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樂清灣大橋的介紹
樂清灣大橋(接線工程),全長38.147公里,全線設特大、大、中橋47座,跨海灣橋梁4座、隧道3座,總投資約103.87億元。作為甬台溫高速公路復線的關鍵性工程,樂清灣大橋起自玉環縣蘆浦鎮分水山,終於樂清市南塘樞紐互通,全長13.1公里,其中玉環境內8.9公里,樂清境內4.2公里。
2、樂清到黃岩有多遠
樂清到黃岩 全程約87.1公里
駕車路線:全程約87.1公里
起點:樂清市
1.樂清市內駕車方案
1) 從起點向東北方向出發,沿伯樂東路行駛90米,調頭進入伯樂東路
2) 沿伯樂東路行駛1.1公里,
3) 行駛420米,右轉進入千帆東路
4) 沿千帆東路行駛390米,進入千帆西路
5) 沿千帆西路行駛1.4公里,左轉進入萬柳線
6) 沿萬柳線行駛1.1公里,右轉進入樂清互通
7) 沿樂清互通行駛880米,過樂清互通,右前方轉彎進入瀋海高速公路
8) 沿瀋海高速公路行駛17.2公里,直行進入杏灣山隧道
9) 沿杏灣山隧道行駛310米,直行進入瀋海高速公路
10) 沿瀋海高速公路行駛1.4公里,直行進入金山隧道
11) 沿金山隧道行駛430米,直行進入瀋海高速公路
12) 沿瀋海高速公路行駛11.3公里,過石陣大橋,直行進入雁盪南隧道
13) 沿雁盪南隧道行駛1.6公里,直行進入瀋海高速公路
14) 沿瀋海高速公路行駛6.1公里,直行進入雁盪山隧道
2.沿雁盪山隧道行駛1.5公里,直行進入瀋海高速公路
3.沿瀋海高速公路行駛36.5公里,在台州/黃岩/椒江/G104出口,稍向右轉進入台州互通
4.沿台州互通行駛810米,過台州互通,右前方轉彎進入G104
5.黃岩區內駕車方案
1) 沿G104行駛2.5公里,左轉進入世紀大道
2) 沿世紀大道行駛1.1公里,進入塔院頭路
3) 沿塔院頭路行駛260米,左轉進入縣前街
4) 沿縣前街行駛180米,左後方轉彎
5) 行駛170米,到達終點(在道路左側)
終點:黃岩區
3、樂清客運中心到雁盪山客運中心怎麼走,是樂清到大荊的那輛車嗎
駕車路線:全程約43.8公里
起點:樂清長途客運站
1.從起點向東北方向出發,沿樂成線行駛130米,進入清遠路
2.沿清遠路行駛480米,過左側的廣播電視大廈約80米後,右轉進入雙雁路
3.沿雙雁路行駛360米,左轉進入丹霞路
4.沿丹霞路行駛2.7公里,右轉
5.行駛490米,直行進入樂清互通
6.沿樂清互通行駛880米,過樂清互通,右前方轉彎進入瀋海高速公路
7.沿瀋海高速公路行駛17.2公里,直行進入杏灣山隧道
8.沿杏灣山隧道行駛310米,直行進入瀋海高速公路
9.沿瀋海高速公路行駛1.4公里,直行進入金山隧道
10.沿金山隧道行駛430米,直行進入瀋海高速公路
11.沿瀋海高速公路行駛11.3公里,過石陣大橋,直行進入雁盪南隧道
12.沿雁盪南隧道行駛1.6公里,直行進入瀋海高速公路
13.沿瀋海高速公路行駛2.7公里,在清江/雁盪山/G104出口,稍向右轉進入雁盪山互通
14.沿雁盪山互通行駛2.0公里,過雁盪山互通,朝雁盪山/大荊/台州方向,右轉進入G104
15.沿G104行駛850米,稍向左轉進入獅子山隧道
16.沿獅子山隧道行駛160米,直行進入G104
17.沿G104行駛330米,左轉進入松溪大道
18.沿松溪大道行駛40米,到達終點(在道路右側)
終點:樂清雁盪山車站
4、樂清在哪裡
樂清位於浙江省東南部沿海,東臨樂清灣,南臨甌江。全市陸地面積1174平方公里,海域面積270平方公里,轄21個建制鎮,10個鄉,人口116萬。這里氣候溫和,水土肥沃,自然資源豐富,素有「旅遊勝地」、「魚米之鄉」之稱,在溫州、台州、寧波、舟山沿海走廊中,樂清歷來是主要的經貿集散地。
