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跟中葯養生有關系的

跟中葯養生有關系的

發布時間:2020-08-27 12:19:26

1、中成葯與養生

在中醫師的指導下可以服用中成葯,如果自己看說明書服用,可能會有不良的後果。切切

2、談對《中醫葯與養生保健》的認識

養生百保健的內容非常寬泛,中國從古至今對養生保健也在不斷的探索發展。養生保健大致包括四季中的生活起居、飲食調養、身體鍛煉、精神度養護、克服不良習慣、注意生活節制等方方面面。按照中醫養生理論和方法,重要的是順時養生。順時就是順四時而適寒暑內。這是中醫養生一條極其重要的原則,人體適應四時陰陽變化規律,才容能發育成長,健康長壽。

3、養生理療跟中醫養生有什麼區別?

你的問題是這樣的:理療和中醫抄分別來養生的區別
理療是中醫襲學的一部分;是分支,理療養生是用理療的手段
中醫養生百是可以用中醫學的所有分支范圍來
理療養生好學,多藉助器械,工具,再學手法
中醫養生不好學,是一整套知識度體系。

4、葯補與養生有哪些聯系?

葯補要根據具體情況,予以辨證,選用相應的葯物補益:

常用滋陰葯:有沙參、天冬、麥冬、玄參、石斛、五竹、百合、枸杞子、女貞子、旱蓮草、電板、鱉甲;常用中成葯有六昧地黃丸、大補陰丸等。

助陽葯:有鹿茸、海狗腎、蛤蚧、冬蟲夏草、巴戟天、淫羊藿、仙茅、肉蓯蓉、補骨脂、胡桃、杜仲、菟絲子、韭菜子等;常用中成葯有金匱腎氣丸等。

補氣葯:有人參、黨參、太子參、黃芪、山葯、自術、甘草、大棗、黃精等;常用中成葯和方劑有四君子湯、補中益氣湯、參苓白術散、生脈散等。

補血葯:有熟地黃、何首烏、當歸、白芍、阿膠、桂圓肉、桑椹子等;常用中成葯和方劑有四物湯、歸脾湯、當歸補血湯等。

心陰虛:常用葯物有天冬、麥冬、玉竹、玄參、生地、丹參、當歸、柏子仁、首烏、枸杞子、龜板等;常用中成葯或方劑有天王補心丹。

心陽虛:常用葯物有人參、附子、肉桂、黃芪、白術、炙甘草等;常用中成葯和方劑有參附湯、四逆湯。

心氣虛:常用葯物有黨參、黃芪、茯苓、炙甘草、人參、五味子等;常用中成葯或方劑有四君子湯、養心湯等。

心血虛:常用葯物有當歸、熟地、白芍、桂圓肉、棗仁、柏子仁、胎盤等;常用中成葯或方劑有歸脾湯、硃砂安神丸等。

肺陰虛:常用葯物有麥冬、天冬、生地、沙參、玉竹、黃精、百合、阿膠、天花粉;常用中成葯或方劑有沙參麥冬湯、百合固金湯等。

肺氣虛:常用葯物有人參、黨參、太子參、黃芪、紫河車、蛤蚧、胡桃、冬蟲夏草、炙甘草等;常用中成葯或方劑有六君子湯、人參蛤蚧散等

脾氣虛:常用葯物有人參、黨參、太子參、黃芪、白術、山葯、扁豆、薏苡仁、茯苓、大棗、炙甘草等;常用中成葯或方劑有參苓白術散、補中益氣湯等。

脾陽虛:常用葯物有乾薑、附子、益智仁、肉豆蔻、砂仁、白豆菜、川椒等;常用中成葯或方劑有桂附理中湯、附子理中丸等。

肝陰虛:常用葯物有生地、熟地、白芍、首烏、山萸肉、女貞子、旱蓮、枸杞、龜板、黑芝麻等;常用中成葯或方劑有一貫煎、杞菊地黃丸等。

肝血虛:常用葯物有生地、熟地、白芍、首烏、阿膠、紫河車、雞血藤、枸杞子、酸棗仁、川芎、大棗等;常用中成葯或方劑有四物湯、歸芍地黃湯。

腎陰虛:常用葯物有熟地、首烏、生地、枸杞、五味子、女貞子、旱蓮草、天冬、玄參、山萸肉、龜板、鱉甲、紫河車等;常用的中成葯或方劑有六味地黃丸、左歸丸、知柏地黃丸等。

腎陽虛:常用的葯物有附子、肉桂、鹿茸、仙茅、淫羊藿、菟絲子、巴戟天、肉蓯蓉、杜仲、海狗腎等;常用的中成葯或方劑有金匱腎氣丸、右歸丸等。

5、所謂的五行養生是什麼?和中醫養生有什麼區別?

