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台灣桃園養生文化村

台灣桃園養生文化村

發布時間:2020-08-17 08:15:45

1、有人知道王永慶是什麼人嗎?

王永慶是台灣最知名的大企業家,是白手起家的典型,被稱為台灣的「經營之神」,更是許多台灣青年人最崇拜的企業家。
1954年3月,38歲的王永慶創立台灣塑膠公司(前身稱福懋塑料工業公司,1957年改為現名),生產塑膠原料PVC。以此為起點,經過幾十年的奮斗,王永慶建構了一個龐大的企業王國——台塑集團。
50年後的今天,台塑集團成為台灣最知名的企業集團,也是台灣最大的民營企業集團。
到2002年,台塑集團共有近百家分子企業及關系企業,員工達7萬多人,資產總額1.5萬億元新台幣,資產凈值與營業收入均超過7000億元新台幣,在台灣企業集團中均排名第1位。到2003年,集團營業收入估計超過8000億元新台幣,6家上市公司以12585億元新台幣的股票市值高居第1名。
台塑集團經營事范圍十分廣泛,包括煉油、石化原料、塑料加工、纖維、紡織、電子材料、半導體、汽車、發電、機械、運輸、生物科技、教育與醫療事業等。尤其是在石化工業領域,建立起從原油進口、運輸、冶煉、裂解、加工製造到成品油零售等一體化的完整產業鏈,這在台灣是獨一無二的企業集團。
王永慶的投資事業不僅在島內創造了許多第一與奇跡,而且早已將事業伸向工業大國美國,在美國建立起較為完整的石化產業鏈。90年代以來,王永慶又將目標投向了祖國大陸,雖然建立石化產業鏈的「海滄計劃」失敗,但仍在大陸各地建立了以石化原料加工為主的30多家企業與大型發電廠,而且還在兩岸構建新的石化、汽車、鋼鐵、物流、醫療等重要產業,再創新的奇跡。
與此同時,王永慶看好東盟自由貿易區的發展前景,開始在東南亞進行新的投資布局,將越南作為投資東南亞的中心。繼在越南投資興建南亞聚酯纖維廠、台化紡織廠與南亞聚丙烯薄膜廠後,台塑集團又在越南投資成立台灣興業公司,在面積達300公頃的越南同奈省仁澤工業區建立石化中下游工業基地,投資項目主要包括興建紡織原料、多元聚酯、紡紗、纖維等石化中下游產業及自來水廠、發電廠等配套企業。到目前,台塑集團已累計在越南投資近5億美元,未來進一步擴大投資。
可以預期,王永慶將在21世紀建成一個以台灣、大陸、美國、東南亞為核心的全球事業布局,將發展成為一個世界級的跨國大集團。
龐大的「六輕工程」
王永慶從經營石化業中下游的塑膠產品起家,盡管早已在70年代就成為世界級的「塑膠大王」,但長期無法進入官方壟斷的石化上游即石油冶煉行業。王永慶為此奮鬥了20餘年,才在台灣經濟自由化的上世紀90年代初得以實現,在台灣興建第一個民營的「輕油裂解廠」即所謂的「六輕」(台灣第六個輕油裂解廠),從而建立起一個完整的石化工業體系,實現了王永慶多年的石化王國夢。
