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健養生湯有哪些
第一款,羊肉湯。
中醫著名方劑「當歸生薑羊肉湯」,即葯肉同煮,吃肉喝湯,具有溫陽補血、活血祛寒的功效。對防治氣血虛弱、營養不百良、四肢厥冷、腰膝酸軟、產後腹痛、老年體弱等有一定的作用。羊肉加魚肚和黃芪一同燉湯喝,具有溫補陽氣、強骨健脾、增強抵抗力的作用。
第二度款,骨頭湯。
冬季,常喝些骨頭湯,可以補充機體所需的骨膠原、鈣、磷脂等,增強骨髓的造血能力,加強抵抗力。同時,還能促進傷者(特別是骨折患者)的康復,減緩衰老過程。
原料:扇子骨500克,直通骨1000克,尾脊骨500克,碎骨500克,蔥結1小扎,生薑1小塊,黃酒50克,清水5公斤。特色:香而肥膩。適用菜餚:清燉獅子頭等。
第三款,喝雞湯。
尤其是內母雞湯中的特殊營養成分,可以加快咽喉及支氣管黏膜的血液循環,增加黏膜分泌,及時消除呼吸道黏膜上的細菌和病毒。對治療咳嗽、感冒、哮喘等疾病有較好的效果,特別是對老、弱、病者過冬很有利。
原料:烏雞1隻香蔥2棵生薑1小塊料酒2小匙容精鹽2小匙味精1小匙
2、老人養生湯煲湯食譜有哪些
排骨蓮藕湯,洪湖蓮藕的好處與功效在很多方面來都有突出。 蓮藕中含有黏液蛋白和膳食纖維,能與人體內膽酸鹽,食物中的膽固醇及甘油三酯結合,使其從糞便中排出,從而減少脂類的吸收。蓮藕散發出一種獨特清香,還含有鞣質,有一定健脾止瀉作用,能增進食慾,促進消化,開胃健中,有益於胃納不佳,食慾不振者恢復健康。此自外,藕的營養價值很高,富含鐵、鈣等微量知元素,植物蛋白質、維生素以及澱粉含量也很豐富,有明顯的補益氣血,增強人體免疫力作用。故中醫稱其:「主補中養神,益氣力」。蓮藕味甘道多液,對於夏天容易口乾舌燥、心煩、便秘、失眠等火氣大症狀,效果特別好。建議容易口渴、咽干、煩躁的人可用鮮藕、甘蔗、荸薺、梨、麥冬等榨汁製成五汁飲服用。
3、養生湯有哪些?
養生湯,就是具有食療、養生效果的湯品,詳細說可太多了
以四季養生來講
春季
一年四季,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春天是萬物復甦的季節,是養生的最佳時機。醫學上認為,春養於肝,夏養於心,秋養於肺,冬養於腎,所以春天進補,重在養肝。
春季喝湯宜選用較清淡、溫和且扶助正氣、補益元氣的食物,同時還應根據不同的體質來調養。
偏於氣虛的人,可多選一些健脾益氣的食物煲湯,如紅薯、山葯、土豆、雞蛋、鵪鶉蛋、雞肉、鵪鶉肉、牛肉、瘦豬肉、鮮魚、花生、芝麻、大棗、栗子等;偏於氣陰不足的人,可選一些益氣養陰的食物來煲湯,如胡蘿卜、豆芽、豆腐、蓮藕、荸薺、百合、銀耳、蘑菇、鴨蛋、鴨肉、兔肉、蛙肉、龜肉、甲魚等。另外,春季飲食還要注意多食低脂肪、高維生素、高礦物質的食物,如新鮮的薺菜、芹菜、菠菜、馬蘭頭、枸杞子、香椿頭、蒲公英等,可起到清熱解毒、涼血明目、通利二便、醒脾開胃等作用。
夏季
夏天,酷熱天氣使人體出汗很多,消耗了大量體液,並消耗了各種營養物質,因此很容易感覺到身體乏力和口渴。這是一種耗氣傷陰的表現,通常會影響到脾胃功能,引起食慾減退和消化功能下降,所以不少人在夏季都會感到,箋虛或氣陰兩虛。根據中醫「虛則補氣」的原則,夏天飲食也應該注意進補。
夏天進補,以清補、健脾、祛暑、化濕為原則,一般以清淡的滋補食品為主,如鴨子燉冬瓜就是夏天食補之佳品。另外,如瘦豬肉、鮮瓜果、芡實、綠豆等食品都是夏天用以清補的食療佳品。
秋季
初秋之時,食物宜減辛增酸,以養肝氣。古代醫學家認為,秋季,草木零落,氣清風寒,人體容易受疾病的侵擾,所以此時宜進食滋補的食物。
