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驚蟄節氣飲食養生指南

驚蟄節氣飲食養生指南

發布時間:2020-08-23 18:56:30

1、驚蟄時節如何養生?

驚蟄時的養生,要根據自然物候現象、自身體質差異進行精神、飲食、起居的調養。《黃帝百內經》曰:「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卧早起,廣步於庭,披發緩行,以便志生度。」這是說,春天萬物復甦,應該早睡早起,散問步緩行,可以使精神愉悅、身體健康。對於北方氣溫較低、早晚溫差大的地區要注意保暖。春季與肝相應,如養生不當,則可傷肝。現代答流行病學調查,春天屬肝病高發季節,應注意養肝、保肝,防止春季傳染病的流行。飲食調養要根據節氣變化和每個人的體質情況而定。主要以「春夏回養陽」為原則,可適當多吃能升發陽氣的食物,如韭菜、菠菜、薺菜等。春天肝氣旺易傷脾,故驚蟄季答節要少吃酸,多吃大棗、鍋巴、山葯等甜食以養脾,可做成大棗粥、山葯粥。

2、驚蟄節氣如何養生?

驚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斗指丁,太陽到達黃經345°,於公歷3月5-6日交節。驚蟄,為干支歷卯月的開始;卯,卦在震位,萬物出乎震,乃生發之象。時至驚蟄,陽氣上升、氣溫回暖、春雷乍動、雨水增多,萬物生機盎然。

在二十四節氣中,驚蟄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節律變化影響而出現萌發生長的現象,它是古代農耕文化對於自然節令的反映。農耕生產與大自然的節律息息相關,驚蟄節氣在農耕上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我國古人很重視驚蟄這個節氣,把它視為春耕開始的節令。

中國的民間傳說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會在這天出來覓食,開口噬人,犯之則在這年之內,常遭邪惡小人對你興風作浪,阻撓你的前程發展,引致百般不順。大家為了自保,便在驚蟄那天祭白虎。

所謂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紙繪制的白老虎,紙老虎一般為黃色黑斑紋,口角畫有一對獠牙。拜祭時,需以肥豬血喂之,使其吃飽後不再出口傷人,繼而以生豬肉抹在紙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滿油水,不能張口說人是非。

驚蟄是雷聲引起的。古人想像雷神是位鳥嘴人身,長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錘,一手連擊環繞周身的許多天鼓,發出隆隆的雷聲。驚蟄這天,天庭有雷神擊天鼓,人間也利用這個時機來蒙鼓皮。《周禮》卷四十《揮人》篇上說:"凡冒鼓必以啟蟄之日。

「註:「驚蟄,孟春之中也,蟄蟲始聞雷聲而動;鼓,所取象也;冒,蒙鼓以革。」可見不但百蟲的生態與一年四季的運行相契合,萬物之靈的人類也要順應天時,凡事才能達到事半功倍之效。

3、驚蟄節氣飲食應注意哪些

驚蟄天氣明顯變暖,飲食應清溫平淡,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質、維生素的清淡食物,少食動物脂肪類食物。可多食用一些新鮮蔬菜及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如春筍、菠菜、芹菜、雞、蛋、牛奶等,以增強體質抵禦病菌的侵襲。

驚蟄時節,乍暖還寒,氣候比較乾燥,很容易使人口乾舌燥、外感咳嗽。我國民間素有驚蟄日吃梨的習俗。專家稱,生梨性寒味甘,有潤肺止咳、滋陰清熱的功效。另外,咳嗽患者還可食用蓮子、枇杷、羅漢果等食物緩解病痛,飲食宜清淡,油膩的食物最好不吃,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蔥蒜、胡椒也應少吃。

4、驚蟄節氣吃什麼 傳統的飲食習俗有哪些

驚蟄節氣傳統的飲食習俗有:梨子、菠菜、蛋,詳細介紹如下:

1、梨子:

因為驚蟄這個節氣萬物復甦!驚蟄時節,乍暖還寒,除了注意防寒保暖,還因氣候比較乾燥,很容易使人口乾舌燥、外感咳嗽。所以民間素有驚蟄吃梨的習俗,梨可以生食、蒸、榨汁、烤或者煮水。此時飲食起居應順肝之性,吃梨助益脾氣,令五臟和平,以增強體質抵禦病菌的侵襲。

2、菠菜:

驚蟄節氣後,陽氣生發容易導致肝火旺盛,中醫認為,菠菜性甘涼,入腸、胃經,有補血、利五臟、通血脈、止渴潤腸、滋陰平肝、助消化、清理腸胃等功效,對肝氣不舒並發胃病、頭痛目眩和貧血等有較佳的輔助療效。不過,菠菜應先用沸水焯後再烹調。

3、蛋:

驚蟄除了吃梨,民間還有驚蟄吃蛋的說法,據說是因為驚蟄這一天要祭祀白虎,而白虎通常獠牙張嘴,只有以蛋餵食,飽食後就不會傷人了。而經過演變,當初喂給白虎的雞蛋,如今變成了喂給人們自己吃了。

5、驚蟄節氣養生要注意什麼

1、「春捂」保暖防感冒

專家稱,驚蟄節氣陽氣漸生,氣候日趨暖來和,但由於北方冷空氣仍較強,氣候變化大,且早晚與中午的溫差很大,冷暖變幻無常,因而「春捂」尤為重要,不宜過早脫去禦寒的衣物,須知感冒往往是在氣溫上升或出汗時脫去過多的衣服,突然著涼時染得的。

2、飲食清淡多吃梨

驚蟄天氣明顯變暖,飲食應溫和清淡淡,適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質、維生源素的清淡食物,少食動物脂肪類食物。專家建議,可多食用一些新鮮蔬菜及蛋白質豐富的食物,以增強體質抵禦病菌的侵襲。

3、早睡早起去「春困」

春天時節,人們常感到睏乏無力、昏沉欲睡,早晨醒來也較遲,這就是民間常說的「春困」。專家稱,這是人體生理功能隨季節變化而出現的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 

6、驚蟄節氣如何養生預防疾病

驚蟄,一年中的第三個節氣。驚蟄一到天氣回暖,春雷始鳴,驚醒蟄伏於地下冬眠的昆蟲。驚蟄節氣的養生需要根據自身體質差異進行合理的的調養。

飲食篇

3/3分步閱讀

飲食要以清淡為主

    驚蟄一到天氣回暖,清淡的食物有助於人體的新陳代,驚蟄節氣養生的重點在與護肝健脾,清淡的飲食能起到護肝健脾的作用。



2/3

多吃生津潤肺的食物

    驚蟄時節氣溫還是普遍偏低和乾燥,所以很容易導致上火,在日常的飲食上就要多增加生津潤肺的食物,例如雪梨、銀耳、春筍等。



3/3

不要食用冰冷食物

    由於驚蟄時節氣溫偏低,早晚溫差大,所以這個節氣還是很不適合吃偏冷的東西,入口的食物最好都是暖食或是常溫的食物。



起居篇

1/3

早睡早起,溫水洗漱

    驚蟄時節要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這樣有助於養成良好生活的習慣,起床後用溫水洗漱可以讓人更加精神,這也是避免的「春困」的辦法。



2/3

保持室內的清爽乾燥

     驚蟄時節也是陰雨季節開始,南方會出現潮濕的情況,所以要保持室內的清爽乾燥,這樣可以防止室內細菌的滋生,從而避免濕氣重,導致出現風濕疼痛的現象。



3/3

養成睡前泡腳的習慣

    睡前泡熱水腳有很好的保健作用,還能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睡眠,睡眠的質量高了才能避免「春困」,養成睡前泡腳的習慣益處多。

防病篇

1/3

預防感冒和流感

    驚蟄時節,早晚溫差大,陰雨天氣多,乍暖還寒很容易導致感冒和流感,所以要在飲食上進行調理,使自己的免疫力得到提高,日常的保暖也是十分重要的。

2/3

預防腸胃病

     驚蟄時節,萬物蘇醒,春暖花開,同時也是各種病毒和細菌活躍的季節,所以在飲食上就要注意衛生,不要吃生冷食物,加熱後再食用,還要注意個人衛生。

3/3

預防過敏症

    對於那些有花粉過敏症的人這個季節就要避免與過敏源接觸,隨身攜帶一些過敏葯物,這樣可以以防不時之需。

7、驚蟄時節養生注意事項有哪些

春季流感襲來--注意防寒

驚蟄的天氣特點:乍暖還寒。

雖然我們覺得春天來了,天氣回暖了,不似之前的倒春寒那麼冷了,但是驚蟄天的氣候更讓人難以捉摸,忽冷忽熱,本來還是陽光明媚的,但是一轉眼就涼風陣陣了,這個時候要注意添加衣服,否則容易感冒,尤其是小朋友和老人。

小孩子易動,稍微動一下就覺得熱甚至出汗,如果是出汗了就要注意了,不能隨意脫衣服,隨時准備一張干毛巾放在背上吸汗!

春季細菌活躍---醋來幫忙

我們這個月一家人都感冒了,竟一直都沒有想起用醋來消毒殺菌,昨天我們鄰居的奶奶給我講,我才想起來。

用一袋醋放到小鍋里煮沸,煮沸後拿到各個房間去熏一下,讓醋彌漫在空氣中。這樣可以起到消毒殺菌的作用。

春雷初響--注意躲避

驚蟄後,春雷就要開始萌動了,在響雷的時候要注意躲避,不能站在大樹底下,不能站在電線桿下,不能在風雨中行走,關閉門窗,重要電器要注意拔下電源等等!

