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祛風百脈療法的葯方是什麼?
效果好 我姑姑就是這種情況 祛風百脈療法屬於物理療法 沒有副作用 效果好 但是需要幾個療程 逐漸就好了 祝你早日康復
2、祛風驅寒的食物
祛風驅寒的食物
1、魚類:
鯽魚補脾虛,助消化,療食慾不振。鰱魚補中益氣、暖胃、澤膚。鱘魚活血通絡、益氣補虛。黃鱔補肝養血,溫陽益脾。
2、肉類:
羊肉補益虛勞、平肝、治脾胃虛弱。牛肉益氣養血,治精血虛虧,牛肝補肝益血、明目,牛血理氣補中。雞肉溫補脾胃、補血益腎。狗肉滋補脾胃、溫腎補陽。鼠肉治虛弱體勞,疳積膨脹。貓肉通經活絡、補虛養血,可治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鹿肉補五臟,療虛勞,通絡祛風,鹿鞭壯陽。豬肝補肝明目、益氣養血。
3、海帶:
含有大批的維生素A、D,非凡是含有較多的海草碘,能抗血液酸化,活躍生理機能,增強免疫力。海帶還有較好的降血壓作用,常吃有預防腦血管意外的作用。
(2)祛風養生配方擴展資料:
虛寒體質的人不適宜的食物
1、肥肉、油炸食品、起酥麵包等高熱量低營養素密度的食物。在很多人的心目中,高熱量的食物吃後身體產熱多,但事實並非如此,吃肥肉、曲奇、油炸食品、起酥麵包等高熱量的食物對提高抗寒能力基本上沒什麼幫助。
因為身體產熱不僅需要「脂肪」這種燃料,還需要鐵、碘、B族維生素等營養素。而肥肉、油炸食品等營養素密度低,吃多了只能轉變成身體上的脂肪,造成肥胖。
2、蛋糕、點心等高糖食物。和高熱量食物一樣,蛋糕、點心等高糖食物的營養素密度也很低,不利於身體產熱。吃太多高糖食物,會大量消耗體內的B族維生素,從而加重舌炎、口角炎、眼痛等上火症狀。當人體缺少B族維生素時,不僅會疲乏無力、消化不良,還會有情緒沮喪、反應遲鈍等表現。
3、酒。「酒越飲越暖,水越喝越寒」許多人這樣認為,冬天喝酒的人明顯增多。事實是,飲酒後,血管受酒精刺激擴張變粗,令血液加速流向皮膚,帶來暖意,但這只是一時的假象。短暫溫暖過後,由於血管無法及時收縮,反而會加快身體散熱速度,令人感覺更冷,甚至可能使人感冒、凍傷等。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十大驅寒溫補食物推薦 秋冬季養胃又暖身
3、益肝祛風湯配方是什麼?
益肝祛風湯是北京太壹園中醫幾十年臨床經驗結合治療大量病例總結出治療痙攣性斜頸,精選西紅花、蜈蚣、全蠍、穿山甲、羚羊角等三十多種純正中葯材(以上是益肝祛風湯部分成分具體用葯需要辯證調整)
4、祛風除濕的中葯配方
祛風除濕常用方較多,如羌活勝濕湯、獨活寄生丸等。具體使用還應該結合病人具體病情進行相應調整才有針對性,更符合病人治療需要。
5、祛風除濕沐足方的配方是什麼?