中秋炎熱,氣候乾燥,容易疲乏。此時應多吃新鮮少油的食品,其次,還應多吃含維生素和蛋白質較多的食物。現代醫學認為,秋燥症應多食含維生素A、B族維生素、維生素C、維生素E類營養素的食物,如胡蘿卜、藕、梨、蜂蜜、芝麻、木耳等,以養血潤燥,從而提高抗秋燥、抗病毒的能力。
晚秋季節為心,肌梗死的高發病期.高血壓病人在秋冬之交時血壓往往較夏季增高,因此容易造成冠狀動脈循環障礙。此時日常飲食中應注意多攝入含蛋白質、鎂、鈣等營養素的食物,這樣可有效地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秋天宜收不宜散,因此秋季煲湯宜多選甘寒滋潤之品,如百合、銀耳、山葯、秋梨、藕、鴨肉、柿子、芝麻等,以潤肺生津,養陰清煤。還需注意的是,夏季剛過,暑氣消退,人們食慾普遍增加,此時不宜進補過度,以免過極傷胃。
冬季
進入冬天,又到了進補的最佳時節。現代醫學認為,冬季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節,萬物處於封藏狀態,是一年中最適合飲食調理與進補的時期。冬季進補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促進新代謝,使畏寒的現象得到改善;還能調節體內的物質代謝,使營養物質轉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貯存於體內,有助於體內陽氣的升發,為來年的身體健康打好基礎。俗話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冬季煲湯進補應順其自然,注意養陽,以溫補為主。根據中醫「虛則補之,寒則溫之」的原則,同時因人們的年齡、性別、職業等差異很大,在選擇冬季進補的方案時,應因人而異。如形體偏瘦、性情急躁、易於激動者,應以「淡補」為主,採用滋陰增液、養血生津的食材煲湯,禁用辛辣等食物;而形體豐腴、肌肉鬆弛者,宜採用甘溫食物,忌用寒濕、冷膩、辛涼的食物;腦力工作者,則宜多進食有益心、脾、腎三臟的食物,如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蛋類、海產品、新鮮的蔬果等。
小兒養生
編輯
炒扁豆淮山粥
春季,廣州開始進入多雨潮濕的天氣,很多小孩這個時候身體抵抗力較弱,精神欠佳,動不動就說「好累啊」,這是什麼原因呢?中醫臟腑學認為,春天是肝氣主導的季節,肝氣旺盛,肝勝脾(木克土),以致脾胃不能很好地運化水濕。因此很容易引起水濕內困,加上春季陰雨綿綿,外濕困阻脾胃陽氣,引起人體血氣運行不暢,經脈不通,所以才會感到疲乏、嗜睡,這就是人們稱之為的「春困」。脾虛困濕是春困的主要原因。
濕氣一般夾「寒」而來,因此幼兒必須注意保暖,切勿受涼;不要吃太涼的事物,應多吃健脾胃、去濕食物並適當溫補,讓濕氣隨大小便排出。另外,家長還應讓孩子多進食健脾去濕的食物。
健脾的食物有:鯽魚、胡蘿卜、蘋果、淮山、小米、蓮子、莧實、豬肚、鴨、鵪鶉等。
去濕的食物有:鯉魚、木棉花、赤小豆、金針菜、萵苣、薏米、扁豆、冬瓜等。
赤豆魚湯
功效:補脾、利水、消腫,其作用為補脾而不留邪,利水而不傷正氣。
生魚一條、宰凈,冬瓜(連皮)500克,赤小豆60克,蔥頭5個,煲湯,不放鹽。
莧實老鴨
功效:滋陰養胃,健脾利水。
莧實100~120克,老鴨一隻,宰凈,莧實放鴨腹內加水文火煮2小時,加少許鹽服食。
淮山粥
功效:健脾養胃。炒扁豆60克、淮山60克、大米50克煮粥服食,小兒減半。
豬舌湯
功效:清潤滋補,寬中下氣,可除春寒去濕困。
蘿卜750克、蓮子50克、莧實25克、蜜棗3個、豬舌500克、豬骨750克。
鵪鶉湯
鵪鶉湯
功效:健脾開胃。
