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現代人養生午覺幾點

現代人養生午覺幾點

發布時間:2020-09-03 01:27:30

1、早上幾點起床最好啊?

我們該如何確定早上的健康起床時間呢?其實可以根據中醫養生的學問來判斷,其實我們人體器官在每個時辰都在進行不同的工作,要麼工作,要麼休息。比如說如膽、肝、肺這些器官,是在晚上的11點到凌晨5點之間排毒養經的,這是在我們深度睡眠中進行的。而從早上5點開始,我們的大腸就會接著開始排毒,這個時間就是適合排便的時間,站在排毒的驕傲度,那麼就會在每天的5:00-7:00之間排便是很好的。所以我們可以認為這個時間段也是起床的最佳時間,但最好不要早過5點,另外最好不要超過7點,這樣可以方便腸道更好的排毒,身體可以更加健康。

健康起床時間應遵循兩個原則。
1

我們已經了解到最佳的起床時間,大約是早上7點之前。但這是有前提的,局勢前一天我們應該是10點前上床睡覺的。如果你做不到每天十點睡覺,那麼為了保證8個小時的睡眠時間,你的最佳起床時間可以往後推移。我們說的5-7點起床好是對於睡得早的人而言的,所以,如果你睡得早,十點前就睡了,那麼七點左右起來,去排個宿便,這是很健康的,如果你的沒有辦法,睡得晚,那麼也是可以向後推遲的,但最好注意早睡早起。

2

判斷最佳的起床時間,除了要保證規律的睡眠,最關鍵的還要保證自己睡眠充足,讓身體休息好再起來。我們常說的說最佳的睡眠時長是8小時,也是因人而異的,有些人精力旺盛,可能6小時早已休息足夠,而有些人相對精力不足,會需要更長的睡眠時間來休息,達到9-10小時都是可能的。
另外如果你最近有心事沒有睡好,或者白天身體太過勞累,你就可以適當妨延長一下睡眠時長,如果你睡滿了八小時,醒來後還是覺得很累,這就表示你需要再睡一會了,但睡覺再舒服,不能貪睡,自己休息沒休息好,每個人心裡應該有個數。

睡眠對我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我國有龐大的失眠人群,我國失眠率高達38%,這是很驚人的。為了我們的健康著想,睡眠應該養成好的習慣,每天定時定點休息,睡前沖個熱水澡,或能幫助你迅速進入夢鄉。一般來講,每天10點睡覺,7點起床是最健康的,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個人狀況以及近期是否勞累過度來決定自己幾點起來,但也要注意不能貪睡。

2、晚上幾點睡,早上幾點起來最好?

個人建議。

夏天 10. 6
冬天 10. 7

3、早上幾點起來最好呢?

醫生建議: 晚上10 :00前最好上床休息,中午盡可能睡半小時到一小時的午覺(午睡一小時抵過晚上睡三小時),年輕人一天至少要睡足八小時! 晚上9-11點為免疫系統(淋巴)排毒時間,此段時間應安靜或聽音樂。 晚間11-凌晨1點,肝的排毒,需在熟睡中進行。 凌晨1-3點,膽的排毒,亦同。 凌晨3-5點,肺的排毒。此即為何咳嗽的人在這段時間咳得最劇烈,因排毒動作已走到肺;不應用止咳葯,以免抑制廢積物的排除。 凌晨5-7點,大腸的排毒,應上廁所排便。 凌晨7-9點,小腸大量吸收營養的時段,應吃早餐。 療病者最好早吃,在6點半前,養生者在7點半前,不吃早餐者應改變習慣,即使拖到9、10點吃都比不吃好。 半夜至凌晨4點為脊椎造血時段,必須熟睡,不宜熬夜。

4、晚上幾點睡覺好?

人的一生大約三分之一的時間在睡眠中度過,睡覺是我們再正常不過的生活作息,充足的睡眠能幫助人們恢復體力和腦力、舒緩壓力,進而維持機體正常運轉。對於睡眠時間來說,太長或者太短對我們的身體都是有影響的,如果長期睡眠時間不足,那麼可能會讓人的智商暫時性下降,甚至有神經衰弱的風險。如果睡眠時間過長,這樣不僅會對我們的健康沒有任何作用,而且會影響我們的生物鍾運轉,增加肥胖的風險,甚至可能會使患上糖尿病、心臟病的風險增加。

