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醫是如何調理男性亞健康?中醫胡維勤談亞健康
朱德保健醫胡維勤教授擅長治療老年病、糖尿病等各種疑難雜症,以及中醫養生保健。從醫50多年,曾為多位中央領導長期做養生保健工作,積累了比較豐富的中醫養生保健經驗,對各種疑難雜症中老年病徵的中西醫結合治療也有豐富臨床經驗,並取得了明顯的效果。現任中央機關老幹部定點醫療單位,中華民族疑難病研究中心,北京名仕醫院首席專家。胡維勤 胡維勤教授 中醫胡維勤胡維勤著有《將中醫進行到底》、《胖補氣,瘦補血》、《朱德保健醫談養生》等書。參加編著的書籍還有《老年心臟病學》《心血管病用葯指南》《養生學辭典》等三本專著,和多本營養學菜譜。曾師從於北京協和醫院中醫科著名老中醫祝椹於教授學習中醫。退休後曾給300多位知名企業家、老幹部做了中醫養生保健方案。胡維勤 胡維勤教授 中醫胡維勤中醫調治男性亞健康,從平衡陰陽氣血,和諧臟腑功能入手,通過辨證論治的個性化處方,以中葯草木蟲石的四氣五味偏性,來糾正人體陰陽氣血的偏盛偏衰,從而恢復中醫所說的"陰平陽秘,精神乃治"的健康狀態,現簡介之。胡維勤 胡維勤教授 中醫胡維勤飲食失宜胡維勤 胡維勤教授 中醫胡維勤由於過食辛辣、肥甘等助火熱盛之品,如水煮魚、孜然羊肉或酗酒好飲等,可使脾胃濕熱內生,導致肥胖、高脂血症、脂肪肝等,這些都會影響男性的性功能,出現前列腺充血、勃起功能障礙(ED)、不射精症等。中醫多以清熱利濕、健脾化痰的治則組方擇葯,往往有標本兼治之效。胡維勤 胡維勤教授 中醫胡維勤睡眠障礙缺乏睡眠會影響性激素的脈沖式分泌,可使男性出現性慾低下或偏亢、早泄、盜汗、耳鳴、尿頻、腰痛、口舌生瘡等,表現出陰虛火旺的證候特點。根據個體的體質體症,選用滋陰清熱、安神養心的中葯配伍服用,在改善睡眠的同時,常常可以恢復正常的性功能。胡維勤 胡維勤教授 中醫胡維勤誤用葯物在自我保健中,由於缺乏相關的醫學知識,誤用壯陽滋補類的非處方用葯較多見。如功能性勃起功能障礙(ED),中醫可分為肝鬱、濕熱、痰濁、血瘀等多種證型。如果不加辨證,落入單純補腎壯陽的誤區,只會使病情逐漸加重。而久服滋陰補腎之劑,又會因過用甘寒之品,傷及脾胃,產生腰痛、遺精、小便淋瀝等。因此,在醫生的指導下,根據自己的體質體症辨證分型,合理用葯,才能從根本上調理人體陰陽的輕度或潛在失調,減少性功能障礙的發生。胡維勤 胡維勤教授 中醫胡維勤男性亞健康狀態的調控,除了辨證服用中湯葯外,還要通過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勞作、情志暢達的養生保健的方法進行綜合調控。正如金元四大醫學家之一、倡導補陰養生學說的朱丹溪說:「與其療於有疾之後,不若攝養於無疾之先。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攝生之理。」胡維勤 胡維勤教授 中醫胡維勤情志內傷中醫的病機說有"七情內傷"之說,認為過激的情志因素可引起人體臟腑氣血的功能失調而致病。就男科而言,思慮過度,所願不遂;或過度焦慮,使肝鬱化火,火盛傷陰,可以出現一系列肝鬱腎虛的證候,表現為性功能的亞健康狀態:如性慾淡漠、勃起功能障礙(ED)、不射精等。胡維勤 胡維勤教授 中醫胡維勤
2、亞健康的中醫調養方法是什麼?
和您說一個好的方法,沒事的時候多運動一下,氣血通暢了,吃啥都補,最好不要吃葯啥的。我以前也是天天有類似感冒的症狀,自從參加運動,當然我的運動是養生按摩方面的,我的枕邊書多是些養生書籍,比如曲黎敏的《從頭到腳知健康》《易經養生》等,睡醒了,看會兒,看看哪些穴位有啥奇效,按按,最多不管用,但是每次按摩完了,身體都出汗,身體再不像以前那樣體弱多病了,養生,養的是自己,回家了給老人按按,老媽也說很舒服。對了,葯療不如食療,但是氣血不暢,食療葯療都不吸收,啥好東西也都成了廢物,堆積到身體里,反而會起疙瘩啥的,代謝不了啊。對了,男士,按摩足三里勝吃老母雞,女士三陰交養生大穴。說了這么多,希望對您有用,祝君健康!