「六輕」位於台灣西海岸雲林縣麥寮鄉。這是一個填海造地、興建幾十座工廠的巨大工程。該工程佔地2600多公頃,一至三期工程已投資5400多億元新台幣,2003年已正式啟動第四期工程,再投資1250億元新台幣,前四期總計投資6650億元新台幣(約200多億美元),是台灣歷史上最大的民間投資工程。全部工程完工後,估計可創造8300億元新台幣的產值,超過2002年台灣新竹科學園區7000億元的產值規模,未來「六輕」將成為與台灣新竹科學園區齊名的另一個台灣經濟奇跡。
「六輕」四期工程完成後,將建成包括三座輕油裂解廠在內的80多座工廠,年煉油量將增加到2310萬噸,日煉油量將超過50萬桶;乙烯年產能提高到280萬噸,丙烯產能達到250萬噸,石化主要產品規模將躋入世界前五大企業。
「六輕」的整體經濟效益更為可觀,不僅為台塑集團帶來巨額收益,而且對當地與台灣總體經濟貢獻甚大。前三期投資總額所生產的直接生產總值達到6100億元新,帶動相關上、下游產業產值1萬多億元新台幣,對台灣島內生產總值的增長貢獻率達6.7%,建廠期間為中部地區帶來了10萬個工作機會,而整個產業鏈帶動的工作機會更達75萬個。
然而,近90歲的王永慶並沒有就此停步,而是又提出投資近千億元新台幣的「六輕」五期工程規劃,在投資發展石化工業的同時,發展半導體、平面顯示器等高科技產業,使台塑集團未來在高科技產業領域佔有一席之地。
台塑「六輕」是台灣的一個跨世紀大工程,被稱為台灣的「第二次工業革命」,也是王永慶人生的又一個重要豐碑。
巨大的電力網
為了保證集團企業穩定的電力供應,及爭取高利潤的電力事業,台塑集團近年來大力發展能源電力事業。目前台塑公司、南亞公司、台化公司、台塑石化公司等都建立了汽電共生發電廠,另外還專門成立了麥寮汽電公司。為應對台灣「電業法」的修正可能出現的變化,台塑集團未來將通過自有輸電線路,連接各地電廠,建立「台塑電力中心」,形成一個獨立的電力系統。
另外,台塑集團還在大陸建立了漳州華陽電廠與崑山汽電共生廠等,而且還計劃擴大漳州電廠電及興建新的汽電共生廠,增強台塑集團在大陸投資事業的用電需要。電力事業逐漸成為台塑集團又一個新的事業王國。
電子科技王國
王永慶是以石化業起家,建立起世界級的石化企業集團。不過,80年代後期,在長子王文洋的帶領下,台塑集團逐漸進入高科技領域發展,而且在電子材料領域已佔有重要地位,目前又進入顯示器、半導體、網路科技等領域發展,正在建立起一個新的電子半導體產業王國。
經營石化下游產品的南亞公司是台塑集團第一個進入電子產品高科技領域的企業。1986年,任南亞公司第四部經理的王文洋主導,投資生產印刷電路板,並逐漸打出知名度,到90年代中期,已成為台灣最大的印刷電路板企業。後來,印刷電路板事業逐漸從南亞公司分離出來,成立南亞印刷電路板公司,專門負責生產印刷電路板、銅箔基板、液晶顯示器等產品,業務發展迅速,目前年營業收入已超過130億元新台幣,已是全球第二大印刷電路板供應商,預計2004年有望取代台灣華通公司成為全球最大的印刷電路板製造商。
