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年男人一天養生時間表
1、每天也需要曬太陽,建議可以在上午的9:0或者是10:00曬太陽,曬太陽是具有非常好的養生的作用的,主要是能夠增強個人免疫功能,而且還能夠防治骨質疏鬆,減少各種心腦血管方面的疾病。
2、男性朋友們還需要適量的喝茶,在飯後的一個小時內喝茶也是很不錯的,有的人會喜歡馬上喝茶,這種做法是不科學的長時間下去,會導致人體有貧血的現象,所以大家一定要特別的注意。
3、中年男性朋友們每天都需要吃點水果,建議大家可以在吃飯前的半小時吃水果,最好是生吃,要把水果清洗干凈,可以為人體補充維生素等營養物質,也能夠增強個人免疫功能,千萬不要在晚上睡覺之前吃水果。
4、鍛煉也是很重要的,建議每天晚上7:0左右去鍛煉,因為在這個階段人的視覺和聽覺是非常的敏感的,而且血壓和心率也是比平穩的,當然有的朋友們會選擇在早晨鍛煉,但是在早晨一定要特別注意空氣的質量。
5、睡眠的時間也是需要注意,建議每天中午是需要抽出半小時休息一下的。在中午一點的時候休息一下是很合適的,在晚上十點之前是需要睡覺,不要老是熬夜加班,否則的話身體素質會變得越來越差。
(1)中年人養生十八絕擴展資料:
相關禁忌:
禁忌之一:過度勞累
中年人肩挑工作、家庭兩副重擔,而人體能承受外界的壓力是有限的。若超過了一定的限度,就會積勞成疾。因此,中年人應牢記:不要勞累過度。
禁忌之二:吃得太飽
少年長骨,青年長肉,中年長膘。這是人體生長發育的規律。中年人為了預防身體發胖,除經常運動外,尤應注意少吃高脂肪、高糖類的食物。同時,晚餐不要吃得太飽,一般以五成飽為宜。
禁忌之三:過度性慾
人到中年,為避免未老先衰,只可有情,不可多欲。房事過度,會傷神損壽,影響健康。有的中年人靠「壯 陽葯」以求無度淫樂,這無異於自殘。
2、50多歲的中年人怎樣養生呢?
您好!
中年人如果能認真研究和堅持做到養生要訣,就有利於延年益壽。現提出二十法,供中年朋友參閱。
1.測體重
要注意體重,過於肥胖會減少你的壽命。採用一種簡單的計算方法,即用身高的平方除以體重,所得數如超過25為超重。例如你的身高是1.70米,用1.70×1.70,結果是2.89。如果你的體重是75公斤,用75÷2.89,結果是25.95。(正常指數是20-25)
2.不抽煙
抽煙會使壽命平均減少10年。在40—50歲間死亡的人,30%是因患與抽煙有關的疾病而致命。因抽煙而患肺癌、支氣管炎的占總患病人數的9%;有20%的抽煙者患心力衰竭。但若在50歲以前戒煙,你仍可恢復健康。
3.少喝酒
對某些人來說,酒有著特殊的危險。如抽煙的人,酒又喝得很多,其患食道癌的危險可能增加44%;酒能增加患肝癌、口腔癌和喉頭癌的可能性;酒可升高血壓,從而導致心臟病和腦卒中。
4.控脂肪
每天脂肪攝入量不得超過總熱量的30%,也不可少於15%。高脂肪飲食可導致肥胖症、心臟病和高脂血症。
5.多果菜
維生素A、維生素C和維生素E有保護身體健康的作用,每天至少應食用400克水果和蔬菜(不包括土豆)。
6.多纖維
含豐富纖維素的食品是維生素和礦物質的一個重要來源。食物纖維有助於消化,保護你免得胃腸道疾病。
7.多進鈣
中年人應注意補鈣。魚、杏仁、綠色蔬菜和奶製品(脫脂奶)都含豐富的鈣,應多吃。
8.重澱粉
澱粉能保護你不受病菌感染,能預防心臟病和癌症。你的食譜上必須有麵包和米飯,也可每天吃80克小扁豆或土豆。
9.常吃魚
吃魚能延年益壽。魚脂肪少,而且多為人體所必需的脂肪。多吃魚能增強人的免疫功能,提高防病抗病能力。
10.少吃鹽
每天食用比身體所需多10倍的鹽,就有患高血壓和心臟病的危險,對有慢性腎病、肝病的中年人更是不利。
11.少咖啡
咖啡同心臟病的發病有直接關系,每天喝6杯咖啡的人,死於心力衰竭的風險可增加3倍。
12.少吃糖
糖不僅會毀壞你的牙齒,而且會加大患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壓的危險。
13.多運劫
