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老年人養生保健有哪些方法?老年人保健吃什麼比較好?
1中老年保健首先要養心。養心,需要看得開,事事想的開,自然心情舒暢,身體自然就好。兒孫自有兒孫福,當放手時須放手。其次,老年人消化能力比較弱,飲食要清淡。老年人的消化能力比較弱,氣血也比較弱,如果仍然大魚大肉,則身體的負擔更重,吃再多的補葯也無濟於事。少吃多餐,對老年人養生非常重要。鹽屬於陰性的食物,如果過量食用鹽,則消耗身體的陽氣,老年人活動量少,一定飲食要淡,少吃過鹹的食物。經常艾灸,可以增強體質。建議每周扶陽四穴灸。按以下四個穴位每個穴位灸15分鍾:中脘穴,關元穴,命門穴,足三里穴。如果身體有疼痛的位置,可以艾灸,一般都能緩解症狀。、合理膳食,以防燥護陰、滋陽潤肺為准則秋季天高氣爽、氣候乾燥,秋燥之氣易傷肺。因此,秋季飲食宜清淡,少食煎炒之物,多食新鮮蔬菜水果,蔬菜宜選用大白菜、菠菜、冬瓜、黃瓜、白木耳;肉類可食兔肉、鴨肉、青魚等;多吃一些酸味的食品,如廣柑、山楂等。適當多飲水,多吃些蘿卜、蓮藕、香蕉、梨、蜂蜜等潤肺生津、養陰清燥的食物;盡量少食或不食蔥、姜、蒜、辣椒、烈性酒等燥熱之品及油炸、肥膩之物。體質、脾胃虛弱的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晨起可以粥食為主,如百合蓮子粥、銀耳冰片粥、黑芝麻粥等,可多吃些紅棗、蓮子、百合、枸杞子等清補、平補之品,以健身祛病,延年益壽,但不能猛吃大魚大肉,瓜果也不能過食,以免傷及腸胃。另外,要特別注意飲食清潔衛生,保護脾胃,多進溫食,節製冷食、冷飲,以免引發腸炎、痢疾等疾病。 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強身健體秋季天高氣爽,是戶外活動的黃金季節。在此季節老年人必須加強體育鍛煉,是秋季保健中最積極的方法。秋季要早睡早起,晨起後要積極參加活動健身鍛煉,可選擇登高、慢跑、快走、冷水浴等鍛煉項目。秋季氣候乾燥,早、晚溫差較大,是一些細菌、病毒繁殖與傳播的有利條件,隨著乾燥的灰塵,一些細菌、病毒在空氣中飛揚,常會引起呼吸道疾病的傳播,是慢性支氣管炎和哮喘病的高發時節,因此,老年人在參加體育鍛煉的同時要加強保暖,做好預防工作。保持樂觀情緒,靜養心神秋季萬物成熟是收獲的美好時節;但秋天也是萬物逐漸凋謝、呈現衰敗景象的季節。在此時節在老年人心中最易引起衰落、頹廢等傷感情緒,因此,要注意調養情智,學會調適自己,要保持樂觀情緒,保持內心的寧靜,適當延長夜間睡眠時間;可經常和他人、家人談心,或到公園散步,適當看看電影、電視,或養花、垂釣,這些都有益於修身養性,陶冶情操。 秋季氣溫逐漸下降,早、晚溫差較大;在此季節,老年人既要注意防寒保暖,又不能過早、過多添加衣物;在此季節只要不是過於寒冷,就要盡量讓機體保持於涼爽狀態,讓身體得以鍛煉,使其具有抗禦風寒的能力。但是金秋季節,氣候變化無常,老年人要順應氣候變化,適當注意保暖,以防止感冒和引發呼吸道等各種疾病,要根據天氣情況,及時增減衣服,防寒保暖,防病保健。秋燥傷肺少吃辛:秋季天高氣爽,空氣乾燥,濕度小,人易出現咽干、乾咳等症狀,這是由於燥邪傷肺所導致的現象。此時,應少吃辛、辣食物,如蔥、姜、辣椒、胡椒,防止辛溫助熱,加重肺燥症狀。肺燥傷肝要吃酸:從中醫五行生剋來講,肺屬金,肝屬木,金旺能克木,使肝木受損。因此應適當吃點酸味食物,因為「酸入肝」,可以強盛肝木,防止肺氣太過對肝造成損傷。酸味食物可以收斂肝氣,有保肝護肝的作用,但也不可過量。因為許多酸性食物,如醋、烏梅等,其酸味能刺激胃,易發生胃潰瘍、胃炎等病,對身體不利。