1990年,台塑集團成立福懋科技公司,主要從事IC封裝及測試等電子業務。1995年,南亞科技公司成立,由王永慶親自出任董事長,主要生產顯示器、內存(DRAM)、半導體等電子產品,已成為台塑集團最大的高科技企業。目前,南亞科技公司資本額達275億元新台幣,股市市值超過600億元新台幣,年營業年收入達300多億元新台幣。1995年,台塑集團還成立台灣小松電子材料公司,主要生產硅晶圓電子材料。目前,台灣小松電子材料公司計劃投資100億元新台幣,生產12英寸晶元。另外,2003年,南亞科技公司與英飛凌公司合作,投資22億美元興建的華亞半導體公司,開始生產最先進的12英寸晶元,預計2004年正式投產,年產能晶元5.4萬片。這一切預示著,台塑集團在半導體領域的投資步伐加快,未來發展前景不可小視。
台塑光電公司目前投資160億元新台幣,規劃生產年產72萬台的電子顯示器。同時,台塑集團還建立了台塑網路科技公司,正式進入網路領域。
目前台塑集團在電子、半導體等科技領域的規模還趕不上專業的高科技企業集團,但已初步建立起從研發到電子材料、顯示器、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半導體製造與測試、光電、網路等較為完整的電子科技產業體系,一個新的台塑電子科技王國正在誕生。
正在形成中的醫療健康養生體系
看好生物科技事業的發展前景,近年來,台塑集團積極進軍生物科技事業。2001年,成立長庚生物科技公司,由三房大女兒王瑞華擔任總經理(丈夫楊定一任董事長),負責中葯與西葯產品的開發,目前主要生產綠茶素、靈芝等30多種保健產品。2003年,長康生技公司開始評估在台的「香草葯草生技園區」投資計劃。2003年底,台塑生醫公司正式自台化公司分割成立,王永慶的小女兒王瑞瑜擔任總經理,主要開發生物醫學材料,整合台塑集團在醫葯製造、長庚大學研發、長庚醫院臨床實驗等三大資源。預計生物科技產業將成為台塑集團未來一個新的重大事業。
目前,88歲的王永慶開始積極推動「養生村世紀大夢」。王永慶親自捐出大片土地,投資100多億元新台幣,興建「長庚養生文化村」,計劃通過「以工代金」辦法,讓老人在這里得以「活得老,做到老」,「安養」晚年。
加上長庚醫院體系及長庚護校等醫療事業,台塑集團正在建成一個包括醫療、醫葯、醫療器材、生物科技、保健、安養等在內的醫療健康養生體系。
新世紀的工程規劃
近90高齡的王永慶,似乎還沒有停止事業的發展,還在不斷規劃新世紀的投資計劃。2003年11月14日,王永慶提出一個更為驚人的投資建設計劃,即打造「台北副都市」的世紀投資大案。
這一規劃包括興建桃園觀音國際港、大型煉鋼廠、汽車城、燃煤電廠、高科技園區、金屬加工製造園區等項目,總計投資過1.26萬億元新台幣。此一投資案將成為王永慶麥寮「六輕」工程之後,又一個驚人之舉的世紀超級大工程。
其中觀音國際港規劃更具戰略布局。觀音港位於桃園科技工業區、觀塘工業區及大潭工業區之間,海域面積達1200公頃,陸地800多公頃的范圍內,初步規劃總投資570億元新台幣,計劃興建27個碼頭的國際大港。若能順利推動,未來台塑集團將擁有麥寮、觀音、寧波三大港口,形成台灣海峽的貨物運輸網路。