五行養生主要值得是我們中國古時候的人堆認識世界的說法,而中醫養生則是在古老哲學的養生方法之下,進一步的奠定了中醫的養生方法。

在古代的時候有一種說法,如果一個人生病了,就極有可能是這個人的五行缺了什麼,例如說這個人五行卻金木水等等說法,而在古時候,具體的五行則是提現在金木水火土上面。

如果在古代的時候你被人說是五行缺火,那你可能會容易患有心血管病,冠心病和高血壓動脈硬化等等疾病,在老年的時候還可能會發生腦出血。

如果在古代的時候被人說是五行缺木,那你可能會容易患有肝膽方面的疾病,而且容易患有高血壓和中風等過敏性的疾病,五行缺木的人還很容易在老年的時候患有精神系統失調的年痴呆症等。

如果在古代的時候被人說是五行缺土的話,那這個人可能會容易經常的腹痛,腹瀉,偶爾該發生一兩個水腫,在時候比較濕潤的時候還會氣虛等等。

而如果是五行缺金的話,這個人就可能會患有燥熱性疾病,例如會經常咳嗽,和慢性支氣管炎等等,並且還會經常的發生便秘等等。

但如果是五行缺水的話,那就可能會患有水腫,腰痛和不孕症等關於腎的疾病,因為五行缺水的人經常會陽氣不足,所以還會患有命火不足的疾病等等。

而現在的中醫養生只是將它更進一步,並且將說法說的更加通俗易懂罷了,但是在治療的手段上面會比古代的治療手段更加的先進,雖然他們各有不同,但卻都有養生健體的功效,雖然中醫講究的是有「有諸內者,必行諸外」。

6、需要一篇有關中醫葯養生保健之類的論文

<本草綱目>中的常用小葯方
1. 腋下狐臭 可用薑汁塗搽,可斷根或用或田螺一個,塞入巴豆仁一粒,待殼內有汁水流出即以搽患處,堅持此方可斷根
2. 中葯毒 可用薑汁解
3. 刀斧內傷 可用生薑嚼爛敷傷處
4. 食蟹中毒 可用干蒜煮汁服下
5. 染須發 可用蝌蚪,黑桑椹各半斤瓶中封固,百日化泥,取塗須發,永黑如漆
6. 臉上黑斑 可用白僵蠶末,水調塗搽
7. 乳汁不通 可用木蓮兩個,前豬蹄一個,煮爛連汁服,一日即容可通乳
8. 牙齒出血 可用淡竹葉煎濃汁含漱

7、中醫食療與養生的關系

養生:調理亞健康,用中醫的話來講就百是讓自己的身體五臟六腑處在一個相對平衡的最佳狀態,稱之為度陰陽平衡。
中醫食療:中醫講究不治已病治未病,知將病扼殺在萌芽狀態以避免形成星火燎原道之勢。但往往這個「未病」很難讓人重視,明明身體好好的,說這有專問題,那有問題。食療能很好的讓人接受其效果,不會有太大抵觸。
所以食療是養生的最佳途屬徑

8、中葯食療與養生的有關資料

養生可以聽下《國學堂》-梁東對話徐文斌baidu一下可以下載來聽聽

9、中葯養生的有什麼?

「人是有可能被累死的,許多疾病也是『累』出來的。當人類基本上控制了烈性傳染病之後,因為過度疲勞而導致的體質下降與疾病就成為現代人的首要敵人了「。醫學專家曾這樣說。

科學家曾做過如此試驗:把一條筋疲力盡而酣然入睡的狗的血液輸入另一條狗,居然使後者很快就「疲勞」而熟睡不醒;把一條活潑清醒的狗的血液輸入另一條疲乏入睡的狗,使後者即刻清醒、疲乏頓消。

我國古代早有「積勞成疾」的事例。據統計表明,過度勞累的確可以摧殘健康,使生命早夭。據有關調查發現,中國科學院的不少專家等多因長年疲勞而致英年早逝,其平均壽命只52歲,甚至更低。如今社會競爭日趨激烈,生活壓力越來越大,「勞累」已日益成為普遍現象。人們因忽視其嚴重後果而至釀成大患時,已悔之晚矣。因此,要隨時注意過度疲勞(亞健康狀態)的表現症狀,當您工作、生活中疲乏時要注意勞逸結合,不妨享用抗疲勞葯膳方,或許給您精神放鬆、疲勞頓消的感覺。

天門冬蘿卜湯

原料:天門冬15g,蘿卜300g,火腿150g,蔥花5g,精鹽3g,味精、胡椒粉各1g,雞湯500ml。

製作:將天門冬切成2-3mm厚的片,用水約2杯,以中火煎至l杯量時,用布過濾、留汁備用;火腿切成長條形薄片;蘿卜切絲。鍋內放雞湯500ml,將火腿肉先下鍋煮,煮沸後將蘿卜絲放入,並將煎好的天門冬葯汁加入,蓋鍋煮沸後,加精鹽調味,再略煮片刻即可。食前加蔥花、胡椒粉、味精調味,佐餐食。

