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老君十四字養生決

老君十四字養生決

發布時間:2020-09-03 18:59:24

1、太上老君十四字養生決是什麼字體

由十四個冷僻字組成的這么一幅儼若天書的聯語,曾使多少遊人望之愕然,深以不得其解為憾。 結合自己的理解,對這幅楹聯從字形、讀音、字義諸方面,作了註解和說明。這個注釋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探討:
一、這十四個字都是按照道教經義,依六書構字中的會意之法,創造出來的而具有特定含義的字。 比如〔身寶〕字,讀作「玉」。因道家認為,精、氣、神是人身的三寶,其珍貴如玉,因之,以〔身寶〕取形,以「玉」取聲,賦予這個字的具體意義。再如〔身丹〕,即「爐」字。道教認為人身的陰陽交會,可以修煉內丹。所以〔身丹〕字的意義就是:人的本身就是寶貴的煉丹爐。
二、字義的引申及比喻。如〔天水井〕字讀「益」,這個字以「天」、「水」、「井」三部分組成,指人雜念俱消、形神歸一的極靜狀態下,上齶會產生一種津液,因其從上齶而下,比喻為天井之水,又因為這是道家在修煉養真功夫上取得的初步成效,所以引申以「益」字取聲取義。
三、注意體現道家修煉功夫方面的條理和次序。如上聯:〔身寶〕〔身丹〕〔丙火〕〔木石土〕〔心命〕〔千萬〕〔自家水〕,是指:內煉、築基、得葯三個方面及次序過程。而下聯〔正青〕〔人道寸〕〔人法心〕〔至成〕〔夭水井〕〔在人內〕〔九真〕則指:外行修德、以至見效丹成的次序與過程。以上略舉幾例,說明在注釋過程中所採取的方法和依據。
這幅聯語刻在古樓觀說經台老子祠大門內《道德經》碑石之側。上聯右上角標明「太上老君作」。其中七個字《康熙字典》中收有,其餘辭書都無從查考。但根據道士相傅,上聯讀作「玉爐燒煉延年葯」,下聯讀作「正道行修益壽丹」,是道家關於養生修煉的聯語。茲按照字的構造,結合道家修養丹法,試作探討釋義如下:
〔身寶〕讀音:玉〔yu〕:玉字是珍貴之意。家有珍貝為寶,天有日、月、星三光為寶,人有精、氣、神三品為寶。相傳老君對修煉丹法,以及宇宙自然之道有所研究,故造作此字。會意身內有寶,珍貴如玉。常人因凡情縈擾,恣情縱欲,而不能常保。故《道德經》第七十五章中說「民之輕死,以其求生之厚」。意即為人生由於有分外貪求,造成煩惱妄想,不覺輕失珍寶,以致疾病夭亡。故老君造此字教人固守三寶,恬淡世情,積精累氣,以求長生。
〔身丹〕讀音:爐〔LU〕:爐是冶煉的器具。道家的養生煉丹有兩種:采外葯(草、木、山石、銀、砂),安爐立鼎,以柴薪燒煉者為外丹,而此字是指煉內丹而言。從字的構成應理解為:以人身固有的精、氣、神,經過陰陽交會的作用,就可以煉就養生的真丹。道家《丹經˙悟真篇》鐾肪托吹饋趕勸亞坤為鼎器,次搏烏兔葯來烹」。人身如一小乾坤,既有煉丹的鼎器,也有煉丹的元素。〔身丹〕字反映了道家關於修養的基本方法。
〔丙火〕讀音:燒(SHAO):按張道忠注釋:一、內、火。一者,坎也,為水也;內者是身內有水、有火也。不燒柴薪,用自己身內水火,自燒煉去頑礦,要其靖正,丹砂燒煉自身心性,不能散失,得成大葯,便得長生不老之術也。這個解釋,與道家修煉丹法經義亦相符合。一者取其天一生水之意,比之時令,四季冬在尾,每逢冬至節到,寒冷至極,在天干為壬癸,在地支為亥子,在卦為坎,在四方為正北。按老君太極圖意,陰極生陽,故曰「冬至一陽生」。四時運行,陰極生陽。水者萬物之所伏生,喻人身亦有陰極生陽之理。所以每逢半夜子時,寢寐靜極,真氣沖動,腎水沸騰,豈不是天一生水么?火者在時令為夏,在四方為正南,在卦為離,在天干為丙丁,在地支為己午,在三光為日,在人身則為心神。故修煉家在天一生水,真氣沖動時,必須立即用心意招攝使其不致泄漏。道家《丹經》提到:火逼金行者,實即心火下降,腎水上騰,陰陽交會成為燒煉之意。