家族與集團領導布局
王永慶家族的祖輩,是清道光年間從福建泉州府安溪縣金田鄉移居今天台北縣新店直潭的。王家在台灣第一代祖先是王永慶的曾祖父王天來。其祖父是王天來四子王添泉。王永慶的父親是王添泉的次子王長庚。王家在台早期主要以種茶為生,到了王長庚這一輩,開始了半農半商的生活。
王永慶15歲時離開家鄉,到嘉義闖天下。這一去,竟改變了王家日後的生活,王家逐漸成業當地的有錢人家。王永慶創建台塑公司後,事業越做越做大,逐漸發展成為台灣最具知名度的大企業,王家也成為台灣最有名望的大家族之一。
今日,王氏家族親友甚多,島內外總計上百人。其中王永慶與王永在兄弟是王氏家族的兩大勢力。
王永慶一生先後娶有三房妻室,大太太郭月蘭未有生育;二太太廖嬌生有兩男三女,分別是王文洋、王文祥、王貴雲、王雪齡與王雪紅。三太太李寶珠則生有4女,分別是王瑞華、王瑞瑜、王瑞惠與王瑞容。
弟弟王永在娶有兩二房妻室,共生育三子五女。
王文洋因一段婚外情打亂了王永慶接班部署,在王文洋被迫離開台塑集團之後,王永慶二房一系子女已基本淡出家族事業。目前除王文祥在台塑美國企業任職及大女兒王貴雲在南亞公司任職外,二房其他子女均未在台塑集團內任職,而是依靠自己的努力創出一片天下。二女兒王雪齡與簡明仁夫婦創辦大眾電腦集團,已成為台灣知名的大型高科技企業集團。三女王雪紅創建的威盛電子集團,已是世界知名的高科技企業集團。長子王文洋則在大陸創建了宏仁集團,並在上海合作設立宏力半導體公司,開創台灣半導體進軍大陸的先鋒。
王永慶三太太李寶珠一系全是女將,但在台塑集團中佔有重要地位,三房長女王瑞華不僅擔任台塑集團下屬長庚生物科技公司總經理,而且是台塑集團「六人決策小組」成員,主要負責集團醫療、生物科技事業與美國的投資事業。
王永慶的弟弟王永在一系則是台塑集團的主要家族管理成員,主要負責集團石化及相關事業。王永在長期任台塑集團總經理,長子王文淵已出任台化公司總經理,次子王文潮任台塑石化公司(負責「六輕」)總經理,兩兄弟同時是集團「六人決策小組」的成員。
2002年,盡管王永慶宣布退休,不再過問集團的具體經營事務,但仍是集團與主要企業的董事長,是台塑集團幕後的舵手與精神領袖。
為了台塑集團的長遠發展,王永慶於2002年4月決定在台塑集團總管理處下成立「五人決策小組」,2003年王瑞華進入「決策小組」,並形成新的「六人決策小組」,各自分管集團不同的事業領域。目前「六人決策小組」成員分別是:台塑公司總經理李志村、台塑總管理處副總經理楊兆麟、南亞塑膠公司總經理吳欽仁、台化公司總經理王文淵、台塑石化公司總經理王文潮、長庚生物科技公司總經理王瑞華。
在王永慶的接班布局中,由家族成員與專業人士共同組成的集體領導團隊「六人決策小給」,作為集團接班的過度平台,逐漸由第一代的王永慶與王永在兄弟的「二王體制」向第二代王文淵、王文潮兄弟為主的第二代領導班子過度,以便帶領台塑集團邁向一個新的時代,繼續實現王永慶尚未實現的眾多投資計劃與理想。

