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太極拳的養生作用有哪些
2、太極拳的養生功效有哪些
3、從養生的角度講,練哪種太極拳最好
和式太極拳是傳統拳術,屬於太極拳流派之一。始創於清末河南溫縣趙堡鎮太極拳名家和兆元,因地域亦被稱為趙堡太極拳。和式太極拳除具有一般太極拳的要點外,在理zd論、技術技法、強身養生方面都有其獨特之處。和式太極拳以《周易》理論為基礎,像其形取其義用其理,移動周身處處走圓,無不是圈,行成周身無處受力,自然圓活。和兆元出生於中醫世家,自幼習文學醫。1825年,師從本鎮拳師陳清平習武。後在北京供職,官授武信郎。在理學大家李棠階影響下,對太極拳版進行了重大改革。尤使太極拳理論有了長足發展。以理學、儒家、道家並結合醫學理論來指導規范拳架,使理論與實踐完美結合。創編了一套體用一致,技理相合的代理架,即和式太極拳。
相比較陳家權溝幾家的太極拳而言,和式太極拳運勁走圓,刪繁就簡,純粹自然,在集技擊,導引,散手於一身的同時,更加具備養生的作用。
4、養生選哪種太極拳比較好
於養生選楊氏太極較好。
楊氏太極拳是歷史悠久的漢族拳術,太極拳的重要流派之一,是由河北省邯鄲市永年人楊露禪及其子楊班侯、楊健侯,其孫楊少侯、楊澄甫等人發展創編的。由於楊氏太極拳姿勢開展,平正朴實,練法簡易,因此他深受廣大群眾熱愛,開展得最為廣泛。楊式太極拳對手眼身法步有嚴格的要求,練拳和推手,手眼身法步按 要求做到正確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楊式太極拳拳架舒展優美、身法中正、動作和順、平正朴實、由松入柔、剛柔相濟,一氣呵成,猶如湖中泛舟輕靈沉著兼而有之。練法簡潔,深受一般大眾的喜愛,故而流傳最廣。
楊式太極拳動作要求如長江大河,滔滔不絕。此動作之完成,乃下一動作開端,綿延相續。心法上亦要求一氣呵成。
楊氏太極拳通過改善我們的大腦功能,調節大腦皮層的興奮和抑制活動,對於白領亞健康產生的神經衰弱失眠、頭暈、頭痛、過度疲勞等疾病,有著顯著的健腦去病的作用。而且太極拳要求我們全身要放鬆,使得人體的血管阻力減少,能夠加速我們的血液循環,減輕心臟負擔。太極拳的呼吸是採用的腹式深呼吸,氣沉丹田,能夠對五臟六腑有著良好的按摩保健作用。
具體健身作用反映在:
一、改善神經系統:太極拳要求整體放鬆,外示安逸,「動中求靜」、「用意不用力」練法,使中樞神經系統獲得充分休息,使神經興奮、抑製作用不斷得到調整。
二、提高呼吸質量:太極拳要求;「以意導氣、以氣運身」。逐步做到勻、深、柔、緩的腹式呼吸,使肺部和橫膈膜做縱向的舒張、伸縮、提高了肺泡通氣換氣功能。諺雲:「呼吸到臍,壽與天齊」。足見腹式呼吸的功效。
三、改善臟腑功能:由於「腹式呼吸」的舒張、伸縮形成自主的內臟按摩,有效地促進了全身各組織器官的供血,協調了臟腑之間的功能。因為太極拳非常重視腰胯脊柱鍛煉,腰背虛實運動能夠強壯腎臟。《醫貫》說:「腎陰為上行夾背至腦中為髓海」,中醫學認為:「腎為先天之本」,「腎壯而百病不侵」。
四、增強肢體活動:太極拳要求「勢走弧圓、勁走螺旋」,「上下相隨、內外相合」,「一動無有不動 」的全身心運動。使全身各大小關節,骨骼、肌肉都參與這種輕柔、舒展、連綿不斷的運動。使肌肉富有彈性,各關節、骨骼間的血液供給、新陳代謝得到改善。
五、疏通經絡隧道:太極拳要求向上要「虛領頂頸」,向下要「松到腳底」,「意落湧泉」。中部要求「氣沉丹田」,「主宰於腰」。這是鍛煉任督二脈以及帶脈、沖脈的重要方法。四肢在輕柔、連綿、纏繞運動中要意勁貫達到肢體四梢。從而疏通了人體十二正經。
本回答由體育運動分類達人 賈振雨推薦
5、凌塵養生太極拳一路動作名稱是何?謝謝!
