迎春禮儀的消失導致了民間家庭春宴逐步消失。
雖然春酒春宴在立春的節日食俗中消失了,但是作為春宴主要節日食品的春餅卻並沒有消失。春餅在山東又名薄餅、荷葉餅,上可以入宴席配烤鴨同食,下可以卷大蔥、抹面醬,而與百姓的日常生活結緣,最是餅中「通品」,深受民眾喜愛。
大蔥味辣,為五辛之一,春餅以五辛佐食,這正是古代立春飲食的遺俗。
春卷在今天已經成為世界性的食品,在有中國餐館的地方,就有春卷。春卷在德國甚至被看作中國食品的 代表。這里的春卷當然已經與立春沒有直接關系,不必只在立春食用。人們也大多並不知道,春卷本來是與立春相關聯的,曾是立春的節日食品。
在迎春禮儀消失之後,在立春的節日角色淡化之後,立春食品「走出」了立春,不僅「走進」了民眾的日常生活,而且「走向」高級宴席,有的還走出國門,成為具有特色的中國食品。

10、立春後怎麼飲食養生 立春養生保健

立春後吃什麼最養生?為了順應季節的變化,立春後要少吃羊肉、辛辣食物,多吃辛甘發散之品。那麼到底立春後吃什麼最養生呢?小編推薦11種適合立春後養生的食物。
立春後吃什麼最養生?
立春後的飲食調養要考慮春季陽氣初生,宜食辛甘發散之品。具有辛甘發散性質的蔬菜有油菜、香菜、韭菜、洋蔥、芥菜、白蘿卜、茼蒿、大頭菜、茴香、白菜、芹菜、菠菜、茴香菜、黃花菜、蕨菜、萵苣、茭白、竹筍、黃瓜、冬瓜、南瓜、絲瓜、茄子等。
適宜的調味食物有生薑、蔥、大蒜、胡椒、豆豉、香菜等。多食用口味微甜的甘潤食品,如大棗、百合、荸薺、梨、桂圓、銀耳等。具體立春後吃什麼最養生?下面小編特別介紹11種食物。
1、春筍
說到吃春,不得不提的就是春筍。春筍脆嫩鮮美,可嚼出清香和甘醇來,被譽為「素食第一品」。吃筍有滋陰、益血、化痰、消食、利便、明目等功效,並對防治血脂增高、高血壓、冠心病、肥胖、糖尿病、腸癌及痔瘡等有很好的輔助作用。
2、豆芽
春日食春芽。春天裡所有的植物都生發出鮮綠的嫩芽,可以食用的春芽有很多,如:香椿、豆芽、蒜苗、豆苗、萵苣等等。豆芽具有發散的功能,吃下去不但能利濕,還會幫助人體生發陽氣。立春吃豆芽的時候也不必加肉,以免加重胃腸負擔。
3、蘿卜
在許多地方,立春又叫「咬春」。北方最具代表性的食品是蘿卜,吃蘿卜可分為啃、切片、切絲、做餡等多種形式。吃蘿卜不僅可以解春困,還可以增強婦女的生育機能,立春蘿卜又稱為「子孫蘿卜」。北方人多愛吃生蘿卜,尤以心裡美和小紅蘿卜為最佳。
4、大棗
中醫認為,「多甘少酸」是春天的飲食原則,而在甘味食物中,以大棗是上佳食品。大棗性溫,味甜,具有補脾益氣、養血安神的功效,可以用於改善脾虛食少、乏力便溏、氣血津液不足、婦人臟躁等症。建議將大棗劈開後再泡茶或水煮。
5、薺菜
在春天的野菜中,薺菜絕對算是耀眼的明星,初春采其嫩苗作為野菜食用,清香可口。薺菜的營養價值也很高,尤其是維生素C、類胡蘿卜素和各種礦物質含量很高。傳統醫學認為,薺菜還有輔助治療痢疾、腸炎、感冒等功效。
6、蜂蜜
味道甘甜的蜂蜜水被稱為「春季第一水」。中醫認為,蜂蜜味甘,入脾胃二經,能補中益氣、潤腸通便。由於蜂蜜含有多種礦物質、維生素,還有潤肺解毒的功能,故能增強人體免疫力,是春季最理想的滋補品。因此,在春季,如果每天能飲用1~2匙蜂蜜,以一杯溫開水沖服或加牛奶服用,對身體有滋補的作用。

7、韭菜
韭菜又叫「起陽草」,性溫,有補腎補陽的作用。春天氣候冷暖不一,建議人們到春季不妨多吃一些春韭,以祛陰散寒。而且,春季人體肝氣偏旺,影響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多吃春韭可增強脾胃之氣,有益肝功能。
8、菠菜
在眾多的蔬菜之中,適宜養肝護肝的就有菠菜。菠菜為春天應時蔬菜,具有滋陰潤燥、疏肝養血等作用。極為常見所以普通,菠菜不過是一種「菜中凡品」。作為凡品的菠菜吃法是很多的,煮粥即是普通一途。春季養生可用菠菜來煮粥。
9、櫻桃
都說「春困秋乏夏打盹」,眼下正是春困的時節。不過幸好,顏色紅潤的櫻桃開始大量上市,酸酸甜甜的口感,豐富的營養成分,不啻為一劑提神醒腦解春困的良葯。
10、蔥、姜、蒜
春季有多風、多寒、多濕的氣候特點,飲食里宜吃一點辛溫的食物。中醫推薦適當吃一點蔥姜蒜,它們不僅是調味佳品,還有重要的葯用價值,可增進食慾、助生陽,還具有殺菌防病的功效。在春季,蔥和蒜在一年中營養最豐富,也是最嫩、最香、最好吃的時候,此時食之可預防春季最常見的呼吸道感染。
11、玫瑰花
「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吃春」的重點不僅在於「吃」,「喝」也同樣重要。春季第一茶,亦花亦茶——它就是大家熟悉的玫瑰花。玫瑰花茶涼血、養顏,有改善皮膚乾枯的作用,因其有一股濃烈的花香,也用於治療口臭。玫瑰花茶還有助消化、消脂肪的功效,因而可減肥,飯後飲用效果最好。
養生之道網提醒,立春後要少吃過於辛辣的食物,以及油炸、燒烤類食物。與冬季不同的是,立春後麻辣火鍋要少吃,羊肉、狗肉也要少吃,因為這些食物都可能損耗陽氣,導致上火。

與立春食療養生篇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