〔木石土〕讀音:煉(LIAN):此字由「木」「石」「土」組成。按道家陰陽五行的說法,木能生火,所以木是火源,石系金屬,金能生水,所以金是水源。道家《丹經》中說:「木為火之元神,金為水之元精。土能簇五行」。道家把物質中的金、木、水、火、土,比喻人的肺、肝、腎、心、脾。金、木、水、火,在四季各有旺、相、休、囚的不同變化,只有土屬中央,旺於四季。金、木、水、火皆依於土。所以說「土能生萬物」。道家《丹經》又稱土為「土釜」、「媒聘」、「黃婆」。意思是用人的心意來招攝人身內的水火,使之歸源,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元神、元精)。只有經過這樣的提煉,真氣才能正常運轉。
〔心命〕讀音:延(YAN):延字由「心」、「命」兩字組成。它含有延長壽命的意思。道家認為只有性(心)命雙修才能延年益壽。所以《丹經》中說:「只知修性不知命,這是修行第一病」。修性就是修養心神。寧心靜慮,使萬念俱空,心曠神怡。修命指的是修煉精氣,慎房事、戒淫慾,求得精滿氣足。又因為人的心神和精氣有緊密的聯系,如果心神不寧,精氣必然耗損,損之又損,壽命定會短促。故此字的意思是教人平日清靜神心,固守精氣,這才是延長壽命的根本,亦即道家倡導的養生之道。
〔千萬〕讀音:年(NIAN)字義:此字是由「千」、「萬」兩字組成。隱含依法修煉能夠達到長壽無極的意思。所以宋玉《高唐賦》有「九竊通郁,精神察滯,延年益壽千萬sui」之句。《宋書˙樂志三》雲:「今日樂相樂,延年萬sui期」。《莊子˙在宥》載,廣成子對軒轅黃帝講養生之道時說:「天地有宮,陰陽有藏,慎守汝身,物將自壯,我守其一,以處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sui矣,吾形未嘗衰」。「千萬」意喻長久,人如能依照老君養生之法,久持不懈地修養,就能身強體健,延長壽命。
〔自家水〕讀音:葯(YAO)字義:此字由「自」、「家」、「水」三字組成。這個〔自家水〕就是內丹的元素。道家經典《玉皇心印經》中說:上葯三品,神與氣、精。自、家、水者,即人體內之精液,為三品上葯之源泉,故道家《丹經˙悟真篇》中又說:「人人本有長生葯,只是迷途枉自拋,甘露降時天地合,黃芽生處坎離交」。〔自家水〕(葯)人不分賢愚,自家皆具有,只是常人因房事不慎,淫慾過度,以致「葯」源枯竭,多疾壽夭。因此,修煉家把清心寡慾、築基、煉精,作為養生最根本的功夫。
〔正青〕讀音:正(ZHENG)字義:張道忠註:「一、止、主、月,正者真也,一並止為正,主者注也,注月為青,青者東方之色也,五方之首,四正之初也,人能行真正不染邪曲為仙之本也」。張道忠的這個解釋,意義還比較隱晦。按此字的組成及含義,與上聯的〔身寶〕字相對仗。上聯的〔身寶〕字是明示人知身內有精、氣、神三寶,固守勿失,下聯的〔正青〕字,它是指人外行純一,止於正大光明,不染邪曲,以此作為修德之本。所以它有道與德、內與外對仗意義。「青」,在五行為木,木為青色,在四季為春,在四方為東,屬萬物生氣一方。又春為一sui之首,草木應春而生,枝??青蔥,隱含人循道養生,就能生機旺盛,如草木逢春,由此可見,〔正青〕字體現了修煉的不偏不邪,而且生意盎的意義。