太極拳以「掤、捋、擠、按、采、挒、肘、靠、進、退、顧、盼、定」等為基本方法。動作徐緩舒暢,要求練拳時正腰、收顎、直背、垂間,有飄然騰雲之意境。清代拳師稱「拳勢如大海,滔滔而不絕」。同時,太極拳還很重視練氣,所謂「氣」,就是修煉人體自身的精神力,這是太極拳作為內家功夫的特點之一。
八種勁法中,掤勁是八勁之本,練太極拳不能須臾離開此勁。它是彈簧力,又如水托舟,如戥稱量;是知覺力,一切外來之力皆藉其辨別方向、大小。其他七勁不過是方位和作法不同另有所稱。例如,掌心由內向外纏絲稱為掤勁,若掌心由外向內纏絲則稱為捋勁,若雙手同時將掤勁交叉向外掤出,則稱為擠勁。掤勁是向上向外之力,使對方之力達不到胸部,是保護自己的防禦手法;捋勁是向旁的橫力,三分向下,七分向後,用時要 含胸 轉腰 坐胯 三者一致,防止對方肩擊胯打;擠勁是向前推扌鄭之力,擠在手背,另手輔之,要點在於雙手用力一致,兩腳抓地前弓;按勁是向前推擊或上掀之力,用時須頂頭懸 含胸 拔背 用腰力發出;采勁是以手抓住對方手腕和肘部向下向後下沉之力,用時要含胸縮胯,一般是先採後挒;挒勁是以手向左右上下擋開之力,用時要身軀配合以腰帶動;肘勁是以肘擊人,在近身時使用,有「遠拳近肘貼身靠」之說;靠勁是用肩擊胯打,貼身時使用。
太極拳十三式打手歌:掤捋擠按須認真,上下相隨人難近,任他巨力來打我,牽動四兩撥千斤,引進落空合即出,跟隨沾粘不丟頂。
8式簡化太極拳動作名稱
起勢 01、卷肱勢 02、摟膝拗步 03、野馬分鬃 04、雲手 05、金雞獨立 06、蹬腳 07、攬雀尾 08、十字手 收勢
16式太極拳動作名稱
01、起勢 02、左右野馬分鬃 03、白鶴亮翅 04、左右摟膝拗步 05、進步搬攔捶 06、如封似閉 07、單鞭 08、手揮琵琶 09、倒卷肱 10、左右穿梭 11、海底針 12、閃通臂 13、雲手 14、左右攬雀尾 15、十字手 16、收勢
24式簡化太極拳動作名稱
01、起勢 02、左右野馬分鬃 03、白鶴亮翅04、左右摟膝拗步 05、手揮琵琶 06、左右倒卷肱 07、左攬雀尾 08、右攬雀尾 09、單鞭 10、雲手 11、單鞭 12、高探馬 13、右蹬腳 14、雙峰貫耳 15、轉身左蹬腳 16、左下勢獨立 17、右下勢獨立 18、左右穿梭 19、海底針 20、閃通臂 21、轉身搬攔捶 22、如封似閉 23、十字手 24、收勢
32式太極拳動作名稱
01、起勢 02、右攬雀尾 03、左單鞭 04、左琵琶勢 05、進步搬攔捶 06、如封似閉 07、摟膝拗步 08、右單鞭 09、右雲手 10、野馬分鬃 11、海底針 12、閃通背 13、右攬雀尾 14、轉體撇身捶 15、捋擠勢 16、右拍腳 17、左分腳 18、右蹬腳 19、進步栽捶 20、左右穿梭 21、肘底捶 22、倒卷肱 23、右下勢 24、金雞獨立 25、左下勢 26、上步七星 27、退步跨虎 28、轉身擺蓮 29、彎弓射虎 30、左攬雀尾 31、十字手 32、收勢
42式太極拳動作名稱
