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水畫題詞題什麼好?
峨峨兮若泰山
洋洋兮若江河
【】鄭國人列禦寇在《列子·湯問》中記載,「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2、山水畫題字
西登香爐峰,南見瀑布水:掛流三百丈,噴壑數十里!欻如飛電來,隱若白虹起。初驚河漢落,半灑雲天里。仰觀勢轉雄,壯哉造化功!海風吹不斷,江月照還空。空中亂潨射,左右洗青壁;飛珠散輕霞,流沫沸穹石。而我樂名山,對之心益閑;無論漱瓊液,且得洗塵顏。且諧宿所好,永願辭人間!
3、國畫梅花的題詞
1、《梅花》
宋: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譯文:那牆角的幾枝梅花,冒著嚴寒獨自盛開。為什麼遠望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為梅花隱隱傳來陣陣的香氣。
2、《梅花》
唐代:崔道融
數萼初含雪,孤標畫本難。
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
橫笛和愁聽,斜枝倚病看。
朔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譯文:梅梅花初放,花萼中還含著白雪;梅花美麗孤傲,即使要入畫,都會擔心難畫的傳神。 花香中別有韻致,清雅的都不知道冬的寒冷。梅花的枝幹橫斜錯落,似愁似病,北風如果能夠理解梅花的心意,就請不要再摧殘她了。
在孤寒中的梅花,堅韌頑強,傲然獨立,瀟灑的北風啊,請你放慢腳步,精心的呵護她吧!你忍心在如此嚴寒之中再摧殘她嗎?
3、《白梅》
元代: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
譯文:白梅生長在冰天雪地的嚴冬,傲然開放,不與桃李凡花相混同。忽然一夜花開,芳香便傳遍天下。
4、《寒夜》
宋代:杜耒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譯文:冬天的夜晚,來了客人,用茶當酒,吩咐小童煮茗,火爐中的火苗開始紅了起來了,水在壺里沸騰著,屋子裡暖烘烘的。月光照射在窗前,與平時並沒有什麼兩樣,只是窗前有幾枝梅花在月光下幽幽地開著,芳香襲人。這使得今日的月色顯得與往日格外地不同了。
5、《卜運算元·詠梅》
宋代: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譯文:驛站之外的斷橋邊,梅花孤單寂寞地綻開了花,無人過問。暮色降臨,梅花無依無靠,已經夠愁苦了,卻又遭到了風雨的摧殘。梅花並不想費盡心思去爭艷斗寵,對百花的妒忌與排斥毫不在乎。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塵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樣散發出縷縷清香。
4、毛筆題字名言,放在卧室,女性
這個主要看性格去的,一般不看性別的,如果是掛畫的話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5、牡丹畫題詞
《紅牡丹》 王維
綠艷閑且靜,紅衣淺復深。
花心愁欲斷,春色豈知心。
《賞牡丹》 劉禹錫
庭前芍葯妖無格, 池上芙蕖凈少情。
惟有牡丹真國色, 花開時節動京城。
ps:這兩首最好了,,,
6、客廳手繪國畫題字好嗎
可以的呀,現代家居裝飾的選擇有很多種,而現在最火爆的選擇莫過於在家裡掛上幾幅經典的國畫作品作為裝飾,簡單大方景色美麗,而且不佔據過多的空間,同時又能給人很藝術的感覺,非常不錯。
但是家裡掛畫也是有一定的原則的,如果隨意選擇一些國畫作品裝飾自己的家居,那麼雖然字畫非常的經典,但是卻不一定能夠將自己的家裝飾的非常的藝術。那麼家裡如何掛畫呢?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家裡掛畫有什麼講究吧!
家裡掛畫建議一:搭配統一
家裡掛畫最重要的原則就是搭配統一,搭配統一有色彩、大小等方面的統一,比如家裡的牆全部是奶黃色的牆紙貼飾的,那麼在掛畫的時候可以在客廳、書房、卧室、餐廳等較大的場所選擇那種色彩變化少的國畫作品,而在玄關、走廊上掛小尺幅色彩較多的國畫進行裝飾。
而大小的統一不是指國畫的大小 要一樣,而是說在某個場所掛國畫後剩餘的空間比例要近似,這樣整體更舒適,同時走廊和玄關的字畫最好是選擇同一尺寸的,避免家裡掛畫樣式過多而使人眼花繚亂。
家裡掛畫建議二:種類統一
有的人為了在選擇家裡掛畫的時候會選擇許多種類不同的精品書畫,比如在玄關掛三尺豎幅的山水,在客廳掛丈八的花鳥,在走廊掛書法,在餐廳掛動物,在書房、卧室掛山水,這樣看起來都是精品國畫裝飾效果更好,實際上卻是錯誤的裝飾選擇。
因為不同種類的國畫給人的感覺也是各不相同,需要人在觀賞時轉換一下思想,過多的國畫種類更顯得雜亂無章,而且在顏色尺寸等含義上不好把握,不能連貫起來,而是分割成了不同的場所,讓人無所適從。
家裡掛畫建議三:格調統一
第三,即使在家裡掛同一種種類的國畫風格、色彩、用筆等也會有所區別,所以在選擇是要考慮裝飾不同的場所掛的字畫風格相近會比較好,如果是獨立的空間,如書房、卧室也可以選擇同類國畫的其他風格。
以山水畫為例講一下格調統一,比如玄關掛的是黃山的黃山迎客松斗方山水,那麼在客廳可以掛一幅溫婉的山水,而在走廊掛一幅竹子山水,這樣整體給人的感覺更舒適,過渡更加的自然。
家裡掛畫建議四:風水統一
在家裡掛畫的時候許多人會選擇一些風水畫作品,建議在玄關、客廳、走廊可以掛一些風水國畫,而餐廳、書房、卧室等場所可以選擇藝術或者風景的國畫作品,因為餐廳、書房、卧室相對更加的獨立,而且是吃飯、學習、休息的場所,需要更舒適的感覺。
而玄關、客廳、走廊多相連且直通門外或陽台,所以在這些場所掛風水畫挺不錯的,招財旺風水很不錯,一般客廳選聚寶盆、松樹、長城、泰山、日出類的山水國畫會很不錯。
7、關於陸游唐婉 卓文君司馬相如 李清照趙明誠的文章題目!
