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老年人創業與養生

老年人創業與養生

發布時間:2020-09-03 08:52:09

1、老年人如何四季養生?

一、春季

春季乍暖還寒,氣候多變,忽冷忽熱,俗有「春天猴兒面,一日變三變」之說,時而風和日麗,春光明媚,時而冷風陣陣,寒氣襲人,故春風春雨與健康有關。

穿著「宜春捂」,早春宜保暖。防風禦寒。衣服要慢慢地減,不要一下子就換上薄衣服。另外,要暖足凍頭,就是說棉鞋最好不要急著換,要暖腳,與此相反,帽子可以不用再戴了。晨練的時候不要出大汗,因為春季人體血氣活和,經脈舒暢,肌膚鬆弛,人體陽氣易發泄,所以要保護陽氣,適宜小運動量,出汗多會耗心血,損陽氣,對身體健康體不利。

睡覺「宜早起」,氣溫逐漸回升,「宜夜卧早起,廣步於庭」。

居室」宜衛生」,室內勤打掃。置物要有序。

飲食「宜清淡」,春季利於失精血,化津液。食宜溫。有助扶陽氣,機體興旺。

防病「宜緊弦」,傳統醫學認為:「百草回芽,百病發作」,就是說,春天容易舊病復發。春天由於溫暖多風,適宜於細菌、病毒等微生物的繁殖和傳播,因此,春天外感較多,對身體虛弱的老年人來說,更應引起重視。

二、夏季

夏季晝長夜短,暑氣灼人,老年人耐受力弱,適應性差,生活活動與外界環境的平衡容易遭到破壞,因而容易中暑,發生多種疾病,產生不測,所以更要安全度夏。

情緒「宜防躁戒怒」, 盛夏陽光強烈、天氣酷熱,加上人體陽氣旺盛,容易使人心煩急躁,老年人在酷熱的天氣里,一定要讓情緒處於平靜狀態,不可過度勞累、激動。良好的心態是身體最好的調節劑,可防止「五臟內火」的滋生。

飲食「宜清淡、營養,科學用膳」, 濕熱的環境為各種細菌生長繁殖提供了好的條件,由於老年人胃腸功能弱,夏季飲食一定要講究衛生,不可吃腐爛變質食品,冰箱內食物必須經高溫加熱後方可食用。食物要以溫、軟、清淡為宜,不可過多地吃冷、肥、膩的食品,不可飲食過量。若出現由於飲食不當引起的嘔吐腹瀉,應立即到醫院治療。

生活「宜有序」,起居「宜有常」,應夜卧早起,參加晨練,不可貪涼。

睡眠「宜充足、防風」,夏季是人體心火旺、肺氣衰的季節,起居方面要適當地晚些睡覺、早些起床。清晨空氣新鮮,起床後可到戶外參加一些適當的體育活動,對增強體質頗有益處。中午要適當睡眠,保持精力,但由於天熱出汗毛孔擴張,機體易受風寒侵襲,所以不可露天或在樹下睡眠。夏季晝長夜短,且因燥熱,一般人睡得晚因而要用午睡來補充,但不可在涼風處和堂風口處及電扇旁午睡。 著裝「宜寬松舒爽」,夏日服裝為求簡單、單薄,透氣性好,款式上應寬松舒適,色彩要素雅大方,質地上能吸汗透氣,內衣褲要一天一換。

三、秋季

秋季的氣候處於「陽消陰長」的過渡階段,先是秋陽肆虐,溫度較高,到「白露」過後,雨水漸少,天氣乾燥,晝熱夜涼,氣候寒熱多變,一些老年人由於自身調節能力減弱,這時往往就會出現一些相應的症狀,使老年生活質量大大下降。因此,老年人如想在秋季保持健康、延緩衰老,在秋季的生活、行為就應與氣候變化相適應,以免秋天肅殺之氣對人體產生不良影響。

精神上「宜安定」,減少思慮情緒。降低秋季之肅殺之氣對人體的不良影響,維持心理平衡,注意解郁散結,保持歡樂情緒。

飲食「宜清潤」,飲食調理以防燥擴陰、滋腎潤肺為准,少用椒、蔥韭、蒜等辛燥食品。多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甘蔗、乳品等柔潤食物,強調暖食,禁忌生冷。

睡覺「宜早卧早起」,早卧以順應人體陰精的收藏,以養「收」氣;早起以順應陰氣的舒長使肺氣得以舒展,睡眠時間稍延長,免受凋零冷落之象的影響,也可減少小血栓的形成。另外,為增強體質,耐寒鍛煉從秋天就可以開始了。

