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大廚養生家常菜

大廚養生家常菜

發布時間:2020-09-18 18:52:24

1、大廚家常菜的內容簡介

《大廚家常菜:川菜》內容簡介:「民以食為天,食以味為先」,川菜重「味」眾所周知。據中國烹飪協會統計表明,2006年。在京「川菜館」有一萬多家,佔北京餐飲業的半壁江山;西安共有3000多家飯店,川菜企業的總數在外來菜系中穩居第一;中國台灣,川菜館占餐飲業3096左右,川菜之火暴可見一斑。
川菜發源於我國古代的巴國和蜀國。它經歷了從春秋至兩晉的雛形期,隋唐到五代的較大發展,兩宋出川傳至各地,至清末民初形成菜系四個階段。其後,從辛亥革命到抗日戰爭,中國烹飪各派交融,使川菜更加豐富。
川菜取材廣泛,調味多變,菜式多樣,口味清鮮醇濃並重,以善用麻辣著稱。並以其別具一格的烹調方法和濃郁的地方風味,融會了東南西北各方的特點,博採眾家之長,享譽中外。

2、哪位大廚幫忙推薦幾個特色家常菜 有點創意的來

原料: 

白蘿卜500克,雞清湯750克,熟雞油15克,精鹽3克,優豪雞精3克,優豪雞汁5克,蔥結5克,薑片2克,料酒5克。 

烹制方法: 

1、將蘿卜刨皮,切成滾刀塊,入沸水鍋鍋中焯一下,撈出。 

2、鍋洗凈置中火上,舀入雞清湯燒沸,放入蘿卜塊,加料酒、優豪雞汁、蔥結、薑片燒沸後,改用小火燉至八成爛時,加精鹽、優豪雞精續燉至蘿卜酥爛時停火。 

3、取出蔥結、薑片,淋上熟雞油,出鍋裝入深盆內,上桌即可

3、學家常菜廚藝

沒有。你可以參考:1、請個燒飯好吃的鍾點工在你家,你請她教教你
2、到書店買做飯的書和碟片,邊看邊學

4、跪求!非常好吃的家常菜!

肉炒蒜苔
原料:
蒜苔500克,瘦豬肉50克,醬油適量,精鹽適量,味精適量,醋少量,花椒面少量,澱粉少量,蔥花少量。
做法:
1、瘦豬肉切絲,蒜苔切段。
2、用水調好澱粉。
3、鍋中放入少量油,待油熱冒煙,放入蔥花暴鍋,然後放入肉絲炒至發白,放入少量花椒面,醬油,醋,然後放入蒜苔,緊接著放入精鹽(可是蒜苔保持清脆)。炒三分鍾後,放入用水調好的水澱粉,放入味精出鍋。

【涼拌藕片】

將蓮藕去皮去節洗凈,切成約0.2厘米厚的片,於沸水鍋中稍氽後,在冷水中浸涼,撈起待用。調料:鹽、味精、白糖、蒜泥、醬油、醋、紅油調勻。把調料倒入藕片中拌勻即可。

松仁玉米的做法 材料:
松子仁 50g
玉米粒 300g
很多人喜歡做松仁玉米的時候放些胡蘿卜丁,但改放廣味香腸丁味道更特別。其它調味料:
鹽 3g
雞精 5g
蔥花 5g
澱粉 2g
製作方法:
松仁用水洗凈,放在油鍋里炸到顏色稍微變深備用。
將鹽、雞精、蔥花和澱粉用適量的水調成芡汁;廣味香腸切成大粒。
在油熱到6成的時候,入鍋玉米粒,翻炒一下加入松仁和廣味香腸。
將玉米粒炒到變軟,下芡汁翻炒至芡汁凝固即成。

糖醋帶魚
原料:帶魚500克,蔥絲、姜絲、蒜片共20克,醬油2湯匙,醋2茶匙,紹酒1茶匙,糖1茶匙,花椒油1茶匙,鮮湯適量。
製作:
1、將帶魚去頭、尾、內臟,洗凈,剁成5公分左右的段,用鹽略腌。
2、鍋中多放些油燒熱,下帶魚段炸熟,兩面呈金黃色時出鍋,瀝干油待用。
3、鍋中留底油,下蔥絲、姜絲、蒜片煸炒,放入炸好的帶魚,烹入紹酒、醋、醬油,加少許湯,放糖,入味後淋花椒油,炒勻即成。
注意事項: 花椒油可自製,在炒鍋中加油,用文火炸花椒,出香味時斷火,撇去花椒粒即成;鮮湯可用雞粉加水代替。
o(∩_∩)o...
干鍋茶樹菇——無法拒絕的美味

現在,「干鍋」菜的吃法越來越火,干鍋雞、鴨、兔等等很常見。這個干

鍋,最早和貴州的苗寨寨民的飲食習慣有關。寨民在廚房中央挖一個小圓坑,

放入柴火,上面架個鐵鍋,用來燒炒著吃,而人們就圍坐在四周進食。這個圓

坑被稱為「火塘」,而火塘上的鐵鍋也逐漸演變成干鍋。並且,干鍋由最初的

貴州土產,漸漸流行到廣西、湖南、湖北一帶,這些城市也發明出各具地方特

色的干鍋菜。

它雖不像火鍋般熱鬧沸騰,也不如紅燒、油燜菜餚香氣四溢,只是靜靜端坐

於搖曳著藍色火苗的干鍋上,不聲不響地抓住了大江南北老少的胃口。大傢伙兒

品的,可就是這股歷久彌香的「深沉勁兒」!