秋瓜壞肚少吃寒:許多人都有這種感受,秋天吃水果,一不小心就壞肚子,這與秋天的氣候有關。秋季天涼了,氣溫下降,脾胃陽氣不足,再吃多了陰寒性質的水果、蔬菜,自然是雪上加霜,導致陽氣不振而腹瀉、腹痛。因此,秋季不要吃太寒涼的食物,以保護胃腸,保護肺臟。適度飲水最重要:夏天多汗季節要多飲水,秋天乾燥季節更要多飲水。適度飲水是秋天潤燥、防燥不可少的保養措施。飲水以少量頻飲為佳,不宜暴飲,一次飲大量水,會給胃腸增加負擔,引起不適,只有少量慢飲,「潤物細無聲」才能對口、鼻、咽、喉、食管,乃至氣管產生更大的滋潤作用。養陰益氣是關鍵:對於中老年人來說,秋天最重要的是養陰益氣。養陰就可以防止肺燥,益氣就可以溫養肺氣,鼓舞陽氣,所以秋天應多吃山葯、百合、銀耳、豬蹄、蓮子、藕、梨、枸杞等食物,以安度秋天。
2、請問你會編一個關於海神生態園的導游詞嗎?求編一個!急用!
篇一:寶潤生態園導游詞
寶潤生態園導游詞
尊敬的各位遊客:
大家好!歡迎各位來到寶潤生態園!
下面由我來給大家講解。首先介紹我園的基本情況:
寶潤生態園於2004年開發建設,佔地500畝,經過五年的土地凈化,現已達到高度生態平衡,按各種果樹的特性,劃分了七個不同區域,分別種植了大櫻桃、布朗李、甜梨等各種經濟果樹2萬多棵,種植松樹、柳樹、楊樹、火炬樹、香花槐、香椿等綠化樹種3萬多棵,園內建蔬菜大棚14個,種植各類蔬菜20多種,各種農作物30多種;園內還有水域面積60多軒的月亮湖。
目前生態園共有果蔬生產基地、水產養殖基地、生態園餐廳各一個;農家小院12座、「林中別墅」3棟、「休閑會所」一座;健身運動、游樂中心各一個,是集旅遊休閑、採摘、農業觀光、農事體驗、養生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性旅遊園區,是久居城市裡人們理想的觀光休閑娛樂的場所。
生態園距市區更近,來去更方便,消費成本更節省。現在大家都管我們這里叫秦皇島的「後花園」,啥時來都方便,啥時來都開心!
一、櫻桃園、桃李園
大家請往這里看,這就是我們的櫻桃園,佔地 畝,園中共有引進的歐洲甜櫻桃樹200多棵,品種有紅燈籠、黃蜜、沙蜜豆、紫櫻桃等,這里的成年櫻桃樹枝繁葉茂。6月下旬果子成熟的季節,黃橙橙的黃蜜,紅艷艷的紅櫻桃掛滿了枝頭。這里櫻桃果大肉多,色澤艷麗,
香甜可口,令人垂涎欲滴;在這樣的環境里和氛圍中,你也許有親手摘些櫻桃,品嘗一下的願望;也許你有拿起相機,按動快門,在綠色的葉、紅色的櫻桃下留影的沖動,那你就不必再等了,大家可以到園中去採摘,盡情去拍攝,那將是樂趣無限的,令人陶醉的!
大家再往我的右邊看,這就是我們的「桃李幸福園」。佔地 畝,園中共有桃樹 棵,引進的歐洲優良品種「布朗李」 多棵。早春時節,桃花紅、李花白、杏花艷,爭芳斗艷,滿園春色;仲夏時節,「桃李園」碩果累累,十分養眼,十分好看,如果你在此時來這里,你一定會大飽口福。
園區對果樹進行了重點改良,用一些老桃樹作為母本將引進的李子樹進行了嫁接,形成很多有趣的「一樹結兩果」的奇景,大家可以看到那些果樹,這邊長出了桃子,這邊長出了李子,呈現出了相容共生的奇特景象,妙趣橫生,令人稱奇。園區也給它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做「桃李滿天下」。
園中的所有的農作物都是有機的、綠色的、無公害的,隨手可摘,立即就可以吃,絕對安全可靠。
在植被繁茂的果園里,在各種果樹下,散養的農家土雞、土鴨、土鵝在那裡找食、嬉戲,它們喝飲山泉,餓了就可以吃些草籽、小蟲,在果樹下自然生長、產蛋。遊客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入園撿收散養的禽蛋,感受找蛋的驚喜和撿蛋的快樂!