2、江南養生文化村開發有限公司怎麼樣?

江南養生文化村開發有限公司是2013-09-09在浙江省杭州市桐廬縣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知址位於浙江省杭州市桐廬縣縣城環城南路599號。

江南養生文化村開發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30122077328223N,企業法人朱宏韜,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江南養生文化村開發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養生文化村的開發與經營;銷售:日用品、食品、卷煙;會務服務道、餐飲服務、棋牌、健身、生活美容、理發、停車場服務、住宿、家政服務、為居家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居家養老服務(涉及前置審批的項目除外)、物業服務、自有場地租賃;非文化教育培訓、非證書的勞動職業技能培訓;非醫療性的健康信息咨詢。(依法須經批準的內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在浙江省,相近經營范圍的公司總注冊資本為666040萬元,主要資本集中在 5000萬以上 規模的企業中,共58家。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優秀。

江南養生文化村開發有限容公司對外投資1家公司,具有0處分支機構。

通過百度企業信用查看江南養生文化村開發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3、台塑集團的經營理念

企業文化的形成,可以說是經由經營理念長期孕育而成。企業文化的形成,可以說是經由經營理念長期孕育而成。而台塑企業的經營理念,歸納起來,就是以「勤勞朴實」的態度追求一切事物的合理化,並且以「止於至善」做為最終的努力目標。由於客觀環境變動不拘,事實上任何事物是永遠達不到「至善」之境,但是經由全體永無休止的追求,乃構成推動企業不斷提升經營績效及競爭條件的原動力,企業乃得以不斷發展,達到「永續經營」之目的,同時基於「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之宗旨,持續「奉獻社會」。
以勤勞朴實態度,追求管理合理化以勤勞朴實態度,追求管理合理化在台塑企業的經營理念中,向來十分重視「勤勞朴實」的精神。在台塑企業的經營理念中,向來十分重視「勤勞朴實」的精神。所謂勤勞,在不同的時代,基於客觀環境條件的轉變,應該有不同的內涵。處在現代社會,所謂勤勞,其實質含意應該是兼指勤於運用腦力智慧的力量;所謂朴實應該是簡朴的生活習性和實事求是的工作態度。對於企業的經營而言,就是必須以實事求是的態度和追根究底的精神,透過不斷的檢討改善,點點滴滴謀求管理合理化。
對於企業而言,謀求管理合理化的基本意義,應該是在於維持人與事的精簡。任何組織體如果違反了精簡的原則,都有可能導致效率低落的後果,人員的工作潛力無法正常發揮,事務的處理也容易陷於混雜,兩者交相作用的結果,人員的工作意志即可能逐漸消極、退化,事務處理在混雜當中也會滋生弊端。企業的人與事必須維持精簡,就好像人體應該避免肥胖臃腫,才能確保健康及靈活,道理是完全一樣的。人體要避免肥胖臃腫,必須有適度的運動及鍛煉,企業要保持健康而靈活的體質,也唯有經由人與事的精簡才能達成。
永無休止的追求,達於至善之境地。
在台塑企業數十年的經營發展,以及在持久不休的管理合理化追求過程中,我深刻感受到「止於至善」的重要性,即使是平時要設法妥善處置一件事情,使有關的各方面都能感覺合理滿意,或者是訓練培養企業員工,使之具備正確態度和相關智能,都必須經過用心思考、規劃及執行,才能達於理想程度,何況企業經營管理所牽涉內部的人事問題經緯萬端,加上外在客觀環境變動迅速,必須妥善調適因應,才能穩定經營根基,其工作至為繁復而艱巨。因此,企業經營管理合理化的工作,必須永無止休的苦心耕耘,才能精益求精,日新又新,達到「止於至善」的境界。我們認為,知識的吸收是越追求越感覺不足;工作也一樣,越加勤奮努力,越感覺工作還做得不夠完善,必須更加努力才行。換句話說,沒有用心在實務上認真追求,即不知自我的認真程度不足。唯有經由實際體驗,用心追求,才能建立正確的經營理念,永遠不以現狀為滿足,並且經由持續的努力改善來突破現狀,求得創新及發展。