01: 起勢 02:右攬雀尾 03:左單邊 04:提手 05:白鶴亮翅 06:摟膝拗步 07:撇身捶 08:捋擠式 09:進步搬攔捶 10:如封似閉 11:開合手 12:右單鞭 13:肘底捶 14:轉身推掌 15:玉女穿梭 16:右左蹬腳 17:掩手肱捶 18:野馬分鬃 19:雲手 20:獨立打虎 21:右分腳 22:雙峰貫耳 23:左分腳 24:轉身拍腳 25:進步栽捶 26:斜飛式 27:單鞭下勢 28:金雞獨立 29:退步穿掌 30:虛步壓掌 31:獨立托掌 32:馬步靠 33:轉身大捋 34:歇步擒打 35:穿掌下勢 36:上步七星 37:退步跨虎 38:轉身擺蓮 39:彎弓射虎 40:左攬雀尾 41:十字手 42:收勢
6、養生太極拳是怎樣的?
養生太極拳是一種身心兼修的練拳健身運動。練拳時注復重意氣運動,以心行氣,疏通經絡,平衡陰陽氣血,以提高陰陽自和能力,也就是西醫所說的抗病康復能制力和免疫力。
練養生太極拳有療疾健身、修身養性、健美益智,開悟智慧、激發潛百能、技擊防衛,達到維持健康、提升氣質、提高生活質度量的目的。
養生太極拳內外兼修。內練意氣勁力,運太極陰陽;外練拳勢招式,顯氣勢神態。通俗說法:形體力量和精神氣問質同時鍛煉。
養生太極拳練身、心、意三家,合精、氣、神答三元的太極修煉功法。符合中西醫學科學原理,具有神奇的療疾健身、修性養生功效。
7、哪種太極拳養生治病效果
我的老師70多歲了。從小就練陳式太極拳。 他一直以科學的態度追求真實的太極拳。
我的理解,他追求的是太極拳的道。從人的自身的本能出發,適應人體的運動規律。
他多次說過,太極拳不治病,只是讓你活著的時候更舒服些,少些痛苦。 太極拳也不能延年益壽。沒有任何直接的證據說明可以延年。 不過可以讓你更健康,活得更快樂些。
太極拳不治病的理內解是這樣,他不是醫生,不是葯,所以他的功能不是治。 不過,也許可以讓你減少一些得病的可能。 比如按摩效果好,就直接去按摩,不要找太極拳。比如安靜對某些人的某些疾病有好處,有多種方法可以讓心靜下來,而且更直接。
太極拳不是神。不要迷容信。只是客觀的學習研究,才知道太極拳的博大精深。才能更好的愛它喜歡它。而不是迷信或者是誤解它。
8、那種太極拳最養生
陳家溝陳氏太極拳協會蘇州分會是經太極拳發源地陳家溝認百可、陳家溝陳氏太極拳協會批准在蘇州設立的唯一正式分會、正宗傳統的陳氏太極拳培訓和推廣基地。陳氏太極拳在蘇州度地區的具體推廣事宜由蘇州力勇體育文化有限公司全權負責。公司從總會聘請了專業的教練員團隊,均為陳氏太極拳傳人,以推廣陳氏太極拳為目的,以科學正規的教學方法為保證,致力於弘揚中國傳統武術,傳播太極文化,為全民健身運動做出自己的貢獻。開設有:入門初級班、基礎班回、提高班、進階班、短期班/暑期班、少兒青少年班、長期班(陳氏答太極拳精編九勢、陳氏太極拳十九勢、陳氏太極拳老架一路/二路、陳氏太極拳新架一路/二路、陳氏太極拳大架二路、陳氏太極拳器械、推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