衣著「宜秋凍」不宜早加衣,使肌體逐漸適應寒冷氣候,增強抗病能力。注意秋燥「,秋季天氣乾燥,老年人如果飲水少、長卧床、少活則易生便秘;高血壓病人發腦溢血,危及生命,所以要多吃水果蔬菜等。也可早上起床後揉腹一次,揉50下左右就可以了。

四、冬季

冬三月是閉藏的季節。天氣寒冷,氣候乾燥,河水結冰,田地凍裂,是陰盛陽衰的現象,冬季養生要順應體內陽氣的潛藏,以斂陰護陽為原則。老年人易受風寒,要避寒就暖,應以養精蓄銳為主,內心有什麼事也要往好處想,冬天養生以養「藏」氣為主。

著裝「宜防寒保暖」, 老年人血液循環功能較差,如果室溫過低,老人的手腳就很容量凍傷;而如果室溫過高,內外溫差過大,又很容易感冒,老年人一定要隨時注意保暖防病。衣服盡量穿得寬暖,棉鞋要稍稍大一點,在鞋底的墊上均勻地撒一層生附子末,然後用棉布縫好,放在鞋裡,這樣可預防凍瘡,使雙腳氣血流通。

生活「宜有節」,起居「宜有常」,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等太陽出來了再起床。早睡是為了養人體陽氣,保持溫熱身體,遲起是為了養陰氣。

飲食「宜進補」,多吃高蛋白和維生素食物,並適時進補。葯補不如食補,陽虛之人多吃羊肉、雞肉、牛骨髓;陰虛之人多吃鴨、鵝肉,以補虛益氣,養胃生津。

天氣晴朗「宜鍛煉」,冬季遇到好天氣時可適當進行戶外鍛煉,以補陽光照射不足,增強體質;在冷空氣中鍛煉,可增加神經調節機能,提高抵抗力,但不宜出大汗以防感冒,大風、大霧、雨雪惡劣天氣,不可去戶外。

初冬時節,一些傳染病很容易流行,其中對老年人威脅最大的莫過於流行性感冒。為了有效地預防流感,在流感流行期間盡量避免去影劇院、商場等公共場所,居室內部要常通風,床頭經常擺放幾只橘子或一小瓶薄荷油,也可用米醋熏房間,這樣可祛除病毒。有一民間驗方可以提高禦寒能力、減少發病,即用大棗10個、生薑5片每晚煎茶喝即可。

心理衛生「宜講究」,冬季許多疾病發生發展或惡化都與人的心理狀態息息相關,因此應避免憂傷、焦慮、緊張等不良因素刺激,老年人應保持樂觀、愉快情緒。

另外,講一下冬季老年人養生六不宜:1.不宜夜間憋尿;2.不宜門窗緊閉;3.不宜蒙頭睡;4.不宜飲酒禦寒;5.不宜取暖失度;6.不宜小疾不治。

2、有哪些老年人創業項目

創業要首先擁有良好的心態,一定的啟動資金。當然最重要的還是一個好的項目。要找准市場,選對項目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管是在哪裡,衣食住行都是很多人選擇的傳統項目,但是這樣的店大街小巷上隨處可見,競爭是非常激烈的。好項目不但要市場競爭,而且要潛力大,見效快。動漫行業就是最新興的行業不僅有廣闊的市場,還有國家政策扶持,前景一片光明。開動漫店投資小,回報率高、操作簡單、風險小,因而許多創業者選擇了開動漫店。

3、老年人應該怎樣養生?

4、老年人養生有什麼秘訣?

人到中年,很自然地琢磨這樣一個問題:怎樣才能健康長壽?最近德國科學家總結了26種養生方法,認為中年人如能認真按此方法去做,將可能益壽延年。

1.測體重

要注意體重,過於肥胖會減少你的壽命。採用一種簡單的計算方法,即用你身高的平方除體重.所得數如超過25為超重。例如你的身高是1.70米,用1.70~1.70。結果是2.89。如果你的體重是75公斤,用75÷2.89,結果是25.95。正常指數是20-25。

2.不抽煙

抽煙會使你壽命平均減少10年。在40-50歲間死亡的人,30%是因患與抽煙有關的病而致命,因抽煙而患肺癌、支氣管炎的占總患病人數的9%,有20%的抽煙者患心力衰竭。但若在50歲以前戒煙,你仍可恢復健康。

3.少喝酒

對某些人來說,酒有著特殊的危險。如抽煙的人,酒又喝得很多,其患食道癌的危險可能增加44%;酒能增加患肝癌、口腔癌和喉頭癌的可能性;酒可升高血壓,從而導致心臟病和腦卒中。