晚上幾點睡覺,第二天才精力充沛?老中醫:三個時間段養生很重要

第一個時間段:子時

子時指的是晚上11點到次日1點。如果在子時熬夜,就會消耗掉剛生發起來的陽氣,對人體極為不利。子時睡覺養生法之機,從臟腑的角度來講,也是養人的「膽氣」。「凡十一臟取決於膽」,若膽氣沒有生發起來,會影響到其他臟腑的功能。生機若養不住,人就會昏昏欲睡。因此,睡好子時覺,從養生的角度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睡眠養氣血,尤其子時睡眠,對於養氣血十分重要。睡眠對女性來說其作用不亞於任何養生養顏佳品。夜間睡眠是女性身體得以補養陰血「充電」的最好機會。中醫提倡「靜養陰」,女性要靠睡覺來維持靜的狀態。另外,女性養生還講究「以血為用」,睡眠質量高,則會氣血充盈。

第二個時間段:丑時

丑時指的是凌晨1點到3點。據《黃帝內經》子午流注十二時辰養生法上講:子時和丑時屬膽經肝經當令,此二時排毒最佳。人在子時入眠,膽方能完成代謝;反之,日久子時不入睡者面色青白,易生肝炎、膽囊炎、結石等一類病症。丑時肝經當令,「肝藏血」,《黃帝內經》講:「卧則血歸於肝」,丑時仍未入睡者,肝經便無法完成廢血代謝,日久不睡者,面色青灰,情志倦怠而燥,易生肝病!肝膽排毒不暢必會呈現於面部,各種痘痘,毒素沉澱導致面部暗黃發黑,毛孔粗大等等一系列問題也會接踵而來。

有人早上起來發現自己上火了,臉上長痘,或是口腔潰瘍、眼睛麥粒腫。這可能是因為丑時沒能睡覺,或者沒有進入深度睡眠。沒能養足肝陰,就會導致肝火、膽火兩旺。肝膽之火傳到胃裡,臉上容易長痘,牙齦容易腫痛或潰瘍;肝膽之火傳到肺里,鼻子上容易長痘,或出現黑頭,酒糟鼻;肝膽之火傳到脾,則有口腔潰瘍;肝膽之火傳到心包,則出現舌頭潰瘍。

第三個時間段:寅時

寅時指的是凌晨3點到5點。此時肺經最活躍,肺經當令,這時肺經把氣血輸布到全身各處,把全身的氣血從新做一次分配,這個活動必須要在深度睡眠中進行,如果這個時候總做夢,就會給大腦分配更多的氣血,早上起床就會覺得身體特別累。如果氣血不足,肺經怎麼分配都分配不過來,這時候人就特別容易醒。所以3-5點經常醒來的人,氣血應該是嚴重不足的。

睡眠時間過長過短都不行,那麼睡眠時間控制在幾個小時對我們的身體最好呢?其實睡眠時間沒有固定的,需要根據年齡來確定睡眠所需要的時間。一般情況下嬰兒是十五個小時左右,處於生長發育期的青少年則是十個小時左右,成年人和老年人八個小時左右就可以了。但無論大人還是小孩,在上述的三個時間段里一定要有充足的睡眠。擁有良好的睡眠質量對我們的長壽有一定的幫助,因為睡眠質量的好壞和時常與壽命的長短是存在關聯的,擁有良好的睡眠會讓我們的身體更健康,更容易長壽。

5、早上幾點起床對身體好處

人的一生中,將近三分之一的時間是用於睡覺的。剛出生的嬰兒幾乎每天要睡20個小時;即使成年後,每夭至少要睡6~7小時。但是,睡眠時間的長短也因人而異,有的人睡眠時間長,有的卻少得出奇。不管睡眠時間長短如何,睡覺看來是人必不可少的行為。但是,科學家們至今還不能確切地回答人為什麼要睡覺的問題。最普遍的觀點認為睡覺有兩個功能:第一是消除體力疲勞,第二是消除精神疲勞。另有一種觀點認為,睡眠的主要功能是恢復大腦的疲勞。還有一種觀點,認為人的睡眠根本沒有恢復體力的作用,僅僅是人們打發黑夜的多餘的本能行為。以上數種觀點究竟孰是孰非,目前還難以定論。由於腦內控制睡眠的神經環路極為復雜,這就給揭示睡眠的秘密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2、高效的睡眠方式
人生有不少時間均在床上渡過,如何實現高效率的睡眠,而避免影響脊骨發育和日常生活呢?
轉換睡姿:很多人睡覺慣用同一姿勢,其實保持不同的睡姿才是正確的睡眠方式,同時在日常生活中亦要讓肩部和頭部的肌肉得到適量的運動。例如側睡是一種很常見的睡姿,但長年累月側向同一邊睡覺,而且轉身不多,就可能會造成左右肩膊肌肉的拉扯得不到平衡,甚至促成睡落枕。愛仰睡的人應將應注意腰部要貼近床褥,讓肌肉和脊骨得到更佳的休息。
床褥要舒適:彈簧松垂的床褥會讓脊椎骨壓陷,扯緊脊椎骨節之間的韌帶,而太硬的床褥又會令身體只得幾點受力,其他虛位欠缺承托。一張好的床褥應該軟硬適中,隨身體的曲線緊貼虛位,保持脊骨的S形。選擇床褥因人而異,體型較重的人需要選擇較硬的床褥,身型嬌小的則可以選較軟的床褥。
飲食習慣好:你有很好的飲食習慣,少油、少鹽、少肉、多蔬果;你每天補充維他命,有規律的運動,早睡早起不熬夜。一整天下來,大部份的時間都感覺不錯。

