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音樂為什麼能治病
音樂是療養心靈的良葯 人類是萬物之靈,在與自然界的抗爭中創造了語言——一種人與人之間交流、溝通的工具。而語言即有身體語言、表情語言、聲音語言、動作語言等等。當然,我們最常見的就是用嘴表達的具備聲音和語調的聲音語言。還有一種你可能意識不到,但在你的生活里卻離不開的聲音語言,那就是音樂語言。 有位名人說過這樣一句話,好的音樂能讓女人激出眼淚,能讓男人燃出火來,這句話很確切地道出了音樂的真諦,也深刻地說明了好的音樂是一種扣擊人類心靈,抒發和表達人類情感和慾望的最佳工具。正常的人,他的一生中離不開語言,離不開聲音,也離不開音樂,音樂是療養心靈的一劑良葯,音樂也能治病。 利用音樂這一特殊語言,早在19世紀精神衛生專家及心理學家首先想到把它作為一種方法來治療精神障礙及心理障礙患者。而其它疾病治療機構也相繼採用音樂這一不可替代的特殊功能作為輔助措施,來使患者放鬆或愉悅,最典型的例子該屬牙科醫生了。總之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音樂不僅能陶冶人的情操,同時也能滋養人的心境,也能輔助治療許多疾病。
2、音樂為什麼能治病?
音樂通過其音調能影響人的情緒,早在古希臘時代就為人所注意。他們認為E調安定、D調熱烈、C調和愛、B調哀怨、A調高揚、G調浮躁、F調淫盪。古希臘的哲學家和科學家亞里士多德就推崇C調,認為C調最宜於陶冶情操。
然而,把音樂對動物行為活動和人的身心健康的影響進行科學研究還只是十八世紀以來的事情。關於音樂對人的情緒的影響,有人曾選用290種名曲,先後測試過兩萬人,都引起聽者的情緒變化。情緒變化大小與被試人的欣賞能力的高低成正比。但是,音樂只能引起抽象的情緒,如憤怒、畏懼、妒嫉等。
20世紀初,德國著名的生理學家和心理學家赫姆霍茨,以及後來的一些科學家曾對聲音對聽覺器官和聽神經的作用進行過深入而詳盡的研究。他們發現一根聽神經纖維只接收和傳導相應的一種頻率的音響。音樂的生理作用首先是通過音響對人的聽覺器官和聽神經的作用開始的,進而才影響到全身的肌肉、血脈及其它器官的活動。有人研究認為聲音可以使肌肉增加力量。快速的和愉快的音樂可以消除肌肉的疲勞。還有人發現,在音調完全和諧或音樂的強度猛然更換時以及一曲樂調將終結時,脈搏和呼吸速度變快。又有人研究認為憂傷的音樂使脈率變緩,歡快的音樂則使脈率變快。
由於音樂能影響人的生理活動,特別是情緒活動。因此,人們就能夠用音樂來改善和調劑人體的生理和心理功能,進而達到治療疾病、增進健康的目的。
「音樂治療」這一術語是在四十年代才正式出現的。五十年代在美國首次有「音樂治療家」的文憑。現代的音樂治療是把音樂作為一種活動療法,即通過具體的音樂活動來求得治療的效果。這不僅把音樂看作是一種藝術,而且作為一種科學來對待。音樂治療是針對病理的治療而不是病態的治療。它注重的是人的整體而不是某一部分。通
過對人的整體乃至生活環境的調整,使其取得協調一致,從而消除心理的與身體的病態。音樂對於人來說不僅是一種單純的聲音,而且是一種有一定意義的聲音的組合,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一種工具。因此在音樂治療過程中,不僅需要音樂治療者的努力,而且也要病人發揮其主觀能動性,通過雙方的合作才能取得治療效果。
近年來,歐美各國音樂治療已被廣泛使用,許多醫院、養老院和康復機構,都採用音樂治療。臨床實踐證明,高血壓症患者聽一首小提琴協奏曲,能使血壓降低10—12mmhg;讓產婦聽音樂,能解除產婦煩躁不安的心情,有利於分娩。英國劍橋大學的口腔治療室還用音樂代替麻醉葯,成功地為二百多個病人拔去病牙。在治療憂郁型和狂躁型的精神病患者中,音樂更是被廣泛運用。