45歲左右常進行體育鍛煉的男子,比不鍛煉的人患心臟病的比例要小3倍。每天應當鍛煉30分鍾。年紀大的人應當從事不太劇烈的運動,如散步、騎自行車、爬樓梯等。
14.忌亂性
性生活不能亂。撇開有患艾滋病等性病的危險不談,變換性夥伴會造成心理壓力,並使生活失去節奏。
15.淡名利
不能不顧健康、不惜代價地去追求升遷發跡。過分勞累和不安定的生活是影響壽命的一個重要因素。
16.擇居處
醫生們發現,生活在一個不適宜的環境里,會經常生病或煩惱,中年人應盡量改善居處條件。
17.選職業
應從事你喜歡做又能勝任的工作,否則職業對你的壽命將會有不良影響。
18.避車禍
中年人如果能認真研究和堅持做到養生要訣,就有利於延年益壽。現提出二十法,供中年朋友參閱。
車禍是人類的第四大殺手,死亡率僅次於心腦血管病、癌症和呼吸道疾病。
http://www.77jiankang.cn/
19.勿自擾
消極的情緒(緊張、焦慮、憂郁、沮喪)會使人生病。不要老去想生活中那些悲哀和苦惱的事,尤其是死亡、事故和疾病等。
20.應結婚
有配偶的人,早死率比獨身者、喪偶不口離異者明顯要低。
休息方面
中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切忌犯養生之大忌——硬熬。
身體疲勞時不可硬熬 疲勞的身體需要盡快恢復體力,這也是人體所具有的一種自動控制信號和警告信號。如果不按這一信號立即採取措施,使體力恢復,那麼人體就會積勞成疾。
所以,當中年人自我感覺有周身乏力、肌肉酸痛、頭昏眼花、思維遲鈍、精神不振、心悸、心跳和呼吸加快等症狀時,就不要再硬撐下去了,應立即休息。中年人不宜熬夜,不宜做突擊性的工作,同時思想要放鬆,胸襟要寬廣,心情要舒暢,不要因一些瑣事而煩惱,不要過多計較個人得失,應盡快採取保健措施,消除身心疲勞。
身體患病時不可硬熬 中年人的大腦、心臟、肝腎等重要器官的生理功能都在不知不覺中衰退,細胞的免疫能力、再生能力和肌體的內分泌功能也在下降。
中年人對頭痛發熱、咳嗽、乏力、腰酸、腿痛、便血等不適症狀不重視,聽之任之,強忍下去,易因拖延病情釀成重症。因此,當身體患病時,應盡早到醫院診治,盡快恢復身體健康,切忌病體硬熬而導致重病染身。
飲食上不可硬熬 水是人體最需要的物質,中年人必須養成定時飲水的習慣,每天飲水6—8杯為宜。渴是人體缺水的信號,表示體內細胞處於脫水狀態,如果置之不理,硬熬下去則會影響健康。
肚子餓時應立即進食,不要隨便推遲進食時間,否則可能引起胃腸收縮,出現腹痛、頭昏眼花,甚至昏迷、休克等症狀。經常飢不進食,易引起潰瘍病、胃炎、消化不良等病症。
中年人承受的壓力大,更應該注意勞逸結合,合理地安排好休息和睡眠。
1.選擇最佳卧姿 現代醫學人認為,右側卧對生理健康有益,因心臟偏於胸前左側,右側卧全身肌肉放鬆,心胸不受壓迫,呼吸舒暢,能保證睡時全身氧氣供應。
2.最佳方向 不少學者認為,頭朝南或北睡覺,順著地磁南北方向,可產生生物磁化效應,使生物電加強,利於器官機能調整,易於身體健康。
3.最佳溫度 一般說,人在15-24℃的環境溫度中,可獲得安眠。
4.最佳時間 美國癌(抗癌產品,抗癌資訊)症協會的一項調查表明,成人每天睡7-8小時的人壽命最長,不足4小時者殘廢率是前者的2倍,每天睡10小時以上的人,不利於身體健康。
5.最佳枕高 枕頭成人以10-15厘米高為佳,相當於睡者一肩高左右。
6.最佳床鋪 從脊柱的生理彎曲要求而言,席夢思床、鋼絲床都不是十分理想的睡床,最佳的是木板床,其次是棕棚床上墊上褥子,能使脊柱保持正常狀態。
飲食方面
