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養生文化節招商方案

養生文化節招商方案

發布時間:2020-09-08 06:40:00

1、養生館 感恩節活動策劃方案怎麼寫?

策劃方案包括:明確活動的主題(其實就是促銷活動),活動的開展時間、地點;活動前的准備,做一些宣傳(比如發傳單、朋友圈、微博都行);最後得感謝一下客內戶對你們的支持與信任。在活動的過程當然不能少容了你們的相關介紹。

2、什麼是養生文化

一、養生文化概述 祖國傳統養生文化有著數千年的歷史,在發展過程中融合了自然科學、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諸多的因素,集中華民族數千年養生文化於一身,以獨特的理論體系為基礎,以豐富的臨床經驗為特點,在世界傳統養生文化中舉世無雙,為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保健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二、養生文化特徵 養生一詞,原出《管子》,乃保養生命以達長壽之意。在漫長的人類發展歷史中,健康與長壽一直是人們嚮往和追求的美好願望,因而養生文化不斷豐富和發展,遍布世界。相對於世界其他地區的養生文化而言,中國的養生理論與實踐由於有著古代哲學和中醫基本理論為底蘊,所以顯得尤為博大精深。它匯集了我國歷代勞動人民防病健身的眾多方法,揉合了儒、道、佛及諸子百家的思想精華,堪稱一棵充滿勃勃生機和濃厚東方神秘色彩的智慧樹。探索中國養生文化這棵古老而神秘的東方智慧之樹,不但有利於弘揚傳統文化,而且符合當今世界科學發展趨勢。 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經過一代又一代的不懈努力,終於以自己的聰明睿智創造出了一系列與疾病和衰老抗衡的獨特理論方法,逐漸使養生成了一種極具華夏民族特色的文化現象。 文化研究的最重大意義就在於探求各種文化現象的內在目的和特徵。就感應的中國養生文化而言,盡管它的研究對象是人體的健康與長壽,但健康和長壽在人類社會中從來就不單單是人體本身的問題,而是與人們所處的社會生活及其自然環境有著一種千絲萬縷的聯系。這就提醒我們,研究和探求中國養生文化的基本特徵決不能僅僅囿於人體生物模式之中,而必須結合社會、經濟、政治、哲學,乃至藝術的諸多層面加以綜合考察。 中國養生學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交叉的產物,其理論體系本身具有這種學科所具有的雙重特徵。具體來說,中國養生文化的社會科學性質主要體現在其理論體系與中國古代哲學存在著一種千絲萬縷的關系,中國養生文化的自然科學性質則主要體現在它的傳統醫學發生一種血肉相聯的關系。 作為一種煥發著勃勃生機的文化現象,傳統養生學在數千年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不但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理論體系,而且也積累了一整套實用、同時又充滿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聰明睿智的實踐方法。三、中醫養生觀 養生和生活的關系決定了養生觀點的多面性。那麼,什麼是養生?為什麼要養生?如何養生?讓我們從養生文化高峰論壇上各位專家的精彩發言中,領略養生文化的悠久歷史和豐富內涵,以及無限極健康理念深厚的文化淵源。 中醫養生主要有預防觀、整體觀、平衡觀、辯證觀。 1,未病先防、未老先養的預防觀 《黃帝內經》中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觀點。