【來源】《沐足驗方》。
【組成】羌活、當歸、烏梅、炒艾葉、五加皮各20克,防風、制川烏、地龍、木通、川椒各10克,生薑15克(拍爛)。
【功用】祛風散寒除濕,活血通絡。
【主治】適用於增生性骨關節炎。
【方解】羌活、五加皮、防風、地龍、木通祛風散寒除濕;制川烏、川椒、生薑溫陽散寒;當歸、炒艾葉活血通絡;烏梅生津,防止諸葯溫燥傷陰。
【用法】將上葯用紗布包裹後,放入大小適中的盆中,加冷水(約盆容積的2/3)後,置火上煮沸5分鍾左右,待葯溫適宜後,用葯水沐足,並可輕輕揉按患部。每日2次,每次20分鍾,每劑葯可用5天。
6、我想要祛風除濕的中葯配方葯酒
五加皮50g 當歸45g 牛膝75g 高粱米酒1000ml《本草》
絡石藤90g 海風藤90g 雞血藤90g 桑寄生90g 五加皮30g木瓜60g 白酒3000ml
《民驗》
現在野生蛇類屬於管制葯品,能弄到的話單用烏梢蛇泡酒
7、五穀雜糧養生配方
8、給我配一副夏天清熱解暑,保健養生的茶葉配方,青年人喝的
常見涼茶的配方
1、王老吉:
由10味中葯組成:以崗梅、淡竹葉、五指柑清心火、解熱毒;配以山芝麻、布楂葉、金沙藤、金櫻根、木蝴蝶利濕通淋,除腸胃之火;再以金錢草、火炭母冰血去淤,疏肝和胃。這些中葯是天然植物,能有效地去除人體的毒素,提高免疫力。
2、夏桑菊茶:
集夏枯草、桑葉、菊花等植物,味道甘甜,氣味芳香,清熱解毒,清火明目。秋冬防肺燥,春夏祛暑濕。
3、鄧老涼茶:
包括金銀花、菊花、蒲公英、霜桑葉等中葯,具有清熱解毒、疏散風熱,抗病毒、解熱、抗炎等作用。板藍根:板藍根顆粒的主要成分為板藍根。板藍根具有明確的抗菌、抗病毒作用。其水浸液對多種致病菌如枯草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八連球菌、大腸桿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賀志氏及費氏痢疾桿菌、腸炎桿菌和A刑腦炎球菌均有抑製作用,是用於治療溫病發熱、熱毒、咽喉腫痛等病的良葯。
4、清開靈:
由金銀花、黃芩、板藍根、梔子、水牛角、動物膽酸、珍珠層粉等8味中葯組方製成。該葯具有抗病毒、清熱毒、醒腦開竅、抗菌等功能。對各種病毒(熱毒)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有顯著的預防和治療效果。
5、金銀花茶:
主要成份為金銀花、山芝麻、菊花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暑、降火利咽、生津止渴、清除風熱感冒、熱血毒痢、痛腫疔瘡、溫病發熱等功效。
6、五花茶:
主要成份為金銀花、菊花、槐花、葛花、木棉花。選用純中葯精製而成,具有清熱解毒、生津止渴、解酒去濕、健胃消滯等作用。
DIY夏季保健涼茶
1、陳皮茶:將干橘子皮10克洗凈,撕成小塊,放入茶杯中,用開水沖入,蓋上杯蓋燜10分鍾左右,然後去渣,放入少量白糖。稍涼後,放入冰箱中冰鎮一下更好。常飲此茶,既能消暑又能止咳、化痰、健胃。
2、桑菊茶:將桑葉、白菊花各10克,甘草3克放入鍋中稍煮,然後去渣葉,加入少量白糖,桑菊茶製成了。常飲這種桑菊茶,可散熱清肺潤喉,清肝明目,對風熱感冒也有一定療效。
3、荷葉涼茶:將半張荷葉撕成碎塊,與中葯滑石、白術各10克,甘草6克,放入水中,共煮20分鍾左右,去渣取汁,放入少量白糖攪勻,冷卻後飲用,可防暑降溫。
4、西瓜皮涼茶:很多人吃完西瓜將皮丟棄很可惜,可將外皮綠色的那一層利用起來,洗凈後切成碎塊,放入適量的水煮半小時左右,去渣取汁,再加入少量白糖攪拌均勻,去暑利尿解毒的西瓜皮涼茶就做成了。西瓜皮涼茶 將西瓜皮綠色的那一層外皮,洗凈後切成碎塊,放入適量的水煮半小時左右,去渣取汁,再加入少量白糖攪拌均勻,去暑利尿解毒的西瓜皮涼茶就做成了。
5、薄荷涼茶:到中葯鋪買回薄荷葉、甘草,每次各取6克,加水1000克左右,煮沸5分鍾後,放入白糖攪勻。常飲此涼茶提神醒腦。
桑葉、菊花各5克,薄荷3克,苦竹葉、白茅根各30克洗凈,放入茶壺內,用開水泡10分鍾即成。代替茶水隨時飲用,辛涼解表,適用於風熱感冒 .