鵪鶉一隻、黨參15克、淮山30克煲湯。
另外,還有土茯苓赤小豆鯽魚湯、綿茵陳煲鯽魚、赤小豆煲鯉魚、豬肚粥、冬瓜煲老鴨子等,均有一定的健脾去濕功效,家長們可根據需要給小兒服用。
湯譜
編輯
1、木瓜、魚尾(煎香)湯
木瓜、花生、雞腳湯
2、木瓜、花生、雞腳湯
3、木瓜、雪耳、豬展湯
4、烏雞、淮山、杞子湯
5、烏雞、清補涼/烏雞、花旗參湯
6、菜乾、豬肺湯(或加豬粉腸)
7、西洋菜、生魚(煎香)、蜜棗、南北杏湯
8、蘋果、雪梨、豬展、蜜棗、南北杏湯
9、西洋菜、羅漢果湯
10、豬肚、母雞湯
11、豬小肚、赤小豆、煲車前草湯
12、豬肚、胡椒粒、大芥菜湯(或酸菜)
13、豬肚、胡椒粒、白果、腐竹湯
14、苦瓜、黃豆、雞腳湯
15、羅卜絲、紅棗、鯽魚湯
16、冬菇煲雞湯(或雞腳)
17、霸王花煲豬展湯
18、青、紅羅卜、玉米豬橫利湯
19、青、紅羅卜煲牛展湯
20、枸杞、豬肝、肉片湯
21、魚頭(煎香)、豆腐湯(可加紅棗)
22、塘虱、黑豆湯
23、冬瓜、番鴨湯(加少許清補
涼)
24、花生、雞腳湯
25、生魚(煎香)、芥菜/豆腐
26、水蛇煲雞湯(龍鳳湯)
27、白果、腐竹、雞蛋(甜湯)/白果、腐竹、白米煮成粥(咸甜皆宜)
4、湯羹粥養生的作用與特點
湯羹粥養生湯羹粥養生湯羹在我國南北菜餚中佔有重要地位,是一種傳統的菜餚形式。它既可做正餐,又可作佐餐,是極富營養、最易消化的一種食物。湯羹之間,既有聯系,又有區別。湯通常指用蒸、煮、燉、燙等烹飪技法,對原料進行烹制,汁寬,成菜過程中無需勾芡的一種菜餚。羹則指對小型原料用蒸、煮、燴、燉等方法進行烹制,一般都需要勾芡形成半燙半菜類的菜餚。湯羹菜汁寬、製法多、講究火候,是深受人們喜愛的菜餚。他們在筵席中具有一定的地位,同時還能解酒、去膩。夏季飲湯,能生津開胃,增進食慾;冬季飲湯,能祛寒暖胃。湯羹菜具有豐富的營養,而且極易被人體吸收。由於湯羹菜水分多軟嫩潤滑,不傷腸胃,極易吸收,特別適於老幼體弱的人食用。湯羹粥養生粥食用米、面等加水煮成的食物,又稱之為稀飯,古時還稱之為「糜」、「酏」等,它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我們的祖先最初吃粥的目的顯然是為了充飢裹腹,解決溫飽問題,誠如明代詩人張方賢的《煮粥詩》所述:「煮飯何如煮粥強,好同兒女細商量。一升可作二升用,兩日堪為六日糧,有客只須添水火,無錢不必問羹湯,莫言淡薄少滋味,淡薄之中滋味長。」在解決溫飽的過程中,人們發現在食用某種粥以後,一些病痛就會自然地消失,因而逐漸地認識到了粥如養生保健之間的關系。湯羹粥養生(1) 湯羹粥的養生作用一般來說,用來製作湯羹粥的食物都有寒、熱、溫、涼四種不同屬性。不同屬性的食物其營養和保健功效也不同,在配置食物時要重視其屬性。食物還有五味之分,既酸、苦、甘、辛、咸五種不同的味道。了解不同事物所具有的性味,有助於正確地選用食物,已取得預期的效果。湯羹粥養生(2)湯羹粥養生的特點① 葯食同源:所謂葯食同源,大致包含有兩個方面的意義。一方面是食物本身可以屬於葯物的一部分。當然,食物和葯品畢竟不同,食品可以有治療的作用,但葯品卻不能當食物用。此外,葯品有不良反應,食品則與之不同。② 湯羹粥養生以中醫中葯理論為基礎。我國中葯資源甚為豐富,提供了製作養生湯羹粥的良好條件。中醫認為葯物和食物均有寒、熱、溫、涼、平不同的性質。製作養生湯羹粥,要針對體質的寒熱不同耳邊正選擇食物。③ 湯羹粥養生宜辨證施膳。在食物的選擇上,必須運用辯證的方法選葯組方或選食配膳,才能取得預期的效果。除四季,對人體的影響外,還有地理、環境、生活習慣等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響著人們的生理、病理狀態,因而必須辨證施膳。