樂清歷史悠久,人文薈萃。遠在四千年前,東甌先民即在此繁衍生息,流下了許多石斧、石錛、石矛、石犁、石墜等石器。樂清歷史上曾有過王十朋、翁卷、李孝光、趙士楨、章綸、高友璣等名人。王十朋為南宋開科狀元,翁卷為南宋「永嘉四靈」詩派的傑出代表,李孝光為元朝一代文豪,《元史》稱他「以文章負名於世」,趙士楨為明代傑出兵器專家,其火器發明列為當時世界先進。鑄於宋元佑七年的能仁大鑊,屬亞洲第一大鑊,它折射出了樂清市悠久而璀璨的歷史文化之光。
樂清是中國市場經濟發育最早、經濟發展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改革開放以來,樂清人扮演「弄潮兒「的角色,以敢為天下先而聞名四方,率先建立了以股份制為主要組織形式的經濟發展格局,引起了海內外新聞界、經濟界、學術界的普遍關注。從1993年開始,樂清跨入綜合實力百強縣(市)行列。2004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252.5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45元,人均居住面積40.1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7547元,人均居住面積41.8平方米,人民生活水平達到了中國政府提出的「小康」生活標准。
樂清已形成一個城鎮群,以市政府所在地樂成鎮為中心,全市分布著16個經省政府批準的對外開放重點衛星鎮,這些衛星鎮分布合理,建設頗具規模,其中柳市、樂成、虹橋、北白象四地人經濟綜合實力躋身溫州「十強」、浙江「百強」行列。
樂清於93年經國務院批准撤縣設市後,便開始雄心勃勃地編制現代化中等城市的總體規劃,原先這些若即若離的城鎮,大多成了新市區的一部分。樂成片為政治文化科教中心,柳市、北白象片為工業中心,虹橋片為商貿中心,七里港片為儲運中心,翁?片為石化中心,雁盪山和中雁盪山為旅遊渡假中心,樂清的這種城市格局被專家稱為組團式城市。如今,一個集工貿、旅遊、港口為一體的現代化中等城市,正悄然崛起於東海之濱。樂清市被命名為國家火炬計劃智能電器產業基地、中華全國鑽頭(建工)產業基地和中國電器之都、 「中國電子元器件產業基地」、「中國精密模具生產基地」 、「中國斷路器產業基地」、「中國防爆電器生產基地」、「中國泥蚶之鄉」、「中國鯊魚加工基地」、「中國牡蠣之鄉」。
樂清是溫州經濟模式的發祥地。早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家庭作坊、個體工業已在樂清市興起。80年代出現了股份合作企業,現已逐步走向規范化,並已向集團化方向發展。股份合作經濟給樂清工業經濟發展開創了「黃金時代」,全市現已建成工業小區25個,標准廠房310萬平方米,有近1500家企業進入工業園區,分布在104國道樂清段兩側,構成長達50多公里的「工業走廊」,集團公司51家,其中38家為全國無區域集團,6家企業跨入了全國知名鄉鎮企業行列,形成了以低壓電器、電子、機械、儀表、服裝、皮革、船舶修造、工藝美術等為主導行業的工業體系。