有人也許會擔心:我採摘了那麼多水果,怎麼能在保證在不被碰壞碰爛的情況下帶回家?我撿了那麼多的雞蛋、鴨蛋、鵝蛋怎麼拿?
會不會碰爛?
現在我告訴大家不用擔心,園區根據家禽養殖、蔬菜、水果栽植的特點,專門衍生出一個系列禽蛋、蔬菜、水果撿收、採摘攜帶項目。園區在取得了有關部門「原生態、無公害」商標的認證的同時,製作了精美的包裝禮盒,遊客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採摘收集的「成果」分別裝箱,保證你在觀光遊玩盡興的同時,可以攜帶自己的收獲滿載而歸。
二、玉龍亭
穿過櫻桃園幽靜的小路,沿著石階,我們將登頂玉龍山到達「玉龍亭」。
玉龍山上植物茂密,如綠海環繞。火炬樹布滿了山坡,酷似火炬的花朵爭相綻放,如同綠海中躍動的火焰,與野花野草一起形成一幅自然繁榮的景象。
「玉龍亭」位於全園南面的最高點,和即將建設完成的鳳棲台形成一南一北兩個園區制高點,它們遙遙相對,形成生態園內突出的亮點。
大家知道龍與鳳的搭配,寓意著「龍鳳呈祥」的祥瑞之氣,隱含著對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的良好祝願!而這個龍與鳳的天作之合,正是寶潤生態園創造奇跡、製造美麗的真實寫照!
我們現在站的地方過去並不是這樣的,它沒有這樣高,也沒有現在這樣美。它只是一片荒坡。寶潤人利用開挖「月亮湖」的淤泥,一點一滴堆砌而成的,是寶潤的創業者用勤勞和汗水,用真誠和希望創
造了美麗,把「月亮湖」的龍王請上了山,從此,讓這個昔日的荒山野嶺,受到了龍王的護佑,變成了有山有水,美景如畫,風調雨順,風景宜人的好地方。
站在亭中,全園的一切美景一覽無余。那層林疊翠的樹林、果園、芳草,林中別墅、民俗小院、休閑會所點綴在濃蔭綠海之間,形成了自然和諧的美妙畫卷!
我們極目遠眺,晴日里遠處連綿不斷的燕山山脈,夕陽染紅的天際,紅霞將遠處婉蜒的長城,高高聳立在山脊上的烽火台塗滿了金黃色的余暉;清晨移步鳳棲台,我們可以望穿林海,看浩瀚渤海,閃著鱗片一樣的朝暉;漁帆點點,反襯著錨地巨大輪船的剪影,一輪紅日躍出海面噴薄而出,使你產生一種「林海升紅日」的奇妙感覺。
三、萬象廣場
穿百米綠蔭小道,倘徉於萬象廣場,我們可以瀏覽農俗科普畫廊。「五穀雜糧」我們常吃,但我們常常忽視了它們的養生和保健的功效,只是以個人的習慣評價司空見慣的「五穀雜糧」,現在我們可以學到很多養生、保健知識,讓我們對習以為常糧食有一個全新的認識;
大家再往廣場西側看,那裡有果園內散養的土雞、土鴨、珍珠雞、孔雀,人來時它們會大叫吵鬧水止,那也是對您的歡迎曲。
佇足「同心亭」,欣賞亭柱之上那副「家倫和事業興盛,將相合國運昌隆」的對聯,我們可以體會到園中主人對您的衷心祝福,對國家強盛的真摯企盼。
四、連心橋、月亮湖
沿小路西行不足百米,我們就到達了園內的「連心橋」和水產養殖基地及垂釣娛樂中心---「月亮湖」。
在前面小徑往南,垂柳迎風搖曳,一座銀灰色小橋橫跨「月亮湖」。這據說就是毛主席曾走過的小橋。
此橋來自於北戴河區美麗的臨海公路。由於舊城改造,這座小橋面臨著被拆除毀掉的命運。為了挽救這座小橋,寶潤生態園多方聯系終於用真誠換來了美好的結局。小橋終於整體搬遷到了生態園,後來,經過反復考察取證才知道,1953年毛澤東主席在北戴河考察期間,曾走過這座小橋,來到了海邊,站立那塊礁石的旁邊。
毛主席一雙深沉睿智的目光,凝視著遠方,眺望廣闊無垠
篇二:徐福生態園導游詞
徐福生態園導游詞
景點路線:泊船山——茶園——徐福廣場——徐福像——放生池——石碑——徐福廟——興會寺——原路返回
尊敬的百歲堂會員們早上好,歡迎各位叔叔阿姨光臨連雲港市徐福生態園旅遊觀光,這里也是我們百歲堂的文娛養生基地之一。大家叫我小韓就可以了,今天我將竭誠為大家服務,如果有做的不好的地方請各位長輩多多包涵,小韓定當虛心接受教誨,並十分感謝。「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小韓再次對各位叔叔阿姨的到來致以最誠摯的歡迎!
