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如何練座恣養生樁視頻

如何練座恣養生樁視頻

發布時間:2020-08-14 02:48:07

1、養生樁該怎麼站,具體的姿勢和標准

【1腳】站立,兩腳跟相抵,雙腳成一條直線,然後以腳趾支地,兩腳跟旋轉使雙腳成兩條平行直線。說白了,就是兩腳的距離問題,雙腳姿勢上也可稍成內八字。
【2腰】全身站直,雙腿微曲,放鬆。全身先用力挺直一下,這時候能夠感覺到腰部是向前挺的,而後立刻雙腿微曲,只要那麼稍微一彎曲,同時全身放鬆,就可以體會到,腰部不再向前挺,而是稍微向後凸。腰部最理想的狀態就是處於這二者之間,無需用力而能自然垂直。
【3頭】腰部以上所有部位的姿勢都與腰的姿勢密切相關,也就是整個脊椎姿勢如何調節的問題。肩部放鬆,手臂自然下垂,貼於兩腿外側即可,這些簡單,重要的是頸椎腰椎的配合。腰部若是用力前挺,就利於頸椎後仰,利於腦袋後放;腰部若是往後凸,頸椎就容易前仰,腦袋前傾。這種脊椎姿勢的效果必須是在全身放鬆的狀態下來體會,體會到了,也就容易辦了。合理的姿勢就是整個脊椎自然直立,不是完全的直,是略有彎曲,那麼怎麼判斷這個直立和略彎的標准呢,藉助腦袋!腦袋有重量,在完全放鬆的狀態下,腦袋會自然的下壓和傾斜,由此,如果整個脊柱的姿勢對了,那麼腦袋將自然直立,既不前傾也不後仰,在毫不用力的情況下,呈現自然平直狀態,就是腦袋平平穩穩的「放」與頸椎之上。
【4重心】站樁姿勢的人有點像一個扁形的尖三角,腦袋應當利於正上位置,與會&陰&穴成一條直線,重心最終分攤到雙腳,落於湧泉穴位置,體會的感覺就是,雙腳底各有一隻螞蟻,走不掉也踩不死。

2、求視頻:廣東公共頻度 播出的:養生一點通 養生樁 讓你抱住健康(上,中,下)三集

http://v.ku6.com/film/show_129365/5K2l_MJAMcoLrB_6.html 中集copy

3、養生樁可以閉眼練嗎?

注意養生的人往往選擇養生樁和靜坐兩種方式,可是應該怎麼站怎麼坐卻內有乾坤。「含胸拔背,沉肩墜肘,舌頂上齶,虛領頂勁,氣沉丹田,雙目似閉微閉,收功時雙掌下按,雙腳湧泉放氣。」這是站樁要決,所以站樁應似閉微閉,初期學者可以睜眼,但是千萬別閉著眼睛,因為閉著眼睛人的能量是向內匯聚的,而我們要使內外能量向外發散。
除了眼睛要注意似閉未閉,養生樁還有什麼需要講究和注意的呢?我在別的網站看到相關信息算是比較全面的了,你們有補充還可以在下面接起來哦:
第一,你要使你的身體產生強度。
彎曲你的膝蓋,不要讓它超出你的腳尖,重心向後移落在後腳跟上。落在後腳跟,你的向下的重心的位置是最累的,越累你的身體就越容易被激發,所以當你的兩腳越抖,越是意味著你在創造磁場,創造能量。
站樁有兩個基本的姿勢,一個是抱球式,一個是大字樁。抱球式相對輕松一點,手的壓力不大;但是大字樁你手的壓力就偏大,我建議大家用大字樁。因為你激發了兩腿的能量,腿在抖,在釋放能量,在形成生物磁場,但是抱球式你手的抖動就弱了,手的壓力弱,它釋放的磁場就弱,所以你如果用大字樁,手的疲勞程度強度就增強,這意味著會激活了手部的能量。所以如果你手腳一起釋放,你產生的能量、磁場就更加平衡、更加大。我建議大家用更平衡的方式,手腳用大字樁的方式是最好的。
第二,你在站樁的時候,除了激發能量,不要動。
不要動是相對的,你的身體一定會抖,腳一定會抖,而且這個抖實際上是有頻率的,上下抖,左右抖,前後抖,大家有站樁經驗的人會發現:每過5—10分鍾,你的身體忽然會有一個奇妙的向上的彈跳,不是雙腳離地的彈跳,是有股能量忽然間從雙腳上揚,以至於你人有向後倒的趨勢,你會像一個彈簧一樣被彈一下,然後再彈回來,因為你身體能量每過10分鍾會有一個向上涌動的趨勢,像海浪一樣,實際上你的身體在能量的推動下會自動地像樹葉一樣搖擺。但是不要過分地搖擺,過分地搖擺你的能量就散開了。
在無法克制的情況下,你可以讓它搖擺,因為這是能量自發地推動。
除非能量自發地推動,否則你不要刻意去搖擺,刻意去搖擺意味著你的重心就不在後腳跟了,你這樣疲勞程度會降低,以至於激發的能力就降低了。