茶樹菇在超市買的袋裝的,看不多了這次全部泡上。用熱水多泡會兒,泡不好影響口感哦:)

材料:茶樹菇(泡的忘記拍了)、五花肉、臘腸(加些臘肉更是夠味呢)、青椒、洋蔥、紅辣椒、干辣椒、蒜、大蔥、生薑、花椒

做法:
1、泡發好的茶樹菇剪去蒂,剪成4厘米長的段,控干水分備用(也可將茶樹菇過下油,瀝干油分備用)。
2、五花肉切絲,青椒、洋蔥切適當大小;紅辣椒切段,蔥切段、蒜切塊、姜切片;郫縣豆瓣醬、剁椒醬、老乾媽油辣椒備用。

3、鍋中放少許油將洋蔥和青椒塊略炒盛到干鍋中墊底。
4、五花肉煸出油盛出備用。
5、鍋置旺火上,放入植物油(放入略多的油),煸香花椒、干辣椒,放入大蔥段、生薑片、大蒜塊翻炒。

6、放入郫縣豆瓣、剁椒醬、老乾媽油辣子翻炒均勻,加入茶樹菇煸香,加入鹽、雞精、白糖,翻炒均勻入味加臘腸和五花肉,淋入紅油和香油,出鍋裝入干鍋內,撒胡椒粉、蔥段即成。

茶樹菇爽脆可口,口味香辣。上桌開小火慢慢燉著,越久越香呢,不過要不時的翻動,小心糊底哦:)
皮蛋拌豆腐——將簡單進行到底:)

皮蛋豆腐好吃,可內脂豆腐太容易碎了,從取出到切片每次總是小心翼翼.

本是簡單的家常小菜不得不多花些工夫.最誇張的是有次在外面吃飯點到這道

菜,大廚把內脂豆腐切成菊花瓣狀,太太太漂亮了.咋這么不配合的豆腐到人家

手了就乖乖聽話了呢,唉...大廚就是大廚,徹底是佩服了.

一般看到經典的菜總是回家模仿下,這次起到反效果了,呵呵!一看那境界

這輩子也達不到,何不徹底簡單到底,也不小心翼翼取出切片了,直接用勺子分次

盛出,反正最後都是用是勺子吃(用筷子我可夾不起來,呵呵).自己偷懶還給自己

找了個好借口!很多時候覺得自己是個容易要求完美的人,可有時候卻這么阿Q

精神,呵呵,人真是奇怪的很呢!不過這樣不是很好嗎?簡單些,輕鬆些也一樣很滿

足呢!

材料:內脂豆腐、皮蛋、榨菜、香蔥

做法:
1、豆腐用勺子隨意的盛入准備好的容器中。
2、皮蛋均勻切成八瓣,分別擺在內脂豆腐上(七瓣在周圍,一瓣在中心)。
3、撒上榨菜絲、干辣椒碎、香蔥碎淋上花椒油,將調好的生抽、香醋、香油、老乾媽汁淋上即可
鐵板粉絲
材料:粉絲、蝦米、蝦子、魷魚絲、菜遠、豬油渣(干身)、蒜頭(拍碎)、醬油、二湯、鹽、雞粉、花生油。
做法:粉絲洗凈,用冷水泡開備用。菜遠洗凈焯熟備用。用平底鍋,下油爆香蒜頭、蝦米,加入粉絲、蝦子、魷魚絲、豬油渣翻炒,下適量的二湯煮至入味,再以醬油、鹽、雞粉調味,拌入菜遠,最後盛入燒熱的鐵板上即可。

鹹菜煮花魚
材料:花魚、鹹菜、蔥花、紅辣椒粒、蒜頭(拍碎)、薑片、魚露、糖、花生油。
做法:鹹菜切小塊,用淡鹽水浸15分鍾左右,瀝干水分備用。花魚宰好洗凈備用。開鍋下油,爆香蒜頭、薑片,放入花魚爆炒片刻,盛起。倒入鹹菜翻炒,加少許水燜至軟,再加入花魚、紅辣椒粒、魚露、糖煮至熟,收汁,撒上蔥花便成。

芝麻醬拌木耳菜
原料:木耳菜
調料:芝麻醬、鹽、雞精、麻油、辣椒
做法:1、木耳菜洗凈,用沸水燙一下,整齊地碼入盤中。
2、芝麻醬用麻油調開,加適量鹽、雞精、辣椒調味,淋在木耳菜上即成。
註:由於蔬菜中含有較高草酸,一定要用沸水焯過,去掉絕大部分草酸後再烹調,才能保證鈣的吸收率。

泥鰍燒豆腐
原料:泥鰍、南豆腐、姜、蔥
調料:鹽、雞精、料酒、香油、高湯、胡椒粉
做法:1、泥鰍宰殺、洗凈,上籠蒸3分鍾左右,取出備用﹔
2、砂鍋內放適量高湯,下入豆腐塊、泥鰍、薑片、蔥段,調味後小火燒煮,最後淋少許香油即成。
註:豆腐不能使用內酯豆腐,因為其中含鈣量極低。必須使用北豆腐或南豆腐。

5、大廚家常菜的介紹

《大廚家常菜》是2009年成都時代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趙成松。

與大廚養生家常菜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