樂清市場網路健全,全市擁有生產資料和消費品貿易專業市場82個,其中較大規模的10個,年總成交額43.6多億元。柳市低壓電器、虹橋電子元器件專業市場分別被稱為「低壓電器之都」、「電子元器件基地」。全市現有30萬人在全國各地經商、辦企業、建市場、建立了覆蓋全國的市場信息網和樂清產品營銷網路。隨著「質量立市,科技興業」意識的確立,拳頭產品不斷問世。質量科技型經濟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化進程加快。在國家「長征二號」捆綁式火箭、核潛艇和正負電子對撞機中,都有樂清生產的配件。全市已有78家企業通過了ISO9000質量體系認證,其中一家企業還通過了ISO14000環保體系認證。「正泰」、「德力西」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天正」「人民」等11個商標被認定為浙江省著名商標。2002年,實施國家重點新產品計劃3個,火炬計劃11項,星火計劃5項,省級新產品試制128項;累計獲得專利產品2647項,1996年,進入中國科技工作先進縣(市)行列。
樂清被國務院列為首批對外開放縣市後,便把目光瞄準了國際市場,外向型經濟蓬勃發展。2004年,全市外貿進出口總額4.4億美元,其中出口4.13億美元,分別增長30.5%和36.2%。利用外資規模不斷擴大,全年新批外商投資企業19家,總投資8685萬美元;合同利用外資7024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172萬萬美元,分別增長125.3%和5%。
土地適度規模經營為樂清首創,並且發展勢頭強勁,目前,全市1/3以上耕地掌握在3200多戶規模經營戶手裡,其中經營百畝以上的各類農場352家,土地適度規模經濟繼續朝著農田園林化、設施機械化的方向發展。樂清教育、文化發展迅速,民間辦學極富特色,現有民辦中小學和職業技術學校29所,幼兒園548所,建立了樂清廣播電視台,創辦了《樂清報》,涌現出了一批有影響的藝術家,樂成和虹橋兩鎮還被命名為浙江省「東海文化明珠」。
樂清山水形勝,擁有雁盪山、樂清灣、七里港等三大資源優勢。
雁盪山史稱「東海第一山」,以「山水奇秀」著稱於我國十大名山之中,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絕勝」之譽,景區分布著600多個景點,面積450平方公里,1982年被列為全國首批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2004年獲「國家地質公園」和「世界地質公園」稱號,年遊客流量達100多萬人次。
雁盪山奇峰怪石,飛瀑流泉,充滿天然韻味,為筆墨難以形容。靈峰夜景,移步換形,惟妙惟肖,為國內所獨有;靈岩古洞石室,懸崖疊嶂,奇峰秀石,卓爾不群;大龍湫氣勢磅礴,變幻莫測,流水落差197米,列全國第一。靈峰、靈岩、大龍湫三大景區薈萃了雁盪的精華,被稱為「雁盪三絕」。北宋科學家沈括、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清代詩人袁枚、近代康有為、孫科、蔡元培、現代郭沫若、鄧拓等文化名人都對雁盪山詠嘆不已。
中雁盪山是樂清的又一處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玉甑峰威鎮一方,氣勢逼人,若登高攬勝,則有君臨天下、目空一切之感。
從雁盪山到中雁盪山,它們呈南北走勢,聯袂構成了一條國內少有的旅遊畫廊,處處風流,妙處難以言說。
樂清山勝,水也靈。樂清灣是國內罕見的「海洋牧場」,擁有海塗20餘萬畝,淺海水域18萬畝。盛產黃魚、帶魚、鯧魚、墨魚、彈塗魚和梭子蟹、蝤蛑、蟶子、對蝦等,是一個鮮活的經年收獲的海灣。
樂清灣海水養殖產量居浙江省首位,特別是蟶子和對蝦養殖,在全國佔有重要地位,樂清清江為國家試點的養殖基地,目前已形成生態群,其發展前景十分美好。
被稱為樂清海上門戶的黃華七里港區,是我國20個重點港口之一。海岸線長142公里,可建造萬噸級以上泊位36個,主航道150多年來恆穩不變,是寧波至廈門一線唯一而適中的深水港區。