我們現在所在的地方就是贛榆縣風景秀麗的金山鎮,這里地處蘇魯交界(江蘇 山東),東臨海州灣,西依大吳山,北鄰山東省,南望贛榆城,是秦朝東渡日本著名方士徐福的故里。這里山青水秀,人傑地靈,自然資源豐富,文化底蘊深厚,融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為一體,集山、水、林、果、茶生態旅遊之大成,自古以來,就是文人墨客流連忘返的旅遊勝地。
我們現在的位置是泊船山的山腳下,泊船山座落於金山鎮東北部與石橋鎮交界處。主峰高93米,面積1.49平方公里,自明代起,就是贛榆的八景之一。泊船山還有個名字叫龜山,泊船山為何又叫龜山呢?這里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很早以前,有一位老人在山前坡開荒種地,一天夜裡,偶得一夢,夢見波濤滾滾海水猛漲,眼看山被淹沒,嚇得他無處逃生,正在為難之際,忽然有兩個石龜出現在眼前對他說:「我倆是五百年前被王母娘娘貶在此山,求你把俺救出來,俺定能鎮守此山,叫大海往東撤退。」第二天一早,他扛起钁頭往夜夢指示的方向一刨,喀嚓一聲,泥土飛揚,閃出一雌一雄兩個石龜。消息傳開,百姓都來觀賞,於是大家異口同聲的說,此乃神龜也,於是泊船山也就稱為龜山了。各位叔叔阿姨今天就跟著小韓一起置身在大自然的無限風光之中,盡享世外桃源恬靜安逸之趣。
大家能看到這里有著千畝的茶園,層層迭迭,鬱郁蔥蔥,綠浪起伏,茶香繚繞。喝過龜山茶的遊客都贊賞龜山茶色形味俱佳,實為茶中珍品。
徐 福 像
現在,我們來到徐福廣場,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徐福東渡聖跡浮雕牆。眾所周知,徐福是我國歷史上有文字記載的泛海東渡第一人,也是我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航海家和中日韓友好交往的開拓者。早在2200多年前,徐福就把稻作農耕、鍛治紡織、古籍漢字等先秦文明傳到日本列島,為世界文明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並給中國人民和日本、韓國人民留下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可以說,徐福是屬於中國的,也是屬於日本的、韓國的、更是屬於世界的。徐福是一代國際偉人,是中華民族的驕傲。作為徐福故里的人民,我們也為有這樣偉大的先賢感到驕傲!