第三,就是我前面提到的千萬別閉眼!!!

為什麼不許閉眼?閉眼意味著你在引導能量向內走,而不是讓這個能量向外激發。

所以站樁和靜坐是性質不同的,靜坐是引導能量向內走,你需要閉眼;但是站樁是擴大能量中心的運動,而你一旦閉眼,能量會自發地向內走,而不是擴大。這個趨勢是不一樣的。所以站樁不要閉眼。你可以聽音樂站樁,看著電視站樁,但就是不要閉眼。閉眼產生的能量和睜眼產生的能量很不一樣

總之:養生樁是一種非常適合休養生息的方法哦!大家一定要注意養生,畢竟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呢!

4、站養生樁有什麼具體的細節要求?

養生樁也有很多種,這里主要圍繞平步撐抱樁來講。撐抱樁是眾多樁法中最基本的樁法,將來也是最高級的樁法,不論是養生樁中的平步撐抱還是技擊樁中的丁八步撐抱都是如此。故而這兩種撐抱樁都曾一度被稱之為「渾圓樁」。因此,雖然養生樁有很多種不同的練法,但是在實際的練習中,只要可能還是多站站撐抱樁。
具體的姿勢這里就不強調了,任何一本書上都可以找到,這里只強調一些要領。不要小看這些要領,「細節決定成敗」,有時候站樁的效果如何往往就是這些看似不起眼的要領起主導作用。
一、雙膝微曲。
雙膝微曲是基本要求,關鍵是曲多少合適。我們要求站立之後,雙膝放鬆一軟剛好有個台兒,這是最舒適的狀態,我們要保持的就是這個狀態。不要相信架子越低越上功夫的說法,因為意拳的樁法是很豐富的,而這么豐富的樁法並不是白白設立的,它們各有各的用處,想站低樁的話自然有低架子的樁法供我們練習。而對於這個樁法,我們求的就是舒適,——在舒適中找到最初步抱球的實感,在舒適中達到「渾圓擴大,空洞無我」的境界。
二、肘下壓木板。
在剛開始站樁的時候,初學者最難放鬆的就是肩部,時常是還沒站多長時間已經酸痛難忍。很多朋友往往是憑一開始的熱情堅持一段時間,這樣有效果還好,如果沒有效果往往就半途而廢了。其實,如果大家注意到並做好「肘下壓木板」這個要領,就可以較為容易的度過這一關。
意念誘導:齊胸高的水上浮著一塊木板,想像自己將肘部放在這個木板上,放鬆肩部,僅用足夠保持間架的力量就足夠了,細心體會木板托起自己手臂的感覺。在今後的鍛煉中,如果有肩部有僵硬的現象,都要首先檢查壓木板的感覺是否丟失了。
三、腳跟踩螞蟻。
在初學站樁時,很多人對「腳底重心」這個問題比較頭疼。而各流派不同的教學中也各不相同。我們不強調重心在哪裡,而是強調一點——「腳跟踩螞蟻」。踩重了螞蟻就死了,踩輕了螞蟻就跑了,這樣能保持腳底的彈性。大家在將來的試力發力中逐漸體會到這樣訓練的好處。老師在教學中經常這樣說「一人發給你兩只螞蟻,伴隨你們終身,不要讓它死掉,也不要讓它跑掉。」這句話形象的說明了「腳跟踩螞蟻」意念的重要性,也說明了在今後的練功過程中,這個要領要貫徹始終。
四、真實的抱球感。
在間架的調配上,我們經常會看到含胸、拔背、收腹等在細節上的要求。這些要求不能說沒用,然而,由於過多和過於分散,往往會讓初學者花了大量的時間在反復調配上,還時常丟三落四,記起這個忘了那個。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呢?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尋找真實的抱球感。
尋找真實的抱球感不是讓你真的拿一個球抱著,而是要求練習者一方面在動作上要像真的抱起來一個氣球,另一方面在意念上也要引導懷中的球體逐漸漲大。你會發現,當你的動作和意念都到位的時候,你的身體也已經自然而然的符合了幾乎所有的要求。
五、舒適得力。
舒適得力是站樁一個重要的要領,很多人都知道,但是能真正做到的卻不多。不是這個要求難以做到,而是大部分的人常常自覺不自覺地被「苦練出真功」的常規思想所引導,從而放棄了「舒適得力」的原則。正確的做法是:保持「舒適得力」的原則,站樁多長時間讓自己的身體做主,累了就放下休息一下;而不是在站樁之前已經自己給自己下了目標「這次我要站XX分鍾」,這樣不但很容易失去舒適得力的原則,而且還很容易思想上先緊張起來,這樣也失去了「放鬆」的基本要求,其害大矣。
以上就是我們在養生樁乃至今後的訓練中將要反復強調的幾個要領。當然,其他的要領肯定還會有,但是筆者認為初學者只要注意並遵循這五個要領可以較容易的找到感覺,而在將來高級的練習中遵循這五個要領也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站樁保健如何訓練?

