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冬季養生簡訊的介紹
冬季養生簡訊100條1。冬季是進補時刻,所以冬季來臨,為大家提供最全面的冬季養生簡訊100條。一起發給新朋好友,共同養生,共同健康。
2、冬季健康小知識
現在以進入冬季,溫度也隨之降下了.由於沒有注意保溫,現在的我正處於感冒當中,感冒了真的難受所以我一直很小心,但是這次卻難以逃脫.
天冷了要添加衣物並且要多運動,也需要了解一些健康小知識,來更好的保護自己.
我國許多地方都流傳著這樣的民間諺語:「冷水洗臉,美容保健」;「溫水刷牙,牙齒喜歡」;「熱水洗腳,如吃補葯」。這些諺語都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尤其在冬季,更不要忽視像洗臉、刷牙這樣的日常小事。
冷水洗臉可預防感冒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體會,早晨起床或午休之後,用冷水浸過的毛巾濕潤臉部,頓時就有一種頭清眼明的感覺,精神也為之振奮。在洗冷水臉的過程中,冷水的刺激既可改善面部的血液循環,又可改善皮膚組織的營養結構,增強皮膚的彈性,消除或減輕面部皺紋。可見,冷水洗臉不僅利於衛生,也利於美容。冷水洗臉的保健作用還在於:鍛煉人的耐寒能力,預防感冒、鼻炎,對神經衰弱的神經性頭痛患者也有益處。當然,洗臉用的冷水溫度也不能太低,以高於10℃為宜,這樣的溫度在寒冷的冬季會有一種溫熱感。
溫水是口腔保護劑
資料表明,人的牙齒能在35-36.5℃的口腔溫度下進行正常的新陳代謝。如果經常給牙齒以驟冷驟熱的刺激,則可能導致牙髓出血、牙髓痙攣或其它牙病的發生。科學家通過研究認為,用溫水刷牙有利於牙齒的健康。反之,長期用涼水刷牙,就會出現「人未老,牙已老」的結局。日本厚生省的一項調查表明,牙齒的壽命平均比人的壽命短10年以上,根源便出在「涼水刷牙」這一群體習慣上。實踐也證明,35℃左右的溫水是一種良性的口腔保護劑,用這樣的水漱口,既利牙齒,也利咽喉和舌頭,還利於清除口腔里的細菌和食物殘渣,會使人產生一種清爽、舒服的口感。
3、冬季養生小常識大全
冬天是生機潛伏閉藏的季節,是一年的結束,亦是下一年的開始,所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因此做好冬季養生對來年的健康至關重要。冬季養生應該從「不」開始。具體如下:
1、不妄補
很多人認為冬季是一個進補的黃金季節,在冬季到來時各種補品大量食用,也有不少商家為了迎合消費者的需求推出了各種「套餐」「搭檔」。其實冬季適當進補就行,冬季主要在於閉藏,不是外泄。
過量進補反而會導致身體平衡被打破而形成病態,尤其是過量使用補陽、補氣之品反而導致體內精氣的外泄,造成「冬不藏精」。所以冬季應該適當進補,不可妄補,尤其是人參、鹿茸等這樣的補氣、補陽「利器」更應慎重。
2、不妄吃