為弘揚徐福文化,傳承徐福精神,根據徐福東渡前後的重要事件和傳說故事,後人設計製作了這組「徐福東渡聖跡圖」。東邊為徐福東渡圖,再現當年徐福東渡歷史場景,西邊為徐福傳說,講述秦代方士徐福東渡扶桑,比明代鄭和下西洋早1600多年,比義大利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早1700多年,比葡萄牙麥哲倫繞地球航行早1700多年。徐福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更是贛榆人民的驕傲,因為他的家鄉就在這里。自1990年起贛榆已成功地舉辦了6屆徐福節活動,就是為了紀念秦朝方士徐福。
第一幅圖:秦始皇東巡至琅琊,欲覓長生不老之葯,以享永年。宣召方士徐福,委其泛海東渡,訪仙求葯。徐福受秦始皇命,率三千童男童女東渡求仙,止於日本,卒年失考。
第二幅圖:徐福受命,即征近海船匠圬工日夜趕制樓船。所成之船長十丈以上,寬約八丈,高十丈,船面甲板上三下二計五層,每船可載百五十人。
第三幅圖:出征前夕,依禮祭海。祭海之儀,自來北祭龍王,南祭海神。徐福一行慮及浮槎瀚海,航途未卜,遂龍王、海神共祭,祈求蔭庇。自此,贛榆沿海龍王海神同祭之習沿襲至今。
(浮雕牆陰面「詩歌徐福」大型詩碑)
我們面前的這尊徐福石雕像,是中國乃至世界上第一尊徐福石雕像,塑
像身高8.5米,底座高2.5米,通高11米,由上海藝術學院贛榆籍著名雕塑藝術家潘學修先生設計,採用地產花崗岩精心雕制而成。
大家請看,徐福高冠博帶,手握航海圖,穩健扎實地立於船頭,滿懷信心、堅定不移地在狂風巨浪中劈波前行,充分展現了徐福大智大勇,敢於拼搏的偉大形象。這尊雕像建於1990年12月5日,原本矗立在縣城鎮海路和華中路交匯處的繁華地段,是贛榆縣城的標志性建築。2006年秋,金山鎮動議重修徐福廟,應徐福故里人民的請求擇吉日將徐福寶像奉遷至此,並於中國·贛榆第六屆徐福節開幕之際,舉行了隆重的徐福像奉遷揭幕儀式。2007年中國·贛榆第七屆徐福節暨徐福廟落成典禮之際,金山鎮人民政府又敬立「徐福寶像奉遷記」碑以示永久紀念。這是歷史之追塑、親情之表達,也是歷史文化綻放之異彩!
(地點:羽田碑刻)
徐福東渡,開創中日韓友好交往的先河,使中國走向世界,讓世界了解中國。兩千多年後,當徐福故里在贛榆縣金山鎮徐福村被國內外專家學者考證確認後。日本、韓國的客人紛紛來徐福故里尋根祭祖。2002年6月25日,日本國前首相羽田孜先生在連雲港市劉永忠市長的陪同下來到徐福村,拜竭徐福祠,親筆題寫「日中友好始祖徐福」八個遒勁流暢的大字。2007年7月,當他得知徐福故里正在重建徐福廟的消息後,再次恭敬地題寫了「日中友好始祖徐福」的碑文,表達了思鄉敬祖的心情。贛榆縣人民政府為此將碑文用巨石鐫刻,以志紀念。碑陰為贛榆縣人民政府撰寫的銘文「羽田孜先生,日本國長野縣人。眾議院議員,第八十代內閣總理大臣,2002年6月25日拜謁徐福祠之際題此以贈,復於中日邦交正常化三十五周年之際重書。特勒斯石,以志永念。」2007年10月26日,在中國·贛榆第七屆徐福節開幕之際,贛榆縣人民政府隆重舉行「羽田碑刻」揭幕儀式,為中日關系史又添一段佳話,為中外徐福研究開創了新的里程碑。
徐福,是我國古代有文字記載的泛海東渡的第一人,是我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航海家和中日韓友好交往的開拓者。徐福率眾東渡之偉行壯舉,比
明代鄭和下西洋早一千六百年,比義大利哥倫布發現美州大陸及葡萄牙麥哲倫繞地球航行均早一千七百年。徐福東渡,已演變為一種文化現象,成為中日韓三國共同的精神財富,書寫了東方文化交流史上極其重要的一頁。
龜山神泉
眼前一泓碧水,黑黝黝的,深不可測,微風吹過,泛起漣漪,層層片片,飄向蘆葦深處。這就是神秘的龜山神泉。據說王母娘娘曾在此泉洗澡,泊船山上的兩只神龜趴在山腳偷窺,王母娘娘羞怒之下,將神龜變成石龜,貶在泊船山,永世不得上界成仙。龜山神泉深不見底,從不幹涸,既使大旱之年,泉水仍潺潺流淌,不緊不慢地滋潤著山腳下這千畝茶園。
徐 福 廟