站樁功源於中國古代大成拳,分為兩種,一種是養生樁,一種是技擊樁。養生保健樁是根據樹木之根深扎於大地之中,而健壯生長發育的規律,運用到人體養生保健的一種功法。養生站樁的特點是動作簡單、收效較快,對於養生保健和治療一些慢性病有獨到之處。

1.站樁的保健作用養生站樁可治療多種慢性病,如: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神經衰弱、腸胃疾病、關節病、四肢冰冷等,並可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強健身體的作用。其保健機制分述如下:

1.對心臟、心血管的影響站樁時心臟血管循環系統發生的變化特別明顯。在站樁時,大量閉塞的血管開放,那些原來開放的毛細血管也會變得更加粗壯。同時會感到手指發脹發沉,下肢皮膚表面充血,這都是由於毛細血管擴張所致。站樁時間越長,毛細血管開放得就越多,同時血管外周阻力也就越小。這樣,既加強了體內血液循環的作用,也相對地減輕了心臟的負擔。因此,醫療常規上不主張患有心臟系統疾病的人參加體育運動,但這些人可鍛煉高位式站樁,對疾病的康復和體質的增強都有一定的好處。

2.對呼吸系統的影響站樁對呼吸器官最為有益。開始站樁時,會使呼吸變快、變粗,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之後,又會使呼吸變慢、變細、變深、變長,甚至會形成腹式呼吸。這樣均勻深長的呼吸能使血液充分地攜帶氧氣。因此,無論是在站樁過程中,還是在停止站樁後的瞬間,心肺的功能都在增強,不會發生憋氣與呼吸困難等反常現象。

3.對中樞神經系統的影響站樁對大腦皮層可發生良性的刺激,因而起到了調節神經、安定心神的作用。

4.對消化系統的影響表現在站樁中出現噯氣、失氣現象,這表明站樁時腸蠕動在增強,這有益於營養的吸收和廢物的排泄,並可減輕胃腹部的脹滿和不適。

5.對免疫功能的影響站樁時體內充滿了運行的內氣,推動了血液的循環,使體內的內分泌呈生理性增強,並使體內的各項組織器官功能增強,因而人體的免疫功能得到提高。

6.對下肢、膝關節的影響因為站樁時雙膝保持一定的彎曲角度及特定的姿勢,這便增強了腿與膝關節的功能,對腿與膝關節病變治療有一定作用,並可預防人老腿先老的毛病。

7.疏通經絡的作用一些有基礎的站樁者,站到一定程度,會自發地發生一種抖動或震盪,從四肢擴展到全身。此自發性的四肢或全身抖動,能夠使站樁者發生一種舒適感,這對打開閉塞的穴道、疏通經絡,治療一些關節病、全身痛疼病有獨到的作用。(但應留心,在站樁時出現大動並不能自控則屬站樁偏差)8.改善上實下虛的作用因為站樁特定的姿勢,對治療上實下虛病、改變上實下虛之體質有一定的功效。如高血壓病,經常發作的口腔疾病、性功能衰弱者,經過一段時間的站樁其病情會得到改善,體質會增強。