現已建成七里港一期工程,港口年吞吐能力達401萬噸,七里港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將成為建設中的溫州大港核心。
近年來,樂清的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在距離市中心25公里的半徑范圍內有黃華七里和溫州兩座大港,有距樂清境內僅20公里的溫州機場和30公里的路橋機場,有與全國鐵路網相連的金華至溫州鐵路終點站,北京至福州的104國道南北橫穿樂清全境,在建的黑龍江同江至海南三亞沿海高速公路樂清段已全線通車。位於磐石鎮的溫州電廠一期工程已投入運行,滬-浙-閩-穗大容量光纜干線在樂清市境內的樂成鎮和雁盪鎮切口。全市程式控制電話交換機容量達49.4萬門,建成了寬頻小區和精品信息化小區72個。城鎮自來水普及率達100%。均名列浙江省前茅。
樂清正以其優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基礎設施和強大的綜合實力,圍繞現代化中等城市建設總目標,實施工業園區化、農業產業化、城市現代化、區域均衡化、環境優化戰略,積極營造改革開放的思想環境、繁榮健康的文化環境、團結和諧的社會環境、優美整潔的生活環境,大力推進沿海岸線的「海上樂清」和港口建設,沿104國道線的工業走廊和文明走廊建設,沿雁盪山脈的旅遊畫廊和山老區開發建設,積極營造改革開放的思想環境、繁榮健康的文化特色、時代特徵、樂清特點的發展路子,把樂清建設成一個經濟發達、文化繁榮、社會進步、人民富裕的現代化中等城市。
繁花似錦,遍地風流。樂清人,敢為天下先的樂清人,正以嶄新的姿態,把樂清建設成一個經濟發達、文化繁榮、社會進步、人民富裕的現代化的新樂清。
5、從玉環到樂清灣大橋怎麼去 需要詳細路線
駕車路線:全程約22.8公里
起點:玉環縣
1.從起點向正東方向出發,沿東城路行駛840米,過左側的縣東大樓,左轉進入榴島大道
2.沿榴島大道行駛100米,過右側的東山頭約300米後,直行進入S226
3.沿S226行駛250米,直行進入黃坭坎隧道
4.沿黃坭坎隧道行駛870米,直行進入S226
5.沿S226行駛5.1公里,直行進入S76
6.沿S76行駛70米,朝楚門/清港方向,稍向左轉進入S226
7.沿S226行駛370米,直行進入漩門隧道
8.沿漩門隧道行駛350米,直行進入S226
9.沿S226行駛8.8公里,左轉
10.行駛150米,左前方轉彎
11.行駛4.9公里,左前方轉彎
12.行駛540米,右前方轉彎
13.行駛60米,到達終點(在道路左側)
終點:樂清灣
6、樂清灣大橋的動工興建
2011年12月12日,玉環經濟開發區漩門二期大壩鷹公島上一片歡騰,甬台溫高速公路復線樂清灣大橋正式動工興建,這標志著台州「十二五」期間建設里程最長、投資規模最大的高速公路項目——甬台溫高速公路復線工程台州段建設拉開序幕。
甬台溫高速公路復線建設,不僅有助於緩解甬台溫高速公路的交通壓力,也有助於實現寧波—舟山港、台州港、溫州港三大港口與國家高速網的無縫連接,進一步打造中國沿海快速通道。樂清灣跨海大橋的興建也將讓玉環告別不通高速公路的歷史,從根本上解決玉環的交通瓶頸制約,圓了玉環人的跨海大橋夢 。
2014年9月26日,樂清灣跨海大橋打下主橋第一樁
水深港闊的樂清灣,正在迎接幾千年來最重大的一次人類活動。在它的深海之中、土壤深處,538根海工水泥樁將撐起跨海大橋1號橋,它以樂清灣為名,以百年大計為其使命。幾代人夢想的東部沿海大通道也因此打通任督二脈,進入馳騁南北、合縱連橫的快車道。