香蘭涼茶 將藿香9克與佩蘭9克洗凈後,和茶葉6克一起放入茶壺中,用500毫升開水沖溶,蓋上蓋悶5分鍾,再加入冰塊冷卻,即可飲用。這種調配茶可解熱祛風,清暑化濕,開胃止嘔。
二十四味涼茶
配方:棗片、金銀花、杭白菊、玫瑰花、烏龍茶、黃山貢菊、臘梅花、枸杞、黑芝麻、金菊花、白芝麻、麥冬、胖大海、茉莉花、山楂、甘草、蓮心、果乾、薄荷、毛峰茶、銀菊、玫瑰茄、銀杏葉、冰糖。 降火、清熱祛濕、清熱解暑、去濕消滯、生津止渴、提神醒腦或養顏護膚、保健止渴等作用
四時感冒茶
1藿香 3錢 止嘔
2連翹 3錢 疏風
3牛蒡子 3錢 利咽散腫
4荊芥 3錢 祛風解表,醫治感冒
5防風 3錢 祛濕止痛
6桔梗 3錢 開宣肺氣,祛痰
7甘草 1錢 調和葯性
8菊花 5錢 明目
9生薑 3片 祛風,止嘔,止咳
10北杏 3錢 止咳平緩
11川弓 3錢 活血行氣
煎法:清水3碗煎存1碗溫服。
功能:四時感冒,鼻塞頭痛,咽喉不利,痰多咳嗽,消暑利濕。
禁忌:一般皆可飲用。
清熱祛濕茶
1.金銀花 5錢 清熱解毒
2.夏枯草 5錢 清肝火,散郁結,降血壓
3.棉茵陳 5錢 利濕
4.白菊花 5錢 舒風清熱,解毒,明目
5.川萆薢 3錢 祛風濕
6.土茯苓 3錢 解毒,利關節
煎法:清水3碗煎存1碗溫服。
功能:清熱除濕。
禁忌:虛寒人士或孕婦忌服,胃寒者可以加生薑2片,陳皮1錢同煲。
適合人群:小便赤痛,舌偏黃白,口舌生瘡。
銀花解毒茶
1.金銀花 5錢 清熱解毒
2.夏枯草 5錢 清肝火,散郁結,降血壓
3.蒲公英 5錢 利濕
4.白菊花 5錢 舒風清熱,解毒,明目
5.生地 3錢 清熱涼血,養陰生津
6.魚腥草 3錢 清熱解毒,除濕通淋
煎法:清水3碗煎存1碗溫服。
功能:清熱解毒,養陰生津。
禁忌:虛寒人士或孕婦忌服,胃寒者可以加生薑2片,陳皮1錢同煲。
廣州人自己泡的涼茶
配方1、有金銀花、野菊花、雞蛋花、木棉花洗凈後5碗水褒成一碗水。即可。
配方2、有雞骨草、夏枯草、加3元瘦肉就可以了。
其實還有很多很多的配搭,不過這兩種就比較地道。
製作方法:在鍋中放5斤水,依次將雞草骨、甘草、胖大海、枸杞、大棗、桂圓肉、夏枯草、杏仁、紅茶放入鍋中大火開後改為中火,煎45至60分鍾,將水倒入另一容器中,加入冰糖即可食用。
註:杏仁在食用前用冷水泡8小時可以去毒。
清熱瀉火茶:
主要成份:竹葉,生地,蘆根,通草等
功效:清熱瀉火,除煩止渴。適用於熱盛津傷或氣陰兩傷所引起的身熱多汗、口舌生瘡、咽喉腫痛、心煩口渴、大便秘結等症。
清熱祛濕茶:
主要成份:十大功勞,雞血藤,蒲公英等
功效:清熱解毒,利濕化濁。適用於濕熱引起的舌苔黃膩、腹脹納呆、腹痛腹瀉、肢重等症。最適合經常在戶外奔忙或夏天感受暑熱之病的人群。
復方羅漢果涼茶:
主要成份:羅漢果,魚腥草等
功效:清熱潤肺,止咳化痰。適用於肺熱、肺燥引起的咳嗽、痰多,咽喉腫痛、口渴、口乾,聲音沙啞等症。最適合於煙酒過多,經常熬夜的人群。
感冒涼茶:
主要成份:銀花,竹葉,連翹,蔓荊子,薄荷等
功效:疏風解表,清熱解毒。適用於風熱感冒引起的各種症狀。
參七茶:
成分:西洋參,三七
功效:養陰益氣,醒腦提神,減壓,能提高人體免疫力和增強低抗力,特別適合工作繁忙的白領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