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二十四小時養生圖

二十四小時養生圖

發布時間:2020-08-25 20:00:40

1、一天24小時,每2個小時對應的是哪幾個臟器?

1、子時(夜裡11點-次日凌晨1點):膽。

膽氣生發起來,全身氣血才能隨之而起。子時是陰陽交匯之時,萬籟俱靜,這個時候最好是睡覺,而且要盡量的舒服。

2、丑時(凌晨1點-3點):肝

在這個時候陽氣生發起來,陽氣雖然生發起來,但你一定要有所收斂,有所控制,就是說升中要有降。所以要想養好肝血,此時要睡好。

3、寅時(凌晨3點-5點):肺

此時是人體氣血由靜轉動的過程,需要深度睡眠。

4、卯時(早晨5點-7點):大腸

應該正常地排便,把垃圾毒素排出來。這個時候地戶開,也就是肛門要開,所以要養成早上排便的習慣。排便不暢,應該憋一口氣,而不是攥拳。

5、辰時(早晨7點-9點):胃

吃早飯,就是要補充營養。這個時候是天地陽氣最旺的時候,所以說吃早飯是最容易消化的時候。因為有脾經和胃經在運化,所以早飯一定要吃多、吃好。

6、巳時(上午9點-11點):脾

脾是主運化的,早上吃的飯在這個時候開始運化。

7、午時(中午11點-13點):心經當令

子時和午時是天地氣機的轉換點,睡子午覺最為重要,睡不著閉一會兒眼睛都有好處。因為天地之氣在這個時間段轉換,以不變應萬變。

8、未時(下午13點-15點):小腸

小腸是主吸收的,它的功能是吸收被脾胃腐熟後的食物精華,然後把它分配給各個臟器。午飯要吃好,營養價值要豐富一些。

9、申時(下午15點到17點):膀胱

膀胱經從足後跟沿著後小腿、後脊柱正中間的兩旁,一直上到腦部,是一條大的經脈。如果這個時候特別犯困,就是陽虛的毛病。

10、酉時(傍晚17點-19點):腎

腎主藏精,精是人體中最具有創造力的一個原始力量,所以到一定年齡階段都講究補腎。

11、戌時(晚上19點到21點):心包

心包是心臟外膜組織,主要是保護心肌正常工作的,此時陰氣正盛,陽氣將盡,喜樂出焉,人應在這時放鬆娛樂,古人在這時都是聊天休閑。

12、亥時(晚上21點到23點):三焦

三焦指連綴五臟六腑的那個網膜狀的區域,三焦一定要通暢,不通則生病。在亥時就要休息了。

(1)二十四小時養生圖擴展資料:

中國古代文化里,非常重視子時,一陽初生,一天最黑暗的時候,陽氣開始生發。

在《黃帝內經》里,有一句話叫做「凡十一藏皆取決於膽」,取決於膽的生發。在日常生活中常會到晚上八九點鍾時,就會容易犯困,可到夜裡11時,恰恰就清醒了。這是因為陽氣在這個時候開始生發起來了。

在中醫文化里,「臟器」是這么寫的——藏器。任何一個藏器都涉及到形、氣、神三個層面,所謂「形」就是它的物質基礎,不要以為把膽囊切了,膽經就生發不起來了。

中醫所說的「藏」,是內藏的意思。有內藏,就有外象,用中醫的觀點來理解,一根手指上就會有五藏。手上是有皮毛的,在中醫理論里,肺主皮毛。所以皮毛的問題都跟肺氣有關。

皮毛里邊裹著肉,肉跟中醫藏器中的脾有關,脾主肌肉。肉里有血,心主血脈。肉里有骨頭,骨頭為腎所主。

身體要想活動都是由筋來連綴的。中醫認為筋跟肝有關,跟肝氣有關。肝氣實,則手能握,屈伸靈活;肝氣虛,則手指瘺軟或僵硬。

在子時,膽經就是從人的外眼角一直沿著人頭兩側,順著人體側面下來,再沿著身體側面往下走,一直走到腳的小趾、四趾。

2、養生粥放了二十四小時還能吃嗎?