喻示人們從生命開始就要注意養生,在健康或亞健康狀態下,預先採取養生保健措施,才能保健防衰和防病於未然。這種居安思危、防微杜漸的哲學思想是中國文化的精華。 2,天人相應、形神兼具的整體觀 中醫養生理論,特別強調人和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的協調,講究體內氣化升降,以及心理與生理的協調一致。人既是自然界的人,又是社會的人。影響健康和疾病的因素,既有生物因素,又有社會和心理的因素,這是自古以來人們已經感覺到的客觀事實。 3,調整陰陽、補偏救弊的平衡觀 在人體正常生理狀態下,保持陰陽相對平衡。如果出現一方偏衰,或一方偏亢,就會使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紊亂,出現病理狀態。人體養生離不開協調平衡陰陽的宗旨。 4,動靜有常、和諧適度的辯證觀 生命在於運動,因為運動是生命存在的特徵,人體的每一個細胞無時無刻不在運動著,只有保持經常運動,才能增進健康,預防疾病,以求延年益壽。 養生就是「治未病」,是通過養精神、調飲食、練形體、慎房事、適寒溫等各種方法去實現的,是一種綜合性的強身益壽活動。 中醫學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較為完善的預防學思想和有效的防治原則。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提出了「上工治未病」的理念。「治未病」是中醫葯奉獻給人類最先進、最超前的思維。「治未病」的實質是「人人享有健康」。發揮中醫學特色和優勢,以「治未病」為核心,有效地提高人類的健康水平,促進和諧社會的建設。 養生文化和養生學與社會醫學、心理醫學、預防醫學、行為科學,甚至是天文地理等等都有很大的關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長久」。 能否健康長壽,不僅在於是否懂得養生之道,而更為重要的是能否把養生之道貫徹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養生要注重五個方面的平衡。分別是人與自然的平衡、人與社會的平衡、人體陰陽的平衡、人體臟腑的平衡、氣血經絡的平衡。而在這其中,對於當今社會,人們尤其要注意人與社會的平衡。健康的生活習慣和心態是最為重要的。常觀天下之人,凡溫和者壽,質之慈良者壽,量之寬宏者壽,言之間默者壽。蓋四者,仁之端也,故曰「仁者壽」。總結起來,就是溫和、善良、寬宏、幽默。四、陰陽五行與養生 祖國傳統醫學的五行所謂『木火土金水』,是構成世界最基本的物質,它所相對應的則是自然界中的『春夏中秋冬』,而對於人體來說則是『肝心脾肺腎』,我們應採取的相應的措施清、調、補,以維持人體、生態、自然的平衡。 當今社會環境污染嚴重,人食五穀雜糧難免吸收一些有害物質,而使身體受到侵害,因此首先傷害到的是脾胃,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主持機體的消化吸收功能。而先天之元氣(腎氣)充足與否要看脾胃功能有無傷害,人體所需的能量是靠脾胃吸收、運化、輸送到全身,然後調心肝肺之氣血,補充腎之元氣,預防病害侵入。 通過五臟六腑與形體諸竅的聯系,與精神活動的關系,來溝通體內外環境之間的聯系,維持其相對的平衡協調,五行以生克來調節體內臟器而達平衡,就五行而論可說明人與自然的關系,木火土金水與人體五臟肝心脾肺腎;六腑膽小腸胃大腸膀胱(三焦);五官目舌口鼻耳;五季春夏長夏(中)秋冬;五氣風暑濕燥寒;五味酸苦甘辛咸;五方東南中西北;五志怒喜思悲恐;五液淚汗涎涕唾等等。這些人與自然的現象為我們養生保健提供了明確的方向。 