4.控脂肪

每天脂肪攝人量不得超過總熱量的30%,也不可少於15%。高脂肪飲食可導致肥胖症、心臟病和高脂血症。

5.忌亂性

性生活不能亂。撇開有患艾滋病和性病的危險不談,多個性夥伴會造成心理壓力.並使生活失去節奏。

6.淡名利

不能不顧健康,不惜代價地去追求升遷發跡。過分緊張勞累和不安定的生活是影響壽命的一個重要因素。

7.擇居處

醫生們發現,生活在一種不適宜你的環境里,會經生病或煩惱,中年人應盡量改善居處條件或不輕易改變你已適應的選職業。應從事你喜歡做又能勝任的工作,否則你的職業對你的壽命將會帶來不良的影響。

8.避車禍

車禍是人的第四大殺手,死亡率僅次於心腦血管病、癌症和呼吸道疾病。

9.勿自憂

消極的情緒(緊張、焦慮、憂郁、沮喪)會使人生病。不要老去想生活中那些悲哀和苦惱的事,尤其是死亡、事故和疾病等等。

10.應結婚

結婚有配偶的人,早死率比獨身者、喪偶和離異者明顯要低。

1 1.心情舒暢

中年人工作繁忙,思想壓力大,因而易多愁善感,造成中年情緒不穩,成為多種疾病的誘發因素。古人雲:「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因此中年人要學會調節情緒,凡事想得開、忍得住、放得下,豁達大度,性格開朗,心情自然舒暢,這對身心健康非常有益。

12.多果菜

維生素A、維生素C和維生素E有保護身體健康的作用。每天至少應食用400克水果和蔬菜(不包括土豆)。

13.多纖維

含豐富纖維素的食品是維生素和礦物質的一個重要來源。食物纖維有助於消化,益於你少患甚至不患胃腸道疾病。

14.多進鈣

魚、杏仁、綠色蔬菜和奶製品(脫脂奶)都含豐富的鈣,應多吃。中年人應注意補鈣。

15.重澱粉

(碳水化合物)澱粉能保護你不受病菌感染,能預防心臟病和癌症。你的食譜上必須有麵包和米飯,也可每天吃80克小扁豆或土豆。

16.常吃魚

吃魚能延年益壽。魚脂肪少,而且多為人體所必需的脂肪。多吃魚能增強人的免疫功能,提高防病抗病能力。

17.少吃鹽。

每天食用比身體所需量多10倍的鹽,就有患高血壓和心臟病的危險,對有慢性腎病、肝病的中年人更是不利。

18.少咖啡

咖啡同心臟病的發病有著直接的聯系。每天喝6杯咖啡的人,死於心力衰竭的風險可增加3倍。

19.少吃糖

糖不僅會毀壞你的牙齒,而且會加大患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壓諸病的危險。

20.多運動

據臨床統計,當前中年人早逝以心腦血管病為多堅持適度的運動可使大腦中樞神經和植物神經調節正常,增強心肺功能,促進血液循環,使機體獲得更多的氧,並能影響血脂成分,從而延緩血管老化硬化。運動方式可因人而異,如騎車、快走、健身、跑、游泳、爬山、打球等。

21.勞逸平衡

中年人事業心強,他們為了工作,常常加班加點,夜以繼日。然而,機體承受的壓力是有限的,如果超過一定限度,很容易會積勞成疾。所以,應該中年人在緊張的工作之暇,要學會合理的休息和調整,並保證每天充足的睡眠時間,以便精力充沛地工作和學習。不要只顧事業而自損健康。

22.平衡膳食

食物對健康和醫療的作用,自古以來就被重視。過飽、過飢會損害脾胃正常機能。偏食、夜間用腦不加餐等,可造成維生素、蛋白質、氨基酸缺乏,促使早衰。因此,要採用我國營養科學界推薦的膳食指南,即「食物要多樣,粗細要搭配,三餐要合理,飢飽要適當,甜食不宜多,油脂要適量,飲酒要節制,食鹽要限量。」

23.避免肥胖

肥胖是加速衰老的因素之一,肥胖的人易患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膽結石、癌症等。常言道:少年長胃,青年長肉,中年長腰。可見,人到中年更應重在預防肥胖。中年防胖除堅持適度運動外.尤應注意少吃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晚餐不宜吃得太飽,一般以七八分飽為宜。

24.定期檢查

不少中年人自認為身體健壯,與醫葯無緣,這種麻痹思想要不得,據統計,許多疾病會「神不知鬼不覺」地侵人人體的肌體,有些甚至達到相當嚴重的程度,自己還難以察覺。如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隱性冠心病、糖尿病等就是如此。所以,每人半年或一年進行一次全面健康檢查,這樣不僅可以及早地發現許多疾病,而且還能接受醫生的指導,開展健康活動和施行相關的保健措施。

5、老年人創業是否是好主意?

