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孫思邈的養生長壽方法哪幾種?
根據孫思邈的《千金方》和《攝養枕中方》,從中總結出孫思邈養生長壽的13種方法,廣為流傳:
發常梳:將手掌互搓36下令掌心發熱,然後由前額開始掃上去,經後腦掃回頸部。早晚做10次。經常做這動,可以明目袪風、防止頭痛、耳鳴、白發和脫發。
目常運:合眼,然後用力睜開眼,眼珠打圈,望向左、上、右、下四方;再合眼,然後用力睜開眼,眼珠打圈,望向右、上、左、下四方。重復3次。搓手36下,將發熱的掌心敷上眼部。強化眼睛,糾正用眼錯誤。
齒常叩:口微微合上,上下排牙齒互叩,無需太用力,但牙齒互叩時發出聲響。輕輕鬆鬆慢慢做36下。通上下顎經絡,幫助保持頭腦清醒,加強腸胃吸收、防止蛀牙和牙骹骨退化。
漱玉津:口微微合上,將舌頭伸出牙齒外,由上面開始,向左慢慢轉動;一共轉12圈,然後將口水吞下去。之後再由上面開始,反方向再做一下。口微微合下,這次舌頭不在牙齒外邊,而在口腔里,圍繞上下顎轉動。左轉12圈後吞口水,然後再反方向做一次。吞口水時,盡量想像將口水帶到下丹田,可以強健腸胃,延年益壽。
耳常鼓:手掌掩雙耳,用力向內壓,然後放手,應該有卜一聲。重復做10次。雙掌掩耳,將耳朵反折,雙手食指頂住拇指,再用力彈向後腦風池穴十下,「卟卟」有聲。這動作每天臨睡前後做,可以增強記憶和聽覺。
面常洗:搓手36下,暖手後以後上下掃面。暖手後雙手同時向外圈。這動作經常做,可以令臉色紅潤有光澤,同時不會有皺紋。
頭常搖:雙手叉腰,閉目,垂下頭,緩緩向右扭動,直至恢復原位為一次,共做6次。反方面重復做6次。可令頭腦靈活,防止頸椎增生。
腰常擺:身體和雙手有韻律地擺動。當身體扭向左時,右手在前,左手在後,在前的右手輕輕拍打小腹,在後的左手輕輕拍打「命門」穴位。反方向重復。最少做50至100下。強化腸胃、固腎氣、防止消化不良,胃痛、腰痛。
腹常揉:搓手36下,手暖後兩手交叉,圍繞肚臍順時針方向揉。當自己的身體是一個時鍾。揉的范圍由小至大,做36下。可幫助消化、吸收、消除腹部鼓脹。
攝穀道:吸氣時提肛,即將肛門的肌肉收緊。閉氣,維持數秒,直至不能忍受,然後呼氣放鬆。無論何時都可以練習。最好是每天早晚各做20至30下。
膝常扭:雙腳並排,膝部緊貼,人微微下蹲,雙手按膝,向左右扭動,各做20下。強化膝頭關節,所謂「人老腿先老、腎虧膝先軟。延年益壽,由雙腳做起。
常散步:挺直胸膛,輕松地散步。最好心無雜念,盡情欣賞沿途景色。俗話說:「飯後走一走,活到九十九」。散步是有益的運動。
腳常搓:右手擦左腳,左手擦右腳。由腳跟向上至腳趾,再向下擦回腳跟為一下。共做36下。兩手大拇指輪流擦腳心湧泉穴,共做100下。常做這動作,可以治失眠、降血壓、消除頭痛。
2、睡眠養生之道
改善失眠的有效方法
1、建議使用牛奶催眠:那麼在牛奶當中含有的色氨酸是人體八種必需的氨基酸之一,它不僅有抑制大腦興奮的作用百,還含有能使人產生疲倦感覺的作用。它是體內不可缺少的氨基酸之一,一杯牛奶中的含量足夠起到使人安眠的作用,可使人較快地進入夢鄉。
2、還有就是水果催眠這些都是對患者的身體有幫助的:過度疲勞而失眠的人,臨度睡前吃蘋果、香蕉等水果,可抗肌肉疲勞;若把桔橙一類的水果放在枕邊,其香味也版能促進睡眠。
3、再者就是大棗催眠:這對人們的身體既有補的作用,還可以給患者改善失眠症狀。大棗味甘,含糖類、蛋白質、維生權素C、有機酸、粘液質、鈣、磷、鐵等,有補脾、安神的功效。每晚用大棗30~60g,加水適量煮食,有助於入眠。
4、進行適當體育鍛煉。
5、保持樂觀開朗的心態。
6、飲食以清淡為宜。
3、古代名醫孫思邈,健康又長壽,他的養生秘訣是什麼?