人體是一個統一的整體,萬事萬物都離不開陰陽,有「孤陰不長,獨陽不生」的道理之說,世界是物質的整體,世界本身是陰陽對立統一的結果。陰和陽代表著相互對立又相互聯系的物質屬性,人與自然都與五行----金木水火土不可分隔,木曰曲直升發、條達通暢而為陽,水曰潤下而為陰,火曰炎上而為陽等等,而陽中有陰,陰中有陽,如水潤下為陰而水面為陽水底為陰,這說明陰陽五行對立統一的整體觀念思想,人與自然都與陰陽五行相生相剋而孳生、衰亡。猶如人體的五臟---肝、心、脾、肺、腎,在陰陽平衡的狀態下,相互資生、相互助長身強體壯延年益壽,而任何一個臟器受到影響都會累及其他的臟器,與五臟相表裡的六腑----膽、大腸、胃、小腸、膀胱、三焦,也同樣受累。 在了解五行與自然界的關系後,可分析可能發生的疾病,因而推演出方位、季節、邪氣、臟腑及口味的變化,五官九竅的感應及神經的反射,無處不在提醒著你的身體改變的預兆,由此可做到未卜先知,防患未然,預防保健,強體健身、清除體內毒素、調節體內機能、補充均衡營養,延年益壽。這即是祖國傳統養生文化獨到之處。五、健康與養生 人與其他生物一樣,都離不開生、長、壯、老、死的自然規律,但人為的力量可以促進生長發育,增強體質、延緩衰老,以至避免夭亡,其關鍵就在於積極的預防和及時的治療,早在春秋戰國時期《黃帝內經》中曾提到:「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也就是說沒病的時候要預防疾病的發生,若已經得病則應盡早治療,阻斷疾病的發展,善於養生的人,常先處理沒有發病時的隱患,驅除潛伏於體內外的種種危險因素。 祖國醫學以整體觀念強調人與自然的協調統一、全身各系統組織的協調統一,以陰陽五行「天人相應」的理論為主導思想,認為人體「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強調「不治已病治未病」「未病先防,有病防變「的原則,因人、因時、因地制宜,通過,由表及裡、由此及彼的分析判斷,來探索生命的奧秘。 健康就是長壽的基礎,而健康是指體內沒有對身體有害的物質與毒素存在。目前人們把人群分為三類,一類是健康者佔有5%,一類是患者佔有15%,而約80%的人群是亞健康人群,這種亞健康狀態的人群就是沒有發病前時常體內有所隱患,卻無大礙的危險狀態,在這個時期人們需要的是清、調、補,清理脾胃腸道;調節氣血陰陽;補充營養不足;從而達到預防保健的目的。 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陰陽平衡的失調會影響臟腑功能紊亂,如果有一個臟器受損,其他的臟器都會受到影響,從而導致人體平衡的失調,因此要提早清理體內不利因素,調節平衡、補充營養,正所謂:「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正氣是指人體正常的功能活動和抗病能力,而邪氣是指各種致病因素,當病邪作用於人體,正氣奮力抗邪,引起邪正相爭,破壞了人體的陰陽平衡或使臟腑功能失常,氣血運行紊亂,而產生一系列的病理變化,若正氣強盛,邪氣消退,則疾病趨於好轉、痊癒。若正氣虛弱,邪氣強盛,則疾病日趨嚴重,甚至惡化、衰亡。 由此可見人們在平時的養生保健是何等的重要,往往致病因素已在體內潛伏而未發病的狀態下,很容易忽視,認為自己處在健康狀態,誰知身體猶如大壩「千里之堤,潰於蟻穴」,只有把潛伏病灶祛除,才不至於身體受損,而人們往往是得到疾病的信息後才開始補救,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若想體質猶如冰塊般堅實,必須平時注重保養、保健,而在遇到流行病災時,就可輕松避過了,那麼在平時應該如何保健養生呢?首先要明白人生活在自然界中,是要靠陰陽五行的作用來調節人與自然的平衡,要因人、因時、因地制宜,在不同的時節、地域、時間的狀態下要有不同方法進行調補,方能達到「天人相應」。