致力於永續經營,是企業神聖職責致力於永續經營,是企業神聖職責
基本上,企業經營當然離不開利潤的追求,沒有經營利潤不但缺乏開拓前景,謀求持續發展的動能,甚至可能因此而遭致難以為繼的困境。但是另一方面,企業的經營也不能只是著眼於眼前的經營利潤,就引以為滿足。企業對於社會而言,除了致力於提供價廉物美之產品,以求對於經濟發展有所貢獻之外,也要具備足夠的能力來照顧其員工,使其員工在努力工作之餘能獲安定之生活,而不致流離失所。以此而論,企業致力謀求永續經營,不但是為其經營者的基本理想與願望,同時也是一項神聖的職責所在。一旦企業必須以永續經營做為追求之目標,則在觀念上及作法上就都必須要有一番深入的思考。在企業管理的方法層面上,對於經營所涉及各項事務,都必須持續不斷謀求合理化,並且制訂可行之規章制度,使其各項事務的運作都有明確依據可以遵循,以此提升工作的品質及效率。為了貫徹此一企業管理合理化之工作,管理者凡事都要實事求是,以「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體認努力以赴,並且以「止於至善」做為終極目標,持續不休的謀求貫徹。一般來講,只要肯用心,認真的加以思考探討,應該不難可以明了上述企業管理的重要性所在,並且致力謀求實踐。但是誠如所謂的「創業不易,守成亦難」,開創事業固屬艱難,但是要守住已經有所成就的事業,使其能夠持續發揚,不致下墜,也不是容易就可以做到的事情。就人性而言,一般都是在感覺有所欠缺或不足的時候,就會鼓起勇氣,拿出意志,努力去追求。可是一旦目標達成,已經功成名就,態度上就會轉趨於保守,甚至有所鬆懈怠惰,以致引發衰敗的危機。所以企業經營除了講究以上管理方法之外,也必須兼顧其根源的人性問題,規劃實施單位責任制,以此激發企業成員的切身感,才能促使企業的力量生生不息,源源不絕,進而能夠貫徹永續經營的宏遠目標。
兼顧社會之公益,發展醫療及教育兼顧社會之公益,發展醫療及教育
在企業發展的同時,我們也無時或忘回饋社會、服務人群的職志,本著「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宗旨,先後創設多家公益事業機構,皆不以營利為目的。在一九七六年創立長庚紀念醫院,如今在台灣共設立五個院區,每日看診人數超過三萬五千人以上,是遠東規模最大、設備最完善、經營績效最佳的綜合醫院之一。在長庚醫院發展過程中,也開創醫界的許多先例,也大大改善台灣醫療的習慣。例如禁絕收受紅包、廢除住院繳交保證金制度等陋習,同時做到全面制度化、電腦化管理,開創了醫院管理新典範。
在成立長庚醫院救助病患的同時,鑒於台灣的社會福利仍不夠健全,對於老人、植物人及慢性病患的照顧與先進國家相差一大截,加上私人機構的質量參差不齊,收費又過於昂貴。因此我們在多年前就開始規劃老人、慢性病患及植物人的專門照護機構,以台塑企業的建廠及管理合理化經驗,以及長庚醫院多年累積的醫療技術相輔相成,共同為台灣長久以來被忽略的老人、慢性病患及植物人謀求更完善的照顧。例如植物人護理之家、照顧慢性病患的慢性病院,以及老人養生文化村等,目前都已在興建當中,目標是以物美價廉的服務質量,提供這些病患及老人良好的生活照護,同時也以此促進台灣政府及社會各界對於老人及慢性病患重視。
企業的經營者必須不斷提升其追求之目標,才能長期持續自我鞭策,維系良好的經營體質,以謀永續發展。我們深深感覺,因此,企業在追求經營利潤的同時,也要兼顧對於社會的貢獻。而一旦企業能夠兼顧其對社會之貢獻責任,則將永遠有一宏遠之目標等待用心追求,不致有所懈怠。台塑企業於經營有成之餘,持續投入教育及醫療服務等之公益事業,並且不斷擴充其規模,致力提升效益與品質,即是基於此一體會而發。
總合上述台塑企業五十多年來的實際經驗,我們對於一般皆至為重視的所謂企業經營策略,當然也有自己一番的體會。總合上述台塑企業四十多年來的實際經驗,對一般企業而言,所謂的策略雲雲,不外乎是為了因應客觀的經營環境,以及配合企業本身的主觀欲求,因而採取種種認為適當的措施,以利於所追求目標之達成,當然有其重要性所在。但是在台塑企業的發展過程中,卻並不太刻意加以強調。因為在基本上,我們一向認為,企業的經營應該是建立在能夠對其服務對象提供實質利益的基礎之上,甚而應該是建立在能夠對於社會人群有所貢獻的基礎之上,才算具備企業存在及發展的充分意義。而為了實踐此一意義,企業即必須藉由各項管理合理化的追求,盡其所能以提供價廉物美的產品。為了貫徹追求各項管理合理化的目標,凡是在經營上所涉及的人、事、物,都必須點點滴滴加以探討,盡其可能杜絕一切浪費的發生,去除所有行事的障礙,並進而設想尋求一切可能提升效率的方法。凡此等等之工作,在日常作業中都要鍥而不舍,持之以恆加以推行。

