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南懷瑾談六字養生視頻

南懷瑾談六字養生視頻

發布時間:2020-08-12 13:38:31

1、道家有一種發聲養生的方法,就六個字的發聲方法,這六個字,我只記得前兩個是:噓,呵,後面是什麼誰知道

練習六字訣掌握了要領有利於提高質量,消除練功中不良反應,使練功能沿著正確的軌道順利發展,以期取得良好的效果,六字訣的基本要領為:

第一,松靜自然:在練功中要做到關節肌肉盡可能地放鬆,身體各個部位放鬆了,氣就自然順暢,肌肉筋骨全部松開,就自然達到了「氣遍周身不少滯」的要求,松是舒展,而不是軟和縮,形體舒松氣自順通,從而達到體松、意靜、氣運自然。

靜是由定中產生,神不外馳,精神內守,靜了以後才能安心,心安以後才能達到充分發揮調整肌體自然平衡的本能。靜,並不是思想靜止。練功中的要求神不外馳,集中注意力,以一念代萬念,排除外來的一切干擾。不要過分緊張強求入靜,不必向其它方面追求。六字訣是動中求靜,是以動促進靜而收養氣之效,以靜養之氣促進體內血液循環暢旺。

法歸自然。自然就是有規律的運動,運動的協調均衡是自然發展規律的體現,任何物體的運動必須符合於協調均衡的自然規律才能夠存在和發展。違背自然就要發生混亂偏差以至停止運動而消亡。由於宇宙運動永遠保持整體協調平衡,所以宇宙無始無終,永恆長存。養氣功效法自然。自然必須在靜的條件下才能實現。養生的目的是為了益壽延年,在日常生活應付事物中,也應注意到「自然」,所以中庸上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所以中和之氣就是自然。自然就是均衡。經常保持著生命活動的協調均衡,也就會自然而然的得到益壽延年。松靜自然的要領即是練功的過程,又是練功的目的。

第二,呼吸鍛煉:六字訣是通過調整呼吸來達到吐出臟腑之毒,吸進天地之清的目的,是練功中的重要環節之一,六字訣屬於吐納法。人們的呼吸活動,是由植物神經系統支配的,可以控制和調整。呼吸活動又是對人體生理各方面有著廣泛的影響,通過對呼吸的鍛煉來達到調整整個肌體的功能,極為重要。

六字訣是採用順腹式呼吸,吐字呼氣時略提會陰(小腹內收,提肛縮腎),橫膈上升,使濁氣排除,吸氣時輕合嘴唇,舌抵上齶,會陰放鬆,腹部自然隆起。呼吸深、細勻長,加強了呼吸功能,促進了肺循環,同時,加強 腹內的自我按摩,改善腹腔的血液循環,增強了胃腸的蠕動,加強了食物消化及營養吸收功能,在意識上是主動呼氣,吸氣時自然放鬆,使神經系統做到最大的放鬆。

第三,注意吐字時的口型鍛煉:臟腑的內部運動和經絡的運行受人體內外不同作用力的影響,而呼氣時用不同的口型可以使唇、舌、齒、喉產生不同型狀和位置,從而造成胸腔、腹腔不同的內在壓力,影響不同的臟腑。古代養生家從長期實踐中總結出六個宇,分別以口型影響著不同臟器的氣血運行,從而取得治病健身的效果。

多年臨床經驗證明,開始初學時,一定要出聲,這樣可以使氣通順,通過發音才能正確掌握口型。因為念字的口型不一樣,唇、舌、齒、喉,開口、合口、半合口、半開口部有很大的區別。正因為這種不同的念字口型,才能區別我國五聲音階上的角、徵、宮、商、羽,配合肝、心、脾、肺、腎五臟的關系。不發聲則沒有五音,就沒有口型,那就失掉了六字訣養生法的治病效能。

我在臨床應用時,曾分別試驗,發聲的比不發聲的收效快,所以就決定初練時要發聲,發聲時口型容易掌握。我給它起名叫風呼吸。等到口型正確,腹式呼吸練熟了,自然呼吸深長,由胸腔深入小腹丹田之內,真氣調動起來,水到渠成,就不期然而然地不出聲了。一般說來,半個月或一個月就不出聲了。這時會感覺到有一種氣流通行上下,有的感到熱,有的感到涼,有的感到麻脹,有的感到輕松。