2.站樁的方法1.站樁的姿勢站樁的姿勢可概括為自然站樁式、三圓式站樁、下按式站樁和混合式站樁四大類型。如以其姿勢難度來劃分,則可分為高位站樁、中位站樁和低位站樁。

高位站樁指站樁駕式較高,膝關節微屈即可,其體能消耗量較小,適合於年老體弱的人群或有心臟類疾病的患者。

中位站樁是介於高位站樁與低位站樁之件的一種架勢,膝關節夾角約130度左右,體能消耗量適中,通常體質的人群或疾病較輕的人可採用。

低位站樁駕式低、膝關節夾角約90度,體能消耗最大,適合於無病的人群或體質好的人群採用。

就養生祛病而言,練高位站樁與中位站樁即可,下舉兩例站樁姿勢(可依此類推):

高位自然式站樁:面帶笑容,立正站立,兩腿分開呈平行,間隔距離與肩同寬;頭頸要正直,下頜稍內收,稍含胸不挺不彎,膝關節微屈;右手在外,左手在里,手心向內,疊放在小腹上;兩眼平視,或視向前下方均可(也可微閉雙眼)。

中位三圓式環搶狀站樁:面帶笑容、立正站立,兩腿分開呈現平行,間隔距離與肩同寬;頭頸要正直,下頜稍內收,稍含胸不挺不彎,膝關節屈曲130度左右;兩手臂在胸前兩尺左右彎曲,掌心朝內,手指相對呈搶大樹之狀態;兩眼平視或視向前下方(也可微閉雙眼)。

2.站樁的時間剛學站樁時可先從5分鍾開始,慢慢加長至40分鍾或1小時。

3.站樁的呼吸開始站樁時應取自然呼吸,待練習站樁一段時間後,可取腹式呼吸,也可取自然呼吸與腹式呼吸交替進行。但一定要使呼吸柔和自然,絕不要勉強。

4.站樁時的意志與意守可參閱前面靜坐訓練篇的意志與意守章節。

5.站樁收功兩腿慢慢伸直的同時兩手向上提,掌心向上,手指相對,同時吸氣,當手掌提至頸前時,翻掌,掌心向下,手指相對,下按至小腹,同時呼氣。這樣反復連續做三次後,摩擦兩手至熱,做頭面部的按摩後稍立正一會兒後再離開原地。在站樁後做全身的拍打其保健效果更好。

3.站樁的留心事項①站樁時的姿勢選擇一定要因人而異,但無論選取那種站樁姿勢,都應該保持「松而不懈,緊而不僵」的狀態。

②室外練站樁時,應選取安全平坦、環境幽雅、空氣新鮮的地方,要順風而站,風大時不宜在室外練站樁;室內練站樁,一定要留心開窗通風,環境安靜。

③飯前過飢不要練站樁,飯後40分鍾內不宜練站樁,情緒激動、身體疲乏時不宜練站樁。

④練站樁時如出現發熱出汗,應留心保暖,不要馬上脫衣服、吹風、飲冷飲、洗冷水澡。待汗落了以後可洗熱水澡。

⑤練站樁時如發現全身發冷,甚至一瞬間打冷戰,須立即停站,並用溫熱水洗手、擦臉,次日再練。

⑥練站樁時,倘若感到某些部位變大、發沉並有溫熱、酸麻、肌肉跳等感覺,特別是在站樁中發現指端和腿部微微顫動並漸漸增劇,呈上下節律抖動狀態時,不要緊張,這是練站樁中常見的效應反應,停站後會感到全身的舒適感,對此現象可任其自然,既不要追求,也不要恐懼。但在站樁中出現大動不已,並不能自控的現象,屬站樁不良反應,應停練站樁。