適宜人群 音樂應根據病人的不同因人而異地有所選擇。合適的音樂治療,常可取得很好的療效。例如:
1.憂郁的病人宜聽「憂郁感」的音樂不管是「悲痛」的「圓舞曲」還是其他有憂郁成分的樂曲,都是具有美感的。當病人的心靈接受了這些樂曲的「美感」的沐浴之後,很自然會慢慢消去心中的憂郁。這是最科學、也是最易見效的方法。
2.性情急躁的病人宜聽節奏慢、讓人思考的樂曲這可以調整心緒,克服急躁情緒,如一些古典交響樂曲中的慢板部分為好。
3.悲觀、消極的病人宜多聽宏偉、粗獷和令人振奮的音樂這些樂曲對缺乏自信的病人是有幫助的.樂曲中充滿堅定,無堅不摧的力量,會隨著飛溢的旋律而灑向聽者"軟弱"的靈魂.久而久之,會使病人樹立起信心,振奮起精神,認真的考慮和對待自己的人生道路。
4.記憶力衰退的病人最好常聽熟悉的音樂熟悉的音樂往往是與過去難忘的生活片段緊密纏繞在一起。想起難忘的生活,就會情不自禁地哼起那些歌和音樂;哼起那些歌和音樂,也同樣會回憶起難忘的生活。使記憶力衰退的病人常聽熟悉的音樂,確有恢復記憶的效用。
5.原發性高血壓的病人最適宜聽抒情音樂有人做過實驗,聽一首抒情味很濃的小提琴協奏曲後,血壓即可下降1.3~2.7kPa。原發性高血壓的病人需要的是平靜,最機會的是那些有可能使他們聽後激動的熱情太甚的音樂。
6.產婦宜多聽帶有詩情畫意、輕松幽雅和抒情性強的古典音樂和輕音樂這樣的樂曲可幫助產婦消除緊張情緒而心情鬆弛、充滿信心、減少疼痛感,有利於生產。絕對不宜聽那些節奏強烈、音色單調的音樂。特別是迪斯科音樂
總之,音樂治療不同於一般的音樂欣賞,它是在特定的環境氣氛和特定的樂曲旋律、節奏中,使病人心理上產生自我調節作用,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
治療及靜心冥想音樂的先驅
介紹deuter
關於C. G. Deuter:在治療及靜心冥想音樂的領域上,Deuter是一位先驅。將近30年的生涯里,他鑽研不同文化的傳統音樂,同時發展出被全世界認同的獨特音樂風格。從他得獎的音樂作品裡,我們看到了Deuter非凡的音樂成就,他在作品中,完美的把他所精熟的放鬆、冥想技巧,融合在音樂的藝術性里。因此,Deuter的音樂成了治療師和身體工作者的最愛,在醫葯及心理治療師的臨床實驗更是備受歡迎。
他的首張專集D於1971年由Kuckuck公司發行。這么多年來,Deuter對於精神領域探索帶他走遍了全世界,最多到訪的是印度,他曾居住在阿什拉姆鄉間的供靜養之地研究印度音樂,並錄制了多張專集。在80年代中期,他移居美國,最終定居在新墨西哥州的首府:聖菲。Deuter的音樂風格以舒緩的旋律和歡愉的節奏為特點,並且他將東西方不同的風格一起融合進音樂中,同樣使之大受歡迎
天韻五行樂
肝屬木 在音為角在志為怒
心屬火 在音為徴在志為喜
脾屬土 在音為宮在志為思
肺屬金 在音為商在志為憂
腎屬水 在音為羽在志為恐
音樂與人的心理、生理有著密切的聯系。早在兩千多年前的中國醫學巨著《黃帝內經》中就記載著:「肝屬木,在音為角,在志為怒;心屬火,在音為徴,在志為喜;脾屬土,在音為宮,在志為思;肺屬金,在音為商,在志為憂;腎屬水,在音為羽,在志為恐」。角、徴、宮、商、羽五音稱之為「天五行」。
我們這套《天韻五行樂》就是根據古人的「五音療法」理論並結合現代音樂療法而創作的,目的在於通過這些悠雅平和、清新自然的旋律來引導人們改善心靈和身體的不正常、不平和狀態;無論心靈憂愁哀怨還是身體內臟生病,只要用心去諦聽去感受,音樂或深或淺地總會使人們心情放鬆、氣血和暢,從而對身心起到很好的保健康復作用,這就是音樂治療,也稱音樂醫學。