昨日,玉環縣分水村樂清灣跨海大橋1號橋的棧橋上,隨著中國交通建設集團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稱「中交一公局」)施工單位的一聲指令,樂清灣跨海大橋的主橋第一樁開打。鑽頭落入17米深的海水,親吻隨之而來的海泥,伴著飛濺的泥水,平穩旋進深海中。不久之後,一根長達112米的主墩第一樁將在海水中屹立,而它意味著,這座跨海大橋進入了主體工程的實質建設階段。
海島人的夢想:一橋飛架東西,天塹變通途
3000多留守在玉環縣海山鄉的老人和孩子知道,離家背井,在外闖盪的4000多位親人們離開時眼中有希望也有無奈。他們期待著,親人能早日回歸,不再隔山隔水,互訴思念。
有著7800多位鄉民的海山鄉,彷彿一顆遺落在樂清灣碧水銀盤中的明珠,它四面瀕海,在東南西北4個方位上,分別與楚門半島、玉環島的玉城街道和蘆浦鎮、樂清市、溫嶺市隔海相望。
「代代海山鄉民嘴上心裡惦記著圓一個跨海大橋夢,在那個夢里,海島與外界自由往來,親人不再遠走,在家鄉就能享受現代便利的生活,迎接八方來客。」海山鄉鄉長金榮通說,樂清灣跨海大橋的開通將是海山鄉命運的轉折,茅埏島將成為玉環的後花園,海山鄉成為現代生態旅遊島的夢想就會變成現實,隨著當地旅遊服務業的發展,更多的海山鄉民才能留在家鄉。
從1994年到2014年,在玉環縣沿海高速公路工程建設指揮部常務副總指揮阮勇的大事記里,樂清灣跨海大橋建設項目從首次正式提出到如今從藍圖中躍然海上,光陰匆匆20載。
「整整20年,歷屆台州市委市政府、玉環縣委縣政府及工程指揮部,從沒放棄過堅持這個夢想,如今這個夢就要成真了。」阮勇說。
作為樂清灣大橋及接線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樂清灣1號橋工程,是如今正式啟動的樂清灣跨海大橋的開山之作,它起於蘆蒲鎮分水山碼頭,止於海山鄉茅埏島,全長4.3公里,寬33米,按照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標准建設,設計時速100公里,總投資12.36億元,計劃工期3年,由中交一公局負責承建。
大橋的未來:「交通流、經濟流、思想流」三流通暢
改革開放以來,玉環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綜合實力躋身全國中小城市百強。但與此形成鮮明反差的是,玉環作為海島縣,仍屬陸路交通末端,至今無國道、無高速、無鐵路,僅靠76省道及其復線以及樂清灣滾裝輪渡維持進出。
「玉環對外交通嚴重滯後於經濟社會的發展,甬台溫高速公路復線工程是從根本上解決玉環交通瓶頸制約的破題之舉。」玉環縣委書記張加波說出了樂清灣大橋和高速通道對於玉環的關鍵意義。
台州市副市長董貴波對樂清灣跨海大橋建設有更深入的理解、評價和期望:「整個台州沿海高速謀劃了10年,真正運作了8年,如今10年辛勞化成了激動和幸福。樂清灣大橋是台州的一號工程,也是台州交通史上的鴻篇巨作,我希望能將它建設成明星橋和一流工程,配精兵強將,打造標桿和典範,並以該工程為契機,帶動、引領台州其他交通項目的開展。」
在台州人民急切的目光背後,是不斷累積在玉環縣沿海高速公路工程建設指揮部的各項專題報告匯編。「艱難的工作都在前期,為了籌建這座跨海大橋,從地質、水文、氣候、海事到水利、防洪等27項專題的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堆起來有幾個人高。」
事實上,社會發展變遷之快,遠比一項套用公式的預測結果來得迅猛。阮勇給記者舉了個例子:「1998年,滾裝輪渡有限公司投入2條船,每天運載汽車400多輛。但隨著車流不斷增加,截至今年8月,輪渡已增至5艘,每天承運2000多輛車,還時常出現擁堵和排隊現象。」