睡好午覺:但在午餐和晚餐中間,你會覺得頭昏腦脹,思路緩慢,好象也不太能集中精神,這是人正常的生理反應。不是嬰兒、老年人或病人才需要午睡,愈來愈多的證據顯示,在經過半天的活動之後,有一股力量會驅策我們休息一下。早在遠古時代,祖先為了躲避午後的暑熱,會小憩片刻以保持體力。專家們發現,人類的身體傾向兩段式睡眠,一次在晚上,中心體溫和清醒程度會同時下降;另一次發生在下午,但程度較輕微。不管晚上睡眠是否足夠,一天之中會想小睡片刻,是人類正常的生物需要。如果前一晚睡眠不足,那麼困意恐怕會濃到無法抵抗。

3、如何正確睡午覺
健康的午睡以15~30分鍾最恰當,午覺睡太久,起來會有輕微的頭痛、全身無力的感覺,還容易打亂生理時鍾,影響正常晚覺。如果要午睡,要養成每天定時定量的習慣。午睡最好的時間是在早上睡醒之後的8小時,以及晚上睡覺前的8小時,也就是一天活動時間的中間。即使在那個時間不覺得困,也可以稍做休息,午睡的習慣要持之以恆。歷史上有許多名人有午睡的習慣,愛因斯坦就認為,每天午睡幫助他提神醒腦,使他更有創造力。拿破崙則因為有長期失眠,習慣用午覺來補充精力。英國名相丘吉爾在二次大戰期間,靠白天補充睡眠,恢復體力,以肩負國家重任。他曾說過:「你有時候必須在午餐和晚餐之間睡一覺,我經常脫了衣服爬上床休息。別以為午睡會耽誤工作,這是愚蠢的想法,相反,休息之後,你可以增加工作量。甚至你可以將一天當做兩天用,至少是一天半。」他很多篇鼓舞民心士氣的精彩演說,就是在午睡後,口述而成的。愛迪生也是喜歡把一天分成兩半來使用的人,他認為晚覺過長很浪費時間,所以他用午睡來取代部分的晚覺。午睡可補充體力,恢復精力。但有的人精力旺盛,不想午睡,也不需要特別勉強。午睡需求各有不同存在差異,可根據自己的生理反應適當選取,或午休或小憩片刻。
下面再說說關於晨練:
被傳統醫學奉為經典的《皇帝內經》,在闡及動機保健養生時,開宗明義地指出:「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拆,無憂乎陽,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大意就是:冬季氣候寒冷,草木凋零,是萬物生機潛伏閉藏的季節,此時正是人體養藏的最好時刻,應注意保護陽氣,養精蓄銳,做到早睡晚起,以待日光。
春冬季早晨活動或晨練,「必待日光」,古人的這種保健理念,非常具有科學性。
首先,現代氣象觀測學就證明,每天的日最低氣溫一般出現在凌晨5時左右,因而,冬季的日出之前,天氣是非常寒冷的。此時外出鍛煉,易受「風邪」侵害,極易患傷風感冒,也易引發關節疼痛、胃痛等病症;身體的外露部位如手部、臉部(尤其是雙耳),也易受凍。一般待太陽出來半個小時後,晨寒就開始緩解。
其次,冬季晨練,人們普通喜歡在草坪、樹林、花草等綠色植物生長的地方進行,以為這些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利於人體吐故納新。殊不知,植物的葉綠素只有在陽光的參與下才能進行光合作用,如果晨運在日光之前,陽光還沒照射到葉片上,一夜沒有進行光合作用的植物附近,非但沒有新鮮氧氣,相反倒積存了大量二氧化碳,這顯然不利於身體健康。
第三,據專家研究,冬季後半夜經常會出現近地面逆溫層,使得空氣污染物在早晨6點前後最不易擴散,成為空氣污染的高峰期,晨練的最好不要去湊「這個」熱鬧。而當太陽出來,地表溫度升高後,近地層污染物便向高空擴散。
當然運動前的准備也很重要:可先喝一杯白開水或牛奶、豆漿,最好吃點麵包、餅干之類的東西;然後在室內走動走動,活絡一下關節、肌肉,待太陽出來後,覺著有明顯暖意時,再外出。

6、晚上幾點睡覺最好

如果能夠做到,9點左右最好。不過現代人11點就不錯了

與現代人養生午覺幾點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