3、請問亞健康與養生的區別?怎麼調理?
1、飲食平衡是關鍵
平衡的飲食肯定是多樣化的,這樣才可以避免營養不良引起的身體虛弱。以下規則需要遵守:每餐一個水果;每天兩次蔬菜(生熟皆可);食用含有電澱粉的食物,但不要過量(麵包、面點、米飯、乾菜,最好是粗製的,因為它含有大量的纖維、維生素和礦物鹽);每天一次肉、魚或者蛋;最後還有每餐必不可少的奶製品(如酸奶、乳酪、乳制點心等)。
2.適當補充糖分和碳水化合物
作為最基本的營養成分,糖分和碳水化合物是體能的主要來源。人們所有器官的運行,尤其是大腦,都需要消耗糖分。每天。50%—55%的體能補充都要依靠糖分。
最為有利的是復合糖(即「慢吸收糖」),因為它不會很快被身體消耗,可以常時間補充能量。以下食品都含有豐富的復合糖:面點內、米飯、麵包、乾菜等。不過,沒有必要每餐都食用,一天一次就足夠了。
堅持鍛煉。生命在於運動,適當的科學運動,特別是戶外運動,能夠讓我容們變得強壯,免疫系統得到鍛煉,並且就像是在給身體充電一樣地精力充沛,連工作或生活中的壓力和煩惱也能夠得到緩解、釋放和宣洩。另外每天喝兩杯汣味紫葡茶,幫助改善體質,增強自身的抵抗力和免疫能力。
4、敬請中醫葯專家對亞健康身心提一些具體的意見。
我的一些小建議:
治療亞健康中醫也有辦法
從亞健康產生的原因我們可以看到,社會環境壓力和人的自我調節能力是與亞健康密切相關的外部和內部因素。因此,要擺脫亞健康的困擾,人們應當:
§保證合理的膳食和均衡的營養。其中,維生素和礦物質是人體所必需的營養素;
§人體不能合成維生素和礦物質,而維生素C、B族和鐵等對人體尤為重要,因此每天應適當地補充多維元素片;
§調整心理狀態並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
§及時調整生活規律,勞逸結合,保證充足睡眠;
§增加戶外體育鍛煉活動,每天保證一定運動量;
絕大多數腦力勞動者平日里運動少,飯量小,食物越來越精,對維生素和各種礦物質的攝取常難以滿足需要。為了盡快擺脫亞健康狀態,建議這些人群每日攝取一定量的維生素和礦物質補充劑。每日花費不多,如已經在市場上存在十幾年的老牌多元維生素金施爾康,每天一粒只要一塊錢,但可以有效補充人體所需的維生素A、B、C、D、E、葉酸,礦物質鈣、磷、鎂、碘、鐵、鋅等等,幫助改善體質,增強抵抗力,全面鞏固健康基礎。
不過,對亞健康也不必過於擔憂。一般情況下,較輕的亞健康狀態通過自我調節便可減輕和消除。症狀相對較重的亞健康者,可以在專業醫生指導下從心理和生活方式兩個層面進行調節和治療。首先,醫生會給他們一些保健、預防資訊,以加強其保健意識。其次,指導病人調節生活方式,包括調整飲食,食物以谷類為主,少吃豬、牛、羊等肉類食品,多吃蔬菜、水果、薯類、豆類及其製品等;調整運動模式,提倡健康運動,如每天快走一小時,每周有一小時出汗運動等;注意補充營養素,如維生素等。這種雙重治療將有助於病人達到身心合一的保健。
除了上述調節、治療方法,還可以藉助某些醫療儀器進行調節。
面對亞健康的異常狀況,一般西醫的建議都是以改善生活或工作環境為主,達到緩解症狀目的,但是需要的時間比較長。
中醫的特色在於可以不依賴西方醫學的檢測,只根據症狀來治療。它的理念是「整體觀念,辨症施治」,隨著被治療者的年齡、性別、症狀等的不同,治療的方法也各不相同。更強調把人當做一個整體,而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因為亞健康狀態本身就是一種整體功能的失調表現,所以中醫治療有獨到之處。許多傳統中醫的技術比如:針灸、按摩、足療、拔罐、刮痧都可以應用進來。更有效的方法是喝一些湯葯,有人會覺得湯葯太麻煩或味道不好,但是湯葯的優點在於它是一種科學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法,就像服裝設計師量體裁衣一樣,肯定是最合自己身材的選擇。
