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所謂的五行養生是什麼?和中醫養生有什麼區別?
五行養生主要值得是我們中國古時候的人堆認識世界的說法,而中醫養生則是在古老哲學的養生方法之下,進一步的奠定了中醫的養生方法。
在古代的時候有一種說法,如果一個人生病了,就極有可能是這個人的五行缺了什麼,例如說這個人五行卻金木水等等說法,而在古時候,具體的五行則是提現在金木水火土上面。
如果在古代的時候你被人說是五行缺火,那你可能會容易患有心血管病,冠心病和高血壓動脈硬化等等疾病,在老年的時候還可能會發生腦出血。
如果在古代的時候被人說是五行缺木,那你可能會容易患有肝膽方面的疾病,而且容易患有高血壓和中風等過敏性的疾病,五行缺木的人還很容易在老年的時候患有精神系統失調的年痴呆症等。
如果在古代的時候被人說是五行缺土的話,那這個人可能會容易經常的腹痛,腹瀉,偶爾該發生一兩個水腫,在時候比較濕潤的時候還會氣虛等等。
而如果是五行缺金的話,這個人就可能會患有燥熱性疾病,例如會經常咳嗽,和慢性支氣管炎等等,並且還會經常的發生便秘等等。
但如果是五行缺水的話,那就可能會患有水腫,腰痛和不孕症等關於腎的疾病,因為五行缺水的人經常會陽氣不足,所以還會患有命火不足的疾病等等。
而現在的中醫養生只是將它更進一步,並且將說法說的更加通俗易懂罷了,但是在治療的手段上面會比古代的治療手段更加的先進,雖然他們各有不同,但卻都有養生健體的功效,雖然中醫講究的是有「有諸內者,必行諸外」。
2、五行養生表能整天戴著嗎
食鹽對於人類來說下可缺少,五行養生表,但是高血壓等疾病與食鹽有關,這引起了人們的關注。現在知道,缺鹽會使人體難以保持適當的血漿容積,鹽過多則會使血漿容積增大,致使動脈血壓增高。動物實驗表明,個體是否會患版高血壓病,主要由腎臟排除多餘鹽的能力所決定。腎功能遺傳差異可以解釋為什麼有人患高血壓,而權許多人雖攝取過量的鹽卻平安無事。當然,高血壓病因復雜,這只是其中生要的因素。表能整天戴著
3、五行養生是如何講的那?
什麼是五行? 傳統的中醫理論中,「五行」即指木、火、土、金、水,是對大自然里事物的總結和提煉。五行的生、克、乘、侮,是宇宙萬物運動方式與規律的本始,也是人們養生保健的本始,古人們把自然界的這些現象與自身聯繫到了一起,指導人們探索自身健康的秘密。 你,屬於哪一「行」 自然界的事物可以大體劃分為五大類,人作為自然界的一部分,天人相應,也可以劃分為五種,也就是五行體質,你屬於哪一類呢? 禾:膚色白,頭小,面長,兩肩廣闊,背部挺直,身體小弱,手足靈活,有才能,體力不強,多憂慮,做事勤勞。這種人大多能耐春夏,不能耐受秋冬,容易感受秋冬寒冷之氣的侵襲而生病。 火:皮膚赤色,脊背肌肉寬厚,臉形瘦尖,頭小,體型勻稱,手足小,步履穩重,背部肌肉豐滿。其性格多氣,輕財,缺乏信心,認識事物清楚,愛漂亮,性情急。這種人對於時令的適應,大多能耐春夏,受秋冬寒冷之氣侵襲易生病。 土:皮膚黃,面圓,頭大、肩背豐厚,腹大,大腿生得壯實,手足不大,肌肉豐滿,全身上下都很勻稱,步履穩重,舉足輕,他們內心安定,助人為樂,不喜依附權勢,愛結交人。這種人對於時令的適應,大多能耐秋冬,不能耐受春夏。 全:膚色較白,體形較瘦小,但肩背較寬,方形臉,鼻直口闊,四肢清瘦,動作敏捷,心胸寬廣,有遠見,組織力強,為人敦厚,做事認真。這種人大多能耐秋冬,不能耐受春夏。 