徐福廟重建於2007年,由南京大學規劃設計院專家精心規劃設計,主體建築為秦漢風格。由山門,東西鍾鼓樓,左右陳列室,大殿,東西碑廊,迴廊等建築物構成,佔地40多畝,建築面積4000多平方米,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徐福紀念建築物之一。
廣場東面矗立3面高大的石碑,左面第一座是由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彭沖先生親筆所題「徐福故里」碑,這座碑於1992年11月24日揭幕,當時恰逢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和中國贛榆第三屆徐福節開幕式。中間這一座是「重修徐福廟記」碑,碑中詳盡地記述了徐福的豐功偉績和徐福故里人民建廟祭祀永久懷念之情,第三座石碑所題的是一首詩,詩曰:徐福乘槎竟不回,廣招子弟駐蓬萊,二千年後思親節,始信仙才是霸才。是在1990的時候,趙朴初先生聞知贛榆縣隆重舉辦中國贛榆首屆徐福節時題詩的,生動表達了對徐福不畏艱險泛海東渡的歌頌和對贛榆人民舉辦徐福節的嘉許。為了懷念趙朴初先生對徐福和徐福故里人民的深情厚誼,重修徐福廟之際,我們懷著崇敬的心情,將趙朴初的題詩立碑銘記。
山門上徐福廟3個遒勁俊逸的大字,為已故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主席趙朴初先生所題寫,山門兩旁的楹聯由連雲港日報原總編輯劉暢征
先生撰聯,市書法家協會主席張耀山先生書丹,上聯為「嘉木溢芳,九天裊裊慰豪士」,下聯為「碧流織韻,千載滔滔仰高風。」
現在我們來到徐福廟正殿,徐福大殿是徐福廟的主要建築,總面積286平方米,是目前連雲港最大的祭祀大殿。這座古銅色的徐福塑像,由著名雕塑家潘學修先生親自設計親手塑成,是目前世界上最高大的徐福坐像。徐福頭戴高山冠,身著大袂蟬衣,手握竹筒,似在嚮往大海的遼闊,又似在眷戀故里的悠悠鄉情。
欣賞完了如果覺得意猶未盡的話呢,我們可以到大殿兩旁的東西碑廊繼續欣賞,東西碑廊各長15米,這里鑲嵌著61塊國內外各級領導、專家學者、書法家、畫家為紀念徐福和徐福節所提寫的詩詞。其檔次品位之高,數量規模之大,為當今之最,是國內外任何一個研究和紀念徐福的場館都無法比擬的。
首先咱們先上鍾樓,請各位小心,樓梯比較窄,小心碰頭。各我們徐福廟雖然重修時間不長,但我們這里卻有許多連雲港之最,首先請大家看鍾樓,這座鍾高2.8米,直徑2米,是目前連雲港最大的鍾,鍾上選錄中國古代著名書法家趙孟頫親筆書寫的老子道德經共四千二百多字,由連雲港豐泰海藻有限公司和贛榆金韓食品加工廠捐款建造。
興 會 寺
據《贛榆縣志》、《贛榆縣徐福研究》記載,當年,徐福率三千童男女東渡未歸,鄉民便在徐福村建廟紀念,應時祈祀,宋代熙寧年間(1068—1077),古廟更名為興
會寺,始興廟會,俗稱「老媽媽會」。當年寺前有兩棵數丈高的白果樹,曾是沿海漁民歸航的標志。興會寺成為當時最著名的一座佛教寺廟,香火之盛聞名蘇北等地,引來周邊大量漁民及佛教信徒前來朝拜。直到二十世紀初,廟里仍香火旺盛,香客絡繹不絕。沿海的漁民每逢出海前,都要到廟里焚香祭祀,祈求平安。
2009年,由贛榆縣徐福泊船山風景區發展有限公司投資4500餘萬元重新
修建興會寺。興會寺院佔地面積33120平方米,寺門朝西,依山而建,殿宇櫛比,亭台相連,有牌樓、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樓、觀音殿、東西廂房等建築組成,是我縣唯一一座寺廟,也是我市重要的佛教文化交流中心。
目前興會寺一期工程已經完工,並於2012年9月22日完成了盛大的開光儀式。興會寺二期工程也將於近期開始施工。
彌勒菩薩:彌勒菩薩的造像是宋朝時代布袋和尚的形象。「大大的肚皮」代表包容,對於世間的善惡美醜要清清楚楚而又能包容。「滿臉笑容」表達的意思特別明顯,「呈平等心,現喜悅相」。彌勒菩薩教導人們要拓開心量,包容一切,量大福大,健康長壽,事業有成。