冬季天寒地凍,吃上一頓麻辣火鍋,出上一身汗,好多人會感到很舒服,殊不知這是在耗散人體的陽氣。在冬季應該以補養陰精為主,切不可妄用大熱之品。當然在冬季更不能吃一些寒涼之品,以免損傷脾陽,影響脾胃運化,破壞消化系統。
總之,在冬季應以平和而滋潤的飲食為主,如多喝一些粥類,適當放一些大棗、枸杞子、桂圓、銀耳、百合,酌加少量生薑,可以補而不膩,潤而不燥,為冬季進補之佳品。禁忌大量大熱之品如羊肉、辣椒等,大量大寒之品如水果、冰激凌等。
(3)養生小知識冬季簡訊擴展資料:
3、不妄喝
在冬季很多人都喜歡喝點白酒暖暖身,其實適量飲酒是有益健康的,可以溫通血脈、祛風散寒,產後常用方生化湯就是以白酒煎服。但是白酒畢竟屬於溫熱之品,過度飲用會耗散人體陽氣,另外過量飲酒還會生濕生痰,令人痰多、眩暈以及精神不振。
4、 不妄作勞
冬季不應該熬夜,要早睡晚起,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以利陽氣潛藏,陰精積蓄。冬氣之應,養藏之道,在冬季鍛煉身體應當適當,不能像其他季節一樣揮汗如雨,微微出汗即可;在冬季應該適當減少洗澡的次數,更不能長時間泡熱水澡,經常洗桑拿,以免耗散人體陽氣;
同時在冬季應該注意節制房事,調養生息,使精氣藏。
4、冬季健康小常識
冬季注意養生
重要原則是「養腎防寒」。腎是人體生命的原動力,腎氣旺,生命力強,機體才能適應嚴冬的變化。而保證腎氣旺的關鍵就是防止嚴寒氣候的侵襲。
寒氣內應腎。腎是人體生命的原動力,是人體的「先天之本」。冬季,人體陽氣內斂,人體的生理活動也有所收斂。此時,腎既要為維持冬季熱量支出准備
足夠的能量,又要為來年貯存一定的能量,所以此時養腎至關重要。飲食上就要時刻關注腎的調養,注意熱量的補充,要多吃些動物性食品和豆類,補充維生素和無機鹽。狗肉、羊肉、鵝肉、鴨肉、大豆、核桃、栗子、木耳、芝麻、紅薯、蘿卜等均是冬季適宜食物。
[溫食忌硬]
黏硬、生冷的食物多屬陰,冬季吃這類食物易損傷脾胃。而食物過熱易損傷食道,進入腸胃後,又容易引起體內積熱而致病;食物過寒,容易刺激脾胃血管,使血流不暢,而血量減少將嚴重地影響其他臟腑的血液循環,有損人體健康,因此,冬季飲食宜溫熱松軟。
[增苦少咸]
冬天腎的功能偏旺,如果再多吃一些鹹味食品,腎氣會更旺,從而極大地傷害心臟,使心臟力量減弱,影響人體健康。因此,在冬天裡,要少食用鹹味食品,以防腎水過旺;多吃些苦味食物,以補益心臟,增強腎臟功能,常用食物如:檳榔、橘子、豬肝、羊肝、大頭菜、萵苣、醋、茶等。
冬季作息時間應「早睡晚起」,起床的時間最好在太陽出來之後。
[冬保三暖]
◆頭暖
頭部暴露受寒冷刺激,血管會收縮,頭部肌肉會緊張,易引起頭痛、感冒,甚至會造成胃腸不適等。
◆背暖
寒冷的刺激可通過背部的穴位影響局部肌肉或傳入內臟,危害健康。除了引起腰酸背痛外,背部受涼還可通過頸椎、腰椎影響上下肢肌肉及關節、內臟,促發各種不適。
◆腳暖
一旦腳部受寒,可反射性地引起上呼吸道黏膜內的毛細血管收縮,纖毛擺動減慢,抵抗力下降。後果是病毒、細菌乘虛而入,大量繁殖,使人感冒。
5、冬天到了發給客戶的養生小知識有什麼?