發常梳。將雙手掌互搓數次,令掌心發熱,然後10指向後,由前額開始用手疏頭發,經後腦至回頸部。早晚各做數次。頭部有很多重要的穴位,經常做梳頭動作,可以明目,防止頭痛、耳鳴、白發和脫發。
齒常叩。口微微合上,依次叩門齒、左側臼齒、右側臼齒,各30-50次。叩齒時,不用太用力,但牙齒互叩時須發出聲響。輕輕鬆鬆慢慢叩。叩齒一面方面可鍛煉自己的精神集中的能力,一方面通上下顎經絡,幫助保持頭腦清醒,加強腸胃吸收,防止蛀牙和牙退化。漱玉津。口微微閉合,舌頭從門齒中間開始,沿左、下、右、上的方向(女士先沿右、下、左、上的方向轉,不過,方向轉反了也沒有關系)轉三圈然後舌尖點依次點下鄂、上顎和門齒縫50次(過去講72次)。目常運。第一個方法是合眼或閉眼均可,用眼珠轉圈,先左、上、右、下順時針方向轉,然後眼珠逆時針轉圈。
兩掌使勁把雙耳掩上,用力內壓,然後放手,應該有「噗」的一聲重復做10下;二是雙掌掩耳,將耳朵反折,雙手食指勾住中指,以食指用力彈後腦風池穴10下,要噗噗有聲。這動作要在每天臨睡前做,可起到增強記憶和聽覺的效果。一是雙手互搓數十次後,用雙手心上下敷臉;二是兩手搓熱手後,雙手同時向外摩臉。經常做這個動作,可以令臉色紅潤有光澤,同時不會有皺紋。頭常搖。雙手叉腰,閉目,垂下頭,緩緩向右扭動,直至恢復原位為1次,共做6次。反方向重復。這動作經常做可以令頭腦靈活,防止頸椎增生。
腹常揉。搓手36下,手熱後雙手交叉,圍繞肚臍順時針方向揉。就好像自己的身體就是一個時鍾。揉的范圍要由小到大,做9-36下。這動作可以幫助消化和吸收,消除腹部鼓脹。雙腳並排,膝部緊貼,人微微下蹲,雙手按膝,向左右扭動,各做20下。
這些動作可以強化膝頭關節,所謂「人老腿先老,腎虧膝先軟」。要延年益壽,得由雙腳做起。輕松地散步的時候,最好心無雜念。
4、最好的養生方法是睡覺 養生覺應該怎麼睡好
每天保證八小時睡眠。有可能中午小息一小時左右僅此而已。
5、求兩篇關於睡覺養生的文章…謝謝
睡眠養生的方法編輯
改善睡眠環境
營造清新整潔的卧室環境
如果你認為單單這幾樣東西選對了就能有健康的睡眠,那就是大錯特錯了,因為睡眠不但和這幾項有 關,更和卧室的環境也有密切的聯系。
【綠色環保】
首先,選用"綠色環保"型用品。房屋、裝潢、傢具、電器以及各種生活物品的選取、使用、維護都應符合環保要求,尤其是在購買時,一定要嚴格按照環境質量標准,認真挑選,盡可能做到無毒、無害。選擇環保的裝飾材料和家居用品。
【空氣清新】
選擇有窗子並朝陽的房間作為卧室。窗子不宜太大,而且床頭不要擺在窗下。白天,陽光直射在床上,利用紫外線的威力去除被子上的細菌。天氣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量為卧室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的清新。另外,可以選用一些空氣凈化產品,像一些竹炭包、竹炭抱枕等,都可以幫助你凈化室內的空氣。
【溫度適宜】
卧室適宜的室溫是18~20攝氏度,空氣濕度在60~70%左右。這樣的溫度濕度也有利於床墊本身的衛生狀況。
【不要噪音】
安靜的環境是良好睡眠的基礎。因此,在卧室中盡量不要擺放復雜的電器設備。卧室遠離廚房和衛生間的戶型比較適宜。如果家人經常入睡困難,還要在選擇鬧鍾、空調等時注意靜音功能。
【講究衛生】