5、中醫如何調養亞健康
中醫調養亞健康方法有葯物內調、外治,飲食起居調理、情志調理等。 1.葯物外治調養 這是指以中草葯煎煮、搗爛或燃煙之後,通過對患者的全身或局部進行熏蒸、浸浴、貼敷等以實現康復的一種調養方法。其作用機制是通過機體感受溫熱的物理作用和葯物對經絡的直接作用,以流通氣血、調節陰陽、調動機體的抗病能力,從而達到治病調養的目的。 2.葯物內治調養 以中醫辨證施治思想為指導,以陰陽、五行、臟腑、經絡理論為依據,應用中葯方劑內服的手段,對亞健康、慢性病、傷殘者進行調養治療,以促進患者身心康復。具體可從辨證調養、補虛疏壅、依體質特點調養三方面著手。 3.飲食葯膳調養 葯食同源。飲食葯膳調養是指有針對性地選擇食物,或以各種食物與葯物配伍組方,應用不同的烹飪方法製成葯膳,長期服食以達到治病養生的一種方法。食物和葯物都有寒、熱、溫、涼四性;辛、甘、酸、苦、咸五味,具體應用時,也要遵循辨證用食的原則。 4.起居調養 中醫學認為,在日常生活中起居有常,生活有規律,能調養人的形體和精神,使形神合一,陰陽和諧,從而健康長壽。正如《內經》所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反之,就會導致體弱多病。 5.情志調養 中醫學認為,情志之病必以情治,針葯難效,正所謂「心病還須心葯治」。《內經》中提出「悲勝(制約)怒」、「恐勝喜」、「怒勝思」、「喜勝憂」、「思勝怒」等,情志調養就是利用這種情志之間相互制約的關系以避免情志致病,促進身心健康發展。
6、【改善亞健康的中醫保健法】
對於從業者的亞健康狀態,採用一些中醫上的保健方法進行防治,對改善亞健康狀態是非常有效的。中醫對於亞健康有很多具體的保健方法,例如大眾熟悉的按摩法、葯浴法、食療法、葯膳法、葯飲法、葯粥法、調息法等。
1.按摩法
是指在人體的表面施以各種按摩手法,或幫助肢體採取某些特定的活動,以疏通人體的經脈,使肢體的關節變得靈活、柔軟。通過按摩法來調整人體臟腑氣血的運行,增強人體的免疫力,達到預防疾病的目的。按摩法可以用來對治屬於亞健康狀態的慢性疲勞綜合症、精神不集中、頭痛頭暈、失眠健忘、腰背和頸肩肌肉疼痛等。
2.葯浴法
是指採用某些中葯的液體,將其放在容器內,浸泡全身或身體的某些特定部位。並通過水的溫度和葯液的滲透作用,發揮治療作用。葯浴法可以用來治療和預防亞健康狀態中的慢性疲勞綜合症、失眠、抑鬱、焦慮、腰肌勞損、肌肉疼痛、關節疼痛、筋骨疼痛以及消化不良等。
3.食療法
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通過食用某些有特殊功能的食物來防治病症的方法。各種不同食物之間的合理搭配,可以產生某種治療作用。食療法對各種亞健康症狀的改善均有積極的作用。
4.葯膳法
是指根據中醫理論,應用葯物和食物的搭配,烹調出適用於防治各種亞健康症狀的膳食,通過膳食的功效對亞健康患者的健康進行調控。這種整體調治的方法,適用范圍很廣,並且可以把治療亞健康和日常飲食結合起來,非常豐富實用和方便。
5.葯飲法
是指把某些特定中葯或具有某種葯效的食物,加工製作成茶、酒、湯、飲、乳、露、漿、汁等飲品,用來防治各種亞健康症狀。這種方法也非常適合各種亞健康症狀的治療,還可以作為日常保健的方法。
6.葯粥法
就是把某些中葯和米、谷等放在一起煮成粥,對疾病進行預防和治療。葯粥法特別適合用來調控亞健康症狀中的慢性疲勞綜合症、消化不良、體質虛弱、慢性胃腸炎、便秘、脫發等。
7.調息法
是指通過每天有意識地調整呼吸,排除雜念,增強氣血流通,從而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調息法特別適宜用來防治亞健康狀態中的神經衰弱、抑鬱、焦慮、煩躁、更年期綜合症等病症。
7、求問中醫葯調理亞健康優勢有哪些?