1、冬季養肺:石榴、柑桔、柿子、梨、葡萄,均有生津止咳、潤肺止咳之功效,是冬季養肺的上好水果。 2、保鮮小竅門:如果將削皮的水果浸泡在涼開水中,既可防止氧化而且保持原有色澤,還可使水果清脆香甜。3、辦公桌上養金魚與盆景好處多:煩惱的工作中,在眼睛疲勞的時候,可以看看綠色的植物或者魚缸中自由自在游動的魚兒,放鬆雙眼,賞心悅目,能預防乾眼症。4、吃火鍋時喝點酸奶有好處:吃火鍋時喝點酸奶,可以保護胃腸道黏膜,預防因火鍋的油膩以及其它因素引起的腹瀉、腹痛等。5、牙齒保健:喝水是最簡單但卻很重要的牙齒保健方法。適量喝水能讓牙齦保持濕潤,刺激分泌唾液,起到牙齒保健作用。6、養生花粥:白蘭花花粥,將白蘭花煮成濃汁,再加蜂蜜、粳米煮熟,能止咳、補脾,對食慾不振有幫助。7、有趣短語:以粗茶淡飯養養胃,用清新空氣洗洗肺,讓燦爛陽光曬曬背,找群朋友喝個小醉,忘卻輾轉塵世的累。8、小雪節氣養生:適宜吃降血脂食品,如苦瓜、玉米、蕎麥等。要多吃燉食和黑色食品,如黑木耳等。9、秋冬換季保養:滋補素食推薦捲心菜,其維生素C含量是西紅柿的3.5倍,多吃能增強機體抗病能力。10、荸薺豆漿有助緩解秋冬抑鬱方:把五個荸薺絞汁,加入250克豆漿煮熟,再加入適量白糖後即可飲用。有助緩解秋冬抑鬱。11、健康貼士:生吃大蒜需注意:不可空腹生食或食後喝過熱的湯、茶。每次以2至3瓣為限,注意不可與蜂蜜同食。心臟病和習慣性便秘者應少食。12、天灸貼葯須注意:又到天灸貼葯時,專家表示:"三九寒天"天灸對慢性病、呼吸系統疾病療效較好,但並非包治百病。13、冬季進補請注意:冬季進補僅適用於體質陽虛或寒、濕等病理變化的人群,不適於體質陰虛火旺和實熱癥候的人群。14、保健防治凍瘡方法:寒冷的冬天,長凍瘡是挺煩惱的事。在每天洗手、臉、腳的間隙,輕輕揉擦皮膚至微熱,可有效地促進血液循環,預防凍瘡。15、保健節律:起床後馬上拉開窗簾或者開燈,有助保持精力,據研究稱,這樣能讓你的生理節奏與一天二十四小時保持同步。16、冬天最佳活動:冬天能改善情緒的最佳方法就是多活動,慢跑、跳舞、滑冰、打球等等,都是消除冬季煩悶,保養精神改善情緒的良方。17、冬季飲食最佳搭配方:百合配雞蛋,有滋陰潤燥、清心安神之功效。百合清痰水、補虛損,蛋黃能除煩熱、補陰血。18、動動腳趾健脾胃方法:每天抽時間或閑暇時練慣用二趾和三趾夾東西,站立時用腳趾練習抓地,均可起到健脾養胃的作用。19、上班族保健方法:端正坐姿,上半身應該保持頸部直立,兩肩自然下垂,上臂貼近身體,手肘彎曲呈九十度。正確坐姿能起到保健功效。20、寒冬時節多吃冬筍有益健康:冬筍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有"利九竅、通血脈、化痰涎、消食積"等功效。21、花草茶"混搭"推薦:玫瑰花+茉莉花混搭泡茶常飲,美容養顏,對肝臟和胃部都有滋補的功效,更可緩和緊張情緒。22、清新口氣有好招:咀嚼甘草、茶葉或者花生米,咀嚼時間越長越好,能讓口氣清新。用淡鹽水漱口,能起到口腔殺菌消炎作用。23、下午茶的好處:英國科學家研究發現,喝下午茶能提高應變能力,經常喝下午茶的人應變能力上要比其他人平均高出15%。24、大寒時節養生葯膳:牛奶粥有潤肺通腸,補虛養血之功效。用一百克粳米煮至六成熟,再加上半斤牛奶,繼續煮至成粥食用。大寒節氣養生:大寒節氣,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時節。古有"大寒大寒,防風禦寒,早喝人參、黃芪酒,晚服杞菊地黃丸"之說。注重大寒養生有益健康。25、左右開弓練胸襟:馬步深蹲,雙臂舉過頭頂做拉弓狀,工作間隙時練上幾下,能鍛煉胸部、背部和下肢。持之於恆有益健康。26、泡溫泉注意事項:泡溫泉後宜休息兩個鍾頭再開車,特別長途。因為泡溫泉使人身心放鬆,同時也會致使人的注意力下降,不適宜馬上就開車。
6、冬季養生飲食小常識