生命以新陳代謝為基本特徵,從生理角度講。衰老是由新陳代謝衰退所引起的一系列生理現象。新陳代謝包括合成和分解兩方面,從細胞壽命的改變中可以看到,新細胞產生率隨著人體年齡到一定時間後其增長會不斷地下降,並發現40歲是一道界線。人30歲以前合成代謝高於分解代謝,30歲~40歲兩種代謝的速率基本持平,40歲後分解代謝高出了合成代謝。古代對衰老初始現象的細致觀察是符合客觀實際的。《靈樞·天年篇》雲:「人生十歲,五臟始定,血氣已通,真氣在下,故好走。二十歲,血氣始盛,肌肉方長,故好趨。三十歲,五臟大定,肌肉堅固,血脈盛滿,故好步。四十歲,五臟六腑十二經脈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榮華頹落,發須斑白,平盛不搖,故好坐。五十歲肝氣始衰,肝葉始薄,膽汁始,目始不明。六十歲,心氣始衰……」人經過生長發育到成熟,接踵而至的將是各種生理機能和形態學上的退行性變化,我們稱一時期為「中年衰變期」。研究老化的專家們特別重視來自中年這一時期的信息,指出延緩衰老的關鍵任務在中年人身上。
撥准你的生物鍾
控制人體的一切活動的生物鍾以24小時固定節奏進行運轉,原因是人的腦干中存在一個管理時間節律的神經中樞,它對人體的體溫、血壓、脈搏、呼吸,體內分子水平的激素、酶、各種受體都有明顯的作用,並形成與晝夜同步的節律。《內經》上說:「陽氣盡而陰氣盛則目瞑,陰氣盡而陽氣盛則寤矣。」寐與寤應該是對立統一的關系,白天要有正常興奮,晚上就會出自然抑制。中年人基本已形成「皮層動力定型」,即一日之內,精神狀態有幾個起落:上午8時、下午2時、晚上8時精神最佳,在最佳狀態持續2小時後各有一次回落,中午常有睏倦感,晚間10時睡意襲人,與《靈樞·順氣一日四時篇》所說:「以一日分為四時,朝則為春,日中為夏,日入為秋,夜半為冬」基本吻合。人腦中的生物鍾雖有一定可塑性,但總的格局已定。中年人如沒有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合理安排睡眠、起床、工作、學習、活動、娛樂、進餐的話,必然造成人體生物鍾的混亂、失調,對大腦的健康是有危害的。科學家對中年知識分子提出的應時功效法,就是利用上述的起落規律,指導你掌握人體的生理節律,幫助你科學而合理地安排工作、學習、生活,讓你更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智慧和潛能,保持大腦的活力,保持身體的青春活力。
平衡膳食與合理營養
營養物質是維持機體正常生理機能活動、新陳代謝所必需。來自食物的營養物質種類繁多,但就其化學性能和生理作用不外乎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無機鹽。每天通過膳食攝入搭配合理的各種營養素是保證人體健康必要的前提,這在營養學上稱做平衡膳食。平衡膳食是合理營養的核心,苟或某種營養物質過多或不足,均會影響人體正常新陳代謝而損害健康。
膳食中總熱能供給不足,日久就會出現負氮平衡,表現出消瘦、體重減輕、乏力,生理功能也受到影響而失調。但是根據飲食消費情況分析,40歲以上每天膳食供給的熱能超過標准者,亦復不少,應該清楚多餘的營養會轉化成脂肪貯積起來,是引發肥胖病、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的根源。近年來許多研究證明,飲食習慣、某些營養物質攝入不足/過多所致營養素間失衡和中年人動脈硬化、腫瘤有很大關系,如能在膳食上作合理調整,將有效地控制這些病的發生。膳食中抑制這些因素的發生,被稱作「保護因子」。
在日常生活中,中年人如何做到平衡膳食?有幾點可供參考:①每天所吃的食物中應有一定數量的能提供優質蛋白、維生素和無機鹽的食品;②在此基礎上再補足熱能的碳水化合物,尤其是中年女子,決不能為身體苗條而過於節食;⑧科學的烹調方法,最大限度地保存其營養素含量;④合理的進膳制度,日三餐按熱能的需要分配,早、晚餐各佔一日總熱量的30%,中餐佔40%,就食物成分來說,蛋白餐應放在工作前吃,而不應放在睡前。
和諧適度的性生活
人生活在男女組成的社會中,性是一個迴避不了的問題。《孟子》雲:「食、色,性也。」《禮記》亦雲:「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圍繞與性有關的活動是人的本能要求。因此,古聖先哲不主張違背自然規律的禁慾主義,無疑是正確的。