3、健康養生節的主題是什麼

世界養生節 是由世界養生大會牽抄頭主辦的大型公益養生活動,旨在通過活動提高全民養生意識、普及健康生活、建設健康環境、為促進人類健康作出貢獻。
2018世界養生節(首屆世界養生節)便選擇在美麗的杭州湘湖。
活動時間:2018年5月25日~5月28日
活動地點:中國·浙江·杭州·湘湖旅遊度假區
活動內容:
1.2018湘湖休閑zd旅遊博覽會(尋寶活動)
2.養生湘湖美食節
3.養生湘湖音樂節
4.養生湘湖·現場義診
5.醉美湘湖攝影大賽

4、養生 市場營銷調研方案計劃書

一、為什麼要寫調研方案1、調研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手段工作有兩種形式:一、消極式的工作(救火式的工作:災難和錯誤已經發生後再趕快處理)二、積極式的工作(防火式的工作 :預見災難和錯誤,提前計劃,消除錯誤)寫調研方案實際上就是對我們自己工作的一次盤點。讓自己做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調研是我們走向積極式工作的起點。 2、調研能力是各級幹部管理水平的體現個人的發展要講長遠的職業規劃,對於一個不斷發展壯大,人員不斷增加的企業和組織來說,調研顯得尤為迫切。企業小的時候,還可以不用寫調研方案。因為企業的問題並不多,溝通與協調起來也比較簡單,只需要少數幾個領導人就把發現的問題解決了。但是企業大了,人員多了,部門多了,問題也多了,溝通也更困難了,領導精力這時也顯得有限。調研的重要性就體現出來了。記得當時,總經理在中高層幹部的例會上問大家:「有誰了解就業部的工作」,現場頓時鴉雀無聲,沒有人回答。幾秒鍾後,才有位片區負責人舉起手來,然後又有一位部門負責人遲疑的舉了一下手;總經理接著又問大家:「又有誰了解咨詢部的工作」,這一次沒有人回答;接連再問了幾個部門,還是沒有人回答。現場陷入了沉默,大家都在思考:為什麼企業會出現那麼多的問題。這時,總經理說話了:「為什麼我們的工作會出現那麼多問題,為什麼我們會抱怨其他部門,為什麼我們對領導有意見………,停頓片刻」,「因為……我們的工作是無形的,誰都不知道對方在做什麼,平級之間不知道,上下級之間也不知道,領導也不知道,這樣能把工作做好嗎?能沒有問題嗎?顯然不可能。問題是必然會發生的。所以我們需要把我們的工作『化無形為有形』,如何化,工作計劃就是一種很好的工具!」。參加了這次例會的人,聽了這番話沒有不深深被觸動的。 3、通過調研方案變被動等事做變為自動自發式的做事(個人『驅動』—『系統驅動』)有了調研方案,我們不需要再等主管或領導的吩咐,只是在某些需要決策的事情上請示主管或領導就可以了。我們可以做到整體的統籌安排,個人的工作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通過調研方案變個人驅動的為系統驅動的管理模式,這是企業成長的必經之路。 二、怎樣寫好調研方案首先要申明一點:調研方案不是寫出來的,而是做出來的。調研的內容遠比形式來的重要。我們拒絕華麗的詞藻,歡迎實實在在的內容。簡單、清楚、可操作是調研方案要達到的基本要求。如何才能做出一分良好的工作呢?總結當時會議上大家的發言和後來的一些說話,主要是要做到寫出調研方案的四個要素。工作計劃的四大要素:(1)調研內容 (做什麼:WHAT)(2)調研方法 (怎麼做:HOW)(3)調研分工 (誰來做:WHO)(4)調研進度 (什麼做完:WHEN)缺少其中任何一個要素,那麼這個調研方案就是不完整的、不可操作的,不可檢查的的。最後就會走入「形式主義」,陷入「為了寫調研而寫方案,喪失寫調研的目的」。在企業里難免就會出現「沒什麼必要寫調研方案的聲音」,我們改變自己的努力就可能會走入失敗。 三、如何保證調研方案得到執行調研方案寫出來,目的就是要執行。執行可不是人們通常所認為的「我的方案已經拿出來了,執行是執行人員的事情。出了問題也是執行人員自身的水平問題」。執行不力,或者無法執行跟方案其實有很大關系,如果一開始,我們不了解現實情況,沒有去做足夠的調查和了解。那麼這個方案先天就會給其後的執行埋下隱患。同樣的道理,我們的方案能不能真正得到貫徹執行,不僅僅是執行人員的問題,也是寫調研方案的人的問題。首先,要調查實際情況,根據本部門結合企業現實情況,做出的方案才會被很好執行。其次,各部門每月的工作計劃應該拿到例會上進行公開討論。目的有兩個:其一、是通過每個人的智慧檢查方案的可行性;其二、每個部門的工作難免會涉及到其他部門,通過討論贏得上級支持和同級其他部門的協作。另外,調研方案應該是可以調整的。當工作計劃的執行偏離或違背了我們的目的時,需要對其做出調整,不能為了計劃而計劃。
還有,在調研方案的調研過程中,部門主管要經常跟蹤檢查執行情況和進度。發現問題時,就地解決並繼續前進。因為中層幹部既是管理人員,同時還是一個執行人員。不應該僅僅只是做所謂的方向和原則的管理而不深入問題和現場。最後,修訂後的調研方案應該有企業領導審核與簽字,並負責跟蹤執行和檢查。