愛好氣功的人們也可將其作為帶功音樂,在清靜整潔的環境中,或端坐或靜卧,令身體松靜自然,呼吸均勻暢達,寧神靜氣,聚精會神於音樂旋律之中,並體味相應臟器的感覺,令二者的波動諧振起來,即可鼓盪體內氣機,疏通經絡,平衡陰陽而強身健體。
《天韻五行樂》的演奏所用的是中國民族弦管樂器,主要有古琴、古箏、竹笛、竹簫等,每一個調式均選用一種樂器主奏,為「琴羽、箏商、簫角、笛徴宮」,古人稱「琴簫」為弦管樂器中的「君子」,其音質深遠幽雅、空靈清和、意味雋永,千百年來一直為賢者高士所鍾愛與推崇,誠為天賜靈物!其形態至簡而其氣韻至深,其音波可直入五臟,振動其氣機,疏導其瘀滯,伐其有餘而補其不足,令人體五臟中和清安,氣爽神清,其優美清雅的音色對人體的健康很有益處。
《天韻五行樂》正是運用了陰陽五行理論,共有五個調式,分別代表五行,對應五臟;每個調式分為陽韻和陰韻兩個部分,陽韻用於補益臟虛,陰韻用於清瀉臟實。
適宜人群
音樂應根據病人的不同因人而異地有所選擇。合適的音樂治療,常可取得很好的療效。例如:
1.憂郁的病人宜聽「憂郁感」的音樂不管是「悲痛」的「圓舞曲」還是其他有憂郁成分的樂曲,都是具有美感的。當病人的心靈接受了這些樂曲的「美感」的沐浴之後,很自然會慢慢消去心中的憂郁。這是最科學、也是最易見效的方法。
2.性情急噪的病人宜聽節奏慢、讓人思考的樂曲這可以調整心緒,克服急噪情緒,如一些古典交響樂曲中的慢板部分為好。
3.悲觀、消極的病人宜多聽宏偉、粗獷和令人振奮的音樂:這些樂曲對缺乏自信的病人是有幫助的。樂曲中充滿堅定,無堅不摧的力量,會隨著飛溢的旋律而灑向聽者「軟弱」的靈魂。久而久之,會使病人樹立起信心,振奮起精神,認真的考慮和對待自己的人生道路。
4.記憶力衰退的病人最好常聽熟悉的音樂:熟悉的音樂往往是與過去難忘的生活片段緊密纏繞在一起。想起難忘的生活,就會情不自禁地哼起那些歌和音樂;哼起那些歌和音樂,也同樣會回憶起難忘的生活。使記憶力衰退的病人常聽熟悉的音樂,確有恢復記憶的效用。
5.原發性高血壓的病人最適宜聽抒情音樂:有人做過實驗,聽一首抒情味很濃的小提琴協奏曲後,血壓即可下降1.3~2.7kPa。原發性高血壓的病人需要的是平靜,最機會的是那些有可能使他們聽後激動的熱情太甚的音樂。
6.產婦宜多聽帶有詩情畫意、輕松幽雅和抒情性強的古典音樂和輕音樂:這樣的樂曲可幫助產婦消除緊張情緒而心情鬆弛、充滿信心、減少疼痛感,有利於生產。絕對不宜聽那些節奏強烈、音色單調的音樂。特別是迪斯科音樂。
總之,音樂治療不同於一般的音樂欣賞,它是在特定的環境氣氛和特定的樂曲旋律、節奏中,使病人心理上產生自我調節作用,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
3、音樂可以治病嗎?
現在科學證明在某些方面是有一定作用的,並且現在已經在使用了。
4、莫扎特音樂治療疾病的具體方法?
主要過程?其實也就是讓人們整個身心都被陶冶,忘掉了煩惱,實際上就是治療精神上的問題,因為我們知道疾病分為精神和身體上的疾病,而這兩種是緊緊聯系在一起的,所以莫扎特的音樂能夠如此神奇,治療疾病
5、音樂真能治病嗎?
這個元和音樂,我聽說過,我有朋友試過,好像是處方式的,根據病人的情況編曲子,效果很神奇
傳統的音樂療法 只能治療心理、情緒疾病
元和音樂 不僅能治療心理疾病,對於生理疾病也有很好的療效,是根據中醫 五音五行理論,應該是最近幾年才開始推廣的一種新的音樂療法
可以網上搜一下 詳細資料
6、音樂真的可以治療疾病嗎?