你不難發現中年人仍特別珍惜自己的容貌及性特徵,這種心理上的追求自有科學道理,凡是對生活充滿生機,在伴侶之間將更富有魅力;反之,生活懶散,不修邊幅,削弱自我形象,生活中每每失去歡樂,能直接影響夫妻間對性生活的興趣。另一點,中年人對自己性生活喜歡用「力不從心」這一字眼,事實上並非如此,務必不要為偶然的不成功而擔憂,擔憂只會增加心理壓力,這才是可怕的,因為40歲以後的男子最易患心理性陽萎。
但是也必須看到,50歲以後性生活的質量將會逐步降低,這與生殖器官的功能衰退是分不開的。諸如對性刺激所作反應速度變慢,陰莖硬挺及女子陰道潤滑不足,性反應高潮減弱,這些現象對平時房事不節者會過早地出現。唐代名醫孫思邈曾提出,年過四十可須注意「養性·房中補益」的觀點,強調夫婦雙方在性器官功能相對下降時仍保持性慾滿足所帶來的樂趣,但房中補益必須是以養性為前提,這一點做到並不像說的那末容易。我們可再回復到古代聖賢的論述中去尋找答案,這樣會幫助你真正明白個中情趣。《樂論》雲:「以道行欲則樂而不亂,以欲忘道則惑而不樂。」朱熹《論語集注》日:「淫者,樂之過而失其正者也。」所以我們提醒中年人性生活的准則為四個字:「和諧適度」。
歡樂自尋怡養自得
毋庸諱言,中年人都必須首先為生存而工作,解決賴以生存的基本生活資料—食、衣、住、行等,當這些任務完成之後,他們的肢體和精神疲勞要尋求生理和心理的放鬆。在經濟結構新舊交替的今天,在中年人身上依然存在舊意識的烙印,一方面面處新潮流感到生活節奏緊張;另一方面又羨慕更多的生活方式現代化和更多的生活資料進入家庭,同時渴望有一個健康的體魄。保持工作娛樂兩不誤,這就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我們認為工作和娛樂是當代生活中創造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的互補,所以千萬不要忽視歡樂在生活中的意義。
古人雲:「有德則樂,樂則能久」,「養生莫如養性,養性莫若養德」。歷史上很多高壽長者,都有溫、良、恭、謙、讓的個性習慣。中年人在事業上更富有責任心,但不免時露驕傲;待人接物誠懇坦率,偶或又失之急躁,所以說戒驕戒躁是養性養德的經驗總結。人是有著復雜心理活動的社會成員,一個人的道德倫理觀念對其心理狀況起重大影響。道德高尚的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使其處於奮發向上的精神狀態中,對社會、同志、工作、困難,總以正確態度對待,助人為樂,養成健康高尚的生活情趣,自己也獲得精神滿足。陳從周先生贈我一幅對聯雲:「仁心留德。道純衍馨。」意義深長。
中年進補的學問
人至中年之後,氣血失衡,以致臟腑形體漸衰。進補的目的,是調理人體臟腑、陰陽、氣血各方面的不足,使機體恢復平衡,即所謂「陰平陽秘,精神乃治」。「補」是利用葯物的偏勝來糾正人體中陰陽氣血的不平衡,「衡」是中醫養生最基本的主體思想。由於人的體質各異,男女老少有別,人參補氣、洋參滋陰、鹿茸壯陽、阿膠養血,各有不同。如陰陽不辨,氣血不分,補其有餘、實其所實,不僅無益,反而有害。清代名醫徐靈胎曾說:「病未去而用人參,則非獨元氣不足而病遂固,諸葯罔治,終無愈期。」說的是不當補而補的為害。服補品當以辨證論治為綱領,根據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平其有餘。補其不足,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盲目求補者日眾,小病大補,孩提之輩也以服膏滋為尚,濫用吉林人參、綠毛楓斗和冬蟲夏草,只求價昂,不講氣血平衡,於事無補,多不足取。
《易經》目;「天行健,君子以自疆不息。」中醫認為天人相應,人體也應像天體運行那樣氣血晝夜流行不息,則生命健而有力,不生疾患。中年人由於新陳代謝功能逐漸減弱,排泄功能日益降低,廢物停留體內,勢必造成氣血流行阻滯,影響健康。因此,從另一個意義上講,促使機體氣血流暢,消除代謝產物,使臟腑、氣血恢復和維護正常的生理功能,保持動態平穩,也是一種進補的方法。