水:膚色偏黑,體形比較胖,偏矮,頭較大,腮部較寬,腹部較大,腰臀稍大,手指短,發密而黑,怕寒喜暖。機智,靈活,善辯,富於靈感,喜自由,多疑嫉妒,心胸比較狹窄。這種人對於時令的適應,大多能耐秋冬,不能耐受春夏。 五行人調養原則及飲食忌宜: 木:宜芝麻、糯米、乳品、甘蔗、蔬菜、水果、豆腐、魚類等清淡食物,還可食用枸杞粥、桑椹粥、山葯粥、花生粥、黑芝麻糊亦適宜常食。條件許可者,可食用燕窩、銀耳、海參、龜肉等。對於蔥、姜、蒜、韭、辣椒等辛辣燥烈之品則應少吃。由於肝和腎的關系非常密切,所以在滋養肝的同時應該注意到補腎。 火:可多食些寒性的水果、蔬菜,像香蕉、西瓜、柿子、苦瓜、番茄、蓮藕等。忌辛辣燥烈食物,如辣椒、姜、蔥等,對於牛肉、狗肉、雞肉、鹿肉等溫陽食物宜少食,忌酗酒。
4、五行養生油和五行養生精油一樣嗎
一樣,只是精油好些知
【五行生剋制化宜忌】
金旺得火, 方成器皿。
金能生水,道 水多金沉; 強金內得水, 方挫其鋒。
金能克木, 木多金缺; 木弱逢金, 必為砍折。容
金賴土生, 土多金埋; 土能生金, 金多土變。
5、五行養生中的「生克乘侮」是指什麼?
中華文化不同於古埃及、古印度的商業文化,也不同於古巴比倫的游牧文化,因為我們生活在溫帶地區,適合農耕,所以我們是以農耕文化為主體,四季分明,靠天吃飯。老百姓在春耕夏作的同時,順天應地觀察萬物,發現要想有個好收成,吃得飽,離不開水的灌溉(水),金屬農具的耕作(金),土壤的肥沃(土),植物的好種子(木),以及火的燒制(火)。由此,便有了「五行」,古人認為,五行是構成宇宙萬物的五大基本要素。
《尚書》對五行有如此闡述,「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曰稼穡;潤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
老百姓從觀察天地間最基本的物質人手,發現「五行」是宇宙萬物的組合、生滅、循環、演變的方式與規律的本始,也是人們養生保健的本始。由此,便將自然科學中的五行觀上升到醫學中的基本理論。自從有了五行學說後,圍繞這一學說的相關討論就從未間斷。
大醫學家張景岳說得好:「造化之機,不可無生,亦不可無制(克);無生則發育無由,無制(克)則亢而為害。」張老師的論述讓我想到了「雞與蛋」的問題,是雞生蛋,還是蛋生雞?是蛋克雞,還是雞克蛋?世間的事,有男有女,有陰有陽,有長有短,有左有右,很多問題是沒有定論的,我們只能說,「雞與蛋」之間是相生相剋的關系,五行亦如此。
五行之間有四種關系:
1.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每一生都有「生我」和「我生」的相向關聯。
2.相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每一克均有「我克」和「克我」的相向關聯。
3.相乘:按五行相剋次序,某一行對被克的一行克制太過,有乘虛侵襲的意思。
4.相侮:某一行本身太過,使克它的一行無法制約它,反為其所克,有恃強凌弱的意思。
中醫根據五行的特性,來描述五臟的某些生理特性和功能作用。