④ 湯羹養生以調配合理適用為原則。在應用湯羹粥養生過程中,應強調其合理性,完整性。從養生的角度來說就要求食用可口,易於被人接受,切多吃不至於導致身體的不適,葯物與食物調配必須遵循中醫葯的理論,違反其調配原則不但無益,反而有害,食物都有營養的作用,葯物都有糾正身體偏差的作用,但是必須結合自身的情況補養。⑤ 湯羹粥養生要食葯結合:從湯羹粥配方可以看出,主要原料有三大類:a. 主要用於日常生的食物:如屬糧食和油類的大米、糯米………菜油、花生油、麻油等;屬豆類的綠豆、綠豆芽……..豆腐、豆腐皮等;屬蔬菜類的芹菜、大白菜……..銀耳、蘑菇等;屬水果和乾果類的蘋果、香蕉……….葵瓜子、甘蔗等;屬調料飲料類的白糖、紅糖 ………馬奶、礦泉水等;屬肉類的雞、鴨……….牛、羊、魚等;這一大類,站湯羹粥原料的絕大多數,充分體現了食療以實物為主的特色。b. 既是常用食物,也是常用葯物:如山葯、黑芝麻、赤小豆…………丁香、蜂蜜等。人類的飲食本來就具有養生治病的作用,應用湯羹粥養生有著天然的生命力。c. 常用葯材:如人參、貝母、三七………..冬蟲夏草、茯苓等。這類葯膳原料雖然所佔比例較小,但強化了湯羹粥的養生功效。⑥ 湯羹粥養生以祛病強身為目的。食用一般膳食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消除飢餓、維持生存和獲得一種物質享受,飲用一般葯物的目的是為了治療疾病。而食用葯膳,除上述兩個目的的兼而有之外,其最主要的目的還是使體弱者得以增進健康,健康者得以更加強壯。湯羹粥養生在選擇湯羹粥養生方式時,需以增進健康為目的,雖然食物均有營養價值,但因個體差異不可一概而論。補的方法很多,老年人以緩補為宜,徐徐圖治,身體自會強健。
5、有哪些美容養生湯
那就燉骨頭湯吧 豬骨湯就挺好的裡面可以放些蝦仁 因為蝦蛋白質和鈣很高 豬骨有含有膠原蛋白 對骨骼挺好的
做法
第一步:將骨頭放入溫熱水中,用抹布將骨頭逐根洗清爽,尤其copy是骨頭縫里的血沫、雜質,都要抹掉清洗.
第二步:有一根的那種整骨的話就砍斷,劈開兩片,放入鍋中 .加入蔥、姜,然後放入冷水,冷水最好一次性加足.
第三步:用大火燒開,撇去百浮沫(根據肉質,可能要撇1-2次),轉小火慢慢加溫燉。
第四步:撇去浮沫(根據肉質,可能要撇1-2次)後,轉小火燉,然後倒入酒適量 倒一點點就行了
燉至2個半小時度候放入蝦仁(最好是大的) 再燉半個小時就好了
同時需要配合把 鄭9味的紫葡茶 及時補充各種微量元素;
6、養生湯有哪些種類
第一款,羊肉湯。
中醫著名方劑「當歸生薑羊肉湯」,即葯肉同煮,吃肉喝湯,具有溫陽補血、活血祛寒的功效。對防治氣血虛百弱、營養不良、四肢厥冷、腰膝酸軟、產後腹痛、老年體弱等有一定的作用。羊肉加魚肚和黃芪一同燉湯喝,具有溫補陽氣、強骨健脾、增強度抵抗力的作用。
第二款,骨頭湯。
冬季,常喝些骨頭湯,可以補充機體所需的骨膠原、鈣、磷脂等,增問強骨髓的造血能力,加強抵抗力。同時,還能促進傷者(特別是骨折患者)的康復,減緩衰老過程。
原料:扇子骨500克,直通骨1000克,尾脊骨500克,碎骨500克,蔥結1小扎,答生薑1小塊,黃酒50克,清水5公斤。特色:香而肥膩。適用菜餚:清燉獅子頭等。
第三款,喝雞湯。
尤其是母雞湯中的特殊營養成分,可以加快咽喉及支氣管黏膜的血液版循環,增加黏膜分泌,及時消除呼吸道黏膜上的細菌和病毒。對治療咳嗽、感冒、哮喘等疾病有較好的效果,特別是對老、弱、病者過冬權很有利。
原料:烏雞1隻香蔥2棵生薑1小塊料酒2小匙精鹽2小匙味精1小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