音樂真的可以治療疾病,音樂對人情緒的影響是非常有力的,音樂治療師正是利用音樂對情緒的巨大影響力,通過音樂來改變人的情緒,最終改變人的認知。
有研究發現,聽音樂可以改善心臟健康並能降低膽固醇水平。如果患者每天聽30分鍾他們喜歡的音樂,不僅會使他們精神放鬆,而且能擴張和清理血管,對他們的身體也有益。
通常認為,血液中一氧化氮是形成血塊和有害的膽固醇的原因,而聽 音樂可以促進一氧化氮從血液中釋放出來。在美國,醫生們已經嘗試過音樂療法,英國專家對此也表示歡迎。
「音樂在血液循環中的影響僅持續幾秒鍾,但是因為聽喜歡的音樂所得的累積收益會持續下去,並且對所有年齡的人都有非常積極的作用。」美國馬里蘭大學預防心臟病學中心主任MichaelMiller進行了這項研究,「我們正在尋找更廉價、非葯物的方法來協助改善患者的心臟健康。我們認為這就是要找的處方。」
7、音樂保健治病原理?
現代醫學研究證明,音樂對人體生理和心理有著廣泛的影響。音樂通過人的聽覺器官傳到抄大腦皮層後,首先對下丘腦和大腦邊緣系統發百生效應,發揮出調節中樞神經、植物神經、內分泌系統、消化系統、心血管系統、血液系統、新陳代謝系統的功能。
常聽悅耳的音樂能增加腦內阿片肽的分泌;促進一些酶和度乙醯膽鹼的分知泌;提高有益於健康的激素的分泌;提高體內生物的活性;調節血液循環和活化神經細胞;能使胃蠕動變得規律;使胃液、唾液道和胰島素的分泌相應增加;還可促進機體的新陳代謝,增強抗病能力。
8、音樂真的可以治療疾病嗎?
聆聽音樂是現代人常見的休閑方式,人們通過聽音樂放鬆心情、減輕壓力、抒發情感。音樂在我們的生活中更像「調味品」,但對有些人來說,音樂是治癒疾病的「良葯」。
音樂能起到類似於「葯物作用」的四種效應:心理效應,人的情緒、認知跟著音樂變化;生理效應,音樂能引發全腦反應,從而影響人的免疫系統、內分泌、神經遞質釋放等;社會效應,當我們與他人分享音樂時,社交能力和人際關系得到促進;審美效應,音樂之美作為生命中的積極資源可以喚起生存信念。
音樂治療有許多方式,主要分四類:聆聽體驗,如讓治療對象談論聆聽音樂後的感受、描述想像的畫面等;再創造,如通過唱歌、打節奏的方式改善協調能力和注意力;即興演奏,演奏簡單的樂器與他人進行互動;音樂創作,如改寫歌詞、即興歌唱。
那是不是只要聽音樂、唱歌,我們就能給自己治療呢?尹譽霏說,在專業的音樂治療過程中,治療師需要評估患者的病症及嚴重程度,定製個性化的治療方案,並定下治療目標,治療師必須非常清楚音樂能給治療對象帶來什麼改變,這和隨意地聽音樂有本質區別。除了音樂本身的作用,治療師與治療對象之間的關系與配合尤為重要。「治療師知道如何用音樂烘托氛圍,」尹譽霏舉例說,「我曾治療過一個患『惡劣心境障礙』的患者,當時選擇的治療方法是歌曲創作,他唱自己寫的歌,我彈琴伴奏。其中有一段患者情緒較為激動,表達有些吃力,我就用和聲烘托給他支持並鼓勵他表達。唱完後,患者哭了很久,他覺得那一刻他把憋了幾年的情緒發泄出來了。」
9、為什麼聽音樂治病舉例?