第四,導引動作要柔和,並要做到氣盡式成。使動作的快慢與吐氣的速度一致並受氣的支配,做到「氣為元帥,手足為兵丁」之格言。

第五,在練功的初級階段,不要強調以意領氣或意氣相隨,隨著動作的熟練,松靜程度的提高,在明確了經絡的起始運行路線以後,氣感就會在練功中自然產生,就會在精神內守的前提下,隨著吐字,氣就會相依地在經絡軌道中運行,這樣就會水到渠成。

這就是太極拳經所謂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之理論,所謂「著熟」就是練氣功之呼吸自然,所謂漸悟就是「勿助長」,不要急於求成。這一條戒律要特別注意,求急者反以得緩,所以孔子再三說,率性之謂道。孟子謂拔苗助長之比喻。

第六,六字訣中六個字的次序是根據祖國醫學五行生剋之理論排列的。它影響著病情好轉還是加重,不宜變更顛倒。要按次序練習。肝屬木,木旺於春,四季以春為首,所以先練噓字功,是因應天時,收效較快。木能生火,心屬火,練呵字可以補心氣。再煉呼字補脾,脾屬土,為火所生。呼字練完,可以練呬字功,呬能補肺氣。肺屬金,為脾土所生。練完呬字功,再練吹字,吹能補腎氣,腎屬水,為肺金所生。吹字練完,五臟之氣都得到補養。三焦主氣,再加嘻字功,導引行氣則全身之氣血通調而疾病不生。

六字訣還可根據個人身體條件和病情疾患的虛實需要進行補瀉。先按順序練,然後有針對性地單獨練某個字;我們在臨床上,應用幾十年都收到了可喜的效果。

2、南懷瑾的六字訣是怎麼練的

以下:《南禪七日》文位元組選
……
這六個字,包括六個法門。數息、隨息、止息,前面三個。觀,不加息字了。還、凈,凈土的凈。這六個字叫六妙門。那麼現在一般我們國內,所有的氣功啊、武功啊,統統練氣功的都走這條路子。你曉得吧。中國的武功、氣功、道功,還有一些,很多的秘密的法門。搞了半天,都是走這六妙門的前半節,三個字的法門。再加上了一個秘密的咒語。嗡嘛呢叭彌吽,六字大明咒。四臂觀音菩薩,四隻手的六字大明咒。不要念成「唵」(ㄢ)了。第一個字「嗡」,「嗡」頭部發音,嘛呢叭彌吽。實際上同氣脈有關系的。嗡,這里(頭部)。嘛呢叭彌吽。這是四臂觀音的六字大明咒,屬於密宗部份。你去查查看,一般有特異功能的,修特異功能所謂氣功師的,修病治的,除了這幾大套之外,沒有第二套。
……