〔人道寸〕:讀音:道(DAO)字義:此字由「人」、「道」、「寸」組成。「人」指人體。「道」指宇宙萬物運行的規律。「寸」是小的長度單位,喻「寸心」、「方寸」,即個人的心。整個字含有道法自然之意,就是寸心不離常理,寸步不違天道。上聯的〔身寶〕字喻陰陽交會之理,而〔人道寸〕字則是教人修煉時要順乎人身陰陽之道,使人常處於無邪思、無妄為的清靜狀態。可是一般人都因世俗影響,心神躁動,胡思妄為,精神昏瞶不清,四肢忙於非為,氣血循環不軌,陰陽失去調和,心神離鏨理自然之道。故此字教人要清靜心神,革除邪思妄為,循道而行,返樸歸真。
〔人法心〕讀音:行(XING)字義:此字由「人」、「法」、「心」組成。「人」還是指人體。「法」是師法的意思。「心」指人的心性而言。道家《清靜經》雲:「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人心本來是清靜的,然而不能保持者,是因私慾牽繞,此字是教人降心止念,寧心澄慮,取法自然清靜之意。修養家把此意稱之為還「本來面目」。又《陰符經》雲:「心生於物,死於物」。《定觀經》雲:「唯滅動心,不滅照心,但凝空心,不凝住心,有事無事,常若無心,處靜處喧,其志為一」。《大洞經》雲:「靜之為性,心在其中矣,動之為心,性在其中矣,心生性滅,心滅性現,如空無象,湛然圓滿」。《道德經》第十九章雲:「見素抱朴,少私寡慾」。以上講的都是絕去私慾,養我常靜常清之心。
〔至成〕讀音:修(XIU)字義:此字由「至」、「成」兩字合成。「至」是達到的意思,「成」是成功的意思,整個字喻有堅持不懈的意思和決心。以上各字已說明人身精、氣、神的珍貴,陰陽交會的至理,心、腎,即水、火的妙用。如能遵循自然之道,久持不懈,誠心修煉,就一定能夠成功。故道教《玉皇心印經》說:「回風混合,百日功靈」。其意就是收視返聽,經百日即可見修煉之效。
〔天水井〕讀音:益(YI)字義:此字由「水」「天」「井」組成。張道忠註:「〔夭水井〕者添也,滿也,是天井中有水也。長滿不缺為〔夭水井〕也。這是指人口中津液如天井之水,故人口中有水即活,七日口中無水即死,若人能津液常嚥之,可得虛其心,實其腹,便是長生之根本也」。此解釋基本符合老君修煉之法。所謂「天」、「井」、「水」者,是指人用功到虛極靜篤時,陰陽交會,心平氣和,只覺口內上齶有分外香甜的津液,自然由上降下,滋潤百骸。故《道德經》雲:「天地相合,以降甘露」。呂洞賓《百字碑》中說:「白雲潮頂上,甘露灑須彌」。講的都是這個道理。
〔在人內〕讀音:壽(SHOU)字義:此字由「在」「人」「內」三字組成。「人」指道家的所謂真身(修養家稱內產嬰兒)。「內」是指人身內的精、氣、神就凝成一種結晶物。故道教《丹經˙參同契》說金丹長成以後的形態是「類如雞子,黑白相扶,縱廣一寸,以為始初,四肢五臟,筋骨乃俱,彌歷十月,脫出其胞,骨弱可卷,肉滑若飴」。因它類若雞子,所以便叫丹,又因為它長成以後,和嬰兒一樣,所以又叫做「嬰兒」。但這時的丹在人身內,還沒有成熟,似婦妊娠,尚未分娩,所以是「在」「人」「內」,即〔在人內〕字。如果人身內成就此丹,便可長壽在望。
〔九真〕讀音:丹(DAN)字義:此字由「九」、「真」組成。「九」喻煉功長久,「真」是真實之意。此字古字匯中雖無從考據,但含義並不怪異,如泡製中葯就有「九蒸九曬」之說。這和修煉家所說修煉功成時,「九轉成丹」大意相同。所以道教《丹經》中說「三千功滿」。所謂「三千」就是三千天,將近九年。這里的「九」不能理解為絕對的九次或九年,確切地說,「九」就是「久」的諧音,隱喻長久不斷修煉。比如煉金,次數愈多,純度愈高。「煉丹」也必須是久修久煉,真丹才能煉就