要講究室內環境衛生並且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洗勤曬被褥、衣物,合理使用清潔劑、消毒劑。同時,要 增強室內環保意識,提高對居室污染的警覺,發覺室內有異味,或者感覺精神不振、經常感冒、免疫力下降等現象,尤其是出現清晨起床時惡心憋悶、頭暈目眩以及不吸煙卻經常感到嗓子不適、呼吸不暢時,應盡快對室內環境進行技術檢測,並及時採取措施。
【美化居室】
在室內養花種草不僅能夠綠化、美化居室環境,還可抵禦室內有害物質的污染。比如仙人掌、仙人球能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有害氣體,釋放出氧氣及負氧離子;吊蘭可對二氧化碳、二氧化硫、過氧化氯等揮發性氣體進行有效吸收;蘆薈能吸收大量的甲醛;常春藤、菊花能分解存在於地毯、絕緣材料、膠合板中的甲醛和壁紙中的二甲苯;薄荷不僅能抵抗臭氧,還有殺菌作用。
床品助你營造甜蜜舒適的睡眠環境
床具的舒適度直接影響睡眠的深度。枕頭和床品越舒適,你會睡得越香甜。更近一步說,舒適的床上用品決不僅僅是單純意義上的家居必需品,更是我們心靈的歸宿,是我們在潛意識中無比依賴的避風港灣。所以,必須通過舒適的床品來打造一個優質的睡眠和一個放鬆的心情。達到睡眠養生~
枕頭
依據人體工學設計,軟硬適中的枕頭才能保證頭部和頸部的肌肉能夠得到充分的支撐,獲得適當的放鬆。
◎選擇人性化的設計
仰卧、側卧、俯卧三種睡姿應該搭配不同類型的睡枕,使頭、頸、脊柱可以保持水平,讓肌肉充分放鬆。市面上有許多枕頭,可以根據你喜歡的睡眠姿勢提供各種支撐。一般來說,如果睡眠時仰面向上或側面睡,可以選擇硬一些的枕頭,如果你頭朝下睡,則軟一些好。選一款人性化設計的枕頭,讓你無論側卧還是仰卧都可以舒適而眠。輕輕鬆鬆睡眠養生!
◎選擇喜歡的材料
選擇哪種填充材料完全是個人喜好。羽毛枕頭相對於其他枕頭更適合頭的形狀,但可能導致過敏反應,如哮喘或鼻炎。乳膠枕頭則沒有這種後顧之憂,而且還是一種非常生態環保的材質,不僅透氣性非常好,還可以凈化室內空氣,更有助於睡眠質量的提高。
床墊
早晨醒來感覺腰酸背疼?那多半是床墊沒有給您的身體提供足夠的支撐,使身上的壓力無法釋放。
注意選材
很多人容易忽視床墊的甲醛污染問題。床墊如果出現甲醛和生物污染問題對人的危害比普通傢具更嚴重。因此,購買床墊時一定要仔細挑選。現在的床墊一般選用彈簧、泡沫、乳膠以及天然材料。不同材質的軟硬度、承受力以及透氣性等方面各有所長。乳膠床墊透氣性能最佳,適合易過敏體質的人,如果選擇非乳膠床墊,需注意床墊其他材質的環保。床墊盡量選擇知名品牌,有條件的可以打開床墊查看內部結構是否有缺陷。挑選床墊時應注意聞一下是否有異味,特別是注意打開床墊的塑料包裝,或者打開床墊側面的檢測口,聞聞是否有異味。
躺下試試
購買床墊一定要親自試驗,可以試坐和試躺一下。由坐位站立起來後,看床墊是否很快恢復原來的形狀。彎曲膝蓋用力壓在床面上,試試其彈性如何,彈性不佳及反彈不快的均不是好床墊。此外,平躺在床上,此外,平躺在床上,將手掌插入腰和床墊的縫隙,若手能輕易在縫隙中穿插,即表示床太硬;若手掌緊貼縫隙,即表示軟硬適中。這個床墊會在你的脊椎休息時呈自然的"S"狀。
被子
正如床墊與枕頭一樣,被子也應該屬於個人的專屬物品。在選擇被子時要注意被子的厚薄程度,最好准備兩條被子春秋被和夏被。有條件的話可以選用帶有功能性的被子,比如生態環保、除臭抑菌和防止蟎蟲的功能等。
舒適的睡眠寢具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休息環境,讓我們充分利用人生重要的三分之一的時間。達到睡眠養生,健康長壽!