那麼在修這個安那般那這個以前,那麼在六妙門上也講到了,假使身體有不舒服,有六個字,你們都曉得了,都曉得吧,六個字,治病的方法,都知道嗎?又來了,都知道不知道,記得不記得?呵、呼、你寫嘛、寫嘛,不要等我來啦。(對寫黑板的同學說,好象是李淑君)曉得六個字,噓、吹、嘻、嘿(呵?),對了嘛。吹、嘻,歡喜的喜,口字旁有個喜。還有個「呬」,這個大家都知道,是不是都知道,都知道。真不知道,你們不是上過這個課嗎?沒有啊。六妙門沒有上過的呀?教務長,下一次把六妙門好好拿出來研究研究吧。有些同學知道吧,呵、呼、噓,(嘻、吹、呬)這六個字你不要小看了它,如果你真修好,身體非常健康,而且容易得定,有心臟,「呵」字對心臟,心臟不舒服有病,多修這個,這種這幾個字呢。第一,每修一個字的時候,念一個字的時候,不準出聲音,意念上有這個聲音,嘴巴的形式也有這個聲音,但是聲音聽不見的,這是六個都一樣。第二,這六個字啊,最好用客家話念,或者廣東語與閩南話念,用國語念都不對了,記住哦。你看,你的嘴也是嘴我的嘴也是嘴,都記一下,嘴形念「呵」字,你們會廣東話、閩南話,「呵」字念什麼?「呵」字念什麼?口字旁一個可,你們有沒有廣東客家人在這里?哪一位,閩南話這呵字念「哈」,不知道哪位講話請站起來,廣東話「呵」字,這個「呵」字念「哈」嗎?不對哦。對,那個是對的(南師手指後面一個出聲的同學),「呵」不是「哈」,還是「哈」,這個話是廣東發音,就是這個嘴形的發音,不要念可字,臉張開笑,把所有的濁氣都吐掉,假使心臟有問題的人經常念這個,然後把這個濁氣呼完了,靜下來,你不要管進來的氣,我們人為什麼要呼吸,我們這個生命活著呼吸是什麼道理,明天再補充。這個氣進來,是氧氣,一到身體內就變成碳氣,所以急於要把碳氣呼出去,不然就得病,所以有呼有吸。所以呵字管心臟部分的,就要念這個音。「呼」管腸、脾胃、腸胃,你自己體會那個嘴形這個發音不同的,你盡量把氣這個濁氣呼完了,自然給它停下,不要吸氣進來它自然會吸進來,這「呼」。這個「噓」字呢也不能照國語念了,又要照客家話,客家話念什麼音,大聲講,你也會了,噓,對了,反正照客家話、廣東話閩南話對了,照現在國語念不對。現在的國語是當時在北方北京過來的,或者北京靠北一點的過來,是滿清三百年來的國語,客家話、廣東話是唐朝的國語。閩南話、福建話是宋朝的國語。那麼我們這些佛經翻譯都是唐宋時代,所以發音不能照現在讀,很多搞不對了。這樣懂了吧,所以這個「噓」不念這個虛字,不是照國語「噓」這是肝臟的。「吹」就是念「吹」了,嘴巴尖起來念,關於腎臟的。這個「嘻」字呢,不念喜,閩南話念,這個客家話念什麼?對了,「嘻」是管三焦的,管三焦哦。這個胸部這個這個淋巴腺,胸上腺,等等……,這是管三焦的,就是你看學彌勒菩薩一樣,「嘻」我們笑起來「嘻」,這個「嘻」字這樣管三焦。你看,你真痛快地拉開嘛,不要出聲音,你自己覺得腦得門這里就放鬆了嘛,身體鬆了嘛,三焦的濁氣都出來了。試試看,來嘛,我們大家學瘋子嘛,不學佛,就是這樣「嘻」字。這個「呬」也要照客家音發,這個我就對不起,發不來,你大聲點,比我高明,客家音,「呬」字發音照廣東話、閩南話嘛,這個「呬」字,還是「呬」差不多,照閩南話、廣東話,這六個字非常有效的,所以你上座以前先用這個調好氣,然後做安那般那,注意「止息」,這個「息」字這一段,一進一出之間多定住一下,效果就很快了,成就也很快。……

3、南懷瑾怎樣在打坐時誦六字大明咒

心裏面默念,念的清清楚楚,知道的清清楚楚,屬於「善護念」,攝心一處,對治妄念。

4、六字訣的養生道理

六字訣是一種吐納法。它是通過呬、呵、呼、噓、吹、嘻六個字的不同發音來口型,唇齒喉舌的用力不同,以牽動不動的臟腑經絡氣血的運行。
 明代太醫院的龔廷賢在他著的《壽世保元》中,談到六字訣治病。書中說:「不煉金丹,且吞玉液,呼出自臟腑之毒,吸入天地之清。」又說:「百五臟六腑之氣,因五味熏 灼不知,又六欲七情,積久生病,內傷臟腑,外攻九竅,以致百骸受病,輕則痼癖,甚則盲廢,又重則傷亡,故度太上憫之,以六字訣治五臟六腑之病。其法以呼字而自瀉去臟腑之毒氣,以吸氣而自采天地之清氣補氣。當日小驗,旬日大驗,年後百病不生,延年益壽。衛生之寶,知非人勿傳。呼有六曰:呵、呼、呬、嘻、噓、吹也,吸則一而已。呼有六者,以呵字治心氣,以呼字治脾氣,以呬字治肺氣,以噓宇治肝氣,以吹字治腎氣,以嘻字治膽氣道。此六字訣,分主五臟六腑也。

5、求六字訣視頻教程

http://video.baidu.com/v?ct=301989888&rn=20&pn=0&db=0&s=0&word=%C1%F9%D7%D6%BE%F7&z=0

6、做人的終極智慧:南懷瑾做人六字訣,你做到幾個字?

靜和緩都能做到,但還是不夠好, 其他的都能做到

7、養生六字決的正確讀音是什麼呢?

六字訣自古有之,可不是現代人創編的。最好自己用心體會每個字和自己身心的感應,由自己來定讀音。別人提供的終究只是「像那麼回事」,你自己掌握了的才能「是這么回事」。

與南懷瑾談六字養生視頻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