5、養生營銷方案?急用

任何產品的營銷都離不開這四大內容:產品品質、渠道布百局、價格定製、促銷政策。但是度每個行業的市場運作細節又不同,所以仁兄你可以圍繞這個四個方面進行策劃,加上公司歷史數內據分析,增加說服力,一個優秀的營銷方案就是這容樣出來的!

6、求中醫節策劃書?

首屆中醫養生文化節策劃案

一、活動主題:

發揮中醫養生優勢,為打造和諧社會和人民健康服務

二、活動背景:

由國家中醫葯管理局主管、中醫葯報社主辦的首屆中醫葯文化節將與2008年11月7日-9日在北京太申祥和山莊隆重舉行。此次以弘揚中醫葯文化為主題的活動將集中展示中醫、中葯在百姓生活、人民健康中的作用;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活動增加百姓對中醫、中葯的了解;親身感受中醫葯文化、中醫養生、中醫療法、中醫食療等;提高百姓對中醫葯養生的認識,增加中醫保健意識,共享和諧社會成果。

三、出席人員:

出席本次活動的主要領導有:國家中醫葯管理局局長、衛生部副部長王國強等;中醫葯行業專家及重要嘉賓150人;影視體育明星50人;觀眾15000人;敬老院常住高端人群500人)。

四、活動目的:

健康就是生產力,養生的目的也在於保持身體健康。但內涵比保持身體健康更為豐富。所謂「養生」,實際就是保養生命的意思,人要經過長、壯、老、衰四個階段,在這四個階段中,人人都免不了要生病或遇到其他不測,為使人類都能「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就須要講究「養生」。養生文化節從生活多個方面,多角度解析現代人養生理念和生活方式。

五、養生文化節活動特色:

 (1)中醫養生文化論壇

(2)中醫養生保健體驗

(3)中醫養生文化展示

(4)文化節娛樂活動

六、中醫養生文化節組織策劃

主管單位:國家中醫葯管理局

主辦單位:中國中醫葯報社

協辦單位:濟葫網

支持單位:中華中醫葯學會、中國中葯協會、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中國針灸學會、中國民族醫葯學會、世界中醫葯學會聯合會、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

媒體支持:中國中醫葯報、健康報、中國醫葯報、北京電視台

活動時間:2008年11月7日—9日

活動地點:北京太申祥和山莊

七、活動形式

1. 中醫養生文化節開幕式(領導講話)

2. 中醫高端論壇(論壇、中醫之家成立儀式)

3. 中醫體驗(診療、針灸、按摩等)

4. 養生文化節娛樂活動(展示區、娛樂區)

5. 京劇表演

6. 宴會

八、組織與實施

1. 成立活動組委會,明確責任分工;

2. 確定活動方案,明確工作任務;

3. 前期准備,監督工作進度與質量;

4. 活動招商、活動預算;

5. 活動現場執行;