在生命科學的研究中,發現人體衰老的主要原因不是「虛」,而是氣血失暢失衡,瘀血作祟的結果,所以主張以動養生。中年人除堅持適當運動,以促氣血流暢外,服一些調氣活血葯,也能強身防病。即使是虛象十分明顯的人也不宜濫施蠻補。補品性多粘膩,純補峻補每致壅滯氣血,反遭其害。臨床糾正之法凡二,一則將補葯與活血葯合於一方之內,二則參以運脾之味,動靜結合,補而不滯,既能消除補葯的粘膩之弊,又可充分發揮補葯的功效,有一舉兩得之妙。
鍛煉與身心方面
人到中年很需要鍛煉,但選擇鍛煉項目很重要。下面介紹幾類適合中年人鍛煉的內容。
第一類,著重增強心肺功能的鍛煉項目。比如,健身跑、游泳、騎自行車等。這類鍛煉可增強中年人的心肺功能,是中年人保持心臟健康,推遲衰老的好方式。
第二類,主要增強肌肉力量的鍛煉項目。如俯卧撐、仰卧起坐、原地向上跳、跑步等,有助肌肉力量的增強。
第三類,娛樂性較濃的鍛煉項目。如保齡球等運動,就是娛樂性強而又適合中年人體力狀況的一項娛樂性體育活動;旅遊也是既能健身又富有娛樂性的項目;另外,釣魚、劃船、跳舞等也都是寓健身於娛樂之中的活動。
第四類,緩慢放鬆性的鍛煉項目。中年人工作比較重,要求精神高度集中,因此選擇一些放鬆性的有緩解精神及肌肉緊張的鍛煉項目是合適的。如太極拳、散步等。
第五類,有針對性的醫療保健體操。如「練功十八法」、「頸椎病防治操」、「降壓舒心操」等,這類練習多為針對某一類疾病而編制的。
中年人在鍛煉時間上可視情況合理安排。如早晨鍛煉半個小時,先慢跑10分鍾,做5-10分鍾拳操或肌肉力量練習,再步行或慢跑5-10分鍾。上下班可有意識步行1-2站路再乘車。晚飯後散步15分鍾。每周可進行一次活動量較大的鍛煉。
活動量要科學適當,可用心率掌握,一般40-49歲的人活動時心率標准,每分鍾在115-120次左右,50-59歲的人每分鍾在110次左右比較合適。
中年人各器官對運動負荷的適應能力不及年輕人,鍛煉要適量,要慢慢加大活動量,切忌操之過急。鍛煉時注意身體反應及自我感覺,量力而行。
3、中年人養生有哪些秘訣?
人到中年,很自然地琢磨這樣一個問題:怎樣才能健康長壽。最近德國科學家總結了26種養生方法,認為中年人如能認真按此方法去做,將可能益壽延年。
測體重要注意體重,過於肥胖會減少你的壽命。採用一種簡單的計算方法,即用你身高的平方除體重,所得數如超過25為超重。例如你的身高是1.70米,用l.701.70。結果是2.89。如果你的體重是75公斤,用75÷2.89,結果是25.95。正常指數是20~25。
不抽煙抽煙會使你壽命平均減少10年。在40~50歲間死亡的人,30%是因患與抽煙有關的病而致命,因抽煙而患肺癌、支氣管炎的占總患病人數的9%,有20%的抽煙者患心力衰竭。但若在50歲以前戒煙,你仍可恢復健康。
少喝酒對某些人來說,酒有著特殊的危險。如抽煙的人,酒又喝得很多,其患食道癌的危險可能增加44%;酒能增加患肝癌、口腔癌和喉頭癌的可能性;酒可升高血壓,從而導致心臟病和腦卒中。
控脂肪每天脂肪攝入量不得超過總熱量的30%,也不可少於15%.高脂肪飲食可導致肥胖症、心臟病和高脂血症。
多果菜維生素A、維生素C和維生素E有保護身體健康的作用。每天至少應食用400克水果和蔬菜(不包括土豆)。
多纖維含豐富纖維素的食品是維生素和礦物質的一個重要來源。食物纖維有助於消化,益於你少患甚至不患胃腸道疾病。
多進鈣魚、杏仁、綠色蔬菜和奶製品(脫脂奶)都含豐富的鈣,應多吃。中年人應注意補鈣。
重澱粉(碳水化合物)澱粉能保護你不受病菌感染,能預防心臟病和癌症。你的食譜上必須有麵包和米飯,也可每天吃80克小扁豆或土豆。
常吃魚吃魚能延年益壽。魚脂肪少,而且多為人體所必需的脂肪。多吃魚能增強人的免疫功能,提高防病抗病能力。
少吃鹽每天食用比身體所需量多10倍的鹽,就有患高血壓和心臟病的危險,對有慢性腎病、肝病的中年人更是不利。
少咖啡咖啡同心臟病的發病有著直接的聯系。每天喝6杯咖啡的人,死於心力衰竭的風險可增加3倍。
少吃糖糖不僅會毀壞你的牙齒,而且會加大患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壓諸病的危險。