功效:止咳祛痰,消食輕身,抗疲勞。常食能增強呼吸系統功能,增強精力,消除疲勞。

蓯蓉鮮魚湯

原料:鮮魚肉400g,肉蓯蓉15g,白菜、胡蘿卜、粉絲、豆腐、醬油、料酒、味精、胡椒粉各適量。

製作:將鮮魚肉切薄片;肉蓯蓉、胡蘿卜切成小薄片備用。鋁鍋內加水(或火鍋),放人醬油、料酒、精鹽、味精,將魚片、肉蓯蓉、白菜、豆腐、粉絲等一同放入煮熟,再加入胡椒粉調味即成,食魚肉、飲湯。

功效:補腎強精,消除疲勞,調節人體功能。適用於腎精不足,性功能減退等症。

鮮蓮銀耳湯

原料:干銀耳lOg,鮮蓮子30g,雞湯1500ml,料酒、精鹽、白糖、味精各適量。

製作:把銀耳發好,放一大碗內,加雞湯 1500ml蒸1小時左右,待銀耳完全蒸透取出,雞湯留置待用。將鮮蓮子剝去青皮和一層嫩白膜,切掉兩頭,捅去心,用水氽後仍用開水浸泡(鮮蓮子略帶脆性,不要泡得很爛);再燒開雞湯,加入料酒、精鹽、味精、白糖,將銀耳、蓮子裝在碗內,注入雞湯即可。吃蓮子、銀耳,喝湯,每日1次。

功效:滋陰潤肺,補睥安神。適用於心煩失眠,乾咳痰少,口乾咽干,食少乏力等症。健康人食之能消除疲勞,促進食慾、增強體質。

雙參肉

原料:鮮人參15g,海參150g,瘦豬肉250g,香菇30g,青豌豆、竹筍各60g,味精、香油各適量。

製作:將海參發好,切塊;香菇洗凈、切絲;瘦豬肉洗凈,切小塊;竹筍切片。將以上 4料與人參、青豌豆一齊放沙鍋內,加清水適量燉煮,以瘦豬肉熟爛為度,加入味精、精鹽、香油即可。每日吃1~2次,每次適量,每周2劑。

功效:大補氣血,強壯身體,消除疲勞。適用於久病體虛不復,或年老體衰,精神萎靡,身體疲倦等症。

丁香火鍋

原料:丁香6g,蛤蜊肉200g,魚丸lOOg,墨魚2條,蝦仁lOOg,雞湯4碗、粉絲、芹菜、凍豆腐、蔥、精鹽、味精、葡萄酒各適量。

製作:將蛤蜊肉、蝦仁洗凈,備用;魚丸切片;墨魚除去腹內雜物,洗凈後在開水鍋里速燙1遍,然後切成二片;粉絲用熱水泡軟,切成幾段;芹菜切成十段,凍豆腐切成小塊,蔥切小段。將以上各料先各放一半人鍋,湯也加入一半,並可加入適量葡萄酒及少量精鹽,旺火燒5~6分鍾後,即可趁熱吃,邊吃邊加。佐餐食。

功效:丁香具有強烈的芳香氣味,有興奮強身作用。當身體疲勞時,食丁香火鍋能使人精神振奮,增強全身活力,消除疲勞。

鴿蛋桂圓枸杞湯

原料:鴿蛋5隻,桂圓肉lOg,枸杞lOg,遠志3g,棗仁3g,當歸6g,白糖適量。

製作:將原料洗凈放人鍋內,加入適量的清水,慢火煮至鴿蛋熟後,放人白糖即可食用。

功效:補腎,養心,安神。鴿蛋性味甘平,含優質蛋白與脂肪,並含少量糖分、多種維生素,易於消化吸收。主要用於腎虛所致的腰膝酸軟,疲乏無力,心悸失眠等症。

杞汁滋補飲

原料:鮮枸杞葉lOOg,蘋果200g,胡蘿卜150g,蜂蜜15g,冷開水150ml。

製作:將鮮枸杞葉、蘋果、胡蘿卜洗凈切片,同放人攪汁機內,加冷開水製成汁,加入蜂蜜調勻即可。每日l劑,可長期飲用。

功效:強身壯陽,美顏,抗疲勞。枸杞葉味甘性平,能補腎益精,清熱明目止渴。在工作過於勞累及運動過量時飲用,能消除睏倦疲勞,恢復元氣,增強健康。

刺五加五味茶

原料:刺五加15g,五味子6g。

製作:將刺五加、五味子同置茶杯內,沖入沸水,加蓋悶15分鍾即可。當茶飲,隨沖隨飲,每日l劑。

功效:補腎強志,養心安神。適用於腰膝酸痛,神疲乏力,失眠健忘,注意力難以集中等症。現代研究發現,刺五加含有五加苷、左旋芝麻素、多糖等。有較好的抗衰老、抗疲勞及強壯作用。能增強體力或智力,提高工作效率,並具有調節神經系統功用。此茶配以具有養心益智的五味子,有較好的益智強心,養心安神功效。

與跟中葯養生有關系的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