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中醫推肚子養生法

中醫推肚子養生法

發布時間:2020-08-22 17:56:28

1、推肚子具體操作方法是什麼?

在中醫里,按摩能治療許多疾病,而推肚子也是一種自我保健方法,推的時間長了,不僅能強壯身體,還能推走百病。

推肚子的操作十分簡便安全,首先身體放鬆平躺在床上,雙手平起放在胸口,手掌朝下,指尖對著指尖慢慢往下推,從上至下有力度、有滲透力地推,一下一下從胸前一直推到肚臍眼處。推時雙眼閉目養神,貼著皮膚推,不要隔著衣服推,還可以雙手交替著推,每天起床前推肚子300下,晚上睡覺前推肚子300下。

在推肚子時如果出現腳底發熱出汗,同時伴打哈欠流淚,這就說明推通了。把脾胃推通可治療多年的胃病和便秘,還可治療膽囊炎、膽結石、腎結石等多種疾病。推肚子對婦科方面的疾病也有一定的療效。

不要拘泥於一種手法,推肚子也可以花樣百出,可用一隻手的掌心貼附肚臍,另一隻手疊在上面,順時針方向以畫圈的方式柔和地邊按邊摩擦,由肚臍逐漸均勻畫圈至全腹,約80~100下,再倒回到肚臍,再按摩80~100下。可雙手交換,逆時針方向以同樣的方式再按摩一遍。當然,不管哪種手法,在按摩時,都既不要空腹也不要脹肚。

如果你經常失眠,那麼你可以在臨睡前仰卧在床上,雙手拇指靠攏,從心口處向下平推至小腹部算一次,可反復推50~100下,多推不限。

2、中醫如何進行養生?

3、推肚子的功效

8:建議你每天早晚按摩8分鍾的肚子,可以從上往下推,有很好的排除腸胃的垃圾、濁氣、濁水的功效,可以在網上查閱《推腹法》 8:每天9點睡覺,能睡著最好,睡不著就找個好中醫吃點湯葯,會很快改善。 8:不吃或少...

4、推肚子有什麼好處

推肚子的好處:

一、增強心肺和各臟器功能,調節五臟六腑,加強血液循環,加快新陳代謝。

二、加快胃腸道蠕動和排空,加快消化吸收,強身健體。

三、改善睡眠質量,防治各種慢性疾病、冠心病、肺氣腫、氣管炎、膽囊炎、慢性胃腸道疾病等,特別是年老體弱多吃一點就胃腸不適、便秘等。
推肚歌

一二三四五,床上來推腹;

二二三四五,推腹有好處;

三二三四五,治我腸胃肚;

四二三四五,使我腸胃舒;

五二三四五,肚內呼嚕嚕;

六二三四五,讓我受鼓舞;

七二三四五,不要怕辛苦;

八二三四五,接著往下數;

九二三四五,堅持有進步;

十二三四五,百病會消除。

5、中醫如何養生?

中醫養生保健,注重的是心靈和身體的雙重保養。

第一,在心靈調養方面,《黃帝內經》中提出要做到恬淡虛無,也就是說保持心態的平和,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平時可以多聽一些舒緩的音樂或者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來調暢情志。內

第二,身體上的保養,從飲食和鍛煉兩個方面,飲食要清淡、營養、易消化,少吃辛辣、刺激、油膩、生冷、寒涼、煎炸、燒烤類的食物,盡量多吃一些平和的食物,並且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適當的體育鍛煉,可以促進全身容的血液循環,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

6、有種養生方式,推肚子,真的有保健作用嗎

很有用。肚子處有丹田穴,中醫重要穴位。推肚子可以增加腸胃蠕動,提高排毒功能,可以排毒減肥、延年益壽

7、揉腹也是老中醫最愛的養生秘笈,揉腹有哪些好處呢該如何正確揉?

這個揉肚子我可是深有體會的,以前腸胃不好,看了一個養生的節目,老中醫建議每天晚上睡覺前,早上起床前揉肚子。那時候我的飯量也很少,冷的食物都不敢吃。看完這個後,我想反正也不用吃葯,不就是揉幾下肚子嗎,我就抱著試試看的態度,當時不太相信。

一、按揉腹部利於減肥

按揉腹部可以刺激末梢神經,通過不同力度、輕重緩急的按摩,可以促進腹壁毛細血管血液循環,加速脂肪的消耗。

二、促進腸蠕動,消除便秘

按摩腹部能增加腹肌、腸平滑肌血流量,加大胃腸內壁肌肉張力,刺激直腸神經,增強大小腸的蠕動功能,從而起到促進糞便的排出。

預防和消除便秘,對老年人尤其需要。

手法:

排空小便,洗凈雙手,取站位或仰卧位;

全身放鬆,左手按在腹部,手心對著肚臍,右手疊放在左手上。

先按順時針方向繞臍揉腹50次,再逆時針按揉50次。

按揉時力度要適中,呼吸自然,此法可以緩解便秘。

二、三線摩腹法

三線是指左胸至肚臍,心口至肚臍,右胸到肚臍。

眾所周知,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們在養生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針灸、食療、拔火罐、泡腳等的養生方式在不斷優化。事實上,早在很久以前,人類就有了養生的思想,我國古人創立了很多的養生方法,一直都是延續,其中有一個叫「揉腹治百病」的說法,可見揉腹的好處。於是,有人稱每天揉腹三次,勝吃人參一支,這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揉腹對人體健康益處的思想。

小腹是陰中之陰,是寒氣最愛聚集的地方,所以揉腹很關鍵。手心的勞宮穴是火穴,有溫養的效果,經常以手心按摩小腹至發熱,不但可以有效地驅寒暖腹,還能養元補氣、滋陰培陽。一般是每天早、中、晚各揉一次小腹,先按逆時針方向揉,後按順時針方向揉,揉的次數最低以36遍起,或36的倍數也可以。力度要適中,如果能把腹部的軟組織帶動起來更好,小腹常溫,元氣充實,這樣對於身體健康極為有利,的確是比吃人參的效果還要好。

其實,養陽很簡單,睡覺前做一個動作就可以。這個動作是按摩腹部。具體方法是:仰卧床上,以肚臍為中心,用手掌在肚皮上按順時針方向旋轉,按摩200次左右即可。一來有利於促進消化,排除脾胃濕毒;二來有助於腹部的保暖,改善睡眠質量。

8、揉腹養生應該怎麼做?