6. 總結與表彰。

九、日程安排

1. 9月16日—9月23日 提交執行方案討論、修改、通過、簽訂合作協議。

2. 9月23日—9月25日 設計初稿、討論、修改、通過。

3. 9月26日 第一次工作會議:成立組委會,明確責任分工。

4. 9月26日—10月3日 相關部門聯絡與協調、活動申報工作。

5. 9月25日—11月6日 招商。

6. 10月 6日 第二次工作會議:通報工作進度,匯總工作情況。

7. 10月7日—10月17日 確認嘉賓名單、嘉賓邀請、送邀請函。

8. 10月13日—10月31日 新聞媒體的傳播、張貼海報及宣傳資料。

9. 10月17日—11月6日 門票發放。

10. 10月17日—10月31日 活動相關物料製作與准備完畢。

11. 10月20日 第三次工作會議:檢查工作情況,緊急調整方案。

12. 10月20日—10月30日 現場工作人員培訓。

13. 10月31日 第四次工作會議:動員工作會議。

14. 11月6日 現場布展、現場綵排。

15. 11月7日—11月9日 活動進行中。

16. 11月9日—11月11日 活動結束、撤展。

17. 11月11日 工作總結會議。

7、徽菜美食節招商方案?

「頂市酥」,是一種誕生於清末「徽商」故里古徽州的、歷史悠久的、高檔精細的、極品型的酥糖類傳統糕點。清末,安徽省「徽商重鎮」屯溪的南北貨行業同仁,為了城市精細糕點消費人群的特殊要求,於是吸取附近歙縣楊村(今王村)製作的「麻酥糖」的傳統經驗,揚長避短,加以改進,在製作中提高玉麻的比例,選用優質糖料精製,終於創造出一種完全嶄新的徽式糕點,命名為「頂市酥」,就是「市上頂頂好的酥糖」的意思,當然是名副其實的。

過去的時候,「頂市酥」是要到每年的春節期間才有應市的主打「年貨」, 是徽州民間春節時家家戶戶必備的傳統糕點,又是過去徽商外出饋贈親友的禮品。現在,則成為了已經被列入「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的「徽州錫格子茶」項目中的主要茶點;如今,隨著黃山市(古徽州)「現代國際旅遊城市」的建設,「頂市酥」更已經成為一年四季都有應市、並深受海內外遊客歡迎的旅遊紀念品了,所謂「客里逢人皆盡誇,好個徽州頂市酥」。

「頂市酥」 扁長立方體的尺寸為:長5公分、寬4公分、厚2公分,外麵包裹著大紅色的、印有顯眼的「頂市酥」字樣,以及生產廠家、原料、生產日期等文字的包裝紙,給人以溫馨、祥和、喜氣洋洋的視覺感受,非常舒服、愜意。品嘗「頂市酥」的時候,無須撕破包裝紙,只需輕輕掀開被折進去的一角,便能很容易地打開包裝,霎時聞到直沖鼻孔的香氣,頓然見到白中帶黃的「頂市酥」。於是,就以拇指、食指輕輕捏起「頂市酥」,輕輕送入口中,輕輕咬它一口,就感覺自己有了氣功一樣,牙齒未落,那塊「頂市酥」竟然自動分離並恰到好處地落在您的口內最為舒服的地方,無須牙咬,它已隨心順意地酥化成妙不可言般的享受了。

徽菜發端於唐宋,興盛於明清,是古徽州菜餚的代表。徽菜的形成與古徽州獨特的地理環境、人文環境、飲食習俗密切相關,獨特的山區環境為徽菜提供了豐富的山珍野味原料,當地名目繁多的風俗禮儀活動,促進了徽菜的形成和發展。特別是徽商成就的「無徽不成鎮」洋洋大觀,演繹了「哪裡有徽商,哪裡就有徽菜館」的壯觀場景,徽菜也因此成了我國八大菜系之一。