中醫認為機體的生理狀態與臟腑的氣化功能密切相關,與社會環境也密切相關,這種認識疾病的思維方法,對於病機復雜的亞健康來說,在診斷和治療方面就具有理論上的優勢,這就是中醫治療亞健康有獨到之處的原因。那麼 1.葯食同源 中醫學有「葯食同源」的悠久傳統,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普通蔬菜瓜果均具有四氣五味,既可食用,又可治病。比如:認為粥能「暢胃氣,生津液」。飲酒能「和血行氣,壯神禦寒」等等。《素問·藏氣法時論篇》:「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強調食物對健康的重要性。因此,以中醫理論為指導,選擇合適的食療方案,能達到強身健體、調理亞健康的目的。 2.針灸、按摩 針灸、按摩的理論基礎都是經絡學說,中醫認為,經絡能運行氣血、聯絡臟腑、溝通內外、貫通上下,具有傳導感應、調節虛實的功能。針灸、按摩能通過刺激經絡、腧穴,促使機體氣血流通,達到「扶正祛邪」的目的。《靈樞·經脈》說:「經脈者,所以決生死,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指出經絡不通可以導致疾病發生,那麼疏通經絡可防病治病。 3.以情勝情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提出:「悲勝怒」、「喜勝憂」、「思勝悲」、「怒勝思」、「恐勝喜」等學說,認為不同情志之間會有相互制約的作用,這就是「五志相勝」理論。醫者可以用言行、事物激起病者的某種情感變化,達到治病的目的。這種治療手段可以針對造成亞健康的不同情志因素,採用與之相應的情志進行刺激,達到「以情勝情」的效果。並可按照「五志相勝」理論指導患者轉移情感和注意力,學會情緒的自我控制,減輕或化解不良情緒對人體的刺激。 中醫葯在調治亞健康方面,具有其他醫學體系所不可替代的優勢,相信中醫葯也會為人們的健康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深圳景田醫院中醫康復科對於中醫治療亞健康採用了一系列的中醫特色療法,景田醫院中醫特色項目包括,中醫養生、中醫未病未治、灸療、推拿、穴位注射、穴位貼敷、中葯熏蒸、拔罐、針刺、火針療、穴位埋線、物理治療等。
8、亞健康與養生
中醫學作為祖國的瑰寶,歷史源遠流長,因其臨床治療有獨特的療效而為人們所熟知;但它的另一個方面———中醫養生康復學,卻並不為人所熟知。
中醫養生康復學是研究和闡述人類生命生長規律,預防疾病,增強體質,益壽延年基礎理論、方法的一門實用學科。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它分為精神、環境、起居、飲食、房事、運動、針灸推拿等具體方面的養生指導原則及方法,是來源於生活的實際經驗的理論總結,民間的許多保健諺語和風俗,如:「笑一笑,十年少」、「魚生火,肉生痰,青菜蘿卜保平安」、「沐浴後須頭發干後才睡覺,不然會頭痛」等,就是很好的例子。
現代社會,人們工作生活節奏加快,加上缺乏養生保健方面的具體指導,「職業病」及「亞健康狀態」越來越多的出現在中青年人群中。面對這種狀況,中醫養生康復學更加可以體現出它的實用性,在許多方面可以施展其精華為人們解除病痛、獲取健康。例如:頸椎病是伏案的腦力勞動者的常見病,多表現為頸項酸痛、頭暈頭痛、一側上肢的麻木酸脹等症,對此,中醫養生康復學將其按照陰、陽、氣、血、痰、濕等方面區分證型,對證給予調理陰陽、活通氣血、祛痰除濕的針灸推拿保健治療;其次,對於日常生活起居、飲食給予具體的指導,如避免寒冷刺激,加強緩慢、經常性的「米」字運動,慎食辛辣、油膩的食物,並可加入紅棗、枸杞、苡仁、黃芪等做成葯膳,配合治療,多可取得很好的療效。
而對於諸如慢性疲勞綜合征、消化不良、易感冒體質等亞健康症狀,中醫養生康復學尤有其獨特的治療方法。舉慢性疲勞綜合征來說,中醫養生康復學將其歸到虛症范疇,可有陰、陽、氣、血虛的主要原因,各證型既可單獨出現,也可混合出現。針對證型給予補益方葯、艾灸捏脊、調補的葯膳和「五禽戲」、「八段錦」等鍛煉方法,通過加強自身的正氣來達到振奮精神、提高免疫力和擺脫低沉的身體狀態。而大量的事實也證明中醫養生康復學對於亞健康狀態的治療具有獨特的療效。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也常常提到葯膳、保健食品、保健運動,通過中醫養生康復學與現代食品營養學、現代運動醫學的結合,人們可以擁有個人的日常的飲食、運動方案及原則,並可根據不同情況修改增減,以便能夠做到未病先防,真正的達到中醫養生康復學所追求的「治未病」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