多運動據臨床統計,當前中年人早逝以心腦血管病為多堅持適度的運動可使大腦中樞神經和植物神經調節正常,增強心肺功能,促進血液循環,使機體獲得更多的氧,並能影響血脂成分,從而延緩血管老化硬化。運動方式可因人而異,如騎車、快走、健身、跑、游泳、爬山、打球等。
忌亂性性生活不能亂。撇開有患艾滋病和性病的危險不談,多個性夥伴會造成心理壓力,並使生活失去節奏。
談名利不能不顧健康,不惜代價地去追求升遷發跡。過分緊張勞累和不安定的生活是影響壽命的一個重要因素。
擇居處醫生們發現,生活在一種不適宜你的環境里,會經生病或煩惱,中年人應盡量改善居處條件或不輕易改變你已適應的選職業應從事你喜歡做又能勝任的工作,否則你的職業對你的壽命將會帶來不良的影響。
避車禍車禍是人的第四大殺手,死亡率僅次於心腦血管病、癌症和呼吸道疾病。
勿自憂消極的情緒(緊張、焦慮、憂郁、沮喪)會使人生病。不要老去想生活中那些悲哀和苦惱的事,尤其是死亡、事故和疾病等等。
應結婚結婚有配偶的人,早死率比獨身者、喪偶和離異者明顯要低。
心情舒暢中年人工作繁忙,思想壓力大,因而易多愁善感,造成中年情緒不穩,成為多種疾病的誘發因素。古人雲:「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因此中年人要學會調節情緒,凡事想得開、忍得住、放得下,豁達大度,性格開朗,心情自然舒暢,這對身心健康非常有益。
勞逸平衡中年人事業心強,他們為了工作,常常加班加點,夜以繼日,然而機體承受的壓力是有限的,若超過一定限度,就會積勞成疾。所以中年人在緊張的工作之暇,要學會合理的休息和調整,並保證每天充足的睡眠時間,以便精力充沛地工作和學習。不要只顧事業而自損健康。
平衡膳食食物對健康和醫療的作用,自古以來就被重視。過飽、過飢會損害脾胃正常機能。偏食、夜間用腦不加餐等,可造成維生素、蛋白質、氨基酸缺乏,促使早衰。因此,要採用我國營養科學界推薦的膳食指南,即「食物要多樣,粗細要搭配,三餐要合理,飢飽要適當,甜食不宜多,油脂要適量,飲酒要節制,食鹽要限量。」
避免肥胖肥胖是加速衰老的因素之一,肥胖的人易患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膽結石、癌症等。常言道:少年長胃,青年長肉,中年長腰。可見,人到中年更應重在預防肥胖。中年防胖除堅持適度運動外,尤應注意少吃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晚餐不宜吃得太飽,一般以七八分飽為宜。
生活規律何謂養生。養生就是經過科學安排的生活方式,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生活要有規律,即按照人體生物鍾的規律起居、勞作、作息。研究表明,人們長期信守有規律的生活,可使身體各組織器官功能趨向規律化,在生活中就有「預見性」和「適應性」,從而能保證身體健康,獲得最佳的生理效應。
定期檢查不少中年人自認為身體健壯,與醫葯無緣,這種麻痹思想要不得,據統計,許多疾病會「神不知鬼不覺」地侵入人體的肌體,有些甚至達到相當嚴重的程度,自己還難以察覺。如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隱性冠心病、糖尿病等就是如此。所以,每人半年或一年進行一次全面健康檢查,這樣不僅可以及早地發現許多疾病,而且還能接受醫生的指導,開展健康活動和施行相關的保健措施。
4、中年人養生吃什麼 8種食物要
人到中年知不免得會產生腿腳乏力,心煩意燥情緒不穩等狀況,這時候就建議大家嘗試食用蜂王漿道來滋補調理,蜂王漿中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其所含的版乙醯膽鹼等物質可以控制血糖,調節血壓,而自然界唯其獨有的王漿酸權更是可以消滅人體內過多的自由基,延緩細胞的衰亡速度。
5、中老年人養生有哪些方法?