黃山市社科聯主席汪煒介紹,早在宋代,徽菜就成了徽州商人與外界交際的一種手段,隨著徽商走向鼎盛,徽菜成了天下美食的「符號」,享用徽菜成了一種「身價」的象徵,並且逐步滲透、影響了大半個中國的飲食習慣。據史料記載,明清時僅上海一地徽菜館就多達500餘家。

一個菜系的形成是經濟與文化發展到一定水平的結果。伴隨徽商的衰落,徽菜由一度極為繁榮轉入沉寂與困惑期。改革開放以來,徽菜雖有一定的創新發展,但在各色美食雲集的大都市,與市面上火爆的粵、川、湘菜相比,徽菜的市場影響力、佔有率幾乎微不足道,最明顯的例子便是目前徽菜中尚沒有全國性的大型餐飲企業,更談不上連鎖經營了。

資料顯示,去年我省餐飲經營額433.3億元,但其中徽菜所佔份額不到三分之一。

徽菜認知存在誤區

當今徽菜的式微,固然有種種主客觀因素,但最主要還是認識上不到位,有誤區。

首先是一些相關部門小覷了餐飲業的拉動作用。統計資料表明,我國餐飲市場連續18年保持兩位數高速增長,去年餐飲業零售額達15404億元,同比增長24.7%,比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幅高3.1個百分點,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2%,人均消費1158.5元,餐飲消費拉動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3.4個百分點,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長貢獻率達15.8%,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

省烹飪協會負責人分析,我省是旅遊大省,也是農業大省,而徽菜產業是兩者最大的聯結點。一方面,徽菜與其他菜系相比,用料簡單,大多為普通的農副產品,振興徽菜產業不僅會延長我省農業產業鏈,帶動林業、漁業、畜牧業、特種養殖以及運輸業共同發展,而且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能大量吸納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緩解就業壓力;另一方面,「吃」在旅遊六要素中排第一位,缺少了徽菜的安徽之旅是沒有特色的,也是不完整的。

其次是人們對徽菜製作技藝的認識有偏見。人們普遍認為,徽菜在烹調方法上講究重油、重色、重火功,這不符合現代養生保健之道,也是徽菜被市場冷落的主要原因。

黃山市烹飪協會秘書長宣果林認為這是一種理解上的誤區。他介紹,「三重」是徽菜的表現形式,是方法而不是本質,徽菜的本質特徵是「原汁原味」。「重色」並不是多放醬油,而是指重調色之功;「重油」也不是指多放油,而是指徽菜講究調味之功;「重火功」指徽菜講究巧控火候,注重調質之功。他認為,人們常說的徽菜「重味」,不是指徽菜偏咸、口味重,而是指注重「酸甜苦辣咸」五味調和。這些誤會的產生,主要是對徽菜的宣傳不夠、不全面。

徽菜產業大有可為

前幾年,績溪縣和黃山市相繼被中國烹飪協會命名為「中國徽菜之鄉」。此後,省里相關部門及黃山、績溪兩地通過制訂徽菜地方標准,舉辦徽菜美食節、烹飪大賽等活動,為推動徽菜市場拓展、振興徽菜產業經濟做出了積極探索。近兩年,僅北京、天津、上海、西安、蘭州等大中城市新建的徽菜館就達近百家。

黃山市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人認為,徽菜烹飪技藝的傳授基本沿襲「師帶徒」方式,而且是非標准化的手工操作,存在著很大隨意性、模糊性,導致菜餚質量不穩定,也難以實現機械化、規模化、連鎖經營。徽菜的振興之路是創新,打破菜餚味型單一、調味品單調以及製作工藝的墨守成規,向程序化、標准化、現代化方向發展。

隨著消費理念的轉變,健康、安全、環保、節約的綠色餐飲消費觀念日益深入人心。黃山學院旅遊學院有關專家認為,徽菜原料品種豐富,具有天然、環保等優勢,能保證原汁原味,從長遠來看具備後發優勢。皖南作為重要的國際旅遊目的地,各地要把振興徽菜作為特色產業來扶持,作為旅遊和文化配套產業來發展,同時有針對性地加強對徽菜健康理念的宣傳,引導消費者正確認識和放心消費。