1、冬季用大棗、紅糖、桂圓、生薑熬湯可以起到促進血液循環流通、益氣補血、安神驅寒的功效。
2、冬季常吃羊肉、狗肉這些性溫的食物,可以起到驅寒解表、促進血管擴張、改善體表血液循環,使大家全身暖和。
3、冬季可以用西洋參泡茶,能夠起到益氣潤肺、滋陰補陽的功效,對於體質較弱的中老年人有益冬季養生保健。
4、冬季常吃一些芝麻和花生,可以對身體起到增強禦寒能力、擴張血管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
5、冬季可適當吃點生薑,人們常說「冬有生薑,不怕風霜」。常食生薑能促進血液的循環,可發汗,並有促進胃液分泌以及腸管蠕動,幫助消化,增進食慾的作用。生薑還有抗氧化作用,臨床上常將生薑用於外感風寒、頭痛、咳嗽、胃寒、嘔吐等症的輔助治療。
6、 冬季不能忽視飲水,有不少人認為冬季寒冷,人體出汗少,可以少飲水或不飲水,這種認識是錯誤的。冬天雖然人體出汗少,但組織液通過皮膚蒸發也可失去不少水分,一個成年人一天要失去約600毫升水,這種水蒸發是在不知不覺中進行的,故也稱「無感蒸發」。人在呼吸時,也會失水,呼吸道在吸進氧氣排出二氧化碳時,必須保持表面的濕潤,每天僅此就要消耗掉500毫升水,加上排便失水,人體一天排出的水分約在 2500毫升左右。冬季人體只要損耗5%的水分而未及時補充的話,皮膚就會皺縮,肌肉也會變得軟弱無力,體內代謝產物滯留,人便會感到疲勞、煩躁、頭痛、頭暈和無力,甚至還會誘發更為嚴重的疾病。
7、冬季養生小知識
8、誰有冬季養生簡訊,不要太官方的!謝謝啦!
熱水泡腳,三天吃只羊,不如泡腳再床
多曬太陽
冬季作息時間應「早睡晚起」,起床的時間最好在太陽出來之後。因為早睡可以保養人體陽氣,保持溫熱的身體,而遲起可養人體陰氣。待日出再起床,就能躲避嚴寒。
冬天進補,開春打虎。狗肉、羊肉、鵝肉、鴨肉、大豆、核桃、栗子、木耳、芝麻、紅薯、蘿卜等均是冬季適宜食物。
運動鍛煉,冬天,因為氣候寒冷,許多人不願意參加體育鍛煉。但正如俗話所說:「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冬天懶一懶,多喝葯一碗。」「夏練三伏,冬練三九。」
冬季養生八大原則]
0一要少出大汗
00冬季屬陰,以固護陰精為本,宜少泄津液。故冬「去寒就溫」,預防寒冷侵襲是必要的。但也不可暴暖,尤忌厚衣重裘,向火醉酒,烘烤腹背,暴暖大汗。
00二要健腳板
00健腳即健身。必須經常保持腳的清潔乾燥,襪子勤洗勤換,每天堅持用溫熱水洗腳時,還應按摩和刺激雙腳穴位。每天堅持步行半小時以上,活動雙腳。早晚堅持搓揉腳心,以促進血液循環。此外,選一雙舒適、暖和輕便、吸濕性能好的鞋子也非常重要。
00三要防犯病
00冬季氣候誘使慢性病復發或加重,寒冷還刺激心肌梗死、中風的發生,使血壓升高和潰瘍病、風濕病、青光眼等病症狀加劇。因此,冬季應注意防寒保暖,特別是預防大風降溫天氣對機體的不良刺激,備好急救葯品。同時還應重視耐寒鍛煉,提高禦寒及抗病能力,預防呼吸道疾病發生。
00四要水量足
00冬日雖排汗排尿減少,但大腦與身體各器官的細胞仍需水分滋養,以保證正常的新陳代謝。一般每日補水仍不應少於2000~3000毫升。
00五要調精神
00冬天確實易使人身心處於低落狀態。冬天改變情緒的最佳方法就是活動,慢跑、跳舞、滑冰、打球等,是消除冬季煩悶,保養精神的良葯。
00六要空氣好
00冬季室內空氣污染程度比室外嚴重數十倍,應注意常開門窗通風換氣,或在室內放一台負離子發生器,以清潔空氣,健腦提神。
00七要粥調養
00冬季飲食忌黏硬生冷。營養專家提倡晨起食熱粥,晚餐宜節食,以養胃氣。特別是羊肉粥、糯米紅棗百合粥、八寶粥、小米牛奶冰糖粥等最適宜。
00八要入睡早
00冬日陽氣肅殺,夜間尤甚,古人主張「早卧遲起」。早睡以養陽氣,遲起以固陰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