木性可曲可直,條順而暢達,肝屬木,其特點是喜條達而惡抑鬱,並有疏泄之功能;火性溫煦而炎上,心屬火,其特點是心陽有溫煦之功能,心火易於上炎;土性敦厚,有生化萬物之特性,脾屬土,其特點是有消化水谷,運輸精微,營養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的功能,又為氣血生化之源;金性清肅收斂,肺屬金,其特點是具有清宣肅降之功能;水性潤下,有下行、閉藏之性,腎屬水,其特點是主水液代謝之蒸化排泄,並有藏精功能。
我們講究養生保健,應該遵循五行規律,按照五行之間相生相剋、相乘相侮的關系,辯證有度,發揚傳統養生文化。
6、五行養生的五行與飲食
木:屬春天
春天和風煦日,萬物復甦,正是草木生發的時機。
日出東方,與木相似。古人稱「木曰曲直」。「曲直」,實際是指樹木的生長形態,為枝幹曲直,向上向外周舒展。因而引申為具有生長、升發、條達舒暢等作用或性質的事物,均歸屬於木。
屬木的器官是肝、膽、眼睛。
屬木的情志是怒。
屬木的味道是酸味。
屬木的食物是青色食品。
如果木系某個器官感覺不舒服,可以多吃一些屬木的青色食物。它們對應人體的肝臟及膽,含有大量的葉綠素、維生素及纖維素,能協助器官加速排出體內的毒素。
推薦食物:白菜、包心菜和菠菜等各式葉菜。
火:屬夏天
代表氣體向上的運動方式。
南方炎熱,與火相似。古人稱「火曰炎上」。「炎上」,是指火具有溫熱、上升的特性。因而引申為具有溫熱、升騰作用的事物,均歸屬於火。
屬火的時令是夏季。夏季萬物茂盛,氣候炎熱,如同播火。
屬火的器官是心、小腸、舌。
屬火的情志是喜。
屬火的味道是苦味。
屬火的食物是赤色食品。
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季節,心屬火,火性很熱而且向上蔓延。這時候容易上火,心緒不寧,心跳加快,給心臟增加負擔,所以夏季最重要的是養心。除了多吃養心食物之外,根據五行相剋原理,腎克制心火,冬季好好補養腎氣是個有遠見的方法。
養心最好吃些赤色食物,通常這種顏色給人的感覺就是溫、熱,它們對應的是同為紅色的血液及負責血液循環的心臟,氣色不佳、四肢冰冷的虛寒體質人更可以多吃一些。
推薦食品:紅薯、紅苕
金:屬秋天
代表氣體向內收縮的運動方式。
日落於西,與金相似。古人稱「金曰從革」。「從革」是指「變革」的意思。引申為具有清潔、肅降、收斂等作用的事物,均歸屬於金。
屬金的時令是秋季。秋天西風蕭瑟,萬物凋敝,符合金性。
屬金的器官是肺、大腸、鼻。
屬金的情志是悲。
屬金的味道是辛味。
屬金的食物是白色食品。
秋天最應該保養的是肺,最容易出現的病痛是咳嗽,這是五行中的精神影響。秋天帽落西風,草木開始枯萎,很容易讓人感時傷月,心情抑鬱。悲屬金,跟肺同源,過度悲傷就會造成肺損傷。
金系食物對應的主要是肺臟,大多是白色食物。它們性情偏平、涼,能健肺爽聲,還能促進腸胃蠕動,強化新陳代謝,讓肌膚充滿彈性與光澤。
水:屬冬天
代表氣體向下的運動方式。
北方寒冷,與水相似。古人稱「水曰潤下」。是指水具有滋潤和向下的特性。引申為具有寒涼、滋潤、向下運行的事物,均歸屬於水。
屬水的時令是冬季。冬季萬物蜇藏,冷氣襲人,冰封大地,與水性相合。
屬水的器官是腎、膀胱、耳。
屬水的情志是恐。
屬水的味道是鹹味。
屬水的食物是黑色食物。
外餐過多會傷腎,這可是我們最在意的器官。大廚做飯共同的特點就是油大鹽大,這樣更下飯更香。可是鹹味屬水,和腎一族,適量是有益的,過度是糟糕的,如果同時面色發黑,確實腎臟不妙。