調整作息習慣
第一,保證正常的睡眠時間。應該在子時(23~01點)以前上床,在子時進入最佳睡眠狀態。中醫睡眠機制為陰氣盛則寐(入眠),陽氣盛則寤(醒來)。按照《黃帝內經》睡眠理論,夜半子時為陰陽大會,水火交泰之際,稱為「合陰」,是一天中陰氣最重的時候,陰主靜,所以夜半應長眠。就如同植物吸收陽光的能量,夜裡生長,所以夜晚在農村的莊稼地里可聽到拔節的聲音。人類和植物同屬於生物,細胞分裂的時間段大致相同,錯過夜裡睡覺的良辰,細胞的新生遠趕不上消亡,人就會過早的衰老或患病,人要順其自然,就應跟著太陽走,即天醒我醒,天睡我睡。
第二,提高睡眠質量。深睡眠可幫助人體自動調頻,接收大自然的信號、接受天地之氣,以保證陽氣被滋養。
第三,保證相對安靜的睡眠環境和相當好的睡眠空氣環境。孫思邈的養生哲學中就曾提倡入睡即靜。
第四,調整入睡朝向,也可提高睡眠質量。按地球磁力線、磁場的分布,建議人可按腳朝南、頭朝北的方向入睡,提高睡眠質量。
所以,睡眠能養精養氣,能健脾益胃,亦能健骨強筋。睡眠即是養生的過程。好的睡眠,一定要重視睡眠環境,打造居家卧室優質的睡眠環境,才是獲得優質睡眠的前提保障,更是新中式睡眠的首要條件。
6、孫思邈說了幾個養生辦法是什麼啊
葯王孫思邈在西魏時代出生,相傳活到141歲才仙逝,其長壽心得必有過人之處。但事實上幼時的孫思邈體弱多病,所以才因病學醫,總結了唐代以前的臨床經驗和醫學理論,編成兩部醫學巨著———《千金葯方》和《千金翼方》。孫思邈的養生之法相信會對您有所裨益。
發常梳
將手掌互搓36下令掌心發熱,然後由前額開始掃上去,經後腦掃回頸部。早晚各做10次。頭部有很多重要的穴位,經常「梳發」,可以防止頭痛、耳鳴、白發和脫發。
目常運
合眼,然後用力睜開眼,眼珠打圈,望向左、上、右、下四方;再合眼,用力睜開眼,眼珠打圈,望向右、上、左、下四方。重復3次。有助於眼睛保健,糾正近視。
齒常叩
口微微合上,上下排牙齒互叩,無需太用力,但牙齒互叩時須發出聲響,做36下。可以通上下顎經絡,保持頭腦清醒,加強腸胃吸收,防止蛀牙和牙骨退化。
漱玉津
口微微合上,將舌頭伸出牙齒外,由上面開始,向左慢慢轉動,一共12圈,然後將口水吞下去。之後再由上面開始,反方向做12圈。從現代科學角度分析,唾液含有大量酵素,能調和荷爾蒙分泌,因此可以強健腸胃。
耳常鼓
手掌掩雙耳,用力向內壓,放手,應該有「噗」的一聲。重復做10下;雙手掩耳,將耳朵反折,雙手食指扣住中指,以食指用力彈後腦風池穴10下。每天臨睡前後做,可以增強記憶和聽覺。
腰常擺
身體和雙手有韻律地擺動。當身體扭向左時,右手在前,左手在後,在前的右手輕輕拍打小腹,在後的左手輕輕拍打「命門」穴位,反方向重復。最少做50下,做夠100下更好。可以強化腸胃、固腎氣、防止消化不良、胃痛、腰痛。
腹常揉