⑦練站樁最好能在有經驗的老師指導下進行。

⑧剛練站樁時會感到枯燥乏味,如能找一個或者幾個樁伴共同學練最好,這樣能提高站樁的興趣。

6、徐文兵老師經常提到的站樁,應該是養生樁吧,該怎麼站呢?求方法。

許多腎功能衰竭的患者有過分熬夜、過度疲勞、睡眠不足的經歷。因此,不要過度熬夜,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早睡早起,有利於腎精的養護。 體力勞動過重會傷氣、腦力勞動過重會傷血、房勞過度會傷精。

7、練渾圓樁怎樣做到呼吸均勻

渾圓樁動作簡單易煉,誠如王薌齋老先生所言:「養生樁,極容易,深追究,頭萬緒。」僅站好姿勢不動,一不調息,二不意守,三不周天循環。即不調整呼吸,不留意丹田,不搞大小周天。
渾圓樁,是大成拳的築基養生樁法,以松靜自然為主。誠望習者「守平常、莫好奇」。認真進行站樁訓練。站樁是形、意、氣、力互相聯系,互相制約、調整陰陽平衡的整體運動。形(姿勢)和意(意念活動)又是這一功法的根本,二者互為作用,不可偏廢,其訓練是以形為體,以意為用,以靜為和。站樁需遵守四容五要的原則,四容是:頭直、目正、神庄、氣(聲)靜。五要是:恭、慎、意、切、和。恭者神不散,慎如深淵臨,假借無窮意,精滿渾元身,虛無求實切,忽失中和均。

初習渾圓樁,首先應將整體間架安排正確,在虛靈挺拔的原則下進行由局部到整體的放鬆訓練,尤其是雙肩和胸部的放鬆更需時時注意。其要求是:頭直目正,氣靜息平,身端體正,松肩橫肘,腋下全虛,屈肘環抱,,胸腹放鬆,腰背正直,膈肌放鬆,胸虛背圓,雙膝頂出,臀部如坐高椅,足趾抓地,足心涵空。整體要求是:松靜自然,虛靈挺拔,曲折玲瓏,渾圓一體。

渾圓樁動作簡單,極其易煉,誠如王薌齋老先生所言:「養生樁,極容易,深追究,頭萬緒。」的確如此,單純的站好姿勢不動,一不調息,二不意守,三不周天循環。即不調整呼吸,不留意丹田,不搞大小周天。為保健養生治療某些慢性疾病,增長體質,使工作肌產生被動性的站樁練功,簡單易行,人人都會,效果良好,無副作用。站樁時間不做硬性規定,可隨身體狀況的不同做靈活的安排。當站樁疲乏難奈時,功感大失,說明體內消耗大於補充,應改變為坐、卧式,以減少骨骼支撐的強度,讓身體更充分地休養,疲勞消失後再站。總之,要靈活、漸進地延長練功時間,不要超出身體的負擔能力。

在站樁中,不要追求功感,意念淡淡的,既不要忘記,也不要強想,「勿忘勿助」。當體內起變化時自然會出現功感。

至此,渾圓樁法簡單介紹完畢,希望能為大家的身體健康帶來幫助,也希望各位習練渾圓樁的朋友互相交流,共同促進,為中華傳統養生武術的發展添磚加瓦!

生命只有一次,要活得精彩,給家庭帶來幸福、給社會增添歡樂,首先就是保護好自己的身體。健康是第一位的,我們所有的財富都在它的後面。重視身體、心理健康,及時調整好精神狀態,制定自己的健身計劃,希望健康伴你永遠

8、子午養生樁怎麼做?

子午門內養功簡單易學,不出偏差,陰陽並練,內外兼修,練子午門內養功3日後有氣感,10日後感到精力倍增,百日後可內氣外放,外氣內收,練習子午門內養功不但可祛除疾病,強身健體,還可發氣給人治病。

子午門內養功站樁:
兩小臂抬於腰間,內與上臂成90度,兩小臂平行,左腿向左橫跨一步與肩同寬,沉肩墜肘,含胸拔背,頭正身直,百會、會陰成一直線,下頜微收舌頂上齶,嘴唇微閉,全身放鬆,意守丹田,逆腹式呼吸,逐步達到呼吸細長、均勻,站樁時間,根據年齡與身體狀況而定,由短而長,爭取每次達到30分鍾以上。
首先勞宮穴開始發熱,發麻跳動至丹田發熱,即有氣感,只要練功者身容體素質很好,練功時間長,就能在短期內打通全身大小經脈。

與如何練座恣養生樁視頻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