2、怎樣能打出老子十四字養生訣的字體

音)正字:《篇海》之人切,音眞。太上復作亳州老君𥓓,張道忠添註:從一從止從主從月。正者,眞也,一倂止為正。主者,注也,注月為青。青者,東方之色也,五方之首也,四正之初也。正者,眞也。人能行眞正,不染制邪曲者,為仙之基本也。
非常道人解:字從一止主月,一止為正,月為陰,陰主靜也。意思是:一者道也,止者止於至善之地也,此至善之地者以靜主之也。正如《道德經》第四十五章所說:「清靜為天下正」是也。
(音)道字:《字匯補》都皓切,音道。太知上作,見《亳州老君𥓓》。
非常道人解:此字康熙字典只有注音,沒有解釋。字從人道寸。意思是:人的行為寸步也道離不開的就是道。上道下寸為導,意思是:人的行動離不開道的引導。

3、終南山的主要景區

翠華山山崩景區屬於翠華山山崩地貌區,面積73.24平方千米,以山崩地貌為特色。其山崩地貌類型之全,結構之典型,保存之完整,規模之巨大,旅遊價值之高,屬國內外罕見,素有「中國山崩奇觀」、「地質地貌博物館」之美稱。
2002年,翠華山山崩景區被國家旅遊局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區,是秦嶺終南山世界地質公園的核心景區。翠華山山崩地貌形成歷史悠久,山崩主體形成於西周時期。山崩遺跡規模在中國范圍內屬於最大者,在世界范圍內僅次於塔吉克的Usoi山崩和紐西蘭的Waikaremoana山崩,位居第三。其單個崩石的體積居世界第一。山崩地貌類型有堰塞湖、堰塞壩、崩塌石海和臨空面等。山崩造就了太乙觀星、風洞、冰洞、一線天、石牆、天塹石海、卧駝、卧虎守台、雙魚鬧海、金蟬脫殼、銀蟾負子等奇石異洞景觀。 南五台是秦嶺終南山世界地質公園佛教文化景區,屬於翠華山山崩地貌區,面積26.57平方千米,分為五台花崗岩景群和聖壽寺景群。景區內溝壑幽深,植物種類繁多,原始林帶保護完整,被稱為「博大的植物園」和「天然氧吧」。
南五台由灰白色中細粒花崗岩、片麻狀花崗岩等構成,斷裂與節理發育,韌性剪切帶特徵清晰,花崗偉晶岩脈多見。在構造和山崩作用下形成孤峰獨秀的送燈台,屈腿靜卧的犀牛石,峻拔凌霄的觀音台,勢若天柱的靈應台,如虎長嘯的老虎岩等,可謂是「構造地貌博物館」。 驪山是秦嶺山脈一個支脈,東西綿亘25千米,南北寬約13.7千米,海拔1302米,景區總面積63.23平方千米。山上石瓮飛瀑,溪水潺潺,動植物資源豐富,風谷紅葉景象萬千,自然風光旖旎。其溫泉享譽中外,溫泉的利用歷史長達數千年。2009年被評定為秦嶺終南山世界地質公園核心景區之一。
驪山是從燕山晚期上升形成的突兀在渭河裂陷帶內的一個孤立的地壘式斷塊山。新構造運動時期,驪山斷塊呈整體上升,並作北仰南俯運動,形成一個北高南低的斷塊。
景區主要地質遺跡有驪山形成時留下的斷崖、斷層破碎帶、斷層角礫岩、碎裂岩等;新近紀、第四紀地層剖面,元古代雜礫岩、侏羅紀河流相礫岩、不整合面等。 太平構造混合岩景區屬於冰晶頂韌性剪切帶與構造混合岩化區,面積122.13平方千米,分為黃羊壩構造跌水瀑布地貌景群、石門混合岩景群、月宮潭峽谷地貌景群和原始森林景群。曾是隋、唐王朝﹙公元615年﹚權貴觀花避暑的山水樂園。
景區以古元古代秦嶺群各類混合岩、岩脈充填、河谷侵蝕、瀑布跌宕美景為主,兼有原始森林廣布的峰嶺、懸崖,高山草甸等奇險景觀。 朱雀構造花崗岩景區屬於冰晶頂韌性剪切帶與構造混合岩化區,地處華夏龍脈、秦嶺之巔萬頃森林腹地,面積48.08平方千米。200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秦嶺終南山世界地質公園核心景區,2010年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為國家AAA級景區。公園有秦嶺梁、蘆花河、奇秀峰、龍潭子、冰河翠等景群,105個景點,鳥瞰景區地形,如人們傳說中的吉祥鳥朱雀在浩瀚群山之中飛翔。
