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養生的現代語

養生的現代語

發布時間:2020-09-15 17:23:22

1、關於「養生」的四字詞語有哪些?

關於「養生」的四字詞語:生聚教養、休養生息

1、生聚教養

拼音:shēng jù jiào yǎng

解釋:指軍民同心同德,積聚力量,發憤圖強,以洗刷恥辱。同「生聚教訓」。

出處:續范亭《八一南陽府市場開幕大會朱總司令親臨訓話吳老歸來口述大概因志之以當慶祝》詩:「萬眾歡呼精神旺,老帥從容入將台。生聚教養七年苦,戰士概屬黨培栽。」

2、休養生息

拼音:xiū yǎng shēng xī 

解釋:休養:休息保養;生息:人口繁殖。 指在戰爭或社會大動盪之後,減輕人民負擔,安定生活,恢復元氣。

出處:唐·韓愈《平淮西碑》:「高宗中睿;休養生息;至於玄宗;受報收功;積極而豐。」

(1)養生的現代語擴展資料:

養生,動詞也,亦可為名詞。原指道家通過各種方法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醫事活動。養,即調養、保養、補養之意;生,即生命、生存、生長之意。現代意義的「養生」指的是根據人的生命過程規律主動進行物質與精神的身心養護活動。

保養,是指遵循生命法則,通過適度運動,加之外在護理等手段,讓身體機能及外在皮膚得以休養生息,恢復應有機能,這是養生的第一層面;

涵養,是指開闊視野、通達心胸、廣聞博見,通過對自身的道德和素質的修煉和提升,讓身心得到一種靜養與修為,從而達到修心修神的目的;

滋養,是指通過適時適地適人,遵循天地四時之規律,調配合宜食療,以滋養調理周身,達到治未病而延年的目的。

實質上,養生就是保養五臟,使生命得以綿長的意思。

養生學是一門涉及諸多學科的綜合科學,它包括中華中醫學、康復學、營養學、美學、心理學、國學、物理學、化學、藝術、烹飪、運動學、道學等等。

2、形容養生的成語

身體健康,龍馬精神,龍精虎猛,福壽康寧,身強力壯,身壯力健,膘肥體壯,生龍活虎,氣壯如牛,龍神馬壯

3、關於養生的成語

心寬體胖

【近義】心廣體胖
【釋義】原指人心胸開闊,外貌就安詳。後用來指心情愉快,無所牽掛,因而人也發胖。
【出處】《禮記·大學》:「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
【用例】~的老內板,滿面春風地迎上來,拉大家進店容休息。

4、關於養生四個字成語

延年益壽,龍馬精神,龍精虎猛,福壽康寧,身強力壯,身壯力健,膘肥體壯,生龍活虎,氣壯如牛,龍神馬壯, 老當益壯, 精神抖擻, 紅光滿面、人壽年豐

5、關於養生語錄

健康名言
1、健康是自然所能給我們准備的最公平最珍貴的禮物.——蒙田
2、健康是一種自由——在一切自由中首屈一指. ——亞美路
3、人的生活就是運動.——托爾斯泰
4、幸福的首要條件在於健康.—— 柯蒂斯
5、健康本身是歡樂與滿足的源泉.——彼得
6、健康的價值,貴重無比.它是人類為了追求它而惟一值得付出時間、血汗、勞力、財富甚至付出生命的東西.——蒙田
7、保持健康的秘密是適當地節制食物、欽料、睡眠和愛情.——雨果
8、歡樂就是健康,反之憂郁就是病魔.——哈利伯頓
9、吃飯莫飽,走路莫跑,說話要少,睡覺要早,遇事莫惱,經常洗澡.——謝覺哉
10、忽略健康的人,就是等於在與自己生命開玩笑.——陶行知
11、有規律的生活原是健康與長壽的秘訣. ————巴爾扎克
12、健康是智慧的條件,是愉快的標志. ————愛默生
13、最窮苦的人也不會為了金錢而放棄健康,但是最富有的人為了健康甘心情願放棄所有的金錢. ——枸爾頓
14、人世間最好的醫生是:節制欽食、心平氣和以及心情愉快.——斯威夫特
15、鍛煉身體要經常,要堅持.人同機器一樣,經常運動才能不生銹.——朱德
16、人類所能犯的最大錯誤就是拿健康來換取其他身外之物!——叔本華
17、從煅煉成健康的身體中本來鍛煉出健康的精神,這是做一切工作所必遵循的一條辯證唯物主義的准則.——朱光潛
18、健康的人未察覺自己的健康,只有病人才懂得健康.卡萊爾