1.量體重:要注意體重,過於肥胖或消瘦會減少壽命。
2.少喝酒:酒能使人增加患肝癌、口腔癌和喉頭癌的可能性,酒還能使血壓升高,導致患心臟病或者心肌梗塞。
3.多纖維:含豐富纖維的食品,是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重要來源。
4.少吃鹽:每天食用比身體所需的多10倍的鹽,就有患高血壓和心臟病的危險。
5.重澱粉:澱粉(碳水化合物)能保護不受病菌感染,能預防心臟病和癌症。
6.少吃糖:糖不僅會毀壞牙齒,而且會加大患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壓的風險。
7.少咖啡:咖啡同患心臟病之間有著直接的聯系。每天喝6杯咖啡,死於心力衰竭的風險就增加3倍。
8.多運動:進行體育鍛煉的人,比不鍛煉的人患心臟病的比例要少得多。每天應當鍛煉30分鍾。
9.常吃魚:吃魚能延年益壽。魚脂肪少,多吃魚能增強人的免疫系統,降低早期死亡率。
10.控脂肪:構成每天能量的脂肪攝入量不得超過30%,但不得少於15%。脂肪構成的風險因素是肥胖症、心臟病。
11.多果菜:每天應至少吃400克水果和蔬菜。
12.多吃鈣:缺鈣容易骨折或患骨質疏鬆症。魚、杏仁、綠色蔬菜和奶製品(脫脂奶)都含鈣,要多吃些。
13.不抽煙:抽煙會平均減少10年壽命。
14.選職業:應從事合適的工作。職業對壽命有著巨大的影響。
擇居處:應在適宜的地方工作生活。應結婚16.結婚有偶者的早死率比獨身、喪偶和離異者低。
17.勿自擾:消極的感覺(緊張、挫折、沮喪)易使人生病。不要老是去想生活中那些陰暗面。
18.忌亂性:性生活不能亂。變換性對象會造成心理壓力,並使生活方式失去節奏。
19.淡名利:不能不惜任何代價去追求升遷發跡。安定生活與否是影響壽命的一個重要因素。
6、中年人要怎麼養生?
1、要睡個好覺
充足的睡眠對於我們來講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晚上睡好覺,白天才有精力面對各種各樣的事情,特別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更應該多注意睡眠質量,如果睡不好,那麼要尋求醫生的幫助來改善睡眠。
2、喝點養生茶
中年人一般都會喝點茶,如果單單只是喝普通的茶飲,那麼不如試著喝一點養生茶。專家認為,中年人可以喝一些補氣、補虛的葯茶,建議用黃芪、西洋參加紅棗、枸杞等沖泡之後飲用,堅持喝一段時間能有養生的功效。
3、飲食要規律
中年女性可能會比較在意飲食方面的問題,但是許多中年男性對吃什麼,什麼時候吃並不在乎。專家認為,中年人的腸胃系統功能在慢慢減退,此時注意飲食規律是養護腸胃的一個重要方法,建議早餐要吃得營養充足,午飯要吃飽,而晚餐可以適量減少。
4、注意保護眼睛
中年上班族一天到晚都會需要面對電腦來工作,此時學會眼睛的護理是非常有必要的。建議在辦公桌上放一盆綠植,眼睛感到疲勞的時候可以看看綠色的植物來舒緩不適,或者讓眼睛看看遠方,遠眺也有保護眼睛的功效。
5、保護腰部和腿
上面我們有提到,中年上班族一坐也是一整天,這個時候腰部承受了很大的壓力,腿部也會因為長期坐著而導致血液不通暢,緩解方法是,每隔1-2小時就要站起來活動一下腰腿,可以在辦公室扭扭腰,多走動走動。
6、學會情緒管理
人到中年,面對的壓力是比較大的,這個時候情緒也容易受到影響,特別是面對不聽話的小孩,很多家長都會表現出生氣、暴怒的情緒,這不僅會對孩子的身心造成傷害,對大人本身的健康也有損傷。中年人一定要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不把工作上的不順利帶回家,也不把家庭里的不開心帶到工作上。
7、堅持健身和鍛煉