朱雀景區主要地質遺跡有冰蝕瀑布、斷崖瀑布、斷崖殘峰、冰緣地貌、風蝕地貌、冰臼遺跡等。 王順山花崗岩峰嶺地貌景區屬於玉山島弧型花崗岩峰嶺地貌區,面積210.62平方千米。王順山因大孝子王順擔土葬母於此而得名,有「天下第一孝山」之稱。景區主峰玉皇頂海拔2239米,著名的藍田玉即產於此山東側。
景區主要地質遺跡為不同結構的花崗岩、捕虜體、花崗岩峰嶺地貌、球形風化、垂直節理、斷崖瀑布等。 藍田猿人是中華民族最遠古的根,今天的民族巨樹就是從這遠古的根上開始發芽的。
藍田猿人遺址是1963-1964年中國科學院在藍田進行新生代地層考察時發現的,最早發現直立人的下頜骨化石距今60-65萬年,公王嶺直立人頭蓋骨化石距今110-115萬年,被譽為20世紀60年代國際考古界的重大科學發現。出土的大量哺乳動物化石被界定為「藍田公王嶺動物群」。50餘件舊石器、二千多件動物化石和第四紀黃土剖面,為研究人類進化史、古生物學、古氣候學、古地質學及第四紀地質活動等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1982年,被列為第二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黑河景區位於西安周至縣境內,屬於秦嶺終南山世界地質公園南太白板塊碰撞縫合帶與第四紀冰川地貌區。景區面積447.78平方千米,由黑河、大蟒河、厚畛子、大樹溝等四部分組成。景區森林茂密,奇峰若雕,山水如畫,動植物資源豐富,大熊貓、金絲猴、羚牛等珍稀野生動物徜徉其間。一年四季景色宜人--春天山花爛漫,夏天密林蔽日,秋天紅葉滿山,冬天白雪皚皚。
景區既有太白山豐富多彩的第四紀古冰川地貌遺跡、綺麗壯觀處於自然狀態的高山草甸、原始森林;又有造山帶板塊縫合帶構造遺跡造就的峽谷綠水勝景,還有古棧道遺址和眾多古代名人遺留的人文景觀,令遊人賞心悅目,流連忘返。2009年成功晉升為秦嶺終南山世界地質公園黑河景區。 說經台主要殿堂有四,即老子祠、斗姥殿、救苦殿和靈官殿。配殿有二,即太白殿和四聖殿。山門兩側有鍾、鼓二樓,對峙相望。山門前,有石階盤道,蜿蜒而至台頂。山門西側不遠處有一石砌泉池,名為上善池,內有一石雕龍頭終年吐水不斷。
相傳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周至地區發生瘟疫,無葯可醫,死者無數。當時樓觀台的監院張志堅,晚上作了個夢,夢見太上老君告訴他說:「山門前有塊石板,石板下有泉水一眼,泉內有吾煉就之丹葯,可治民疫。」張監院醒來後覺得很奇怪,就命小道士在山門前尋找,果然在西邊的石板下,挖出一泉。張監院忙令人取水給患時疫的道士飲用,兩個時辰後疫病神奇地痊癒了。消息傳出後,遠近百姓都來取水治病,時疫遂退。三年後翰林學士趙孟頫來此游覽,聞聽此事十分驚奇,遂索紙筆大書「上善池」三字,取《道德經》「上善若水」之意。如今每逢廟會,香客仍爭飲此水以祛病延年。 說經台南面峻峰上,有一座八卦形的煉丹爐,傳為老子當年煉丹所用。
台的東南方有一個「仰天池」,傳為老子當年打鐵淬火的水池。池的附近有老子修真養性的「棲真亭」。
台的西邊有化女泉,是老子教訓弟子徐甲之處。傳說老子西遊途中將一具白骨點化成英俊少年徐甲,抵達函谷關後,老子將七香草點化成美女考驗他,徐甲經不住誘惑,剛要有所動作,被老子用手一指,立即現出白骨原形。幸有尹喜為其求情,老子方又點化白骨為徐甲,並用拐杖怒觸地面,美女遂化成一眼清澈的泉水。此泉清洌,至今尚可飲用。
台的東北方是老子墓,墓為橢圓形,冢方四米,佔地二十平方米,墓前有清代畢沅書「老子墓」碑石。 說經台北二里處為宗聖宮遺址。