經濟發展,尤其是近幾年電子商務的發展帶動物流日趨活躍,機動車保有量的增加和車流量的陡增都是空前的。
2011年6月,作為省重點工程的玉環陳嶼隧道及接線工程正式建成通車。該隧道的建成通車,旨在緩解玉環當地車輛日益增加的瓶頸問題,並對國家一類口岸大麥嶼港的開發和對台直航起到關鍵作用。「起初根據技術人員的現場統計和公式測算,一天往來車輛不過數百輛次,但目前,陳嶼隧道的實際車流量已達到日均5萬輛次。」
「要想富,先修路。這句老話,在玉環經濟發展中,依然是顛撲不破、屢試不爽的真理。」阮勇說,如能盡快建成樂清灣跨海大橋,將使玉環更深地融入長三角經濟圈,並兼得溫台兩地經濟融合、聯動發展之惠;也促使大麥嶼港擴展營運范圍,擴大經濟腹地,帶來客觀的港口經濟效益。
建設者的承諾:建一座屹立百年的標本式現代橋梁
李響是中交一公局樂清灣1號橋項目副總工程師。「2年前,1號橋的海上建設平台棧橋開始建造,如今已全部完成,主橋工程從今天開始正式啟動。」
樂清灣大橋及接線工程建設指揮部總指揮、玉環縣委常委、副縣長葉楠說,中交一公局1號橋項目建設團隊,是國內一流團隊,採用的連續剛構和節段預制技術也是國內最先進的技術。這項工程的目標是要創「部優」。
屬於李響和他的同事們未來3年的大橋交響樂章,就從第一樁開打時,「砰砰砰」撞擊岩層的轟響中開始。
「由於引橋和主橋樁基所在位置不同,樁基分為陸上樁和水中樁。1號橋總共有64個橋墩,每個橋墩,由少則8根、多則18根樁基支撐。」李響說。
主航道兩邊的海水最深,樁基也最長,達106米,相當於35層樓房高。「樁基打入深海的過程最令人掛心,除了現場工人外,所有管理者和工程指揮人員都必須24小時輪班,不間斷值守,鑽頭工作的效率一旦出現異常都意味著海中作業遇到障礙,必須隨時警惕,隨時處理。」
樂清灣1號橋,屬超長型工程,體量大,工程難度高。尤其是採用「節段預制」技術後,工程難度再加碼。然而技術的優勢也十分明顯,區別於傳統的「橋梁現場澆築」技術,節段梁預制,是將整梁分成不同節段,在梁廠里預先生產好,再吊至橋上,進行拼接。這樣做不僅能減少環境污染,還能確保施工過程最低限度地影響通航。
「但施工難度也在此,現場拼接時,光照、溫度、風力等都是影響拼接精準度的因素,為了確保現場施工精準度,我們專門聯合高校進行實驗室1比10的模擬實驗。」李響告訴記者。
「跨海大橋的一切技術和管理要求都是沖著百年工程的標准而去。它將記錄沿海經濟的百年發展、人事變遷,也將記錄我們這批建設者們的堅韌和追求。」中交一公局樂清灣1號橋項目經理部常務副經理胡風明說。
7、樂清灣大橋的大橋簡介
樂清灣大橋(接線工程),全長38.147公里,全線設特大、大、中橋47座,跨海灣橋梁4座、隧道3座,總投資約103.87億元。作為甬台溫高速公路復線的關鍵性工程,樂清灣大橋起自玉環縣蘆浦鎮分水山,終於樂清市南塘樞紐互通,全長13.1公里,其中玉環境內8.9公里,樂清境內4.2公里。
樂清灣大橋及接線工程是浙江省「兩縱兩橫十八連三繞三通道」高速公路主骨架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瀋海國家高速公路浙江段(甬台溫高速公路)的輔助線路。
該工程建成後,將與擬建的三門灣大橋、台州灣大橋及接線工程形成浙江省新的沿海高速公路,對完善區域高速公路網、提高港口集疏運能力,加強長三角、浙江沿海和福建海峽西岸經濟區之間的交通聯系,促進沿線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有重要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