總:人生若只如初見
陸游唐婉:一杯愁緒,幾年離索
卓文君司馬相如:坐上琴心
李清照趙明誠:風住塵香花已盡
8、國畫題詞用的關於山水的詩詞
描寫山水的古詩詞
1、《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2、《錢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3、《黃鶴樓》
唐·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4、《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盪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5、《登岳陽樓》
唐·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5、《江畔獨步尋花》
唐·杜甫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6、《絕句》
宋·李清照
兩只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7、《春泛若耶溪》
唐·綦毋潛
幽意無斷絕,此去隨所偶。
晚風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際夜轉西壑,隔山望南斗。
潭煙飛溶溶,林月低向後。
生事且彌漫,願為持竿叟。
8、《青溪》
唐·王維
言入黃花川,每逐青溪水。
隨山將萬轉,趣途無百里。
聲喧亂石中,色靜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葦。
我心素已閑,清川澹如此。
請留盤石上,垂釣將已矣。
9、《終南山》
唐·王維
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
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
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
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10、《秋登萬山寄張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雲里,隱者自怡悅。
相望始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
時見歸村人,平沙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
11、《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12、《宿桐廬江寄廣陵舊游》
唐·孟浩然
山瞑聽猿愁,滄江急夜流。
風鳴兩岸葉,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維揚憶舊游。
還將兩行淚,遙寄海西頭。
13、《題破山寺後禪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但餘鍾磬音。
14、《登鸛雀樓》
唐·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15、《涼州詞》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16、《滕王閣詩》
唐·王勃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
閑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17、《登金陵鳳凰台》
唐·李白
鳳凰台上鳳凰游,鳳去台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破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18、《早發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19、《望廬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穎是銀河落九天。
20、《望天門山》
唐·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21、《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22、《黃鶴樓》
唐·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23、《楓橋夜泊》
唐·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
24、《竹枝詞》
唐·劉禹錫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情還有晴。
25、《題金陵渡》
唐·張祜
金陵津渡水山樓,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兩三星火是瓜洲。
古詩中的山水風光
1、《野望》
宋·翁卷
一天秋色冷晴灣,無數峰巒遠近間。
閑上山來看野水,忽於水底見青山。
2、《江上》
清·王士禛
吳頭楚尾路如何?煙雨秋深暗白波。
晚趁寒潮渡江去,滿林黃葉雁聲多。
3、《望廬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4、《春曉》
唐·孟浩然
春眠不學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5、《鳥鳴澗》
唐·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6、《竹里館》
