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到西域的重要作用
在歷史上西域是控制蒙古的關鍵,而蒙古是保衛陝甘、京畿的屏障,這在清代詮釋的最為透徹。康熙征葛爾丹、乾隆屢平西域、左宗棠收復新疆,都是出於這種考慮。
2、西域都護設置的意義是什麼
意義:
首先是使西域諸國擺脫了匈奴的殘酷統治,轉向生產技術先進,經濟比較發達的漢王朝,從而加強了與內地經濟、政治與文化的聯系。這種聯系無疑是有利於當地社會發展的,對於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和鞏固,有著深遠的影響。匈奴是個奴隸制國家,在西域設置「僮僕都尉」,目的是向各國勒索奴婢和財物,「備其逋租,高其價值,嚴以期會」(《後漢書·班勇傳》),以最大限度的剝削強加在各族人民頭上。漢開西域後情況迥然不同,諸國不需向漢貢賦納稅,漢派駐在西域的戍卒和官員,其給養供奉完全取之於屯田和內地朝廷,不要各國負擔。同時,內地的農業灌溉技術和冶煉工業等由此而傳播到西域,促進了當地生產力的提高。漢朝的統一有效的治理,使西域有了一個比較安定的生活環境,這也符合於各族人民的願望。因此,西域各國「不樂匈奴」而「慕漢」。每當漢不在西域設置都護,匈奴勢力卷土重來的時候,西域諸國無不「區區東望扣關者數矣」(《後漢書·西域傳》),熱切地嚮往著內地,希望能重開玉門關、陽關,恢復漢的管轄。
西域都護府使被匈奴切斷了的「絲綢之路」得以恢復發展,暢通無阻,各國人民在這條中西交通要道上撒下了友誼的種子。西域的胡麻(芝麻)、胡豆(蠶豆、豌豆等)、胡瓜(黃瓜)、胡蔥(大蔥)、胡蘿卜等植物和駱駝、驢、馬的優良品種傳入中原,內地的絲綢織品和鐵器等工藝品、生產品源源不斷地輸往西域,東西方的交流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大大地豐富了各國人民的生活。
漢西域都護府這種管轄方式,也為中國後世王朝開創了先例,十六國後涼呂光在統一西域後,曾仿效漢代,設置西域大都護,行使主權。唐代,在邊區各族先後統轄在一個政府下之後,也分別設置了都護府。唐東北有「安東都護府」;北邊有「安北」、「單於」等都護府;西北有「安西」、「北庭」等都護府;西南有「保寧」、「支南」都護府。這都借鑒於漢代,適應了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進一步形成和鞏固的需要,有著積極的歷史作用。
3、古代中國為何拚命拿下西域?西域的重要性,竟然如此?
在我國古代,有很多的皇帝都非常的重視西域,歷史上的西域是位於荒漠和半荒漠化的地區,按道理講,這樣的地區氣候條件差,而且生存條件也很艱苦。但是就是在我們現代人看來,荒蕪的西域卻是古代皇帝非常重視的地方,甚至不惜派兵駐守,這又是為何呢?
首先就是保證王朝的安全。歷史上,大多數的朝代都將都城建立在王朝,而西域又是都城西部邊界的門戶,如果西域沒有守住,那麼將直接威脅到都城的安危,同時也會讓皇帝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脅,所以對於帝王而言,把西域控制住,那麼就可以保證王朝的安全,讓政權不會受到威脅。
其次就是西域是產名馬最多的地方。在交通不發達的古代,馬是非常的重要。尤其是在戰爭中,戰馬更是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國歷史上,因為中原大部分地區都屬於農耕地區,所以根本就不會產戰馬,再加上西域又是產戰馬最多的地方,所以保住了西域,就有了戰馬的來源,這也是歷史上的帝王最看重的地方。
最後就是因為西域是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雖然古代很重視農業,並不重視商業,但是絲綢之路開放後,有很多的商品都是從絲綢之路運進來的,這促進了經濟發展。同時絲綢之路是對外貿易的主要途徑,所以為了能夠一直保持貿易,那麼控制住西域是非常有必要。
4、西域都護設制意義
原因:
一:防止匈奴利用西域各國為跳板侵擾漢朝
二:將匈奴勢力逐漸排擠出西域
三:為絲綢之路打開安全通道
四:應西域一些小國的懇求
意義:
為絲綢之路提供了安全保障,更為中國現在的疆域奠定了基礎。
今新疆地區開始隸屬中央政府的管轄,成為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西域各國正式歸屬中央政權。
5、西域風俗有什麼特點
1、包容開放,多元共生。
西域地區是典型的文明交匯地,農耕、游牧與商業文明同時存在。「絲綢之路」上長期的商旅往來、出使求法,不同的生活習俗、生產方式、宗教信仰、語言,使得人們不僅不固步自封,而且能夠以包容、開放的心態,廣泛吸收各民族的文明,西域文化由此呈現出鮮明的多元特徵。
2、自信豪邁 大氣磅礴
「絲綢之路」上的商旅、公務往來是唐詩的重要題材之一。圍繞著慰邊、和蕃、出使、入幕、還朝、歸鄉等,唐朝詩人寫下了大量的贈別、留別、邊塞詩。
3、平等務實 互惠互利
盛唐流行「胡」風。唐人思想開放,能接納其他的文化,「胡」在唐朝幾乎是無處不在。除了慣見的「交往的頻繁」、「心態的開放」等解釋外,這其中還有西域文化自身的原因。