6、幫我想想關於養生的廣告語

葯補不如食補,生命在於養生
營養平衡的關鍵在於養生
今天的養生就是明天的健康

7、求幾首關於 養生 的詩詞

1、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步出夏門行·龜雖壽》曹操

詩中以長壽動物神龜為例,說明生老病死的規律。同時也是一曲養生之道的千古絕唱,是曹操給後世養生長壽的渡人金針!今人常用詩中「烈士暮年,壯志不已」來抒發老當益壯的胸襟。

2、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飲酒》 陶淵明

這首典型的養生詩,境與意會,物與心融,真是妙不可言。

3、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

負暄閉目坐,和氣生肌膚。

初似飲醇醪,又如蟄者蘇。

外融百骸暢,中適一念無。

曠然志所在,心與虛空俱。——《負冬日》 白居易

唐代詩人白居易,在詩作中有不少是抒寫養生方法的。他的「養生方法」之一就是勤煉氣功。從詩中可以看出,白居易不但愛好氣功,而且已修煉到很高的層次。他練功時「外融百骸暢,中適一念無」。

4、雲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

時人不識余心樂,將謂偷閑學少年。——程顥

健身需健心,「心樂才有身樂」,樂觀曠達,內心歡樂,才能健身強體。怎樣才能「心樂」呢?北宋名家程顥他認為人的一生,即便老了,生活也應當和少年人一樣豐富多彩,以愉悅身心,歡度晚年。

5、羽蟲見月爭翻翻,我亦散發虛明軒。

千梳冷快肌骨醒,見露氣人霜逢根。——《蘇沈良方》蘇軾

宋代文學家蘇東坡一生仕途坎坷,但他卻處世達觀,淡泊名利,晚年除寄情山水外,還潛心研究醫葯,收集民間驗方,這首詩說的就是他在皎潔的月光下,站立在空曠的軒閣之中,梳發健身的情景。

他還經常練習氣功,「雲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便是他練習氣功時清朗精神境界的寫照。

6、惜氣存精更養神,少思寡慾勿勞心。

食惟半飽無兼味,酒止三分莫過頻。

每把戲言多取笑,常含樂意莫生嗔。

炎涼變詐都休問,任我逍遙過百春。——龔廷《攝養詩》

明代名醫龔廷賢活到92歲,他寫的《攝養詩》,是根據多年從醫治病,保健養生的實踐,歸納出的一套有關「吃喝玩樂」的科學規律。

這首詩告訴人們,別輕視「吃喝玩樂」。這四個字是每個人終其一生都在做的「大文章」,只不過歲月給每個人判的分數不同罷了。「吃喝玩樂」不是人生目的,而是保證身心健康的生活工作手段。

7、世人個個學長年,不悟常年在目前。

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將食粥得神仙。——陸游

南宋大詩人陸游,一生共走過了85個春秋。他詩中蘊含的獨特養生之道,可以使我們參悟到這位詩人的長壽秘訣,對現代人提高健康素養無疑具有現實的借鑒意義。陸游鍾情食養,清淡為主。在諸多食療方法中,陸游似乎對食粥有所偏好。

他認為豐盛的飲食會加重腸胃的負擔,粗茶淡飯為宜。粥系流質食物,老幼皆宜,味美香糯,營養豐富,易為人體消化吸收。如果在粥中加入相應的食品或食物,如蓮心、薏苡仁、花生米、羊肉、西洋參、胡蘿卜等,還有防治疾病、祛病延年的功用。

8、關於養生的諺語,謝謝大家。

「今年筍子明年竹,少年體壯老年福」。青少年時期是人生成長的旺盛期,營養得當,身體強壯,則為一生的健康打下了基礎。一杯牛奶壯大一個民族就是這個道理。常見同齡的中老年人有的健康活潑,有的多病多災,特別是骨質疏鬆,稍微磕碰就會骨折。躺在床上自己受苦受累還拖累了家人,哪裡還談得上什麼生活質量?