唐·王維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7、《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8、《山中》
唐·王維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
9、《山居秋瞑》
唐·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10、《過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11、《飲酒》
東晉·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2、《巫峽》
唐·楊炯
三峽七百里,唯言巫峽長。
重岩窅不極,疊嶂凌蒼蒼。
絕壁橫天險,莓苔爛錦章。
入夜分明見,無風波浪狂。
忠信吾所蹈,泛舟亦何傷。
可以涉砥柱,可以浮呂梁。
美人今何在,靈芝徒有芳。
山空夜猿嘯,征客淚沾裳。
13、《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14、《滁州西澗》
唐·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15、《飲湖上初晴後雨》
宋·蘇軾
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9、領導辦公室字題字什麼內容好 一幅辦公室書法足矣
得慎重!勿糾結,掛畫吧。。。
10、誰有米公祠游記的文章
襄樊是我去過次數最多的城市,從1999年坐火車頭第一次到那裡,接著又去了好多次,累計住了半年之久。次數多了,對襄樊了解多了,就喜歡上了這個城市。
我的同學是火車司機,1999年邀請我去,住處在北部的公寓,離市區太遠,沒能到市裡多轉,只買點酸菜回來。但那時有種再去的念頭,因為,襄樊是有著2800年悠久歷史。襄樊自古以來就人傑地靈,諸葛亮在襄陽城西13公里處的古隆中寓居10年,傳為佳話的劉備「三顧茅廬」和膾炙人口的「隆中對」就發生在這里,聞名中外的《三國演義》120回中,有32回發生在襄樊。宋玉、杜審言、孟浩然、皮日休、張繼、李白、杜甫、米芾等一大批文人名士使襄樊大地更具人文底蘊。境內有國家級、省級風景區36處,其中古隆中為國家級4A風景區。金庸、馮驥才等專家學者評價襄樊為「中華腹地的山水名城,這才是一座真正的城!古老的城牆仍然完好,憑山之峻,據江之險,沒有帝王之都的沉重,但借得一江春水,贏得十里風光,外攬山水之秀,內得人文之勝,自古就是商賈匯聚之地,今天,這里已成為內陸重要的交通和物流樞紐」。 許多歷史事件的發生在這里,很值得去走一走。
2002年,我第二次到襄樊,工作之餘,常到飯店裡喝上兩杯那兒的酒,到漢江邊的大堤、碼頭慢步,吹吹風,看過往的船隻。去看 襄陽城。城池始建於漢;周長7公里;護城河最寬處250米,堪稱華夏第一城池,自古就有「鐵打的襄陽」之說。明人李言恭詩贊「樓閣依山出,城高逼太空。」如今,雄偉壯觀。古樸典雅的城地,與新近修復的仲宣樓昭明台等歷史名勝融為一體,交相輝映,城共有六座城門,即大,小北門,長門,東門,西門和南門。高牆飛檐,煞是壯觀,整個城池都和諧地融為一體,給人以古樸典雅的感受。襄樊市政府近年來下了很大功夫修復古城,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保持了襄陽古城牆古樸的原貌。
襄樊是個休閑的城市,環境很和諧,晚上到魚梁洲,坐在大排擋吃著大蝦,飲著啤酒,吹著江風,十分的愜意。襄樊有熱乾麵、黃酒、涼面,都很可口,尤其是愛吃辣的人,能飽口福。
我在那兒有旅行社的朋友,他們都很重感情,我們在這里,電台、報社和廣告公司的朋友對我們幫助,就是賓館、飯店的老闆也很熱情。這也是我喜歡這兒的一個因素。襄樊是很包容的城市,街上的人是很自由的,小胡同里經營小吃的多,街上有馬木在跑,也有少數民族在這里做生意,晚間在天橋上賣小飾件。政府幹預的很少。
很自由,就如同米芾,可能是延續下來了。他是著唐裝的人,我行我素,很有自己的個性。知道米芾,是因朋友尋元,他很推崇米大師。我到襄陽後,就祠中游覽。祠始建於元朝,明末毀於戰火,現存全部建築系清康熙至雍正年間重建。米公祠由三部分建築群體組成,中軸為主體建築亭、拜殿、碑廊、寶晉齋、仰高堂,總佔地面積為一萬二千多平方米。殿堂里珍藏陳列有米芾及宋四家大量的墨跡和石刻。米芾,字元章,擅詩文,工書畫,精鑒賞,酷愛收藏,多才多藝,廣通博貫,而其書畫的成就尤為突出。其書法得王獻之筆意,博取眾長,不守陳規,自成「沉著痛快」的「刷字」藝術的新風貌,被譽為一代宗師,與蘇軾、黃庭堅、蔡襄並稱為北宋四大書法家。其繪畫,創制了「米氏雲山」,應是繪畫藝術史上的先河。拜殿、寶晉齋內懸掛的匾額、楹聯琳琅滿目,「顛不可及」、「妙不得筆」、「與孟鹿門號兩襄陽書傳千古,共蘇黃蔡稱四巨子顛壓三人」等題詞,是後人對米芾書法及人物性格的高度評價。
中軸兩側為東、西石苑、苑內亭、台、榭廊高低錯落,參差有致,游魚滿塘。廊壁陳列著米芾、蘇軾、黃庭堅、蔡襄等書法石刻一百多塊,以及當代著名書法家為米公祠留下的墨跡石刻三十多塊。這些書法精品,是一座巨大的藝術寶庫。米芾愛石如痴,在東苑,有奇石館。
我去古隆中, 去「三顧茅廬」的都發生地。
「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廣而平坦;林不大而茂密。」這就是襄陽以西十三公里的古隆中山鄉秀。諸葛亮青年時期在這里隱居長達十年之久。諸葛亮當年活動遺跡:草廬、六角井、躬耕田、小虹橋、抱膝石、梁父岩等歷千年而安然。草廬很真實的再現了諸葛亮的生活場景,有種身臨其境之感。 隆中山、樂山、旗山三山環拱,隱若玦環。路回山隱隱,樹鎖晝陰陰。這里是憑吊諸葛亮,
傾吐情懷的地方。董必武有:「諸葛大名垂宇宙,隆中勝跡永清幽」的對聯。
導游講,全國武侯祠五處,這兒的柱子是懸空,也是一景。
我有時會到古街,去看書畫展,走在古街,彷彿時光倒流。我會走進小商品市場、服裝市場,去購物。晚上去看夜景,閃爍的霓虹燈,看襄樊人在人民廣場跳舞。
一晃,又有兩年沒去了,在襄樊的日子很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