創業是有風險的,需要決策、企業家才能以及各種市場、財務知識等。而老年人的知識結構會落後、思維能力會下降,與思維活躍的年輕人相比,他們其實並不適合創業。

而所謂老年人才,何謂老年人才,其實並無統一標准,無論如何,他們終究是老年人。

現在老年人安坐家中,能防住各種騙子的騙,已經算是跟得上時代了。讓他們走出家門,走向市場,怎麼識別風險呢?而且,對老年人來說,不談知識,單就體力上而言,創業也太辛苦了。很多人不想早九晚五、每周五天上班,就去創業,結果變成了早五晚九,全年無休。

還有很多人幻想著開一家花店、書店、咖啡店,或者去麗江開客棧,真開了才發現,各種瑣事,並不浪漫。

即便這些事情都沒了,平時搬個東西、熬個夜,對老年人來說,也並不輕松。閃了腰、扭了腿、摔了跤,不但要年輕人來照顧,還會多花醫保。本想自力更生,結果得不償失,反而徒添負擔,老年人心裡又怎麼過意得去?

所以,老年人出來創業,可能不是一個好主意。

不過,我們還是應該保持客觀與理性:老年人退休後工作,恐怕是一個無可避免的必然。

按照專家預測,中國65歲及以上老年人占總人口的比例在2015年達到10%,並將繼續提高到2030年的18%,2050年的33%。這就意味著2個年輕人就要撫養一個老年人。

這會導致兩個後果,一是養老金會入不敷出,二是隨著撫養比的增加,勞動就會更值錢,這就意味著養老金會相對勞動貶值。簡言之,就是有的人養老金可能會不夠花,得再出去工作掙錢來補充。

來源:鳳凰網

6、老年人如何養生保健

1、生活要有規律。早睡早起,中午小睡,每天要有6小時的zd睡眠時間。
2、每天要有一定的時間不在空調房裡,讓身體冒汗,以排泄體內的毒素。要注意每天大便。
3、不要成天看電視,要看一會兒以後,站起來伸伸腿、走動走動,喝喝茶,保持關節的活動。
4、吃的方面:菜蔬以清淡為主,如:拌海帶、熗毛豆子、回拌黃瓜、拌西紅柿、香菇炒青菜、瘦肉炒苦瓜、牛肉燒土豆、答絲瓜炒雞蛋、多吃冬瓜湯(去濕的)。水果以西瓜為主。
5、如果血壓高,切勿輕易減葯或停葯,要在醫生指導下認真服葯。

7、想要開一家老年人養生館,是自營好還是加盟好?

現在很多人選擇自主創業了,有單打獨斗的也有選擇進駐品牌,但不論是哪一種,都得要從自身的實際出發才行,選擇加盟的話,就會少許多的後顧之憂,而且養生館不僅要靠口碑還要靠技術,新入行的沒人帶,很容易夭折,口碑,其實就是一種品牌效應,這個需要積累,如果自己創造一個新品牌,在面對已經非常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如何打造出自己的品牌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了。整店輸出式的加盟,簡單易復制,能夠實現輕松創業。
中葯蠟療作為年為數不多的新穎獨特的新療法,不收任何加盟費,免費負責指導,培訓,包括門店如何選址裝修、產品知識等等。與廣發創業者共同發展。

8、年輕人和老年人的養生方式有什麼不一樣?

我覺得年輕人和老年人都應該保持的生活習慣如下:

1、拒絕熬夜,按時睡覺,最好呀,23點以前就睡覺,年輕人呢,就少玩點手機,不熬夜聊天,不熬夜追劇打游戲,老年人呢,身體機能本來就跟不上了就更加不要熬夜打麻將,23點以後是肝臟排毒的時間,毒素排不出去,大腦又得不到充分的休息,身體自然就差了。

2、少喝飲料,少吃過冷食物。現在隨處可見的飲料店就知道我們日常隨手一杯的飲料的消耗量有多大了,但含糖量過高的飲料對我們身體百害而無一益,除了會讓我們發胖之外還有提高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風險。當然老年人嘗嘗鮮、年輕人偶爾嘴饞也能理解,但適當少喝唄。