「半飢半飽桃花色,死吃猛漲菊花黃」;「暴食暴飲易生病,定時定量保康令」。人不食不行,但人的消化功能是有一定限度的,暴食暴飲則增加腸胃的負擔,進出不平衡當然就不會安寧了。現在有不少人由於交際的需要,或是連年過節,總喜歡狂飲暴食,弄得終日腹脹胃滿。由於進食過量的葷腥食物,促使膽汁、胰液大量分泌,就有發生膽道疾患和急性胰腺炎的可能。血液中膽固醇含量高,也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同時暴食暴飲還會引起嚴重的消化不良和胃腸疾病。因此,人們在全面攝取營養的同時,更應注意飲食有度有節。1700年前西晉張華在《博物志》中說:「所食愈少,心愈開,年愈益;所食愈多,心愈塞,年愈損。」現代研究認為,節食不僅能減輕胃腸負擔,而且由於機體處於半飢餓狀態,植物神經,內分泌和免疫系統受到良性刺激,增強人體的調節功能,提高抗病力,延緩衰老過程。故民間還有:「七分飽,多笑笑,莫煩惱;天天忙,永不老」之民謠。但一些小姑娘為了追求苗條而盲目節食是有害健康的。

「感冒不用葯,喝茶加洗腳」。風寒引起的感冒不管用葯否,一般要一個星期才能好。喝茶,特別是綠茶,茶葉中含有茶鹼、茶多酚,都具有殺菌消炎作用。此外茶葉中所含的維生素C、E、B可減緩感冒症狀。中醫認為「感冒是四肢煩,百節不舒,就是被風侵入了。喝茶方能輕汗發而肌骨清」。洗腳,腳板的汗腺較為發達,熱水泡腳,會使腳部毛孔擴張,熱量通過血管傳至全身驅趕風寒。

「補葯一堆不如豆漿一杯」、「進補如用兵,亂補會損身」。補品是要因人而宜的,補之不當則適得其反。而豆漿是大眾化飲品,價廉,所含植物蛋白易於人體消化吸收,豆漿之中還含有鈣、磷、鐵等人體所需之元素,男女老少皆宜飲用。經常飲用當然就不需要補葯了。

「春天多吃蒜,神爽體質健。」春天氣溫回升,細菌也在蘇醒繁殖,而大蒜對腸胃中多種致病菌有較強的抑制或殺滅作用。我國古代中醫學就認為大蒜有「去寒濕、辟邪惡、消痛腫、化淤積」之功效。古希臘的奧林匹克運動會上還把大蒜作為運動員的保健食品。可見大蒜的保健作用是歷史悠久的。

「蘿卜進城,葯鋪關門」。這一說法帶有普遍性,蘿卜古稱萊菔,是我國傳統的大眾化蔬菜,也是防病保健之佳品。《奉草綱目》中記載:「萊菔,根、葉同功,生食升氣,熟食降氣,主吞酸,化積滯,解酒毒,散淤血,甚效。」現代營養分析,新鮮的蘿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B、C和大量的碳水化合物以及鈣、磷、鐵等礦物質。還含有氨基酸和其它蔬菜營養成分中所沒有的澱粉酶、芥辣油等特殊成分。因此蘿卜具有健胃、消食、通氣、解滯、止咳化痰之功效。人們還常說「蘿卜青菜保平安」、「上床蘿卜下床姜,不勞醫生開處方」,「秋天蘿卜寒人參」。可見蘿卜的功效非同一般。

養生保健民諺還有不少,如:「找個醫生不如交個朋友」;「熱飯冷茶淘,娘做郎中醫不好」;「五穀雜糧多進口,大夫改行拿鋤頭」;「吃饃和涼水,瘦成干棒槌」;「穿衣要穿布,吃飯要吃素」等等都是百姓在生活實踐中的經驗總結,產生於民間,流傳於民間,遵循其道,受益無窮。

9、最能反映養生的一句古語是什麼?

寧靜致遠,
古人認為
養生宜靜
靜,則為:心靜,身靜,
心身均靜 ,消耗能量少,
才會長壽

與養生的現代語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