午後的太陽紫外線強烈--注意防曬

驚蟄前後,午後的太陽就比較烈了,我一般中午吃完飯都要出去散步半小時的,可是午後太陽光太強(紫外線很強烈),曬的臉都有些疼了,所以要躲著太陽走,必要的防曬霜或者太陽傘要准備了。

春困襲來--注意睡眠

驚蟄後天氣越來越暖和,「春困」也悄然襲來。這個時節選擇午休20分鍾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晚間的睡眠也要好好對待,喝一杯熱乎乎的牛奶是促進睡眠的一個好方法。  

春季繁花盛開--注意花粉過敏症

春季繁花開始盛開,會花粉過敏的朋友要注意了(尤其是新生的寶寶,在不知道什麼是他的過敏源之前,最好少到這些花粉眾多的地方去)。

公園是一個讓人放鬆的地方,但是春季這個播種的季節,花粉隨著微風輕輕飄舞,以前有花粉過敏症的朋友最好把常備葯隨時攜帶。

春雨---潤物細無聲

春雨貴如油,潤物細無聲,春季是一個多雨的季節,春雨不是很大,但是有時候足以讓你狼狽,所以隨身准備一把雨傘,以備不時之需吧!

春季飲食---宜清淡護肝

春季的飲食宜清淡,宜增甘甜、鹼性食物,以護肝、潤肺健脾為主要的飲食原則!在春季這個播種的季節,准備好一個健康的體魄,為了秋季的收獲而努力吧!

8、驚蟄節氣如何養生 驚蟄吃什麼好

泡足能有效地舒筋活絡,通過沐足由下而上帶 動陽氣轉動,如以當歸、艾葉各30克水煎泡腳,就有溫經活血之效。

散步可以舒展全身的氣機,百如平地健步走30分鍾以上,每日堅持,即可調節全身氣機的舒布,增強體度質 。

中醫素有「酸入肝」的理論,認為山楂、烏梅等酸味食物或葯物可以滋肝陰,養肝血,達到柔肝、調肝的目的。但同時酸性也有收斂、固澀的特性。食用過多的酸性葯食反回而妨礙人體氣機的疏泄 。故飲食中少食酸性葯食,以免妨礙氣血運行。

驚蟄陽氣始動,全身的陽氣尚不充沛,寒冷葯食容易傷及人體陽氣之本。春季食用冷飲、寒涼水果之後容易腹痛、腹瀉,女性也容易引發宮寒,表現為痛經、血塊、停經等症狀。再則春季乍暖還寒,寒暖流交替頻發,氣溫波動答大,衣物添減頻繁,稍不注意則易受涼感冒。

9、驚蟄節氣吃什麼食物養生?

驚蜇養生要主意什麼?驚蟄節氣吃什麼比較好?驚蟄為春季的第三個節氣。驚蟄是指春雷初響,驚醒蟄伏中的昆蟲。驚蟄有什麼特點,驚蟄養生又要注意哪些呢?

驚蟄的特點:

按照一般氣候規律,驚蟄前後各地天氣已開始轉暖,並漸有春雷出現,冬眠的動物開始蘇醒並出土活動。雨水漸多,是春播的有利時機。

春天,人們常感到睏乏無力、昏沉欲睡,早晨醒來也較遲,民間稱之為「春困」,這是人體生理功能隨季節變化而出現的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春回大地,天氣漸暖,人體皮膚的血管和毛孔也逐漸舒張,需要的血液供應增多,汗腺分泌也增多。但由於人體內血液的總量是相對穩定的,供應外周的血量增多,供給大腦的血液就會相對減少,所以出現「春困」。初春陽氣漸生,氣候日趨暖和,但北方陰寒未盡,冷空氣較強,氣候變化大。所以,為了抵禦漸退的寒氣,人們又提出「春捂」。這在驚蟄期間尤為突出。

驚蟄的養生:

驚蟄時的養生,要根據自然物候現象、自身體質差異進行精神、飲食、起居的調養。《黃帝內經》曰:「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卧早起,廣步於庭,披發緩行,以便志生。」這是說,春天萬物復甦,應該早睡早起,散步緩行,可以使精神愉悅、身體健康。對於北方氣溫較低、早晚溫差大的地區要注意保暖。春季與肝相應,如養生不當,則可傷肝。現代流行病學調查,春天屬肝病高發季節,應注意養肝、保肝,防止春季傳染病的流行。

飲食調養要根據節氣變化和每個人的體質情況而定。主要以「春夏養陽」為原則,可適當多吃能升發陽氣的食物,如韭菜、菠菜、薺菜等。春天肝氣旺易傷脾,故驚蟄季節要少吃酸,多吃大棗、鍋巴、山葯等甜食以養脾,可做成大棗粥、山葯粥。

與驚蟄節氣飲食養生指南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