東方持國天王:持是保持,國是國家。從保持個人家庭、事業到整個社會的安定繁榮,再擴展到保持世界和平。持國天王代表盡職盡責,社會上人人都能負責盡職,這個目標就達到了。天王手持琵琶,弦鬆了不響,太緊就斷了。教導人們處事待人接物要做到中道——恰到好處,不能過之也不能不及。
南方增長天王:增長就是今天講的進步,儒家講日新又日新,佛法講精進。天王教我們不斷求進步,德行要進步、學問要進步、技術要進步、生活水平要進步,不保守、不落伍,走在時代的前端。南方天王手上拿的是劍——慧劍。指導時代要有高度圓滿的智慧。
西方廣目天王:廣目就是多看。善於觀察,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總結經驗。廣目天王手拿的是龍或蛇,龍、蛇表變化。社會上人、事、物變化多端,要仔細小心看清楚。另一手拿的是珠子,表不變,教人們以不變應萬變,在變亂中找出不變的原則,心有主宰。
北方多聞天王:多聞天王代表做學問,增長見識。「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多聞天王手上拿的是一把傘,傘是遮蓋。傘代表的意思是環保,防止污染,千變萬化的世界,種種污染,要防止,不要被污染。最重要的是要保護清凈心,防止心地的污染。
普賢菩薩:普賢菩薩代表實行。孝敬、慈悲、智慧,如果不能落實在生活上,不能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上就沒有意義,就變成空談了。所以普賢菩薩教給我們實踐、實行——地藏菩薩的孝養父母、奉事師長,觀音菩薩的仁慈、博愛、關懷一切,文殊菩薩的甚深般若、廣大智慧,要得到普賢菩薩的大行——踏踏實實的做到,才算是真實的孝慈與智慧。
文殊菩薩:全稱「文殊師利」,意思為妙德、妙首、妙吉祥。是般若智慧的代表,文殊菩薩造像,是座跨青獅,手持如意(或寶劍、蓮華等),頭戴天冠,身披瓔珞,衣著飄逸,雍容華貴,柔和雅靜的天人像。獅子是獸中之王,有「獅子一吼,百獸膽裂」之說,因此經中常常把佛陀說法比喻為獅子吼,形容佛的法音對眾生有振聾發聵的作用。把它作為文殊菩薩的坐騎,則表菩薩智慧猛利,能伏一切煩惱;更進一步,則是形容般若勝智,勝過一切菩薩之分證。文殊菩薩的總指揮落實到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就是要保持高度的理智,不可以感情用事。文殊菩薩的孝敬、慈悲都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礎上,所以文殊菩薩代表理性,代表智慧。
觀世音菩薩:常見到的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像,千手代表神通,千眼代表智慧,表示菩薩眼到手到,有能力隨時隨處應眾生之所感而前往救助。把孝養父母、尊敬師長擴展到對一切眾生的大慈大悲是觀音菩薩表法的重要意義。要以善心善念善行對待一切眾生。菩薩的慈悲,是真誠理性的愛心,沒有任何的附加條件,沒有絲毫的企圖,等視一切眾生如自己的兒女,以愛心呵護之,以智慧調教之。
3、淄博笑雨太極養生園怎麼樣 家裡有胃癌病人。目前身體比較虛弱 可以去養生園么?主要是病人意志消極.
適當的改變環境是必要的,另外選擇一些病人感興趣的話題或事情,就是轉移注意力,用以調節情緒改變他的生活態度,這是關鍵。
4、日常養生好習慣有哪些
1、每天快走半小時
久坐是健康的大敵。報告顯示,缺乏運動會使人的壽命減少3~5年,癌症、心臟病和腦卒中的風險升高25%~50%,而每天只需走路20分鍾,每年就能幫助3.7萬人遠離慢病導致的過早死亡。走路適合大多數人,每次20~30分鍾,每周2~3次。最好稍微加快速度,配合手臂擺動,拍打肩﹑胸﹑腹﹑腰等部位,有舒筋活絡﹑緩解緊張﹑消除疲勞的效果。周迎春建議,還可以一邊走一邊逆時針揉腹部,堅持「食後即以熱手摩腹」,認為「能除百病」。
2、多吃果蔬少吃肉