此時最應該多吃黑色食物。這些食物對應的是腎臟及骨骼,經常吃能幫助和腎、膀胱、骨骼關系密切的新陳代謝正常,使多餘水分不至於積存在體內造成體表水腫,有強壯骨骼的作用。
推薦食物:黑豆、黑芝麻、藍莓、香菇、黑棗、桂圓、烏梅
土:代表氣的平穩運動,因有四季而有四行,但夏天和秋天之間要有過渡段,因此便有了土。
中原肥沃,與土相似。古人稱「土曰稼穡」,是指土有種植和收獲農作物的作用。因而引申為具有生化、承載、受納作用的事物,均歸屬於土。故有「土載四行」和「土為萬物之母」之說。
屬土的時令是長夏。這是指在夏天中乾熱過去,開始下雨的一段時間,此時暑熱多濕,正是萬物蔬果生長的時期,與土性相應。
屬土的器官是脾、胃、口。
屬土的情志是思。
屬土的味道是甘味。
屬土的食物是黃色食品。
長夏多雨,是一年中最濕的時期。濕氣過多會傷害脾胃,脾胃受傷影響食慾,所以盛夏季節我們總是沒有胃口。這時候在飲食上就要「多甘多苦」,多吃甜的食物能補充脾氣;按五行來講,屬火的心滋養屬土的脾,多吃苦味強心的結果也是健脾。
土系器官出現問題,對應的是黃色食物。脾、胃在人體中扮演著養分供給者的角色,它們調理好了,氣血才會旺盛。
推薦食物:橙、南瓜、玉米、黃豆。
7、五行養生如何
白色水果蔬菜代表肺!紅色食品代表心紫色代表腎!……
8、養生五行對照表是什麼?
世界上很多事物都存在著類似於五行之間的關系,和生活、健康之間關聯緊密的很多事物都具有這樣的屬性,養生先要來從掌握這些事物屬性做起。
據《史記·天官書》記載:「仰則觀象於天,俯則法類於地。天則有日月,地則有陰陽。天有五星,地有五行。」古人說:五行者,行乎天地之間而不窮者也。五行學說認為,宇宙萬物無不統一,具有五行結構的大系統之中,人是大自然的產物,以人體五臟為主體與五星、無行、五方、五季、五色、五數等五個方面加以歸類配列,而形成以五為主幹的萬物一體,天人合一系統。也就是說世間萬物都有金木水火土的屬性以及他們之間相生相剋的關系。
那麼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對我們養生存命,長壽健體息息相關的事物中它們的五行屬性又是怎自么樣的呢?我們可以看到下面這個養生五行對照表,根據這個表格和五行相生相剋的道理,我們甚至可以自己對自己身體的狀態進行自我調整。
這個表格中的五行對照是人們在長期的生活當中對事物的了解和看法,體現了這些事物的本身屬性,也為人們人們日常生活給出了指導。本書中的很多章節將要涉及到本表,以及本表中的五行生剋關系。
9、五行養生是包括哪些五個
五行養生不能說是五個,確切的說他是一種理念,五行代表的是五臟,代表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也可以說是春夏秋冬長夏,也可以說是金木水火土......其小無內,其大無邊。
10、五行養生中的五榮是是什麼意思
五榮指忠、孝、仁、義、賢五種榮名。百 漢 劉向 《列女傳·蓋將之妻》:「 戎度 既滅 蓋 , 邱子 獨生,妻恥不死,陳設五榮,為夫先死,卒遺顯名。」 端無非 註:知「大父曰:『忠、道孝、仁、義、賢五者榮名也。』」,專此五榮可使人心底無私,可使人陽光心態,正氣正能量充足,此所謂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為養生之道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