黃山市新安醫學研究所專家則表示,徽州醫學發達,明清兩代中有700多位中醫學家、600多部醫著。徽菜繼承了徽州新安醫學「醫食同源,葯食並重」的傳統,注重以食養生,形成了講究食補與養生的一大特色。比如枸杞子燉烏骨雞、冰糖燉百合、紫蘇炒瘦肉、沙炒銀杏果等健身強體的葯膳食譜,很早就納入徽菜。這方面大有文章可作。

8、餐飲野菜養生美食節怎麼寫方案

一、活動目的

春季是個比較容易上火的季節,時下正是吃山野菜的好季節,因此許多人都喜歡吃山野菜來敗火。東北的山野菜資源十分豐富,不僅品種繁多,而且產量很高,它們生長在自然環境中,屬綠色食品,風味獨特、營養豐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飲食得到了極大的改善,結果吃出了「富貴病」,如今人們開始認識到了吃得好的含義是吃得科學、吃得合理,所以食野菜新潮悄然興起。常福綠色飯庄山野菜美食節,倡導健康合理飲食,吃明白飯,做健康人。

二、活動理念

刺老芽、野蔥、蕨菜等野菜不僅喚起了我們對童年快樂生活的回憶,而且原始生態的菜餚也極端地挑逗味蕾的快感。讓我們掙脫城市的格式化,突破餐飲的既定模式,做最有人氣的特色飲食,養生飲食。

三、活動原則

通過美食節的舞台,倡導人們吃野菜,展示特色菜餚,讓賓客融入其中,真正達到「人以食為本,人以節為樂」的效果,營造出美食節的節日氣氛。

四、活動宗旨

充分展現菜品的品質,詳細介紹山野菜給身體帶來的健康,突出「服務至上、顧客是上帝」服務宗旨。

五、活動賣點

因山野菜生長在山野林中,故沒有化肥的污染。它營養豐富,具有濃郁特有鮮味。山野菜是純天然綠色食品,因其天然、無害、營養等特點深受各界人民的喜愛。

六、活動設想

在活動開展前,餐廳就同時利用店外海報、報紙廣告、活動條幅、網站介紹等多種宣傳手段,對此次美食節促銷活動進行了大肆宣傳和廣泛傳播。

1、在報刊登宣傳廣告:「回歸自然,綠色健康」常福生態山野菜美食節。

2、可印製美食節廣告彩頁隨報紙附送。

3、大堂放置美食節宣傳廣告牌。

4、宣傳標語

(1)磨盤山野菜、 山泉水的魚,吃出綠色,吃出健康!

(2)二十一世紀吃什麼?綠色山野菜!

(3)養在深閨人未識,如今登門來百湖。

(4)野菜吃出健康,野菜吃出營養。

(5)天然綠色山野菜,讓您能夠邊吃邊補!

5、印刷活動宣傳單,贈送附近居民。

6、做戶外橫幅4條,廣告宣傳。

7、抽獎設計一、二、三等獎,獎品可以有飲料、山野菜、免單20元菜餚。

8、做山野菜食譜,開發新的山野菜做法,可以去網路搜尋,或者自創。

9、買一斤好春茶,以細節和品味讓客人留戀回味。

七、促銷形式

把野菜的原材料全部展示出來,讓一個長條桌子被各式各樣綠色的野菜擺滿,和紫色的紫包菜,紅色的辣椒、西紅柿,黃色的南瓜、黃辣椒相映成趣,一副春意盎然的好情致,引起人們興趣。
價格優惠,借節日開展促銷,免費贈送酒水,對消費者實行優惠、舉辦現短抽獎活動等,多重驚喜,意外收獲。

與養生文化節招商方案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