早在西漢時期,史學家司馬遷就在《史記·樂書》中寫道:音樂可以「動盪血脈,通流精神而正心也」。
魏晉時的阮籍在其著作《樂論》一文中指出:「樂者,使人精神平和,衰氣不人,天地交泰,……故謂之樂也。」
北宋文學家歐陽修在《歐陽文忠公集》中記載:他曾因政事憂傷成疾,形體消瘦,屢進葯物無效。後來辭官在家學習彈琴,常常陶醉在悅耳動聽的音樂之中,疾病慢慢地好了。歐陽修深有體會地說:「久而樂之,不知其疾在體也。」
臨床實踐證明,高血壓患者聽一首旋律優美、節奏舒緩適中輕快的小提琴演奏曲,能使血壓降低10~12毫米汞柱。
美國紐約聖約瑟醫院的132個病例報告說,在運送心臟病人的救護車上播放輕松的音樂,可使病患者的死亡率大為減少。
德國慕尼黑大學附屬醫院的醫生們指出:常給胃潰瘍病人聽莫扎特和貝多芬的作品,對康復有奇妙獨到的效果。
還有報道說,1975年美國音樂界知名人士凱·金太爾夫人患了乳腺癌,病情不斷變化,其父親便常用鋼琴為她彈奏一些樂曲,結果,兩年之後,她戰勝了乳腺癌。康復後,她以極大的熱情參加音樂治療工作,帶著吉他和動人的歌曲走遍全國,幫助癌症病人戰勝頑症。
還有報道說,音樂對假性老年痴呆有明顯的療效,老年人常聽旋律優美的樂曲,能推遲大腦的衰老,喚回失去的記憶。
還有報道說,產婦在產程中聽音樂,能促進順利分娩;外科手術時聽音樂有明顯的止痛作用;食慾不振之人,常聽音樂,可刺激胃液分泌,增進食慾;留心力不集中、言語表達有障礙的兒童,常聽音樂對改善症狀有一定的作用;聽音樂還可啟發人遐想、啟迪心靈,開發智慧。
因為音樂具有多種養生保健及治療疾病的作用,因此,「音樂治療學」已成為一門新興的邊緣學科,在國內外相繼開展起來。
10、哪幾種音樂能治病 什麼病
音樂能養生、治病已被中外許多學者公認,尤其是中國古典音樂,曲調溫柔,音色平和,旋律優美動聽,能使人忘卻煩惱,從而開闊胸襟,促進身心健康。北宋文學家歐陽修患抑鬱症,經多方醫治,不見療效。後來他向朋友學撫琴,久而樂之,抑鬱症也就自然好了。高血壓病人聽抒情的小提琴樂曲,可使血壓降低10~20毫米汞柱。讓臨產婦女聽優美悅耳的音樂,可以分散她們在分娩時的注意力,減少疼痛。更令人欣喜的是,音樂還能輔助治療癌症。美國癌症治療中心之一的羅索哈特醫院音樂治療主任金泰爾,本人就是癌症患者。1975年,她患了乳腺癌,病情很快惡化,被送進醫院。在醫院里,她目睹癌症病友一個個死去,情緒十分低落。正當她在准備後事時,會彈鋼琴的父親為她彈奏一些樂曲,以減輕她精神上的痛苦。令人十分驚奇的是,音樂就像魔術師一樣,慢慢驅趕了病魔,使她奇跡般地活了下來,而且心情十分愉快。病癒後,她以極大的熱情參加了美國癌症協會組織的音樂治療工作。如今,她已成為世界知名的音樂治療專家。我國深圳一家腫瘤醫院,還創建了「希望之光」俱樂部,每周3次為患者進行演出。平時演員們深入病房為患者演唱,由患者親自點歌點曲,已收到了良好的療效。由此可見,音樂是怡養心神,祛病延年的一劑良葯。
祖國醫學的經典著作《黃帝內經》兩千年前就提出了「五音療疾」。《史記》雲:「故音樂者所以動盪血脈,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埃及在遠古時代的古典著作中稱「音樂是靈魂之葯」。
音樂療法在臨床上可分為單純音樂療法、音樂電療法、音樂電針療法。
單純音樂療法是單純通過聽音樂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因此它與一般欣賞娛樂性音樂有原則區別。它是根據患者所患疾病的不同,而聽不同的音樂,使人體機能得以不同的變化。可治療情緒不安、精神抑鬱症、神經衰弱、失眠、胃腸功能紊亂等。