如果是冰箱沒有問題。

如果是室內,室溫18度下以沒有問題。

如果是室內,室溫18度以上需要加熱後再吃。

吃前要看看味道,顏色是否改變,如果改變,說明壞了,應該丟掉。

3、附近葯店二十四小時營業的

24小時營業葯店並不多,而且每個城市的24小時葯店會有不同。可以復打開百度地圖搜索附近的葯店,可以看到是否有24小時營業的。

如果是大型的連鎖全國24小時葯店,目前所知好像有養生堂葯店。再有可以去醫院門診都有24小時值班的。

4、人體二十四小時功能如何運行?

病情分析:你好,坐火車24小時,沒睡好,身體浮腫,可能與久坐血脈運行不好有關指導意見:建議好好休息,浮腫一般自己消退,若人不消退可以喝些冬瓜皮

5、人體各個器官排毒時間表?

1、脾臟排毒時間。上午9點到11點是脾臟排毒的時間,吃冰食最傷脾臟,會影響發育及生育。

2、膀胱排毒時間。下午15點到17點是膀胱排毒的時間,是到健身房運動的好時段,有助於排尿。

3、腎臟排毒時間。下午17點到19點腎臟排毒的時間,也是到健身房運動的好時段,有助於腎臟排泄毒物。

4、淋巴排毒時間。晚上21點到23點是人體免疫系統(淋巴)休息與濾毒的時間,也是女性內分泌系統最重要的時間,這時一定要休息。

5、膽排毒時間。晚上23點到凌晨1點是膽的排毒時間,要進入熟睡才能進行,不能只是入睡。

6、肝臟排毒時間。凌晨1點到3點是肝的排毒時間,也是要熟睡才能進行。

7、肺部排毒時間。凌晨3點到5點是肺臟的排毒時間,此時正是肺經運行時期,排毒活動正好開始。

8、大腸排毒時間。早上5點到7點是大腸的排毒時間,要排便、排廢棄物,因此最晚早上七點之前要排便。

(5)二十四小時養生圖擴展資料

在用早餐前進行內臟按摩就可以促進胃部咀嚼功能,為腸道的消化做好准備工作,減少身體垃圾量--全身放鬆地平躺於床上,以手心處按壓肚臍,先做順時針360°的旋轉按壓按摩15次。然後在逆時針按壓15次,每日堅持不但促進血液循環,疏通理氣,而且對於強健胃的排毒動力的效果很明顯。

或者以輕揉的方式對肚臍處進行有效刺激,不僅可以防止胃寒,更能促進消化,防止便秘,為身體排毒開出「綠燈」。

在19~21點期間,可以試試吃點「苦」。首推蓮子心,可以散發心火,並不會損傷到人體。可以用蓮子心泡茶,再加入一些甘草,這樣就會增加其排毒功效。常做一些低強度的家務勞動,就可以有效改善心血管功能,有利於心臟排毒。

這是由於家務勞動可以改善血脂,並降低甘油三酯和總膽固醇的含量,對血壓和心率有不錯的調節作用增進心臟和機體的新陳代謝,從而為心臟排毒。所以,這個時段,回歸家庭做做家務是最好的選擇。

習慣性熬夜,使肝臟被迫工作,導致肝臟無法製造足夠的酵素,這些酵素在生理上用於幫助食物的消化、吸收、利用,各種酵素分泌不充足時,毒素也隨之越來越多,從而進一步造成身體營養的嚴重缺乏。

肝經的值班時間是凌晨l~3點,此時人體處於深度睡眠狀態,才能給肝臟提供良好的環境。為此,懂得放鬆自己,並在23點時關掉卧室的燈才是最佳選擇。

6、二十四小時在哪有高清的

全季資源都有的,

已給你傳上去了第一季,收到後看一下資源還有效沒有,回復後分享其他

如果正是你要找的,並且還沒有失效,還請你保存好以後給滿意答案!

假如鏈接文件失效或手機用戶看不到附件,或者您還有其他的問題需要咨詢,請你繼續追問或加我,我看到了一定會及時回復你的。


7、每天二十四小時是怎樣分成早中晚

早:06:00-12:00
中:12:00-18:00
晚:18:00-24:00

8、時間對應的臟腑?