WHO報告指出,遏製糖尿病和肥胖的上升趨勢可減少早亡風險,這主要與避免高脂肪、高蛋白飲食有關。美國南加州大學研究發現,50歲左右的中年人,每日攝取的熱量有20%來自動物蛋白(主要是肉類或乳製品),其死於癌症或糖尿病的風險會增加4倍,在接下來的18年裡死亡的風險增加近2倍,而植物性蛋白(如豆製品等)攝入較多的中年人不存在早亡風險。果蔬中含有大量抗氧化物質,可延緩酒精、煙草、肥胖帶來的危害。歐洲一項研究發現,每天果蔬攝入量超過569克的人,比攝入量少於249克的人早亡風險降低10%,壽命延長1年多;假如日均再多吃200克果蔬,早亡風險再降6%。經常喝酒吸煙的人,每日食用560克以上果蔬,因心血管病死亡的風險降低15%。
3、警惕盤中隱形鹽
數據顯示,全世界每年因高鹽飲食導致死於心血管疾病的人,約為160萬。WHO建議,各國要通過政府幹預,把高血壓患者減少25%,平均食鹽攝入量減少30%。中國營養學會建議,健康成年人每天食鹽的攝入量是6克,但飲食中的隱形鹽也要引起注意,比如一瓶醬油的含鹽量最低也在15%以上;每100克味精中含鹽量為20.7克;漢堡、薯條、方便麵、罐頭、腌制食品也是藏鹽大戶;乳酪、麵包、餅乾等發酵前需要抹上一層鹽,也要少吃。
4、飲酒不超過一杯
早在2006年,WHO就將中國列為酒精「重災區」,由酒精引起的死亡率高於吸煙。研究發現,有60種疾病是酗酒造成的,其中包括引起早亡的肝硬化、肝癌等。馬上要到春節了,周迎春建議大家在聚餐時,能不喝酒就不喝,提前想好「拒酒詞」,即使喝也最好不要超過一杯,更不要空腹喝或「一口悶」。
5、每口飯嚼20次
以色列研究發現,胃口不好的老人易早亡。周迎春指出,中醫有「人以胃氣為本,以及內傷脾胃,百病由生」的說法。胃不僅是消化系統的重要器官,還參與調節幾乎全身所有器官的活動。建議中老年人吃飯要定時定量,少吃多餐,細嚼慢咽,每口咀嚼不低於20次,以減輕腸胃負擔。平時多按摩足三里穴(位於外膝蓋下面3寸、脛骨外側約一橫指處)也能提高脾胃功能。
6、經常笑出聲來
笑聲能促使人體發生變化,改善免疫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功能。因此小編要給的長壽處方是,找到讓自己快樂的事,笑出聲來,並把這快樂傳遞給別人。
7、周末回歸大自然
多去戶外,重回大自然,有助於提升情緒和自信心。經常接觸自然界的人更少生氣、抑鬱和緊張。戶外散步和騎自行車等低強度有氧運動可降低心臟病風險。快走、釣魚、劃船和種花種菜等都是很好的戶外運動方式。不用擔心居住的附近沒有山脈或者海洋,利用周末去當地公園、植物園等「綠色地帶」也有同樣的效果。
8、每周花2小時熱心幫助別人
研究發現,與從來不幫助別人的老人相比,經常幫助朋友、親戚或鄰居的老人明顯感覺更快樂,身體也更健康。70歲以上老人每年參加志願活動100小時(每周只需2小時)就可獲得多種保健受益,包括緩解抑鬱、減輕體重、減少失眠和增強免疫力等。
9、多接觸動物
寵物提供給老人友誼和溫暖,讓老人擁有傾訴對象,從而釋放壓力,多接觸寵物的人,能擁有穩定的血壓、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除了貓和狗,在家中設立水族箱、養一隻小鸚鵡等都有幫助。如不願在家中養寵物,去動物園、水族館多接觸小動物,做動物收容所的志願者,或者經常遛遛鄰居家的狗,也有同樣的效果。
10、每天必聽音樂
聽音樂有助於緩解焦慮,幫助睡眠、增強記憶,還能促進傷口癒合,降低與壓力有關的應激激素皮質醇水平,從而增強免疫力。對老人來說,每天聽音樂,還可以降低血壓、緩解關節炎疼痛和加速中風後康復,甚至能抑制認知障礙症的病情發展。音樂能喚起積極的情感和態度,尤其在清晨,選擇快節奏的、愉悅的音樂能讓你維持一天的好心情。
如果我們擁有以上五個好習慣,若是大家能夠有信心自己可以擁有健康的身體並不是難事,那麼平時就應該注意飲食清淡和營養均衡,多喝水這樣能讓身體的毒素可以排除體外,加強身體的鍛煉也是必不可少的,還要保持良好的心態,這些對於我們的健康都是非常有幫助的,可見只有注重科學的養生方法才能讓我們更加健康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