選曲原則,一種是按患者情緒給以同樣的音樂。如患者情緒處於興奮狀態,就給予興奮的音樂,去增強他的興奮性,過一會兒,他就會感到疲勞了,自然會產生疲勞的情緒。抓住這個時機,再給以有鎮靜效果的樂曲,最終會達到讓興奮情緒平靜下來的目的。如果患者的情緒處於郁悶狀態,則應給以較壓抑的小調。因為某種情緒在音樂的支配下,達到頂峰時,會出現一個向相反情緒轉化的時刻,而這一時刻,正是患者感到暢快的時刻。另外也可根據患者的文化修養水平、對音樂的欣賞能力和愛好選曲,而不是根據疾病的種類,對患者給以良好的音樂,會增加治療效果。
音樂電療法是患者接受音樂治療的同時,還接受音樂電流治療,電流與音樂是同步的。其治療方法是患者用耳機聽音樂,音樂電流通過兩個板狀電極放在人體患部。臨床常用於神經痛、神經衰弱、頭痛、失眠、早期高血壓、扭挫傷等疾患的治療。
音樂電針療法是音樂療法與針刺療法相結合。在進行音樂電針治療時,病人一邊用耳聽音樂,一邊進行音樂電針治療。由於音樂電流具有止痛、活血作用,從而加強了針刺的作用。主要用於神經痛、肌肉萎縮等疾患及電針麻醉。
中醫的音樂療法
中醫的音樂療法是根據宮、商、角、徵、羽5種民族調式音樂的特性與五臟五行的關系來選擇曲目,進行治療。如宮調式樂曲,風格悠揚沉靜、淳厚莊重,有如「土」般寬厚結實,可入脾;商調式樂曲,風格高亢悲壯、鏗鏘雄偉,具有「金」之特性,可入肺;角調式樂曲構成了大地回春,萬物萌生,生機盎然的旋律,曲調親切爽朗,具有「木」之特性,可入肝;徵調式樂曲,旋律熱烈歡快、活潑輕松,構成層次分明、情緒歡暢的感染氣氛,具有「火」之特性,可入心;羽調式音樂,風格清純,凄切哀怨,蒼涼柔潤,如天垂晶幕,行雲流水,具有「水」之特性,可入腎。
不同類型的病人,可根據不同個性選用不同的音樂療法。對於腫瘤病人採用音樂療法也為治療中不可缺少的有效手段之一。腫瘤的發生與心理因素有關,故採用音樂療法,可改變腫瘤病人的情緒,提高免疫功能,減少腫瘤的發生和發展。
腫瘤患者易出現暴躁、壓抑、悲哀、憤怒、絕望的惡劣情緒,大多預後較差;反之,保持樂觀良好的情緒,使免疫功能增強,有利於抑制和清除癌細胞,使病情穩定或好轉。故根據五音治療原理,可採用以下治療方法:
暴躁在五行中屬「火」,這類人做事爽快,愛誇誇其談,爭強好勝,辦事稍有挫折易灰心喪氣。平時未發作時,應引導積極的一面,聽些徵調音樂,如《步步高》、《狂歡》、《解放軍進行曲》、《卡門序曲》等,這類樂曲旋律激昂歡快,符合這些人的性格,能使人奮進向上。在情緒急躁發火時,應聽些羽調式音樂,如小提琴協奏曲《梁祝》、《二泉映月》、《漢宮秋月》等,能緩和、制約、剋制急躁情緒。
壓抑在五行中屬「土」,這些人多思多慮,多愁善感。平時應多聽宮調式樂曲,如《春江花月夜》、《月兒高》、《月光奏鳴曲》等。這些曲目風格悠揚沉靜,能抒發情感。當遇到挫折,情緒極度惡劣時,應聽角調式音樂,如《春之聲圓舞曲》、《藍色多瑙河》、《江南絲竹樂》,此類樂麴生氣蓬勃,清澈馨香,如暖流溫心,清風入夢,使其從憂慮痛苦中解脫出來。
悲哀在五行中屬「金」,在人們悲痛欲絕、欲哭不能的情況下,應給予引導排遣。聽商調式樂曲,如《第三交響曲》、《嘎達梅林》、《悲愴》等,能發泄心頭郁悶,擺脫悲痛,振奮精神。
對於久哭不止,極度悲傷的患者,應聽徵調式音樂,如《春節序曲》、《溜冰圓舞曲》、《閑聊波爾卡》等。其旋律輕松愉快、活潑,能補心平肺,擺脫悲傷與痛苦。
憤怒在五行中屬「木」,在憤怒萬分,壓抑心頭時,,應聽角調式樂曲,舒肝理氣,如《春風得意》、《江南好》,克萊德曼的現代鋼琴曲等。在憤怒已極,大動肝火時,應以角調式樂曲,佐金平木,如德沃夏克《自新大陸》,艾爾加《威風堂堂》等。
絕望在五行中屬「水」,這些人多因遇到大的挫折及精神創傷,對生活失去信心,產生絕望,故必須以歡快、明朗的徵調式樂曲,如《輕騎兵進行曲》、《喜洋洋》,中國的吹打樂等,能重新喚起對美好未來的希望。
音樂治療每日2~3次,每次以30分鍾左右為宜。最好戴耳機,免受外界干擾。治療中不能總重復一首樂曲,以免久聽生厭。治療的音量應掌握適度,一般以70分貝以下療效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