子時一膽經當令;丑時一肝經當令;寅時一肺經當令;卯時一大腸經當令;辰時一胃經當令;巳時一脾經當令;午時一心經當令;未時一小腸經當令;申時一膀胱經當令;酉時一腎經當令;戌時一心包經當令;亥時一三焦經當令。

1、13-15點

正未時(13-15點),手太陽小腸經最旺。小腸分清濁,把水液歸於膀胱,糟粕送入大腸,精華輸送於脾。

2、15-17點

正申時(15-17點),足太陽膀胱經最旺。膀胱貯藏水液和津液。水液排出體外,津液循環在體內。若膀胱有熱可致膀胱咳,且咳而遺尿。

3、17-19點

酉時(17-19點),足少陰腎經最旺。腎藏生殖之精和五臟六腑之精。』腎為先天之根。

4、19-21點

戌時(19-21點),手厥陰心包經最旺.再一次增強心的力量。心包是心的保護組織,又是氣血通道。心包經戌時興旺,可清除心臟周圍外邪.使心臟處於完好狀態。

5、21-23點

21點到23點是三焦經在工作,三焦對照解剖學的定義,叫胸腔、腹腔,上腹、下腹,中醫叫三焦。

6、23-1點

子時(23-1點),足少陽膽經最旺,是骨髓造血,膽經運作時間,膽汁推陳出新。人在子時前入眠,膽方能完成代謝。

正丑時(夜裡1-3點),足厥陰肝經最旺。肝藏血,肝血推陳出新,必須休息,保障肝臟的正常功能。人的思維和行動要靠肝血的支持,廢舊的血液需要淘汰,新鮮血液需要產生,這種代謝通常在肝經最旺的丑時完成。

7、3-5點

經脈的循行是從肺經開始的,現在的所謂的正月也是從寅時(夜裡3-5點)開始的,這就告訴我們,一年真正的開始是從寅時開始的。

8、5-7點

卯時(早晨5-7點),手陽明大腸經最旺,有利於排泄。「肺與大腸相表裡」,肺將充足的新鮮血液布滿全身,緊接著促進大腸經進入興奮狀態,蠕動最旺盛,完成吸收食物中水分與營養,排出渣滓的過程,是吃早餐的時間。 

9、7-9點

正辰時(上午7-9點),足陽明胃經最旺,是胃最活躍的時間。人在7點吃早飯最容易消化,如果胃火過盛,會出現嘴唇乾裂或生瘡。 

10、9-11點

正巳時(9-11點),足太陰脾經最旺,是脾臟最活躍的時間。"脾主運化,脾統血。"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總調度,又是人體血液的統領。所以吃早餐不會發胖。"脾開竅於口,其華在唇。"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血的質量好,嘴唇才是紅潤的。

11、11-13點

正午時(11-13點),手少陰心經最旺,是養心的時間。"心主神明,開竅於舌,其華在面。"心氣推動血液運行,養神、養氣、養筋。人在午時能睡片刻,對於養心大有好處,可使下午乃至晚上精力充沛,心火生脾土有利於消化。


(8)二十四小時養生圖擴展資料:

臟腑是相互配合,互為表裡,不論在生理上,病理上,都是不可分割的。所以談到五臟,也就聯繫到六腑。茲分述如下:

(一)肝與膽

膽附於肝,相為表裡,肝膽互濟。所以肝膽實熱的病人,有寒熱、脅痛、胸滿、口苦、嘔吐等症狀。而平肝足以瀉膽,瀉膽也可以平肝。

(二)胃與脾

胃主腐熟,脾主運化,脾為胃行其津液,二者分工合作。所以任何一方有病,都會相互影響;治療上也是二者兼顧。

(三)心與小腸

心和小腸的經絡互通於心,心火盛,舌尖碎痛,小便也會赤澀。所以採用清心利小便的療法,使心和小腸的熱從小便外出。

(四)肺與大腸
大腸為傳導之腑,但必須借肺氣的下降。所以大便秘結,可以用開泄肺氣的方法;痰濁壅塞肺部的實喘,可以開瀉大腸,以利肺氣。二者之間,在生理和病理上,都是密切關聯的。

(五)腎與膀胱

腎和膀胱互為表裡。小便既要靠腎的運化,又要藏於膀胱,從而得以正常地排泄。所以小便不通就應當溫化腎和膀胱之氣。

(六)心包絡與三焦

心包絡是心的外衛,三焦為臟腑外衛,二者脈絡原自相通。在經絡方面,手厥陰經是絡三焦,屬心包,手少陽經是絡心包,屬三焦,是相互交通的。所以心包絡和三焦的關系也很密切。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身體各器官工作時間表

網路-臟腑

與二十四小時養生圖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