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2014不合格的養生保健類書籍

2014不合格的養生保健類書籍

發布時間:2020-09-16 05:38:04

1、推薦幾本養生保健類的書籍…謝謝…

《求醫不如求已》《從頭到腳要美麗》

2、如何選購養生保健類書籍

溫飽解決了,生活舒適了,自然希望能夠健康長壽,以充分地奉獻社會,悠然地享受生活。人們的切實需要和市場的推波助瀾共同造就了養生保健類書籍的火熱局面。生活里突然出現了這么多的養生專家。很多朋友都希望手頭有本實用的養生書籍,可是等到進了書店,面對五花八門、琳琅滿目的養生書籍,往往感到難以取捨。筆者是一位臨床工作者,熱衷於醫學科普工作,編寫出版了幾本養生保健的小冊子,平時也喜歡逛逛書店,買幾本書。這里結合個人對養生的認識以及買書的經驗,簡單談一下購買此類書籍的心得,供您借鑒。一要看作者。不能否認,民間有很多養生高手,掌握了不少來源於實踐的養生經驗,但是養生保健畢竟是一種專門的學問,所牽涉的醫學知識非常廣泛,所以作者的學術背景非常重要。無論是中醫還是西醫,作者最好是正規醫學院校畢業的,在正規的醫療機構和高等醫學院校、科研院所任職的,最好具有較長時間的臨床工作經驗。一位繪畫大師,可能會對養生有一得之見,但要寫出一本系統、實用的養生保健類書籍,作為業余作者,是需要下大工夫的,所以業餘人士能夠成功寫出此類書籍的機率是很低的。因此,了解作者的學術背景非常重要。如有時間可在網路上搜索一下,若能藉助中國知網、維普資訊等專業檢索系統,則更能說明問題。二要看出版社。很多領域都有相應的權威出版機構,如文學方面則首推人民文學出版社、作家出版社,其他領域有教育出版社、化學工業出版社、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等。養生保健方面則應選擇人民衛生出版社、人民軍醫出版社、科學出版社以及科技出版社等專業出版機構出版的書籍。筆者曾經編寫過幾本養生小冊子,如《望舌 識病 養生》、《中醫養生經》等都是在山東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健康體檢手冊》則是在人民軍醫出版社出版的。這些出版社成立時間比較早,操作比較規范,編輯的專業素養比較高,所出圖書的質量一般可以保證。第三,應當選擇書中自己最熟悉或者最感興趣的一個章節進行閱讀,從自己既有的知識和經驗來判斷該書的質量。如果符合自己的口味,知識點上挑不出硬傷,則基本上可以接受。如果發現所介紹的知識有錯誤,或者不適合自己的口味,是否購買就要認真斟酌了。第四,就是作者的寫作風格和書籍的裝幀設計的問題。裝幀設計盡管很重要,但這只相當於一個人穿的衣服,不要輕易以貌取人。寫作風格也很重要,最好的科普類著作應當是用淺顯、風趣的語言准確地傳達正確的科學知識,但是最關鍵的還是知識點是否正確。就像一個口才很好的人,盡管口若懸河、口吐蓮花,但是言之無物,或者乾脆是胡說八道,就沒必要去聽了。羅嗦了這么多,當然是希望您能買到一本適合自己的高質量的養生保健書籍。當然,這主要還得靠您自己了。祝您健康!

3、誰能推薦幾本好的實用的健康養生類的書籍?

《保健按摩度》谷岱峰著這套保健法的特點是簡而易行,人人可練,隨時隨地可練,而且費時不知多,有的3~5 分鍾,有的7~8 分鍾,全套練完也只需要十幾分鍾。這套保健法中,有道氣功,有按摩,還有內外俱練的動功;有的適宜於白天空閑時練,有的適宜於早晚練;有的可以版在床上練,有的可以下床練。讀者可以因時因地因人制宜,這對於習練者堅持練習是有利的。我國這種按摩保健權歷史悠久,流派很多。

4、寫養生保健類書籍要什麼證件

書籍是不能直接印刷賣的,要通過正規的出版,申請書號才可以的。保健類的圖書只能找有資質的XXX衛生出版社。

5、封殺24種暢銷養生書目錄

繼去年發文規范出版資質後,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日前再次出手整治養生保健類圖書,包括《從頭到腳說健康》、《別讓不懂營養學的醫生害了你》等24種養生保健類圖書,因編校質量不合格而被要求出版單位全部收回銷毀。同時,國家新聞出版總署還公布了53傢具備養生保健類出版資質的出版單位名單。

這次所查處的養生保健書,大部分都是目前市場上最暢銷的書籍。在問題圖書的作者名單中,不僅有已經被「定性」的張悟本、馬悅凌,也有經常在媒體上露面的曲黎敏、楊奕等,還有羅大倫所著的《這才是中醫》等非常受市場歡迎的書籍。

據介紹,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出版產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日前檢查了50種養生保健類暢銷圖書,其中24種圖書編校質量不合格。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明確要求出版單位必須自檢查結果公布之日起30日內將其全部收回銷毀。此外還規定,不具備養生保健類出版資質的出版單位不得再安排養生保健類選題,不得超范圍出版。

6、靠譜的養生保健類書籍有哪些?

避開「食療」的「雷區」 養生保健類圖書卷土重來
2011-9-14 13:38:09 來源:青年時報 作者:王懷宇
自「中國食療第一人」張悟本身份造假、各大電視台多檔養生欄目停播後,一夜之間,健康養生類圖書遭遇了信任危機。可是,就在本周的西湖書市上,三位養生、保健類專家仍然不懼質疑,在各大書店為自己的新書「賺吆喝」。

前天和昨天,被譽為「國學修心第一人」的北京中醫葯大學管理學院院長張其成、上海食品協會專家委員會主任馬志英和「簡易食療推廣第一人」陳允斌,都選擇走上書市的講座席,與讀者面對面「號脈」。記者發現,在新華書店各個門店,盡管眾多出版社對出版養生書慎之又慎,但又到了秋季進補時節,養生書的市場再度呈現回暖趨勢;在內容的選擇上也更有「技巧」——就書市上《什麼可以吃》《回家吃飯的智慧》和《張其成精氣神養生法》三本書來看,作者們的切入點基本都以常識為主,通通避開「食療」的「雷區」,更強調精神養生法。

但是和去年一樣,市場上的保健類圖書的作者,大多頭銜不少,但真正可以稱得上是專家或是受過專業教育的還只佔少數,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從未當過醫生,最多算是中醫愛好者,出書也多為自我醫治的經驗,但經過包裝,圖書在市場上熱銷。對此,帶著《張其成精氣神養生法》來杭宣傳的張其成也是感慨頗多:「現在這類圖書市場還是魚龍混雜,我看到都覺得荒唐,靠食物來達到葯物的效果還是不靠譜。」張其成表示,自己在寫書的時候,其實想要傳遞給讀者的是對「慢生活」的態度,「健康由四要素決定,除了遺傳、環境、醫療之外,生活方式佔60%。」所謂的生活方式,就是靠養生觀念來形成和維護的,所以,他的書可以給讀者們提供一些如何進入健康生活方式的建議。

與2014不合格的養生保健類書籍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