臨觀遺址,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9株歷經千年仍然蓊鬱青翠、蒼勁挺拔的古柏。當地群眾尊稱為「樓觀九老」。其中有一棵樹傳為老子當年系牛所用,被稱為「系牛柏」。樹下留有元代所刻石牛一頭。西南隅有三棵樹,樹上結癭酷似三隻昂首展翅、活靈活現的蒼鷹,被人們稱之為「三鷹柏」。 樓觀台留存有不少珍貴的碑刻,如唐代歐陽詢撰書《大唐宗聖觀記碑》、載隸書《靈應頌》、蘇靈芝行書《唐老君顯見碑》、員半千隸書《唐宗聖觀主尹文操碑》,宋米芾行書《第一山》、蘇軾行書《游樓觀台題字》;元趙孟頫隸書「上善池」碑等。
最有名的還是高文舉所書《道德經》碑兩通。其字體介於石鼓文和大篆之間,書法勁力蒼古,風格絢麗,近看是字,遠看如花,字字珠璣,如梅花初放,被後人譽為「梅花篆字碑」。兩通碑側各有七個冷僻的字,為一般《字典》所不載,據稱為老君十四字養生訣,其意為「玉爐燒煉延年葯,正道行修益氣丹」。
古人雲:「關中河山百二,以終南為最勝;終南千里茸翠,以樓觀為最佳。」終南山樓觀台以其悠久的道教歷史、動人的神話傳說和眾多的文物遺跡,吸引著古往今來的信士遊客。 終南山峻拔秀麗,如錦綉畫屏、聳立在西安市之西南。翠華山距西安市30千米,以奇峰異洞、清池古廟著稱。因西漢元封二年(前109年)曾於山口(大峪口)建太乙官,故又稱太乙山。主要景點有太乙池、風洞、冰洞、翠華廟等。
太乙池為山間湖泊,傳為唐天寶年間地震造成,四周高峰環列,池面碧波盪漾,山光水影,風景優美。太乙池之西的風洞,高15米,深40米,由兩大花崗岩夾峙而成。洞內清風習習,涼氣颼颼,故稱風洞。風洞之北的冰洞,雖盛夏亦有堅冰,寒氣逼人。山中有一正岔水庫,瀉水時飛瀑傾流。由山下望去,素練懸空,氣勢磅礴,亦成一景。每年農歷六月初一至初三,翠華廟前皆有廟會。
南五台青翠峭拔,富產葯材,古人稱它為終南神秀之最。山頂有觀音、文殊、清涼、捨身、靈應5峰,俗稱南五台,以觀音台最著名。寶泉位於山腰,形如美玉,味似甜蔗,為品茗休憩之佳地。獨松閣亦位於山腰,因閣中有一株古松,故得此名。閣周鳥語花香,景色如畫,為覽勝之佳地。觀音台又稱大台,位於獨松閣之上,有隋國光寺遺址。此台視角開闊,北眺八百里秦川,令人胸襟為之一開,心曠神怡。 圭峰山俗稱尖山,包括紫閣、大頂、凌雲、羅漢諸峰,峭麗挺拔,形如圭玉,故稱圭峰山。
附近主要景點為高冠瀑布。瀑布位於高冠峪內,落差超過20米,急流飛濺,直下深潭,響聲如雷。唐岑參有詩雲:「岸口懸飛瀑,半空白皚皚。噴壁四時雨,傍村終日雷。」這是高冠瀑布真實而形象的寫照。瀑布上游巨石突兀,環繞而成一潭,稱車廂潭。潭清見底,細石如鱗,歷歷可數,為尋幽探奇之佳地。瀑布下游流勢平緩,形成一湖。水面波平如鏡,湖周青山似屏,為嬉戲野營之佳地。 南夢溪,西安南110千米,210國道1047千米附近,是自然景區,未開發,可自由進出觀光。
終南山的南夢溪,風景最好,生態也沒被破壞,野生動植物資源非常豐富,清水瀑布到處都是,有很多千年古樹、奇花異草絕峰怪壁,溪水石潭,隨處可見,
氣候濕潤溫和,森林茂盛,百草蔥郁,古木參天,四季鳥語;林中藤蘿纏繞,隱天蔽日,山風過境,林濤陣陣,不絕於耳,峽谷眾多,層岩疊嶂,溪水石潭,靜影沉壁。

4、養生六字決的正確讀音是什麼呢?

六字訣自古有之,可不是現代人創編的。最好自己用心體會每個字和自己身心的感應,由自己來定讀音。別人提供的終究只是「像那麼回事」,你自己掌握了的才能「是這么回事」。

5、太上老君的養生訣對聯「玉爐燒煉延年葯,正道行修益壽丹。」確實遺留於哪些地方?有

對聯內容的奧妙太深,作為一個凡人,我認為在玉制來的煉爐中提煉延年益壽源的丹葯,在正道修行可增加丹葯的效果,甚至在正道修行的本身超過延年益壽的丹葯的效果。一點愚見請指正百。有在修度煉方面的高人給我也引見一下,有事相求。謝謝!
7

與老君十四字養生決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