(5)西域養生作用擴展資料:
西域風俗文化的歷史意義:
喀什以其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被譽為「西域絲路的活體記憶」。千百年來一直是絲綢之路上蔥嶺地區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
老城核心區地處喀什市中心位置,是喀什歷史文化遺存最厚重的區域。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艾提尕爾清真寺,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袷袢巴扎清真寺、皇家經文學校、喀喇汗王朝遺址等都是絲路歷史的見證。
喀什老城區民俗風情濃郁,各民族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發展、融合,形成了豐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和風俗習慣。尤其是以維吾爾族為主的民居建築、民族服飾、民俗文化、民族歌舞等,構成了一幅絢麗多彩的民族風情畫卷,這也是喀什最具吸引力的旅遊資源。
老城景區作為喀什民俗風情遺存最完好的地方,一方面因其維吾爾民俗的多樣性和完整性被譽為新疆維吾爾生活的「百科全書」;一方面因其濃郁的異域民俗氛圍,成為旅遊者體驗原生態民俗的「生態博物館」和「天然大舞台」。
6、張騫通西域的作用是什麼啊````
1、張騫通西域的作用
①促進了西域同中原的經濟文化聯系
②促進了西域社會的進步
③豐富了中原的物質生活
④為西漢與西亞、歐洲通商關系的發展提供了條件
2、張騫通西域:
漢武帝建元元年(前140),武帝欲聯合大月氏共擊匈奴,張騫應募任使者,於建元二年出隴西,經匈奴,被俘。後逃脫,西行至大宛,經康居,抵達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在歸途中,張騫改從南道,依傍南山,企圖避免被匈奴發現,但仍為匈奴所得,又被拘留一年多。元朔三年(前126),匈奴內亂,張騫乘機逃回漢朝,向漢武帝詳細報告了西域情況,武帝授以太中大夫。因張騫在西域有威信,後來漢所遣使者多稱博望侯以取信於諸國。張騫對開辟從中國通往西域的絲綢之路有卓越貢獻,至今舉世稱道。
7、芝麻有什麼養生作用?
芝麻,俗稱「脂麻」、「胡麻」(其性能、注意和禁忌、配方和用法見本書80頁)。原產於非洲,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把芝麻帶到我國,故稱胡麻。因含脂肪較多,又稱芝麻。
《神農本草經》說芝麻主治「傷中虛贏,補五臟,益力氣,長肌肉,填髓腦。」《明醫錄》說它具有壯筋骨、明耳目、耐飢渴、延年等功效。晉代的葛洪說,芝麻「能使身面光澤,白發還黑。」芝麻的這些功用已被現代醫葯理論和實踐所證實。
據測定,芝麻含有多種營養物質,每100克芝麻含蛋白質21.9克,脂肪61.7克,鈣564毫克,磷368毫克等;特別是鐵的含量極高,每100克可高達50毫克。芝麻所含的脂肪,大多數為不飽和脂肪酸,它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對老年人尤為重要,古代人關於服食芝麻可除一切痼疾,可返老還童、長生不老的方法,看來是有一定道理的。維生素E的作用機理是抗氧化作用,它可以阻止體內產生過氧化脂質,從而維持含不飽和脂肪酸比較集中的細胞膜的完整和功能正常。並可防止體內其他成分受到脂質過氧化物的傷害。此外,維生素E還能減少體內脂褐質的積累。這些都可以起到延緩衰老的作用。
芝麻中含有豐富的卵磷脂和亞油酸,不但可治療動脈粥樣硬化、補腦、增強記憶力,而且有防止頭發過早變白、脫落及美容潤膚、保持和恢復青春活力的作用。祖國醫學認為,芝麻是一種滋養強壯葯,有補血、生津、潤腸、通乳和養發等功效,適用於身體虛弱、頭發早白、貧血、津液不足、大便秘結和頭暈耳鳴等症。研究發現,芝麻還含有抗氧化的元素硒,它有增強細胞抵抗有害物質的功能,從而起到延年益壽的作用。
8、新疆養生堂保健品西域養生寶價錢是多少錢一合
用智能手機下載一個軟體,就可以快速查詢商品的價格了來。
至於下載軟體及安裝我就不細說了,
搜索我查查就自可以,記得安裝最新的版本哦。
使用方法也簡單,因為正規商品都會有二維知碼的,
這個軟體就是通過掃描二維碼,來找到商品信息的。道
9、西域雪蓮花的作用
西域雪蓮花脂的作用是低溫雪域高原逆境中合成的植物次生代謝產物,防止細胞冰晶形成,促進蛋白質水晶液膜形成,維持細胞在極端條件下的生命狀態……
10、西域都護的意義是什麼?
西域都護府的設立,對發展和加強漢族與西域各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起了很大的作用。西漢政府在西域實行屯田,把漢族地區先進的農業生產工具、耕種技術以及穿井技術等帶到西域,促進了當地農業生產的發展。同時,西域的動植物如駱駝、毛驢等牲畜,西瓜、葡萄、大蒜、黃瓜、苜蓿、胡蘿卜等植物,還有民族文化,如樂器、舞蹈藝術等等也都傳到了中原。在這眾多的交往活動中,敦煌始終發揮著與西域進行聯系的橋梁作用。