無論是中年男人還是中年女性,要處理的事情都是比較繁瑣的,此時人們把原本用在運動、鍛煉的時間拿來做別的事情,但是專家建議,中年人依舊要堅持健身,這樣才能保證身體的健康。
7、中年男人養生之道 養生的具體方法有哪些
生活要有規律
首先做事情要學會分流、統籌,充分利用時間,而不zd是急急忙忙一團糟。
不要加班加點的干,現在新聞很多報道過勞死的消息,工作固然要緊,但是將自己寶貴的生命斷送在工作台上實專在可惜。平常也要早睡早起,經常鍛煉身體。
不要暴食暴飲
很多中年男性比較胖,大腹便便,普遍發福。很多人喜歡暴飲暴食,會導致脂肪肝甚至硬化,後果相當嚴重。暴飲暴食會導致脂肪堆積、不消化,給身體增加負擔。
平時要飲食規律,少吃含脂肪量大的食物。可以多吃蔬菜、水果、忌煙酒、油炸食品屬。可以少食多餐。
8、中老年人要如何養生
動得快活,筋骨永不老。生命在於運動。百老年人要選擇一兩項適合自己的運動度,可以激發身體活力,減緩老化,還有助於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
五六十歲的中老年人,可以選擇運動量稍大的運動,比如知做操、打球、跳舞、打太極拳等,運動量以微微出汗為宜道;七八十歲的老人要適當減少運動量,最好的運動是散步,可以在下午三四點外出散步半小時,運動量以回感到輕松、愉快答為宜。天氣不好時,在家裡甩臂、彎腰、抬腿,也是不錯的運動。
9、中年人該如何正確養生?
中年養生正當時
許多所謂老年病不是到了老年才發病,而大多發生在中年,只不過早期症狀不明顯而被忽視。尤其是許多慢性病,如、、冠心病、病、等,常以潛伏的形式隱襲發展。不少中年人工作繁忙,缺乏必要的保健知識,容易忽視病情;有的人不重視自身健康,依然大量抽煙、酗酒,也不注意營養和鍛煉。一旦過度,抵抗力降低,潛伏的隱患就可能會突襲。
養生保健靠自己
中年人應把養生保健融合到日常工作生活中,爭取做到: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中年人要合理安排生活節奏,保證充足的睡眠,學會在繁忙之中求得休息和調整,勞逸結合,防止積勞成疾。積極參加各種文體活動,使生活內容豐富多彩。不吸煙酗酒。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保證合理的營養需求合理的食營養是維持中年人健康的物質基礎,良好的飲食習慣有利於預防心腦血管病和癌症。飲食內容要多樣化,以獲得的平衡。每天要有足夠的攝入。同時也不要忽視鈣的攝取。多吃一些魚類、奶類、豆類、新鮮蔬果等營養豐富的食物。飯量要根據體力消耗情況適當控制;少吃鹽和含高的食物,甜食也要適當控制。
情緒的自我控制情緒是許多疾病的促發因索,對中年健康有明顯影響,因此要學會情緒的自我控制和轉移。正確已發生的心理沖突,培養穩定而樂觀的情緒,尋找事業上的精神支柱,要改變急躁、好強、易沖動的性格。
正確對待疾病人到中年必須對自己的健康狀況有一個大致的了解,掌握一定的疾病防治知識。發現身體不適或有異常表現時,應及時到檢查,切不可只顧埋頭工作不顧健康,耽誤了早發現、早治療的時機。有條件的還應堅持定期的健康檢查。
10、中年人的養生之道
要分三塊來討論:
首先,是心理上。是否工作壓力太大,或者生活節奏太快?有沒有失眠、胸悶、焦慮等等感受。如果有,請自己減壓。比如寫日記、散步、郊遊等等。zd一定要保持一個好心情。
第二:飲食回上,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和水。 六大營養素,每天都涉及到了嗎?如果沒有趕快列一下營養菜單。如果嫌麻煩,就買保健品。推薦骨營養素,它在調節答人體酸鹼平衡方面很有效。
第三,鍛煉身體。每周保證至少三次鍛煉。慢跑、散步都可以,不需要太劇烈。
希望對你能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