3、少吃零食、少吃夜宵。有句話是說病從口入,禍從口出,咱們呀,好好吃飯,吃三餐,加工食品還是少吃為好。有條件的自己做做飯。

至於年輕人和老年人養生方式最大的區別我覺得就在於運動方式上了吧。

畢竟老年人身體硬體跟不上,所以選擇的運動也相對比較溫和,比如中年阿姨們的廣場舞、能適當的出出汗還能聊聊天,社交和運動並存的優秀活動哈,爺爺伯伯們可以下下象棋,打打兵乓球,還能耍耍太極拳延續一下咱們的特色文化呢。

年輕人的運動的話就會更加劇烈一點,比如打籃球踢足球阿,還有堅持的馬拉松和夜跑,游泳什麼的。

不過運動這方面,只要選擇自己喜歡並且能堅持下去的,什麼方式都行。

9、老年人如何養生

多吃芹菜、豆腐,適量喝些醋,對身體有益。盡量不要吃
豬肉,動物內臟,雞蛋,尤其是鯉魚的卵要慎重。
參考資料:醫生的建議

高血壓飲食治療原則

血壓病人的飲食治療,是以減少鈉鹽、減少膳食脂肪並補充適量優質蛋白,注意補充鈣和鉀,多吃蔬菜和水果、戒煙戒酒、科學飲水為原則。
①飲食宜清淡:提倡素食為主,素食方式可使高血壓患者血壓降低。因此高血壓患者飲食宜清淡,宜高維生素、高纖維素、高鈣、低脂肪、低膽固醇飲食。總脂肪小於總熱量的30%,蛋白質占總熱量15%左右。提倡多吃粗糧、雜糧、新鮮蔬菜、水果、豆製品、瘦肉、魚、雞等食物,提倡植物油,少吃豬油、油膩食品及白糖、辛辣、濃茶、咖啡等。
②降低食鹽量:吃鈉鹽過多是高血壓的致病因素,而控制鈉鹽攝入量有利於降低和穩定血壓。臨床試驗表明,對高血壓病人每日食鹽量由原來的10.5克降低到4.7—5.8克,可使收縮壓平均降低4—6毫米汞柱。
③戒煙、戒酒:煙、酒是高血壓病的危險因素,嗜煙、酒有增加高血壓並發心、腦血管病的可能,酒還能降低病人對抗高血壓葯物的反應性。因此對高血壓病人要求戒煙戒酒,戒酒有困難的人也應限制飲酒。
④飲食有節:做到一日三餐飲食定時定量,不可過飢過飽,不暴飲暴食。每天食譜可做以下安排:碳水化合物250—350克(相當主食6—8兩),新鮮蔬菜400—500克,水果100克,食油20—25克,牛奶250克(毫升),高蛋白食物3份(每份指:瘦肉50~100克,或雞蛋1個,或豆腐100克,或雞、鴨100克,或魚蝦100克。其中雞蛋每周4~5個即可)。
⑤科學飲水:水的硬度與高血壓的發生有密切的聯系。研究證明,硬水中含有較多的鈣、鎂離子,它們是參與血管平滑肌細胞舒縮功能的重要調節物質,如果缺乏,易使血管發生痙攣,最終導致血壓升高,因此對高血壓患者,要盡量飲用硬水,如泉水、深井水、天然礦泉水等。
益於降壓的食物

我們這里所介紹的保健食物.應該說既是大眾喜愛食用,容易找到的食物,又是性有所偏,對高血壓具有某些治療功效的食物。大致概括起來,有這么幾類:
① 葉菜類:芹菜、茼蒿、莧萊、汕菜、韭菜、黃花菜、薺萊、菠菜等;
② 根莖類:茭白、蘆筍、蘿卜、胡蘿卜、荸薺、馬蹄;
③ 瓜果、水果類:西瓜、冬瓜、西紅柿、山楂、檸檬、香蕉、水果、紅棗、桑椹、茄子;
④ 花、種子、堅果類:菊花、羅布麻、芝麻、豌豆、蠶豆、綠豆、玉米、蕎麥、花生、西瓜子、核桃、向日葵子、蓮子心;
⑤ 水產類:海帶、紫菜、海蜇、海參、青菜、海藻、牡蠣、鮑魚、蝦皮、銀魚;
⑥動物類及其他:牛奶(脫脂)、豬膽、牛黃、蜂蜜、食醋、豆製品、黑木耳、白木耳、香菇。

10、老年人一定要養生嗎?

並不單單是老年人,其實現在從空氣到飲水,飲食,都不是很健康的,其實並不是養生,而是為了更好的生存,科技和社會的發展,是要犧牲掉一些東西的,人要適應環境,就必須從自己開始改變,過的更有質量

與老年人創業與養生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