搓手36下,手暖後兩手交叉,圍繞肚臍順時針方向揉。揉的范圍由小到大,做36下。可以幫助消化、吸收、消除腹部鼓脹。
攝穀道(即提肛)
吸氣時,將肛門的肌肉收緊。閉氣,維持數秒,直至不能忍受,然後呼氣放鬆。無論何時都可以練習。最好是每天早晚各做20~30次。相傳這動作是十全老人乾隆最得意的養生功法。
膝常扭
雙腳並排,膝部緊貼,人微微下蹲,雙手按膝,向左右扭動,各做20下。可以強化膝關節,所謂「人老腿先老、腎虧膝先軟」,要延年益壽,應由雙腿做起。
腳常搓
右手擦左腳,左手擦右腳。由腳跟向上至腳趾,再向下擦回腳跟為一下,共做36下;兩手大拇指輪流擦腳心湧泉穴,共做100下。腳底集中了全身器官的反射區,經常搓腳可以強化各器官,治失眠,降血壓,消除頭痛。
7、後世流傳的孫思邈「養生十三法」內容是什麼?
流傳後世的還有孫思邈「養生十zd三法」:一、發常梳;二、目常運;三、齒常叩;四、版漱玉津;五、耳常鼓;六、面常洗;七、頭常搖;八、腰常擺;九、腹常揉;十、攝穀道;十一、膝常扭;權十二、常散步;十三,、腳常搓。
8、如何睡覺才是最好養生方法?
睡覺是養生的zd第一要素。要下決心消除影響睡眠的18個惡習。睡前溫水泡泡腳。用手指先推眼眶周圍,再回揉太陽穴以及眉心各2分鍾,然後揉按頸椎兩側的下陷處風池穴3分鍾。香蕉、牛奶、蜂蜜、燕麥片有助於睡答眠。睡眠三寶:要放下、不妄想、側右卧。
9、老祖宗傳下的養生術,睡覺也需要講究,「睡覺不要頭朝西」是為何?
這跟古代的封建迷信有關系,古代死人下葬的時候頭要朝著西方,而活人如果睡覺頭朝著西方在古人看來這是不吉利的,會折損活人的陽壽,不利於養生。
一種說法是古人們認為,西邊是西天的方向,頭朝西的話便象徵著「歸西」,也就是傳說中的駕鶴西去。另外古代信奉人是有靈魂的,正所謂人有三魂七魄,在睡覺的時候人的魂魄會離開自己的身體,這也是古人會相信有托夢這一回事的理由。如果頭朝西,會被地府的小鬼認為你已經死了,就會將你的魂魄勾走,人沒了三魂七魄自然也就死了。所以古人認為這就很不吉利,所以說睡覺的時候頭不要朝向西邊,但是這種說法顯然是一種非常迷信的思想。
另一種說法就古人信奉「天人感應」學說,認為天地是一方大宇宙,而人體則是一方小宇宙,人體的行為規律應該遵從天地間自然運行的法則,也就是說日出東方,而在西方落下,而人也是如此,東出朝氣,西落暮氣。頭乃是人體根本,陽氣之所在,如果睡覺的時候頭朝著西方,整個人的腦袋處於一種昏昏沉沉的狀態,暮氣上涌,那麼也就會影響一個人的陽氣,導致身體陽氣不足,邪氣入侵,從而導致疾病的發生,影響身體健康,減短壽命。
雖然這些都是迷信的說法,但是我們也要注意自己的睡眠狀況,在睡眠質量下降的時候注意調整睡姿,以保證充足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