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的養生意識也逐漸提高。而我們傳統的中醫養生方法,如拔罐、針灸、食療也受到越來越多人的好評。很多人在養生方面更偏向於中醫的方法。

而我們古老的中醫流傳下來的養生方法也是多種多樣,其中有一個「揉腹治百病」的說法,在中醫上看來,人體的腹部是「五臟六腑之宮城,陰陽氣血之發源」,所有有效的按摩腹部也會具有一定的養生作用。有甚者稱每天揉腹三次,勝過吃一支人參。所以總體上人們覺得揉腹能幫助養生還是可信的。那麼揉腹真的有養生作用嗎?具體有哪些好處?

首先我們要知道,腹部是寒氣最愛聚集的地方,而手心的勞宮穴是火穴,能有溫養的效果,適當的用手心按摩我們的腹部,可以達到驅寒暖腹的作用,除此之外,還具有養元補氣、滋陰培陽的功效。

每天揉三次,分別在早中晚的時間。揉按順序先逆時針再順時針。力度要適中,一般來說36遍是最低的次數。腹部的軟組織被帶動,保持小腹溫實,有利於健康。確實甚於吃人參。具體還有以下幾種功效:

1、改善習慣性便秘:

有經常習慣便秘的人,可以按照上面所說,用自己的掌心順時針方向旋轉揉腹,最好是50-100次,如果在按壓時感覺到有條索狀硬物,很有可能是你宿便停留的位置,這個時候應該採用輕緩按摩的方式,慢慢旋轉揉按。該方法經過實踐,是有人在揉按時就有便意,並且在一周左右就增加了排便的次數。

2、有效預防潰瘍病:

一般來說,我們揉腹是可以對胃腸道起到刺激效果,幫助胃腸黏膜產生前列腺素,從而減少胃酸的產生。

3、幫助治療慢性肝炎:

正常來說,患有慢性肝炎的人在疾病非活動期經常有肝區隱痛、腹脹不適。可以適當的採用自我按摩肝區和腹部的辦法來緩解疼痛。如果一天堅持做2-3次,一次5-10分鍾,那麼對於緩解症狀、幫助康復還是有很好的作用的。

4、改善失眠:

有些經常晚上睡不著覺,失眠的人群。可以在睡前仰卧於床上,然後用手心圍繞肚臍按摩腹部。反復15-20次,可左右手交替。在按摩的同時可以默念數字,范圍從小到大。待有困意,會慢慢停止,很快入睡。

5、按揉腹部利於減肥:

我們通過按摩腹部的方式可以幫助刺激末梢神經,在不同力度,速度的按摩下,會促進腹部的毛細血管血液循環,這樣可以加速脂肪的消耗。

9、中醫經絡的養生方法是怎麼按摩的?

中醫認為,衰老的發生與勞役過度、房事不節、飲食所傷、七情太過等因素有關。但人是有血肉有感情的,吃五穀雜糧,所以很難避免其一。

衰老主要與五臟六腑有關,關系最直接的臟腑是腎、脾、胃、肝、肺、心。

中醫經絡養生之百會穴

百會穴在頭部,前正中發際直上5寸,兩耳尖中點連線上。稱「百脈之會,百病所主」。是百脈交會穴。

按摩百會穴可用手指指腹按摩,順時針和逆時針各揉按50下,或各1到2分鍾為宜,每日早晚各一次。

經常按揉可以健腦益智、抗老防衰,從而達到減緩衰老的作用。

中醫經絡養生之神闕穴

神闕穴在腹部,臍中央。多篇中醫古籍都稱其為「乃生命之根蒂」。

神闕穴可按揉、可艾灸以達到養生減緩衰老的作用。

中醫經絡養生之關元穴

關元穴位於腹部,肚臍下3寸,人體正中線上。是元陰、元陽出入之所,按揉和艾灸可以大補元氣、溫腎助陽,從而減緩衰老。

按揉法或震顫法。震顫法是雙手交叉重疊置於關元穴上,稍加壓力,然後交叉之手快速地、小幅度地上下推動。但是不能用力過猛,有酸脹感即可。

中醫經絡養生之足三里穴

足三里位於小腿,外膝眼下三寸,距離腿前脛骨約一橫指距離。

足三里是強壯穴,自古以來都是養生的必備穴位之一。經常按揉或艾灸可以健脾養胃,調補氣血,促進氣血的化生。

按揉方法同百會穴相似,用指腹按揉。


中醫經絡養生之三陰交穴

三陰交穴是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三條經絡的交匯之處,用途廣泛,除可健脾益血外,也可調肝補腎,還有安神的作用。

三陰交穴在小腿內側,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

中醫經絡養生的穴位可以減緩衰老,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僅是心血來潮短期的按揉穴位並沒有很好的作用,想延緩衰老還需要長期的堅持。

與中醫推肚子養生法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