4、台北老年公寓最好的,能自理的,求地址

1. 台塑長庚養生文化村(國內最大銀發住宅社區):位於桃園龜山鄉,緊鄰林口長庚醫院、由台塑集團興建的「長庚養生文化村」是國內最大的養生村,佔地34公頃,一半作為綠地、醫院、多功能活動中心、公園等,活動空間相當寬廣,約可容納4,000戶入住。除了幅員遼闊外,另一項特色就是豐富的休閑活動及成立銀發學園,入住者可以學學太極拳、打麻將、唱歌或捏陶、寫書法,甚至有專門提供上網下單股票的獨立空間。

2. 潤福生活新象(五星級銀發飯店住宅):1996年甫推出時就吸引300戶滿租。鎖定年滿50歲以上且日常生活能自理的長者。

3.潤福大台北華城(新世代三代同堂銀發住宅):訴求新世代三代同堂的潤福大台北華城,位於台北縣新店市的大台北華城別墅區內,共有88戶出租住宅,強調為頂級的全齡化別墅,並無入住年齡限制,還提供住家清掃、庭園整理、送餐到府、24小時護士服務、醫生每周社區駐診等。

4. 北海福座泰和園(同時設立安養及養護中心):位於桃園龍潭的銀發園區「泰和園」,由北海福座投資開發,園區內有健康老人住的安養中心,約有300戶,另有針對卧病老人設計的養護中心,共有180床。泰和園強調有5,000坪活動空間及2,000坪有機養生農園,空間十分寬廣,入住需年滿60歲,雙人房住戶其配偶需年滿55歲。

5. 國寶聖恩休閑養生會館(采年金式繳費、分時旅居住宅規畫):位於苗栗西湖渡假村內的聖恩休閑養生會館,在西湖渡假村的三期會館佔地高達4.7萬坪,3期將興建約780戶的15坪住宅。聖恩休閑養生會館采年金式繳費,50歲以後可以終生循環居住在各地會館。

6. 松柏園老人養護中心(引進日式專業照護技術):2001年落成啟用的松柏園,為永信葯品集團投資成立,位於台中縣大甲鎮永信運動公園內,為3,000坪開放庭園式綠色建築,引進日式專業照護技術,採用日本專業教育訓練課程進行職員訓練,並提供24小時全天候看護。入園資格為年滿60 歲以上,未患有法定傳染病者。

7. 奇美悠然山莊(歐洲巴洛克風格建築、佔地廣大):位於台南縣關廟的悠然山莊由奇美集團投資興建,佔地7公頃,約可容納100名入住者,主體建築為歐洲巴洛克風格設計,內部空間寬敞明亮,內具備運動與休閑設施。

8. 康寧生活會館(結合休閑、醫護之五星級銀發會館):由康寧醫院轉投資的康寧生活會館位於台北市內湖區大湖公園畔,為結合安居、休閑與醫護的五星級銀發會館,地處台北近郊交通相當便利,內設有165戶20坪到48坪不等的豪華套房。

9. 雙連安養中心(內設社區松年大學提供多項活動課程):由雙連教會設立之雙連安養中心位於台北縣三芝鄉,佔地11,000坪,提供親切的家事服務,並有專業營養師調配營養均衡的膳食及全年無休的護理照顧,及必要之緊急醫療救助,另辦理社區松年大學及各式適合高齡者的活動課程,是發揮終身學習的最好生活園地。入住者需年滿60歲以上者,未患有法定傳染疾病者。

10.翠柏新村(地處台北近郊交通方便):位於台北內湖與汐止交界的翠柏新村,入住者主要條件為年滿60歲以上,身體健康能自理生活者。

5、台灣長庚養生文化村的介紹

<

6、培訓:台灣大學 國際金融總裁班

T

與台灣桃園養生文化村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